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書籍 > 正文:跌打損傷門主論
    

瘍醫(yī)大全:跌打損傷門主論

陳遠公曰∶有跌傷骨折,必用杉木或杉板將骨折湊合端正,以繩縛定,勿偏斜曲,再以布扎。切不可因疼痛,心軟少致輕松,反為害事。后用內(nèi)服藥,如皮破血出,須用外治藥。但骨折而外邊之皮不傷,即不必用外治藥,然內(nèi)外夾攻,未嘗不更佳耳。內(nèi)治法宜活血祛瘀為先,血不活則…

陳遠公曰∶有跌傷骨折,必用杉木或杉板將骨折湊合端正,以繩縛定,勿偏斜曲,再以布扎。切不可因疼痛,心軟少致輕松,反為害事。后用內(nèi)服藥,如皮破血出,須用外治藥。但骨折而外邊之皮不傷,即不必用外治藥,然內(nèi)外夾攻,未嘗不更佳耳。內(nèi)治法宜活血祛瘀為先,血不活則瘀不去,瘀不去則骨不能接也。續(xù)骨神丹∶當歸二兩,大黃五錢,生地、敗版末、白芍各一兩,丹皮三錢,仁三十個,續(xù)斷、牛膝乳香末、沒藥末、紅花各二錢,羊躑躅一錢,水煎服。一劑瘀去新生,骨即合也,又二劑去大黃,再服四劑全愈。外治膏藥加末藥摻傷處為妙。全體神膏∶當歸、生地、紅花各二兩,牛膝、續(xù)斷、劉寄奴地榆、茜草、木瓜小薊、人參川芎、白術、黃 各一兩,甘草五錢,桑木枝四兩,杏仁、皂角、柴胡、荊芥各三錢。

麻油三斤熬數(shù)沸,以麻布濾去渣再煎,滴水成珠,加入水漂過黃丹一斤四兩,收為膏,勿太老。再用自然銅醋浸燒七次,海螵蛸、乳香、花蕊石各三錢,沒藥二錢,麒麟竭五錢,白蠟一兩為末,乘膏未冷,投入膏中,以桑木棍攪勻,取起以瓦器盛之。

臨時以火燉攤,大約每張重一兩,攤畢再入勝金丹∶麝香、花蕊石、象皮各三錢,血竭三兩,乳香、海螵蛸、沒藥、樟腦、人參、木耳灰、三七根、兒茶各一兩,古鍛石、紫石英各二兩,自然銅、冰片、干地虱、干大糞、琥珀各一錢,生甘草五錢,土狗十個,研細和勻,瓷瓶密貯。每膏一張用末藥三錢摻膏上貼之。凡接骨不須二個也,重則二個,此乃絕奇絕異之方;倘骨未損傷,只貼膏藥,不必用勝金丹。內(nèi)外治法三方,有不可形容之妙,內(nèi)外兼治,旦夕奏功,得此三方,無折骨之不救也。(《冰鑒》)

跌打損傷(圖缺)

《丹心》曰∶凡金瘡及折傷,不可飲冷水,血見寒則凝,入心則死。

蔣示吉曰∶跌打損傷,筋斷血流不止者,獨勝散主之。(《說約》)

馮魯瞻曰∶胎前如有跌撲所傷,須逐污生新為主,fo手散最妙。腹痛加益母草服,如痛止則母子俱安;若胎已損,則污物并下,再加童便香附、益母草陳皮煎濃汁飲之。如從高墜下,腹痛、下血、煩悶,加生地、黃 補以安之。如因跌撲腹痛下血,加參、術、陳皮、白茯苓、炙甘草砂仁末以保之。如胎下而去血過多,昏悶欲絕,脈大無力,用濃濃獨參湯沖童便服之。小產(chǎn)本由氣血大虛,今當產(chǎn)后,益虛其虛矣,故較正產(chǎn),尤宜調(diào)補。

《素問》云∶人有所墜墮,惡血留內(nèi),腹中滿脹,不得前后,先飲利藥,此上傷厥陰之脈,下傷少陰之絡,刺足內(nèi)踝之下,然骨之前血脈出血,刺足跗上動脈,不已,刺三毛上各一 ,見血則已。左刺右,右刺左。善悲驚不樂,刺如右方。(繆剌論。)

《靈樞》云∶有所墜墮,惡血留內(nèi),有所大怒,氣上而不行,下積于脅下則傷肝。

又中風有所擊撲,若醉入房,汗出當風則傷脾。又頭痛不可取于 者,有所擊墮,惡血在內(nèi),若肉傷痛未已,可側(cè)刺,不可遠取之也。(邪氣臟腑及厥陰篇。)

《靈樞》曰∶身有所傷,出血多,反中風寒,若有所墜墮,四肢懈惰不收,名曰體惰。取小腹臍下之三結(jié)交陽明太陰也。臍下三寸,關元也。(三結(jié)交者,即關元穴是也。寒熱篇。)

《內(nèi)經(jīng)》云∶肝脈搏堅而長,色不青,當病墮,若搏因血在脅下,令人嘔逆。

《金匱》云∶寸口脈浮微而澀,然當亡血若汗出,設不汗者,其身有瘡被刀斧所傷,亡血故也。

《脈經(jīng)》云∶從高顛撲內(nèi)有血,腹脹滿,其脈堅強者生,小弱者死。

李東垣曰∶夫從高墜下,惡血留于內(nèi),不分十二經(jīng)絡,醫(yī)人俱作中風,肝經(jīng)留于脅下,以中風療之。血者,皆肝之所生,惡血必歸于肝,不問何經(jīng)之傷,必留于脅下,蓋肝主血故也。痛甚則必有自汗,但人人有汗出,皆屬風證,諸風皆屬于肝木,況敗血凝泣,逆其所屬入于肝也。從高墜下逆其上行之血氣,非肝而何,非傷寒無汗,既曰汗必自風化之也。故以破血行經(jīng)藥治之。凡寒涼之劑不可輕用。(《醫(yī)學發(fā)明論》)

劉宗濃曰∶打撲金刃損傷,是不因氣動而病生于外,外受有形之物所傷,乃血肉筋骨受病,非如六yin七情為病,有在氣在血之分也。所以損傷一證,專從血論,但須分其有瘀血停滯而亡血過多之證。蓋打仆墮墜,皮不破而內(nèi)損者,必有瘀血。若金刃傷皮出血,或致亡血過多,二者不可用同法而治,有瘀血者宜攻利之,若亡血者兼補而行之,又察其所傷有上下輕重深淺之異,經(jīng)絡氣血多少之殊,唯先逐瘀血,通經(jīng)絡,和血止痛,然后調(diào)氣養(yǎng)血,補益胃氣,無不效也。

《脈經(jīng)》云∶金刃跌仆,脈病不相應者死。

戴院使云∶撲踣不知曰顛,兩手相搏曰撲,其為損一也。

又曰∶大法固以血之瘀失,分虛實之補瀉,亦當看損傷之輕重,輕者頓挫氣血,凝滯作痛,此當導氣行血而已。重者傷筋折骨,此當續(xù)筋接骨,非調(diào)治三四月不得平復;更甚者氣血內(nèi)停,沮塞真氣不得行者必死,急瀉其血,通其滯,亦或有可治焉。

《傷損論》曰∶夫傷損必須求其源,看其病之輕重,審其損之淺深。凡人一身之間,自頂至足,有斫傷、打傷、跌傷及諸刃傷者皆有之。凡此數(shù)證,各有其說。有當先表里而后服損藥者,為醫(yī)者當循其理治之。然醫(yī)者意也,不知意者,非良醫(yī)也,或者稟性愚昧,不能觀其證之輕重,明其損之淺深,未經(jīng)表里通利,先服損藥,誤人多矣。有因此痰涎上攻,有因此大小臟腑閉結(jié),差之毫厘,謬以千里,所謂醫(yī)不三世,不服其藥,信哉。凡腦骨傷破不可見風著水,恐成傷風候。凡腦骨傷碎在硬處可治,若傷在太陽不可治。如傷在發(fā)際,須剪剃去發(fā),看皮破不硬,好用藥敷。凡腦、兩肩及后枕或兩眉有傷可治。眼睛傷瞳仁,不碎可治。頭頂心有損則難治。凡鼻兩孔傷凹者可治,血出無妨。齒破傷動者,用蒺根燒存性為末,?曛蠢。結(jié)喉傷重,軟喉斷,不可治;以湯與之得入腸者可治;若并出者,不可治。凡手腳骨只一邊斷則可治,若兩手腳骨皆斷者,不可治。肚上被傷,肚皮俱破,腸出外,只腸全斷難醫(yī);傷破而不斷者,皆可治療。凡腸出可令病患手搭在醫(yī)人肩,隨其左右收起,以麻油潤瘡口整入腹,卻以通關散吹鼻打噴嚏,令腸自入用桑白皮線同皮肉縫合后,以封口藥涂傷處,外以補肌散用雞子清調(diào)勻敷貼。若腸上有小損孔,以燈火照之,腸中有氣射燈不可治。凡傷損藥中不可缺少乳香、沒藥,此藥極能散血住痛,不可不知。凡傷損初次不可便用自然銅,久后方可用之,折骨者便宜用之,若不折骨、不碎骨,則不可用。修合諸損藥,皆要去了。如用自然銅必用火 ,方可服之。然新火者,其火毒與金毒相煽,挾香熱藥毒,雖有接骨之功,燥散之禍甚于刀劍,戒之。凡損傷妙在補氣血,俗工不知,惟要速效,多用自然銅,多成痼疾也。初傷只用蘇木活血,黃連降火,白術和中,童便煎服。在下者可下瘀血,但先須補托,在上者宜飲韭汁或和粥吃,切不可飲冷水,血見寒則凝,但一絲血入心即死。

十不治證∶系顛撲損傷,或被傷入于肺者,縱未即死,二七難過一;左脅下傷透內(nèi)者二;腸傷斷一半可醫(yī),全斷者不可治三;小腹下傷內(nèi)者四;證候繁多者五;脈不實重者六;老人左股壓碎者七;傷破陰子者八;血出盡者九;肩內(nèi)耳后傷透內(nèi)者,皆不必用藥。(《得效》)

馮魯瞻曰∶凡跌撲損傷, 折挫閃,雖由外觸,勢必內(nèi)傷,氣血凝滯,紅腫或青,痛不可忍,故始須用甘辛溫散,行氣破瘀則痛自退,腫自消,如獨活、白芷、荊芥、防風、川芎、當歸、沒藥、古文錢、鹿角灰、蘇木、赤芍、紅花之類,以水酒煎藥,沖入童便尤妙。及其外傷平復,猶宜滋補氣血筋骨之藥調(diào)之。(《錦囊》)

又曰∶肢體全仗氣血,傷損必加補養(yǎng)。在上先消瘀血,在下先為補養(yǎng),更審胃氣,蓋去血過多,脈微欲死,獨參湯加童便接住元氣為急;甚有肢冷脈微者,參、術、附子大劑挽之,勢與產(chǎn)婦同也。脈來和緩者生,急疾芤者死,宜虛細,不宜數(shù)實,切記避風。

陳實功曰∶跌撲者有已破、未破之分,亡血、瘀血之別。從高處墮未損皮肉者,必有瘀血流注臟腑,人必昏沉不醒,二便必難,當以大成湯通利二便,其人自蘇,不醒者獨參湯救之。(《正宗》)

損傷大綱固用藥不可差,而整頓手法尤不可孟浪。今以人之周身,總?cè)倭骞枪?jié)開列于后∶人身總有三百六十五骨節(jié),以一百六十五字都關次之,首自鈴骨之上為頭,左右前后至轅骨,以四十九字共關七十二骨。

巔中為都顱骨者一。(有勢,微有髓及有液。)

次顱為髏骨者一。(有勢,微有髓。)髏前為頂威骨者一。(微有髓,女人無此骨。)髏后為腦骨者一。(有勢,微有髓。)腦左為枕骨者一。(有勢無液。)枕就之中附下為天蓋骨者一。(下為肺系之本。)蓋骨之后為天柱骨者一。(下屬脊窳有髓。)蓋前為言骨者一。(言上復合于髏骨,有勢無髓。)言下為舌本骨者左右各二。(有熱,無髓。)髏前為囟骨者一。(無勢無髓。)囟下為伏委骨者一。(俚人訛為伏犀骨者是也。無勢無髓。)伏委之下為俊骨者一。(附下即眉宇之分也。無勢無髓。)眉上左為天賢骨者一。(無勢無髓。)眉上右為天貴骨者一。(眉上直目睛也。無勢無髓。)

左睛之上為智宮骨者一。(無勢無髓。)右睛之上命門骨者一。(無勢無髓。兩睛之下中為鼻。)鼻之前為梁骨者一。(無勢無髓。)梁之左為顴骨者一。(有勢無髓。)梁之右為 骨者一。(有勢無髓。)梁之端為嵩柱骨者一。(無勢無髓。)

左耳為司正骨者一。(無勢無髓。)右耳為納邪骨者一。(無勢無髓。)正邪之后為完骨者左右共二。(無勢無髓。)正邪之上附內(nèi)為嚏骨者一。(無勢少涎。)嚏后之上為通骨者左右前后共四。(有勢少液。)嚏上為HT 骨者一。(無勢多液,其HT 后連屬為頷也。)左頷為乘骨者一。(有勢多液。)右頷為車骨者一。(有勢多液。)乘車之后為轅骨者左右共二。(有勢有液。)乘車上下出齒牙三十六事。(無勢無髓。庸下就少則不滿其數(shù)。)

復次,鈴骨之下為膻中左右前后至 ,以四十字關九十七骨。

轅骨之下左右為鈴骨者二。(多液。)鈴中為會厭骨者一。(無勢無髓。)鈴骨之下為咽骨者左、中及右共三。(無髓。)咽下為喉骨者左、中及右共三。(無髓。)喉下為嚨骨者環(huán)次共十事。(無髓。)嚨下之內(nèi)為肺系骨者累累然共十二。(無勢無髓。)肺系之后為谷骨者一。(無髓。)谷下為KT 道骨者左右共二。(無髓。)嚨外次下為順骨者八。(少液。)順骨之端為順隱骨者八。(少液。)順下之左為洞骨者一。(女人無此。)順下之右為棚骨者一。(女人無此。)

洞棚之下中央為 KT 骨者一。(無髓。俚人呼為鳩尾。) KT 直下為天樞骨者一。(無髓。)鈴下之左右為缺盆骨二。(有勢多液。)左缺盆之前為下厭骨者一。(無髓。)右缺盆前之下為分骨者一。(無髓。)厭善之后附下為倉骨者一。(無髓。)倉之下左右為 骨者共八。(有勢無液。) 之下左為胸骨者一。(男子此骨大者好勇。)

之下右為蕩骨者一。(女人此骨大者則丈夫)胸之下為烏骨者一。(男子此骨滿者發(fā)早白。)蕩之下為臆骨者一。(此骨高多訛妄。)鈴中之后為脊窳骨者共二十二。(上接天柱,有髓。)脊窳次下為大動骨者一。(上通天柱,共二十四椎。)大動之端為歸下骨者一。(道家謂之尾閭。)歸下之后為篡骨者一。(此骨能限精液。)歸下之前為 骨者一。(此處薄者多處貧下。)

復次,缺盆之下左右至襯骨,以二十五字關六十骨。(此下只分兩手臂至十指之端眾骨。)

支其缺盆之后為傴甲骨者左右共二。

(有勢多液。)傴甲之端為甲隱骨者左右共二。(此骨長則至賢。)前支缺盆為飛動骨者左右共二。(此骨薄病痱緩。)次飛動之左為龍 骨者一。(有勢無髓無液。)次飛動之右為虎沖骨者一。(有勢無髓無液。)龍 之下為龍本骨者一。(有勢有髓。)虎沖之下為虎端骨者一。(有勢有髓。)本端之下為腕也。龍本上內(nèi)為進賢骨者一。(男人此骨隆為名臣。)虎端上內(nèi)為及爵骨者一。(女人此骨高為命婦。)腕前左右為上力骨者共八。(有勢多液。)次上力為駐骨者左右共十。(有勢多液。)次駐骨為搦骨者左右共十。(有勢多液。)次搦骨為助勢骨者左右共十。(右助外為甲,左助外為爪。)爪甲之下各有襯骨左右共十。(無勢無液。)

復次, KT 之下左右前后至初步,以五十一字關一百三十六骨,此下至兩乳下分左右,自兩足心眾骨所會處也。

KT 之下為心蔽骨者一。(無髓。) KT 之左名為脅骨者上下共十二。(居小腸之分也。)

左脅之端,各有脅隱骨者分次亦十二。(無髓。)脅骨之下為季脅骨者共二。(多液。)季脅之端為季隱骨者共二。(無髓。) KT 之右為肘骨者共十二。(處大腸之分也。)肘骨之下為肋骨者共二。(各無隱骨,惟獸有之。)右肋之端為肘隱骨者共十二。(無髓。) 骨之前為大橫骨者一。(有勢少髓。)橫骨之前為白環(huán)骨者共二。(有勢有液。)白環(huán)之前為內(nèi)輔骨者左右共二。(有勢有液。)內(nèi)輔之后為骸關骨者左右共二。(有勢有液。)骸關之下為犍骨者左右共二。(有勢有液。)犍骨之下為髀樞骨者左右共二。(有勢多髓。)髀樞下端膝蓋骨者左右共二。(無勢多液。)膝蓋左右各有俠升骨者共二。(有勢多液。)髀樞之下為 骨者左右共二。(有勢多髓。) 骨之外為輔骨者左右共二。(有勢有液。) 骨之下為立骨者左右共二。(有勢有液。)立骨左右各有內(nèi)外踝骨者共四。(有勢少液。)踝骨之前各有下力骨者左右共十。(有勢多液。)踝骨之后各有京骨者左右共二。(有勢少液。)下力之前各有釋欹骨者共十。(有勢。)釋欹之前各有起仆骨者共十。(有勢。)起仆之前各有平助骨者左右各十。(有勢。)平助之前各有襯甲骨者左右各十。(無勢少液。)釋欹兩旁各有核骨者左右共二。(有勢多液。)起仆之下各有初步骨者左右共二。

(有勢無髓有液,女人則無此骨。)

凡此三百六十五骨也,天地相乘,惟人至靈,其女人則無頂威、骨洞、右棚及初步等五骨,止有三百六十骨。又男子女人一百九十骨,或隱或襯,或無髓勢,余二百五十六骨并有髓液,以藏諸筋,以會諸脈,溪谷相需而成身形,謂之四大,此骨度之常也。

凡醫(yī)跌打損傷者,忌用蔥,若用蔥雖醫(yī)好,遇天陰傷處必發(fā)損作痛。(梁偉士。)

《可法良規(guī)》云∶凡傷損之證,乃有形器物所傷,為筋骨受病,當從論。蓋血得熱則妄行,其害甚速,須先伐肝火,清運火,砭患處,和經(jīng)絡,則瘀血不致泛注,肌肉不致遍潰;次則壯脾胃,進飲食,生血氣,降陰火,則瘀血易于腐潰,新肉易于收斂,此要法也。若用克伐之劑,虛者益虛,滯者益滯,禍不旋踵矣。(論瘀血走注。)

又云∶凡傷損之證,若棍撲重者,患處雖不破,其肉則死矣。蓋內(nèi)肉糜爛與瘀血相和,如皮囊盛糊,然其輕者,瘀血必深蓄于內(nèi),宜急砭刺,即投大補之劑,否則大熱煩躁,頭目脹痛,牙關緊急,殊類破傷風證,此瘀穢內(nèi)作而然也,急刺之,諸證悉退。若刺破之后,或有發(fā)熱惡寒,口干作渴,怔忡驚悸,寤寐不寧,牙關緊急,目赤頭痛,自汗盜汗,寒戰(zhàn)切牙,氣短喘促,遺尿手撒,身熱脈大,按之如無,身熱不欲近衣,或欲投水,或惡寒而脈浮大,重按微細,衣濃仍寒,此氣血挾虛使然也。

皆宜參、 、歸、術之類急補之,如不應,速加附子,緩則不救,或手足逆冷,肚腹疼痛,瀉利腸鳴,飲食不入,呃逆嘔吐,此寒氣乘虛而然也,治法同前用藥。如有汗而不惡寒,或無汗而惡寒,口噤足冷,腰背反張,頸項勁強,乃血氣虛而發(fā)痙也。治法亦同前用藥,少佐見證之劑,此痙證往往誤投風藥,以致不起者多矣。若果是破傷風證,亦系元氣耗損,外邪乘虛而致,皆宜峻補先固其本為善。妄投風藥,禍如反掌,治者不可不察。(論瘀穢內(nèi) 。)

又云∶傷損之證,若內(nèi)積瘀血, 熱宜砭刺,不知砭刺則外皮炙干,縮急堅硬,已連好肉,不能腐爛,益加脹痛,俗名丁痂皮是也。以致瘀穢難出,治者因?qū)⑺廊獗M行割去,瘡口開張,反難腐潰,怯弱之人,多成破傷風證,以致不救。若杖后刺去瘀穢,涂以神效當歸膏,投以參、術、歸、 、地黃之類,諸證即退,死肉即潰,疔痂不結(jié),所潰亦淺,生肌之際,亦不結(jié)痂,自免皺結(jié)之痛。(論疔痂皮。)

又云∶凡損傷之證,若皮膚已破,出血過多而昏憒者,氣血虛極也,大補為主;如不應,急加附子。若墜撲太重,皮膚不破,血未出而昏潰者,瘀血在內(nèi)也,行散為主;如不應,速加酒炒大黃。若下后而有變證者,皆氣血虛極也,用十全大補湯。

若因痛甚而自汗昏憒者,風木熾甚也,用清肝涼血之劑,則痛自定,汗自止,潰自潰,茍作外因風邪治之,促其危也。(論亡血昏潰。)

又云∶傷損之證,若頭腦并致命處所損太重,昏潰良久,將致不起者,急用蔥白細切杵爛,炒熱罨患處,稍冷更以熱者罨之,多自醒矣。醒而肢體作痛,肌肉被傷,宜調(diào)養(yǎng)氣血。若腹中作痛,手不可近者,瘀血停滯也。不可下,宜用花蕊石散內(nèi)化之,卻以參、 、歸、術補托之。

又云∶凡損傷之證,若有瘀血內(nèi)凝,致大小便不通,若用硝黃苦寒之劑下之,血愈凝而不下,益加脹滿,命在須臾,急用木香肉桂末二三錢,以熱酒灌之,血下乃生,不下即死。如怯弱之人,欲用硝黃,加木香、肉桂同煎益善,蓋假其熱以行其寒也。(論瘀血便秘。)

又云∶凡傷損之證,若誤飲冷水,瘀血凝滯,氣道不通,或血上逆,多致不救,若入于心即死。急飲童便熱酒以和之。若患重而瘀血不易散者,更和以辛溫之劑,睡臥要上身墊高,不時喚醒,勿令熟睡則血庶不上逆,故患重之人,多為逆血填塞胸間,或閉塞氣道,咽喉口鼻不得出入而死。(論瘀血氣閉上逆。)

又云∶凡損傷之證,大便秘結(jié)。若是出血過多而秘結(jié),此大腸血虛火熾,干燥而不通耳。不可輕用硝黃峻利之劑,宜用潤腸丸,以四物湯送下,或豬膽導法為善。(論血虛便秘。)

又云∶凡傷損之證,胸脅肚腹作痛,按之痛甚者,瘀血在內(nèi)也,大承氣湯下之;既下而腹痛不止,按之亦痛者,瘀尚未盡也,四物湯加穿山甲、牛膝補而行之。若腹仍痛,按之卻不痛者,血虛也,四物湯加參、 、白術補而和之。若下后脾胃受傷而腹痛者,補中益氣湯為主;下后寒氣乘虛而腹痛者,溫中益氣湯為主;下后昏憒而出汗者,虛極而變證也,獨參湯補之,未應急以大劑人參附子主之,緩則不救。下后嘔吐瀉泄,手足厥冷,或指甲青黑者,虛寒之甚也,附子理中湯主之,緩亦不治。若口噤手撒,遺尿痰盛,或唇青體冷,汗出昏憒,氣血虛極之壞證也,非參附湯不能救,誤作風治者必死。(論胸腹作痛。)

又云∶凡傷損之證,若脅脹痛,脈數(shù)浮無力,以手按之,反不脹痛者,此血虛而肝脹也,宜四物湯加參、苓、青皮、甘草治之。若胸脅脹悶或作痛者,按之亦然,左關脈洪而有力者,此怒氣傷肝之證也,以小柴胡湯加芎、歸、青皮、赤芍、桔梗枳殼治之。若胸脅作脹,按之則愈痛者,乃瘀血蓄肝之證也,急以四物湯加桃仁、紅花、青皮治之。蓋證不必論其受責之輕重,問其患處去血之曾否,但被人扭按甚重,蹉跌撲地,努力恚怒,以傷其氣血,瘀血歸肝,多致前證,甚則胸脅氣逆,脹滿不通,或血溢口鼻,卒至不救。蓋打撲墜墮,m.f1411.cn/hushi/惡血宜砭不宜留,況十二經(jīng)絡之血生于心,藏于肝,統(tǒng)于脾,小腹與m.f1411.cn/shouyi/脅皆肝經(jīng)部位,惡血蓄而不行,必生脹滿,疼痛,自汗,法當破血生血,清厥陰肝經(jīng)則善。(論脅脹痛。)

又云∶凡傷損之證,多有患處作痛,若出血過多而痛者,血虛火盛也,宜甘寒以降虛火,甘溫以養(yǎng)脾氣。若汗出多而痛者,肝木火盛也,宜辛涼以清肝火,甘寒以生肝血。若筋骨傷而作痛者,正而治之;肌肉傷而作痛者,調(diào)而補之;氣血逆而作痛者,順而補之;氣血虛而作痛者,溫而補之。熱而痛者清之,寒而痛者溫之;陰虛火痛者用補陰之劑,脾氣虛而痛者,用補脾之劑。作膿而痛者托之,膿 而痛者開之。切不可概用苦寒,以致復傷脾胃也。(論患處作痛。)

又云∶傷損之證,如所傷之處痛至四五日不減者,或至一二日方痛者,皆作膿也,不必用止痛之藥,但宜托里之劑,以速其潰,膿去則痛止。若頭目所傷作膿,赤作痛者,膿出痛亦自止。其或頭痛而時作時止者,血虛而痛也,非傷也。若頭痛而兼眩者,火也,痰也,氣虛也,木旺也,不可作寒治也。

又云∶凡傷損之證,肉死而不潰,或惡寒而不潰者,宜補陽氣。發(fā)熱而不潰者,宜益陰血。或因作痛,或因峻劑而不潰者,宜和養(yǎng)脾胃;蛞蚴а蛞蚝苟喽粷⒄,宜大補氣血。其外面皮黑堅硬而不潰者,內(nèi)火蒸炙而然也,內(nèi)服益陰血,制陽火之劑;外涂當歸膏以潤之,則自潰也。大抵脾胃主肌肉,腐潰生肌,全在脾胃氣血兩旺,倘治者不識病機,失于補助,故有死肉不能潰而死者;有死肉已潰,新肉不能生而死者;有死肉潰,新肉生,瘡口久不能斂而死者,此三者皆失于不預為補益耳。(論死肉不潰。)

又云∶凡傷損之證,若 痛而肌肉不生者,火盛也;日晡作熱而不生者,血虛也;食少體倦而不生者,脾胃虛也;膿水清稀而不生者,氣血虛也;忌敷生肌長肉之藥,恐反助其邪也。若膿多而臭穢者邪火也,脈洪大而作渴者,其氣虛而邪氣實也,斯為難治。大抵傷損證候,內(nèi)無瘀血即當補脾,脾氣得補則肉傷者自愈,肉死者自潰,新肉易生,瘡口易合,故云脾健則肉自生。切不可偏用寒涼克伐之劑,復傷元氣,致不能生肌收斂,雖行補益,緩不濟事矣。(論新肉不生。)

又云∶凡傷損之證,若壅腫不退,或色黯不消,元氣虛也,宜補之;青腫脹痛,按之復起,膿瘀內(nèi)滯也,宜針之。經(jīng)曰∶氣主煦之,血主濡之是也。當以六君子湯加芎、歸,培養(yǎng)脾胃元氣,則青腫益消,瘀滯自散,膿穢自出。茍服克伐涼劑,虛其氣血,益腫、益青、益潰也。若敷貼寒涼等藥,則寒氣入里,墜道自壅,瘀血益凝,運氣不至,近死不遠。雖壯實之人,亦寒氣生熱,肉腐深大,氣血衰敗,肌肉無由以生,欲望其腫青退,而潰處收斂抑難矣。(論青腫不消。)

又云∶凡傷損之證,若骨已接,骱已入,其腫不消者,此元氣怯弱也。怯弱即不能運散,瘀滯益凝故也。經(jīng)云∶壯者氣行則愈,怯者則著而為病。惟補中益氣湯滋陰助陽,內(nèi)服十全大補湯,外敷黑龍散,或蔥熨之法,則運氣健旺,瘀血自救,腫痛自消。若投行氣破血之劑,則元氣愈怯,運氣愈滯,患在骨骸及血氣罕到之處,最難調(diào)治,尤忌寒涼克伐之藥。(論腫痛不消。)

又云∶凡傷損之證,口鼻等竅或患處出血不止者,因木火熾盛,血熱錯經(jīng)而妄行也,宜清肝火,養(yǎng)肝血。若中氣虛弱,血無所附而妄行者,宜補中益氣,使血各歸其經(jīng)。若陽氣內(nèi)脫,不能攝血歸經(jīng),而血出不止者,獨參湯加炮治之,不應則急加附子。若血蘊于胃而嘔血者,四物湯加童便拌炒山梔、姜汁治之。若因怒氣傷肝而嘔血者,亦治以前藥,更加柴胡、黃芩以清之。如脈大發(fā)熱喉痛者,參、 、當歸、生地、荊芥、蜜炙黃柏以主之,凡出血脈大者難治。凡見血證,不可用寒涼之劑,致脾胃受傷,反不能攝血歸源也。(論出血嘔血便血。)

又云∶凡傷損之證,有出汗者,當審其陰陽虛實而治之。若陰虛陽往乘之,則發(fā)熱自汗,以甘寒之劑補其氣,如補中益氣湯之屬是也。若陽虛陰往乘之,則發(fā)厥自汗,以甘溫之劑助其陽,如參附湯之屬是也。亦有因痛楚而自汗者,宜補氣生血為主。若心孔一片汗出者,養(yǎng)其心血自止。(論出汗。一人年四十,墜馬亡血,出汗不止,煩躁不安。次日其汗遂止,熱躁益甚,口噤手顫,此陰血虛,陽火乘之而汗出,為寒氣收斂腠理,故汗不得出,火不得泄,拂郁內(nèi)甚而益增他證也。若誤用祛風之藥,愈損氣血,促其危矣。)

又云∶凡傷損之證,有發(fā)熱者,或出血過多,或大潰之后而發(fā)熱者,乃陰血耗散,陽氣無所根據(jù)附,遂致浮散于肌表之間,是為陰虛,非實熱也,當歸補血湯主之。若發(fā)熱煩躁,肉 筋惕等證,乃亡血也,圣愈湯主之。如汗出不止,乃血脫也,急用獨參湯補之。若血脫脈實,汗后脈躁者,難治,細小者易痊。其瘀血內(nèi)停,必肚腹作痛,不在此例。(論發(fā)熱。)

又云∶凡傷損之證,若出血過多,或大潰之后,肌膚發(fā)熱,大渴引飲,目赤面紅,晝夜不息,其脈洪大而虛,重按全無,此名陰虛發(fā)熱之病,當歸補血湯主之,誤認實熱,反用寒涼必死。若身體微熱,煩躁面赤,其脈沉而微,此名陰盛發(fā)躁之病,宜四君子湯加姜附治之!锻馀_秘要》云∶陰盛發(fā)躁,欲坐井中,用附子四逆湯加蔥白治之。李東垣亦曰∶切忌寒涼之劑。凡熱來復去,不時而動,乃無根虛火也,用六君子湯加姜、桂,不應急加附子,或八味地黃丸最善。(論發(fā)躁。)

又云∶凡傷損之證,有發(fā)熱者,當分晝夜陰陽而治之。東垣曰∶晝則發(fā)熱,夜則安靜,是陽氣自旺于陽分也;晝則安靜,夜則發(fā)熱煩躁,是陽氣下陷入陰中也,名曰熱入血室。如晝夜俱發(fā)熱煩躁,是重陽無陰也,當急瀉其陽而峻補其陰。夫熱入血室之證,婦人經(jīng)水適來,或因損傷,或因大勞,或因大怒而發(fā)熱必致前證,或有言語譫妄,如見鬼神狀者,猶宜小柴胡湯加生地主之。重陽無陰血虛者,亦用小柴胡湯合四物湯治之。(論熱分晝夜。)

又云∶凡傷損之證,有作渴者,若出血而作渴者,血脫也,四物湯加白術補之,不應,加人參、黃 以補氣,倍當歸、熟地以養(yǎng)血。若潰后而作渴者,大補氣血為主。胃熱津液耗散作渴者,用竹葉黃 湯。瘀血內(nèi)停發(fā)熱作渴者,用竹葉石膏湯。若膿血大潰而作渴,或小便赤澀,或痛而不通,死在反掌,及疽潰爛后多有此證,非六味地黃丸不能救。(論作渴。)

又云∶凡傷損之證,有作嘔者,或因痛不止,或因攻伐之劑而作嘔者,皆胃氣傷也,四君子湯加芎、歸、半夏、藿香、姜棗之類主之;蚣娣夼瓝p傷而致嘔者,氣逆也,小柴胡湯加山梔、枳殼、茯苓、桔梗之類治之。若胃中痰火盛而作嘔者,二陳湯加黃連、山梔、生姜治之。胃氣虛寒而作嘔者,補中益氣湯加姜棗主之,或出血過多,或潰后而作嘔者,宜大補氣血為主。(論作嘔。)

又云∶凡傷損之證,出血過多,如面黑胸脹,或膈痛發(fā)喘,此肺氣虛,瘀血入肺,急以人參蘇木飲救之。如咳血衄血,乃火盛氣逆,血蘊于肺,宜用十味參蘇飲救之,加山梔、黃芩、蘇木主之。面黑作喘之證,諸書未嘗論及,治者不明,患者必死。惟《產(chǎn)寶百問》內(nèi)云∶產(chǎn)婦瘀血入肺,面黑作喘,用參蘇飲救之,其方乃人參一兩,蘇木二兩作一劑煎服。(論面黑作喘。)

又云∶凡傷損之證,小便不利,若因出血,或平素陰虛火躁而滲泄之令不行者,宜滋膀胱之陰。若因疼痛,或平素肺經(jīng)氣虛,不能生化腎水而小便短少者,當補脾肺之氣,滋其化源則小便自生。若誤用分利之劑,復損其陰,禍在反掌。經(jīng)云∶氣化則小便出焉。又云∶無陽則陰無以生,無陰則陽無以化。亦有汗出不止而小便短少者,汗止便自利,猶忌分利滲泄之劑。(論小便不利。)

又云∶凡傷損之證,出血太多,或潰爛之際,收斂之后,如有寒熱作痛,或自汗盜汗,煩躁作渴,或遍身疼痛,肢體倦怠,牙關緊急,痰涎上壅等證,是血氣虛極而作變證也,當峻補元氣為主。大凡傷損證有外邪,乃乘虛而入,猶當補助。作外邪治之,禍不旋踵矣。(論血氣內(nèi)傷。)

又云∶凡傷損之證,筋糜肉爛,膿血大泄,陽亦隨陰而走,元氣喪敗,理勢必然,氣血不虛者鮮矣。智者審之。(論血氣必虛。)

又云∶凡傷損之證,膿血大潰,血出過多,兼之惡寒發(fā)熱, 痛口干,肝血自然不足。況肝主筋,血去則筋無以養(yǎng),筋無血養(yǎng)則燥,遂不能束骨而屈伸自如,故有拘攣之象。宜圣愈湯加柴胡、木瓜、山梔、麥冬五味子治之。如作風證一治,筋愈燥而血愈涸,攣豈能伸乎。ㄕ撗摻顢仭)

又云∶凡傷損之證,最忌骨氣虛憊。腎主骨,腎水足則肝氣充溢,經(jīng)脈強健,雖有傷損,氣血不虧而潰斂以時,氣路不致于上逆,痰涎何能而上壅!使腎氣一虛,水不能生木,則肝氣奔騰而不下,痰氣亦隨之以上升,非風痰也,乃水泛白羊也,是水泛為痰之證也。宜六味地黃丸或六味地黃湯加清肝之劑。(論腎虛氣逆。)

又云∶凡傷損之證,其患已愈,而腿作痛,乃受患太重,膿血過多,瘡雖愈而肝經(jīng)血氣尚未充也,故濕熱乘之,因虛而襲,以致作痛,非風證也。用八珍湯加牛膝、木瓜、蒼術、黃柏、防己、炙草以祛濕熱,養(yǎng)陰血,痛漸止后去防己、黃柏服之,遂瘳。(論濕熱乘肝。)

又云∶凡傷損之證,遍身作癢,或搔破如瘡疥,此血不營于肌腠,當作血虛治之。不應,兼補其氣,亦有愈后身起白屑,落而又起,或有如布帛一層隔于肌膚,乃氣血俱虛,不能營于腠理。宜大補氣血為主,若作風邪治之,誤矣。(論遍身作癢。)

又云∶凡傷損之證,肢體麻木,若口眼如故,腰背如常而肢體麻木者,氣虛也。

蓋血虛則氣虛,故血虛之人肢體多麻木,此是陰虛火動之變證,實非風也。當用升陽滋陰之劑,若作風治,兇在反掌。(論肢體作麻。)

又云∶凡傷損之證,如所傷之處不甚,克伐之劑未用,而四肢困倦,精神短少,懶于動作,胸滿氣促,肢體沉重,氣高而喘,身熱而煩,心下痞滿,不思飲食,自汗體重,其脈洪大而頭痛,是內(nèi)傷元氣之證,以補中益氣湯主之。如在夏令是暑熱內(nèi)傷元氣之證,用清暑益氣湯主之。若遇秋令是濕熱內(nèi)傷元氣之證,以清燥湯主之。(論四肢倦怠。)

又云∶凡傷損之證,或其人素多濕痰,或又服辛熱破血之劑,則濕熱助痰流阻道路,反致遍身作痛。丹溪曰∶東南之人多因濕土生痰,痰生熱,熱生風,證類中風,惟宜清燥湯,或二陳湯加羌、防、歸、芍、桔梗、炒芩、蒼術治之。(論濕痰作痛。)

又云∶凡傷損之證,或手足生瘡,在氣血罕到之地,切不可用損元氣之藥。若元氣虛怯,邪氣滋盛,潰爛延上必死,不潰而色黯者亦死。手足心背受病,色黑者多死,手足節(jié)髀?lián)p去者不死。故傷損骨斷,筋皮尚連者,急剪去之,若肉被傷欲去尚連者亦剪之。不爾,潰及好肉,怯弱之人多致不救。如手足與指損去一節(jié),可治不死。惟去其半節(jié)留其半節(jié),或骨斷筋皮相連者,最為難治。(論氣遏肉死。)

又云∶凡傷損之證,不可輕服烏附等味,蓋其性味辛熱,恐助火以益其患,其平素有失血及血虛之人,雖在冬令,決不宜用,緣滯血得火而益?zhèn)幯没鸲婧,運血得火而妄行,患肉得火而益壞,新肉得火而復潰,疼痛得火而益甚。若人平素虛寒,或因病而陽氣脫陷者,則用之不在此例。(論用辛熱之非。)

又云∶凡傷損之證,不宜敷貼硝黃之類,然其性味咸寒,恐濟寒以益其傷。若人平素虛弱,患而作痛,雖在夏令,亦不宜用。蓋胃氣得寒而不生,運氣得寒而不健,瘀血得寒而不行,腐肉得寒而不潰,新肉得寒而不生。若內(nèi)有瘀血停滯,服以通之,不在此例。(論用咸寒之非。)

又云∶凡傷損之證,近用黑羊皮熱貼者,蓋羊肉性熱而補氣,彼受刑太重,患處內(nèi)肉已壞,欲其腐潰者,用之成膿固速。若內(nèi)非補劑壯其根本,毒瓦斯不能內(nèi)侵,外非砭刺泄其瘀穢,良肉不無傷壞,設受刑輕淺,外皮破傷,外用神效當歸膏敷貼,則丁痂不結(jié),傷肉漸潰,死肉自敗, 腫自退,黯色自消。內(nèi)用四物湯加黃連、柴胡、山梔、白術、茯苓,清肝木,健脾土自愈。若專用黑羊皮罨貼,反助其毒,腐潰益深,難于收斂,智者審之。(論用黑羊皮之非。)

又云∶凡傷損之證,瘀血已去而肌肉糜爛,不肯收斂,屬氣血俱虛,大補猶恐不及,豈可復用行氣破血之劑,又賊其元氣耶!當時諸君多蹈此弊,而怯弱者皆致不救。(論用行氣之非。)

又云∶凡傷損之證,遇杖墜跌撲,患處如有瘀血,止宜砭出,服壯元氣之劑。蓋其氣血已損,切不可孟浪妄行妄下。此肢末之地,血氣難到,再用行氣下血等藥,復損脾胃元氣,則運氣愈難營達于下,而反為敗證。怯弱者多致夭枉。(論下血之非。)

又云∶或問寒涼能消腫止痛,何以用之反致內(nèi)潰,不能生肌,且有致死者?答曰∶寒涼之劑敷于肌肉而不知痛者,是一遇寒涼,血因之以凝,氣因之以滯,氣血凝滯,肌肉皆為死陰,寧復有知其疼痛也哉?故毒不出而內(nèi)攻,多致不救。當知氣血得溫則行,得寒則凝,寒極生熱,變化為膿,腐潰益深,氣血既敗,肌肉無由而生,欲望其不危也,幾希。ㄕ撚煤幹恰)

又云∶凡傷損之證,遇杖撲重者,外皮不破而內(nèi)肉糜爛,與血相和,甚者臀腿如皮囊盛糊,然若不砭刺發(fā)泄,為患匪輕。

故當時大理寺大獄諸君失于不砭,以致不起者多矣。是不知傷重而內(nèi)有瘀穢者也,須急去之,即服補益之劑以固根本,庶保無虞。古人謂瘀穢惡于虎野狼,毒于蛇躉,去之稍緩則戕性命,非虛言也,醫(yī)者三復之。(論不砭之非)

又云∶凡傷損之證,貴乎大補氣血,則腐肉易于潰爛,瘡口易于生肌。每見治者不知氣血虧損,往往多用十宣散,又以方內(nèi)參、 、芎、歸為補益之劑,嫌其中滿,多用不過錢許,以濃樸、防己為清毒之藥,因其行散,動則倍加,如此何益于氣血,而欲責其速潰速斂速生肌乎?無怪其煩躁作渴,飲食益少,因之不起者眾矣。(論不補益之非。)

《得效》云∶凡墮壓死者,急安好處,以袖掩其口鼻上一食頃,候眼開,先與熱小便飲之,若初覺氣絕,急擘開口以熱小便灌之,利去瘀血。(以下載《東醫(yī)寶鑒》)

又云∶凡跌打壓傷,或從高墮落,皆驚動四肢五臟,必有惡血在內(nèi),專怕惡心。

先用通二便藥和童便服之,立效,大小腸俱通利,則自無煩悶攻心之患矣。

又云∶頭上有傷,或打破,或金刃傷,用藥糊角縛緊,不使傷風,慎之。

又云∶如傷臟腑致命處,一觀其脈虛促,危。

《綱目》云∶卒墮顛、壓倒、打死,心頭溫,皆可救。將本人如僧打坐,令一人將其頭發(fā)控放低,以半夏或皂角末吹令入鼻中,如活,卻以姜汁香油打勻灌之。

《入門》云∶若取藥不及,急撥開口,以熱小便多灌之。

又云∶凡傷損專主血論,肝主血,不問何經(jīng)所傷,惡血必歸于肝,流于脅,郁于腹而作腹痛,實者下之。

又云∶凡出血已多而又嘔血不止者,難治,宜用蘇木煎湯,調(diào)蚌霜散服之。

又云∶凡折傷外損筋骨者,可治。內(nèi)損臟腑里膜及破陰子耳后者,并不治。

《醫(yī)鑒》曰∶人為刀斧所傷,或墮落險地,或撲身體損傷筋骨皮肉,皆出血不止,或瘀血停積,若去之不早,則有入腹攻心之患。

又云∶打仆傷損,去血過多,脈當虛細,若得急疾大數(shù)者,死。

《丹心》云∶跌仆傷損,須用蘇木活血,黃連降火,白術和中,以童便煎服,如傷在上,宜飲韭汁。

《回春》云∶凡斗毆被打,內(nèi)有瘀血,其脈堅強者,生,小弱者,死。(《脈經(jīng)》)

《得效》云∶凡腳手各有六出臼,四折骨,每手有三處出臼,腳亦三處出臼,手掌根出臼。其骨交互相鎖,或出臼則是挫出鎖骨之外,須是搦骨于鎖骨下歸窠,若出外則須搦入內(nèi),若出內(nèi)則須搦入外,方入窠臼。只有手拽,斷難入窠,十有八九成痼疾也。

又云∶骨節(jié)損折,肘臂腰膝出臼蹉跌,須用法整頓歸源。先用麻藥與服,使不知痛,然后可用手法。

又云∶搦骨歸窠,用竹一片,生柳木板片尤佳。夾定一邊,一邊不用夾,須存屈直處,時時拽曲拽直。不然,則愈后曲直不得。

又云∶凡骨碎者,須用麻藥(即草烏散)與服;虻陡铋_;甚者用剪剪去骨鋒,使不沖肉。或有粉碎者,鐮去細骨,免膿血之禍。且以藥水一日一洗,莫令臭穢。

又云∶凡骨碎者,用接骨藥火上化開糊骨上,然后夾定,外用夾骨法、活血散、接骨丹、二生膏、糯米膏。

又云∶淋洗用蔓荊散。

跌打損傷門主方

黎洞丸 專治跌打損傷,傷筋損骨斷,夾棍、刀傷斧砍等證。兼治吐血癆瘵,噤口傷寒,小兒急、慢驚風,牙關緊閉,婦人難產(chǎn),下部重傷,惡血攻心,胸悶發(fā)熱,產(chǎn)后惡露不盡,兒枕骨痛,寒熱,熱,干血癆,血山崩,血淋,白帶,一切危證。服之護心散血解毒。輕者三分,重者五分,陳酒化服。一切無名腫毒,對口疔瘡乳癰等證,內(nèi)服外敷,毒蛇蜈蚣,蝎螫草踏蟲傷,俱系外敷。

天竺黃 生大黃雄黃 法制藤黃(各三錢) 真胎骨 瓜兒竭 真廣三七 阿魏(各一錢五分) 梅片 真西牛黃 麝香(各三分) 沒藥(去油) 透明乳香(去油,各二錢) 五銖錢(四個,火 紅,醋淬七次)

制研細末,稱準和勻,用蜜三兩,黃蠟六錢同煎化,離火攪勻,乘熱為丸,作兩種∶一重三分,一重五分?床』祭嫌讐讶酰≈剌p,用陳酒頓化,盡量飲醉,蓋被取汗。

三黃寶蠟丸(此方出自 洞,軍中救活之人甚眾。凡修合此藥,最忌婦人并諸魘物。治一切惡證,刀箭槍棒,毒蛇惡蟲咬傷,跌打損傷,破傷風,傷力成癆,死血凝滯,遍身四肢麻木不仁,婦人產(chǎn)后惡血不凈,致生怪證,瘀血攻心,痰迷心竅,危在頃刻。每用一丸,無灰酒服。如受傷日久,病勢重者,連服數(shù)丸,能令通身瘀血化為新血,破頑痰,保元氣,祛邪毒,活絡舒筋,效難盡述,真起死回生之圣藥也。凡一切外傷,量瘡之大小,麻油少許化藥,勿令見火,將雞翎搓掃瘡上,腐肉不須刀割,數(shù)次自然生肌長肉。凡軍中毒弩所傷,死在頃刻,用五分口內(nèi)嚼下,則毒瓦斯不能封喉攻心,其傷處仍將藥敷,數(shù)日而愈。若鳥槍打傷未曾死者,亦用三分,黃酒送下,任量飲醉,安眠片時,其槍子即從傷處流出,火燒麻油調(diào)敷。)專治跌打損傷,惡刀箭毒,毒瘡棒瘡,毒蛇蠱毒,瘋?cè),破傷風,傷力成癆,產(chǎn)后惡露不凈,瘀血奔心,痰迷心竅,危在頃刻者,只要口有微氣,重者一錢,輕則三分或六分,無灰酒燙熱調(diào)化服之,如受病日久,連進數(shù)服,服后隨飲熱酒數(shù)斤,臥暖處出汗即愈。如被鳥槍傷者,子即出,再將上藥煎滾取起,離火化藥少許,以雞翎擋敷傷處,痛即止。

法制藤黃(四兩) 真天竺黃 紅芽大戟(洗凈) 劉寄奴(酒洗) 血竭(各三兩) 兒茶 明雄黃(各二兩) 當歸尾(酒洗,一兩二錢) 樸硝(一兩) 水銀(下鉛即息) 乳香(去油) 沒藥(去油) 水粉(各三兩) 麝香(五錢) 血珀(二錢,燈心同碾)

上研極細末,小蜂黃蠟熔化撤腳,以熱水頓之,勿令凍冷,候火氣和平,入諸藥于內(nèi),用手攪勻,搓如手指條大,同時以刀切薄片,酒燉化服,忌火酒等味。

制藤黃法∶藤黃切如豆大,地下掘一小坑,坑底置人糞,用油紙蓋糞上,放藤黃入坑內(nèi),又將油紙蓋藤黃上,再將人糞蓋上,用土填踏實,三晝夜取出用。

接骨金丹

半兩錢(七個或五個,打碎,放炭火上 去油存性) 明乳香(去油,三錢) 甜瓜子(每歲十粒,同半兩錢炒黃色,去半兩錢,只用甜瓜子)

甜瓜子同乳香二味和勻碾末,先用蘄艾煎湯沃洗傷處,以新絮包暖,再用好酒沖服,以醉為度,蓋暖被取汗。其骨自然相接,傷在上身食后服,傷在下體食前服。

此方旋配旋用即效。如隔宿則不堪用矣。

又方

紅花(酒炒,八錢) 胡桃膈(炒) 沉香 加皮(酒炒,各五錢) 沒藥(去油,四錢) 生大黃(三錢) 當歸(酒洗,一錢) 乳香(去油,四錢) 土狗子(二十一個,酒漿浸炙)

共碾細末。每服一錢,煮無灰酒服。

又方 山羊心血碾細末,二三分沖滾酒服,忌魚腥三日。

又方

半兩錢(真者一個,用醋一杯,將錢 紅淬入醋內(nèi)七次,以醋盡為度) 土鱉蟲(大者一個,盛罐內(nèi)放火上烘干,不可傷去足、尖,以全為妙) 自然銅(四錢,照半兩錢制法,乳缽內(nèi)碾) 滴乳香(去油,三錢五分) 巴豆仁(四十九粒,去油,盡取霜) 沒藥(去油,一錢五分) 半夏(姜汁拌炒) 川續(xù)斷(滴醋浸透炒干,各三錢) 當門子(真者三分,臨貯罐時同乳)

碾極細末,入瓷瓶密貯。每歲一厘,無灰酒盡量飲醉,一覺,次日即效。

又方

豬板油(蠟月者,十兩) 白蠟(八兩) 白礬(十二兩) 辰砂 滴乳香(去油) 沒藥(去油) 瓜兒竭(各一兩) 飛丹 自然銅(火 醋淬七次) 陀僧(各四兩,逐件碾極細,另包聽用)

先將板油入鍋熬枯濾清,復入凈鍋內(nèi)熬,下白蠟化盡,離火放地上,將密陀僧、黃丹、自然銅攪勻投下,再煎滴水成珠為度。始下血竭、辰砂、乳、沒、明礬,用柳枝不住手攪勻,待凝丸如彈子大,筍殼襯收。凡遇跌打損傷,重者用一丸,再加豬油少許,火上化開涂傷處,以油紙包縛,如最重者以藥涂上,燈草裹好,外用竹片夾縛,再用一丸作小丸,用滾熱蔥酒吞下,若仍痛,再進一丸。骨折者用一丸,如牙痛納一丸于牙齦即止。

又方

土鱉蟲(一個,新瓦焙黃) 巴豆(一粒,去油) 生半夏(一粒) 自然銅(火 醋淬七次) 乳香(去油) 沒藥(去油,各五厘)

研極細。每用五厘,滾酒調(diào)服,約人行十里汗出,其骨交接有聲。忌發(fā)物房事一百二十天。

又方

土鱉蟲(新瓦焙) 自然銅(火 淬七次) 乳香(去油) 沒藥(去油) 半兩錢(火 醋淬七次) 甜瓜子(各等分)

共研細末,每服一分五厘,熱酒調(diào)下。上體傷食后服,下體傷空心服,接骨如神。

回生丹 治跌打損傷如神

黑豆(炒去皮) 蒲黃 當歸 桂心芍藥 干姜(各八兩) 茄種(曬干,四兩)

擇天德、月德日修合,忌生人雞犬,碾細煉蜜為丸,每服二錢,童便沖酒送下。

接骨紫金丹 治跌打損傷,昏迷不省人事,瘀血攻心,發(fā)熱。

土鱉蟲(十個,去頭、足,酒浸曬露三日夜,取出炒) 骨碎補(切片,露三夜曬干) 自然銅(火 醋淬七次) 巴豆霜 乳香(去油) 瓜兒竭 沒藥(去油,各五錢) 當歸尾(酒浸一夜焙) 硼砂(各三錢) 地龍(十四條,酒浸去土曬干)

共碾細末。每服三分,好酒送下。

神效散

肉桂(去皮) 紅花(各一錢七分) 川烏 草烏(各二錢)

共碾細末。每服二分,酒調(diào)下,傷重者不過三分即愈。此方乃跌打損傷,起死回生,活人千萬,富貴之家備以濟人。

活血丹

土鱉蟲(酒浸死,曬干) 五加皮 劉寄奴 花頭 桃仁(去皮、尖) 山楂(各四兩) 大黃(陳酒煮干,八兩) 元胡索(醋煮) 蓬莪術(醋炒) 牡丹皮 當歸(酒洗) 牛膝(酒洗) 紅花(各三兩) 香附(童便浸、炒三兩) 京三棱(醋炒) 降香節(jié) 凌霄花 蘇木 青皮 枳實 赤芍藥 威靈仙 檳榔 川芎(各二兩) 乳香(去油) 沒藥(去油,各一兩)

共碾細末。每服二錢,壯者三錢,陳酒調(diào)服,核桃肉四五枚過口。

透骨丹 治跌打損傷,深入骨髓,或隱隱疼痛,或天陰則痛,或年遠四肢沉重無力,此藥主之。真神方也。

真血竭 乳香(去油) 沒藥(去油,各三錢)

鬧楊花子(一兩,火酒浸炒三次,童便浸炒二次,再焙干)

各碾末稱準和勻,再加麝香一分,再碾,瓷瓶收貯封固。初服三分,壯者五六分,不必吃夜飯,要黃昏睡好方服,酒可盡量飲,葷用豬肉過口,素用豆腐過口,服后避風,有微汗出為效。忌房事,酸、咸、茶、醋等物,及諸般血。如虛弱者間五日一服,壯實者,間三日一服。

接骨散

黃麻(燒灰,二兩) 頭發(fā)(燒灰,一兩) 乳香(去油,五錢)

碾勻,每服三錢,溫酒調(diào)服,跌撲閃肭,骨折疼痛立止。

通遵散 折傷跌仆極重,大小便不通,最危之證,先用此藥,打下夾血,然后服補藥。

枳殼 大黃 皮硝(各二錢) 陳皮 濃樸 當歸 木通 紅花 蘇木(各一錢) 甘草(五分)

水煎熱服,以通利為度。但此藥切不可用酒煎,令人悶絕而死。凡小兒、孕婦不可服。

和傷活血湯 損傷瘀血腹脹內(nèi)壅,紅腫暗青瘀痛,昏悶欲死,傷最重者服之。

大黃(五錢) 桃仁(打碎,四十九粒) 穿山甲(炒碾) 當歸尾 威靈仙 紅花 蘇木 生地五加皮(各二錢) 乳香(去油) 天花粉 沒藥(去油) 川芎(各五分) 血竭(二分) 甘草(三分)

水酒各一碗煎,臨服入童便一杯和服,以瀉出瘀血為效。

又方

五加皮 茜草 劉寄奴 紅花(各一錢五分) 青木香 枳殼 蓬莪術 烏藥 京三棱 桃仁 赤芍藥(各一錢) 當歸(二錢)

頭生酒二斤,煎一斤半,雞鳴時服。

又方

當歸 蘇木(槌碎) 紅花 胡桃肉(各四兩)

好酒十碗煎四碗,任飲醉,渣乘熱敷傷處。

又方

羊躑躅(炒黃) 大黃 赤芍藥 當歸 紅花(各三錢) 生地(五錢) 牡丹皮(二錢) 土狗(十個,槌碎) 土虱(三十個,搗爛)

酒煎去渣,入自然銅火 醋淬七次,碾細,一錢調(diào)服,一夜其骨自合。

又方

澤蘭葉(三錢) 百部(三錢) 劉寄奴 猴姜 蘇木(各一錢) 陳皮(五分) 乳香(去油,六分)

甘草(三分) 沒藥(去油,六分) 銀花(一錢五分)

酒煎服,蓋暖出汗。

澤蘭湯 通二便,除腸中瘀血,乃活命之神丹也。

澤蘭葉 當歸(各五錢) 牡丹皮(三錢) 紅芍藥 青木香(各一錢五分) 紅花(一錢) 桃仁(十粒,去皮、尖,碾)

水煎,熱酒沖服。如大便不通,加炒大黃二三錢。

跌仆停瘀。

當歸尾 紅花 川羌活 沒藥(去油) 赤芍藥 桃仁(去皮、尖) 川續(xù)斷 猴姜(各八分) 真桂枝(三分)

白酒煎服。

打仆損傷,痛不可忍者。

于白術(五兩) 當歸(焙) 上肉桂(刮去皮) 白芷 炙甘草 乳香(去油另研) 沒藥(去油另研,各一兩)

研細末。每服二錢,溫酒調(diào)下。

跌打損傷藥酒

當歸 五加皮 生地(各一兩) 破故紙 骨碎補(去毛) 十大功勞 薏苡紫荊皮(各五錢) 廣木香(三錢) 羌活(三錢) 川芎 杜仲(各八錢) 莪術 桃仁(各三錢) 虎骨(酥炙,一兩二錢)

好酒二十斤入壇封固,隔水煮三炷香,取起退火一七,早晚聽飲。

跌打斷筋折骨,疼不可忍 路傍墻根腳下人便溺處陳碎瓦片一塊,洗凈火米醋淬至酥黃為度,刀刮為末。每服三錢,好酒調(diào)服?磦舷,分食前后服之。如無碎瓦,碎磚亦可。

又方 活搗汁,沖熱酒服。

又方 多年糞窖內(nèi)磚約三五十年者,洗凈打碎,火 醋淬,以酥為度,研細。每服三錢,熱酒調(diào)服神奇。

又方

土鱉蟲(二十個,多更妙) 小便霜(二錢)

白酒沖服。外用熟附子、肉桂、當歸、川芎研末,入鳳凰胎,如無,以小公雞代之。熱糯米飯同搗敷傷處。

跌打損傷兼治夾棍杖瘡 麻油半斤,男婦亂發(fā)洗凈二兩,將油滾起,入發(fā)熬化,再加生酒攪勻吃下,盡量飲醉,被蓋出汗,傷處以杉木皮扎緊,綿包即愈。

跌打氣絕 仙人柴即九里香葉。搗自然汁一杯,灌下即蘇。但心口有微熱,能受此藥,無有不活,名救命丹。

治折傷筋骨,遇天陰則痛。益母草不拘多少,用水熬膏,隨痛上下,食前后用酒化服。

又方 韭菜汁和童便飲之,散去瘀血。骨折者蜜和蔥白搗勻,濃封患處,酒調(diào)白芨末二錢服之。

打傷瘀凝骨節(jié)(《肘后方》)生鐵一斤,酒五斤,煎一斤飲之。

打得青腫過腿面者(《啟玄》)。三七鮮梗、葉搗爛,敷在青處,瘀血即消,如神。

如無三七,即白蘿卜搗敷亦效。

跌打損傷 生蟹一只,白礬三錢搗化敷傷處,用杉木皮夾好。

又方 馬屎炒熱包熨之,冷又換。如此二三十遍,腫消痛止,內(nèi)以干荷葉 灰,童便沖酒調(diào)服。

又方 獨核肥皂、生姜、蔥頭共搗爛,滾燒酒調(diào)攤于青布上貼傷處,如冷用火逼之。再以紅花、蘇木、胡桃肉、乳香(去油),酒煎飲之取汗。

跌打損傷及踢傷折臂不動者。

肉桂 硫黃(各一兩)

研末。糯米飯同搗,敷傷處,再敷一次,痊愈。

閃跌 木耳瓦上 研,每服三錢,酒調(diào)服。

閃跌。

活松絲 松HT 槿桑根炭 乳香(去油) 黃梔子 獨核肥皂 沒藥(去油) 鍋煤(各等分)

共碾細。用無鹽陳酒糟和煉成泥,敷上裹緊;隔日藥干,以熱酒潤藥,復上前藥可也。

打撲墜損,惡血攻心,悶亂疼痛 未展荷葉陰干,一味為末,食前用熱童便一盞調(diào)服三錢,以利下惡物為度。

韭菜散 石炭同韭菜搗成餅,貼墻上候干,細碾聽用,敷之止血如神。

洗跌打損傷。

劉寄奴 猴姜 蘇葉 紅花 番白草 青蔥 甘草(各一兩)

煎水盈盆,令被傷人穩(wěn)坐盆內(nèi),周遭圍好,上面遮蓋,不可透風,熏透,待溫淋洗,疼痛如失。

又方

南獨活(三兩) 地骨皮(二兩六錢) 骨碎補(一兩二錢) 透骨草 川續(xù)斷 五加皮(各一兩)

羌活 食鹽(各三錢)

先用水十碗煎五碗;渣用水八碗煎四碗;三次水六碗煎三碗;四次水四碗煎二碗,共入砂鍋內(nèi)煎滾,熏洗,神效。

洗閃跌 馬尾松毛不拘多少,入鍋內(nèi)熬至水面起絲為度,熏洗搓揉。

又方 紫果子藤煎湯揉洗。

跌打破損血出 血竭細末摻之。

又方 飛面遏上即血止結(jié)疤,不復潰膿。

黑丸子鶴膝風并跌仆損傷風濕,筋骨疼痛,或瘀血壅滯。

白蘞 赤小豆(各一兩六錢) 白芍藥 百草霜(各一兩) 當歸 白芨 骨碎補(焙,各八錢) 南星 川烏(各三錢) 牛膝(六錢)

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鹽湯溫酒任下。

折損或金瘡出血。

五倍子(一兩) 生半夏 枯礬(各一兩五錢) 乳香(去油) 沒藥(去油,各五錢) 無名異(一兩)龍骨( ,三錢)

共為細末搽之,不怕風,不作膿,止血如神。

閃跌瘋氣痛。

硫黃(二兩) 銀朱 明雄黃 辰砂(各三錢) 川烏 草烏(各一錢五分) 生大黃 黃柏(各一錢) 麝香(一分)

先將硫黃熔化,入諸藥末攪勻,地上預鋪大紙一張,將藥傾上,再用紙一張蓋上,壓扁成塊,候冷,每紙一寸,可裁十塊,每用一塊點著,放粗濃草紙上,不住手以濃紙移熨藥盡,又換藥點熨至熱氣透入肌骨,則氣血立刻流通,其患如失。

秘制跌打損傷,風疼閃仆,凝血悶氣神效膏藥。

全當歸 川烏 白芨 防風 木鱉子 生地黃 赤芍藥 白芷 頭發(fā) 白蘞(各一兩) 沒藥(去油,五錢) 槐、柳、桑、棗、桃枝(各一寸)

上藥入麻油二斤浸透,桑柴火熬枯去渣,復入凈鍋內(nèi)微火熬至滴水成珠,始下飛丹十二兩足,務使老嫩合宜,將凝,投去油乳香五錢化盡,傾入水盆內(nèi)揉扯以拔火毒,收用攤貼。臨貼時加麝香半分,每張重五錢,重者一張,輕者一張貼三四人。

此方不可加減一,時致取不效。

跌打閃挫,風氣痛,冷頭風。

穿山甲(去皮,凈,槌碎) 番木鱉(水泡,刮毛,切片) 官桂(切片) 當歸(各一兩二錢) 槐枝 柳枝(各一兩) 枳殼(一兩四錢)

麻油六斤浸透,先用文火熬至黑色,槐枝棍攪,濾去渣,稱油輕重,每油一斤,加丹八兩熬滾,徐徐投下,不住手攪勻,滴水成珠,以手試之,老嫩得宜。再入乳香去油、沒藥去油、丁香、兒茶各六錢,俱研細,攪勻,入有蓋瓶內(nèi)埋土中七日去火氣,任攤貼。

木鱉膏(家秘)。治跌打損傷,腫痛瘡瘍,一切諸風氣痛。真麻油三斤,番木鱉子一百四十七粒,入鍋內(nèi)熬至番木鱉黑脆為度,熬時以柳枝頻攪,將木鱉子撈起,再入鉛粉炒黃色三十兩,徐徐投下,逐漸成膏。以缸盛井水,將膏傾入,置露處出火氣,一宿撈起,聽攤。用后摻藥。

摻藥(家秘)。

三奈(上上者) 北細辛 川烏 樟冰 肉桂 當門子 茴香 母丁香 乳香(去油) 沒藥(去油) 甘松 自然銅( 紅,醋淬七次) 半夏 大黃 蓽茇 皂角 干姜 白芷小茴香(各五錢) 阿魏(三錢)

忌見火。即自然銅亦須放傾銀罐內(nèi) ,逐味另研,合勻密貯,勿泄香氣,多少隨用可也。如骨碎者不可多用麝香,以其性熱而散,能耗髓也。若傷損血積齷齪者,先貼無摻藥膏藥一個,貼一二時辰揭起,則傷口血跡被膏揭凈,然后用摻藥之膏貼之。倘無木鱉膏,即尋常膏藥亦可用。

金絲萬應膏 治跌仆損傷,并寒濕香港腳,痛不可忍;小兒脾疳瀉痢,不肯服藥,貼肚上;咳嗽貼背心。

瀝青(二斤,凈末) 萆麻子(二百粒,去皮殼) 木鱉子(二十八枚,去殼,切片) 乳香 沒藥(去油,各一兩) 黃蠟(二兩) 麻油(夏二兩,春、秋各四兩) 威靈仙(二兩)

先將瀝青、靈仙下鍋熬化焦黃色。濾過,傾入水盆候冷取出,稱二斤再下鍋熔開,下麻油、黃蠟、萆麻子泥,用槐柳枝不住手攪勻,慢火熬至滴水不散,不粘手為度,扯拔如金絲狀。如硬加油少許,如軟加瀝青,試得如法,卻下乳香、沒藥末,起鍋在炭火上再用槐柳枝攪數(shù)百次,又以粗布漉下水盆內(nèi),扯拔如金絲為度。

風氣跌撲膏藥神方(《錦囊》)

男發(fā)(一大團) 萆麻子(去殼,二百粒) 豬脂(熬油,二斤八兩) 麻油(八兩)

以上先熬至發(fā)化、萆麻子焦枯,再入后藥∶

熟地 威靈仙(各三兩) 金銀花(二兩) 川烏 草烏(各六錢) 肉桂(去皮) 白芷(各一兩)

獨活 當歸身(各一兩五錢)

以上熬至藥色焦枯,去渣,細絹濾過,慢火再熬,不住手攪,入后藥收之∶乳香(箬上炙,去油,研細) 沒藥(箬上炙,去油,研細,各一兩) 麝香(二分) 真黃丹(炒燥羅細,八兩) 明松香(水煮三次,去水熔化,入夏布濾過,凈六兩)

以上先將松香、黃丹下后,煉至軟硬得所,滴水成珠離火,再下乳、沒、麝打勻藏瓷器中,旋用旋攤。

打仆損傷及一切癰腫未破,貼令內(nèi)消。(《本事》)

生地黃(研如泥) 廣木香(研細末)

先以地黃膏隨腫大小攤于紙上,摻木香末一層,又再攤地黃膏貼腫上,不過三五度即愈。

跌打青腫 真三七嚼涂患處。

蚌霜散(《入門》)

蚌霜 百草霜(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糯米飲調(diào)服。

乳香定痛散(《入門》) 治諸傷損疼痛。

白芷 當歸 生地黃 牡丹皮 赤芍藥 川芎 乳香 沒藥 白術 甘草(各等分)

上為末。每二錢,溫酒童便各半調(diào)勻服之。

乳香散(《得效》) 治打撲傷損,痛不可忍。

白術 當歸 白芷 乳香 沒藥 甘草(各等分)

上為末。每二錢,酒調(diào)服。

尋痛元(《得效》) 治諸傷止痛清心,行氣活血如神。

草烏(生用) 乳香 沒藥 靈脂(各三錢) 生麝香(少許)

上為末。酒糊丸如指頭大,朱砂為衣。每一丸,薄荷湯姜汁磨化服。

補損當歸散(《局方》)。治墜仆折傷,疼痛叫號,服此藥不復大痛,三日筋骨相連。

川芎(一兩五錢) 桂心 川椒 當歸 甘草(各七錢五分) 附子(炮) 澤蘭(各一錢五分)

上為末。每二錢溫酒調(diào)服,其效如神。

傷損腫痛瘀血流注紫黑,或傷眼上青黑不散。(《醫(yī)鑒》)。大黃為末,生姜汁調(diào)敷患處,即消。

散被毆瘢痕,亦治跌仆。(《圣惠》)麻油、清酒各一碗,煎數(shù)沸,服了臥火燒熱地上一夜,痛止腫消。

草烏散(《得效》) 凡骨節(jié)出臼,用此麻藥麻之,然后用手整頓。

皂角 木鱉子 紫荊皮 白芷 半夏 烏藥 當歸 川芎 川烏(各一兩二錢五分)

草烏 茴香 坐拿草(各二錢五分) 木香(一錢)

并無 制,為末。諸樣骨節(jié)出臼窠者,每服二錢,好紅酒調(diào)下,麻到不識痛處。然后或用刀割開,或剪去骨鋒,以手整頓骨節(jié)歸原,用夾板夾定,然后醫(yī)治。治箭簇入骨不出,亦用此藥麻后,或鉗出,或鑿開取出。然后取鹽湯或鹽水服之立醒。

夾骨法(《得效》) 小蛤蟆四五個,皮硝三分,生姜一兩,酒糟一碗,腫者加紅何首烏同搗敷折傷處。

治折傷名活血散(《入門》)。綠豆粉炒紫色,新汲水調(diào)成膏,濃敷折傷處,以桑皮夾定,其效如神。一方熱酒調(diào)敷。

接骨丹(《回春》)。骨碎筋斷,用此復斷如初。

古文錢(三個,火 醋淬七次) 當歸(七錢五分) 川芎 骨碎補 沒藥(各五錢) 川烏(煨,四錢)乳香(二錢五分) 木香(一錢) 松香(六兩) 香油(一兩五錢)

各為末。和油成膏,攤油紙,貼患處。

二生膏(《醫(yī)鑒》)。治傷筋損骨,痛不可忍,神效。并治折傷手足。

生地黃(一斤) 生姜(四兩)

上搗爛,入酒糟一斤,炒熱布裹罨傷處,熨之。

傷損臂臼脫出腫痛(《得救》)。生地搗爛,攤油紙上,次摻木香末一層,又攤地黃貼患處,明日痛即止。

治折傷斷筋損骨(《種杏》)。生地搗取汁,好酒和服,日二三次最效。又搗爛蒸熱封傷處一月,筋骨連續(xù)。蓋地黃屬骨。

糯米膏(《綱目》)。治仆傷筋斷骨折。

糯米(一升) 皂角(切碎半升) 銅錢(百個,同炒至焦黑,去錢)

上為末。酒調(diào)膏貼患處,神效。

蔓荊散(《丹心》)。治打落筋骨折傷,瘀血結(jié)痛頑痛。

荊葉(無,則荊芥代之) 蔓荊子 白芷 細辛 防風 川芎 桂枝 丁香皮 羌活(各一兩)

上為粗末,每一兩入鹽一匙,連須蔥白五莖,漿水五升,煎七沸,淋洗痛處,冷則易。

遍身打傷 申姜搗汁沖酒服;或申姜切片,酒煎不時服;或申姜斤許搗碎,酒五斤入壇,隔水煮三炷香,放地上一夜,去火毒,次日溫服,外用申姜四兩,生姜二兩,敷干再換。昔有一盜,捶楚身無完膚,服此數(shù)日無恙。

跌打閃挫神方(家秘)。獨核肥皂去核,同紅糖槌爛敷之。

接骨仙方 骨斷粉碎者,五加皮四兩,雄雞一只,重六兩,黑者更妙,去毛連骨、皮、血,與五加皮搗爛敷患處,用布包好,準貼一周時揭去,切不可太過,時內(nèi)自完好,神效無比。再用五加皮五兩酒煎服,盡量飲醉,睡為妙。

八厘散(江湖方姓授)

土鱉蟲(焙干) 乳香(去油) 沒藥(去油) 血竭(各一錢) 生半夏(大者) 當歸(酒浸) 巴豆霜 砂仁 雄黃 香甜瓜子(各五分)

共為細末,收貯聽用。每服八厘,好酒調(diào)下;小兒三厘,但能開口,服下即得活矣。

上部損傷,(《集效》)如頭破見髓,或傷風于內(nèi),羌治、防風、半夏、升麻、當歸、赤芍、陳皮、生地、甘草、川芎、白芷、白茯苓、天南星、花粉、蔓荊子、姜三片煎。外加血余硬、落得打各一錢,研末沖服。中部損傷,如手折之類,羌活、防風、當歸、赤芍、陳皮、白芷、甘草、秦艽、黃 、茯苓、生地、官桂、破故紙、天花粉,姜三片煎。外加血余硬一錢,研末沖服。下部損傷,如腿足傷,當歸、芍藥、陳皮、牛膝、木瓜、防己、川芎、茯苓、羌活、白芷、白術、秦艽、生地、甘草,姜三片煎。外加血余硬一錢,研末沖服。

熨法(《回春》)。 生蔥連根切碎,炒令汁干,乘熱敷患處;外用絹綿束之,立刻定痛止血。

筋骨折傷(《赤水玄珠》。急取雄雞一只,刺血,量受傷人酒量沖服,痛立止,神效無比。)

跌壓瘀血,積痛難忍。(《集驗》)

大黃(酒蒸,一兩) 當歸尾(五錢) 桃仁(去皮、尖,二十一粒)

酒煎。雞鳴時服,天明取下瘀血即愈。

跌打損傷。(《懷德堂筆記》)

九世還魂草 鹿銜草 落得打草 麻皮頭(上部此味加倍) 土鱉(各等分) 下部加苧根 內(nèi)傷加白頸蚯蚓

上五味為君,隨便再加紅花、蘇木等藥,酒水煎服,汗發(fā)即愈。(有一泥工沈姓者,屋上跌下,服此三日全愈。)

接骨不知痛 鳳仙花根酒磨服半寸,最多一寸,然后揉托入臼,并不知痛。

但多服傷人,以一寸為極,不可多用。

跌打骨斷。(愿濟堂刊施)

金櫻子兜(即金櫻子根也,去皮)

煎酒熱服,渣敷患處立效。

墜車落馬筋骨痛不止。(《集驗》)玄胡索研末,酒服二錢,日進二次即愈。

閃跌(胡繡溪)。用魚螵切片,熔化攤新棉花上,乘熱貼傷處,拔出青紫傷痕即愈。

跌仆損傷急救散(周鶴仙)。

當歸尾(酒洗) 自然銅(醋 七次) 桃仁(去皮、尖) 紅花(各七錢) 陳麻皮(三錢) 地鱉蟲(燒酒浸、焙,五錢) 骨碎補(酒洗蒸) 大黃(酒洗,各二錢) 乳香(去油) 沒藥(去油) 胎兒骨 血竭朱砂 雄黃 麝香(各五分)

以上共為極細末,收貯勿泄氣。如遇跌死、打死,尚有微氣者,用酒漿調(diào)二厘入口即活;如骨折瘀血攻心,用藥八厘,酒調(diào)灌之,其傷骨自上而愈,神效之極。

接骨神方

雄土鱉(一個,此蟲凡雄者用銅刀或竹刀切斷,以碗復之半晌,其蟲能接上不死者,是雄的方可用,是雌者不可用。火 存性) 生半夏(一個) 自然銅(醋 七次,三分) 乳香(去油) 沒藥(去油,各五厘)

以上俱忌鐵器,共為絕細末。每服二厘,黃酒調(diào)下,不可多吃,如多吃恐長出多骨。服藥后須保養(yǎng)四十天復舊,此方神效無比。有力之家,宜修合濟世。

接骨神方

半兩錢(錢上只有半兩二字者,以火 成淬入醋內(nèi)數(shù)次,即脆,研極細末七厘) 甜瓜子(火焙干為末,七厘)

二味末和勻,生酒服下即愈。但不宜多服,多則旁長一多骨也。神驗。

跌打損傷膏藥(劉長隨)。

當歸 三棱 莪術 獨活 白芷 川芎 羌活 杜仲 川牛膝 防風 肉桂 紅花續(xù)斷 防己 五加皮 骨碎補 赤芍藥 劉寄奴 秦艽 蔥頭 土鱉蟲(各三錢) 頭發(fā)(一握)

上藥用麻油十斤浸七日,入鍋將藥熬枯,濾去渣,復入凈鍋內(nèi)熬至滴水成珠,入后細藥末∶

龍骨 乳香(去油) 沒藥(去油) 血竭(各二兩) 麝香(另收旋加 如皮破骨損者,麝香忌用)

入油熬化,磁缽收貯。每藥油四兩加制松香一斤同熬成膏,傾水缸內(nèi)扯拔出火毒,收藏。凡攤膏時燉化攤好,放在地上一個時辰,再貼。得土氣則土鱉蟲有力,易于接骨故也。

面目跌仆青紫 生半夏磨汁涂消。

接骨(《李岳》)。遠年屋上古舊瓦為細末,好酒調(diào)服二三錢,睡一覺即接上。

跌打。

生大黃 肉桂(各一兩)

研細。紅糖調(diào)敷。

跌打筋骨神方(許元植)。

糯米(揀去半粒者) 燒酒曲(各三錢)

研細。無灰熱酒調(diào)服,濃蓋取汗。

跌打(吳宇上)。牛皮膠用生姜汁熬化,布攤貼。

黃金 治跌打損傷,筋骨斷落,刀傷杖瘡,湯火傷。麻油半斤熬至滴水成珠,離火入白蠟、黃蠟各五錢攪化,再入藤黃一兩攪勻收貯,此藥愈陳愈妙。如收久膏老,加熬過麻油燉化攪勻,冷透敷之。惟刎頸者勿用,因藤黃毒人耳。

跌打損傷。

松毛(要尋孤松樹,四圍無樹倚靠者,十兩,清水洗凈,帶潮切碎,石臼內(nèi)槌爛) 紅梔子(八十一個) 飛面(八兩)

量加水,共搗碎作餅。先以蔥湯洗患處敷貼,外以皮紙包裹。至重者一日一換,九日拔出青,傷自愈。

跌打損傷 臭椿樹皮旋揭一塊,生姜二兩,不拘公母雞絨毛一把,同搗濃敷上,用槿木皮遮護,以一炷香為度,自愈。

接骨仙方

千里馬(八雙,燒灰存性) 沉香 廣木香(各三兩) 象皮(瓦上焙) 琥珀(燈心同研) 冰片(各二兩) 骨碎補(去毛) 血竭(各一兩) 虎脛骨(醋炙,一對) 乳香(去油) 沒藥(去油,各一兩五錢)

上各研細和勻,瓷瓶收貯,看傷之大小,用藥錢許或八分,先用好米醋一茶杯,入銅杓內(nèi)熬滾,入藥再熬片時,調(diào)敷患處,不可太熱,不可太冷,敷上棉紙,裹好,新棉包緊,十日或八日一換。忌公雞、鯉、鱔,不忌牛、羊肉,戒房事,百日復舊如神。

跌打損傷。

地骨皮 威靈仙 骨碎補 川續(xù)斷(各六錢)

入瓷罐內(nèi),酒二斤,隔湯煮至斤半,服取汗。渣用酒一斤,煎半斤服。

接骨 大蛤蟆生搗如泥,敷縛定,其骨自合。

又方 義雞草葉搗爛取汁,熱酒和服,數(shù)次即愈。

跌打之后,凡大小便通利者,廣三七二三錢,酒煎飲。

跌打二便閉塞不通 柞樹根去心、皮二錢,酒煎服。

木石打傷 水龍骨 研,桐油調(diào)搽。

指甲爬破面皮 生姜汁調(diào)輕粉敷好無痕。

跌打損傷,時值暑天,腐爛恐生蛆蟲,外雖平滿,為害不一。宜用豬血切片,引出蛆蟲,再用白蒺藜、白蘞、貫仲為細末,香油調(diào)敷,其蟲即滅。

傷損愈后,肌膚青腫(《圣惠》)。用茄子種通黃極大者,切一指濃,放瓦上焙干為末,酒調(diào)二錢,臨臥服一夜,消盡無痕。

擦落耳鼻(《綱目》)用油發(fā)灰末,乘急以所落耳鼻蘸發(fā)灰綴定,以軟帛縛定,神效。

自行顛撲,穿斷舌心,血出不止(《綱目》)。取米醋以雞翎刷所斷處,其血即止。

仍用蒲黃、杏仁、硼砂少許多末,蜜調(diào)噙化而愈。

接指方(《入門》)。蘇木為末,敷斷指間接定,外用蠶繭包縛完固,數(shù)日如故。

傷破陰囊,二丸脫落,懸掛未斷,痛苦無任。(《醫(yī)鑒》)須教人慢慢托上,多取壁錢,敷貼傷處,日漸就安,其囊如故。

慈云散(畢峻功)。治癰、疽、疔腫、大毒,及跌打損傷,初起即消,已成即潰,接骨回生,功效如神。

番木鱉 川烏 土鱉蟲 鹿角( 灰,各二兩) 穿山甲(一兩六錢) 明天麻 草烏 川芎升麻 當歸尾 鬧楊花 生香附 僵蠶(各一兩) 蜈蚣 斑蝥(各四錢)

上各制畢,研極細末。重者用一錢,輕者用六分或八分,俱用無灰酒調(diào)服,被蓋取汗,不可見風,必須汗干,然后出幃 幕。

跌打昏暈不省人事 蟹殼燒灰存性,熱酒調(diào)服。再將大甘草嚼爛敷之。

跌打青腫 生山梔研,同白面熱水調(diào)敷。

打傷筋骨,遍體青腫,紫血不行,疼痛難忍。

白芷(一兩) 甘松(三錢) 三奈(一錢) 麝香(三分)

共研細。每服三錢,或童便或酒沖,開水調(diào)服。

接骨方

乳香 自然銅(醋 ) 沒藥(去油) 龍骨( ,各一錢) 麝香(三厘) 土鱉(一個,陰干,臨時研用)

共為細末。每服三分,服時再入土鱉末一個,須先整定傷骨,方可服用,否則接挫。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wǎng)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