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題干: 趙某某,女,51歲,干部,已婚。2002-07-26上午,初診;颊咦越^經(jīng)二年來,情緒不穩(wěn),容易發(fā)火,心煩焦慮,面部烘紅,口干口苦,夜寐不安,早醒夢多,時覺胃脘灼痛,痛勢急迫,伴噯氣泛酸,喜喝冷飲,胃納尚可,大便偏干,三、五日一行。有“高血壓”病史五年,常服降壓藥物。父親及哥哥有高血壓史。一周前因胃痛復發(fā)在外院就診,胃鏡檢查提示為“胃角潰瘍,幽門螺桿菌陽性”,腹部B超檢查提示為“膽囊結(jié)石”。服用過“達喜、嗎叮啉”等西藥,胃痛反復不止,今特來要求中醫(yī)治療。查體:T:37℃,P:96次/分,R:20次/分,BP:18/13kPa。面紅目赤,腹軟,中上腹劍突下壓痛,肝脾肋下未及,墨非氏征(—),舌質(zhì)紅,苔黃膩,脈弦數(shù)。未見其它陽性體征。實驗室檢查:血常規(guī):白細胞總數(shù)9.5×109/L,中性53%。大便常規(guī)(—),大便隱血:隱性。 主訴:胃脘灼痛反復二年,加劇一周。 辯病辯證依據(jù):肝主疏泄而喜條達,患者自絕經(jīng)二年來,情緒不穩(wěn),心煩易怒,肝氣郁結(jié),日久化熱,邪熱犯胃,故胃脘灼痛,痛勢急迫;肝胃郁熱,逆而上沖,故噯氣泛酸;肝膽互為表里,肝熱夾膽火上乘,則口干口苦;肝火上擾心神,則夜寐不安,早醒夢多;大便干結(jié),喜喝冷飲,舌質(zhì)紅,苔黃膩,均為里熱之象;脈弦數(shù),乃肝胃郁熱之征。 西醫(yī)診斷依據(jù):1、胃脘灼痛反復二年,加劇一周,伴有嘈雜泛酸。 2、腹部平軟,中上腹劍突下壓痛。 3、胃鏡檢查提示為“胃角潰瘍, 幽門螺桿菌陽性”。 4、B超檢查提示有“膽囊結(jié)石”。 5、原有“高血壓”病史五年,目前BP:18/13kPa。 入院診斷:中醫(yī)診斷:胃脘痛(肝胃郁熱) 西醫(yī)診斷:1、胃角潰瘍 2、膽石癥 3、高血壓。ㄒ黄冢 治療:中醫(yī):治則:疏肝理氣,泄熱和胃。 方藥:丹梔逍遙散加減: 丹皮12克 山梔12克 柴胡12克 陳皮12克 白術12克 茯苓15克 白芍15克 甘草9克 黃連9克 吳萸6克 七劑 水煎服 西醫(yī):一、一般治療 1、飲食宜清淡、易消化,有規(guī)律。 2、戒煙。 3、節(jié)制飲酒。 4、慎用非甾體類抗炎藥物。 二、藥物治療 抑制胃酸分泌:H2受體拮抗劑(泰胃美等)或質(zhì)子泵抑制劑(奧 美拉唑等) 中和胃酸:硫糖鋁、氫氧化鋁等。 3、胃粘膜保護:鋁碳酸鎂、果膠鉍等。 4、抗幽門螺桿菌:一個H2受體拮抗劑(泰胃美等)或質(zhì)子泵抑制劑 (奧美拉唑等)合二個抗生素(阿莫仙、甲硝唑),或再合一個鉍劑 (麗珠得樂)。 轉(zhuǎn)帖于 醫(yī)學全在線 m.f1411.cn
加載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