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民間中醫(yī) > 正文:這才叫醫(yī)案。。
    

脈法精微:這才叫醫(yī)案。!

中醫(yī)圖書大全 www。zhongyi120。cn
中醫(yī)光盤大全 www。yxgp。com。cn



頭痛

1.丁光迪醫(yī)案——風火上擾 
    張某某,男,46歲。
    初診:頭偏左痛已三四年,初時年發(fā)三四次,因見其母亦有頭痛,不甚介意。近年頻繁發(fā)作,發(fā)時每先耳鳴,腦中轟然。隨之左半頭面掣痛,血管跳動,不能伏枕,或時頭額欲得縛緊,或加捶擊,才以稍舒,目如欲脫,牙齒亦作痛,煩躁不安,大便艱行,每發(fā)1次,劇痛四五天,甚時10日左右方衰。幼時有中耳炎,但五官科、神經科檢查無特殊病灶發(fā)現(xiàn),擬診血管神經性頭痛。針刺服藥,西藥鎮(zhèn)痛,暫時緩解。但病發(fā)如舊。診時病勢正旺,頭痛昏暈,不能站起。舌紅、脈弦。
    [辨證]風火上擾。
    [治法]瀉火緩急。
    [方藥]川牛膝15g,懷牛膝30g,赤、白芍各15g,生、炙草各5g,制乳香10g,柴胡5g,藁本10g,當歸龍薈丸(無麝香)20g(分2次吞服)。
    2劑藥后見效,得大便三四次,疲乏欲睡,微微汗出,醒時頭痛幾平,復診時已能自訴病情,欣稱從未有此爽快取效。轉為養(yǎng)血清肝而愈。
    偏頭痛見風火之證,以水制火,以苦泄熱,人皆知之,但以柔克剛,以甘緩急,實際同等重要;火郁發(fā)之,宣通壅塞,亦不可廢。這是從五臟之間,調整生克制化關系,較之見病止痛者,是為全面。即如此證,風火相煽,上變頭目,而風是從火出,治火是急則治標,柔肝緩急是顧其本,熄風解疼,實為末事,因為火去急緩,風亦無所附而自熄。這種機理,余常援以為治,并取得療效。(宋祖憋.當代名醫(yī)證治匯粹.石家莊: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0.188~189)
   
2.蔡友敬醫(yī)案——風郁少陽   
    張某某,男,30歲。
    1973年3月16日初診。主訴:偏頭痛數(shù)年,每年三四月間左側頭痛即發(fā),痛時甚劇,不能起床,痛處固定不移,發(fā)時大便秘結。診查:現(xiàn)發(fā)作數(shù)天,同時尚伴眩暈、夜寐不安、肌肉抖動。苔薄黃,脈弦數(shù)有力。
    [辨證]風邪郁于少陽之經,氣血運行受阻。
    [治法]祛風行血、和解少陽。
    [方藥]散偏湯加減。
    大川芎、香白芷各20g,北柴胡、郁李仁、淡黃芩、嫩雙鉤各10g,秦羌活、北防風、生甘草各4.5g,炒白芍15g。
    二診:3月30日。服三劑后,左偏頭痛已減輕,睡眠亦佳,大便通和。苔薄黃,舌質稍紅,脈弦。再擬前法加減,大川芎、香白芷各20g,北柴胡、淡黃芩、京蔓荊、嫩雙鉤、大熟地各10g,秦羌活8g,炒白芍15g。
    三診:4月4日。服五劑后,左偏頭痛已除,但失眠眩暈尚存。苔黃舌質紅,脈弦細數(shù)。乃少陽邪部已達,肝陽上亢之象。再擬養(yǎng)肝降火,生白芍、大川芎、野百合各15g,相于仁、北五味、淡黃芩、棗仁、肥知母各10g,生甘草3g。
    服上方藥三劑后,失眠、眩暈均除,但偏頭痛又發(fā)作一次,較前輕微。再服散偏湯加減,服二劑后即痊愈。隨訪半年未見發(fā)作。
    [授語]蔡老在臨床上運用“散偏湯”加減,治療偏頭痛收效甚佳。以本例而論,患者自訴患偏頭痛已數(shù)年,每年三四月間即發(fā)作,劇痛臥床不起,影響工作,蔡老認為是風邪客于少陽之經,氣血運行受阻,當祛風行血、和解少陽,故使數(shù)年行疾得到治愈之效。(董建華.中國現(xiàn)代名中醫(yī)醫(yī)案精華.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584)
   
3.丁光迪醫(yī)案——氣滯血澀,肝失條達   
    鄂X X,女,36歲。
    初診:偏頭痛已二三年,每逢月經前四五天即發(fā)作。左偏頭脹痛欲裂,甚時引及右半部,滿頭脹悶如塞,孔竅不利,目亦模糊,影響睡眠,寐差頭痛更甚;影響食欲,并惡心欲吐,必待經行通暢以后,其痛才漸緩解,頭額亦漸清楚。月經每次超前四五天。經行不暢,前2天量很少,3日以后才多,但一二天又淋漓不凈,須延至六七日才斷。經色黯,有血塊,但無乳脹。腹亦不甚痛,惟覺腰酸,如此頭痛頻發(fā),經水淋漓,循環(huán)發(fā)作,幾無寧日。形體豐肥,無其他疾病,帶環(huán)正常。婦科、神經科檢查,無特殊發(fā)現(xiàn)。脈細,按之微澀,舌稍胖,苔薄膩。
    [辨證]屬于氣滯血澀,肝失條達,為經前偏頭痛之特殊證候。
    [治法]調肝和絡,升降氣機。
    [方藥]清空膏加減。
    柴胡、炙甘草各7g,川芎5g,防風、羌活、酒炒黃芩、半夏茯苓、當歸、丹皮丹參各10g,吳茱萸4g,澤瀉、川牛膝赤芍各15g,懷牛膝30g。月經前六七天開始服,連服7劑停藥,下月再如是服用。
    第1個月平平,第2個月(曾加石菖蒲10g)見顯效,偏頭痛減大半,第3個月竟不發(fā)作,月經亦順調,此后竟未復發(fā)。
    [按語]李東垣清空膏,本治“風濕熱頭痛,上壅損目,及腦痛不止”,藥能升清陽,瀉陰伙。此病風壅頭目為甚,是沖氣上逆,而肝血亦瘀,所以去黃連、茶之苦降,加泄厥陰,和陽陰,平沖逆之藥,則氣血和、升降利,其痛亦自止。(宋祖憋.當代名醫(yī)證治匯粹.石家莊: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187~188)
  
4.關幼波醫(yī)案——血虛肝旺   
    白某某,女,57歲。
    1980年川月29日初診。主訴:頭痛半月余,以后部及左側為重,疼痛發(fā)作時需用手按壓,伴有頭暈,惡心,二目欲閉,睡眠不佳,多夢,納差,脘脹,大便干燥,隔日一解,矢氣多。舌苔薄黃,脈象弦滑。
    [辨證]血虛肝旺。
    [治法]養(yǎng)血平肝。
    [方藥]首烏藤30g,旋覆花10g,生赭石10g,珍珠母30g,生地10g,生石膏30g,杭白芍20g,當歸10g,枸杞子15g,香附10g,川芎10g,木瓜10g,杭菊花10g,生甘草5g。7劑。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二診:服上藥7劑后,頭痛緩解,上方加石斛15g,再進7劑,諸證消失。
    三診:原方去珍珠母、枸杞子、杭菊花,加北沙參15g,石菖蒲10g,又進14劑以鞏固療效。隨訪半年,頭痛未再復發(fā)。
    [按語]此例證顯繁雜,因此在辯證時容易被其表面現(xiàn)象所迷惑,以致治療失去重點。雖然見有失眠多夢、納差腹脹、便結矢氣等證,但其要點當以血虛肝旺為本,肝脾失調為標。故仍以養(yǎng)血平肝為治,略加珍珠母、菊花清肝平肝,首烏藤、枸杞子養(yǎng)陰安神。藥后不但頭痛緩解,其他證候也相繼消失。(《北京市老中醫(yī)經驗選編》編委會.北京市老中醫(yī)經驗選編.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98)
2005-6-8 14:05 weiweihh
5.鄭蓀謀醫(yī)案——肝腎陰虛,肝陽上亢    
    例一 葉某某,男,54歲。1975年8月27日初診。
    患者左側偏頭痛史20余年,時作時休每于工作疲勞時發(fā)作頻繁。1963年起癥狀加重,頭痛劇烈時伴有雙手抽搐。1973年7月曾因左偏頭痛劇烈昏倒一次,約5分鐘后蘇醒。近年來頭痛更頻,伴有頭暈、頭重、腳輕、少寐多夢,大便不爽,口干喜飲茶水。血壓正常。西醫(yī)診斷“血管神經性頭痛”;颊呱噘|紅,苔薄白偏燥,脈沉弦。
    [辨證]肝腎陰虛,肝陽上亢。
    [治法]滋補肝腎,重鎮(zhèn)潛陽。
    [方藥]辛芷六味湯加減。
    北細辛2g,香白芷3g,生地12g,熟地12g,粉丹皮9g,懷山藥15g,結云苓9g,五味子3g,懷牛膝9g。
    1975年9月2日二診:服上藥5劑后頭痛頭暈有所減輕,舌紅苔薄白,脈沉弦。藥既中病,囑再服5劑。
    1975年9月15日三診:頭暈已除,精神轉佳,睡眠改善。僅黨左側顳部微微脹痛,舌紅尖赤,苔薄,脈沉弦。久病入絡,當佐活血行氣之品。照原方加川芎5g,5劑。
    患者先后服藥15劑后,頭痛頭暈悉除,精神轉佳,寐好。囑其再進原方5劉以鞏固療效。藥后隨訪至今,病未再發(fā)。
    例二 明某某,女,32歲。1975年11月6日初診。
    患者終日巔頂疼痛已年余,痛呈脹痛,延及左右兩顳側,伴頭暈如乘舟車,陣發(fā)心悸、心慌,耳如蟬鳴,甚至惡心,兩脅下脹滿,入夜口苦,晨起咽干喜飲溫水,大便結如羊屎,小溲尚可,月經量多,每逢經期上述癥狀加劇。自述有肝炎、貧血、菌痢病史。舌質黯紅,苔薄,脈弦細數(shù)。
    [辨證] 肝腎陰虧,瘀血內阻。
    [治法]宜補腎滋陰,佐以通絡止痛。
    [方藥]辛芷六味湯加減。
    北細辛2g,香白芷3g,熟地黃18g,粉丹皮6g,懷山藥15g,結云苓9g,女貞子15g,光澤瀉9g,懷牛膝9g,紫草茸9g,活磁石15g(先煎)。
    11月10日二診:服藥3劑后頭痛、頭暈明顯減輕,惡心已除。偶感脘腹不適,噯氣,腸鳴、矢氣頻作,大便稀軟,舌質黯紅,苔薄白,脈細弦數(shù),藥既中病,守方續(xù)進。照上方改紫草茸為赤芍9g。
    11月20日三診:上方服3劑,經期將臨,畏冷,頭暈神疲,心悸易驚,脘脹暖氣,納食乏味,腰酸,手足欠溫,大便軟,舌苔白,脈弦細數(shù)。肝氣乘脾,健運失職,脾虛見證突出,恐六味滋膩而礙脾運,治轉疏肝健脾,投柴芍六君湯加減。方藥:軟毛柴5g,杭白芍6g,結云苓9g,煮半夏5g,炙甘草3g,潞黨參12g,懷山藥15g,綿茵陳9g,漂白術5g,鹽枳殼3g。
    11月25日四診:服藥3劑,月經已凈,此次經量稍少;無明顯不適,僅在疲勞時感頭暈,心慌,大便稍干,小便暢,舌苔薄白,脈細弦,脾胃癥狀退居其次,仍以辛芷六味湯續(xù)進。
    12月2日五診:患者初診時需坐車來診,現(xiàn)已可騎自行車3公里路來診。頭痛已除,偶有輕微頭暈,目澀面赤,咽干喜冷飲,口舌生瘡,耳鳴腰酸時作,大便干結,舌紅苔薄,脈細弦。證仍屬肝腎陰虧,虛火上炎,治當滋補肝腎,壯水之主,以制陽光。方藥:生地黃18g,光澤瀉9g,結云苓9g,懷山藥15g,女貞子9g,粉丹皮6g,珍珠母15g(先煎),懷牛膝9g,黑元參12g,麥門冬9g。
    服上方6劑,諸癥減輕,口舌生瘡已愈,惟余目澀耳鳴、腰酸,囑其以杞菊地黃丸續(xù)服以鞏固療效。
    例三 王某某,女,52歲。1976年10月4日就診。
    患偏頭痛甚(抽痛),頭暈目眩,腰膝酸痛,心煩不寐,納食少進,微寒身楚,二便正常,脈弦細,雞心舌,舌紅,苔微黃。
    [辨證]肝腎陰虛。
    [治法]滋補肝腎。
    [方藥]辛芷六味湯。
    北細辛2g,白芷5g,生地黃15g,丹皮6g,茯苓9g,澤瀉9g,山茱萸6g,懷山藥12g,秋蟬衣10尾。
    藥后未再復診。半月后患者以周身關節(jié)疼痛求診,追述自服上方5劑后頭痛消失,眩暈亦除,夜寐已安。停藥后未見復發(fā)。
    [按語]上述3例均以頭痛為主訴,經中醫(yī)辨證皆屬肝腎不足,肝陽上亢所致,均投以辛芷六味湯治療獲效。例一頭痛20余年,經多方治療來效,來院后僅服15劑,頭痛悉除。此例患者因病程較長,久病入絡,故于辛芷六味湯中加川芎一味,取其辛竄以助辛芷活血祛瘀之功。例二,在治療過程中,因月經將臨,出現(xiàn)脾胃癥狀,通權達變施以疏肝健脾之柴芍六君湯3劑治療外,終以辛芷六味湯治療獲效,至于方中增減紫草茸一味,系取其涼血通便之功,大便既行,遂減之。例三,偏頭抽痛,頭暈目眩,乃風動之證,故于方中加蟬衣一味疏風解痙,服藥5劑則病除。方中或用磁石或用珍珠母者,系因二者均屬重鎮(zhèn)之品,味咸寒具有吸引肝腎之氣歸源的作用,前者偏于鎮(zhèn)肝,后者偏于平肝,可根據(jù)病情所需選用。(史宇廣,單書。敶t(yī)臨證精華·頭痛眩暈專輯.北京:中國古籍出版社,1992.98~102)

6.程門雪醫(yī)案——下焦虛寒,寒氣上逆
    例一 潘某某,女,成年。
    1959年3月19日初診。頭痛偏右,甚于子夜,痛甚則嘔吐,心悸不安,胃納不香,苔膩,脈弦。先擬玉真丸合茱萸湯加味。
    [辨證] 少陰之寒氣,夾厥陰之肝氣,邊犯于上,胃氣因而不安。
    [治法]溫腎祛寒,和胃降逆。
    [方藥]淡茱萸、薄荷炭各2.5g,潞黨參、陳廣皮、制半夏各4.45g,云茯苓、炒刺蒺、腎厥玉真丸(包煎)各9g,姜川連0.3g,煅石決明(先煎)12g,荷葉連1圈。
    二診:頭痛已減,嘔吐亦瘥,夜不安寐,腹中不舒。再以原方加減之。方藥:炒刺蒺藜、霜桑葉、辰茯神、腎厥玉真丸(包煎)各9g,煅石決明(先煎)12g,薄荷炭、春砂殼各2.5g,炙遠志3g,制半夏、青陳皮各4.5,左金丸(吞)1.5g,荷葉邊一圈。
    例二 王某某,男,成年。
    1948年6月11日初診:偏頭風疼痛,發(fā)于子夜,頭熱足冷,鼻竅不暢。玉真丸加味。
    [辨證]少陰之寒氣,夾太陽之風熱上犯,寒中夾熱。
    [治法]溫腎祛寒,清肝和胃降逆。
    [方藥]煅石決(先煎)18g,炒刺蒺藜、冬桑葉、甘菊花、腎厥玉真丸(包煎)各9g,薄荷炭、炒川芎、細木通各2.5g,藁本3g,北細辛0.3g。
    二診:偏頭痛已見輕減,前方玉真丸加味,尚覺合度,仍從原法出入。煅石決(先煎)25g,北細辛0.9g,龍膽草、炒川芎、薄荷炭各2.5g,炒刺蒺藜、冬桑葉、甘菊花各9g,槁本、苦丁茶、露蜂房各3g,腎厥玉真丸(包煎)12g。
    [按語]例一、二均用玉真丸獲效。此方出自許淑微《本事方》:“治腎氣不足,氣逆上行,頭痛不可忍,謂之腎厥!币话闫^痛的發(fā)作,或因于音響振動,或氣候的變化(雷風頭痛),或精神煩擾(肝旺),或苦思焦慮(血虛、腎虧)等等,在安靜和休息之后,大都可以輕減。而腎厥頭痛則每發(fā)于子夜(夜半11~1時左右),或子夜較甚,頭熱足冷,其脈浮弦,而沉按無力,舌淡,是辨證方面的特點。
    此兩例均為下焦虛寒,寒氣上逆之證。潘案是少陰之寒氣,夾厥陰之肝氣,這犯于上,胃氣因而不安,所以兼見嘔吐。程老用吳茱萸湯、瀉心湯、二陳湯為配合,以和胃降逆,是腎與肝、胃同治。王案是少陰之寒氣,夾太陽之風熱上犯,寒中央熱。證較復雜。這是《素問·五臟生成論》所謂:“頭痛巔疾,下虛上實;過在足少陰、巨陽(巨陽即太陽)”。所以程老兼用川芎茶調散方法為配合,是下虛上實、上下同治之法。兩例又用石決明、刺蒺藜、薄荷炭、桑葉、甘菊、荷葉邊、藁本、蜂房等以佐使藥。夜痛甚則易致失眠,故又配以茯神、遠志等品;加春砂殼以開胃;用木通、龍膽草等以清心肝之火。
    玉真丸是在半硫丸(半夏、硫磺)的基礎上,加石膏、硝石,共四味藥組成。硫磺味辛性熱有毒,溫腎祛寒;半夏溫胃而降逆氣;硝石咸寒與石膏同用,能入腎經,而石類重降,與半夏硫磺相配,可起到寒熱拮抗、協(xié)同降逆的作用。目前玉真丸已無成藥,近人或用醫(yī)門黑錫丹代之,其組成僅硫磺、黑錫二味。黑錫一名青,性味甘寒,降逆鎮(zhèn)沖,能解硫磺之毒,質重沉降之力,也不讓于石膏、硝石。偏頭疼痛而頭熱足冷,或頭痛夜甚以致失眠者,臨床常能見到,若多方治療無效果,上法可以選用。(上海中醫(yī)學院.程門雪醫(yī)案.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82.99~104)
2005-6-8 14:06 weiweihh
7.王永炎醫(yī)案——肝、脾、腎失調  
    例一 范某某,女,28歲。1977年10月初診。
    平素愛生悶氣,又兼操勞,3年前第一次發(fā)生左側偏頭痛。發(fā)作前眼前冒金花,視物模糊,發(fā)時劇痛,坐臥不安,頭脹痛、刺痛有搏動感,痛重則惡心、嘔吐,約數(shù)小時后緩解,以后每月都有發(fā)作。西醫(yī)診斷為血管神經性頭痛,給服麥角胺制劑,先可緩解,而后漸漸失效。近一年來陣發(fā)性偏頭痛,持續(xù)全頭痛,頭沉脹,重時痛如錐刺,痛處固定不移,發(fā)時仍有搏動感,兼有眩暈、目干澀、耳鳴、口苦、惡心、食少、食后腹脹,月經后延、色黑有塊,性情急躁易怒,難以入睡。診查:舌質黯紅,舌邊有紫色瘀斑,舌苦薄白中心淡黃,脈沉細弦。
    [辨證] 郁怒傷肝,勞倦傷脾,肝陽夾濕濁、瘀血蒙塞清陽。
    [治法]平肝醒脾,熄風通絡。
    [方藥]鉤藤30g,菊花10g,珍珠母30g(先煎),生龍牡30g(先煎),苡仁30g,省頭草10g,白芷6g,赤芍15g,川芎30g,川牛膝15g,竹茹10g,荷梗10g。
    服藥3付頭痛減輕,原方藥又進3付痛止,一周后復發(fā),但程度較前輕,繼服湯藥24付,后改丸藥,一年來未復發(fā)。
    例二 馮某某,男,46歲。1977年8月初診。
    左偏頭痛5年,發(fā)作前有視野缺損的先兆癥狀,發(fā)作時左顳側可觸及血管搏動;頭痛伴眼肌麻痹,左眼外展受限,左側顏面痛覺減弱,惡心嘔吐,夜睡不實。不發(fā)作時左額顳側有麻木發(fā)脹不適感,西醫(yī)診斷為血管神經性頭痛,久服麥角胺及索密痛等藥。診查:舌質黯紅,苔薄黃,脈弦滑數(shù)。
    [辨證]少陽陽明郁熱化風,瘀血阻滯脈絡。
    [治法]清肝胃熱,熄風活絡。
    [方藥]夏枯草15g,龍膽草6g,知母10g,赤芍15g,生石膏30g(先煎),川芎30g,川牛膝15g,鉤藤30g,蘄蛇10g。
    服藥3付頭痛銳減,自覺頭部有一種數(shù)年來少有的清爽感,睡眠安適,惟晨起頭暈。上方去知母、生石膏、龍膽草,加白豆蔻30g。再服藥3付,病情又輕。9天后因睡眠不好偏頭痛又發(fā)作,但程度較輕。舌質黯紅苔黃膩,再守前意加重活血之力。方藥:夏枯草15g,密蒙花10g,水蛭10g,刺蒺藜12g,珍珠母30g(先煎),草紅花10g,川芎30g,川牛膝15g,鬼箭羽10g,三七粉2g(分沖)。
    服藥3付頭痛未發(fā),左顏面麻木已除,左眼外展受限明顯好轉、尚有露白。帶方回原地繼續(xù)治療。
    例三 斯某某,女,41歲。1974年10月初診。
    1968年因精神受刺激,曾有癔病性痙攣發(fā)作,并患偏頭痛。最近一年偏頭痛發(fā)作頻繁,每月十數(shù)次,痛有搏動感,伴前額脹痛,病重惡心;口苦咽干喜冷飲,耳鳴,手足心熱;大便秘結,常三五日一解。西醫(yī)診斷為血管神經性頭痛,久服麥角胺制劑療效漸差,發(fā)作嚴重時當?shù)蒯t(yī)院給肌注杜冷丁并服水合氯醛,于熟睡幾小時后尚可緩解。診查:舌苦淡黃而干,脈沉細弦滑。
    [辨證] 證屬久病陰虛陽亢,肝胃郁熱上沖,血瘀脈絡。
    [治法] 清肝胃活血絡為主,適當加養(yǎng)陰生津之品。
    [方藥]龍膽草6g,夏枯草15g,知母15g,生石膏30g,川芎6g,川牛膝30g,竹葉6g,菊花10g,全瓜蔞30g,生大黃10g,芒硝6g(分沖),生地30g,天花粉15g,石斛10g。
    二診:服藥3付頭痛減輕,腑氣已通,諸癥皆有好轉,改擬芎芷石膏湯加味再治。川芎30g,白芷6g,生石膏45g(先煎),黃芩10g,刺蒺藜10g,赤白芍各15g,淡豆豉10g,青黛面2g(分沖),肉桂面1g(分沖)。
    三診:服藥15劑,頭痛已除,轉回原治療單位觀察。
    四診:1977年6月;颊邅砭⿵驮\,最近兩年偏頭痛明顯減輕,數(shù)月一發(fā),繼服前診方藥,病情尚可控制,發(fā)時疼痛不重。本次因外感高燒頭痛,經治表證已解,但偏頭痛復發(fā),劇痛,惡心嘔吐,口苦口干,便秘。舌質黯苔黃膩,脈細弦尺脈沉弱。證屬脾虛濕濁化熱,風陽上竄,血瘀阻絡,再擬清熱燥濕、活血通絡為法。方藥:鮮藿佩各10g,茯苓15g,白蔻3g(打),苡仁30g,黃芩10g,滑石塊15g,刺蒺藜10g,鉤藤30g,菊花10g,川芎12g,赤芍15g,川牛膝15g。
    五診:以本方加減服藥15劑,頭痛逐漸減輕,病止一周,帶方回原單位繼續(xù)治療。
   [按語]頭痛一證,當分外感與內傷。外感尤以風邪為主,內傷尤以肝、脾、腎三臟失調為主,并多因七情內傷所致。例一,郁怒傷肝,思慮傷脾,郁久化熱,治當以平肝醒脾活絡為法,選用川芎定痛飲加減。例二,病人左偏頭跳痛,左顏面麻木,伴惡心嘔吐、眠差,脈弦滑,為痰凝阻滯、少陽郊熱、循經上犯,治療重用夏枯草、龍膽草清肝膽部熱,川芎、赤芍活血,堅持服用收到良效。例三,乃肝郁日久,暗耗陰血,虛熱內生,脈絡阻滯,故頭痛伴口苦咽痛、耳鳴、手足心熱等,治用養(yǎng)陰生津退熱而奏良效。(董建華.中國現(xiàn)代名中醫(yī)醫(yī)案精華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1882~1885)
2005-6-8 14:09 weiweihh
面神經炎

1.施今墨醫(yī)案——風寒襲絡 
    王某某,男,20歲。
    春節(jié)外出,寒風勁冽,返家后即感周身酸楚,當夜即惡寒發(fā)熱,次晨盥洗時,水經口角自流,始見口眼均向右側喎斜,F(xiàn)癥除口眼仍斜外,時作寒熱,畏風,大使二日未行,小便短赤,食欲欠佳。舌苔薄白,六脈浮緊。前曾服小續(xù)命湯治之,風寒稍解,而肌肉拘緊之癥,尚未消除。
    [辨證]《金匱要略》云:“寸口脈浮而緊,緊則為寒,浮則為虛,寒虛相搏,邪在皮膚。浮者血虛,絡脈空虛,賊邪不瀉,或左或右,邪氣反緩,正氣即急,正氣引邪,喎僻不遂。邪在于絡,肌膚不仁;邪在于經,即重不勝。”此中風之證。
    [治法]祛風活絡。
    [方藥]羌活4.5g,僵蠶4.5g,鉤藤12g,獨活4.5g,全蝎6g,地龍10g,炒蒲黃10g,天麻4.5g,桑葉10g,防風4.5g,石菖蒲6g,刺蒺藜15g,桔梗4.5g。
    一診:服一劑,寒熱均除,口眼喎斜,稍覺松緩,前方去桑葉、蒲黃,加川芎4.5g、當歸10g。
    三診:藥服四劑,口眼喎斜已見好轉,右腮微腫。
    [方藥]全蝎6g,天麻4.5g,僵蠶4.5g,鉤藤12g,刺蒺藜10g,鹿角15g,地龍10g,蒲公英15g(酒炒),山慈菇10g,菖蒲6g,川芎4.5g。(魯兆鱗,楊思澍,王新佩.二續(xù)名醫(yī)類案.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1813)
  
2.孔慶璽醫(yī)案——風中經絡   
    顧某,女,30歲,工人。1984年1月20日就診。
    患者睡午覺醒來,突發(fā)口眼喎斜之癥。面色蒼白,口不渴飲,飲食睡眠如常,小便清長,大便微干,脈沉細弦,舌苔薄白,香質黃。
    [辨證]風中經絡。
    [治法]祛風除痰,通絡散寒。
    [方藥]附子60g,天麻15g,陳皮10g,半夏10g,茯苓30g,全蝎2條,蜈蚣2條,甘草3g。
    服一劑后患側面部有蟻行感,跳動,續(xù)服8劑則康復。
    [按語]面神經麻痹,常由風寒痰濕流滯經絡所致,常以此方祛風除痰,散寒通絡而收效。本方對寒證療效較好,而對熱證及寒熱錯雜之證,療效則不甚理想。(盧祥之.中國名醫(yī)名方.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1991:11~12)
  
3.陸銀華醫(yī)案——風寒襲絡   
    邊某某,男,32歲,軍人。1963年5月14日初診。
    三天前早晨出操回來,發(fā)現(xiàn)口角向右側喎斜,左眼不能閉合,言語不便,左口角流口水,左側面肌麻木,脈弦緊,苔薄白。
    [辨證]風寒襲絡。
    [治法]祛風通絡逐邪。
    [方藥]川羌活、防風、荊芥穗、蟬蛻各6g,天麻、川芎、白僵蠶、藁本各9g,全蝎、露蜂房、白附子各3g,蜈蚣3條。5劑。
    針刺:地倉透頰車,頰車透地倉,配刺人中。針刺后口角喎斜即在一定程度上糾正。    就診兩次,服藥10劑,針刺2次,外敷藥3次,口角喎斜已糾正,左眼能閉合,唯左側面肌略感麻木,治以補氣活血通絡,方用補陽還五湯作善后治療。(魯兆鱗,楊思澍,王新佩.二續(xù)名醫(yī)類案.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1814)

4.王永炎醫(yī)案——內外風邪相引 
    崔某,女,19歲。
    素常月經后錯,色黑有塊,本月延期半月未至,頭暈口苦,心煩易急,躁汗頻多。午睡貪涼,臨近窗口,突受外風,發(fā)為右側口眼喎斜。前服防風通圣丸牽正散加減約一周未見明顯效果。舌苔薄白,舌質偏紅,脈細弦稍數(shù)。
    [辨證]肝經郁熱,邪勢外蒸,以汗出受風,外邪引動內風。
    [治法]清肝熄風,活血通絡。
    [方藥]夏枯草15g,鉤藤30g,菊花10g,黃芩10g,烏梢蛇6g,地龍10g,赤白芍各10g,川紅花10g,雞血藤15g,川牛膝15g,水蛭6g。
    服藥3劑明顯好轉,服藥至9劑而愈。
    [按語]患者素有瘀血內阻,故診見月經后錯,色黑有塊;血瘀氣滯,瘀久化熱,引動肝火,上擾心神,干犯清竅,故頭暈、口苦、心煩;外感風邪引發(fā)肝火,循經上擾,陽化風動,以致口僻不遂,故用清肝熄風,活血通絡法。方中夏枯草、黃芩清肝火,鉤藤、菊花另加烏梢蛇清肝熄風,地龍、赤白芍、紅花、雞血藤、川牛膝及水蛭活血通絡,川牛膝尚能引血下行,取血行風自滅之意也。(董建華.中國現(xiàn)代名醫(yī)醫(yī)案精華.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211)

5.張震醫(yī)案——風邪入侵陽明 
    陳某某,女,28歲。1982年7月5日初診。
    產后20天突然口眼向右喎斜,左邊上下唇麻痹,吃物或吐物均無感覺,大小便正常,舌苔薄,脈緩。
    [辨證]風邪入侵陽明經。
    [治法]祛風止痙。
    [處方]方選牽正散加味:全蝎6g,蜈蚣3條,僵蠶5g,鉤藤10g,白附子10g,生甘草5g。
    二診:每日服藥1劑,3劑后癥狀減輕。守原方續(xù)服藥3劑。病痊愈。
    全蝎用活蝎效果最佳。制法:將活蝎放入鍋內焙干,碾成細粉。服法:用黃酒沖服,每服1.5~3g,日服3次。(董建華.中國現(xiàn)代名中醫(yī)醫(yī)案精華.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2174)

6.郭文顯醫(yī)案——風痰阻絡;血虛風動 
    例1 李某某,女,17歲。1964年冬初診。
    1964年冬季去外村上學,路遇狂風,回家后忽患右面口眼喎斜,目不能合,口不能收,右面麻木不仁,其他一切正常,病后一周來就診。脈象浮緊乏力,舌質淡無苔。
    [辨證]風痰阻絡。
    [治法]通絡活血,祛風化痰。
    [方藥]通絡牽正散加減:白附子9g,僵蠶9g,全蝎9g,鉤藤9g,地龍15g,天麻15g,紅花9g,赤芍9g。
    同時針刺承泣、迎香、下關、合谷穴。地倉透頰車穴,健側患側輪流刺,每日1次。針藥并施治療半月,口眼端正,病復如初。
    例2 某男,10歲,學生。1965年4月某日就診。
    發(fā)病已5天,口眼向右側喎斜,以口角為甚,左側面部麻木,偶有口涎流出,而自己無覺,飲食稍有不便。舌苔白,脈浮。乃風邪中絡,口眼喎斜。
    [辨證]血虛風動。
    [治法]養(yǎng)血祛風。
    [方藥]擬牽正散加味:白附子8g,全蝎6g,僵蠶8g,當歸8g,川芎8g,桂枝6g,防風8g,荊芥8g。
    上8味,加水適量,煎湯,取汁,去渣,溫服。日1劑,分2次服。
    針刺:左地倉穴透左頰車穴,留針5分鐘;左顴髎穴刺入3分,留針5分鐘。
    結果藥服3劑,針刺1次,病即愈。
    [按語]《金匱要略·中風歷節(jié)病脈證并治篇》說:“寒虛相搏,邪在皮膚,浮者血虛,絡脈空虛,賊邪不瀉,或左或右,邪氣反緩,正氣即急,正氣引邪,喎僻不遂,邪在于絡,肌膚不仁……”。今賊風中入左側面頰之脈絡,血脈損傷,致血氣運行受阻,無以濡布肌膚,肌膚失養(yǎng)而緩縱不收,故左側面頰麻木不仁,口眼向右喎斜?诓繂沸,則飲食有不便,且因其收攝津液之用失常,故偶有口涎流出,而自己不覺。病無熱象,故苔白。其為風邪傷絡而絡脈血虛,是以脈浮。(湯一新,王瑞祥.臨證備要·中國當代名中醫(yī)秘驗方.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155~156)

7.王寶光醫(yī)案——氣虛血瘀 
    李某,女,38歲,教師。1994年11月初診。
    患者于20天前因勞累,突感右側面部麻木,口眼喎斜,流涎,頭頸疼痛,惡寒發(fā)熱。在院外經服中西藥物(具體不詳)及針灸治療,現(xiàn)無惡寒發(fā)熱,無頭痛,仍全身乏力,右面肌弛緩,面色白,舌淡苔白,脈細弱。
    [辨證]氣虛血瘀。
    [治法]益氣養(yǎng)血,活血通絡。
    [方藥]當歸15g,黃芪20g,白芍、川芎、赤芍、浮萍、絲瓜絡各12g,白附子、僵蠶、全蝎、白芷各10g,甘草6g。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服藥15劑,諸癥消失。
    [按語]患病日久,邪劫必耗其氣血,又藥物的攻伐而氣血大傷,所以恢復期當補氣滋陰養(yǎng)血,氣血充則經脈通利,則使病愈。(田立,王立琴.王寶光主任醫(yī)師治療周圍性面癱的經驗.四川中醫(yī),1996,14(8):2)
2005-6-8 14:10 weiweihh


1.喬保鈞醫(yī)案——氣虛寒凝 
    孟某某,女,32歲,營業(yè)員,門診號:22857。
    1984年7月21日初診:10月來右下肢持續(xù)疼痛,自腰臀部沿股外側呈電擊樣向下放射,累則加劇,甚則右足不能履地,行走困難,其夫背著來診,右下肢沉困、怕涼,口和,食可,二便調,舌質紅,苔薄白,脈沉緩。
    [辨證]屬氣虛寒凝,經氣痹阻。
    [治法] 益氣溫經,活血通絡。
    [方藥]黃芪桂枝五物湯麻黃附子細辛湯化裁:生黃芪30g,桂枝9g,白芍30g,當歸15g,川芎9g,川牛膝13g,麻黃7g,附子5g,細辛4g,桑寄生15g,秦艽15g,威靈仙15g,紅花9g,雞血藤30g、豨薟草15g、鹽小茴3g。5劑,水煎服。
    7月27日二診:上藥一劑,全身微微汗出,汗后周身輕舒,又劑,暢汗,下肢痛減,足敢履地,盡劑,腰腿疼痛明顯減輕,依杖自行來診。口和,食可,二便調,舌質紅,苔薄黃,脈沉弦。上方去麻黃、附子,加川斷、狗脊、川木瓜各15g,繼服5劑。3月后追訪,藥盡病除,一直未犯。
    [按語]本案下肢沉困疼痛,活動后加劇,說明氣虛。氣虛則衛(wèi)外不固,風寒之邪乘虛而入,寒凝血滯,經脈不利,故病是證。治用黃芪桂枝五物湯益氣養(yǎng)營,扶正祛邪;用麻黃附子細辛湯溫通經絡,發(fā)汗逐寒;加川芎、牛膝、紅花、雞血藤等活血通經;加秦艽、威靈仙、豨薟草等除風活絡。全方扶正祛邪,偏于溫通,對坐骨神經痛之屬寒性者,療效頗佳,需要指出的是,發(fā)汗當適可而止,以免傷營損正,不利病情恢復。(喬振鋼.喬保鈞醫(yī)案.
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199~200)
   
2.章真如醫(yī)案——陰虛熱痹   
    黃某某,男,57歲,干部。1990年12月7日入院,住院號180。
    腰腿痛3月余。3月前因出差長途乘車,過度勞累,漸感腰痛不適,遂到某醫(yī)院住院,給予消炎痛、布洛芬等對癥治療,腰痛不減。經CT檢查發(fā)現(xiàn)“腰椎肥大,第二、三腰椎間盤向左脫出”。采用牽引治療1周,腰痛反而加劇,并引起右下肢后側放射疼痛,該院考慮腰椎病引起神經根炎及坐骨神經痛,改用強的松龍封閉。初起腰腿痛減輕,5天后因起床不慎,腰腿痛反復如故,又用針灸、神燈、超短波、敷藥、口服藥酒等治療半月余亦罔效。故請骨科會診,考慮做椎間盤脫出手術,患者恐手術更痛苦和可能引起后遺癥,經摯友介紹邀余診治。檢查:腰脹酸痛,動則痛如刀絞,不能行走,臥倒亦困難,坐以達旦,徹夜難寐,苦不堪言,口干口苦,脈弦緊,舌質黯紅,舌苔白膩。囑患者忍痛臥位體檢,觸腰肌緊張,右側稍隆起,皮膚有針灸、火罐痕跡,疼痛拒按,觸痛明顯,右拉塞格征陽性,其余理化檢查均正常。
    [辨證] 風濕化熱傷陰。
    [治法] 養(yǎng)陰清熱,甘寒通絡。
    [方藥]生石膏60g,麥冬15g,知母15g,白芍15g,甘草8g,丹皮10g,乳香10g,沒藥10g,細辛3g,懷牛膝15g,杜仲15g,海桐皮15g,桑枝30g,生地15g,每日1劑煎服。
    12月12日二診:服藥4劑,腰痛漸緩,能上床左側臥位,但不能翻身,睡不安寐,口干不欲飲,晨起稍可床邊活動,舌脈同前,仍宗前法。
    生地15g,玄參15g,麥冬15g,當歸10g,白芍10g,忍冬藤15g,桑枝30g,石斛10g,牛膝10g,狗脊10g,杜仲10g,川斷10g,海桐皮10g,乳香10g,沒藥10g,苡仁40g,夜交藤10g,每日1劑。
    12月20日三診:服上藥8劑,腰痛大減,晨起能獨自行走,由他人攙扶上下樓梯鍛煉半小時,夜臥轉側自如,唯午后腰痛隱隱,右下肢酸脹不適。脈弦,舌紅,苔薄白。細析脈證,濕邪漸除,陰虛尚存,擬養(yǎng)陰清熱,祛風通絡法。
    生地15g,玄參15g,麥冬15g,石斛15g,杜仲15g,川斷15g,桑寄生15g,牛膝15g,秦艽10g,靈仙10g,細辛3g,獨活30g,當歸15g,忍冬藤15g,每日1劑。
    12月29日四診:服藥7劑,諸癥悉除,步履如常,宿疾得已。囑患者避風寒,忌辛辣,勿負重,適當鍛煉,再予清滋達絡之品,調理善后,于1991年1月20日出院,隨訪至今,健康無恙。
    [按語]痹證系感受風寒濕熱之邪,阻滯經絡,引起肢體關節(jié)疼痛,酸楚等病證。大凡歷代醫(yī)家多以行痹、痛痹、著痹、熱痹辨治,庶不知久治不愈者,有陰虛熱痹之類。吾以為風濕之邪,侵犯經絡,久則化熱,熱盛液耗,筋絡失養(yǎng),或過用辛散溫燥藥物,津液耗損,痹痛益甚。故陰虛者,乃肝腎之虛,經絡失養(yǎng)也。本案患者形體肥胖,喜食膏粱厚味,嗜好飲酒,久釀濕熱,又逢長途勞累,感受外邪,內外相兼,而病痹證。綜觀前醫(yī)采用激素、藥酒等溫經通絡為治,俾虛火內盛,灼傷陰液,濕熱內阻氣血不運,經絡失養(yǎng)。有鑒于此,筆者救弊補偏,首以甘寒通絡,重用生石膏為君,直折其內盛之火,輔以生地、知母、丹皮、白芍、麥冬等養(yǎng)陰清熱,佐以細辛、桑枝、海桐皮等祛風通絡,乳香、沒藥行瘀止痛,使以牛膝、杜仲補腎固腰。諸藥合用共有清熱養(yǎng)陰,祛風通絡,行瘀止痛之功,藥后諸癥減輕,后以滋營養(yǎng)液法,重用獨活祛風止痛,此扶正祛邪之意。(隋殿軍.當代中醫(yī)名醫(yī)醫(yī)案醫(yī)話選.長春: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482)
   
3.林沛湘醫(yī)案——寒凝血脈   
    曹某某,女,31歲。
    1990年1月13日初診:右腿疼痛2年余,加重2個月,疼痛自右臀部起,沿右腿外側及后側向下放射。癥狀常年不斷,時重時輕,冬季為甚。近2個月來疼痛較明顯。西醫(yī)診斷為原發(fā)性坐骨神經痛,曾用中西醫(yī)多種方法治療,病情未見改善。診得舌質淡,舌苔白,脈虛。
    [辨證]寒凝血脈,足太陽經痹阻。
    [治法]通經行痹。
    [方藥] 通經行痹湯加味:桂枝10g,白芍30g,炙甘草8g,生姜7g,大棗15g,威靈仙10g,獨活8g,徐長卿20g,牛膝10g,蘇木15g,制烏頭10g(先煎),全蝎7g。
    上方連服5劑,右腿疼痛明顯減輕。去烏頭再進10劑,癥狀基本緩解。后用獨活寄生湯化裁,調理近1個月。隨訪1年,未見復發(fā)。(李寶順.名醫(yī)名方錄.北京:中醫(yī)古籍出版社,1993.382)

4.張琪醫(yī)案——濕熱浸yin 
    冷某某,男,28歲。
    感受寒濕2年余,左臀連下肢如一條線牽拉作痛,酸軟乏力,沉重難以,拘急不能伸,步履艱難,西醫(yī)診為“坐骨神經痛”,經治無效?淘\:溲黃如茶,舌苔白厚膩,脈沉緩。
    [辨證]此病乃初罹于寒濕之邪,日久化熱,濕熱蘊結,傷于筋絡。濕性重濁,故沉重難支,濕熱傷筋,則筋拘急難伸。
    [治法] 清熱利濕,疏筋活絡。
    [方藥]穿山龍、地龍、薏苡仁、懷牛膝各50g,白芍40g,萆薢、茯苓各20g,蒼術、黃柏、知母各15g,甘草10g,老貫筋50g,水煎服。共經四診,服藥26劑,患肢已恢復如常,囑停藥觀察,隨訪痊愈。(李國平,劉香云.張琪治療痹證10方.中醫(yī)雜志,1992,33(10):18~20)
   
5.施今墨醫(yī)案——陽虛寒凝  
    張某某,男,32歲。
    去年一月間曾患腰痛,連及右腿酸楚,不能直立,夜間痛甚不能安眠。曾住協(xié)和醫(yī)院40余日,近月余,斯癥再發(fā),已服西藥及注射藥針,并經針灸治療,未見好轉。舌質淡,苔薄白,脈象沉遲。
    [辯證]風寒之邪,入侵絡道,陽氣不充,寒凝致痛。
    [治法]強腰腎,溫命門,以逐寒邪。
    [方藥]杭白芍12g,金狗脊15g,宣木瓜10g,川桂枝6g,大熟地10g,茯苓、茯神各10g,川附片10g,春砂仁3g,烏蛇肉24g,北細辛3g,油松節(jié)30g,川杜仲10g,沙蒺藜10g,功勞葉15g,川續(xù)斷10g,刺蒺藜10g,酒川芎4.5g,炙甘草10g,虎骨膠6g(另烊兌服)。
    二診:服2劑無變化,藥力未及也,擬前方加重藥力。
    杭白芍6g,川桂枝6g,大熟地10g,茯苓、神各10g,川附片10g,破故紙10g,巴戟天10g,川杜仲10g,春砂仁3g,烏蛇肉24g,北細辛3g,川續(xù)斷10g,左秦艽6g,白薏仁18g,炙草節(jié)10g,虎骨膠6g(另烊兌服)。
    三診:前方服3劑,已生效力,疼痛減輕,腰腳有力。
    前方加黃芪24g,追地風10g,千年健10g,威靈仙10g,去茯苓、茯神、薏仁。
    四診:藥服3劑,更見好轉,基本已不疼痛,行動便利,擬用丸方鞏固。
    以三診處方3付共研細面,煉蜜為丸,每丸重10g,早、晚、午各服1丸。(祝湛予,翟濟生,施如瑜,等.施今墨臨床經驗集.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82.104~105)
  
6.楊兆鋼醫(yī)案——瘀血阻脈   
    李某某,女,48歲,商店職工。患者右下肢自覺沿大腿后面向下放射疼痛難忍,不能行走,一周來痛苦不堪,咳嗽用力時痛勢更劇,夜間難以入眠。檢查:神清,痛楚面容,被家屬背上診床,呻吟,哭泣。腰、腰骶之間椎旁壓痛明顯,小腿外側或足背外側感覺減退。踝反射減弱,膝反射正常。臀點、腓點、腘點、踝點壓痛明顯,Lasegue征陽性。舌質暗紅,脈沉澀。X光檢查:腰椎增生,非典型椎間盤突出。
    [辨證]由于椎間盤損傷,瘀血阻滯經脈,氣血運行不暢,腰椎病變處壓病拒按。脈絡阻塞,筋脈失養(yǎng),故患肢痛勢難忍,走路困難,動則加劇,脈澀舌暗乃瘀血不暢之象。
    [治法]通經化瘀,舒筋止痛。
    [芒針取穴]大腸俞、秩邊、環(huán)跳、委中、飛揚、陽陵泉、昆侖、血海、外承扶、外殷門。
    [操作] 患者側臥,兩腿屈曲位。先針大腸俞、斜向棘突、則有觸電樣感應,放射至足跟然后針環(huán)跳穴,外承扶(承扶旁2寸),外殷門(殷門旁2寸),三穴直刺2~3寸,令麻樣感應放射至足跟,飛揚直刺2.5寸,觸電樣感應至足跟以下,小腿抽動;血海直刺3寸,捻轉瀉法。每日針一次,20次為一療程,一療程患者疼痛顯減,已能被人攙扶走路,又依前法針一療程疼痛大減,自己能緩緩行走,三個療程后疼痛基本消失,檢查腰髓旁壓痛點基本消失,臀點、腘點、腓點、踝點壓痛基本消失,Laseguee征>80°,臨床治愈。(楊兆鋼.腦系疾病的芒針療法.針灸臨床雜志,1997,13(7):17)
2005-6-8 14:12 weiweihh
1.尚興彥醫(yī)案——風邪入中 
    李某某,男,51歲。1974年秋初診。
    右側面部陣發(fā)性閃電樣刀割似劇痛,在我院門診確診為三叉神經痛,經用維生素B、654-2肌注,口服苯妥英鈉及止痛鎮(zhèn)靜藥等無效,曾轉西安市某醫(yī)院神經科作無水酒精注射,稍有好轉,1年后復發(fā);再去北京某醫(yī)院手術治療,1年后又復發(fā)。由于患者對手術恐懼,拒絕再次手術,即用中藥湯劑濕敷2天痛減,后改用白烏膏外貼,1年余未復發(fā)。
    [辨證]風邪入中。
    [治法] 疏風散寒,通絡止痛。
    [方藥]生川烏、生草烏、白芷、黃丹、香油。
    方中生川烏、生草烏通血脈,搜風止痛;白芷行氣散血,祛風止痛;黃丹又叫鉛丹,有清熱拔毒作用,是制作膏藥中重要成分,在高熱油脂中對油脂之聚合起催化作用;香油甘微寒,緩解痙痛,是鉛丹膏的主要溶劑與賦型劑,為調制膏藥的重要材料。將上藥用香油浸泡24小時,然后文火煎藥,炸焦去渣,在油中徐徐加入黃丹成膏狀,再將藥倒入冷水浸24小時(去火毒)備用。亦可將上藥煎成湯劑加水200ml,煎至60~80ml盛瓶中備用。
    用法:發(fā)作頻繁、痛劇烈者,將中藥湯劑用紗布折疊數(shù)層濕敷患處,一般1~2天疼痛可減輕。繼將膏劑少許加熱攤在紗布塊上(依疼痛部位剪成圓形或長條)貼在患處,每5日換藥1次。方中生川烏、生草烏、白芷鎮(zhèn)痙、止痛和麻醉作用通過香油的滲透對末梢神經麻醉而起到止痛效果。個別人若遺留蟻走感,可在膏中加入麝香。另外由于膏藥熬制需要一定的技術,火候難以掌握,老嫩不易控制,故可將上藥研為細末,加入清涼油內外涂,以代替膏藥外貼,也可獲得滿意效果。(尚興言,周青勃.白烏膏外貼治療三叉神經痛.新中醫(yī),1980,(2):36)

2.管正齋針灸醫(yī)案——風寒入絡,經脈痹阻 
    張某,男,58歲,干部。1993年12月16日初診。
    反復右側面痛12年,加劇一月;颊哂1981年冬季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有頜部陣發(fā)性隱痛,常因洗臉時擦洗面部引起疼痛發(fā)作。其后逐年加重,多在秋冬季節(jié)發(fā)作。1993年11月中旬右側面痛加重,呈陣發(fā)性閃電樣劇痛,每隔15分鐘左右疼痛一次。服用卡馬西平、顱痛定等藥物無效。脈浮緊,舌黯淡,苔白。
    [辨證] 風寒入絡,經脈痹阻。
    [治法]疏風散寒,活血止痛。
    治療經過:取下關、太陽、頰車面穴齊刺法,配取止痛穴、牙痛穴,電針連續(xù)波,頻率80次/分,留針30分鐘。針治后,疼痛發(fā)作次數(shù)明顯減少。每隔1~2日電針治療一次,治療25次后,而痛完全消失。隨訪3年,疼痛未復發(fā)。
    [按語]《靈樞·官針》篇:“齊刺者,直入一傍入二,以治寒氣小深者,或日三刺。三刺者,治痹氣小深者也!惫芾弦罁(jù)齊刺法原則,運用面穴齊刺法治療三叉神經痛,下關穴直刺,進針深度1~1.2寸;太陽透下關穴,向下斜刺或平刺,進針深度1.2~1.5寸;頰車透下關,向上平刺1.2~1.5寸,針刺得氣后,太陽、頰車加用電針。本法往往穴少而效宏。(管遵惠.管正齋老中醫(yī)刺法經驗介紹.針灸臨床雜志,1997,13(6):9~11)
   
3.于鵠忱醫(yī)案——邪犯少陽   
    單某,女,39歲,農民。1986年12月22日初診。
    5年前患右側三叉神經痛,間斷發(fā)作,經多次治療未果。癥見右面頰陣發(fā)性抽搐痙攣,表情痛苦,苔薄白,脈弦,屬小腸、少陽經肌表之發(fā)作性疼痛。
    [辨證]邪犯少陽。
    [治法]緩急止痛,活血通絡,祛風舒筋。
    [方藥] 芍藥、甘草、川芎、牛膝、僵蠶、柴胡等。
    8劑后疼痛止,痙攣除,2年后獲悉未復發(fā)。
    [按語]于老長期從事臨床工作,善于治療內、婦、雜病,對三叉神經痛,主要從緩急止痛、活血通絡、祛風舒筋入手,選以芍藥、甘草、川芎、牛膝、僵蠶,更以柴胡疏少陽之經氣,可謂切中病機,故能藥到病除。對偏頭痛(神經性頭痛)療效亦佳。(上海市衛(wèi)生局.上海老中醫(yī)經驗選編.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80.53~54)
  
4.夏度衡醫(yī)案——肝風上擾   
    例1 彭某某,女,51歲。1978年12月5日初診。
    患者從1978年6月開始不明原因的左側牙床及顏面部間發(fā)性疼痛,以后疼痛逐漸加劇,發(fā)作次數(shù)逐漸增多,每次發(fā)作時間為數(shù)秒或數(shù)十秒,咀嚼不慎或微風拂面時均可誘發(fā),食炒蝦后尤為明顯。痛如錐鉆、電擊,伴同側面肌抽搐。每發(fā)作劇痛時,其痛楚不可名狀,嚴重影響睡眠與飲食,煩躁。有時感左上后牙松動不適、牙齦腫痛,口臭。自訴曾幾次對生活失去信心。曾多方求醫(yī),診斷為“三叉神經痛(左)”、“慢性牙齦炎”。經針灸,服用中
藥(祛風活血、清熱解毒),西藥(鎮(zhèn)痛、抗菌),并自購大量參須、麥冬泡水當茶飲,均無效果而就診于余。見其用手捂于左面頰,表情痛苦,左上第二磨牙松動,附近牙齦稍紅腫、輕觸痛,齦緣可見少量黃白色膿液,舌淡紅、苔薄,脈沉細而弦。
    [辨證]肝風上擾,兼陽明胃熱。
    [治法] 柔肝熄風和絡,佐以清胃排膿。
    [方藥]四味芍藥湯加味:白芍30g,生牡蠣30g(布包),丹參15g,甘草15g,葛根15g,生黃芪15g,4劑,水煎服。
    二診:服藥后以上諸癥均明顯好轉,精神大振,舌淡紅,苔薄白,脈沉細。原方續(xù)服5劑。
    三診:顏面及牙床疼痛已除,面肌抽搐已止,曾特地試食炒蝦也未見復發(fā),牙齦紅腫明顯減輕,齦緣未見膿液。另數(shù)年來大便干燥,舌淡紅,苔薄白,脈沉細。原方加瓜蔞15g,再服5劑,以鞏固療效。
    隨訪8年,一直未復發(fā),左上第二磨牙也不見松動,痼疾霍除。
    例2 譚某某,男,55歲。退休工人。1980年4月13日初診。
    患者右側面頰部陣發(fā)性劇痛反復發(fā)作9年余,曾先后到衡陽、長沙等地醫(yī)院就診,診斷為“右三叉神經痛(Ⅰ、Ⅱ支)”,給予中藥(藥物不詳)、西藥(苯妥英鈉、安定、卡巴咪嗪等)、理療、酒精封閉等治療,病情未見好轉,因病提前退休。1980年4月以來,疼痛加劇,痛如刀割、電擊,伴同側面肌抽搐,日作數(shù)十次而再度來長沙醫(yī)治,某附屬醫(yī)院建議作三叉神經撕脫術,患者因畏懼手術而來我院就診。來時患者癥見:表情痛苦,右嘴角旁有一明顯的“扳擊點”,無感覺與運動障礙,舌質稍紅、苔薄白,脈弦。
    [辨證]肝風上擾。
    [治法] 柔肝潛陽,和絡熄風。
    [方藥]四味芍藥湯:白芍30g,生牡蠣30g(布包),丹參30g,甘草15g。
    服藥2劑后,頓覺疼痛緩和,痛次減少;進10劑后疼痛顯著緩解,精神大振。要求帶藥回家續(xù)服,給以原方10劑再進。
    1980年7月27日,患者來信,告前后共服本方25劑,服藥后疼痛完全消失,數(shù)月來未見病情復發(fā)。(上海市衛(wèi)生局.上海老中醫(yī)經驗選編.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0.51~53)
   
5.張炳厚醫(yī)案——肝陰不足,肝風上擾
    楊某某,男,50歲。
    右側顏面、鼻旁區(qū)跳痛、灼痛、刺痛五年。痛甚連及右齒、右側前額、眉棱骨,因痛苦不堪而納呆少言。平日痰多色黃而粘,大便干燥。曾用激光、局部封閉及口服止痛劑治療,療效不顯,來診時面色紅赤,舌苔薄白,脈沉細。
    [辨證] 肝陰不足,肝風上擾,流竄陽明。
    [方藥]遂用滋生青陽湯加減:白芍40g,鉤藤20g,生石決20g,炙甘草20g,生地15g,麥冬15g,生石膏15g,丹皮15g,白僵蠶10g,白芷10g,葛根10g,全蝎5g,蜈蚣2條,白花蛇一條。水煎,日一劑,分溫兩服。
    進藥14劑后,患者喜而告之:疼痛大減,且疼痛持續(xù)時間明顯縮短,效不更方,上方加白附子10g,繼服14劑后,疼痛消失,狀若常人。又予十劑以鞏固療效。隨訪一年,未再復發(fā)。
    [按語]滋生青陽湯出自清代醫(yī)師費伯雄所著《醫(yī)醇賸義》,本方原為主治中風頭目眩暈,肢節(jié)搖顫,如登云霧,如坐舟中之癥。三叉神經痛的病機以肝腎陰虛、肝風上擾最為多見。遂取該方滋陰潛陽、養(yǎng)血柔肝、熄風通絡之性。方中白芍、當歸養(yǎng)血斂陰,柔肝止痛,平抑肝陽;石決明、天麻平肝潛陽,熄風止痙;生地、麥冬、丹皮、石斛清熱諒血,養(yǎng)陰生津。全方旨在滋陰潛陽,柔肝熄風。臨證中重用白芍、當歸,取其“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
滅”之意。中醫(yī)理論認為:通者不痛,痛則不通。故疼痛之證應以通為治;陽明熱結者,通腑瀉熱為通;心脈瘀阻者,活血祛瘀為通。三叉神經痛乃肝風上擾,故育陰柔肝,熄風通絡亦是通法,同樣取得止痛效果。方中重用白僵蠶、全蝎、蜈蚣、烏梢蛇、白花蛇等大量蟲蛇藥,取其入肝經及善走之性,透骨搜風,熄風通絡止痛。疼痛劇烈不止時,是否用蟲蛇藥如白花蛇能使療效增加,效果判然。張教授用方特別重視引經藥,尤其在治療撕裂般疼痛時
選用全蝎、蜈蚣、白花蛇之類,走肝入絡,即含引經之意。此外,方中每每選用葛根,系因三叉神經痛病變臟腑雖然在肝,但常常累及陽明之絡,而葛根入陽明經,走頸面,可引諸藥直達病所,使療效增強。(高力珊.滋生青陽湯加減治療三叉神經痛65例臨床觀察.北京中醫(yī),1996,15(4):38)
   
6.劉級三醫(yī)案——腎精虧耗,腎陰不足  
    于某某,男性,56歲。
    左側牙及下頜骨痛,已4年余,多次發(fā)作,開始患痛時,服鎮(zhèn)痛藥尚可緩解,近1個月再次復發(fā),日甚一日,劇痛不已,每因動舌,疼痛加劇,甚則頭頂墻壁,吃飯時必先服鎮(zhèn)痛藥,方能吞咽。經西醫(yī)診斷為“三叉神經痛”(下頜支),迭治罔效。更兩膝軟弱。又經某名中醫(yī)診治,服藥30余劑,以蜈蚣、天麻等藥物為主,服后仍無明顯好轉。特請劉老診治。診見:體質消瘦,面色灰暗,舌苔略薄白,脈弦細。
    [辨證]腎精虧耗,腎陰不足。
    [治法]滋補腎陰。
    [方藥]熟地黃50g,蓯蓉20g,白術15g,牛膝15g,黨參15g,熟附子15g,麥冬20g,白芍20g,枸杞子30g,五味子15g。
    [按語]腎主骨生髓,腎陰虧耗,腎精不充,骨髓失養(yǎng)而作痛,不可因劇痛而以風論治,以免辛燥走竄更傷腎陰,虛火上炎。(隋殿軍,王富春,景寬.中國當代名醫(yī)秘驗方精華.吉林,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358)
2005-6-8 14:14 weiweihh
1.王永炎醫(yī)案——痰熱風動;肝腎不足,血瘀風動 
    例1.趙某某,男,59歲。
    3年前發(fā)現(xiàn)雙手震顫,而后逐年加重。入院后查雙手震顫屬靜止型,幅度中等,寫字可見明顯的震顫線條,影響工作、生活,生活自理能力差。雙手震顫始動時間2.5S。兼有頭暈眠差,心胸悶痛,汗多。舌質黯有瘀點,舌苔根部黃膩,脈細弦滑。
    [辨證]以氣陰不足而氣虛生痰,陰虛生熱,痰熱內盛以致內風動越,證屬痰熱風動。
    [治法]清熱化痰,養(yǎng)血活血。
    [方藥]全瓜蔞30g,膽南星10g,竹瀝30g,鉤藤15g,天麻10g,珍珠母30g(先煎),丹參15g,赤芍10g。另選用羊角粉1.5g,隨湯藥分兩次沖服。
    經治療半月,出院時震顫幅度變小,程度變輕,可以自控,寫字前后對照明顯好轉,生活可以自理,始動時間縮短為1.6s,拐彎時間縮短為1.8s。治療前后兩次腦電圖對比,治療前α波指數(shù)為28%,而治療后α波指數(shù)為52%,前后對照α波指數(shù)有明顯的提高。本例療效判為臨床痊愈。出院后門診隨訪半年,病情穩(wěn)定。
    [按語]病人年逾五旬,氣陰自半,氣不足則運化差、痰濕聚;陰不足則生內熱、肝風煽。因而痰熱內盛,內風動越,雙手震顫。風痰熱上擾心神,填塞清曠之區(qū),故見頭暈眠差,心胸悶痛,汗多,舌黯。本病在本為氣陰不足,在標為痰熱生風,治以標本兼顧。羚羊角清肝熄風,全瓜蔞、膽南星清化痰熱,鈞藤、天麻平肝熄風,丹參、赤芍活血通絡。全方共奏清化痰熱,養(yǎng)血活血之功。
    例2.許某,男,51歲。
    1968年起發(fā)現(xiàn)右上肢震顫,漸進發(fā)展為四肢震顫。入院時查四肢震顫幅度大,程度重,肌張力增高呈鉛管樣強直,書寫困難,始動時間為3.3S,拐彎時間3S,兼有頭暈、腰酸。舌黯,苔薄白,脈弦數(shù)。
    [辨證]肝腎不足,血瘀風動。
    [治法]培補肝腎,活血熄風。
    [方藥]何首烏15g,生地15g,玄參10g,鉤藤15g,刺蒺藜10g,生牡蠣30g(先煎),丹參15g,赤芍10g,杜仲10g,珍珠粉0.3g(分沖)。
    經服藥10天出院震顫幅度明顯減輕,右手為中等度,左手為輕度,肌張力增高程度也減輕,始動時間為1.25s,拐彎時間為2.2s,寫字情況較前好轉,生活基本自理。治療前后肌電圖和腦電圖對比:治療前的肌電圖可見明顯的群數(shù)電位,治療后群數(shù)電位明顯減少。治療前的腦電圖α波指數(shù)為20%,治療后α波指數(shù)為46%,前后對照α波指數(shù)明顯提高。判為療效顯著進步而出院。
    [按語]患者年逾五旬,正氣虧損,肝腎不足。肝主筋,腎主骨,肝腎不足則筋骨痿軟;腎為作強之官,主司伎巧,腎虧伎巧不能,作強失司,故見肢體不自主震顫,且伴有頭暈、腰酸、舌黯等證。治用培補肝腎,活血熄風之法。選用何首烏、生地、玄參、刺蒺藜等平肝熄風、培補肝腎,丹參、赤芍活血熄風,共奏功效。(王永炎.中醫(yī)藥治療震顫麻痹綜合征35例的療效觀察.中醫(yī)雜志,1986,27(8):22~24)
   
2.劉渡舟醫(yī)案——痰火阻絡,陽氣化風   
    陳某某,男,75歲。
    1995年10月18日出診。1994年1月發(fā)病,全身震顫,不能自主,某醫(yī)院診斷為“震顫麻痹”。服用左旋多巴、美多巴、安坦等藥,癥狀未見好轉,特請劉老診治。證見全身顫抖,尤以上肢為重,手指節(jié)律性震顫,狀如“搓丸樣”,肌肉強直,面部表情呆板,雙目直視,口角流涎,步履艱難,伴頭痛,口干渴,大便秘結,一周一次,小便色如濃茶,口噤嚙齒,言語謇澀。舌紅,苔黃膩而燥,脈來滑大。
    [辨證]證屬三焦火盛動風,煎灼津液成痰,痰火阻塞經絡則陽氣化風而生掉動。
    [治法]宜清熱瀉火,平肝熄風,化痰通絡。
    [方藥]黃連解毒湯羚羊鉤藤湯加減:黃連10g,黃芩10g,竹茹20g,黃柏10g,梔子10g,鉤藤15g,天竺黃12g,龍膽草10g,菊花10g,桑葉10g,菖蒲10g,佩蘭10g,半夏12g,羚羊角粉1.8g(分沖)。
    服藥14劑后,兩手震顫減輕,行走較有力,口渴止,小便色淡,大便秘結,頭痛眩暈,言謇不利,多痰少寐,舌苔白膩挾黃,脈滑數(shù)。針對上述脈證的反映。上方加大黃4g,并加服局方至寶丹3丸,每晚睡前服1丸。
    服藥月余,頭暈少寐多痰大為減輕,語言明顯好轉(能簡單陳述病情),但仍腹?jié)M便秘,嚙齒,小便短赤,四肢及口唇顫抖。舌紅苔黃而干,脈來滑數(shù)。治用通腑瀉熱,涼肝熄風之法,調胃承氣湯羚角鉤藤湯加減。
    大黃4g,炙甘草6g,鉤藤20g,芒硝4g(后下),白芍20g,木瓜10g,麥冬30g,羚羊角粉1.8g(分沖)。
    上方服7劑,大便通暢,糞便如串珠狀。腹?jié)M頓除,嚙齒大減,小便通利,四肢有輕度顫抖。效不更方,仍用黃連解毒湯與羚角鉤藤湯加減。治療3個月,肢體震顫消除,能自己行走,手指屈伸自如,握拳有力,言語流暢,面部表情自然,二便正常。唯偶有頭暈,嚙齒,繼以芩連溫膽湯加減進退而愈。(陳明,劉燕華,李芳.全國名老中醫(yī)藥專家臨證驗案精華叢書·劉渡舟臨證驗案精選.北京:學苑出版社,1996.86~88)

3.趙紹琴醫(yī)案——血虛肝熱 
    張某,女,49歲。
    1989年12月6日初診;颊咭簧眍潉右呀2年多,西醫(yī)診斷為“帕金森綜合征”。曾服用中藥、西藥療效不顯?淘\時,患者精神呆滯,少言音低,震顫以上肢以及頭面部尤甚,伴有心煩夢多,納食不香,舌紅苦白,脈濡數(shù)且滑。
    [辨證]證屬血虛肝熱,絡脈失和。
    [治法]擬清瀉肝熱,養(yǎng)血和絡。
    [方藥]蟬衣6g,僵蠶10g。片姜黃6g,柴胡6g,黃芩6g,川楝子6g,木瓜10g,鉤藤10g,赤白芍各10g,桑枝10g,絲瓜絡10g。
    服藥14劑,顫動已減,余癥見輕,舌紅苔白,脈濡軟、沉取細弦,用疏調氣機,養(yǎng)血育陰的方法。藥用蟬衣6g,僵蠶10g,片姜黃6g,鉤藤10g,川楝子10g,旱連草10g,女貞子10g,阿膠10g(烊化)。服藥7劑,精神好轉,顫動已止,二便正常,用養(yǎng)血育陰、疏調氣機的方法。藥用柴胡6g,黃芩6g,川楝子6g,僵蠶10g,片姜黃6g,香附10g,木香6g,白芍10g,炙甘草10g,生牡蠣30g。再服7劑,鞏固療效。
    [按語]本病案以震顫為主,曾用不少中藥,多以平肝潛陽、安神鎮(zhèn)驚、祛風活絡為主,西醫(yī)曾用過左旋多巴等藥,療效均不明顯。趙師從脈、舌、癥等綜合分析,認為是血虛肝熱絡脈失和之證。因此先以清瀉肝經之熱,佐以養(yǎng)血和絡的方法,服藥2周,顫動大減。又以養(yǎng)血育陰,佐以清熱之法,服藥1周,病癥解除。(彭建中,楊連柱.全國名老中醫(yī)藥專家臨證驗案精華叢書·趙紹琴臨證驗案精選.北京:學苑出版社,1996.151~152)
2005-6-8 14:14 weiweihh
帕金森病

4.章真如醫(yī)案——氣虛血瘀   
    左某,男,58歲。
    患者1989年7月出現(xiàn)頭暈,頸項及雙手震顫,表情呆板,四肢動作笨拙,行走呈慌張步態(tài),睡眠不安,時作干咳。曾在某醫(yī)院住院診治,確診為帕金森病,予安坦、金剛烷胺治療,療效不顯。1991年來我院治療。入院時體檢:體溫36.9℃,脈搏為78次/分,血壓16/14kpa。神志清楚,精神欠佳,面色少華,表情呆板,頸項活動欠利,雙手震顫,以左手為甚,步履不穩(wěn),上下肢協(xié)同動作少,飲食尚可,口不干,大便尚正常,小便余瀝不禁,脈沉細,舌黯紅,苔薄白。
    [辨證]患者長期從事腦力工作,思慮過度,傷及心脾。氣血失養(yǎng),致血虛生風,肝風內動,故四肢活動欠利,顫抖為甚。
    [治法]益氣化瘀,鎮(zhèn)潛安神。
    [方藥]補陽還五湯加味:當歸、地龍、赤芍、鉤藤、僵蠶、全蟲各10g,黃芪20g,仁6g,川芎、紅花各8g,生龍牡、珍珠母各30g。
    連服半個月,下肢感沉重而乏力,左手震顫明顯。前方去龍牡,加廣木香、砂仁、半夏。服用2個月,病人病情大減,但感頭暈心悸偶作,汗出有饑餓感,晨起有震顫,夜寐欠安,脈沉細,舌質淡苔薄白。再用益氣養(yǎng)血法,方用黃芪桂枝五物湯加減:黃芪15g,桂枝、炙甘草各8g,白芍、當歸、僵蠶、山萸肉、內金、木香各10g,紅棗5g,砂仁6g,生龍牡30g。治療3個月,患者可以上半班,但有時出現(xiàn)緊張感,雙手輕微震顫,飲食尚可,二便調和。脈弦細,舌質黯淡,苔薄白。又擬鎮(zhèn)肝熄風法,藥用:甲30g,懷牛膝、麥冬、天麻各10g,茵陳、玄參、夜交藤各15g,代赭石、麥芽各20g,甘草8g,黃連6g。調理數(shù)月,病情穩(wěn)定后出院。屆時患者表情基本恢復正常,震顫明顯減輕,生活能自理。(姚英英.章真如治療震顫麻痹驗案.湖北中醫(yī)雜志,1998,20(6):43)
   
5.周仲瑛醫(yī)案——肝腎虧虛,風痰阻絡   
    張某,男,73歲。
    初診:1991年6月15日。主訴:右手震顫2年余,伴反應遲鈍半年;颊邅碓\時右手不停震掉,如搓丸數(shù)票。平時不能持筷拿物,經常打碎碗碟,行走不穩(wěn),起步維艱,兩年來逐漸加重。精神不振,反應遲鈍,近事過目即忘。腰酸足麻,小便淋瀝,夜尿增多,面色黯紅而枯槁。舌質黯紅,苔薄黃,脈細滑。腦CT提示“腦萎縮、腔隙性腦梗死”;腦血流圖示“兩側供血不平衡,左側血流速度下降,腦血管外周阻力增大”;高血壓病、高脂血癥、糖尿病、腰椎病多年。
    [辨證]此乃高年體虛,多病交織,肝腎虧虛為本,風痰阻絡為標。
    [治法]當熄風潛陽,化痰祛瘀為主,兼顧培補肝脾腎。
    [方藥]炙鱉甲15g(先煎),生石決明30g(先煎),牡蠣25g(先煎),炮山甲10g(先煎),炙水蛭5g,赤白芍各12g,炙僵蠶10g,廣地龍10g,炙首烏12g,大生地12g,炙黃精12g,川石斛10g,懷牛膝12g。
    服藥7劑,述精神較前振作,腰膝酸軟略好轉,遂續(xù)用原方連服2月。
    9月1日診:右手震顫較往昔減輕,但仍難控制,病情不再進展,且有好轉的趨勢。原方去炮山甲,加枸杞子10g,加重培本之效。
    10月27日診:服藥4月來,精神良好,反應靈敏,舌色改善,面容稍豐澤,右手震顫明顯減輕,有時可不抖,生活亦自理,只有下肢仍有時麻木,兩便正常。苔薄舌淡紅,脈細滑。原法有效,因風象大減,轉以培補肝腎為主,方用:大生地15g,炙首烏15g,炙黃精10g,枸杞子10g,赤白芍各12g,潼刺蒺藜各10g,黃芪15g,炙鱉甲15g(先煎),生石決明30g(先煎),制南星10g,水蛭5g,川芎10g,丹參12g。又服2月,右手震顫基本消失,只有激動和緊張時仍抖。遂以本方稍事加減,予以鞏固。連續(xù)服藥近5年,震顫已完全不發(fā),其他自覺癥狀也均消失,血壓平穩(wěn),糖尿病等兼病也得到控制。(姜鎣.周仲瑛治療震顫麻痹的經驗.中醫(yī)雜志,1996,37(11):663)
   
6.蒲輔周醫(yī)案——痰濕阻絡   
    李某某,男,85歲。
    震顫,四肢失靈活,右重,形胖痰甚,顏面青黃微浮,飲食尚可,二便調和。壯年飲酒量多,六脈皆沉,是為六陰之脈,俗謂寒濕之本。舌質淡而不紅,苔白滑而膩,也屬痰濕證。
    [辨證] 飲酒過多,濕甚生痰,隧道凝塞,痹而不通,筋失濡養(yǎng),以致震顫,手足運動失靈。
    [治法]溫運中州,化痰柔筋。
    [方藥]用導痰湯化裁。季秋之后,和苓桂術甘湯加減為丸。
    茯苓6g,半夏6g,化橘紅4.5g,炙甘草3g,姜制南星4.5g,炒白芥子6g,明天麻6g,鉤藤6g,遠志3g,生姜3片。
    痰消筋柔,隧道通暢,營衛(wèi)調和,震顫之患可能減輕。
    [按語]此人因壯年飲酒過多,濕甚生痰,痰濕阻滯,隧道凝滯,筋失濡養(yǎng)發(fā)為顫證,故治以化痰柔筋為主。因其年老,用藥自當謹慎,故方中取味少量輕,以達去病而不傷正。(中醫(yī)研究院.蒲輔周醫(yī)療經驗.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76.233~234)
  
7.高輝遠醫(yī)案——陰虛風動,風痰上逆;氣陰兩虛   
    例1.宋某。男,67歲,干部。
    1988年12月16日診。四肢震顫活動障礙半年。因手足顫抖不能自主,伴有僵直感,活動困難,語言遲鈍,吞咽困難,在北京某醫(yī)院診為‘帕金森綜合征”。曾與服用金剛烷胺、左旋多巴、安坦等藥物治療,癥狀無明顯好轉,遂求治于高師。癥見:老年貌,慢性病容,表情呆滯,慌張步態(tài),言語遲澀,口角流涎,吞咽困難,四肢不自主抖動,頭暈頭痛,周身乏力,健忘多夢,下肢浮腫,二便尚可,舌質黯紅,苔薄白中厚,脈象細弦。
    [辨證]陰虛風動,風痰上逆,筋脈失榮。
    [治法]滋陰柔肝,健脾祛痰,熄風止痙。
    [方藥]玉竹10g,天冬10g,白芍10g,葛根10g,山藥10g,丹參10g,天麻10g,法夏10g,白術10g,木瓜15g,龍骨15g,牡蠣15g。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6劑后無不良反應,精神好轉,頭暈頭痛減輕,睡眠稍有改善,但仍肢體顫抖,步履不穩(wěn),言語遲鈍,下肢浮腫,舌脈同前。守原方加連皮茯苓15g,又進12劑后,震顫減輕,運動較前靈活。高師謂治此等頑疾,非一日之功。仍宗原方出入,前后共服中藥108劑,四肢震顫基本消失,以能緩慢行走,雙手握力正常,頭腦清醒,精神狀態(tài)改觀,表情正常。生活也能自理。
    例2.席某,男,53歲,已婚,工程師。
    1989年夏天感到右肩周不適,右上肢背促受限,按“肩周炎”治療。次年出現(xiàn)右手顫抖,北京某醫(yī)院等地診斷為“震顫麻痹”,予服美多巴、金剛烷胺、安坦等治療病情日益加重。去年7月漸至右下肢發(fā)沉,持重力差,舌顫,流口涎,但一直堅持工作,8月下旬突然發(fā)生尿潴留,在某醫(yī)院行導尿兩周,病勢益重,臥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故由家屬送來就診。見全身顫抖,右側肢體嚴重,雙下肢中度浮腫,右上肢輕度浮腫,舌顫,語言低弱吟詩
樣,表情僵硬,口涎甚多,二便不利,睡眠差,舌尖紅,苔薄白,脈沉細。
    [辨證]證屬心肝氣陰兩虛,虛風內動,病涉及脾腎。
    [治法]柔肝熄風,安心養(yǎng)神,佐以健脾益腎。
    [方藥]玉竹10g,山藥10g,炙甘草5g,小麥10g,大棗5枚,懷牛膝10g,木瓜8g,川斷10g,生龍牡各10g,天麻10g,白芍10g。
    初投6劑,行走步伐更大更穩(wěn),食納佳,吞咽順利,但汗多乏力,大便先硬后溏,舌脈同前。上方加肉蓯蓉10g。6劑藥后,精神好轉,肢體力量較前有增,步履更穩(wěn),能自行上下樓,雙手震顫減輕,右手震顫已不明顯,仍汗多,舌顫,納佳,二便調。舌正,脈沉細。上方去淡豆鼓,加糯稻根10g,帶藥6劑出院。
    患者出院后繼續(xù)在門診治療,仍依原方加減,如舌顫,手顫較明顯加羌活,小腿發(fā)脹、發(fā)緊加豨薟草,口涎多加白術,小便失禁加益智仁訶子,下肢浮腫加連皮茯苓。堅持用藥至90年5月初,患者生活基本自理,能自行翻身起床(已一年余均需家屬幫助),表情正常,手顫,舌顫均消失,唯口涎較多,情緒激動時右手微顫,目前仍在鞏固治療中。(王發(fā)渭,于有山,薛長連.全國名老中醫(yī)藥專家臨證驗案精華叢書·高輝遠臨證驗案精選.北京:學苑出版社,1995.83~86)

[ Last edited by weiweihh on 2005-6-8 at 02:18 PM ]
2005-6-8 14:30 weiweihh
風 溫 醫(yī) 案

案一: 患者,男,16歲,1988年2月24日初診。
  日前體育課后,汗出當風,晨起惡寒發(fā)熱,(體溫38.5℃),頭痛,口渴,咽癢咳嗽,舌苔薄黃,舌邊尖紅,脈象浮數(shù)。證屬風熱襲表、肺衛(wèi)失宣。治宜辛涼解表,宣肺泄熱。方選銀翹散加味:銀花15克,連翹15克,薄荷6克,桔梗6克,芥穗10克,豆豉10克,牛蒡子10克;蘆根20克,甘草6克,杏仁10克,服兩劑,惡寒已除,體溫趨于正常(體溫37.2℃左右),惟感口渴,咳嗽,首方加入花粉,生津止渴,再服兩劑,諸證全除。
  按;根據(jù)葉天士,"溫邪上受,首先犯肺,逆?zhèn)?a class="channel_keylink" href="http://m.f1411.cn/tcm/2009/20090113022153_76470.shtml" target="_blank">心包。"之論,溫邪上受,自口鼻而入,首先犯肺,肺合皮毛與衛(wèi)氣相通,由此,本案系屬風溫初起,邪襲肺衛(wèi)之證。遵《素問·至真要大論》:"風yin于內,治以辛涼,佐以苦甘"及吳鞠通《溫病條辨》:"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之訓,方取銀花,連翹,竹葉,清熱宣透。芥穗,豆鼓,薄荷,解表發(fā)汗,祛邪外出。牛蒡子,桔梗,甘草,宣肺利咽。杏仁,宣利肺氣以止咳。蘆根,花粉,清熱生津。諸藥相伍,意在"透表",邪祛康復。

  案二:王××,男,8歲;1989年4月21日初診。
  發(fā)熱咳嗽1周,開始怕冷、發(fā)熱、鼻塞、頭痛、咳嗽。在衛(wèi)生所曾用感冒沖劑、止咳糖漿不效。又注射復方安基比林、卡那霉素等療效不顯著?滔氯匀话l(fā)熱、咳嗽、咳吐黃痰,鼻翼煽動。脈浮數(shù),舌質紅,苔薄白而干。咽峽充血、體溫 39℃及濕性羅音。X光胸透:兩中下肺野見小片狀密淡陰影,提示:肺炎。血白分檢驗;白細胞18000,中性88,淋巴12。證屬外感風熱,肺衛(wèi)失宣,邪郁化熱上壅于肺。治宜疏表泄熱,清肅肺金。藥用: 麻黃5克,杏仁10克,石膏35克,甘草10克,薄荷6克。水煎兩次,分4次服。 第二天復診,熱退喘平,仍有咳嗽,按原方去薄荷,麻黃減至2克,石膏20克,加黃芩、大貝母備10克,繼服2劑病愈。
 。郯矗荼纠帽『墒栾L,助麻杏石甘增強從表宣泄郁熱功能。熱退后去薄荷、減麻黃防止疏泄太過,繼加黃芩、大貝母以增強清熱化痰止咳的療效。
              《摘自:麻杏石甘湯在熱證中的應用 江蘇中醫(yī)1992年第2期》

  案三:鄭某,女,3歲,1959年2月2日入院,住院號20187。
  發(fā)熱7天,出疹3天,喘2天。 檢查:神志不清,躁擾不寧,喘促鼻煽,痰多,皮疹消失,面色紫暗,唇紅,口干少津。體溫38.5℃,心率150次/分,未聞雜音,兩肺布滿濕性羅音。舌質紅,少苔,脈象疾數(shù)。 辨證:疹毒內陷攻心、攻肺,熱入氣營。 治則:定喘化痰、清氣涼營。 處方:生石膏18克、肥知母9克、麥冬9克、天花粉9克、連翹9克、大生地9克、條黃芩9克、鮮茅根30克、炙麻黃1.5克、粉甘草3克、杏仁泥4.7克、淡竹葉4.7克,水煎100毫升,頻服。另包廣角粉1克,羚羊角粉1克(沖服)。
  2月3日復診,體溫逐漸下降,神志仍不清,喘促大減,未聞痰鳴,脈象弦滑,仍用原方,其中廣角粉、羚羊角粉改為各0.8克(沖服)。
  2月4日復診,體溫接近正常,神志已清,嗜睡,呼吸略促,兩肺羅音基本消失,脈象轉緩。 處方:肥知母9克、麥冬9克、潤元參9克、天花粉9克、鮮生地9克、條黃芩9克、生石膏18克、鮮茅根3克、羚羊角粉0.6克(沖服)。
  2月6日,體溫正常,神清,呼吸平,食欲已振,心肺未聞異常,脈緩,痊愈出院。
                              (《何世英兒科醫(yī)案》)

  案四:患兒,趙某,男,3歲。
  1980年12月主因高熱,住入某院,通過化驗、胸透、攝片,結合臨床表現(xiàn),初步診斷為肺炎,先后用紅霉素青霉素、四環(huán)素、強的松、中藥清熱解毒和輸液等療法,罔效;爾又疑為肺結核,用鏈霉素、雷米封等抗癆藥治療40余日不奏效。無耐,患者家屬要求出院,出院時體溫波動在38.5~40℃。1981年2月,邀診,當時患兒精神萎糜不振,言語低微,兩顴發(fā)紅,體溫39.4℃,發(fā)熱以夜間為甚,手足心熱甚于手足背,納食差,口渴飲水不多,舌質紅苔少,脈數(shù),二便尚可。予益胃湯原方加白術一味,囑取三劑,每日一劑二服,早晚各一次,當晚患兒即服一次,次日熱退,三劑盡服,諸癥痊愈。隨訪再無復發(fā)。
  體會:該患兒系氣陰兩虛之發(fā)熱,因小兒為稚陰椎陽之體,抵抗力差,無論外感、內傷致病,均要傷及正氣,所以長期發(fā)饒不退,以致津液耗損,所謂"陰虛生熱"是也。雖經治療,但多以清熱解毒之劑為重,藥不對癥,反傷脾胃。余之所以用益胃湯加白術,意在益胃湯原方養(yǎng)其胃陰,白術健脾益氣,氣陰兩復,中焦得運,正氣旺盛,邪熱必退,諸癥方能痊愈。

  案五:張某,男,2歲,1959年3月10日因發(fā)熱三天住某醫(yī)院
  住院檢查摘要:血化驗白細胞總數(shù)27400/mm3,中性76%,淋巴24%,體溫39.9℃,聽診兩肺水泡音。 診斷:腺病毒肺炎。 病程與治療:住院后,曾用青、鏈、合霉素等抗茵素藥物治療。會診時,仍高燒無汗,神昏嗜睡,咳嗽微喘,口渴,舌質紅,苔微黃,脈浮數(shù)。乃風溫上受,肺氣郁閉,宜辛涼輕劑,宣肺透衛(wèi),方用桑菊飲加味,處方: 桑葉3g、菊花6g、連翹4.5g、杏仁4.5g、桔梗1.5g、甘草1.5g、牛蒡子4.5g、薄荷2.4g、葦根15g、竹葉6g、蔥白10cm,共進兩劑。 藥后微汗,身熱略降,咳嗽有疾,舌質正紅,苔薄黃,脈滑數(shù),表閉已開,余熱未徹,宜予清疏利痰之劑。處方: 蘇葉3g、前胡3g、桔梗2.4g、桑皮3g、黃芩2.4g、天花粉6g、竹葉4.5g、橘紅3g、批把葉6g,再用1劑。 微汗續(xù)出而身熱已退,亦不神昏嗜睡,咳嗽不顯,唯大便兩日未行。舌紅減退,苔黃微膩,脈沉數(shù)。乃表解里未和之候。宜原方去蘇葉,加枳實3g,萊菔子3g,麥芽6g。 服后體溫正常,咳嗽已止,仍未大便,舌中心有膩苔未退,脈滑數(shù),乃肺胃未和,擬調和肺胃,利濕消滯。處方: 冬瓜仁12g、杏仁6g、杏仁12g、葦根15g、炒枳實4.5g、萊菔子4.5g、麥芽6g、焦山楂6g、建曲6g。 服2劑而諸癥悉平,食、眠、二便俱正常。停藥食養(yǎng)痊愈出院。                    (《蒲輔周醫(yī)案》)

  案六:徐孩,發(fā)熱六天,汗泄不暢,咳喘氣急,喉中有痰聲漉漉,咬牙嚼齒,時時抽搐,舌苔薄膩而黃,脈滑數(shù)不揚,筋紋色紫,已達氣關。前醫(yī)迭進羚羊、石斛、鉤藤等,病情加重。良由無形之風溫與有形之痰熱,互阻肺胃,肅降之令不行,陽明之熱內熾,大陰之濕不解,有似痙厥,實非痙厥,即馬脾風之重證,徒治厥陰無益也。當此危急之時,非大將不能去大敵,擬麻杏石甘湯加減,冀挽回于什一。處方: 麻黃一錢、杏仁三錢、甘草一錢、石膏三錢、象貝三錢、天竺黃二錢、郁金一錢、鮮竹葉三十張、竹瀝五錢、活蘆根一兩(去節(jié))
  二診:昨投麻杏石甘湯加減,發(fā)熱較輕,咬牙爵齒抽搐均定,佳兆也。惟咳嗽氣逆,喉中尚有痰聲,脈滑數(shù),筋紋縮退,口干欲飲,小溲短赤,風溫痰熱交阻肺胃,一時未易清澈,仍擊鼓再進。 麻黃一錢、杏仁三錢、甘草一錢、石膏三錢、象貝三錢、廣郁金一錢、天竺黃二錢、馬兜鈴錢半、冬瓜子三錢、淡竹瀝五錢、活蘆根二兩(去節(jié))
  三診,兩進麻杏石甘湯以來,身熱減,氣急平,嚼齒抽搐亦平,唯咳嗽痰多,口干欲飲,小溲短赤,大便微溏色黃,風溫已得外解,痰熱亦有下行之勢,脈仍滑數(shù),余焰留戀,然質小體稚,毋使過之,今宜制其小劑。 凈蟬衣八分、川象貝錢半、金銀花三錢、冬桑葉三錢、通草八分、杏仁三錢、炙遠志五分、連翹錢半、冬瓜子三錢、天花粉三錢、兜鈴錢半、活蘆根一兩(去節(jié))、荸薺汁一酒杯(沖)。                 。ā抖「嗜梳t(yī)案》)

  案七:風溫作咳,必傷肺胃之陰,以陰虛之質,咳嗽兩月乃平,肺熱熏灼無疑。脈象細而帶數(shù),舌色紅而少苔,悉屬陰傷見象,善后之法,當清養(yǎng)肺胃之陰,勿使余邪留戀,庶幾復原。處方: 北沙參、南沙參、西洋參、麥冬、金石斛、小生地、川百合、上毛燕窩、紫蛤殼、橘紅、白蘇仁、川貝 二診:前方清養(yǎng)肺胃,是因病后而設,人身五臟屬陰,主藏精而下泄。陰虛之體,臟陰必虧。凡陰之虧,心腎居多,而見病則肺胃為甚。平時調攝,當補益心腎而滋水,可以生木清心,即可以保肺也。 人參、丹參、生熟地、天冬、白芍、山藥、丹皮、澤瀉、茯神、牡蠣、棗仁、蓮子                       (《柳寶詒醫(yī)案》)

  案八:姚,三十二歲,風溫誤認傷寒發(fā)表,致令神呆譫語……大便稀水不爽,現(xiàn)在脈浮,下行極而上也。先渴今不渴者,邪歸血分也。 連翹二錢、銀花三錢、玄參三錢、竹葉心一錢、丹皮二錢、犀角三錢、桑葉一錢、甘草一錢、麥冬三錢、牛黃清心丸,三次服六丸。
  二診,昨日清膻中法,今日神識稍清,但小便短數(shù),大便稀水,議甘苦合化陰氣法,其牛黃丸仍用。 大生地五錢、真川連一錢、生牡蠣一兩、黃芩二錢、丹皮五錢、犀角一錢、麥冬五錢、人中黃一錢水八碗,煮取三碗,分三次服。明早再一帖。
  三診,即于前方內去犀角,加生鱉甲、白芍各一兩。
  四診,大熱已減,余焰尚存,小便仍下快。用甘苦臺化陰氣法。 細生地八錢、炒黃柏二錢、丹皮四錢、炒知母二錢、連心麥冬六錢、生甘草二錢、生白芍四錢、生牡蠣五錢、生鱉甲八錢、黃芩二錢,今晚一帖,明日二帖。
  五診,溫病已解,邪少虛多,用復脈法。 真大生地六錢、炒白芍六錢、連心麥冬六錢、炙甘草二錢、麻仁二錢、生牡蠣五錢、知母二錢、黃柏二錢、生阿膠三錢,三帖三日。
  六診;熱yin所遏,其陰必傷,議于前方內去黃柏、知母,加鱉甲、沙參,以杜病后起燥之路。 前方內去知母、黃柏,加生鱉甲六錢,沙參三錢。 。ā秴蔷贤ㄡt(yī)案》)
2005-6-8 14:36 weiweihh
風溫犯肺,表閉神昏(腺病毒肺炎)(《蒲輔周醫(yī)案》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72年)

       張某某,男,2歲,1959年3月10日因發(fā)熱三天住某醫(yī)院。住院檢查摘要:血化驗白細胞總數(shù)27×109/L,

     中性0.86,淋巴0.24,體溫39.9℃,聽診兩肺水泡音。診斷為腺病毒肺炎。

       病程與治療:住院后,曾用青、鏈、紅霉素等抗菌素藥物治療。會診時,仍高燒無汗,神昏嗜睡,咳嗽微

     喘,口渴,舌質紅,苔微黃,脈浮數(shù)。乃風溫上受,肺氣郁閉,宜辛涼輕劑宣肺透衛(wèi),方用桑菊飲加味。處方:
   
       桑葉3克,菊花6克,連翹4.5克,杏仁4.5克,桔梗1.5克,甘草1.5克,牛蒡子4.5克,薄荷3克,葦根15克,

     竹葉6克,蔥白三寸。共進兩劑。

       藥后得微汗,身熱略降?人杂刑,舌質正紅,苔薄黃,脈滑數(shù)。表閉已開,余熱未徹,宜予清疏利痰之

     劑。處方:

       蘇葉3克,前胡3克,桔梗2.5克,桑皮3克,黃芩2.5克,天花粉6克,竹葉4.5克,橘紅3克,枇杷葉6克。再

     服一劑。

       微汗續(xù)出而身熱已退,亦不神昏嗜睡,咳嗽不顯,唯大便兩日未行。舌紅減退,苔黃微膩,脈沉數(shù),乃表

     解里未和之候,宜原方去蘇葉,加枳實3克,萊菔子3克,麥芽6克。

       服后體溫正常,咳嗽已止,仍未大便,舌中心有膩苔未退,脈滑數(shù)。乃肺胃未和,擬調和肺胃,利濕消滯。

     處方:

       冬瓜仁12克,杏仁克,苡仁12克,葦根15克,炒枳實4.5克,萊菔子4.5克,麥芽6克,焦山楂6克,建曲6

     克。服二劑而諸癥悉平,食、眠、二便俱正常,停藥食養(yǎng),痊愈出院。

       按:葉天士謂“溫邪上受,首先犯肺”,故以桑菊飲輕清辛涼之劑,宣肺以散上受之風,透衛(wèi)以清在表之

     熱。二劑即得微汗,再劑即身熱已退。慎勿見其為腺病毒肺炎,初起即投以苦寒重劑。若早投苦寒,藥過病所,

     失去輕清透達之機,則反傷正陽,易使輕者重,重者危。因思吳鞠通所謂:“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實為

     經驗之談。
2005-6-10 12:39 weiweihh
蒲輔周醫(yī)案

蒲輔周醫(yī)案(一)
  痢疾(急性中毒性痢疾)
  陳XX,男,4歲半,住某醫(yī)院,1963年8月 26日初次會診。 九天前突然發(fā)熱,惡心嘔吐,四小時內即抽風二次,昏迷而急診入院,大便呈膿血樣,有里急后重,當時診為急性中毒性痢疾,用冬眠藥物及溫濕布裹身等措施,而四肢一陣陣發(fā)緊,翌日面色更灰暗,寒戰(zhàn)高熱更甚,曾突然呼吸暫停,見下頜運動,經人工降溫十六小時,才呼吸均勻。復溫后,第二天開始每日敗血癥樣熱型,上午寒戰(zhàn),肢涼發(fā)紺,午后高熱42~43度,一直譫妄躁動,下痢膿血日十~二十余次,里急后重,化驗:白細胞總數(shù) 600/立方毫米,中性細胞30%,大便培養(yǎng)福氏痢疾桿菌陽性,耐藥試驗對多種藥物不敏感。尚能食半流質,腹脹不硬,不嘔吐,無汗,四肢清冷,神志不清,呈半昏迷狀態(tài),膈部扇動,呼吸促,面色灰暗,小便黃,脈右沉濡,左弦大急,唇淡,舌質淡不紅,苔薄白膩,由暑濕內伏,新涼外加,里結表郁,以致升降阻滯,營衛(wèi)不通,病已八日,而午前寒戰(zhàn),午后高熱無汗,若單治里,伏邪不得外越,必然內結,邪愈結而正愈虛,正虛邪實,已至嚴重階段,幸胃氣尚存,急宜升陽明、和營衛(wèi),開肌表汗孔之閉,達邪外出,以解里急,擬用桂枝加葛根湯
   處方:
  粉葛根二錢,桂枝一錢,白芍一錢,炙甘草一錢,生姜一片,大棗二枚,慢火煎取180毫升,每四小時服30毫升,服一劑。另用炒粳米加荷葉煮稀粥,藥后服。仿桂枝湯法以助汗。
  27日二診:服藥后,是夜汗出,從頭部至上肢、手心達大腿,但小腿以下仍無汗,體溫漸降,四肢轉溫和,今晨已無寒戰(zhàn),午后又發(fā)熱39.6度, 大便昨天共22次,為膿血,有里急后重,呼吸仍促,頭部有微汗,下肢仍無汗,胃納尚可,小便黃而少,脈轉沉數(shù),舌淡苔薄白膩,此表氣略通,因正虛不能達邪,以致汗出不徹,邪不透達。治宜扶正祛邪,表里合治。
  處方:
  黨參一錢,生扁豆二踐,砂仁五分,杏仁一錢,木瓜八分,香薷五分,藿香八分,粉葛根一錢,炙甘草五分,生姜一片,大棗一枚,煎服法同上,服一劑。
  8日三診;服昨方后,遍身微汗透徹至足,體溫波動在36~ 3 9.5 C,昨天大便減為十四次,呈綠膿樣色便,里急后重已不顯,腹?jié)M減輕,精神好轉,面黃,脈右沉濡,左沉弦,舌淡,苔轉黃膩少津。至此表氣已通,里熱漸露,治宜生津益氣,兼清濕熱。
  處方:
  玉竹一錢,生扁豆二錢,茯苓三錢,香木瓜八分,杏仁一錢五分,厚樸一錢,茵陳二錢,滑石三錢,生稻芽二錢,藿香五分,通草一錢,荷葉二線,服二劑。
  30日四診:大便每天仍十多次,但膿血及里急后重再減,汗復止,夜間最高體溫 39C,遍身皮膚出現(xiàn)紅疹,無明顯搔癢,食納尚可,小便黃,白細胞已漸增至210O/立方毫米,中性56%,脈沉數(shù),舌淡苔黃膩,病減而疹見,乃伏熱外出之象,治宜續(xù)清濕熱。
  處方:
  茯苓皮二錢,扁豆衣二錢,茵陳二錢,豆卷三線,黃芩一錢,杏仁一錢五分,銀花葉二錢,淡竹葉一錢五分,苡仁四錢,滑石三錢,通草一錢,荷葉二錢,服一劑。
  31日五診:體溫已降至36.8~37.lC,大便次數(shù)大為減少,膿血基本消失,無里急后重,精神較佳,遍身微汗續(xù)出,全身紅疹仍露,脈沉數(shù),舌苔灰膩,表里漸和,濕熱未盡,宜續(xù)清余熱,兼調理脾胃。原方去竹葉、黃芩,加甘草五分,麥芽一錢五分,服二劑。
  9月2日六診:體溫已正常,大便日三次,無膿血,黃粘不成形,紅疹已消失,腹?jié)M亦平,精神轉佳,食欲增進,脈和緩,舌淡惟苔仍穢膩而厚,仍宜調脾胃,通陽利濕為治。
  處方:
  茵陳一線五分,藿香梗一錢,扁豆衣二錢,厚樸一錢,廣陳皮一錢,炒麥芽二錢,薤白一錢,滑石三錢,神曲一錢五分,通草一錢,荷葉二錢,服二劑。忌食油膩。藥后舌苔退凈,諸癥消失,白細胞恢復至正常范圍(總數(shù)8150/立方毫米,中性66%),痊愈出院。
  按:患者系急性中毒性痢疾,起病急而抽風昏迷,每天十~二十多次膿血便,每日上午面發(fā)白,肢涼,惡寒戰(zhàn)栗無汗,午后高熱至 42~43C,曾用多種抗菌素治療未效,并有白細胞減少,蒲老謂正虛邪實,已至嚴重階段。凡痢疾多屬里證,治當從里,但每日午前惡寒肢冷,戰(zhàn)栗無汗,可見其衛(wèi)陽閉阻,熱不得越,午后高熱無汗,呼吸迫促,下利腹?jié)M,乃邪陷于里,不能外達,病情至此,殊難措手,幸胃氣尚存,津液未竭,急救之法,借用桂枝湯和營衛(wèi)以開閉,加葛根升提陽明以舉陷,蓋開肌表之閉,即可解里急之危,使內陷之邪,由表而出,又如桂枝湯法以粳米、荷葉為粥,助胃達邪,服后表氣略通,得微汗未徹,而寒戰(zhàn)消失,肢涼轉溫,高熱稍減,里急略緩,呼吸仍促,改用治暑濕之品,表里合治,扶正祛邪,藥后全身微汗,高熱再降,下利漸減,此時內陷營分之伏熱又由疹出而消散,后以生津益胃,通陽利濕,邪去正復,癥狀逐漸消失而獲痊愈。由此可知祖國醫(yī)學在治療急性熱病方面,重在先解其表,不使邪氣深入和內陷,表里和,營衛(wèi)通,則邪有外出之路。本例乃治變救逆而施,非治痢之常法,但達邪外出之旨,仍不失中醫(yī)治病理法,是有一定的原則性和靈活性的。
2005-6-10 21:47 shepherdsl
請不要惡意灌水!

[ Last edited by lixiaofei1972 on 2005-6-11 at 12:59 AM ]
2005-6-11 14:41 weiweihh
陳士鐸醫(yī)案三則

陳士鐸,字敬之,號遠公,別號朱華子,又號蓮公,自號大雅堂主人。浙江山陰(今浙江紹興)人,約生于明天啟年間,卒于清康熙年間。

陳氏幼習儒術,初為鄉(xiāng)間諸生,后因仕途不成,遂棄舉子業(yè),乃究心醫(yī)學,以醫(yī)名世,一生著述頗多。據(jù)嘉慶八年《山陰縣志》記載:“陳士鐸,邑諸生,治病多奇中,醫(yī)藥不受人謝,年八十卒。著有《內經素問尚論》、《靈樞新編》、《外經微言》、《本草新編》、《臟腑精鑒》、《脈訣闡微》、《石室秘錄》、《辨證錄》、《辨證玉函》、《六氣新編》、《外科洞天》、《傷寒四條辨》、《嬰孺證治》、《傷風指迷》、《歷代醫(yī)史》、《瓊笈秘錄》、《黃庭經注》、《梅花易數(shù)》等書。惜其所著,多所淪沒!苯翊媸赖囊娪小妒颐劁洝贰ⅰ抖刺鞀W旨》、《本草新編》、《辨證錄》、《辨證玉函》、《脈訣闡微》、《外經微言》等數(shù)種。

本人因其云“鐸晚年逢異人于燕市,傳書甚多,著述頗富,皆發(fā)明《靈》、《素》秘奧,絕不拾世間淺瀋”等而為之所迷,因取其著作而讀之。粗讀之下覺其書中奇聞異識隨處可得也。今選與其治驗有關的部分內容,以參其所學。

案 一 萬年青殺癆蟲

《本草新編》萬年青條

萬年青,味苦澀,氣微寒。入腎經,專通任、督之脈。亦能入肺殺癆蟲,治尸氣,尤善黑須發(fā),入之烏芝麻、山藥、熟地、何首烏、小黃米、白糖之中極效。但最難干,必人身懷之三日,方可磨為粉,入煎藥內。惟是性寒,忌多用,多用則損氣。大約烏芝麻前藥各一斤7,萬年青只可用十片,斷斷莫多用也。

萬年青,最能殺蟲于無形之中,然多用,則殺蟲于頃刻,必須吐而出,未免大傷肺氣,反有性命之憂。不若用之于補陰之內,潛移點奪,正既無傷,而蟲又盡殺無遺也。

萬年青之子,更佳于葉,凡葉用三片者,子只消用一粒。其功與葉相同,亦烏須黑發(fā),殺癆蟲解尸氣也。人家種此花,更能辟祟。

或疑萬年青,古人并未有言及烏須者,子何足徵乎?鐸實聞諸異人之言。至于殺癆蟲,又親試而驗者也。嘗游楚寓漢口,有小船主人患久嗽,說胸中微癢,則嗽不能止,若痛則必吐血矣。問何以得此。云因泊舟潯江,偶颶風夜起,呼舵工整備蓬纜,一時驟雨至,灑熱背,覺寒甚,自此便嗽至今。初嗽時,無癢痛之癥,自癢而痛,自痛而吐血。余曰:此寒雨透入于肺俞,必肺生蟲矣。渠不信,未幾而胸痛,曰:必吐血矣,奈何?余曰:急服烏梅則可止。乃服之而安。渠問故。余曰:此權宜之法,以試蟲之有無也。蟲得酸則伏,今飲烏梅湯而痛定,非蟲而何。渠乃信服。余用萬年青搗汁,用酒一碗,候胸中痛時急服。至夜分,胸果痛,乃服萬年青,服下疼甚,幾不欲生,欲飲茶,予禁不與?噬酰瑒衿湓俜f年青,不聽,余固請飲之,而痛益加,喉中癢甚。余曰:此蟲欲出也,急再飲萬年青汁。又飲之,乃吐血,而蟲隨涌出,長二寸半,大如指,形如促織長,腿如螳螂,其色純紫,燈下細新如火有焰,額上有須二條長寸許,背上有翅尚未長,而腹尚未全生,仍如大指大一血塊。倘羽毛豐滿,身腹俱全,豈肯久安于人膈乎。一船之人,無不驚嘆為神醫(yī)也。病者見之,暈絕。余曰:今后不必再憂死亡矣。乃用人參、麥冬、當歸、熟地滋陰之藥十劑,又用健脾補氣之藥十劑,條理而愈。前后用萬年青,不過一株也。嗚呼!異哉。使余不遵異人之教,必不知萬年青之殺癆蟲也。然非主人確信五言,亦不能奏功之神如此。其蟲數(shù)日尚活,客有勸主人煅火以服之,謂能復還從前氣血。余曰不可。自人疑不決。余曰:蟲得人之靈氣,以生于胸中,安知不如蝎蝗水蛭,見水而再生乎。主聞之色怯。余乃用火燒死,而埋之江邊。萬年青殺蟲之疑驗,如此之神,而言烏須之效,又可比類而共信矣。

案 二 二白散治肝癆傳脾

《辨證奇聞》癆瘵門

人有胸前飽悶,食不消化,吐痰不已,時時溏瀉,肚痛腹脹,空則雷鳴,唇口焦干,毛發(fā)干聳,面色黃黑,微微短氣,怯難接續(xù),便如黑汁,痰似綠涕,人以為脾經之癆瘵也,誰知是肝癆而傳于脾乎!夫五臟之癆,傳入于脾,本不可救,不必更立救脾癆之法也。雖然,人有胃氣一線未絕,無不可接續(xù)于須臾。脾與胃為表里,胃絕則脾絕,萬無生理,脾絕而胃未絕,尚有生機,正不可因其肝蟲之入脾,即諉于天命之絕也。余自行醫(yī)以來,曾救過一婦人,得此癥,脈又細數(shù),眾醫(yī)皆以為癆病傳脾,為必死之癥,其夫也棄之不治。余見飲食知味,謂其夫曰:尊正尚有一線可救,何忍看其死而不一援乎?其夫曰:眾醫(yī)皆棄而不治,非我不欲生之也。余勸其單服二白散:

山藥 芡實各等分,約各四斤, 萬年青四大片

各炒,磨為細末,入白糖一斤,滾水調服,遇饑即用,無論數(shù)次。其婦聞之,如法喜吞,頭一日即服五大碗。約五月,每日如此,脾氣漸服漸愈竟得不死。問其前后所服幾何?約百斤也。后見余稱謝。因備志之,以助行醫(yī)方法之窮。

二味既能健脾,尤能補腎,腎脾兼治,所以奏功。況萬年青殺蟲于無形,入之于二味之中,蟲亦不知其何以消滅于無蹤也。此方不特單治脾癆,但不可責其近功耳。若加入人參二兩,以助胃氣,則胃氣更健,脾氣尤易援耳。

案 三 論陰陽之升降

《本草新編》桔梗條

桔梗,味苦,氣微溫,陽中陽也,有小毒。入手足肺、膽二經。潤胸膈,除上氣壅閉,清頭目,散表寒邪,祛脅下刺痛,通鼻中窒塞,治咽喉腫痛,消肺熱有神,消肺殊效,能消恚怒,真舟楫之需,引諸藥上行升,解小兒驚癇,提男子血氣,為藥中必用之品,而不可多用者也。蓋少用,則攻補之藥,恃之上行以去病;多用,則攻補之藥,借之上行而生殃。惟咽喉疼痛,與甘草多用,可以立時解氛,余則戒多用也。

或問桔梗乃舟楫之需,毋論攻補之藥,俱宜載之而上行矣,然亦有不能載之者,何故?曰:桔梗之性上行,安有不能載之者乎。其不能載者,必用藥之誤也。夫桔梗上行之藥,用下行之藥于攻補之中,則桔梗欲上而不能上,勢必下行之藥,欲下而不能下矣。余猶記在襄武先輩徐叔巖,聞余論醫(yī),陰虛者宜用六味地黃湯,陽虛者宜用補中益氣湯。徐君曰:余正陰陽兩虛也。余勸其夜服地黃湯,日服補中益氣湯,服旬日,而精神健旺矣。別二年復聚,驚其精神不復似昔,問曾 服二湯否,徐君曰:子以二湯治予病,得愈后,因客中無仆,不能朝夕煎飲。消息子之二方,而合為丸服,后氣閉于胸膈之間,醫(yī)者俱言二方不可長服,予久謝絕。今幸再晤,幸為我治之。予仍以前方,令其朝夕分服,精神如舊。徐君曰:何藥經吾子之手,而病即去也,非夫醫(yī)而何?余曰:非余之能,君自誤而。徐問故。余曰:六味地黃湯,補陰精之藥,下降者也;補中益氣湯,補陽氣之藥,上升者也。二湯分早晚服之,使兩不相妨,而兩有益也。今君合而為一,則陽欲升,陰又欲降,彼此勢均力敵,兩相持,而兩無升降,所以飽悶于中焦,不上不下也。徐君謝曰:醫(yī)道之淵微也如此。夫桔梗與升麻、柴胡,同是舉之味,而升麻、柴胡用之于六味丸之內,其不能升舉如此,然則桔梗之不能載藥上行,又何獨不然哉。正可比類而共觀也。

附:《辨癥玉函》弁言

人身一小天地,大都不外陰陽虛實四字。故燮理得宜,愆伏可以不患;調劑有法,疾病因之無虞。是在司命者,有以辨之而已。茍臨癥疏略,不暇加辨,以至毫厘千里,誤人于俄頃者,曷可勝嘆。此陳子遠公《辨癥玉函》之所為著也。陳子為于越世胃,幼抱匡濟,恒以公輔自命,人亦無不以公輔期之。赍志未售,間留心于經世之學,當途者股勤征聘,爭欲延至,后因遠涉蒼梧,雅慕獨秀·,棲霞諸勝,遍歷幽隱,遇一龐眉修髯,衣冠岸偉者,相與坐語移日,因出其囊中一編,授之曰:“熟此可以普濟世人.公活人于筆端與活人于指下均之濟斯民于壽域也!标愖訑y歸展讀,悉歧黃辯論問答語。與世之所傳《內經》、《素問》諸書迥異,始悟前此之成編累鐵,皆偽托以行世者。陳子掩關肆習,不數(shù)年間,即以醫(yī)學擅名于時?蜌q,余仲子忽嬰異癥,遍召諸醫(yī),不特不能祛病使去,并不能辨病所自來,轉輾遷延,經手彌劇。蒼崖姜世兄親見所苦,因為推轂,適陳子以秋試入省,亟延診視,一劑奏功,再服而十減四五矣。余力扣其所蘊,知授受有自,大異尋常,殊恨相知之晚也。陳子隨有鉅鹿之游,瀕行出是編以示余曰:“是書吾久欲問世,憾剞劂無資,有懷未遂耳。”因憶當年余白下友人,有居要津者,向有膏丹異方,頗自珍秘,余偶過告歸,主人厚賜以壯行色,余堅卻不受,且請曰:歸裝粗辦,不敢以行李相累,惟得所藏秘方,以廣利濟,是吾愿也。友人誼余言,探囊錄授。余歸即購求珍藥,按方虔制。出遇有疾患呻吟者,輒牽止畀之,靡不立效。后請乞漸廣,窮鄉(xiāng)僻壤山陬海 ,梯航跋涉,款門祈懇者無虛日,惟不喜給富人。為其力能療治也,余行之數(shù)十年,未嘗有怠色,雖歲有所損,然拯患而起廢者,當不可以數(shù)計矣。今乃秘帙當前,歷有成驗,忍于寶山空返耶?援為授梓,以公當世。倘陳子游屐所不及至,診視所未及施,庶幾執(zhí)是編辯癥而區(qū)處之,不無小補,知不徒為紙上陳言也。陳子所輯《洞垣》秘笈尚富,未能一一授行,其以是編為嚆矢也可。

康熙癸酉嘉平之望天都王之策慎庵氏題于古修堂

[ Last edited by weiweihh on 2005-6-11 at 02:42 PM ]
2005-6-28 16:19 qqokok宇航
岳美中醫(yī)案----表虛,外感風熱

       患者:何**,40歲,男性,中國科學院電工所.
     19734月19日初診:前因患甲狀腺癌于**醫(yī)院作手術.電療后,服用甲狀腺素片,經常出汗,極易感冒,舌苔薄白,脈象浮大無力.辨為表虛衛(wèi)陽偏弱所致,予"玉屏風":
         黃芪27克,  防風6克,  白術15克,
         上藥共剪成小塊,摻勻,每用9克,水煎服,日服二次,連服一月,感冒及出汗等均愈.
     二診:1974年1月29日,患者又因穿著不慎于四天前感冒后,鼻塞流涕,涕色黃白相兼且?guī)а獕K,有時鼻流鮮血.咽癢,咳嗽,痰色白,量不多.食欲睡眠尚好,尿黃,經*醫(yī)院耳鼻喉科診為"鼻咽炎"及"上呼吸道感染",經治未效而又就醫(yī).舌苔薄白,右脈數(shù)大.予以"自驗外感方"
       白薇9克,  桔梗9克,  芥穗9克,  防風6克,  前胡9克,  白前6克,  杏仁6克,  浙貝9克,  橘紅6克,  甘草3克,  連翹9克,  牛子6克,  囑服四劑.
       1975年3月26日隨訪,患者服四劑藥而鼻衄等均愈.
    
       按:  本例是同一病人兩個問題: 其一,為1973年4月,因甲狀腺癌手術電療后,出現(xiàn)了表虛自汗,易于感冒的癥狀,予"玉屏風散"服用一月左右,衛(wèi)陽偏虛等癥得到改善.玉屏風散的使用方法較多,多數(shù)人將原方劑量縮小十倍左右用湯劑煎服,或入其他方藥中共煎用之.我多以散劑小量久服,效果較好.本方之黃芪, 白術, 防風的使用劑量比例方面,多以黃芪四, 白術二, 防風一, 即4:2:1比例使用.本例使用白術比例稍有增大,乃因久病素有脾虛的緣故.其二,是1974年1月29日著冷四天,鼻流血涕,咽癢,咳嗽,痰色白,量不多等外感風熱,或外感風寒化熱,我用自己驗方四劑而愈.使用本方的經驗是,一般外感用荊芥,防風以解表,有寒者加蘇葉;咽癢者加橘紅;音啞者加射干,鳳凰衣;咽痛者加連翹,牛蒡子;喉干痛,痰不易出者,加沙參,馬兜鈴或牛蒡,山藥以潤喉;鼻衄血者,加白薇,桔梗;排痰不利者,加桔梗,杏仁,貝母以排痰止咳;有熱痰者用大貝,久咳或勞咳者加川貝.前胡,白前均可搜痰.稀痰加半夏;熱痰加用天竺黃,竹瀝;頑痰加用海浮石,熱甚者又可加蘆根,杷葉.注意辨證用藥,方可收到速效.
2005-6-28 17:41 翡醫(yī)生
感  冒

                       例一 薛XX,男,60歲,初診日期:1963年3月 8日。
                      
感冒兩周,尚發(fā)燒,鼻塞流涕,咳嗽,咽癢且痛,大便于燥,小便正常。脈浮微數(shù),舌淡苔白黃膩。屬感冒夾濕,治宜疏解。
                       方藥:
                       蘇葉4.5克 杏仁6克 桔梗3克 炒枳殼3克 前胡3克 制香附3克 陳皮3克 炒萊菔子4.5克
                        薄荷(后下)3克 荊芥3克 甘草1.5克 蔥白(后下)3寸
                      
                        3月16日(二診):體溫正常,咳嗽已止,咽已不痛癢,鼻塞減輕,流黃粘鼻涕,大便軟,量少。脈浮滑,穢苔未凈。病勢雖減,外邪未盡,治宜疏解,兼理腸胃。方藥如下:
                       蘇葉6克 杏仁6克 桔梗3克 炒枳殼4.5克 前胡3克 制香附4.5克 陳皮3克 炒萊菔子4.5克
                        僵蠶4.5克 炒神曲6克 甘草1.5克 豆豉9克 蔥白(后下)3寸
                      
                        4月2日(三診):藥后鼻塞減,不流涕,食納尚可,腹脹,大便不暢量少。脈沉滑,穢苔未盡。外邪已解,濕滯未盡,治宜和脾消滯,清利濕熱。方藥如下:
                       炒蒼術6克 厚樸6克 陳皮4.5克 炙甘草1.5克法半夏6克 蕾香梗6克 檳榔4.5克 炒枳實3克
                        大黃(另包后下)3克 神曲(炒)6克 生姜3片
                       繼用香砂平胃丸3袋,早晚各服6克,白開水下,調理而愈。
                                                    (《蒲輔周醫(yī)療經驗》)
2005-6-30 13:19 weiweihh
光緒帝被囚贏臺醫(yī)案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八月戊戌政變,慈格再次臨朝"訓政",光緒帝載枯被
幽禁于流臺,七情郁結,遂成病勢.慈禧征召各地名醫(yī)為光緒診病,將診病脈案交
各衡門堂官閱看,蓄意張揚其病勢,欲將光緒帝觸廢.此組醫(yī)案是當時奉媽旨而公
布的,現(xiàn)存館藏內務府《奉哀苑值宿檔》,經與《清宮醫(yī)案研究》中光緒醫(yī)案相核對,
其中半數(shù)缺載,現(xiàn)整理公布.供研究參考.

一一編選者盧經陳燕平
光緒二十四年九月初四日,由奏事處交出本月初三日皇上脈案一紙,奉璐旨交各衙門堂
官閱看.欽此.
光緒二十四年九月初三日,盧秉政,莊守和,朱餛,李德昌,陳秉鈞,范紹相請得皇上
脈息.左右寸細軟,左關微弦而數(shù),右關虛數(shù),左尺細數(shù),右尺數(shù)而無力.癥屬肝腎久虧,脾
胃均弱.昨夜前半夜未眠,后半夜眠不甚沉.昨晚大便一次澹條,今早大便二次稀塘,色白
兼有糟粕未化.少腹氣墜,有時頭暈眼澀,耳鳴而塞,口渴咽干,時或作癢,咳嗽少痰,腰
疼,腿膝無力,麻木空疼.神倦喜臥,小便頻數(shù),色白而少.氣怯徽言,語多則牽引少腹作
抽.時或牙疼口瘡,手指作脹,常常惡寒,有時胸滿嘈雜作嘔.面色晃白,左顴色青而滯,右
顴淡白.下部潮濕寒涼,夜夢聞金聲則遺精或滑精,有時似滑未滑.躺臥難于轉側,不能久
坐久立,不耐勞累.總由心腎不交,肝氣郁結,陰不潛陽,虛熱上蒸于肺,中氣不足,升降
失司.至于夢聞金聲遺精,此心不藏神,腎不藏精,肺不藏魄所致.治擬中培脾胃,下固腎
真,上清肺氣,滋養(yǎng)肝陰之方,以圖緩效.今議用八珍麥味地黃湯加減調理.
潞黨參四錢焦贊術三錢獲等神三錢杭白芍三錢炒淮山藥三錢干地黃三錢川杜仲
二錢麥冬三錢米炒山黃肉二錢補骨脂一錢五分鹽妙絲子二線酒炒炙甘草一錢
引用金石解三錢芡實三錢蓮子肉三錢
九月初四日,盧秉政,莊守和,朱餛,李德昌,陳秉鈞,范紹相請得皇上脈息.左右寸
細而數(shù),左關微弦,右關虛數(shù),左右尺數(shù)而無力.癥屬陰虛生熱,陽虛生寒,以致上熱下寒.
昨夜前半夜眠不甚安,后半夜眠較少穩(wěn).昨午后大便一次館條,今早大便立次澹稀,便后氣
墜不禁.少腹兩肋腸鳴作懈,腿膝無力,一腰間空疼,每遇天陰或稍多勞累則空疼尤甚.咳嗽
少痰,喘促氣怯,口渴咽干.小便頻數(shù),色白,下部潮濕寒涼.中焦運化失職,升降不能如
常.面色晃白,眼皮色青,左顴青暗而滯,右顴淡白.氣餒徽言,偶語稍多則牽引少腹小便
作抽.時或牙疼口瘡,手指作脹,胸滿嘈雜作嘔.不能久立久坐,睡臥難于轉側.久有夜夢
金聲則遺精或滑精,有時似滑未滑,此神有感動,心腎兩虧,肝經氣郁不舒,脾胃兩受其tal ,
是以上火下寒所致.治擬中培脾土,下固腎真,加以養(yǎng)心清肺滋肝之方,以圖緩效.今議用
60
歸脾麥味地黃湯加減調理
潞黨參四錢遠志肉二錢米炒麥冬三錢廣木香八分研生地黃三錢杜仲二錢鹽水炒
生黃蔑-錢焦齡術蘭錢炒棗仁二錢鹽構祀二錢山英肉二錢獲神等三錢
引用金石解三錢陳皮一錢龍眼肉四個
光緒二十四年九月初四日,法國駐京使署醫(yī)官多德福,蒙約診視大皇帝,并恭悉親交病
原說略,熟思面答之語.現(xiàn)得悉身體虛弱,頗瘦,勞累,頭面皮白,飲食尚健,消化滯緩,大
便微泄色白,內有未能全化之物,嘔吐無常,氣喘不調,胸間堵悶,氣怯時止時作.當日蒙
允聽診,肺中氣音尚無異常.現(xiàn)癥而運血較亂,脈息數(shù)而無力.頭痛,胸間虛火,耳鳴頭暈,
似腳無根,加以惡寒,而腿膝尤甚,自覺指木,腿亦酸痛,體有作癢處,耳亦微聾,目視之
力較減,腰疼.至于生行小水之功,其亂獨重,一看小水其色淡白而少,追用化學將小水分
化,內中尚無蛋青一質,而分量減輕時,常小便頻數(shù)而少,一日之內于小便相宜,似乎不足.
在說略注意遺精為要,系夜間所遺,感動情欲,晝間則無,而且白日似不能隨意興舉.詳細
察悉皇帝圣恙,定知由于腰敗矣.按西醫(yī)名日:腰火長癥.若間腰之功用,則平人飲食之物,
人內致化,其有毒之質作為渣滓,由血運送至腰,留合小水而出,以免精神受毒.設若腰敗,
則渣滓不能合水而出,血復運渣滓,散達四肢百體,日漸增積,以致四肢百體有如以上所開
之亂.至于施治之法,總宜不令腰過勞累,而能令渣滓合小水同出之一.養(yǎng)身善法,總之莫
善于惟日食人乳或牛乳矣,他物均不宜人口.每日約食乳六斤左右,而食牛乳時應加人辣格
多思約一兩五錢,此物系化取牛乳之精潔者,譯名日乳糖,如此食乳須數(shù)日矣.若以藥而論,
則用外洋地黃末,實屬有功腰疼,干擦可安痛楚.西洋有吸氣罐,用之成效亦然.照此養(yǎng)身
之法行之,小便調和,喘氣悶堵可除,以致病身大愈.其遺精之癥,軟弱而少腹皮肉既亦虛
而無力,不克阻精之妄遺,宜先設法治腰,然后止遺精益易也.敝醫(yī)官情殷效力,管見若此,
詳開以聞.
2005-6-30 13:20 weiweihh
九月初五日,盧秉政,莊守和,朱餛,李德昌,陳秉鈞,范紹相請得皇上脈息.左右寸
細數(shù),左關弦而數(shù),右關虛數(shù),左右尺數(shù)而無力,癥屬陰陽兩虛,熱則上升,寒則下降.昨
夜前半夜眠不甚安,后半夜眠尚好.昨午后未大便,今早大便一次塘稀,便后氣墜.少腹兩
肋腸鳴作懈,腿膝無力,腰間空疼,勞累空疼尤甚.心渴咽干,喜飲熱水,胸氣堵滿,嘈雜
嘔吐,兩肩膀氣沉墜,頸項筋脈牽疼.小便頻數(shù)色白,下部潮濕寒涼,飲食尚好,脾胃運化
失宜,升降不能如常.左目白睛微紅,左顴色青而滯,右顴淡白氣怯.徽于言語,中氣不舒,
時有太息,偶語稍多,則少腹牽引小便作抽.不能久坐久立,睡臥難于轉側,形肉消瘦,爪
甲色白,時或牙疼口瘡,手指作脹.時有夜夢金聲,心喜則遺精或滑精,有時似滑未滑.此
心腎不交,陰不潛陽,脾胃兩受其弧所致.治擬中培肺胃,下固腎真,一兼以養(yǎng)心清肺滋肝之
方,以圖緩效.今議用歸脾麥味地黃湯加減,更宜以節(jié)勞靜養(yǎng)調理.
潞黨參四錢生黃蔑二錢焦敖術三錢炒棗仁二錢袂神冬三錢麥冬三錢米炒生地黃
二錢杜仲二錢鹽水炒山莫肉二錢金石解四錢芡實四錢兔絲子二錢酒炒
引用桑寄生三錢陳皮二錢媛木香八分
聞又九月初七日,盧秉政,莊守和,朱餛,李德昌,陳秉鈞,范紹相請得皇上脈息.左
右寸細數(shù),左關數(shù)而稍緩,右關虛數(shù),左右尺數(shù)而無力.癥屬心腎不交,腎氣尤弱,肝氣不
調,脾胃均弱,升降失司,胸隔堵滿.昨夜眠不甚安,昨午后大便一次,今早大便一次條澀,
小便色白不甚利,下部潮濕寒涼.目睛微有紅,左右顴色白無華,口渴咽干,腮頰泡已退.腰
間空疼,勞累尤甚,不能久坐久立,氣怯嗆咳,時有太息.睡臥難于轉側,形色消瘦,指甲
色白.近日遺精未發(fā),舌胎中黃邊白,中院時有嘈雜欲嘔,兩肩膊氣沉墜,頸項筋脈牽疼.總
由先天不足,后天久虧,真元不攝,陰陽兩虛所致.治擬健中固下,兼以養(yǎng)心清肺滋肝.至
腰為腎之府,腎為精之藏,腰疼覓以補腎為要.今議用異功散六味湯加減,更宜節(jié)勞靜養(yǎng),以
期心腎交固,可圖緩效.
潞黨參四錢生地黃三錢焦敖術二錢陳皮一錢五分獲神荃三錢麥冬三錢炙甘草一錢炒
拘祀二錢杜仲三錢山英肉二錢淮山藥三錢補骨脂一錢五分胡挑肉同蒸去胡桃肉
引用金石解二錢金毛狗脊二錢去凈毛川貝母三錢去心
九月初八日,盧秉政,莊守和,朱娓,李德昌,陳秉鈞,范紹相請得皇上脈息.左右寸
細而數(shù),左關數(shù)而微澀,右關濡數(shù),左右尺數(shù)無力.癥屬心腎不交,腎氣尤虛,脾胃運化不
健,升降失宜,肝氣不和.胸脆脹滿,飲食尚好,食后作堵.目睛微紅,左目視物不爽,眉
凌牽痛,左右顴色白無華.口渴咽干,舌中黃邊白,有細紅粒.腰間空疼,連及兩胯,勞累
尤甚,不耐久立久坐.咳嗽氣怯,痰不爽利.時有太息,睡臥難于轉側,中院時作嘈雜欲嘔.
兩肩膊氣沉墜,頸項筋脈牽疼.昨夜眠不甚安,喜于俯臥.今早大便一次塘稀,小便頻數(shù)不
甚利,色白,下部潮濕寒涼.總由先天不足,后天久虧,真元不攝,陰陽兩虛,以致虛熱浮
上,虛寒起下.治擬健中固下,兼以養(yǎng)心清肺鎮(zhèn)肝.至腰為腎之府,腎為精之藏,腰疼垂以
補腎為要義.今議合用六神散養(yǎng)榮湯加減,更宜節(jié)勞靜養(yǎng),可圖緩效.
潞黨參四錢生地黃四錢淮山藥三錢獲神荃各二錢山英肉三錢構祀二錢扁豆衣三錢
兔絲子二錢杜仲三錢生白芍三錢補骨脂一錢五分胡挑肉同恭去胡挑肉炙甘草一錢
引用陳皮二錢金毛狗脊三錢去凈毛生炒谷芽各二錢川貝母三錢
...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站 中網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