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書籍 > 正文:(二)疏風解表茶
    

茶飲保健:(二)疏風解表茶

200.荊芥茶原料:荊芥10g、綠茶3g。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10分鐘后飲用,沖飲至味淡。功能:疏風解表。用途:外感發(fā)熱、頭痛;癰腫;流感。來源:《本草綱目》。201.荊石茶原料:荊芥5g、石膏3g、綠茶3g。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可加白糖,沖飲至味淡。功能:清…

200.荊芥

原料:荊芥10g、綠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10分鐘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疏風解表。

用途:外感發(fā)熱、頭痛;腫;流感。

來源:《本草綱目》。

201.荊石茶

原料:荊芥5g、石膏3g、綠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可加白糖,沖飲至味淡。

功能:清熱解表。

用途:風熱頭痛。

來源:《永類鈐方》。

202.荊桔茶

原料:荊芥5g、桔梗3g、甘草3g、綠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5~10分鐘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疏風清熱利咽。

用途:風熱壅肺之咽喉腫痛。

來源:《局方》。

203.荊薄茶

原料:荊芥5g、青薄荷3g、綠茶3g。

用法:用20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清熱祛風。

用途:口眼偏斜。

來源:《經(jīng)驗后方》。

204.荊大茶

原料:荊芥5g、大黃1g、綠茶3g。

用法:用20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疏風瀉熱。

用途:小腹急痛,肛門腫痛。

來源:《宣明論方》。

205.荊金茶

原料:荊芥5g、銀花3g、土茯苓2g、綠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泡飲,沖飲至味淡。

功能:疏風清熱解毒。

用途:一切瘡疥。

來源:《本草匯言》。

206.荊風茶

原料:荊芥5g、防風3g、柴胡3g、薄荷3g、綠茶5g。

用法:用300ml開水沖泡10分鐘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疏散宣通,和解退熱。

用途:風熱咽痛;泌尿系感染。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207.荊桂茶

原料:荊芥5g、桂枝3g、綠茶3g。

用法:用20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轉(zhuǎn)揚疏散,解肌發(fā)表。

用途:外感風熱。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208.

原料:防風10g、綠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疏風解表,祛濕止痛;抗菌,解熱鎮(zhèn)痛。

用途:外感風寒、頭痛項強;傷風

來源:《本經(jīng)》。

209.

原料:防風5g、葛根3g、荊芥3g、綠茶3g。

用法:用20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疏風解表。

用途:風邪傷衛(wèi)、惡風有汗。

來源:《癥因脈治》。

210.清空茶

原料:防風5g、羌活3g、川芎3g、柴胡3g、黃連0.3g、綠茶3g。

用法:用350ml水煎煮防風、羌活、川芎、柴胡、黃連至水沸后,沖泡綠茶10分鐘后飲用。也可直接沖飲。

功能:祛風止痛。

用途:風熱濕上擾頭目、目赤腫痛。

來源:《蘭室秘藏》。

211.風芷茶

原料:防風5g、白芷3g、綠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疏風止痛。

用途:偏正頭痛、痛不可忍者。

來源:《普濟方》。

212.風龍茶

原料:防風5g、地龍3g、漏蘆3g、綠茶3g。

用法:將防風、地龍、漏蘆的煎煮液300ml,沖泡綠茶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疏風通絡止痛。

用途:白虎風走轉(zhuǎn)疼痛、兩膝熱腫。

來源:《圣惠方》。

213.玉屏風茶

原料:防風5g、黃芪5g、白術3g、綠茶3g。

用法:用300ml水煮藥至水沸后泡茶,沖飲至味淡。

功能:疏風固表。

用途:自汗。

來源:《丹溪心法》。

214.

原料:防風5g、當歸3g、赤芍3g、川芎3g、白芷3g、綠茶5g。

用法:用350ml水煎煮防風、當歸、赤芍、川芎、白芷至水沸后,沖泡綠茶10分鐘后飲用。也可直接沖飲。

功能:疏風祛瘀生肌。

用途:癰疽難收口者。

來源:《外科十法》。

215.風天茶

原料:防風5g、天麻0.5g、蟬殼1g、綠茶3g。

用法:用水煎煮防風、天麻、蟬殼至水沸后,沖泡綠茶10分鐘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祛風,止癢。

用途:皮膚搔癢;風瘡疥癬。

來源:《圣濟總錄》。

216.

原料:防風5g、川芎3g、人參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解表益氣止汗。

用途:盜汗。

來源:《世醫(yī)得效方》。

217.

原料:防風5g、枳殼3g、甘草3g、綠茶3g。

用法:用20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消風理氣通秘。

用途:老人便澀。

來源:《簡便單方》。

218.

原料:防風5g、羌活3g、綠茶3g。

用法:用200ml開水泡飲,沖飲至味淡。

功能:疏風解表祛濕。

用途:外感風寒濕肢節(jié)疼痛。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219.

原料:防風5g、荊芥3g、綠茶3g。

用法:用20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疏風解表。

用途:外感風寒;流感。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220.風梅茶

原料:防風5g、烏梅2枚、甘草3g、綠茶3g、白糖10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祛風,抗敏。

用途:皮膚過敏;風邪所致皮膚搔癢。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221.抗敏茶

原料:防風5g、烏梅2枚、甘草3g、柴胡3g、五味子3g、綠茶5g。

用法:用防風、烏梅、柴胡、五味子的煎煮液350沖泡甘草、綠茶后飲用。也可直接沖飲。

功能:抗過敏。

用途:過敏性病癥;慢性肝炎。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222.風歡茶

原料:防風5g、合歡3g、老鸛草3g、綠茶3g。

用法:用200ml開水沖泡10分鐘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疏風解毒,安神;抗過敏。

用途:過敏性疾;支氣管哮喘因過敏因素誘發(fā)。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223.風菊茶

原料:防風5g、菊花3g、綠茶3g。

用法:用20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疏風明目。

用途:外感目赤、目澀、目癢。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224.麻黃解表茶

原料:麻黃1g、綠茶3g。

用法:用150ml開水泡飲,沖飲至味淡。

功能:發(fā)汗解表,平喘,利水;對支氣管平滑肌有解痙作用。

用途:外感風寒無汗咳喘;風水浮腫;鼻竅閉塞不通、香臭不聞。

來源:《滇南本草》。

225.麻黃茶

原料:麻黃1g、杏仁3g、桂枝3g、甘草3g、綠茶3g。

用法:用250ml水煎煮麻黃、杏仁、桂枝、甘草至水沸后,沖泡綠茶10分鐘即可。也可直接沖飲。

功能:發(fā)汗解表,止咳平喘。

用途:外感風寒表實所致頭痛發(fā)熱、無汗惡風而喘、身疼腰痛

來源:《傷寒論》。

226.桂枝解表茶

原料:桂枝3g、綠茶3g。

用法:用20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發(fā)汗解肌;抗菌抗病毒,利尿。

用途:風寒表證所致腰背肢節(jié)酸痛。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227.桂枝茶

原料:桂枝3g、芍藥3g、甘草3g、大棗3枚、生3g、綠茶5g。

用法:用250ml水煎煮桂枝、芍藥、大棗、生姜至水沸后,沖泡甘草、綠茶10分鐘即可。也可直接沖飲。

功能:解肌表,和營衛(wèi)。

用途:外感風邪,營衛(wèi)不和所致頭項強痛、發(fā)熱汗出惡風、鼻鳴干嘔者。

來源:《傷寒論》。

228.桂芪茶

原料:桂枝3g、黃芪3g、芍藥3g、甘草3g、綠茶3g。

用法:用桂枝、黃芪、芍藥的煎煮液300ml,沖泡甘草、綠茶后飲用。也可直接沖飲。

功能:解肌止黃汗。

用途:身出黃汗。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229.香薷

原料:香薷10g、綠茶3g。

用法:用200ml開水泡飲,沖飲至味淡。

功能:發(fā)汗解暑,行水散濕。

用途:中暑頭疼;暑瀉肚腸疼痛;暑熱咳嗽水腫;腳氣。

來源:《滇南本草》。

230.香樸茶

原料:香薷5g、厚樸3g、白扁豆3g、茯神3g、甘草3g、綠茶3g。

用法:用250ml水煎煮香薷、厚樸、白扁豆、茯神至水沸后,沖泡甘草、綠茶后飲用。

功能:散寒運濕。

用途:脾胃不和濕滯、外感寒邪、發(fā)熱身疼、肢節(jié)倦怠、嘔吐

來源:《和劑局方》。

231.香薷止痢茶

原料:香薷5g、厚樸3g、生姜3g、綠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運濕止痢。

用途:霍亂腹痛吐痢。

來源:《救急方》。

232.香薷運水茶

原料:香薷5g、白術3g、綠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運濕消腫。

用途:風水所致水腫、小便不暢。

來源:《僧深集方》。

233.香藿茶

原料:香薷5g、藿香3g、綠茶3g、白糖10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芳香辟穢,運脾化濕。

用途:夏日受暑熱濕邪;可作飲料用。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234.香薷荷茶

原料:香薷5g、荷葉3g、綠茶3g、白糖10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化濕消暑。

用途:暑日濕邪所致全身重滯不適、肢節(jié)疼痛、煩悶。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235.香薷竹茶

原料:香薷5g、竹葉3g、綠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運濕清心除煩。

用途:暑月心煩亂。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236.細辛

原料:細辛0.3g、綠茶3g。

用法:用1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祛風,散寒,行水,開竅;解熱鎮(zhèn)痛,抑菌。

用途:風寒濕頭痛;風濕痹痛。

來源:《本草通玄》。

237.細芎茶

原料:細辛0.2g、川芎3g、附子1g、麻黃1g、生姜3g、綠茶3g。

用法:將細辛、川芎、附子、麻黃、生姜,置于300ml水中煎煮至水沸后,沖泡綠茶10分鐘后飲用。也可直接沖飲。

功能:祛風散寒止痛。

用途:風冷頭痛、痛則如破。

來源:《普濟方》。

238.細紫茶

原料:細辛0.2g、紫蘇3g、防風3g、桑白皮3g、薄荷3g、綠茶3g。

用法:用250ml水煎煮細辛、紫蘇、防風、桑白皮至水沸后,沖泡薄荷、綠茶10分鐘后飲用。也可直接沖飲。

功能,疏風散寒,宣肺理氣。

用途:外感風寒鼻塞咳喘。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239.細辛萸姜茶

原料:細辛0.2g、吳茱萸3g、干姜3g、紅茶3g、白糖10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祛風散寒止痛。

用途:風寒入里所致腹痛。

來源:《元和紀用經(jīng)》。

240.細香茶

原料:細辛0.2g、丁香1g、柿蒂3g、紅茶3g、白糖10g。

用法:用250ml水煎煮細辛、丁香、柿蒂至水沸后,沖泡紅茶、白糖10分鐘后飲用。也可直接沖飲。

功能:散寒止嘔。

用途:虛寒嘔噦。

來源:《綱目》。

241.細膏茶

原料:細辛0.2g、石膏3g、綠茶3g。

用法:用20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清宣表熱,宣通止痛。

用途:牙齦腫瘤;熱痹下頷關節(jié)痛。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242.細連茶

原料:細辛0.2g、黃連1g、綠茶3g。

用法:用1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杉舆m量白糖。

功能:清宣郁火。

用途:口瘡;口糜;流涎;牙齦腫痛。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243.細芪茶

原料:細辛0.2g、黃芪3g、麻黃3g、綠茶3g。

用法:用20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宣肺化水。

用途:慢性腎炎急性復發(fā);急性腎炎。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244.白綠茶

原料:白芷10g、綠茶3g。

用法:用30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祛風燥濕,消腫止痛;抗菌。

用途:頭痛;齒痛;寒濕腹痛;赤白帶下;癰疽瘡瘍。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245.白烏茶

原料:白芷5g、制烏頭0.2g、綠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祛風止痛。

用途:頭痛及目睛痛。

來源:《朱氏集驗醫(yī)方》。

246.白芷辛茶

原料:白芷5g、辛夷3g、防風3g、蒼耳子3g、川芎3g、綠茶3g。

用法:用400ml水煎煮白芷、辛夷、防風、蒼耳子、川芎至水沸后,沖泡綠茶10分鐘后飲用。也可直接沖飲。

功能:疏風通竅。

用途:鼻淵、鼻竇炎。

來源:《瘍醫(yī)大全》。

247.白大茶

原料:白芷5g、大黃1g、綠茶3g。

用法:用20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解毒消腫。

用途:癰疽腫痛。

來源:《經(jīng)驗方》。

248.白芷荊茶

原料:白芷5g、荊芥3g、蒿本3g、綠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疏通肝經(jīng)寒濕。

用途:腹急冷痛;寒濕帶下淋漓。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249.羌活茶

原料:羌活10g、綠茶3g。

用法:用30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散表寒,祛風濕,利關節(jié)。

用途:感冒風寒頭痛無汗;風寒濕痹、項強筋急、骨節(jié)酸疼;風水浮腫。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250.羌英茶

原料:羌活5g、蒲公英3g、板藍根3g、綠茶3g。

用法:用30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解表消炎。

用途:感冒發(fā)熱,扁體炎。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251.羌荊風茶

原料:羌活5g、荊芥3g、防風3g、獨活3g、甘草3g、綠茶3g。

用法:用3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解表祛濕。

用途:外感寒濕頭痛、肢節(jié)疼。

來源:《醫(yī)級》。

252.羌活防風茶

原料:羌活5g、防風3g、蒼術3g、川芎3g、白芷3g、綠茶5gwww.med126.com。

用法:用500ml水煎煮羌活、防風、蒼術、川芎、白芷至水沸后,沖泡綠茶10分鐘后飲用。也可直接沖泡。

功能:祛風勝濕。

用途:外感風寒濕邪。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253.羌附茶

原料:羌活5g、附子1g、干姜3g、甘草3g、紅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散寒止痛。

用途:客寒犯腦、腦痛犯齒所致手足厥冷、口鼻氣冷。

來源:《醫(yī)學心悟》。

254.羌附術茶

原料:羌活5g、附子1g、白術3g、生姜3g、甘草3g、綠茶3g。

用法:用350ml水煎煮羌活、附子、白術、生姜至水沸后,沖泡10分鐘后飲用。也可直接沖飲。

功能:祛風除濕散寒。

用途:風濕相博所致身體疼煩、掣痛難屈伸。

來源:《濟生方》。

255.羌活藁本

原料:羌活5g、藁本3g、防風3g、川芎3g、蔓荊子3g、綠茶5g。

用法:用400ml水煎煮羌活、藁本、防風、川芎、蔓荊子至水沸后,沖泡綠茶10分鐘后飲用。也可直接沖飲。

功能:解表疏風勝濕。

用途:風濕在表,頭痛頭重、腰背疼痛,或一身盡疼難以轉(zhuǎn)側(cè)。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256.羌活石膏茶

原料:羌活5g、石膏3g、綠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解表清里退熱。

用途: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257.羌活桂枝茶

原料:羌活5g、桂枝3g、綠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散寒祛濕。

用途:外感風寒濕邪。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258.羌活葛根茶

原料:羌活5g、葛根3g、綠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勝濕解肌,升疏清陽。

用途:冠心病因風寒濕誘發(fā)或加重;急慢性腹瀉。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259.羌活香薷茶

原料:羌活5g、香薷3g、綠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勝濕解表。

用途:暑日受濕,全身不適。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260.羌活藿香茶

原料:羌活5g、藿香3g、紅糖10g、綠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消暑除濕。

用途:暑天風濕熱甚,煩悶不適。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261.藁本茶

原料:藁本10g、綠茶3g。

用法:用30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散風寒濕邪。

用途:風寒頭痛、巔頂痛、寒濕腹痛、泄瀉、疥癬。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262.藁芎茶

原料:藁本5g、川芎3g、細辛0.2g、綠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散寒濕,止頭痛。

用途:外感寒邪頭痛及巔頂痛。

來源:《廣濟方》。

263.白龍茶

原料:藁本5g、川芎3g、細辛0.2g、白芷3g、薄荷3g、綠茶3g。

用法:用30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疏表散寒,通竅止痛。

用途:風邪所致偏正頭痛、鼻塞腦悶,或遍身瘡疥、手足頑麻。

來源:《普濟方》

264.藁術茶

原料:藁本5g、蒼術3g、綠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疏表除濕止痛。

用途:胃痙攣;腹痛。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265.辛夷茶

原料:辛夷10g、綠茶3g。

用法:用30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祛風,通竅;降壓。

用途:頭痛;鼻淵;鼻塞;鼻瘡。

來源:《綱目》。

266.辛蒼茶

原料:辛夷5g、蒼耳子3g、白芷3g、薄荷3g、蔥白3g、綠茶3g。

用法:用辛夷、蒼耳子、白芷的煎煮液350沖泡薄荷、蔥白、綠茶后飲用。也可直接沖泡。

功能:疏風通竅。

用途:鼻淵;鼻竇炎。

來源:《濟生方》。

267.辛白茶

原料:辛夷5g、桑白皮3g、梔子3g、桔梗3g、白芷3g、綠茶5g。

用法:用辛夷、桑白皮、梔子、桔梗、白芷的煎煮液400ml,沖泡綠茶飲用。也可直接沖泡。

功能:宣肺通竅。

用途:鼻竇炎;寒邪郁肺的咳喘。

來源:《瘍醫(yī)大全》。

268.辛夷蠶茶

原料:辛夷5g、僵蠶3g、白附子1g、半夏3g、白芷3g、綠茶5g。

用法:用400ml水煎煮辛夷、僵蠶、白附子、半夏、白芷至水沸后,沖泡綠茶10分鐘后飲用。

功能:祛風痰。

用途:風痰所致頭面腫癢如蟲走行。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269.辛夷夏茶

原料:辛夷5g、半夏3g、膽星3g、天麻1g、干姜3g、綠茶5g。

用法:用辛夷、半夏、膽星、天麻、干姜的煎煮液400ml,沖泡綠茶飲用。也可直接沖泡。

功能:溫化寒痰。

用途:寒痰所致頭;栌麌I。

來源:《本草匯言》。

270.蒼耳子綠豆

原料:蒼耳子1g、綠豆5g、綠茶3g。

用法:用200ml水煎煮蒼耳子、綠豆至水沸后,沖泡綠茶10分鐘后飲用?杉舆m量糖。

功能:祛風止痛,解毒。

用途:外感風寒頭痛;鼻炎鼻竇炎;風濕痹痛;過敏病癥;慢性農(nóng)藥中毒。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271.薄荷茶

原料:薄荷5g、綠茶3g。

用法:用20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杉舆m量冰糖

功能:疏風散熱,辟穢解毒;止痛。

用途:外感風熱頭痛咽痛、目赤等癥;可作為夏季消暑飲料。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272.薄荷甘茶

原料:薄荷5g、甘草3g、綠茶3g、冰糖10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疏風潤喉。

用途:咽喉腫痛;夏季消暑飲料。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273.菊花茶

原料:菊花5g、綠茶3g。

用法:用20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疏風清熱,解毒明目;抗菌抗炎。

用途:外感風熱,頭痛目赤、羞明流淚。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274.菊花羌活茶

原料:菊花5g、羌活3g、茵陳1g、薄荷2g、綠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可加適量冰糖。

功能:清熱祛濕,清利頭目。

用途:外感濕邪,肢體重著、目赤腫痛、頭暈乏力、口干苦、苔膩。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275.杞菊茶

原料:菊花3g、構(gòu)杞3g、綠茶2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杉舆m量白糖。

功能:滋腎養(yǎng)肝明目。

用途:肝腎陰虛目澀頭暈。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276.菊芎茶

原料:菊花5g、川芎3g、石膏3g、綠茶3g。

用法:用300ml開水沖泡后飲用,可加適量冰糖。沖飲至味淡。

功能:疏風清熱。

用途:外感風熱頭痛。

來源:《簡便單方》。

277.菊甘茶

原料:菊花5g、甘草5g、綠茶。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疏風清熱解毒。

用途:疔瘡;夏季飲料。

來源:《外科十法》。

278.菊銀茶

原料:菊花5g、金銀花3g、桑葉3g、綠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疏風熱,降血壓。

用途:頭暈;高血壓病。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279.桑葉茶

原料:桑葉10g、綠茶3g。

用法:用30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杉舆m量冰糖。

功能:祛風清熱,涼血明目。

用途:外感風熱,身熱頭痛、目赤口渴;肺熱咳嗽;皮下隱疹。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280.桑菊茶

原料:桑葉5g、菊花3g、薄荷3g、連翹3g、杏仁3g、綠茶5g。

用法:用400ml水煎煮連翹、杏仁至水沸后,沖泡桑葉、菊花、薄荷、綠茶10分鐘后即可。也可直接沖飲。

功能:疏風清熱。

用途:風溫咳嗽、微發(fā)熱。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281.桑葉杞茶

原料:桑葉5g、枸杞3g、菊花3g、決明子3g、綠茶3g。

用法:用2501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疏散風熱,清利頭目。

用途:風熱頭目眩暈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282.紫蘇茶

原料:蘇葉10g、綠茶3g。

用法:用30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發(fā)表散寒,理氣和營;抗菌解熱。

用途:風寒感冒,發(fā)熱咳嗽。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283.紫風茶

原料:紫蘇葉5g、防風3g、川芎3g、陳皮3g、甘草3g、綠茶5g。

用法:用300ml開水沖泡10分鐘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疏風散熱。

用途:外感發(fā)熱咳嗽。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284.緊陳茶

原料:紫蘇葉5g、陳皮3g、綠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泡飲,沖飲至味淡。

功能:散寒理氣。

用途:受冷上氣,咳逆欲嘔。

來源:《補缺肘后方》。

285.紫參

原料:紫蘇5g、人參3g、綠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泡飲,沖飲至味淡。

功能:疏風止咳益氣。

用途:氣虛外感咳逆短氣。

來源:《圣濟總錄》。

286.紫蘇安子茶

原料:紫蘇5g、川芎2g、白芍3g、當歸3g、人參3g、紅茶5g、紅糖15g。

用法:用400ml水煎煮紫蘇、川芎、白芍、當歸、人參至水沸后,沖泡紅茶、紅糖10分鐘后飲用。也可直接沖飲。

功能:和血安胎。

用途:孕婦胎氣不和,湊上心腹,脹滿疼痛。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287.紫蘇姜茶

原料:紫蘇5g、干姜3g、綠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溫肺止咳。

用途:慢性支氣管炎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288.紫連茶

原料:紫蘇葉5g、黃連1g、綠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泡飲?杉舆m量冰糖。沖飲至味淡。

功能:清熱消痞。

用途:胃熱嘔吐;尿毒癥劇吐;妊娠嘔吐。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289.紫蘇解郁茶

原料:紫蘇葉5g、蘇梗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疏風解表,疏肝行氣。

用途:梅核氣;小兒風寒外感傷食;外感有氣滯癥狀者。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290.紫蘇通利茶

原料:紫蘇葉5gwww.med126.com、蟬衣3g、益母草3g、花茶3g。

用法:用300ml開水泡飲,沖飲至味淡。

功能:疏風活血,利水解毒。

用途:腎炎水腫、蛋白尿;腎病綜合癥。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291.紫蘇香梗茶

原料:紫蘇梗3g、藿香梗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也可將二梗用水250ml煮沸后沖泡。

功能:疏氣化濕止瀉。

用途:慢性腹瀉;肺胃氣滯之痞脹瀉泄。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292.升麻

原料:升麻10g、綠茶3g。

用法:用30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發(fā)表升陽,解毒透疹;抗菌。

用途:寒熱頭痛;口皰;斑疹不透;中氣下陷之久瀉久痢脫肛;婦女崩帶子宮下墜。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293.升麻葛根茶

原料:升麻5g、葛根3g、白芍3g、甘草3g、綠茶3g。

用法:用300ml開水沖泡后飲用。也可用升麻、葛根、白芍的煎煮液,沖泡甘草、綠茶飲用。

功能:疏表清熱,升陽。

用途:外感風熱發(fā)燒、頭痛、肢體痛、皰疹發(fā)而不透。

來源:《閻氏小兒方論》。

294.升芩茶

原料:升麻5g、黃芩3g、葛根3g、牛蒡子3g、薄荷3g、綠茶5g。

用法:用500ml水煎升麻、黃芩、葛根、牛蒡子至水沸后,沖泡薄荷、綠茶10分鐘后飲用。也可直接沖飲。

功能:疏熱透疹。

用途:小兒痘痧疹不明;發(fā)熱身痛咳嗽;乳蛾痄腮。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295.清震茶

原料:升麻5g、蒼術3g、荷葉3g、綠茶3g。

用法:用300ml開水泡飲,沖飲至味淡。

功能:疏熱消腫。

用途:雷頭風,頭面生疙瘩腫痛、憎寒壯熱。

來源:《醫(yī)方集解》。

296.升連茶

原料:升麻5g、黃連1g、綠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清熱解毒。

用途:口舌生瘡;口熱臭。

來源:《千金方》。

297.升龍茶

原料:升麻5g、龍膽草3g、羌活3g、綠茶3g。

用法:用300ml開水泡飲,沖飲至味淡。

功能:清熱消腫。

用途:牙齦腫痛;牙黃口臭。

來源:《蘭室秘藏》。

298.升麻止崩茶

原料:升麻5g、柴胡3g、川芎3g、荊芥穗2g、當歸3g、花茶5g。

用法:用升麻、柴胡、川芎、荊芥穗、當歸的煎煮液400ml,沖泡花茶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升陽止崩。

用途:陽氣下陷崩漏不止。

來源:《墨寶齋集驗方》。

299.升麻清瘡茶

原料:升麻5g、黃芩3g、芍藥3g、當歸3g、甘草3g、花茶5g。

用法:用400ml水煎煮升麻、黃芩、芍藥、當歸至水沸后,沖泡甘草、花茶10分鐘后飲用。也可直接沖泡飲用。

功能:清疏表熱,消瘡生肌。

用途:心有風熱,泛生yin瘡腫毒。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300.升麻消癰茶

配料:升麻5g、連翹3g、大黃1g、生地3g、玄參3g、花茶5g。

用法:用400ml水煎煮升麻、連翹、大黃、生地、玄參至水沸后,沖泡花茶10分種后飲用。也可直接沖泡飲用。

功能:疏風清熱,解毒消癰。

用途:斑疹;癰疽;發(fā)熱。

來源:《圣濟總錄》。

301.升麻清肺茶

原料:升麻5g、桔梗3g、薏苡仁3g、黃芩3g、牡丹皮3g、花茶5g。

用法:用500ml水煎煮升麻、桔梗、薏苡仁、黃芩、丹皮至水沸后,沖泡花茶10分鐘后飲用。也可直接沖飲。

功能:清肺祛膿。

用途:肺癰吐膿血、作臭氣;胸乳間皆痛。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302.蔓荊子茶

原料:蔓荊子5g、綠茶3g。

用法:用20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疏散風熱,清利頭目。

用途:外感風熱,頭痛頭昏、目赤齒痛。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303.蔓荊防感茶

原料:蔓荊子5g、荊芥3g、白蒺3g、柴胡3g、防風3g、綠茶3g。

用法:用3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疏散表邪。

用途:外感風寒,目腫出淚,澀脹羞明。

來源:《本草匯言》。

304.蔓荊芪芍茶

原料:蔓荊子5g、黃芪3g、白芍3g、人參1g、黃柏1g、綠茶5g。

用法:用30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疏風清熱益氣。

用途:外感頭痛、咳喘短氣;勞疫飲食不節(jié)、內(nèi)障眼病。

來源:《蘭室秘藏》。

305.葛根茶

原料:葛根10g、綠茶3g。

用法:用300ml開水泡飲,沖飲至味淡。

功能:升陽解肌,除煩止渴,透疹;解痙,降血糖。

用途:溫病頭項強痛、煩熱消渴、癍疹不透;高血壓;心絞痛。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306.葛風茶

原料:葛根5g、防風3g、升麻3g、桔梗3g、前胡3g、綠茶3g。

用法:用30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或用葛根、防風、升麻、桔梗、前胡的煎煮液350ml,沖泡綠茶后飲用。

功能:升陽透疹。

用途:癍疹初發(fā)未透、身大熱。

來源:《全幼心鑒》。

307.葛柴茶

原料:葛根5g、柴胡3g、綠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疏散和解,輕清開達。

用途:溫病發(fā)熱;腮腺炎。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308.葛根蒼耳茶

原料:葛根5g、蒼耳3g、綠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疏經(jīng)氣,祛風濕,升陽。

用途:風濕痹痛。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309.葛升茶

原料:葛根5g、升麻3g、綠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升散解毒。

用途:胃中郁熱所致牙齦腫痛潰爛、口臭;頭痛;三叉神經(jīng)痛;鼻炎;鼻竇炎;麻疹;肝炎;降低轉(zhuǎn)氨菌。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310.葛香菖茶

原料:葛根5g、降香3g、石菖蒲3g、綠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升清降濁,宣化痰瘀。

用途:心胸痹痛。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311.葛丹茶

原料:葛根5g、丹參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化瘀生新,益胃生津。

用途:消渴癥兼有血瘀者;高血莊;冠心;黃疸;高膽紅素癥;糖尿病。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312.葛龍茶

原料:葛根5g、地龍3g、花茶3g。

用法:用300ml水煎煮葛根、地龍至水沸后,沖泡綠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活血通絡,清熱解痙。

用途:高血壓頭暈頭痛、項強、肢體麻木;腦血管硬化;腦血栓形成;頸椎綜合癥;急性腰扭傷。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313.葛芪茶

原料:葛根5g、黃芪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補氣舉陽,升清活血。

用途:高血壓氣陰兩虛;腦血管硬化之氣陰兩虛;中風后遺癥氣虛者。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314.牛蒡子茶

原料:牛蒡子10g、綠茶3g。

用法:用30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疏散風熱,宣肺透疹,消腫解毒;抗菌,降血糖。

用途:風熱咳嗽、咽喉腫痛;風疹作癢,癍疹未透;癰腫瘡毒。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315.牛荊茶

原料:牛蒡子5g、荊芥3g、甘草3g、綠茶3g。

用法:用30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疏散風熱,解毒利咽。

用途:風熱侵肺咳喘、咽膈不利。

來源:《本草衍義》。

316.牛萍茶

原料:牛蒡子5g、浮萍3g、薄荷3g、綠茶3g。

用法:用30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杉影滋恰

功能:宣肺透疹。

用途:風熱襲表,遍身皮膚癮疹。

來源:《養(yǎng)生必用方》。

317.牛蠶茶

原料:牛蒡子5g、僵蠶3g、玄參3g、薄荷3g、綠茶3g。

用法:用牛蒡子、僵蠶、玄參的煎煮液300ml,沖泡薄荷、綠茶后飲用。沖飲至味淡?杉舆m量冰糖。

功能:祛風解毒。

用途:風腫斑毒作癢。

來源:《方脈正宗》。

318.牛旋茶

原料:牛蒡子5g、旋復花3g、綠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祛痰止痛。

用途:痰厥頭痛

來源:《圣惠方》。

319.牛蒼茶

原料:牛蒡子5g、蒼耳子3g、菊花3g、綠茶3g。

用法:用30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疏風明目。

用途:風熱頭痛連睛、昏澀不明。

來源:《方脈正宗》。

320.牛蒡消痛茶

原料:牛蒡子5g、羌活3g、生地3g、黃芪3g、豆鼓2g、花茶5g。

用法:用牛蒡子、羌活、生地、黃芪、豆鼓的煎煮液350ml,沖泡花茶后飲用。也可直接沖飲。

功能:疏熱除濕止痛。

用途:風熱成歷節(jié)、肢節(jié)赤腫麻木,甚至攻肩背兩膝。

來源:《本事方》。

321.牛蒡解肌茶

原料:牛蒡子5g、丹皮3g、石斛3g、元參3g、薄荷3g、綠茶5g。

用法:用400ml水煎煮牛蒡子、丹皮、石斛、元參至水沸后,沖泡薄荷、綠茶飲用。也可直接沖飲。

功能:疏風解毒消癰。

用途:頭面風熱;頸項痰毒;風熱牙痛。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322.疏風茶

原料:柴蘇葉2g、防風3g、荊芥1.5g、陳皮2g、香薷1g、綠茶5g。

用法:用400ml水煎煮紫蘇葉、防風、荊芥、陳皮、香薷至水沸后泡茶飲用。也可直接沖飲。

功能:疏風解表,祛濕化飲。

用途:內(nèi)蓄濕飲、外感風寒,無汗頭悶、憎寒、四肢無力。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323.清和茶

原料:菊花3g、桑葉3g、麥冬3g、竹菇3g、綠茶3g。

用法:用30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解表清熱。

用途:外感風邪、內(nèi)蓄滯熱,胸滿煩急。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quán)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wǎng)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