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核氣證
嗝噎門,古今醫(yī)統(tǒng)大全:27 咳逆門
梅核氣證
嗝噎門" />
梅核氣證
嗝噎門,古今醫(yī)統(tǒng)大全:27 咳逆門
梅核氣證
嗝噎門,古今醫(yī)統(tǒng)大全教程:27 咳逆門
梅核氣證
嗝噎門,咳逆門(一名呃逆)病機(jī)《內(nèi)經(jīng)》曰∶諸逆沖上,皆屬于火。又云∶歲金太過咳逆,金郁之發(fā)咳逆,少陰二氣咳逆…" />
(一名呃逆)
《內(nèi)經(jīng)》曰∶諸逆沖上,皆屬于火。又云∶歲金太過咳逆,金郁之發(fā)咳逆,少陰二氣咳逆!督饏T》治咳逆,皆指肺金及火為病也。
《千金方》云∶咳逆上氣者為病肺,脈數(shù),數(shù)者是心火刑于肺金也。
《格致余論》云∶咳逆者,俗謂之呃逆是也。呃逆病即氣逆,自臍下直上出于口,而作聲之名也。書曰∶火炎上。東垣謂火與元?dú)獠粌闪,又謂為元?dú)庵\是也。古方悉以胃弱言之,而不及火,以丁香、柿蒂,竹茹、陳皮等劑治之,未審孰為降火,孰為補(bǔ)虛。況人之陰氣依胃為養(yǎng),胃土傷損,則木氣乘之,此則土敗木賊也。陰為火所乘,不得內(nèi)守,木挾火直沖清道而上。言胃弱者,陰弱之也,虛之甚也。
咳逆乃干咳之漸進(jìn),無(wú)痰有聲,連連不絕,其氣自丹田而逆,上出于咽喉,如有所擊逆而然也。亦有咳聲出咽,復(fù)有還聲吸入咽內(nèi),此所以為咳逆證也。呃逆者,即下文云入聲是也。有咳、呃兼聲擊發(fā),連續(xù)千萬(wàn)之聲而不已者,服藥不效即用吐法,吐出痰涎立已。
《難知》云∶夫咳逆證,《活人書》斷為噦逆,其說似是而實(shí)非也。蓋噦者,干嘔也。
若有物直出,則為吐;嘔物旋出,則為嘔;無(wú)物出,則為噦。咳逆者,則水漬于肺而心痞,或連續(xù)不已而氣逆,或喜笑過多而氣噎,或咽飲錯(cuò)喉而氣搶,或急食干物而氣塞,皆能作咳逆之聲,連續(xù)不絕,俗謂之呃忒是也。大抵咳逆者,不順之義;呃忒者,差錯(cuò)之義。二者皆氣不得下,為火熱托之而上,至咽喉噎而止也。人或以紙捻鼻,嚏之而止,或詐冤盜賊,因恐而止,或鼻熱聞食香調(diào)氣而止,皆抑之駭之而使氣下也。
若噦者,出聲也。噦出其氣,噦聲盡,然后吸,吐噦門中詳言矣。呃逆者,入聲也。氣逆入喉,逆聲盡,然后呼也。出入呼吸,其大不同。嘔穢者,本于胃;呃逆者,本于肺,何難辨哉!
《活人書》云∶咳逆,仲景所謂噦是也。噦為胃寒所生,傷寒本虛攻其熱必噦。又云∶傷寒大吐大下之,極虛后汗出者,因得噦。所以然者,胃氣虛寒故也。宜橘皮干姜湯、羌活附子湯、半夏生姜湯,退陰散之屬主之。此仲景治噦之方也!痘钊藭氛`以咳為噦,故以熱作寒治。仲景之言噦,非以為咳逆之謂也?饶鎻臒,而噦從寒。《活人》以咳逆為噦,夫安得不用熱藥?蓋辨證一差,故其用藥必反。若非《難知》力辨其失,后學(xué)將孰從而知之?
《難知》云∶《活人書》以咳逆為噦,謂若可下之,宜調(diào)胃承氣湯。是因邪氣在胃,故斷為噦,是則然矣。抑不思咳逆是足陽(yáng)明失下,傳手太陰!痘钊藭费云浠鹬,不言其火之標(biāo),炎上至極高之分而咳逆也。合而觀之,噦與咳逆同一熱也;分而言之,噦為本為膽為胃為中,咳逆為標(biāo)為心為肺為上。
若標(biāo)因應(yīng)見上,當(dāng)其標(biāo)不必名噦。噦不言作噦,使后人只見膽胃本,而不見心肺標(biāo)也。
凡傷寒熱病,陽(yáng)明實(shí),過期而失下,清氣不得升,濁氣不得降,以致氣不宣通而發(fā)呃者甚多;蛞蝻嬍程啵钊刂,而氣不得升降者;蛴刑甸]于上,火起于下,而氣不能伸越者,不可不審。若此者皆實(shí)證也,宜詳辨而施治之。
右關(guān)脈弦者,木乘土位,難治。尺脈大為陰火沖上。脈微而遲者,為寒。肺脈散者,死。脈代者,死。脈結(jié)或促或微可治。脈浮而緩者,易治。弦急而按之不鼓者,難治。
咳逆證,古方多作胃寒,故用丁香、柿蒂、姜、附熱劑,此亦一偏也?饶嬗刑撚袑(shí)有火,今其氣自下沖上而作聲,非氣而何?大抵傷寒雜證汗吐下后,過服涼劑,胃氣虛寒者,或亦有之,惟此可從溫補(bǔ),亦不宜用熱劑。除此之外,就因病后必是發(fā)熱,失于汗下,熱郁既久,以致陰虛。雖汗下之,亦失其時(shí),致火亢極。故雖退熱之后,尚有火伏陰中,而承胃虛沖上,連聲逆吸,而為咳呃之證也,竹茹、麥門冬、橘皮之類。便秘以承氣湯下之。
凡有忍氣郁結(jié)積怒之人,并不得行其志者,多有咳逆之證。藥以降火、清痰、順氣,不效者,必須吐法,以人參蘆煎湯入煨鹽少許飲之,少頃,探吐膠固痰涎,其咳立已。
實(shí)者病傷寒失下,大便秘結(jié)而咳逆,速以寒劑下之。若因飲食過傷,或因痰飲停宿,或因暴怒氣逆而得此證,皆為形氣俱實(shí),用子和涌法極效,人參蘆尤佳。
咳逆要審有余不足。如丹溪治一老人,患滯下后發(fā)咳逆,用參術(shù)湯下大補(bǔ)丸而愈。
又治一女子怒后作呃,用人參蘆吐之而愈。
易老云∶咳逆者,火熱奔急上行,而肺金不納。便秘者,大承氣湯下之;便軟者,瀉心湯主之。
吐利之后作呃者,生姜、半夏、橘皮、竹茹之類。虛弱者,加人參、白術(shù);脈微遲者,加姜、桂、丁香、柿蒂。
無(wú)故偶然作呃,此緣氣逆m.f1411.cn/pharm/,宜小半夏茯苓加枳實(shí)湯。便秘者,承氣湯,或用蘿卜子湯調(diào)木香調(diào)氣散服。
作呃自利者,以滑石、甘草、黃柏、芍藥、參、術(shù)、陳皮、竹瀝。
內(nèi)傷呃逆,用補(bǔ)中益氣湯加丁香。痰呃用二陳加枇杷葉姜汁制服之。傷寒呃逆舌強(qiáng)短者,桃仁承氣湯下之。
子和吐武篇云∶凡病在上者,皆宜吐。然自胸以上,大滿大實(shí),病如膠漆,微湯微散皆兒戲也。若非吐法,病安能除?曾見病之在上者,諸醫(yī)用藥盡其技而不效,余以涌劑少少用之,輒獲微效?梢娡路ū乜捎糜谏希撕跗湫е僖。
治一婦人,頭重壯熱面紅,寒熱往來,干嘔咳逆,胸脅痛不能轉(zhuǎn)側(cè),耳鳴食不下。先以涌瀉,復(fù)服益元散,加青黛、薄荷末調(diào)二三服,前證俱減。戴人診之曰∶此病常欲痛哭為快,婦曰∶然,常有此,不知何謂?戴人曰∶少陽(yáng)相火凌爍肺金,金受火制,屈無(wú)所告。肺主悲,故欲痛哭而為快也。再加歸、芍、黃連解毒湯數(shù)劑全瘥。
丹溪治一女子,性躁味濃,暑月因大怒而咳逆發(fā),舉身跳動(dòng)神昏。視其形氣俱實(shí),曰∶膈上有痰,怒氣連郁,痰熱相搏,氣不得降,非吐不可,以人參蘆煎飲,大吐頑痰數(shù)碗,昏睡一日而安。人參入手太陰,補(bǔ)陽(yáng)中之陰,蘆則反是,大瀉太陰之陽(yáng)。女子暴怒氣上,肝主怒,肺主氣,怒則氣逆、肝木乘火侮肺,故咳逆而神昏。今痰盡氣降火息,金氣復(fù)位,胃氣得和而解。
橘皮竹茹湯 治吐利后胃虛咳逆膈熱者。
橘皮(去白) 竹茹 人參(各錢半) 甘草(炙,六分)
水盞半、姜五片、棗一枚,煎八分服。
小半夏茯苓湯 治氣逆而呃。
大承氣湯 治便秘呃逆。
小柴胡湯加柿蒂治傷寒發(fā)熱呃逆。(以上方并見是寒門。)
麥門冬竹茹湯 治胃熱多渴,咳逆嘔噦不進(jìn)食。
麥門冬 竹茹 陳皮 半夏 人參 白茯苓(各一錢) 枇杷葉(四個(gè),去毛,炙) 甘草(五分)
水盞半、姜五片,煎八分,食遠(yuǎn)服。
正瀉心湯 治咳逆大便軟。黃連解毒湯、益元散加青黛、薄荷治咳逆作渴,小便不利。(方并見積熱門。)
(嚴(yán)氏)柿蒂散 治胃虛寒呃。
柿蒂 丁香(各二錢)
水盞半、姜五片,煎八分,不拘時(shí)服。
半夏生姜湯 治咳逆嘔噦欲死。
半夏(半兩) 生姜(一兩)
水二盞、煎八分,作二服。
橘皮干姜湯 治咳逆不止。
橘皮 通草(各一錢) 干姜(炮) 肉桂(五分) 人參 甘草(炙,三分)
水盞半,煎八分服。
(《三因》)丁香散 治咳逆。
丁香 柿蒂(各一錢) 甘草(炙) 良姜(各五分)
上為細(xì)末,每服二錢,熱湯調(diào),不拘時(shí)服。
木香調(diào)氣散 治氣逆而呃。(方見氣門。)
理中湯 治胃中呃逆。(方見傷寒門。)
人參白術(shù)湯(方見消渴門。)
大補(bǔ)丸(方見虛損門。)
羌活附子湯嚴(yán)氏治吐利后呃逆,四肢逆冷,二便清利,脈沉而遲。(方見傷寒門。)(《良方》)丁香柿蒂散 治吐利,及病后胃中虛寒,咳逆至七八聲相連,收氣不回者,難治。
丁香 柿蒂(各五分) 人參 半夏 橘皮 茯苓(各一錢) 生姜(二錢) 良姜 甘草(各五分)
水二盞煎八分,乘熱頓服。
(《良方》)丁香湯 治咳逆嘔噦。
丁香 柿蒂 青皮 陳皮(各一錢)
水盞半、姜五片,煎七分服。
(《寶鑒》)炙甘草湯 治中氣虛而呃逆。
炙甘草(五分) 人參 麥門冬(各一錢) 生地黃 阿膠(各七分) 生姜(五片)麻子仁(一錢) 桂枝(五分) 大棗(三枚)
水二盞煎八分服。
稀涎散 治痰涎膠固喉中,咳逆不已。
半夏(十四枚) 豬牙皂角(炙)
上水盞半、姜五片,煎七分溫服。不能飲者,灌之,須臾探吐。
(秘方)青白散吐咳逆不已。
青黛 白礬 烏梅肉(焙。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齏湯調(diào)服,先飲齏湯一杯,次服藥探吐。
人參蘆湯 治虛人咳逆吐痰者,用此。
參蘆(三錢)水一盞煎五七沸,溫飲之,探吐。
倉(cāng)鹽湯 治咳逆并一切痰證,倉(cāng)卒用之最妙。
倉(cāng)鹽(一兩,用濕草紙裹煨紅,取出用)上以河水二碗,砂鍋入煨鹽,煎五七沸,放溫頓飲之,少頃探吐。
一方∶治咳逆不止,用柿蒂十五枚,白鹽梅半個(gè),水一盞煎六分,不拘時(shí)溫服。
一方∶治寒呃嘔噦,用吳茱萸,泡過,青橘皮去白,各二錢,水一盞姜三片,煎七分服。
一方∶治呃逆久不愈,連連四五十聲者,用生姜搗汁一合,加蜜一匙溫?zé)岱?p>一方∶用陳皮、枳殼各二錢煎服。
治咳逆服藥不效者,用硫黃、乳香等分,以酒煎。令患人以鼻 之效。一方用雄黃一味煎酒 。
兩乳穴(治咳逆立止。取穴法∶婦人以乳頭垂下到處是穴;男子及不垂者,以乳頭下一指為率,與乳頭相直骨間陷處是穴。男左女右灸一處,艾炷如小麥大,火著即咳逆止。
灸三壯不愈者,不可治。)
膻中 中脘 氣海 三里
梅核氣者,似呃逆而非呃逆,系痰氣窒塞于咽喉之間,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如梅核之狀,故俗謂之梅核氣。江南之地比比云之,故從而附此。蓋濕熱痰氣郁結(jié)而然,治法不外開郁順氣消痰而已。
有用吐法而愈者。藥用二陳湯加川芎、香附、山梔、枳殼、檳榔、濃樸、條芩之類。
(《仁齋》)加味二陳湯 治梅核氣不能飲食。
半夏(制) 陳皮 茯苓(各一錢) 甘草(三分) 黃芩 枳殼 蘿卜子 蘇子(各八分)山梔(一錢) 白豆蔻仁(少許)
上水二盞、姜二片,煎八分,食遠(yuǎn)徐徐服。
(《秘方》)法制硝糟湯 治梅核氣如神。
臘糟(不下水者,一斤) 樸硝(凈者,半斤)上二味和勻,用新瓷罐收貯密封,置凈處。每遇患者,只取二三匙,煎湯一盞,徐徐飲之自愈。不愈再服,無(wú)不神效。
《內(nèi)經(jīng)》曰∶三陽(yáng)結(jié)謂之嗝,又曰∶少陽(yáng)所至為嘔,涌溢,食不下。食不得入,是有火也。
巢氏《病源》云∶陰陽(yáng)不和,則三焦隔絕。三焦隔絕,則津液不利,故令氣塞不調(diào)也,是以成噎。此由憂思所致。憂患則氣結(jié),氣結(jié)則不宣流,使塞而噎。噎者,噎塞不通也。
《針經(jīng)》云∶怒氣所至,食則氣逆而不下,勞氣所至為咽噎喘促,思?xì)馑翞橹衅Γ归]塞,咽嗌不利。
丹溪曰∶大率屬血少氣虛有痰,血液枯槁,則痰涎凝滯,咽喉窒塞,食不能下,或食下則胃脘當(dāng)心而痛。此皆血少痰凝之明驗(yàn)也。
張雞峰云∶嗝噎是神思間病。惟內(nèi)觀自養(yǎng)者可治。此言深中病情。
丹溪曰∶嗝噎病屬血虛氣虛,有痰有火。血屬陰,陰主靜。內(nèi)外兩諍,則臟腑之火不起,而金水二氣滋養(yǎng),陰血自生,腸胃津液傳化合宜,何噎之有?若血干涸則腸胃枯槁,其槁在上近咽之下,水飲可行,食物難入,間或可入,入亦不多,名曰噎。其槁在下,與胃為近,食雖可入,難盡入胃,良久復(fù)出,名曰嗝,又曰翻胃。所因不同,病出一體。
嚴(yán)氏云∶五嗝五噎由喜怒太過,七情傷于脾胃,郁而生痰,痰與氣搏,升而不降,飲食不下。蓋留于咽嗌者則成五噎,結(jié)于胸膈者則為五嗝。其病令人胸膈痞悶,嘔逆噎塞,妨礙飲食。
治法宜調(diào)陰陽(yáng),化痰下氣,陰陽(yáng)平均,氣順痰下,則病無(wú)由作矣。
愚謂嗝噎始因酒色過度,繼以七情所傷,氣血日虧,相火漸熾,幾何不致于嗝噎?夫血液漸虧,則火益甚,而脾胃皆失其傳化,飲食津液凝聚而成。痰積于胃口,漸而致于妨礙道路,食斯不能入,而成五嗝噎者是也。經(jīng)曰∶三陽(yáng)結(jié)謂之嗝。三陽(yáng)者,少陽(yáng)相火也。結(jié)者,凝積而不降散也。今夫火積而痰凝,是故嗝噎因之而作也。故經(jīng)曰∶少陽(yáng)所至為嘔涌噎,食不下,亦深切也。古方多以熱劑治嗝噎,不亦誤耶?或者以熱治翻胃猶可也。殊不知嗝噎之證,斷乎無(wú)寒。或云嗝噎因氣郁,故用辛熱以散之,所以不得不用熱劑也。予曰∶夫氣郁者,氣虛而郁者也,非實(shí)也。
茲因氣虛而郁熱,若用辛熱耗氣,則是虛者益虛,熱者益熱,其何以為救治之道哉?病之初作,每見悉用辛香燥熱劫之,愈而復(fù)作,愈劫愈深,至于危困。
五嗝者,思、憂、喜、怒、悲也。五噎者,憂、思、氣、勞、食也。
思嗝則中脘多滿,噫則醋心,飲食不消,大便不利;憂嗝則胸中氣結(jié),津液不通,飲食不下,羸瘦短氣;喜嗝則五心煩熱,口苦生瘡,倦甚體痹,胸痛引背,食少入;怒嗝則胸膈逆滿,噎塞不通,嘔則筋急,惡聞食氣;悲嗝則心腹脹滿,咳嗽氣逆,腹中雷鳴,繞臍痛不能食。憂噎胸中痞悶,氣逆時(shí)嘔,食不下;思噎心悸喜忘,目視○○;氣噎心下痞,噫噦不食,胸背痛天陰手足冷,不能自溫;勞噎氣上嗝,胸中塞噎,支滿背痛;食噎食急多胸中苦痛,不得喘息。
《難經(jīng)》曰∶脈格則吐逆!睹}經(jīng)》曰∶緊而滑者吐逆,小弱而澀者反胃!督饏T》曰∶病患肺數(shù),數(shù)則為熱,當(dāng)消谷引食而反吐者,以發(fā)其汗,今陽(yáng)微。膈氣虛,脈乃數(shù),數(shù)為客熱,不能消谷,胃中虛冷故也。肺弦者虛也,胃氣虛寒,朝食暮吐,變?yōu)榉次,寒在于上,醫(yī)反下之,今脈反弦,故名曰虛。
趺陽(yáng)脈浮而澀,浮則為虛,澀則傷脾。脾傷則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反胃。脈緊而澀,其病難治。
沉緩而無(wú)力,或大而弱為氣虛,數(shù)而無(wú)力,或澀小為血虛。
數(shù)而有力為熱,寸關(guān)沉,或伏或大而數(shù)滑是痰。
寸關(guān)脈沉而澀是氣,緊而滑吐逆。
《千金》云∶寸緊尺澀,其人胸滿,不能食而吐,吐止者為下之,故不能食。設(shè)言未止者,此為反胃,故尺為微澀也。
《玉機(jī)》云∶嗝噎之證,皆由氣逆成積,自積成痰。痰積之久,血液俱病,以其病在咽膈,故以嗝噎名病。雖有五嗝五噎之分,其為治之理則一。嚴(yán)氏為治氣痰之說,亦治其本之道也。夫世多以香燥之藥開胃助脾,故有可愈,是則治其標(biāo)而已,氣與痰也,若之何哉!
嗝噎多因飲食不節(jié),痰飲停滯,或因七情過用,脾胃內(nèi)虛。而古方不察病因,悉指為寒,用辛燥大熱之藥治之。七情之火,反有所熾;脾胃之陰,反有所耗。是以藥助病邪,日以深痼。治此疾也,咽嗌閉塞,胸膈痞悶,此屬氣滯。然有服耗氣藥過多,中氣不運(yùn)而致者,當(dāng)補(bǔ)氣而自運(yùn)。大便結(jié)燥如羊糞,此屬血虛。若服通劑過多,血液耗竭而愈結(jié),法當(dāng)補(bǔ)血。有因火逆上,食不得入,關(guān)脈洪大有力而數(shù)者,為痰飲阻滯,而脈結(jié)澀者,當(dāng)清痰退熱,其火自降。亦有脾胃陽(yáng)大衰,脈沉細(xì)而寒者,當(dāng)以辛熱之藥溫其氣,仍以益陰之藥養(yǎng)其血,斯故合兩全而治之,審矣。
凡食下有礙,覺屈曲而下微作痛,此必有死血有痰然也,宜竹瀝、姜汁入藥服。
張子和治膈上有痰者,先以瓜蒂吐之,后用大黃、皂角、黑丑、樸硝等分為末粥丸服。
有因咽塞不寬快,項(xiàng)背轉(zhuǎn)側(cè)不便,似有嗝噎之證,飲食不下,先嘔心痛,心痛未發(fā),一身盡黃,先以川芎、桔梗、山梔、細(xì)茶、姜汁、齏汁吃,吐痰一二碗,后用導(dǎo)痰東加羌活、黃芩、紅花,人壯可服。
治嗝噎當(dāng)潤(rùn)養(yǎng)津血為主,降火散結(jié),童便、韭汁、竹瀝、姜汁、牛羊乳。氣虛入四君子,血虛入四物,有熱入解毒,有痰入二陳,切忌香燥之藥,宜薄滋味。
子和云∶小腸熱結(jié),則不善滲;大腸熱結(jié),則后不通;膀胱熱結(jié),則津液涸。三陽(yáng)既結(jié),則前后閉,必反而上行,此所以噎,食不下,縱下而復(fù)出也。宜先潤(rùn)養(yǎng),因而治下;蛱迪焉献瑁p用苦酸,微微涌之。
嗝噎證,年高者不可治,以其氣血俱虛故也。(余見未滿六旬,按法治之而守戒慎者,亦愈。惟不忌濃味并房勞憂思者,必危。)糞如羊糞者,不可治。(大腸無(wú)血故也。)吐痰如蟹沫者,不可治。(戴氏曰∶氣血俱虛者,則口中多唾沫。但見沫大出者,必死不治。)腹中 嘈,痛如刀割者,不治。治噎大法,用人參、黃耆以補(bǔ)元?dú),御米?a class="channel_keylink" href="http://m.f1411.cn/pharm/2009/20090113051343_90986.shtml" target="_blank">粟米解毒實(shí)胃,竹瀝、姜汁以清痰散結(jié),牛羊乳、韭汁以養(yǎng)血潤(rùn)液,蜜汁、當(dāng)歸以潤(rùn)燥。用此數(shù)者為主治,其余因證而增損之,無(wú)不愈者。
丹溪云∶凡治嗝噎反胃,悉當(dāng)用二陳湯加姜汁、竹瀝、童便、韭汁之類為主。(愚謂半夏用之豁痰,其性甚燥,嗝噎證多因燥氣所成,為津液干槁所致,半夏必是痰盛者,少少用之,無(wú)痰不可用。)嗝噎病,肥胖之人鮮有之。間病者用二陳加人參、白術(shù)之類。血虛瘦弱之人,用四物合二陳加桃仁、紅花、韭汁、童便、牛乳、羊乳之類,蓋不可缺。
七情郁結(jié)而成嗝噎,二陳合香附、撫芎、木香、檳榔、栝蔞、砂仁之類。嗝噎大便結(jié)燥之甚,必用大黃,乃急則治其標(biāo)之法也,仍用四物湯加桃仁、童便、韭汁,多飲牛羊乳為上策,但不可服人乳。蓋人乳為飲食濃味,烹餌之火及七情之火皆存于中,故不可服也。
飲酒人患嗝噎,以二陳加黃連、砂仁、砂糖、驢屎入內(nèi)服。胸膈有熱加土炒黃連、黃芩、桔梗、栝蔞之類。
朝食暮吐,暮食朝吐,或食下須臾即吐,此為反胃。所謂胃可容而脾不能傳送故也,或大小腸秘結(jié)不通,食返而上奔也,二陳加桃仁、酒蒸大黃以潤(rùn)之。脾不磨者,加神曲、砂仁、麥芽之類,以助消導(dǎo)。丹溪治一人嗝噎,照常法服藥,每日仍飲牛乳中加姜汁、韭汁,日三四次,或口干與甘蔗汁少許而愈。
又治一人,服金石藥而益甚,以御米、竹瀝作粥送下而不吐,復(fù)以長(zhǎng)流水煮粥少加竹瀝服,以四物湯加陳皮益血順氣。
一人咽膈間常覺有物閉悶,飲食妨礙,脈澀稍沉,形色如常,乃飲酒所致,以韭汁每服半盞日三服,至二升愈。
一人不能頓食,惟頻頓細(xì)食,一日忽咽膈壅塞,大便結(jié)燥,以四m.f1411.cn/wsj/物湯加白術(shù)、陳皮、桃仁十二粒研煎沸飲之,令多食諸血以助藥力,至五十帖便潤(rùn),七十帖而食進(jìn),不百帖全愈。
(嚴(yán)氏)五嗝散 治五嗝五噎。
人參 半夏 桔梗 白術(shù) 白豆蔻 木香 沉香 干姜 杵頭糠 蓽澄茄 甘草(各三分)枇杷葉(五個(gè),炙,去毛)
上水二盞姜七片,煎七分服。
生姜汁煎 治噎食不下,咽喉壅塞,胸膈煩悶。
生姜汁 白蜜 牛酥(各五兩) 人參 百合(各二兩)上藥入銅銚中,以慢火熬膏,不拘時(shí)每用一匙,用人參百合湯調(diào)下或咽下。
(《和劑》)五嗝寬中散 治七情四氣傷于脾胃,以致陰陽(yáng)不和,遂成嗝噎,一切氣逆并治。
青皮 陳皮(各半兩) 丁香 木香 砂仁(炒) 白豆蔻(各一錢) 濃樸(姜炒)香附子(童便浸炒) 甘草(各六錢)
上為細(xì)末,每服二錢,姜鹽湯點(diǎn)服。
參茯膏 治五嗝五噎,嘔逆食不下。
人參 陳皮 白茯苓 生地黃 麥門冬五味以水一斗煎成膏,入丁香、沉香末各二錢,蜜半碗,姜汁一杯和勻,每服二匙,粟米飲下,有痰加竹瀝。
沉香散 治五嗝五噎嘔逆,飲食不進(jìn)。兩服順氣清痰,寬中進(jìn)食。
沉香(三分,磨) 茯苓 木通 白術(shù)(土炒) 青皮(去白) 陳皮(去白) 大腹皮(洗)當(dāng)歸 芍藥(各六分) 木香(磨) 紫蘇 檳榔 白芷 甘草(炙) 枳殼(各四分)
水盞半、姜五片、棗一枚,煎七分,溫服。
人參豆蔻湯 治嗝噎寬中順氣。
人參 白豆蔻(各五分) 白術(shù) 陳皮(去白) 半夏曲(各八分) 藿香 丁香(各三分)濃樸(姜炒) 蘿卜子(炒研) 當(dāng)歸(各八分) 甘草(炙) 石菖蒲(各五分)
水盞半、姜三片、粟米一撮,煎七分服。
春雪膏 治五嗝五噎,豁痰開結(jié)。
真綠豆粉(一斤) 真薄荷葉(六兩,同豆粉和勻安于密甑中,上以瓦盆蓋密,勿令泄氣,蒸一時(shí),待冷取下,以豆粉風(fēng)辣為佳) 沉香(五錢,另研) 白硼砂(五錢) 冰片(五分)砂仁(五錢,另研) 真柿霜(四兩)
上為極細(xì)末,不時(shí)舌上舐服。若然礙滯,又服姜蜜湯。
白蜜(煉熟,半斤) 姜汁(一合) 竹瀝(一碗,和蜜熬二三沸)上以瓷瓶收貯,窨土地上,不時(shí)調(diào)白水細(xì)呷之。
綠云散 治嗝噎,化痰降氣。
人參 當(dāng)歸 天門冬 陳皮 甘草 昆布 紫蘇子 蘿卜子 丁香(各等分)水五升煎膏五合,入煉蜜五合和勻,加青黛四兩和成劑。不成劑,再加柿霜搜和丸彈子大,金箔、朱砂各半為衣,日服金箔丸,夜服朱砂丸,不時(shí)噙化。喉中不清,服姜蜜湯。
枇杷葉煎 治五噎立效。
枇杷葉(拭去毛,炙) 陳皮(去白,各三錢) 生姜(半兩)
水盞半煎七分,作二次溫服。
五噎散 治胸膈痞悶,諸氣結(jié)聚,脅肋脹滿,痰逆惡心,不進(jìn)飲食。
枳殼(麩炒) 青皮 大腹皮 半夏曲 丁香 南星(制) 干姜(炮) 麥芽(炒) 草果白術(shù)(各一錢) 甘草(炙,五分)
水盞半、姜五片,煎七分,不拘時(shí)服。
栝蔞實(shí)丸 治胸膈痞滿而痛,喘急妨悶。
栝蔞實(shí)(另研) 枳殼(麩炒) 半夏(制) 桔梗(炒,各一兩)
上為末姜汁煮,面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后淡姜湯下。
嘉禾散 治脾胃不和,胸膈痞悶,氣逆生痰,不進(jìn)飲食,五嗝五噎。
白茯苓 砂仁 薏苡仁(炒) 枇杷葉(拭去毛,姜汁炙) 桑白皮(炒) 沉香(磨汁)五味子(各五分) 木香(磨汁) 青皮 谷 (炒) 藿香 杜仲(姜汁炒斷絲) 隨風(fēng)子石斛(酒炒) 大腹皮(洗) 陳皮 半夏曲(炒) 神曲(炒) 檳榔(各三分) 白豆蔻 丁香人參 白術(shù) 甘草(炙,各五分)
上水二盞、姜三片、棗一枚,煎八分,食遠(yuǎn)服。五噎入柿干一個(gè),嗝氣吐逆入薤白三寸、棗五枚同煎。
(《發(fā)明》)人參利膈丸 治胸中不利,痰逆喘滿,利脾胃壅滯,治嗝噎圣藥。
人參 當(dāng)歸 藿香(各一兩) 木香 檳榔(各七錢) 枳實(shí)(炒) 甘草(各八錢)濃樸(姜炒) 大黃(酒浸,各二兩)
上為末,滴水丸,如梧桐子大,溫水送下三十丸。
昆布丸 治嗝噎妨塞,飲食不下,大便秘結(jié)。
昆布(洗) 麥門冬 天門冬 訶子(各兩半) 木通 川大黃(微炒) 川樸硝 郁李仁(泡,去皮微炒) 桂心 百合(各一兩) 羚羊角(鎊) 杏仁(泡,去皮尖,麩炒黑)紫蘇子(微炒) 射干(各半兩) 柴胡 陳皮(去白) 檳榔(各一錢)
上為末,煉蜜和勻,搗五百杵,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不拘時(shí),熱酒下。夜飯后用綿裹彈子大一丸噙化。
利膈化痰丸、滾痰丸 治嗝噎大便結(jié)燥。(二方并見痰門。)
調(diào)胃承氣湯 治膈逆不大便。(方見傷寒門。)
化滯丸、木香檳榔丸 治宿食不化,胸膈妨悶,噎塞不通。(一方見積聚門。)(《良方》)導(dǎo)氣散 治膈氣噎塞,不入飲食。
虎額王字骨(醋炙) 蓽茇(炒) 人參 羚羊角(鎊) 濃樸(姜制。各等分)
上為細(xì)末,每服二錢,食后水調(diào)令睡服。
潤(rùn)腸膏 治嗝噎大便結(jié)燥,飲食良久復(fù)出。
威靈仙(鮮者搗汁,四兩) 生姜(同上) 真麻油(二兩) 白砂蜜(四兩,煎沸去沫)上入砂鍋攪勻,慢火煎如餳收貯,時(shí)時(shí)以匙挑服之。一料未愈,再服一料,決效。
奪命回生丹 治五嗝五噎翻胃嘔吐,不進(jìn)飲食,此藥多有神效。
丁香 川芎 白姜(炮) 南木香 肉桂 人參 神曲(炒,各半兩) 訶子(七枚,取肉)砂仁(二十一粒) 莪術(shù) 粉草(炙。各七錢) 大草果(二枚,取仁) 巴豆(十四枚,去殼心膜,不去油,冷水浸一宿,另研如膏留缽中)上日干為末,入乳缽內(nèi),和勻巴豆膏,再篩過入丸盒內(nèi),以油紙蓋盒口,卻用黃蠟和松脂熔,如法封固盒縫。每以十二月上辰日,或初八黃道生氣天月二德日修合,于高地爽處埋土地三尺深,至次年六月中伏節(jié)擇吉日取,向當(dāng)風(fēng)處攤?cè)駳猓圆宦┩杵渴召A密封。壯人每服半錢,臨睡沸湯調(diào)半盞頓服,仰臥片時(shí),徐以溫白粥壓下。若弱人只服一字,二三服即能進(jìn)食,止嘔吐續(xù)以寬中散、丁沉透膈湯、橘皮煎丸、濃樸煎丸等兼進(jìn)助胃氣。忌生冷、魚腥、粘膩、硬物,一兩月全愈。孕婦不可服。
紫蘇飲子 治嗝噎上氣咳逆,因怒未定便夾氣飲食,或食飲畢便怒,以致食與氣相逆,遂成嗝噎之候。
真蘇子(炒) 訶子(煨) 蘿卜子(微炒) 杏仁(泡去皮尖麩炒) 木香(五分) 人參(各一錢)青皮 甘草(炙,各二錢)
上咀分二服,每服水二盞、姜三片,煎七分服。
蘇青丸 治嗝噎反胃皆效。蘇合丸、青州白丸子,二藥同和姜汁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淡姜湯送下。
(《選要》)透膈湯 治脾胃不和,中脘氣滯,胸膈滿悶,噎塞不通,噫氣吞酸,脅肋刺脹,嘔逆痰涎,飲食不下,并皆治之。
木香 白豆蔻 砂仁 檳榔 枳殼(麩炒) 濃樸(姜炒) 半夏(制) 青皮 陳皮(去白)大黃(酒蒸) 樸硝 甘草(炙。各七分)
上水盞半、姜三片、棗一枚,煎七分,食遠(yuǎn)服。
沉香開嗝散 治五嗝五噎,痞滿嘔吐,寒滯心腹,刺痛脹滿。
沉香(磨) 三棱 莪術(shù) 白豆蔻 蓽澄茄 砂仁(炒) 草果 益智仁 白姜丁香(為末) 人參(各七錢) 丁皮(五錢) 木香(磨) 茯苓 香附子(炒) 藿香 半夏曲青皮 陳皮(各一兩) 甘草(炙,一兩二錢半)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盞半、姜三片、棗二枚,煎七分,食遠(yuǎn)服。
十嗝散 治十般嗝氣∶風(fēng)、冷、氣、熱、痰、食、水、憂、思、喜嗝。
人參 茯苓 官桂 枳殼(麩炒) 神曲(炒) 麥芽 干姜(炮) 訶子(煨) 三棱(炮)莪術(shù)(炮) 陳皮 甘草 白術(shù)(各一兩) 濃樸(姜炒) 檳榔 木香(磨,各半兩)
上為細(xì)末,每服二錢,入鹽少許,白湯調(diào)服。如脾胃不和,腹脹滿悶,水一盞、姜五片、棗一枚、鹽少許,煎七分服。
(《正傳》)大力奪命丸 治嗝噎不下食,及翻胃等證。
杵頭糠 牛轉(zhuǎn)草(各半斤) 糯米(一升)
上為細(xì)末,取黃母牛口中涎沫為丸,如龍眼大,入鍋中慢火煮熟食之。加砂糖一二兩尤佳。
(《直指》)枳術(shù)二陳湯 治痰氣、食嗝、翻胃、嘈雜等證。
白術(shù)(土炒,一錢) 黑枳實(shí)(麩炒) 陳皮(去白。各八分) 茯苓 香附子(童便浸炒)半夏(制) 黃連(姜汁炒) 檳榔 白豆蔻(各五分) 青皮 吳茱萸(泡) 甘草(各三分)
水盞半、姜三片,棗一枚,煎八分,食遠(yuǎn)服。氣虛者,加人參、黃耆。血虛者,加當(dāng)歸、地黃。有郁加神曲、撫芎。
(《御藥》)五膈丸 治流飲停膈不消,胸膈痞塞,食不能下。
木香(一兩) 陳皮(二兩) 大黃(酒蒸) 牽牛(各一兩)
上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溫水送下。
通中散 治五嗝五噎,胸中不利,臟腑壅滯。
牽牛(微炒,一兩半) 木香(一兩) 檳榔(三錢) 干姜(炮) 桂心(各一錢)
上為末,每服二錢,以熱酒調(diào)服,空心服后,續(xù)飲熱茶一二鐘,投之,得利二三行,下惡物是效。
(秦川)剪紅丸 治嗝噎變成翻胃,服此吐去瘀血及下血效。
雄黃(另研) 木香(各五錢) 檳榔 三棱(炮) 莪術(shù) 陳皮 貫眾(去毛)干漆(各一兩,炒煙盡) 大黃(二兩半)以上為末,面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湯下。
芫花(一兩,酷煮) 巴豆(二十粒,去油) 甘遂(一兩,面包煨)以上三味為細(xì)末,面糊丸,梧桐子大,候干,每丸用薄紅羅包住,絲扎系定剪斷。用前藥五十丸,內(nèi)加一丸,五更同服,白湯送下,婦人醋湯下。
一方∶治嗝氣,用大鲗魚一尾,自死者可用,活者不用。割腹去腸雜留鱗,用大蒜去凈皮薄切片,填入魚腹中,仍合定為一尾。用濕紙包定,以麻皮縛之,卻用熟黃泥濃固干,以糠火煨熟,取出去鱗刺骨,將肉入《局方》平胃散末,搗和為丸,梧桐子大,曬干收貯,勿今泄氣。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飲下。
一方∶治胸中氣噎,食不得下,喉中如有肉塊。用昆布一兩,洗去咸水,小麥二合、水三盞煎熟,小麥爛去渣。不拘時(shí)每服一小盞,仍取凈昆布不住口含之二三片,津咽下,有效。
一方∶治胸膈氣滯,食噎不下,以手中布包杵頭糠,時(shí)時(shí)拭齒,刮舂米杵頭細(xì)糠煎湯呷之亦可。
一方∶治男婦嗝噎極效。用雞嗉子兩個(gè),帶宿食,用紙裹,外用黃泥固濟(jì),炭火燒煙盡為度,取出去泥,嗉子內(nèi)宿食不可動(dòng)。木香、丁香、沉香各一錢,共為細(xì)末,用大棗煮熟,去皮核研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飲下。
一方∶用馬瓠兒燒存性,陳米湯送下。(即野田瓜子,北方多有之。)
一方∶用吳茱萸、黃連、貝母、栝蔞子、牛轉(zhuǎn)草作丸服。
一方∶黃連(三錢,姜汁炒)、山楂肉(二錢)、保和丸(二錢),同為末糊丸,麻子大,胭脂胚為衣,人參湯入竹瀝下五十丸。
一方∶用隔年炊飯干,不拘多少,以急流順?biāo)逯螅訝取濃汁,時(shí)時(shí)飲之。待能食后,復(fù)用調(diào)脾胃之藥。
《金匱玉函》方∶治噎心膈氣滯,煩悶吐逆不下。蘆根五兩銼,水三盞煎二盞,不拘時(shí)溫服,時(shí)時(shí)服之尤效。
《外臺(tái)秘要》方∶用羚羊角屑一味,不拘多少,為末,米飲調(diào)服方寸匕,以角磨水亦佳。
一方∶用白豬肚連食烘干為末,每服二三錢,酒調(diào)下。
一方∶治噎食,用丁香一錢,煉鹵梅取肉,以下香末為膏,噙化愈。
一方∶治嗝氣噎食服藥無(wú)效,巧婦窠燒灰為末,每服三錢,酒調(diào)下。一窠可治一人,甚驗(yàn)。
槿花散∶用千葉白槿花陰干為末,老米湯調(diào)送一錢,三五口不轉(zhuǎn),再將飲調(diào)藥送之。
膏肓(二穴,在背第四椎兩旁各開三寸是穴,灸至百壯,以多為佳,灸時(shí)手搭膊上。)
膻中(一穴,在兩乳間陷中,仰臥取之,灸七壯,禁針。) 中脘(一穴,在臍上四寸灸七壯。)
三里(二穴,在膝下三寸, 骨外廉兩筋間,灸三七壯。) 膈俞(二穴,在背七椎下各開一寸半,灸七壯。) 心俞(二穴,在背五椎下各二寸半,灸七壯為度。) 天府(二穴,在腋下三寸,灸七壯。) 乳根(一穴,在乳頭下一寸六分,灸七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