網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教程 > 正文:溫病條辨 中焦篇 上課筆記
    

溫病條辨教程:中焦篇

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面目俱赤,語聲重濁,呼吸俱粗,大便閉,小便澀,舌苔老黃,甚則黑有芒刺,但惡熱,不惡寒,日晡益甚者,傳至中焦,陽明溫病也。脈浮洪躁甚者,白虎湯主之;脈沉數(shù)有力,甚則脈體反小而實者,大承氣湯主之。暑溫、濕溫、溫瘧,不在此例。陽…

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1. 面目俱赤,語聲重濁,呼吸俱粗,大便閉,小便澀,舌苔老黃,甚則黑有芒刺,但惡熱,不惡寒,日晡益甚者,傳至中焦,陽明溫病也。脈浮洪躁甚者,白虎湯主之;脈沉數(shù)有力,甚則脈體反小而實者,大承氣湯主之。暑溫、濕溫、溫瘧,不在此例。

    陽明之脈榮于面,《傷寒論》謂陽明病面緣緣正赤,火盛必克金,故目白睛亦赤也。語聲重濁,金受火刑而音不清也。呼吸俱粗,謂鼻息來去俱粗,其粗也平等,方是實證;若來粗去不粗,去粗來不粗,或竟不粗,則非陽明實證,當細辨之,粗則喘之漸也。大便閉,陽明實也。小便澀,火腑不通,而陰氣不化也?谠锟剩馉q津也。舌苔老黃,肺受胃濁,氣不化津也。(按《靈樞》論諸臟溫病,獨肺溫病有舌苔之明文,余則無有,可見舌苔乃胃中濁氣,熏蒸肺臟,肺氣不化而然),甚則黑者,黑,水色也;饦O而似水也。又水勝火,大凡五行之極盛,必兼勝己之形,芒刺,苔久不化,熱極而起堅硬之刺也;倘刺軟者,非實證也。不惡寒,但惡熱者,傳至中焦,已無肺證,陽明者,兩陽合明也。溫邪之熱,與陽明之熱相搏,故但惡熱也。或用白虎,或用承氣者,證同而脈異也。浮洪躁甚,邪氣近表,脈浮者不可下,凡逐邪者,隨其所在,就近而逐之,脈浮則出表為順,故以白虎之金飆以退煩熱,若沉小有力,病純在里,則非下奪不可矣。故主以大承氣,按吳又可《溫疫論》中云∶舌苔邊白但見中微黃者,即加大黃,甚不可從,雖云傷寒重在誤下,溫病重在誤汗,即誤下不似傷寒之逆之甚,究竟承氣非可輕嘗之品,故云舌苔老黃,甚則黑有芒刺,脈體沉實,的系燥結痞滿,方可用之。

    或問∶子言溫病以手經主治,力辟用足經藥之非,今亦云陽明證者何?陽明特非足經乎?曰∶陽明如市,胃為十二經之海,土者萬物之所歸也。諸病未有不過此者,前人云傷寒傳足不傳手,誤也。一人不能分為兩截,總之傷寒由毛竅而溪,溪、肉之分理之小者;由溪而谷,谷、肉之分理之大者;由谷而孫絡,孫絡、絡之至細者;由孫絡而大絡,由大絡而經,此經即太陽經也。始太陽,終厥陰,傷寒以足經為主,未始不關手經也。溫病由口鼻而入,鼻氣通于肺,口氣通于胃,肺病逆?zhèn)鲃t為心包,上焦病不治,則傳中焦,胃與脾也。中焦病不治,即傳下焦,肝與腎也。終上焦,始下焦,溫病以手經為主,未始不關足經也。但初受之時,斷不可以辛溫發(fā)其陽耳。蓋傷寒傷人身之陽,故喜辛溫甘溫苦熱,以救其陽;溫病傷人身之陰,故喜辛涼甘寒甘咸,以救其陰,彼此對勘,自可了然于心目中矣。

    白虎湯 (方見上焦篇)

    大承氣湯方 大黃(六錢) 芒硝(三錢) 濃樸(三錢) 枳實(三錢)
    水八杯,先煮枳、樸,后納大黃、芒硝,煮取三杯,先服一杯,約二時許,得利止后服,不知,再服一杯,再不知,再服。

    〔方論〕此苦辛通降咸以入陰法,承氣者,承胃氣也。蓋胃之為腑,體陽而用陰,若在無病時,本系自然下降,今為邪氣蟠踞于中,阻其下降之氣,胃雖自欲下降而不能,非藥力助之不可,故承氣湯通胃結,救胃陰,仍系承胃腑本來下降之氣,非有一毫私智鑿于其間也。故湯名承氣,學人若真能透徹此義,則施用承氣,自無弊竇,大黃蕩滌熱結,芒硝入陰軟堅,枳實開幽門之不通,濃樸瀉中宮之實滿(濃樸分量不似《傷寒論》中重用者,治溫與治寒不同,畏其燥也),曰大承氣者,合四藥而觀之,可謂無堅不破,無微不入,故曰大也。非真正實熱蔽痼,氣血俱結者,不可用也。若去入陰之芒硝,則云小矣;去枳、樸之攻氣結,加甘草以和中,則云調胃矣。

  2. 陽明溫病,脈浮而促者,減味竹葉石膏湯主之。

    脈促,謂數(shù)而時止,如趨者遇急,忽一蹶然,其勢甚急,故以辛涼透表重劑,逐邪外出則愈。

    減味竹葉石膏湯 (辛涼合甘寒法)竹葉(五錢) 石膏(八錢) 麥冬(六錢) 甘草(三錢)
    水八杯,煮取三杯,一時服一杯,約三時令盡。

  3. 陽明溫病,諸證悉有而微,脈不浮者,小承氣湯微和之。

    以陽明溫病發(fā)端者,指首條所列陽明證而言也。后凡言陽明溫病者仿此,諸證悉有,以非下不可,微則未至十分亢害,但以小承氣通和胃氣則愈,無庸芒硝之軟堅也。

  4. 陽明溫病,汗多譫語,舌苔老黃而干者,宜小承氣湯。

    汗多,津液散而大便結,苔見干黃,譫語因結糞而然,故宜承氣。

  5. 陽明溫病,無汗,小便不利,譫語者,先與牛黃丸;不大便,再與調胃承氣湯。

    無汗而小便不利,則大便未定成硬,譫語之不因燥屎可知,不因燥屎而譫語者,猶系心包絡證也。故先與牛黃丸,以開內竅,服牛黃丸,內竅開,大便當下。蓋牛黃丸亦有下大便之功能,其仍然不下者,無汗則外不通;大小便俱閉則內不通,邪之深結于陰可知,故取芒硝之咸寒,大黃、甘草之甘苦寒,不取枳、樸之辛燥也。傷寒之譫語,舍燥屎無他證,一則寒邪不兼穢濁,二則由太陽而陽明;溫病譫語,有因燥屎,有因邪陷心包,一則溫多兼穢,二則自上焦心肺而來,學人常須察識,不可歧路亡羊也。

  6. 陽明溫病,面目俱赤,肢厥,甚則通體皆厥,不瘈瘲,但神昏,不大便,七、八日以外,小便赤,脈沉伏,或并脈亦厥,胸腹?jié)M堅,甚則拒按,喜涼飲者,大承氣湯主之。

    此一條須細辨其的是火極似水、熱極而厥之證,方可用之,全在目赤、小便赤、腹?jié)M堅、喜涼飲定之。

    大承氣湯 (方法并見前)

  7. 陽明溫病,純利稀水無糞者,謂之熱結旁流,調胃承氣湯主之。

    熱結旁流,非氣之不通,不用枳、樸,獨取芒硝入陰以解熱結,反以甘草緩芒硝急趨之性,使之留中解結,不然,結不下而水獨行,徒使藥性傷人也。

    吳又可用大承氣湯者非是。

  8. 陽明溫病,實熱壅塞為噦者下之,連聲噦者,中焦;聲斷續(xù),時微時甚者,屬下焦。

    《金匱》謂噦而腹?jié)M,視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陽明實熱之噦,下之里氣得通則止,但其兼證之輕重,難以預料,故但云下之而不定方,以俟臨證者自為采取耳,再按∶中焦實證之噦,噦必連聲緊促者,胃氣大實,逼迫肺氣不得下降,兩相攻擊而然,若或斷或續(xù),乃下焦沖虛之噦,其噦之來路也遠,故其聲斷續(xù)也。治屬下焦。

  9. 陽明溫病,下利譫語,陽明脈實,或滑疾者,小承氣湯主之;脈不實者,牛黃丸主之。紫雪丹亦主之。

    下利譫語,柯氏謂腸虛胃實,故取大黃之濡胃,無庸芒硝之潤腸,本論有脈實、脈滑疾、脈不實之辨,恐心包絡之譫語而誤以承氣下之也。仍主芳香開竅法。

    小承氣湯 (苦辛通法重劑)大黃(五錢) 濃樸(二錢) 枳實(一錢)
    水八杯,煮取三杯,先服一杯,得宿糞,止后服,不知再服。

    調胃承氣湯 (熱yin于內,治以咸寒,佐以甘苦法)大黃(三錢) 芒硝(五錢) 生甘草(二錢)

    牛黃丸 (方論并見上焦篇)

    紫雪丹 (方論并見上焦篇)

  10. 溫病三焦俱急,大熱大渴,舌燥,脈不浮而燥甚,舌色金黃,痰涎壅甚,不可單行承氣者,承氣合小陷胸湯主之。三焦俱急,謂上焦未清,已入中焦陽明,大熱大渴,脈躁苔焦,陽土燥烈,煎熬腎水,不下則陰液立見消亡,下則引上焦余邪陷入,恐成結胸之證,故以小陷胸合承氣湯,滌三焦之邪上午 09:08 2006/8/29,一齊俱出,此因病急,故方亦急也。然非審定是證,不可用是方也。

    承氣合小陷胸湯方 (苦辛寒法)生大黃(五錢) 濃樸(二錢) 枳實(二錢) 半夏(三錢) 栝蔞(三錢) 黃連(二錢)
    水八杯,煮取三杯,先服一杯,不下,再服一杯,得快利,止后服,不便再服。

  11. 陽明溫病,無上焦證,數(shù)日不大便,當下之,若其人陰素虛,不可行承氣者,增液湯主之。

    服增液湯已,周十二時觀之,若大便不下者,合調胃承氣湯微和之。

    此方所以代吳又可承氣養(yǎng)榮湯法也。妙在寓瀉于補,以補藥之體,作瀉藥之用,既可攻實,又可防虛,余治體虛之溫病,與前醫(yī)誤傷津液、不大便、半虛半實之證,專以此法救之,無不應手而效。

    增液湯方 (咸寒苦甘法)元參(一兩) 麥冬(連心,八錢) 細生地(八錢)
    水八杯,煮取三杯,口干則與飲,令盡,不便,再作服。

    〔方論〕溫病之不大便,不出熱結液干二者之外,其偏于陽邪熾甚,熱結之實證,則從承氣法矣;其偏于陰虧液涸之半虛半實證,則不可混施承氣,故以此法代之,獨取元參為君者,元參味苦咸微寒,壯水制火,通二便,啟腎水上潮于天,其能治液干,固不待言,本經稱其主治腹中寒熱積聚,其并能解熱結可知,麥冬主治心腹結氣,傷中傷飽,胃絡脈絕,羸瘦短氣,亦系能補能潤能通之品,故以為之佐,生地亦主寒熱積聚,逐血痹,用細者,取其補而不膩,兼能走絡也。三者合用,作增水行舟之計,故湯名增液,但非重用不為功。

    本論于陽明下證,峙立三法∶熱結液干之大實證,則用大承氣;偏于熱結而液不干者,旁流是也。則用調胃承氣;偏于液干多而熱結少者,則用增液,所以回護其虛,務存津液之心法也。

    按吳又可純恃承氣以為攻病之具,用之得當則效,用之不當,其弊有三∶一則邪在心包、陽明兩處,不先開心包,徒攻陽明,下后仍然昏惑譫語,亦將如之何哉?吾知其必不救矣。二則體虧液涸之人,下后作戰(zhàn)汗,或隨戰(zhàn)汗而脫,或不蒸汗徒戰(zhàn)而脫,三者下后雖能戰(zhàn)汗,以陰氣大傷,轉成上嗽下泄,夜熱早涼之怯證,補陽不可,救陰不可,有延至數(shù)月而死者,有延至歲余而死者,其死均也。在又可當日,溫疫盛行之際,非尋常溫病可比,又可創(chuàng)溫病治法,自有矯枉過正不暇詳審之處,斷不可概施于今日也。本論分別可與不可與、可補不可補之處,以俟明眼裁定,而又為此按語于后,奉商天下之欲救是證者,至若張氏、喻氏,有以甘溫辛熱立法者,濕溫有可用之處,然須兼以苦泄淡滲。蓋治外邪,宜通不宜守也。若風溫、溫熱、溫疫、溫毒,斷不可從。

  12. 陽明溫病,下后汗出,當復其陰,益胃湯主之。

    溫熱本傷陰之病,下后邪解汗出,汗亦津液之化,陰液受傷,不待言矣。故云當復其陰,此陰指胃陰而言。蓋十二經皆稟氣于胃,胃陰復而氣降得食,則十二經之陰皆可復矣。欲復其陰,非甘涼不可,湯名益胃者,胃體陽用陰,取益胃用之義也。下后急議復陰者,恐將來液虧燥起,而成干咳身熱之怯證也。

    益胃湯方 (甘涼法)

    沙參(三錢) 麥冬(五錢) 冰糖(一錢) 細生地(五錢) 玉竹(炒香,一錢五分)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渣再煮一杯服。

  13. 下后無汗脈浮者,銀翹湯主之;脈浮洪者,白虎湯主之;脈洪而芤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此下后邪氣還表之證也。溫病之邪,上行極而下,下行極而上,下后里氣得通,欲作汗而未能,以脈浮驗之,知不在里而在表,逐邪者隨其性而宣泄之,就其近而引導之,故主以銀翹湯,增液為作汗之具,仍以銀花、連翹解毒而輕宣表氣。蓋亦辛涼合甘寒輕劑法也。若浮而且洪,熱氣熾甚,津液立見銷亡,則非白虎不可,若洪而且芤,金受火克,元氣不支,則非加人參不可矣。

    銀翹湯方 (辛涼合甘寒法)銀花(五錢) 連翹(三錢) 竹葉(二錢) 生甘草(一錢) 麥冬(四錢) 細生地(四錢)

    白虎湯、白虎加人參湯 (方論并見前)

  14. 下后無汗,脈不浮而數(shù),清燥湯主之。

    無汗而脈數(shù),邪之未解可知,但不浮,無領邪外出之路,既下之后,又無連下之理,故以清燥法,增水敵火,使不致為災,一半日后相機易法,即吳又可下后間服緩劑之法也。但又可清燥湯中用陳皮之燥,柴胡之升,當歸之辛竄,津液何堪!以燥清燥,有是理乎?此條乃用其法而不用其方。

    清燥湯方 (甘涼法)

    麥冬(五錢) 知母(二錢) 人中黃(一錢五分) 細生地(五錢) 元參(三錢)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

    〔加減法〕咳嗽膠痰,加沙參(三錢),桑葉(一錢五分),梨汁(半酒杯),牡蠣(三錢),牛蒡子(三錢,)按吳又可咳嗽膠痰之證,而用蘇子、桔紅、當歸,病因于燥而用燥藥,非也。在濕溫門中不禁。

  15. 下后數(shù)日,熱不退,或退不盡,口燥咽干,舌苔干黑,或金黃色,脈沉而有力者,護胃承氣湯微和之;脈沉而弱者,增液湯主之。

    溫病下后,邪氣已凈,必然脈靜身涼,邪氣不凈,有延至數(shù)日邪氣復聚于胃,須再通其里者,甚至屢下而后凈者,誠有如吳又可所云,但正氣日虛一日,陰津日耗一日,須加意防護其陰,不可稍有鹵莽,是在任其責者臨時斟酌盡善耳,吳又可于邪氣復聚之證,但主以小承氣,本論于此處分別立法。

    護胃承氣湯方 (苦甘法)生大黃(三錢) 元參(三錢) 細生地(三錢) 丹皮(二錢) 知母(二錢) 麥冬(連心,三錢)
    水五杯,煮取二杯,先服一杯,得結糞止后服,不便,再服。

    增液湯 (方見前)

  16. 陽明溫病,下后二、三日,下證復現(xiàn),脈下甚沉,或沉而無力,止可與增液,不可與承氣。

    此恐犯數(shù)下之禁也。

  17. 陽明溫病,下之不通,其證有五∶應下失下,正虛不能運藥,不運藥者死,新加黃龍湯主之。喘促不寧,痰涎壅滯,右寸實大,肺氣不降者,宣白承氣湯主之。左尺牢堅,小便赤痛,時煩渴甚,導赤承氣湯主之。邪閉心包,神昏舌短,內竅不通,飲不解渴者,牛黃承氣湯主之。津液不足,無水舟停者,間服增液,再不下者,增液承氣湯主之。

    經謂下不通者死。蓋下而至于不通,其為危險可知,不忍因其危險難治而遂棄之,茲按溫病中下之不通者共有五因∶其因正虛不運藥者,正氣既虛,邪氣復實,勉擬黃龍法,以人參補正,以大黃逐邪,以冬、地增液,邪退正存一線,即可以大隊補陰而生,此邪正合治法也。其因肺氣不降,而里證又實者,必喘促寸實,則以杏仁、石膏宣肺氣之痹,以大黃逐腸胃之結,此臟腑合治法也。其因火腑不通,左尺必現(xiàn)牢堅之脈(左尺,小腸脈也。俗候于左寸者非,細考《內經》自知),小腸熱盛,下注膀胱、小便必涓滴赤且痛也。則以導赤去淡通之陽藥,加連、柏之苦通火腑,大黃、芒硝承胃氣而通大腸,此二腸同治法也。其因邪閉心包,內竅不通者,前第五條已有先與牛黃丸,再與承氣之法,此條系已下而不通,舌短神昏,閉已甚矣。飲不解渴,消亦甚矣。較前條僅僅譫語,則更急而又急,立刻有閉脫之虞,陽明大實不通,有消亡腎液之虞,其勢不可少緩須臾,則以牛黃丸開手少陰之閉,以承氣急瀉陽明,救足少陰之消,此兩少陰合治法也。再此條亦系三焦俱急,當與前第九條用承氣、陷胸合法者參看,其因陽明太熱,津液枯燥,水不足以行舟,而結糞不下者,非增液不可,服增液兩劑,法當自下,其或臟燥太甚之人,竟有不下者,則以增液合調胃承氣湯,緩緩與服,約二時服半杯沃之,此一腑中氣血合治法也。

    新加黃龍湯 (苦甘咸法)

    細生地(五錢) 生甘草(二錢) 人參(一錢五分,另煎) 生大黃(三錢) 芒硝(一錢) 元參(五錢) 麥冬(連心,五錢) 當歸(一錢五分) 海參(洗,二條) 汁(六匙)
    水八杯,煮取三杯,先用一杯,沖參汁五分、姜汁二匙,頓服之,如腹中有響聲,或轉矢氣者。

    為欲便也;候一、二時不便,再如前法服一杯;候二十四刻,不便,再服第三杯;如服一杯,即得便,止后服,酌服益胃湯一劑(益胃湯方見前),余參或可加入。

    〔方論〕此處方于無可處之地,勉盡人力,不肯稍有遺憾之法也。舊方用大承氣加參、地、當歸,須知正氣久耗,而大便不下者,陰陽俱憊,尤重陰液消亡,不得再用枳、樸傷氣而耗液,故改用調胃承氣,取甘草之緩急,合人參補正,微點姜汁,宣通胃氣,代枳、樸之用,合人參最宣胃氣,加麥、地、元參,保津液之難保,而又去血結之積聚,姜汁為宣氣分之用,當歸為宣血中氣分之用,再加海參者,海參咸能化堅,甘能補正,按海參之液,數(shù)倍于其身,其能補液可知,且蠕動之物,能走絡中血分,病久者必入絡,故以之為使也。

    宣白承氣湯方 (苦辛淡法)

    生石膏(五錢) 生大黃(三錢) 杏仁粉(二錢) 栝蔞皮(一錢五分)
    水五杯,煮取二杯,先服一杯,不知再服。

    導赤承氣湯 赤芍(三錢) 細生地(五錢) 生大黃(三錢) 黃連(二錢) 黃柏(二錢) 芒硝(一錢)
    水五杯,煮取二杯,先服一杯,不下再服。

    牛黃承氣湯 即用前安宮牛黃丸二丸,化開,調生大黃末(三錢),先服一半,不知再服。

    增液承氣湯 即于增液湯內,加大黃(三錢),芒硝(一錢五分)。

    水八杯,煮取三杯,先服一杯,不知再服。

  18. 下后虛煩不眠,心中懊,甚至反復顛倒,梔子豉湯主之;若少氣者,加甘草;若嘔者,加姜汁。

    邪氣半至陽明,半猶在膈,下法能除陽明之邪,不能除膈間之邪,故證現(xiàn)懊 虛煩,梔子豉湯,涌越其在上之邪也。少氣加甘草者,誤下固能傷陰,此則以誤下而傷胸中陽氣,甘能益氣,故加之。

    嘔加姜汁者,胃中未至甚熱燥結,誤下傷胃中陽氣,木來乘之,故嘔,加姜汁,和肝而降胃氣也。胃氣降,則不嘔矣。

    梔子豉湯方 (見上焦篇)

    梔子豉加甘草湯 即于梔子豉湯內,加甘草(二錢),煎法如前。

    梔子豉加姜汁方 即于梔子豉湯內,加姜汁(五匙)。

  19. 陽明溫病,干嘔口苦而渴,尚未可下者,黃連黃芩湯主之。不渴而舌滑者屬濕溫。

    溫熱,燥病也。其嘔由于邪熱夾穢,擾亂中宮而然,故以黃連、黃芩徹其熱,以芳香蒸變化其濁也。

    黃連黃芩湯 (苦寒微辛法)

    黃連(二錢) 黃芩(二錢) 郁金(一錢五分) 香豆豉(二錢)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

  20. 陽明溫病,舌黃燥,肉色絳,不渴者,邪在血分,清營湯主之。若滑者,不可與也。當于濕溫中求之。

    溫病傳里,理當渴甚,今反不渴者,以邪氣深入血分,格陰于外,上潮于口,故反不渴也。曾過氣分,故苔黃而燥,邪居血分,故舌之肉色絳也。若舌苔白滑、灰滑、淡黃而滑,不渴者,乃濕氣蒸騰之象,不得用清營柔以濟柔也。

    清營湯方 (見上焦篇)

  21. 陽明斑者,化斑湯主之。

    方義并見上焦篇。

  22. 陽明溫病,下后疹續(xù)出者,銀翹散去豆豉,加細生地、大青葉、元參、丹皮湯主之。

    方義并見上焦篇。

  23. 斑疹,用升提,則衄,或厥,或嗆咳,或昏痙,用壅補則瞀亂。

    此治斑疹之禁也。斑疹之邪在血絡,只喜輕宣涼解,若用柴胡、升麻辛溫之品,直升少陽,使熱血上循清道則衄;過升則下竭,下竭者必上厥;肺為華蓋,受熱毒之熏蒸則嗆咳;心位正陽,受升提之摧迫則昏痙,至若壅補,使邪無出路,絡道比經道最細,諸瘡痛癢,皆屬于心,既不得外出,其勢必返而歸之于心,不瞀亂得乎?

  24. 斑疹陽明證悉具,外出不快,內壅特甚者,調胃承氣湯微和之,得通則已,不可令大泄,大泄則內陷。

    此斑疹下法,微有不同也。斑疹雖宜宣泄,但不可太過,令其內陷,斑疹雖忌升提,亦畏內陷。

    方用調胃承氣者,避枳、樸之溫燥,取芒硝之入陰,甘草敗毒緩中也。

    調胃承氣湯 (方見前)

  25. 陽明溫毒發(fā)痘者,如斑疹法,隨其所在而攻之。

    溫毒發(fā)痘,如小兒痘瘡,或多或少,紫黑色,皆穢濁太甚,療治失宜而然也。雖不多見,間亦有之。

    隨其所在而攻,謂脈浮則用銀翹散加生地、元參,渴加花粉,毒重加金汁,人中黃,小便短加芩、連之類;脈沉內壅者,酌輕重下之。

  26. 陽明溫毒,楊梅瘡者,以上法隨其所偏而調之,重加敗毒,兼與利濕。

    此條當入濕溫,因上條溫痘連類而及,故編于此,可以互證也。楊梅瘡者,形似楊梅,輕則紅紫,重則紫黑,多現(xiàn)于背部、面部,亦因感受穢濁而然。

    如上法者,如上條治溫痘之法,毒甚故重加敗毒,此證毒附濕而為災,故兼與利濕,如萆 、土茯苓之類。

  27. 陽明溫病,不甚渴,腹不滿,無汗,小便不利,心中懊 者,必發(fā)黃,黃者梔子柏皮湯主之。受邪太重,邪熱與胃陽相搏,不得發(fā)越,無汗不能自通,熱必發(fā)黃矣。

    梔子柏皮湯方 梔子(五錢) 生甘草(二錢) 黃柏(五錢)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

    〔方論〕此濕yin于內,以苦燥之,熱yin于內,佐以甘苦法也。梔子清肌表,解五黃,又治內煩,黃柏瀉膀胱,療肌膚間熱,甘草協(xié)利內外,三者其色皆黃,以黃退黃,同氣相求也。按又可但有茵陳大黃湯,而無梔子柏皮湯,溫熱發(fā)黃,豈皆可下者哉!

  28. 陽明溫病,無汗,或但頭汗出,身無汗,渴欲飲水,腹?jié)M舌燥黃,小便不利者,必發(fā)黃,茵陳蒿湯主之。

    此與上條異者,在口渴腹?jié)M耳,上條口不甚渴,腹不滿,胃不甚實,故不可下;此則胃家已實而黃不得退,熱不得越,無出表之理,故從事于下趨大小便也。

    茵陳蒿湯 茵陳蒿(六錢) 梔子(三錢) 生大黃(三錢)
    水八杯,先煮茵陳減水之半,再入二味,煮成三杯,分三次服,以小便利為度。

    〔方論〕此純苦急趨之方也。發(fā)黃外閉也。腹?jié)M內閉也。內外皆閉,其勢不可緩,苦性最急,故以純苦急趨下焦也。黃因熱結,瀉熱者必瀉小腸,小腸丙火,非苦不通,勝火者莫如水,茵陳得水之精;開郁莫如發(fā)陳,茵陳生發(fā)最速,高出眾草,主治熱結黃膽,故以之為君,梔子通水源而利三焦,大黃除實熱而減腹?jié)M,故以之為佐也。

  29. 陽明溫病,無汗,實證未劇,不可下,小便不利者,甘苦合化,冬地三黃湯主之。

    大凡小便不通,有責之膀胱不開者,有責之上游結熱者,有責之肺氣不化者,溫熱之小便不通,無膀胱不開證,皆上游(指小腸而言)熱結,與肺氣不化而然也。小腸火腑,故以三黃苦藥通之;熱結則液干,故以甘寒潤之;金受火刑,化氣維艱,故倍用麥、地以化之。

    冬地三黃湯方 (甘苦合化陰氣法)麥冬(八錢) 黃連(一錢) 葦根汁(半酒杯,沖) 元參(四錢) 黃柏(一錢) 銀花露(半酒杯,沖) 細生地(四錢) 黃芩(一錢) 生甘草(三錢)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以小便得利為度。

  30. 溫病小便不利者,淡滲不可與也。忌五苓、八正輩。

    此用淡滲之禁也。熱病有余于火,不足于水,惟以滋水瀉火為急務,豈可再以淡滲動陽而燥津乎?奈何吳又可于小便條下,特立豬苓湯,乃去仲景原方之阿膠,反加木通、車前,滲而又滲乎!其治小便血分之仁湯中,仍用滑石,不識何解!

  31. 溫病燥熱,欲解燥者,先滋其干,不可純用苦寒也。服之反燥甚。

    此用苦寒之禁也。溫病有余于火,不用淡滲猶易明,并苦寒亦設禁條,則未易明也。舉世皆以苦能降火,寒能瀉熱,坦然用之而無疑,不知苦先入心,其化以燥,服之不應,愈化愈燥,宋人以目為火戶,設立三黃湯,久服竟至于瞎,非化燥之明征乎?吾見溫病而恣用苦寒,津液干涸不救者甚多。

    蓋化氣比本氣更烈,故前條冬地三黃湯,甘寒十之八、九,苦寒僅十之一、二耳,至茵陳蒿湯之純苦,止有一用,或者再用,亦無屢用之理,吳又可屢詆用黃連之非,而又恣用大黃,借乎其未通甘寒一法也。

  32. 陽明溫病,下后熱退,不可即食,食者必復;周十二時后,緩緩與食,先取清者,勿令飽,飽則必復,復必重也。

    此下后暴食之禁也。下后雖然熱退,余焰尚存。蓋無形質之邪,每惜有形質者以為依附,必須堅壁清野,勿令即食,一日后,稍可食清而又清之物,若稍重濁,猶必復也。勿者,禁止之詞,必者,斷然之詞也。

  33. 陽明溫病,下后脈靜,身不熱,舌上津回,十數(shù)日不大便,可與益胃、增液輩,斷不可再與承氣也。下后舌苔未盡退,口微渴,面微赤,脈微數(shù),身微熱,日淺者亦與增液輩,日深舌微干者,屬下焦復脈法也(方見下焦),勿輕與承氣,輕與者肺燥而咳,脾滑而泄,熱反不除,渴反甚也。百日死。

    此數(shù)下亡陰之大戒也。下后不大便十數(shù)日,甚至二十日,乃腸胃津液受傷之故,不可強責其便,但與復陰,自能便也。此條脈靜身涼,人猶易解,至脈雖不燥而未靜,身雖不壯熱而未涼,俗醫(yī)必謂邪氣不盡,必當再下,在又可法中亦必再下。

    不知大毒治病,十衰其六,但與存陰退熱,斷不誤事(下后邪氣復聚,大熱大渴,面正赤,脈躁甚,不在此例),若輕與苦燥,頻傷胃陰,肺之母氣受傷,陽明化燥,肺無秉氣,反為燥逼,焉得不咳,燥咳久者,必身熱而渴也。若脾氣為快利所傷,必致滑泄,滑泄則陰傷而熱渴愈加矣。遷延三月,天道小www.med126.com變之期,其勢不能再延,故曰百日死也。

  34. 陽明溫病,渴甚者,雪梨漿沃之。

    雪梨漿 (方法見前)

  35. 陽明溫病,下后微熱,舌苔不退者,薄荷末拭之。

    醫(yī)學全.在線m.f1411.cn新布蘸新汲涼水,再蘸薄荷細末,頻擦舌上。

  36. 陽明溫病,斑疹溫痘、溫瘡、溫毒,發(fā)黃、神昏譫語者,安宮牛黃丸主之。

    心居膈上,胃居膈下,雖有膜隔,其濁氣太甚,則亦可上干包絡,且病自上焦而來,故必以芳香逐穢開竅為要也。

    安宮牛黃丸 (方見上焦篇)

  37. 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之在中焦,陽明病居多;濕溫之在中焦,太陰病居多;暑溫則各半也。

    此諸溫不同之大關鍵也。溫熱等皆因于火,以火從火,陽明陽土,以陽從陽,故陽明病居多,濕溫則以濕從濕,太陰陰土,以陰從陰,則太陰病居多,暑兼濕熱,故各半也。


    暑溫、伏暑

  38. 脈洪滑,面赤身熱頭暈,不惡寒,但惡熱,舌上黃滑苔,渴欲涼飲,飲不解渴,得水則嘔,按之胸下痛,小便短,大便閉者,陽明暑溫,水結在胸也。小陷胸東加枳實主之。

    脈洪面赤,不惡寒,病已不在上焦矣。暑兼溫熱,熱甚則渴,引水求救,濕郁中焦,水不下行,反來上逆,則嘔,胃氣不降,則大便閉,故以黃連、栝蔞清在里之熱痰,半夏除水痰而強胃,加枳實者,取其苦辛通降,開幽門而引水下行也。

    小陷胸加枳實湯方 (苦辛寒法)黃連(二錢) 栝蔞(三錢) 枳實(二錢) 半夏(五錢)急流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

  39. 陽明暑溫,脈滑數(shù),不食不饑不便,濁痰凝聚,心下痞者,半夏瀉心湯去人參、干姜大棗、甘草加枳實、杏仁主之。

    不饑不便,而有濁痰,心下痞滿,濕熱互結而阻中焦氣分,故以半夏、枳實開氣分之濕結;黃連、黃芩開氣分之熱結、杏仁開肺與大腸之氣痹;暑中熱甚,故去干姜;非傷寒誤下之虛痞,故去人參、甘草、大棗,且畏其助濕作滿也。

    半夏瀉心湯去干姜甘草加枳實杏仁方 (苦辛寒法)半夏(一兩) 黃連(二錢) 黃芩(三錢) 枳實(二錢) 杏仁(三錢)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虛者復納人參二錢,大棗三枚。

  40. 陽明暑溫,濕氣已化,熱結獨存,口燥咽干,渴欲飲水,面目俱赤,舌燥黃,脈沉實者,小承氣湯各等分下之。

    暑兼濕熱,其有體瘦質燥之人,感受熱重濕輕之證,濕先從熱化盡,只余熱結中焦,具諸下證,方可下之。

    小承氣湯 (方義并見前,此處不必以大黃為君,三物各等分可也)

  41. 暑溫蔓延三焦,舌滑微黃,邪在氣分者,三石湯主之;邪氣久留,舌絳苔少,熱搏血分者,加味清宮湯主之;神識不清,熱閉內竅者,先與紫雪丹,再與清宮湯。

    蔓延三焦,則邪不在一經一臟矣。故以急清三焦為主,然雖云三焦,以手太陰一經為要領。蓋肺主一身之氣,氣化則暑濕俱化,且肺臟受生于陽明,肺之臟象屬金色白,陽明之氣運亦屬金色白。

    故肺經之藥多兼走陽明,陽明之藥多兼走肺也。再肺經通調水道,下達膀胱,肺痹開則膀胱亦開,是雖以肺為要領,而胃與膀胱皆在治中,則三焦俱備矣。是邪在氣分而主以三石湯之奧義也。若邪氣久羈,必歸血絡,心主血脈,故以加味清宮湯主之。內竅欲閉,則熱邪盛矣。紫雪丹開內竅而清熱最速者也。

    三石湯方 飛滑石(三錢) 生石膏(五錢) 寒水石(三錢) 杏仁(三錢) 竹茹(炒,二錢) 銀花(三錢,花露更妙) 金汁(一酒杯,沖) 白通草(二錢)
    水五杯,煮成二杯,分二次溫服。

    〔方論〕此微苦辛寒兼芳香法也。蓋肺病治法,微苦則降,過苦反過病所,辛涼所以清熱,芳香所以敗毒而化濁也。按三石,紫雪丹中之君藥,取其得庚金之氣,清熱退暑利竅,兼走肺胃者也;杏仁、通草為宣氣分之用,且通草直達膀胱,杏仁直達大腸;竹茹以竹之脈絡,而通人之脈絡;金汁、銀花,敗暑中之熱毒。

    加味清宮湯方 即于前清宮湯內加知母三錢、銀花二錢、竹瀝五茶匙沖入。

    〔方論〕此苦辛寒法也。清宮湯前已論之矣。加此三味者;知母瀉陽明獨勝之熱,而保肺清金;銀花敗毒而清絡;竹瀝除胸中大熱,止煩悶消渴;合清宮湯為暑延三焦血分之治也。

  42. 暑溫伏暑,三焦均受,舌灰白,胸痞悶,潮熱嘔惡,煩渴自利,汗出溺短者,杏仁滑石湯主之。

    舌白胸痞,自利嘔惡,濕為之也。潮熱煩渴,汗出溺短,熱為之也。熱處濕中,濕蘊生熱,濕熱交混,非偏寒偏熱可治,故以杏仁、滑石、通草、先宣肺氣,由肺而達膀胱以利濕,濃樸苦溫而瀉濕滿,芩、連清里而止?jié)駸嶂,郁金芳香走竅而開閉結,桔、半強胃而宣濕化痰以止嘔惡,俾三焦混處之邪,各得分解矣。

    杏仁滑石湯方 (苦辛寒法)杏仁(三錢) 滑石(三錢) 黃芩(二錢) 桔紅(一錢五分) 黃連(一錢) 郁金(二錢) 通草(一錢)濃樸(二錢) 半夏(三錢)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


    寒濕

  43. 濕之入中焦,有寒濕,有熱濕,有自表傳來,有水谷內蘊,有內外相合,其中傷也。有傷脾陽,有傷脾陰,有傷胃陽,有傷胃陰,有兩傷脾胃,傷脾胃之陽者十常八、九,傷脾胃之陰者十居一、二,彼此混淆,治不中款,遺患無窮,臨證細推,不可泛論。

    此統(tǒng)言中焦?jié)褡C之總綱也。寒濕者,濕與寒水之氣相搏也。蓋濕水同類,其在天之陽時為雨露,陰時為霜雪,在江河為水,在土中為濕,體本一源,易于相合,最損人之陽氣,熱濕者,在天時長夏之際,盛熱蒸動濕氣流行也;在人身濕郁;本身陽氣久而生熱也。兼損人之陰液,自表傳來,一由經絡而臟腑,一由肺而脾胃,水谷內蘊,肺虛不能化氣,脾虛不能散津,或形寒飲冷,或酒客中虛,內外相合,客邪既從表入,而伏邪又從內發(fā)也。傷脾陽,在中則不運痞滿,傳下則洞泄腹痛,傷胃陽,則嘔逆不食,膈脹胸痛,兩傷脾胃,既有脾證,又有胃證也。其傷脾胃之陰若何?濕久生熱,熱必傷陰,古稱濕火者是也。傷胃陰,則口渴不饑,傷脾陰,則舌先灰滑,后反黃燥,大便堅結,濕為陰邪,其傷人之陽也。得理之正,故多而常見,其傷人之陰也。乃勢之變,故罕而少見,治濕者必須審在何經何臟,兼寒兼熱,氣分血分,而出辛涼、辛溫、甘溫、苦溫、淡滲、苦滲之治,庶所投必效,若脾病治胃,胃病治脾,兼下焦者,單治中焦,或籠統(tǒng)混治,脾胃不分,陰陽寒熱不辨,將見腫脹、黃膽、洞泄、衄血、便血、諸證蜂起矣。惟在臨證者細心推求,下手有準的耳。蓋土為雜氣,兼證甚多,最難分析,豈可泛論濕氣而已哉!

  44. 足太陰寒濕,痞結胸滿,不饑不食,半苓湯主之。

    此書以溫病名,并列寒濕者,以濕溫緊與寒濕相對,言寒濕而濕溫更易明析。

    痞結胸滿,仲景列于太陰篇中,乃濕郁脾陽,足太陰之氣,不為鼓動營運,臟病而累及腑,痞結于中,故亦不能食也。故以半夏、茯苓培陽土以吸陰土之濕,濃樸苦溫以瀉濕滿,黃連苦以滲濕,重用通草以利水道,使邪有出路也。

    半苓湯方 (此苦辛淡滲法也)半夏(五錢) 茯苓塊(五錢) 川連(一錢) 濃樸(三錢) 通草(八錢,煎湯煮前藥)
    水十二杯,煮通草成八杯,再入余藥煮成三杯,分三次服。

  45. 足太陰寒濕,腹脹,小便不利,大便溏而不爽,若欲滯下者,四苓加濃樸秦皮湯主之。五苓散亦主之。

    經謂太陰所至,發(fā)為 脹,又謂厥陰氣至為 脹。蓋木克土也。太陰之氣不運,以致膀胱之氣不化,故小便不利,四苓辛淡滲濕,使膀胱開而出邪,以濃樸瀉脹,以秦皮洗肝也。其或肝氣不熱,則不用秦皮,仍用五苓中之桂枝以和肝,通利三焦而行太陽之陽氣,故五苓散亦主之。

    四苓加濃樸秦皮湯方 (苦溫淡法)茅術(三錢) 濃樸(三錢) 茯苓塊(五錢) 豬苓(四錢) 秦皮(二錢) 澤瀉(四錢)
    水八杯,煮成八分三杯,分三次服。

    五苓散 (甘溫淡法)豬苓(一兩) 赤術(一兩) 茯苓(一兩) 澤瀉(一兩六錢) 桂枝(五錢)共為細末,百沸湯和服三錢,日三服。

  46. 足太陰寒濕,四肢乍冷,自利,目黃,舌白滑,甚則灰,神倦不語,邪阻脾竅,舌蹇語重,四苓加木瓜草果濃樸湯主之。

    脾主四肢,脾陽郁故四肢乍冷,濕漬脾而脾氣下溜,故自利,目白精屬肺,足太陰寒則手太陰不能獨治,兩太陰同氣也。且脾主地氣,肺主天氣,地氣上蒸,天氣不化,故目睛黃也。白滑與灰,寒濕苔也。濕困中焦,則中氣虛寒,中氣虛寒,則陽光不治,主正陽者心也。心藏神,故神昏,心主言,心陽虛故不語,脾竅在舌,濕邪阻竅,則舌蹇而語聲遲重,濕以下行為順,故以四苓散驅濕下行,加木瓜以平木,治其所不勝也。濃樸以溫中行滯,草果溫太陰獨勝之寒,芳香而達竅,補火以生土,驅濁以生清也。

    四苓加木瓜濃樸草果湯方 (苦熱兼酸淡法)生于白術(三錢) 豬苓(一錢五分) 澤瀉(一錢五分) 赤苓塊(五錢) 木瓜(一錢) 濃樸(一錢) 草果(八分) 半夏(三錢)
    水八杯,煮取八分三杯,分三次服,陽素虛者,加附子二錢。

  47. 足太陰寒濕,舌灰滑,中焦滯痞,草果茵陳湯主之;面目俱黃,四肢常厥者,茵陳四逆湯主之。

    濕滯痞結,非溫通而兼開竅不可,故以草果為君,茵陳因陳生新,生發(fā)陽氣之機最速,故以之為佐,廣皮、大腹、濃樸,共成瀉痞之功,豬苓、澤瀉,以導濕外出也。若再加面黃肢逆,則非前湯所能濟,故以四逆回厥,茵陳宣濕退黃也。

    草果茵陳湯方 (苦辛溫法)草果(一錢) 茵陳(三錢) 茯苓皮(三錢) 濃樸(二錢) 廣皮(一錢五分) 豬苓(二錢) 大腹皮(二錢) 澤瀉(一錢五分)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

    茵陳四逆湯方 (苦辛甘熱復微寒法)附子(三錢,炮) 干姜(五錢) 炙甘草(二錢) 茵陳(六錢)
    水五杯,煮取二杯,溫服一杯,厥回止后服;仍厥,再服;盡劑,厥不回,再作服。

  48. 足太陰寒濕,舌白滑,甚則灰,脈遲,不食,不寐,大便窒塞,濁陰凝聚,陽傷腹痛,痛甚則肢逆,椒附白通湯主之。

    此足太陰寒濕,兼足少陰、厥陰證也。白滑灰滑,皆寒濕苔也。脈遲者,陽為寒濕所困,來去俱遲也。不食,胃陽痹也。不寐,中焦?jié)窬,阻遏陽氣不得下交于陰也。大便窒塞,脾與大腸之陽,不能下達也。陽為濕困,返遜位于濁陰,故濁陰得以蟠踞中焦而為痛也;凡痛皆邪正相爭之象,雖曰陽困,究竟陽未絕滅,兩不相下,故相爭而痛也(后凡言痛者仿此),椒附白通湯,齊通三焦之陽,而急驅濁陰也。

    椒附白通湯方 生附子(炒黑,三錢) 川椒(炒黑,二錢) 淡干姜(二錢) 蔥白(三莖) 豬膽汁(半燒酒杯,去渣后調入)
    水五杯,煮成二杯,分二次涼服。

    〔方論〕此苦辛熱法復方也。苦與辛合,能降能通,非熱不足以勝重寒而回陽,附子益太陽之標陽,補命門之真火,助少陽之火熱。蓋人之命火,與太陽之陽少陽之陽旺,行水自速,三焦通利,濕不得停,焉能聚而為痛,故用附子以為君,火旺則土強,干姜溫中逐濕痹,太陰經之本藥,川椒燥濕除脹消食,治心腹冷痛,故以二物為臣,蔥白由內而達外,中空通陽最速,亦主腹痛,故以為之使,濁陰凝聚不散,有格陽之勢,故反佐以豬膽汁,豬水畜,屬腎,以陰求陰也;膽乃甲木,從少陽,少陽主開泄,生發(fā)之機最速,此用仲景白通湯,與許學士椒附湯,合而裁制者也。

  49. 陽明寒濕,舌白腐,肛墜痛,便不爽,不喜食,附子理中湯去甘草加廣皮濃樸湯主之。

    九竅不和,皆屬胃病,胃受寒濕所傷,故肛門墜痛而便不爽;陽明失闔,故不喜食,理中之人參補陽明之正,蒼術補太陰而滲濕,姜、附運坤陽以劫寒。蓋脾陽轉而后濕行,濕行而后胃陽復。

    去甘草,畏其滿中也。加濃樸、廣皮,取其行氣,合而言之,辛甘為陽,辛苦能通之義也。

    附子理中湯去甘草加濃樸廣皮湯方 (辛甘兼苦法)生茅術(三錢) 人參(一錢五分) 炮干姜(一錢五分) 濃樸(二錢) 廣皮(一錢五分) 生附子(一錢五分,炮黑)
    水五杯,煮取八分二杯,分二次服。

  50. 寒濕傷脾胃兩陽,寒熱,不饑,吞酸,形寒,或脘中痞悶,或酒客濕聚,苓姜術桂湯主之。此兼運脾胃,宣通陽氣之輕劑也。

    苓姜術桂湯方 (苦辛溫法)茯苓塊(五錢) 生姜(三錢) 炒白術(三錢) 桂枝(三錢)
    水五杯,煮取八分二杯,分溫再服。

  51. 濕傷脾胃兩陽,既吐且利,寒熱身痛,或不寒熱,但腹中痛,名曰霍亂,寒多,不欲飲水者,理中湯主之。熱多,欲飲水者,五苓散主之。吐利汗出,發(fā)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逆,四逆湯主之。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宜桂枝湯小和之。

    按霍亂一證,長夏最多,本于陽虛寒濕凝聚,關系非輕,傷人于頃刻之間,奈時醫(yī)不讀《金匱》,不識病源,不問輕重,一概主以藿香正氣散,輕者原有可愈之理,重者死不旋踵;更可笑者,正氣散中加黃連、麥冬,大用西瓜治渴欲飲水之霍亂,病者豈堪命乎!瑭見之屢矣。故將采《金匱》原文,備錄于此,胃陽不傷不吐,脾陽不傷不瀉,邪正不爭不痛,營衛(wèi)不乖不寒熱,以不飲水之故,知其為寒多;主以理中湯(原文系理中丸,方后自注云∶然丸不及湯。蓋丸緩而湯速也;且恐丸藥不精,故直改從湯),溫中散寒,人參甘草,胃之守藥;白術甘草,脾之守藥;干姜能通能守,上下兩泄者,故脾胃兩守之;且守中有通,通中有守,以守藥作通用,以通藥作守用,若熱欲飲水之證,飲不解渴,而吐泄不止,則主以五苓,邪熱須從小便去,膀胱為小腸之下游,小腸,火腑也。五苓通前陰,所以守后陰也。太陽不開,則陽明不闔,開太陽正所以守陽明也。此二湯皆有一舉兩得之妙,吐利則脾胃之陽虛,汗出則太陽之陽亦虛;發(fā)熱者,浮陽在外也;惡寒者,實寒在中也;四肢拘急,脾陽不榮四末;手足厥冷,中土濕而厥陰肝木來乘病者,四逆湯善救逆,故名四逆湯,人參甘草守中陽,干姜附子通中陽,人參附子護外陽,干姜甘草護中陽,中外之陽復回,則群陰退避,而厥回矣。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中陽復而表陽不和也。故以桂枝湯溫經絡而微和之。

    理中湯方 (甘熱微苦法,此方分量以及后加減法,悉照《金匱》原文,用者臨時斟酌)人參 甘草 白術 干姜(各三兩)
    水八杯,煮取三杯,溫服一杯,日三服。

    〔加減法〕若臍上筑者,腎氣動也。去術加桂四兩,吐多者,去術加生姜三兩,下多者還用術。

    悸者加茯苓二兩,渴欲飲水者,加術足前成四兩半,腹中痛者,加人參足前成四兩半,寒者,加干姜足前成四兩半,腹?jié)M者,去術加附子一枚,服湯后,如食頃,飲熱粥一升許,微自汗,勿發(fā)揭衣服。

    五苓散方 (見前)〔加減法〕腹?jié)M者,加濃樸、廣皮各一兩,渴甚面赤,脈大緊而急,扇扇不知涼,飲冰不知冷,腹痛甚,時時躁煩者,格陽也。加干姜一兩五錢(此條非仲景原文,余治驗也)。

    百沸湯和,每服五錢,日三服。

    四逆湯方 (辛甘熱法,分量臨時斟酌)炙甘草(二兩) 干姜(一兩半) 生附子(一枚,去皮) 加人參(一兩)
    水五茶碗,煮取二碗、分二次服。

    按∶原方無人參,此獨加人參者,前條寒多不飲水,較厥逆尚輕,仲景已用人參;此條諸陽欲脫,中虛更急,不用人參,何以固內,柯韻伯傷寒注云∶仲景凡治虛證,以里為重,協(xié)熱下利,脈微弱者,便用人參;汗后身痛,脈沉遲者,便加人參,此脈遲而利清谷,且不煩不咳,中氣大虛,元氣已脫,但溫不補,何以救逆乎!觀茯苓四逆之煩躁,且以人參;況通脈四逆,豈得無參,是必有脫落耳,備錄于此存參。

  52. 霍亂兼轉筋者,五苓散加防己桂枝薏仁主之;寒甚脈緊者,再加附子。

    肝藏血,主筋,筋為寒濕搏急而轉,故于五苓和霍亂之中,加桂枝溫筋,防己急驅下焦血分之寒濕,薏仁主濕痹腳氣,扶土抑木,治筋急拘攣,甚寒脈緊,則非純陽之附子不可。

    五苓散加防己桂枝薏仁方 即于前五苓散內,加防己一兩,桂枝一兩半,足前成二兩,薏仁二兩,寒甚者,加附子大者一枚,杵為細末,每服五錢,百沸湯和,日三,劇者日三夜一,得臥則勿令服。

  53. 卒中寒濕,內挾穢濁,眩冒欲絕,腹中絞痛,脈沉緊而遲,甚則伏,欲吐不得吐,欲利不得利,甚則轉筋,四肢欲厥,俗名發(fā)痧,又名干霍亂,轉筋者,俗名轉筋火,古方書不載(不載者,不載上三條之俗名耳;若是證,當于《金匱》腹?jié)M、腹痛、心痛、寒疝、諸條參看自得),蜀椒救中湯主之。九痛丸亦可服;語亂者,先服至寶丹,再與湯藥。

    按此證夏日濕蒸之時最多,故因霍亂而類記于此,中陽本虛,內停寒濕,又為蒸騰穢濁之氣所干,由口鼻而直行中道,以致腹中陽氣受逼,所以相爭而為絞痛;胃陽不轉,雖欲吐而不得;脾陽困閉,雖欲利而不能,其或經絡亦受寒濕,則筋如轉索,而后者向前矣;中陽虛而肝木來乘,則厥,俗名發(fā)痧者何?蓋以此證病來迅速,或不及延醫(yī),或醫(yī)亦不識,相傳以錢,或用瓷碗口,蘸姜湯或麻油,刮其關節(jié),刮則其血皆分,住則復合,數(shù)數(shù)分合,動則生陽,關節(jié)通而氣得轉,往往有隨手而愈者,刮處必現(xiàn)血點,紅紫如沙,故名痧也。但刮后須十二時不飲水,方不再發(fā),不然則留邪在絡,稍受寒發(fā)怒,則舉發(fā)矣。以其欲吐不吐,欲利不利而腹痛,故又名干霍亂,其轉筋名轉筋火者,以常發(fā)于夏月,夏月火令,又病迅速如火也。其實乃伏陰與濕相搏之故,以大建中之蜀椒,急驅陰濁下行,干姜溫中,去人參、膠飴者,畏其滿而守也。加濃樸以瀉濕中濁氣,檳榔以散結氣,直達下焦,廣皮通行十二經之氣,改名救中湯,急驅濁陰,所以救中焦之真陽也。九痛丸一面扶正,一面驅邪,其驅邪之功最迅,故亦可服,再按前吐瀉之霍亂,有陰陽二證,干霍亂則純有陰而無陽,所謂天地不通,閉塞而成冬,有若否卦之義,若語言亂者,邪干心包,故先以至寶丹,驅包絡之邪也。

    救中湯方 (苦辛通法)蜀椒(炒出汗,三錢) 淡干姜(四錢) 濃樸(三錢) 檳榔(二錢) 廣皮(二錢)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兼轉筋者,加桂枝(三錢) 防己(五錢) 薏仁(三錢),厥者加附子二錢。

    九痛丸方 (治九種心痛,苦辛甘熱法)附子(三兩) 生野狼牙(一兩) 人參(一兩) 干姜(一兩) 吳茱萸(一兩) 巴豆(去皮心熬碾如膏,一兩)蜜丸梧子大,酒下,強人初服三丸,日三服,弱者二丸。

    兼治卒中惡,腹脹痛,口不能言;又治連年積冷,流注心胸痛,并冷、沖上氣,落馬、墜車、血病等證皆主之。忌口如常法。

    〔方論〕《內經》有五臟胃腑心痛,并痰蟲食積,即為九痛也。心痛之因,非風即寒,故以干姜、附子驅寒壯陽,吳茱萸能降肝臟濁陰下行,生野狼牙善驅浮風,以巴豆驅逐痰蟲陳滯之積,人參養(yǎng)正驅邪,因其藥品氣血皆入,補瀉攻伐皆備,故治中惡腹脹痛等證。

    附錄《外臺》走馬湯,治中惡、心痛、腹脹、大便不通,苦辛熱法,沈目南注云∶中惡之證,俗謂絞腸烏痧,即穢臭惡毒之氣,直從口鼻,入于心胸腸胃臟腑,壅塞正氣不行,故心痛腹脹,大便不通,是為實證,非似六yin侵入而有表里清濁之分,故用巴豆極熱大毒峻猛之劑,急攻其邪,佐杏仁以利肺與大腸之氣,使邪從后陰,一掃盡除,則病得愈,若緩須臾,正氣不通,營衛(wèi)陰陽機息則死,是取通則不痛之義也。

    巴豆(去心皮熬,二枚) 杏仁(二枚)上二味,以綿纏槌令碎,熱湯二合,捻取白汁飲之,當下,老小強弱量之,通治飛尸鬼擊病。

    按《醫(yī)方集解》中,治霍亂用陰陽水一法,有協(xié)和陰陽,使不相爭之義,又治干霍亂用鹽湯探吐一法。蓋閉塞至極之證,除針灸之外,莫如吐法通陽最速,夫嘔,厥陰氣也。寒痛,太陽寒水氣也。否,冬象也。冬令太陽寒水,得厥陰氣至,風能上升,則一陽開泄,萬象皆有生機矣。至針法,治病最速,取禍亦不緩,當于《甲乙經》中求之,非善針者,不可令針也。

    立生丹 (治傷暑、霍亂、痧證、瘧、痢、泄瀉、心痛、胃痛、腹痛、吞吐酸水,及一切陰寒之證、結胸、小兒寒痙)母丁香(一兩二錢) 沉香(四錢) 茅蒼術(一兩二錢) 明雄黃(一兩二錢)上為細末,用蟾酥八錢,銅鍋內加火酒一小杯,化開,入前藥末,丸綠豆大,每服二丸,小兒一丸,溫水送下,又下死胎如神,凡被蝎蜂螫者,調涂立效,惟孕婦忌之。

    此方妙在剛燥藥中加芳香透絡,蟾乃土之精,上應月魄,物之濁而靈者,其酥入絡,以毒攻毒,而方又有所監(jiān)制,故應手取效耳。

    獨勝散 (治絞腸痧痛急,指甲唇俱青,危在頃刻)馬糞(年久彌佳)不拘分兩,瓦上焙干為末,老酒沖服二、三錢,不知,再作服。

    此方妙在以濁攻濁,馬性剛善走,在卦為干,糞乃濁陰所結,其象圓,其性通,故能摩蕩濁陰之邪,仍出下竅,憶昔年濟南方 庵 任九江,臨行,一女子忽患痧證,就地滾嚎,聲嘶欲絕, 庵云∶偶因擇日不謹,誤犯紅痧,或應此乎?余急授此方,求馬糞不得;即用騾糞,并非陳者,亦隨手奏功。


    濕溫

    (瘧、痢、疸、痹附)

  54. 濕熱上焦未清,里虛內陷,神識如蒙,舌滑脈緩,人參瀉心東加白芍主之。

    濕在上焦,若中陽不虛者,必始終在上焦,斷不內陷;或因中陽本虛,或因誤傷于藥,其勢必致內陷,濕之中人也。首如裹,目如蒙,熱能令人昏,故神識如蒙,此與熱邪直入包絡譫語神昏有間。

    里虛故用人參護里陽,白芍以護真陰;濕陷于里,故用干姜、枳實之辛通;濕中兼熱,故用黃芩、黃連之苦降,此邪已內陷,其勢不能還表,法用通降,從里治也。

    人參瀉心湯方 (苦辛寒兼甘法)人參(二錢) 干姜(二錢) 黃連(一錢五分) 黃芩(一錢五分) 枳實(一錢) 生白芍(二錢)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渣再煮一杯服。

  55. 濕熱受自口鼻,由募原直走中道,不饑不食,機竅不靈,三香湯主之。

    三香湯方 (微苦微辛微寒兼芳香法)栝蔞皮(三錢) 桔梗(三錢) 黑山梔(二錢) 枳殼(二錢) 郁金(二錢) 香豉(二錢) 降香末(三錢)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溫服。

    〔方論〕按此證由上焦而來,其機尚淺,故用蔞皮、桔梗、枳殼微苦微辛開上,山梔輕浮微苦清熱,香豉、郁金、降香化中上之穢濁而開郁,上條以下焦為邪之出路,故用重;此條以上焦為邪之出路,故用輕;以下三焦均受者,則用分消,彼此互參,可以知葉氏之因證制方,心靈手巧處矣!惜散見于案中而人多不察,茲特為拈出,以概其余。

  56. 吸受穢濕,三焦分布,熱蒸頭脹,身痛嘔逆,小便不通,神識昏迷,舌白,渴不多飲,先宜芳香通神利竅,安宮牛黃丸;續(xù)用淡滲分消濁濕,茯苓皮湯。

    按此證表里經絡臟腑三焦,俱為濕熱所困,最畏內閉外脫,故急以牛黃丸宣竅清熱而護神明;但牛黃丸不能利濕分消,故繼以茯苓皮湯。

    安宮牛黃丸 (方法見前)

    茯苓皮湯 (淡滲兼微辛微涼法)

    茯苓皮 (五錢) 生薏仁(五錢) 豬苓(三錢) 大腹皮(三錢) 白通草(三錢) 淡竹葉(二錢)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

  57. 陽明濕溫,氣壅為噦者,新制桔皮竹茹湯主之。

    按《金匱》桔皮竹茹湯,乃胃虛受邪之治,今治濕熱壅遏胃氣致噦,不宜用參甘峻補,故改用柿蒂,按柿成于秋,得陽明燥金之主氣,且其形多方,他果未之有也。故治肺胃之病有獨勝(肺之臟象屬金,胃之氣運屬金),柿蒂乃柿之歸束處,凡花皆散,凡子皆降,凡降先收,從生而散而收而降,皆一蒂為之也。治逆呃之能事畢矣(再按∶草木一身,蘆與蒂為升降之門戶,載生氣上升者蘆也,受陰精歸藏者蒂也。格物者不可不于此會心焉)。

    新制桔皮竹茹湯 (苦辛通降法)桔皮(三錢) 竹茹(三錢) 柿蒂(七枚) 姜汁(三茶匙,沖)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溫服;不知,再作服,有痰火者,加竹瀝、栝蔞霜,有瘀血者,加桃仁

  58. 三焦?jié)裼,升降失司,脘連腹脹,大便不爽,一加減正氣散主之。

    再按此條與上第五十六條同為三焦受邪,彼以分消開竅為急務,此以升降中焦為定法,各因見證之不同也。

    一加減正氣散方 藿香梗(二錢) 濃樸(二錢) 杏仁(二錢) 茯苓皮(二錢) 廣皮(一錢) 神曲(一錢五分) 麥芽(一錢五分) 綿茵陳(二錢) 大腹皮(一錢)
    水五杯,煮二杯,再服。

    〔方論〕正氣散本苦辛溫兼甘法,今加減之,乃苦辛微寒法也。去原方之紫蘇、白芷,無須發(fā)表也。去甘桔,此證以中焦為扼要,不必提上焦也。只以藿香化濁,濃樸、廣皮、茯苓、大腹瀉濕滿,加杏仁利肺與大腸之氣,神曲、麥芽升降脾胃之氣,茵陳宣濕郁而動生發(fā)之氣,藿香但用梗,取其走中不走外也。茯苓但用皮,以諸皮皆涼,瀉濕熱獨勝也。

  59. 濕郁三焦,脘悶,便溏,身痛,舌白,脈象模糊,二加減正氣散主之。

    上條中焦病重,故以升降中焦為要,此條脘悶便溏,中焦證也。身痛舌白,脈象模糊,則經絡證矣。故加防己急走經絡中濕郁;以便溏不比大便不爽,故加通草、薏仁,利小便所以實大便也;大豆黃卷從濕熱蒸變而成,能化蘊釀之濕熱,而蒸變脾胃之氣也。

    二加減正氣散 (苦辛淡法)藿香梗(三錢) 廣皮(二錢) 濃樸(二錢) 茯苓皮(三錢) 木防己(三錢) 大豆黃卷(二錢)川通草(一錢五分) 薏苡仁(三錢)
    水八杯,煮三杯,三次服。

  60. 穢濕著里,舌黃脘悶,氣機不宣,久則釀熱,三加減正氣散主之。

    前兩法,一以升降為主,一以急宣經隧為主;此則以舌黃之故,預知其內已伏熱,久必化熱,而身亦熱矣。故加杏仁利肺氣,氣化則濕熱俱化,滑石辛淡而涼,清濕中之熱,合藿香所以宣氣機之不宣也。

    三加減正氣散方 (苦辛寒法)藿香(連梗葉,三錢) 茯苓皮(三錢) 濃樸(二錢) 廣皮(一錢五分) 杏仁(三錢) 滑石(五錢)
    水五杯,煮二杯,再服。

  61. 穢濕著里,邪阻氣分,舌白滑,脈右緩,四加減正氣散主之。

    以右脈見緩之故,知氣分之濕阻,故加草果、楂肉、神曲,急運坤陽,使足太陰之地氣不上蒸手太陰之天氣也。

    四加減正氣散方 (苦辛溫法)藿香梗(三錢) 濃樸(二錢) 茯苓(三錢) 廣皮(一錢五分) 草果(一錢) 楂肉(炒,五錢)神曲(二錢)
    水五杯,煮二杯,渣再煮一杯,三次服。

  62. 穢濕著里,脘悶便泄,五加減正氣散主之。

    穢濕而致脘悶,故用正氣散之香開;便泄而知脾胃俱傷,故加大腹運脾氣,谷芽升胃氣也。以上二條,應入前寒濕類中,以同為加減正氣散法,欲觀者知化裁古方之妙,故列于此。

    五加減正氣散 (苦辛溫法)藿香梗(二錢) 廣皮(一錢五分) 茯苓塊(三錢) 濃樸(二錢) 大腹皮(一錢五分) 谷芽(一錢) 蒼術(二錢)
    水五杯,煮二杯,日再服。

    按今人以藿香正氣散,統(tǒng)治四時感冒,試問四時止一氣行令乎?抑各司一氣,且有兼氣乎?況受病之身軀臟腑,又各有不等乎?歷觀前五法,均用正氣散,而加法各有不同,亦可知用藥非絲絲入扣,不能中病,彼泛論四時不正之氣,與統(tǒng)治一切諸病之方,皆未望見軒岐之堂室者也。烏可云醫(yī)乎!

  63. 脈緩身痛,舌淡黃而滑,渴不多飲,或竟不渴,汗出熱解,繼而復熱,內不能運水谷之濕,外復感時令之濕,發(fā)表攻里,兩不可施,誤認傷寒,必轉壞證,徒清熱則濕不退,徒祛濕則熱愈熾,黃芩滑石湯主之。

    脈緩身痛,有似中風,但不浮,舌滑不渴飲,則非中風矣。若系中風,汗出則身痛解而熱不作矣;今繼而復熱者,乃濕熱相蒸之汗,濕屬陰邪,其氣留連,不能因汗而退,故繼而復熱,內不能運水谷之濕,脾胃困于濕也;外復受時令之濕,經絡亦困于濕矣。倘以傷寒發(fā)表攻里之法施之,發(fā)表則誅伐無過之表,陽傷而成痙;攻里則脾胃之陽傷,而成洞泄寒中,故必轉壞證也。濕熱兩傷,不可偏治,故以黃芩、滑石、茯苓皮清濕中之熱,蔻仁、豬苓宣濕邪之正,再加腹皮、通草,共成宣氣利小便之功,氣化則濕化,小便利則火腑通而熱自清矣。

    黃芩滑石湯方 (苦辛寒法)黃芩(三錢) 滑石(三錢) 茯苓皮(三錢) 大腹皮(二錢) 白蔻仁(一錢) 通草(一錢) 豬苓(三錢)
    水六杯,煮取二杯,渣再煮一杯,分溫三服。

  64. 四、陽明濕溫,嘔而不渴者,小半夏加茯苓湯主之;嘔甚而痞者,半夏瀉心湯去人參、干姜、大棗、甘草加枳實、生姜主之。

    嘔而不渴者,飲多熱少也。故主以小半夏加茯苓,逐其飲而嘔自止,嘔而兼痞,熱邪內陷,與飲相摶,有固結不通之患,故以半夏瀉心,去參、姜、甘、棗之補中,加枳實、生姜之宣胃也。

    小半夏加茯苓湯 半夏(六錢) 茯苓(六錢) 生姜(四錢)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

    半夏瀉心湯去人參干姜甘草大棗加枳實生姜方 半夏(六錢) 黃連(二錢) 黃芩(三錢) 枳實(三錢) 生姜(三錢)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虛者復納人參、大棗。

  65. 濕聚熱蒸,蘊于經絡,寒戰(zhàn)熱熾,骨骱煩疼,舌色灰滯,面目萎黃,病名濕痹,宣痹湯主之。

    經謂∶風寒濕三者合而為痹,《金匱》謂∶經熱則痹。蓋《金匱》誠補《內經》之不足,痹之因于寒者固多,痹之兼乎熱者,亦復不少,合參二經原文,細驗于臨證之時,自有權衡,本論因載濕溫而類及熱痹,見濕溫門中,原有痹證,不及備載痹證之全,學人欲求全,當于《內經》、《金匱》、喻氏、葉氏以及宋元諸名家,合而參之自得,大抵不越寒熱兩條,虛實異治。寒痹勢重而治反易,熱痹勢緩而治反難,實者單病軀殼易治,虛者兼病臟腑夾痰飲腹?jié)M等證,則難治矣。猶之傷寒兩感也。此條以舌灰目黃,知其為濕中生熱,寒戰(zhàn)熱熾,知其在經絡;骨骱疼痛,知其為痹證,若泛用治濕之藥,而不知循經入絡,則罔效矣。故以防己急走經絡之濕,杏仁開肺氣之先,連翹清氣分之濕熱,赤豆清血分之濕熱,滑石利竅而清熱中之濕,山梔肅肺而瀉濕中之熱,薏苡淡滲而主攣痹,半夏辛平而主寒熱,蠶砂化濁道中清氣,痛甚加片子姜黃海桐皮者,所以宣絡而止痛也。

    宣痹湯方 (苦辛通法)防己(五錢) 杏仁(五錢) 滑石(五錢) 連翹(三錢) 山梔(三錢) 薏苡(五錢) 半夏(醋炒,三錢) 晚蠶砂(三錢) 赤小豆皮(三錢,赤小豆乃五谷中之赤小豆,味酸肉赤,涼水浸取皮用,非藥肆中之赤小豆,藥肆中之赤豆乃廣中野豆,赤皮蒂黑肉黃,不入藥者也)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溫三服,痛甚加片子姜黃二錢,海桐皮三錢。

  66. 濕郁經脈,身熱身痛,汗多自利,胸腹白疹,內外合邪,純辛走表,純苦清熱,皆在所忌,辛涼淡法,薏苡竹葉散主之。

    上條但痹在經脈,此則臟腑亦有邪矣。故又立一法,汗多則表陽開,身痛則表邪郁,表陽開而不解表邪,其為風濕無疑。蓋汗之解者寒邪也。風為陽邪,尚不能以汗解,況濕為重濁之陰邪,故雖有汗不解也。學人于有汗不解之證,當識其非風則濕,或為風濕相搏也。自利者小便必短,白疹者,風濕郁于孫絡毛竅,此濕停熱郁之證,故主以辛涼解肌表之熱,辛淡滲在里之濕,俾表邪從氣化而散,里邪從小便而驅,雙解表里之妙法也。與下條互斟自明。

    薏苡竹葉散方 (辛涼淡法,亦輕以去實法)薏苡(五錢) 竹葉(三錢) 飛滑石(五錢) 白蔻仁(一錢五分) 連翹(三錢) 茯苓塊(五錢)白通草(一錢五分)共為細末,每服五錢,日三服。

  67. 風暑寒濕,雜感混淆,氣不主宣,咳嗽頭脹,不饑舌白,肢體若廢,杏仁薏苡湯主之。

    雜感混淆,病非一端,乃以氣不主宣四字為扼要,故以宣氣之藥為君,既兼雨濕中寒邪,自當變辛涼為辛溫,此條應入寒濕類中,列于此者,以其為上條之對待也。

    杏仁薏苡湯 (苦辛溫法)杏仁(三錢) 薏苡(三錢) 桂枝(五分) 生姜(七分) 濃樸(一錢) 半夏(一錢五分) 防己(一錢五分) 白蒺(二錢)
    水五杯,煮三杯,渣再煮一杯,分溫三服。

  68. 暑濕痹者,加減木防己湯主之此治痹之祖方也。風勝則引,引者(吊痛掣痛之類,或上或下,四肢游走作痛,經謂行痹是也)加桂枝、桑葉,濕勝則腫,腫者(土曰敦阜,加滑石、萆 、蒼術,寒勝則痛,痛者加防己、桂枝、姜黃、海桐皮,面赤口涎自出者(《靈樞》謂∶胃熱則廉泉開,)重加石膏、知母,絕無汗者,加羌活、蒼術,汗多者加黃 、炙甘草,兼痰飲者,加半夏、濃樸、廣皮,因不能備載全文,故以祖方加減如此,聊示門徑而已。

    加減木防己湯 (辛溫辛涼復法)防己(六錢) 桂枝(三錢) 石膏(六錢) 杏仁(四錢) 滑石(四錢) 白通草(二錢) 薏仁(三錢)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溫三服,見小效不即退者,加重服,日三夜一。

  69. 濕熱不解,久釀成疸,古有成法,不及備載,聊列數(shù)則,以備規(guī)矩(下瘧、痢等證仿此)。

    本論之作,原補前人之未備,已有成法可循者,安能盡錄,因橫列四時雜感,不能不列濕溫,連類而及,又不能不列黃膽、瘧、痢,不過略標法則而已,按濕溫門中,其證最多,其方最伙;蓋土居中位,穢濁所歸,四方皆至,悉可兼證,故錯綜參伍,無窮極也。即以黃膽一證而言,《金匱》有辨證三十五條,出治一十二方,先審黃之必發(fā)不發(fā),在于小便之利與不利;疸之易治難治,在于口之渴與不渴;再察瘀熱入胃之因,或因外并,或因內發(fā),或因食谷,或固酣酒,或因勞色,有隨經蓄血,入水黃汗;上盛者一身盡熱,下郁者小便為難;又有表虛里虛,熱除作噦,火劫致黃,知病有不之因,故治有不紊之法∶于是脈弦脅痛,少陽未罷,仍主以和;渴飲水漿,陽明化燥,急當瀉熱;濕在上,以辛散,以風勝;濕在下,以苦泄,以淡滲;如狂蓄血,勢以必攻;汗后溺白,自宜投補;酒客多蘊熱,先用清中,加之分利,后必顧其脾陽;女勞有穢濁,始以解毒,繼以滑竅,終當峻補真陰;表虛者實衛(wèi),里虛者建中;入水火劫,以及治逆變證,各立方論,以為后學津梁,至寒濕在里之治,陽明篇中,惟見一則,不出方論,指人以寒濕中求之。蓋脾本畏木而喜風燥,制水而惡寒濕,今陰黃一證,寒濕相摶,譬如卑監(jiān)之土,須暴風日之陽,純陰之病,療以辛熱無疑,方雖不出,法已顯然,奈丹溪云∶不必分五疸,總是如 相似,以為得治黃之扼要,殊不知以之治陽黃,猶嫌其混,以之治陰黃,惡乎可哉!喻嘉言于陰黃一證,竟謂仲景方論亡失,恍若無所循從,惟羅謙甫具有卓識,力辨陰陽,遵仲景寒濕之旨,出茵陳四逆湯之治,塘于陰黃一證,究心有年,悉用羅氏法而化裁之,無不應手取效,間有始即寒濕,從太陽寒水之化,繼因其人陽氣尚未十分衰敗,得燥熱藥數(shù)帖,陽明轉燥金之化而為陽證者,即從陽黃例治之。

  70. 夏秋疸病,濕熱氣蒸,外干時令,內蘊水谷,必以宣通氣分為要,失治則為腫脹,由黃疸而腫脹者,苦辛淡法,二金湯主之。

    此揭疸病之由,與治疸之法,失治之變,又因變制方之法也。

    二金湯方 (苦辛淡法)內金(五錢) 海金沙(五錢) 濃樸(三錢) 大腹皮(三錢) 豬苓(三錢) 白通草(二錢)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溫服。

  71. 諸黃膽小便短者,茵陳五苓散主之。

    沈氏目南云∶此黃膽氣分實證,通治之方也。胃為水谷之海,營衛(wèi)之源,風入胃家氣分,風濕相蒸,是為陽黃;濕熱流于膀胱,氣郁不化,則小便不利,當用五苓散宣通表里之邪,茵陳開郁而清濕熱。

    茵陳五苓散 (五苓散方見前,五苓散系苦辛溫法,今茵陳倍五苓,乃苦辛微寒法)茵陳末(十分) 五苓散(五分)共為細末,和勻,每服三錢,日三服。

    《金匱》方不及備載,當于本書研究,獨采此方者,以其為實證通治之方,備外風內濕一則也。

  72. 黃膽脈沉,中痞惡心,便結溺赤,病屬三焦里證,杏仁石膏湯主之。

    前條兩解表里,此條統(tǒng)治三焦,有一縱一橫之義,杏仁、石膏開上焦,姜、半開中焦,枳實則由中驅下矣。山梔通行三焦,黃柏直清下焦,凡通宣三焦之方,皆扼重上焦,以上焦為病之始入,且為氣化之先,雖統(tǒng)宣三焦之方,而湯則名杏仁石膏也。

    杏仁石膏湯方 (苦辛寒法)杏仁(五錢) 石膏(八錢) 半夏(五錢) 山梔(三錢) 黃柏(三錢) 枳實汁(每次三茶匙,沖) 姜汁(每次三茶匙,沖)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

  73. 素積勞倦,再感濕溫,誤用發(fā)表,身面俱黃,不饑溺赤,連翹赤豆飲煎送保和丸。

    前第七十條,由黃而變他病,此則由他病而變黃,亦遙相對待,證系兩感,故方用連翹赤豆飲以解其外,保和丸以和其中,俾濕溫、勞倦、治逆,一齊解散矣。保和丸苦溫而運脾陽,行在里之濕;陳皮、連翹由中達外,其行濕固然矣。兼治勞倦者何?經云∶勞者溫之。蓋人身之動作云為,皆賴陽氣為之主張,積勞傷陽,勞倦者,困勞而倦也。倦者,四肢倦怠也。脾主四肢,脾陽傷,則四肢倦而無力也。再肺屬金而主氣,氣者陽也;脾屬土而生金,陽氣雖分內外,其實特一氣之轉輸耳,勞雖自外而來,外陽既傷,則中陽不能獨運,中陽不運,是人之賴食濕以生者,反為食濕所困,脾即困所食濕,安能不失牝馬之貞,而上承干健乎!古人善治勞者,前者有仲景,后則有東垣,均從此處得手,奈之何后世醫(yī)者,但云勞病,輒用補陰,非惑于丹溪一家之說哉!本論原為外感而設,并不及內傷,茲特因兩感而略言之。

    連翹赤豆飲方 (苦辛微寒法)連翹(二錢) 山梔(一錢) 通草(一錢) 赤豆(二錢) 花粉(一錢) 香豆豉(一錢)煎送保和丸三錢。

    保和丸方 (苦辛溫平法)山楂 神曲 茯苓 陳皮 匐子 連翹 半夏

  74. 濕甚為熱,瘧邪痞結心下,舌白口渴,煩躁自利,初身痛,繼則心下亦痛,瀉心湯主之。

    此瘧邪結心下氣分之方也。

    瀉心湯 (方法見前)

  75. 瘡家濕瘧,忌用發(fā)散,蒼術白虎東加草果主之。

    《金匱》謂瘡家忌汗,發(fā)汗則病痙。蓋以瘡者血脈間病,心主血脈,血脈必虛而熱,然后成瘡;既成瘡以后,瘡膿又系血液所化,汗為心液,由血脈而達毛竅,再發(fā)汗以傷其心液,不痙何待!故以白虎辛涼重劑,清陽明之熱濕,由肺衛(wèi)而出;加蒼術、草果,溫散脾中重滯之寒濕,亦由肺衛(wèi)而出,陽明陽土,清以石膏、知母之辛涼;太陰陰土,溫以蒼術、草果之苦溫;適合其臟腑之宜,矯其一偏之性而已。

    蒼術白虎東加草果方 (辛涼復苦溫法)即前白虎湯內加蒼術,草果。

  76. 背寒,胸中痞結,瘧來日晏,邪漸入陰,草果知母湯主之。

    此素積煩勞,未病先虛,故伏邪不肯解散,正陽餒弱,邪熱固結,是以草果溫太陰獨勝之寒,知母瀉陽明獨勝之熱,濃樸佐草果瀉中焦之濕蘊,合姜、半而開痞結,花粉佐知母而生津退熱;脾胃兼病,最畏木克,烏梅、黃芩清熱而和肝;瘧來日晏,邪欲入陰,其所以升之使出者,全賴草果(俗以烏梅、五味等酸斂,是知其一,莫知其他也。酸味秉厥之氣,居五味之首,與辛味合用,開發(fā)陽氣最速,觀小青龍湯自知)。

    草果知母湯方 (苦辛寒兼酸法)草果(一錢五分) 知母(二錢) 半夏(三錢) 濃樸(二錢) 黃芩(一錢五分) 烏梅(一錢五分)花粉(一錢五分) 姜汁(五匙,沖)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溫服。

    按此方即吳又可之達原飲去檳榔,加半夏、烏梅、姜汁,治中焦熱結陽陷之證,最為合拍;吳氏乃以治不兼濕邪之溫疫初起,其謬甚矣。

    再按前賢制方,與集書者選方,不過示學人知法度,為學人立模范而已,未能預測后來之病證,其變幻若何?其兼證若何?其年歲又若何?所謂大匠誨人,能與人規(guī)矩,不能使人巧;至于奇巧絕倫之處,不能傳,亦不可傳,可遇而不可求,可暫而不可常者也。學人當心領神會,先務識其所以然之故,而后增減古方之藥品分量,宜重宜輕,宜多宜寡,自有準的,所謂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77. 瘧傷胃陽,氣逆不降,熱劫胃液,不饑不飽,不食不便,渴不欲飲,味變酸濁,加減人參瀉心湯主之。

    此雖陽氣受傷,陰汁被劫,恰偏于陽傷為多,故救陽立胃基之藥四,存陰瀉邪熱之藥二,喻氏所謂變胃而不受胃變之法也。

    加減人參瀉心湯 (苦辛溫復咸寒法)人參(二錢) 黃連(一錢五分) 枳實(一錢) 干姜(一錢五分) 生姜(二錢) 牡蠣(二錢)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溫服。

    按大辛大溫,與大苦大寒合方,乃厥陰經之定例。蓋別臟之與腑,皆分而為二,或上下,或左右,不過經絡貫通,臆膜相連耳,惟肝之與膽,合而為一,膽即居于肝之內,肝動則膽亦動,膽動而肝即隨,肝宜溫,膽宜涼,仲景烏梅丸、瀉心湯,立萬世法程矣;于小柴胡,先露其端,此證瘧邪擾胃,致命胃氣上逆,而亦用此辛溫寒苦合法者何?蓋胃之為腑,體陽而用陰,本系下降,無上升之理;其嘔吐噦痞,有時上逆,升者胃氣,所以使胃氣上升者,非胃氣也。肝與膽也。故古人以嘔為肝病,今人則以為胃病已耳。

  78. 瘧傷胃陰,不饑不飽,不便,潮熱,得食則煩熱愈加,津液不復者,麥冬麻仁湯主之。

    暑濕傷氣,瘧邪傷陰,故見證如是,此條與上條不饑不飽不便相同,上條以氣逆味酸不食辨陽傷,此條以潮熱得食則煩熱愈加定陰傷也。陰傷既定,復胃陰者莫若甘寒,復酸味者,酸甘化陰也。

    兩條胃病,皆有不便者何?九竅不和,皆屬胃病也。

    麥冬麻仁湯方 (酸甘化陰法)麥冬(連心,五錢) 火麻仁(四錢) 生白芍(四錢) 何首烏(三錢) 烏梅肉(二錢) 知母(二錢)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溫服。

  79. 太陰脾瘧,寒起四末,不渴多嘔,熱聚心胸,黃連白芍湯主之。煩躁甚者,可另服牛黃丸一丸。

    脾主四肢,寒起四末而不渴,故知其為脾瘧也。熱聚心胸而多嘔,中土病而肝木來乘,故方以兩和肝胃為主,此偏于熱甚,故清熱之品重,而以芍藥收脾陰也。

    黃連白芍湯方 (苦辛寒法)黃連(二錢) 黃芩(二錢) 半夏(三錢) 枳實(一錢五分) 白芍(三錢) 姜汁(五匙,沖)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溫服。

  80. 太陰脾瘧,脈濡寒熱,瘧來日遲,腹微滿,四肢不暖,露姜飲主之。

    此偏于太陰虛寒,故以甘溫補正,其退邪之妙,全在用露,清肅能清邪熱,甘潤不傷正陰,又得氣化之妙諦。

    露姜飲方 (甘溫復甘涼法)人參(一錢) 生姜(一錢)
    水兩杯半,煮成一杯,露一宿,重湯溫服。

  81. 太陰脾瘧,脈弦而緩,寒戰(zhàn),甚則嘔吐噫氣,腹鳴溏泄,苦辛寒法,不中與也;苦辛溫法,加味露姜飲主之。

    上條純是太陰虛寒,此條邪氣更甚,脈兼弦則土中有木矣。故加溫燥泄木退邪。

    加味露姜飲方 (苦辛溫法)人參(一錢) 半夏(二錢) 草果(一錢) 生姜(二錢) 廣皮(一錢) 青皮(醋炒,一錢)
    水二杯半,煮成一杯,滴荷葉露三匙,溫服,渣再煮一杯服。

  82. 中焦瘧,寒熱久不止,氣虛留邪,補中益氣湯主之。

    留邪以氣虛之故,自以升陽益氣立法。

    補中益氣湯方 炙黃 (一錢五分) 人參(一錢) 炙甘草(一錢) 白術(炒,一錢) 廣皮(五分) 當歸(五分) 升麻(炙,三分) 柴胡(炙,三分) 生姜(三片) 大棗(去核,二枚)
    水五杯,煮取二杯,渣再煮一杯,分溫三服。

  83. 脈左弦,暮熱早涼,汗解渴飲,少陽瘧偏于熱重者,青蒿鱉甲湯主之。

    少陽切近三陰,立法以一面領邪外出,一面防邪內入為要領,小柴胡湯以柴胡領邪,以人參、大棗、甘草護正;以柴胡清表熱,以黃芩、甘草苦甘清里熱∶半夏、生姜兩和肝胃,蠲內飲,宣胃陽,降胃陰,疏肝,用生姜大棗調和營衛(wèi),使表者不爭,里者內安,清者清,補者補,升者升,降者降,平者平,故曰和也。青蒿鱉甲湯,用小柴胡法而小變之,卻不用小柴胡之藥者,小柴胡原為傷寒立方,瘧緣于暑濕,其受邪之源,本自不同,故必變通其藥味,以同在少陽一經,故不能離其法,青蒿鱉甲湯以青蒿領邪,青蒿較柴胡力軟,且芳香逐穢,開絡之功,則較柴胡有獨勝,寒邪傷陽,柴胡湯中之人參、甘草、生姜,皆護陽者也;暑熱傷陰,故改用鱉甲護陰,鱉甲乃蠕動之物,且能入陰絡搜邪,柴胡湯以脅痛、干嘔為飲邪所致,故以姜、半通陽降陰而清飲邪;青蒿鱉甲湯以邪熱傷陰,則用知母、花粉以清熱邪而止渴,丹皮清少陽血分,桑葉清少陽絡中氣分,宗古法而變古方者,以邪之偏寒偏熱不同也。此葉氏之讀古書,善用古方,豈他人之死于句下者,所可同日語哉!

  84. 少陽瘧如傷寒證者,小柴胡湯主之?噬跽呷グ胂,加栝蔞根;脈弦遲者,小柴胡加干姜陳皮湯主之。

    少陽瘧如傷寒少陽證,乃偏于寒重而熱輕,故仍從小柴胡法,若內躁渴甚,則去半夏之燥,加栝蔞根生津止渴,脈弦遲則寒更重矣。金匱謂脈弦遲者,當溫之,故于小柴胡湯內,加干姜、陳皮溫中,且能由中達外,使中陽得伸,逐邪外出也。

    青蒿鱉甲湯方 (苦辛咸寒法)青蒿(三錢) 知母(二錢) 桑葉(二錢) 鱉甲(五錢) 丹皮(二錢) 花粉(二錢)
    水五杯,煮取二杯,瘧來前,分二次溫服。

    小柴胡湯方 (苦辛甘溫法)柴胡(三錢) 黃芩(一錢五分) 半夏(二錢) 人參(一錢)炙甘草(一錢五分) 生姜(三片) 大棗(去核,二枚)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溫服,加減如傷寒論中法,渴甚者去半夏,加栝蔞根三錢。

    小柴胡加干姜陳皮湯方 (苦辛溫法)即于小柴胡湯內,加干姜(二錢),陳皮(二錢)。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溫服。

  85. 舌白脘悶,寒起四末,渴喜熱飲,濕蘊之故,名曰濕瘧,濃樸草果湯主之。

    此熱少濕多之證,舌白脘悶,皆溫為之也;寒起四末,濕郁脾陽,脾主四肢,故寒起于此;渴,熱也。當喜涼飲,而反喜熱飲者,濕為陰邪,彌漫于中,喜熱以開之也。故方法以苦辛通降,純用溫開,而不必苦寒也。

    濃樸草果湯方 (苦辛溫法)濃樸(一錢五分) 杏仁(一錢五分) 草果(一錢) 半夏(二錢) 茯苓塊(三錢) 廣皮(一錢)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溫服。

    按中焦之瘧,脾胃正當其沖,偏于熱者胃受之,法則偏于救胃;偏于濕者脾受之,法則偏于救脾,胃,陽腑也。救胃必用甘寒苦寒;脾,陰臟也救脾必用甘溫苦辛,兩平者,兩救之,本論列瘧證,寥寥數(shù)則,略備大綱,不能偏載,然于此數(shù)條反復對勘,彼此互印,再從上焦篇究來路,下焦篇閱歸路,其規(guī)矩準繩,亦可知其大略矣。

  86. 濕溫內蘊,夾雜飲食停滯,氣不得運,血不得行,遂成滯下,俗名痢疾,古稱重證,以其深入臟腑也。初起腹痛脹者易治;日久不痛并不脹者難治,脈小弱者易治;脈實大數(shù)者難治,老年久衰,實大小弱并難治;脈調和者易治,日數(shù)十行者易治;一、二行或有或無者難治,面色便色鮮明者易治;穢暗者難治,噤口痢屬實者尚可治;屬虛者難治,先滯(俗所謂痢疾)后利(俗謂之泄瀉)者易治;先利后滯者難治,先滯后瘧者易治;先瘧后滯者難治,本年新受者易治;上年伏暑,酒客積熱,老年陽虛積濕者難治,季脅少腹無動氣疝瘕者易治,有者難治。

    此痢疾之大綱,雖羅列難治易治十數(shù)條,總不出邪機向外者易治,深入臟絡者難治也。諺云∶餓不死的傷寒,撐不死的痢疾,時人解云∶凡病傷寒者,當禁其食,令病者餓,則不至與外邪相搏而死也。痢疾日下數(shù)十行,下者既多,腸胃空虛,必令病者多食,則不至腸胃盡空而死也。不知此二語,乃古之賢醫(yī)金針度人處,后人不審病情,不識句讀,以致妄解耳,按《內經》熱病禁食,在少愈之際,不在受病之初,仲景《傷寒論》中,現(xiàn)有食粥卻病之條,但不可食重濁肥膩耳,痢疾暑濕夾飲食內傷,邪非一端,腸胃均受其殃!古人每云淡薄滋味,如何可以恣食,與邪氣團成一片,病久不解耶!吾見痢疾不戒口腹而死者,不可勝數(shù)。蓋此二語,餓字 字,皆自為一句,謂患傷寒之人,尚知餓而思食,是不死之證;其死者,醫(yī)殺之也。蓋傷寒暴發(fā)之病,自外而來,若傷衛(wèi)而未及于營,病患知餓,病機尚淺,醫(yī)者助胃氣,捍外侮,則愈,故云不死,若不餓則重矣。仲景謂∶“風病能食,寒病不能食”是也。痢疾久伏之邪,由內下注,若臟氣有余;不肯容留邪氣,彼此互爭則,邪機向外,醫(yī)者順水推舟則愈,故云不死,若臟氣已虛,純遜邪氣則不 而寇深矣。

  87. 自利不爽,欲作滯下,腹中拘急,小便短者,四苓合芩芍湯主之。

    既自利(俗謂泄瀉)矣。理當快利,而又不爽者何?蓋濕中藏熱,氣為濕熱郁傷,而不得暢遂其本性,故滯,臟腑之中,全賴此一氣之轉輸,氣既滯矣。焉有不欲作滯下之理乎!曰欲作,作而未遂也;拘急,不爽之象,積滯之情狀也;小便短者,濕注大腸,闌門(小腸之末,大腸之始)不分水,膀胱不滲濕也。故以四苓散分闌門,通膀胱,開支河,使邪不直注大腸;合芩芍法宣氣分,清積滯,預奪其滯下之路也。此乃初起之方,久痢陰傷,不可分利,故方后云∶久利不在用之。

    按浙人倪涵初,作瘧痢三方,于痢疾條下,先立禁汗、禁分利、禁大下、禁溫補之法,是誠見世之妄醫(yī)者,誤汗、誤下、誤分利、誤溫補,以致沉 不起,痛心疾首而有是作也。然一概禁之,未免因噎廢食;且其三方,亦何能包括痢門諸證,是安于小成,而不深究大體也。瑭勤求古訓,靜與心謀,以為可汗則汗,可下則下,可清則清,可補則補,一視其證之所現(xiàn),而不可先有成見也。至于誤之一字,醫(yī)者時刻留心,猶恐思慮不及,學術不到,豈可謬于見聞而不加察哉!

    四苓合芩芍湯方 (苦辛寒法)蒼術(二錢) 豬苓(二錢) 茯苓(二錢) 澤瀉(二錢) 白芍(二錢) 黃芩(二錢) 廣皮(一錢五分) 濃樸(二錢) 木香(一錢)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溫服,久痢不在用之。

  88. 暑濕風寒雜感,寒熱迭作,表證正盛,里證復急,腹不和而滯下者,活人敗毒散主之。

    此證乃傷水谷之釀濕,外受時令之風濕,中氣本自不足之人,又氣為濕傷,內外俱急,立方之法,以人參為君,坐鎮(zhèn)中州,為督戰(zhàn)之帥;以二活、二胡合川芎從半表半里之際,領邪出外,喻氏所謂逆流挽舟者此也;以枳殼宣中焦之氣,茯苓滲中焦之濕,以桔梗開肺與大腸之痹,甘草和合諸藥,乃陷者舉之之法,不治痢而治致痢之源,痢之初起,憎寒壯熱者,非此不可也。若云統(tǒng)治傷寒溫疫痹氣則不可,凡病各有所因,豈一方之所得而統(tǒng)之也哉!此方在風濕門中,用處甚多,若濕不兼風而兼熱者,即不合拍,奚況溫熱門乎!世醫(yī)用此方治溫病,已非一日,吾只見其害,未見其利也。

    活人敗毒散 (辛甘溫法)羌活 獨活 茯苓 川芎 枳殼 柴胡 人參 前胡 桔梗(以上各一兩) 甘草(五錢)共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杯,生姜三片,煎至七分,頓服之,熱毒沖胃噤口者,本方加陳倉米各等分,名倉廩散,服法如前,加一倍,噤口屬虛者勿用之。

  89. 滯下已成,腹脹痛,加減芩芍湯主之。

    此滯下初成之實證,一以疏利腸間濕熱為主。

    加減芩芍湯方 (苦辛寒法)白芍(三錢) 黃芩(二錢) 黃連(一錢五分) 濃樸(二錢) 木香(煨,一錢) 廣皮(二錢)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溫服,忌油膩生冷。

    〔加減法〕肛墜者,加檳榔二錢,腹痛甚欲便,便后痛減,再痛再便者,白滯加附子(一錢五分),酒炒大黃(三錢);紅滯加肉桂(一錢五分),酒炒大黃(三錢),通爽后即止,不可頻下,如積未凈,當減其制,紅積加歸尾(一錢五分),紅花(一錢) 桃仁(二錢),舌濁脈實有食積者,加楂肉(一錢五分),神曲(二錢),枳殼(一錢五分),濕重者,目黃舌白不渴,加茵陳(三錢),白通草(一錢),滑石一錢。

  90. 滯下濕熱內蘊,中焦痞結,神識昏亂,瀉心湯主之。

    滯下由于濕熱內蘊,以致中痞,但以瀉心治痞結之所由來,而滯自止矣。

    瀉心湯 (方法并見前)

  91. 滯下紅白,舌色灰黃,渴不多飲,小溲不利,滑石藿香湯主之。

    此暑濕內伏,三焦氣機阻窒,故不肯見積治積,乃以辛淡滲濕宣氣,芳香利竅,治所以致積之因,庶積滯不期愈而自愈矣。

    滑石藿香湯方 (辛淡合芳香法)飛滑石(三錢) 白通草(一錢) 豬苓(二錢) 茯苓皮(三錢) 藿香梗(二錢) 濃樸(二錢) 白蔻仁(錢)廣皮(一錢)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

  92. 濕溫下利,脫肛,五苓散加寒水石主之。

    此急開支河,俾濕去而利自止。

    五苓散加寒水石方 (辛溫淡復寒法)即于五苓散內加寒水石三錢,如服五苓散法,久痢不在用之。

  93. 久痢陽明不闔,人參石脂湯主之。

    九竅不和,皆屬胃病,久痢胃虛,虛則寒,胃氣下溜,故以堵截陽明為法。

    人參石脂湯方 (辛甘溫合澀法,即桃花湯之變法也)人參(三錢) 赤石脂(細末,三錢) 炮姜(二錢) 白粳米(炒,一合)
    水五杯,先煮人參、白米、炮姜令濃,得二杯,后調石脂細末和勻,分二次服。

  94. 自利腹?jié)M,小便清長,脈濡而小,病在太陰,法當溫臟,勿事通腑,加減附子理中湯主之。

    此偏于濕,合臟陰無熱之證,故以附子理中湯,去甘守之人參、甘草,加通運之茯苓、濃樸。

    加減附子理中湯方 (苦辛溫法)白術(三錢) 附子(二錢) 干姜(二錢) 茯苓(三錢) 濃樸(二錢)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溫服。

  95. 自利不渴者屬太陰,甚則噦(俗名呃忒),沖氣逆,急救土敗,附子粳米湯主之。

    此條較上條更危,上條陰濕與臟陰相合,而臟之真陽未敗,此則臟陽結而邪陰與臟陰毫無忌憚,故上條猶系通補,此則純用守補矣。扶陽抑陰之大法如此。

    附子粳米湯方 (苦辛熱法)人參(三錢) 附子(二錢) 炙甘草(二錢) 粳米(一合) 干姜(二錢)
    水五杯,煮取二杯,渣再煮一杯,分三次溫服。

  96. 瘧邪熱氣,內陷變痢,久延時日,脾胃氣衰,面浮腹膨,里急肛墜,中虛伏邪,加減小柴胡湯主之。

    瘧邪在經者多,較之痢邪在臟腑者淺,痢則深于瘧矣。內陷云者,由淺入深也。治之之法,不出喻氏逆流挽舟之議。蓋陷而入者,仍提而使之出也。故以柴胡由下而上,入深出淺,合黃芩兩和陰陽之邪,以人參合谷芽宣補胃陽,丹皮、歸、芍內護三陰,谷芽推氣分之滯,山楂推血分之滯,谷芽升氣分故推谷滯,山楂降血分故推肉滯也。

    加減小柴胡湯 (苦辛溫法)柴胡(三錢) 黃芩(二錢) 人參(一錢) 丹皮(一錢) 白芍(炒,二錢) 當歸(土炒,一錢五分) 谷芽(一錢五分) 山楂(炒,一錢五分)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溫服。

  97. 春溫內陷下痢,最易厥脫,加減黃連阿膠湯主之。

    春溫內陷,其為熱多濕少明矣。熱必傷陰,故立法以救陰為主,救陰之法,豈能出育陰堅陰兩法外哉!此黃連之堅陰,阿膠之育陰,所以合而名湯也。從黃連者黃芩,從阿膠者生地、白芍也。炙草則統(tǒng)甘苦而并和之,此下三條,應列下焦,以與諸內陷并觀,故列于此。

    加減黃連阿膠湯 (甘寒苦寒合化陰氣法)黃連(三錢) 阿膠(三錢) 黃芩(二錢) 炒生地(四錢) 生白芍(五錢) 炙甘草(一錢五分)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溫服。

  98. 氣虛下陷,門戶不藏,加減補中益氣湯主之。

    此邪少虛多,偏于氣分之證,故以升補為主。

    加減補中益氣湯 (甘溫法)人參(二錢)黃耆(二錢) 廣皮(一錢) 炙甘草(一錢) 歸身(二錢) 炒白芍(三錢) 防風(五分) 升麻(三分)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溫服。

  99. 內虛下陷,熱利下重,腹痛,脈左小右大,加味白頭翁湯主之。

    此內虛濕熱下陷,將成滯下之方,仲景厥陰篇,謂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按熱注下焦,設不瘥,必圊膿血;脈右大者,邪從上中而來;左小者,下焦受邪,堅結不散之象,故以白頭翁無風而搖者,稟甲乙之氣,透發(fā)下陷之邪,使之上出;又能有風而靜,稟庚辛之氣,清能除熱,燥能除濕,濕熱之積滯去而腹痛自止,秦皮得水木相生之氣,色碧而氣味苦寒,所以能清肝熱,黃連得少陰水精,能清腸 之熱,黃柏得水土之精,滲濕而清熱,加黃芩、白芍者,內陷之證,由上而中而下,且右手脈大,上中尚有余邪,故以黃芩清腸胃之熱,兼清肌表之熱;黃連、黃柏但走中下,黃芩則走中上。蓋黃芩手足陽明、手太陰藥也;白芍去惡血,生新血,且能調血中之氣也。按仲景太陽篇,有表證未罷,誤下而成協(xié)熱下利之證,心下痞硬之寒證,則用桂枝人參湯;脈促之熱證,則用葛根黃連黃芩湯,與此不同。

    加味白頭翁湯 (苦寒法)白頭翁(三錢) 秦皮(二錢) 黃連(二錢) 黃柏(二錢) 白芍(二錢) 黃芩(三錢)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


    秋燥

  100. 燥傷胃陰,五汁飲主之。玉竹麥門冬湯亦主之。

    五汁飲 (方法并見前)

    玉竹麥門冬湯 (甘寒法)玉竹(三錢) 麥冬(三錢) 沙參(二錢) 生甘草(錢)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土虛者,加生扁豆,氣虛者,加人參。

  101. 胃液干燥,外感已凈者,牛乳飲之。

    此以津血填津血法也。

    牛乳飲 (甘寒法)牛乳(杯)重湯燉熟,頓服之,甚者日再服。

  102. 102 燥證氣血兩燔者,玉女煎主之。

    玉女煎方 (見上焦篇)


點擊查看:<<溫病條辨>>目錄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站 中網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