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山上月 于 2011/5/11 17:20 編輯 m.f1411.cn/wszg/ 引子
看周星馳的電影《功夫》的時候,我被片子里小孩子的經(jīng)歷給吸引住了,一個小孩子,在街上碰到了個衣衫襤褸的人,此人向他推薦若干本書,有本書的名字叫《如來神掌》……
這個經(jīng)歷很有趣,我在寫黃元御的故事之前,突然想起了我是怎么了解黃元御的,和這個故事還真有點兒類似。
那是在我剛剛開始學習中醫(yī)的時候,有一天,在街頭逛,看到街邊有個人在擺攤賣舊書,那是非常熱鬧的一個商業(yè)街的街頭,傍晚時分,有幾個人在有意無意地挑著圖書,我也走上去,隨便看看,都是些過期的畫報和武俠小說之類的書,我看著無聊,剛要走,突然,看到在諸多書中間,有一本書很不一樣,這是一本很舊的書,灰色的封面(現(xiàn)在絕對沒有書設計成這種顏色),上面黑字印著:《清代名醫(yī)黃元御傳人——麻瑞亭治驗集》,我當時根本不知道麻瑞亭是誰,更不清楚黃元御是何許人也,但是當時覺得:嘿,這里還有中醫(yī)書?而且這么樸素的封面,這么有勇氣,里面的內容一定很不同尋常,于是那起來翻了幾下。
剛這么一翻,就被書里的內容雷了一下,什么“火分丙丁,心為丁火,屬手少陰;小腸為丙火,屬手太陽……平人丁火下降,以溫癸水,所以腎臟溫暖,而下寒不生,癸水上承,以濟丁火,因而心家清涼,而上熱不作”(一般教材里火就是火,不分什么丙丁的),這些內容看著新鮮,心里當時立刻就有了感覺:這是一個地道的老中醫(yī)寫的!
于是就問攤主,這書多少錢?攤主回答:五塊錢!
就這樣,立刻就買了回來,回來以后就開始狂看,尤其是里面如何診脈的內容,我看得最仔細,結果很快就可以給別人號脈了。
沒多久別人就開始夸我號脈號得準,好多人都以為是家傳的,其實還真不是,母親還真沒怎么教過我,我都是看這本書學的。
可以這么說,我學習中醫(yī)的起步,就是從學習黃元御的理論開始的。
好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這本書早就絕版了,我在讀博士的時候,好多同學都來找我復印這本書,到今天我都不明白當年怎么會在一個賣畫報的舊書攤上,憑空出現(xiàn)這么一本書。
這本書現(xiàn)在就擺在我的面前,這是我最喜愛的書之一了,上學時被幾個臺灣同學借去復印,遲了幾天沒還,都嚇暈我了,別不是丟了吧?
當年就是由于這本書,使我知道了黃元御,因為麻瑞亭老中醫(yī)是黃元御的第五代傳人。
那么,這位清朝名醫(yī)黃元御,到底有著怎樣的一生呢?他又為什么能在中醫(yī)領域獨樹一幟呢?下面讓我們來慢慢地講吧,在講黃元御的故事的時候,可能和前面所有醫(yī)家都有些不同,以前的這些醫(yī)家我沒有見到任何的后人和傳人,所以全部都是文獻記載的歷史,對于民間傳說的名醫(yī)事跡我一概不用,而黃元御這里由于麻瑞亭老先生是黃元御的直系傳人,因此有些傳說是可以相信的,所以會錄入一些麻老說過的故事,各位知道就可以了。
-----------
本帖最后由 山上月 于 2011/5/11 17:22 編輯 m.f1411.cn/job/ 苗紅根正的出身
在康熙四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705年,一個嬰兒出生在山東省昌邑縣的黃家辛郭村,這個孩子就是我們的主人公——黃元御。
要說黃元御的家庭,那還實在是有點歷史,大家在看《三國演義》的時候,都知道有個大名鼎鼎的豫州牧、太尉黃琬,那就是黃元御的祖先,過去的人家那是講究祖上的功德的,如果祖上出了位名人,那是要世代牢記的(不包括秦檜那樣的名人),這樣可以教育后人像前輩學習。所以這黃元御的家族,就世代以讀書為榮,在明朝時還出過一位尚書,據(jù)說這位一直連任六朝,這可是一位能干的國家干部,更讓后代們羨慕不已。結果是造成了黃家上下一起讀書發(fā)奮的狀態(tài),黃元御的父親就是一個讀書迷,擅長寫文章,做詩詞什么的,總之也算是當?shù)氐囊粋才子,但是似乎只是一個庠生,沒有取得什么更大的功名,于是就把這個勁頭都使到了黃元御和他的兄弟們的頭上了。
各位可以想象了,在黃元御父親的爆炒之下,此時這黃家上下的讀書氣氛一定十分的濃厚,家里的堂兄堂弟的都在一起比,看誰聰明,看誰讀書讀得好。
要說這學習環(huán)境也的確重要,它能調動人的興奮點,好嘛,黃元御就在這種氣氛里,直學得是“諸子百家,靡不精熟”,簡直就是什么書都看,博覽群書,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沒有不涉獵的。
現(xiàn)在看來,這些都是國學的功底,我單這么說可能您還沒有個概念,但是如果您知道日后黃元御解《易經(jīng)》解得多么的好,您就該了解他現(xiàn)在都在打什么樣的功底了,黃元御對《
黃帝內經(jīng)》里的五運六氣的解釋,那是和歷朝歷代都不一樣的,他提出了人家自己的一套解釋,獨樹一幟,沒有對天文歷法的了解,能提出這么深刻的內容嗎?擱一般人,能看懂就不錯了。
所以我們可以想象此時的黃元御,本來就是挺聰明一孩子,再加上這么個比賽學習的環(huán)境,結果很快就考成了庠生。
此時,錦繡前程正在向黃元御招手,黃元御意氣風發(fā)地望著遠方,感到生活充滿了希望。
在這樣的歲月里,黃元御渡過了他的少年、和大半個青年時光。
-----------
本帖最后由 山上月 于 2011/5/11 18:22 編輯 眼睛到底有多重要
一轉眼,黃元御已經(jīng)二十九歲了,此時是雍正十二年,就在黃元御“常欲奮志青云,以功名高天下”的時候,他的身體出現(xiàn)了問題。
這是什么問題呢?相信大家都有過體會,就是由于過度勞累,眼睛給累壞了。
這眼睛可是人身上一個很重要的器官,我們現(xiàn)在經(jīng)常碰到眼睛累出問題的,比如打網(wǎng)絡游戲,連著好幾天,然后眼睛痛得睜不開的(建議在網(wǎng)吧設立眼保健操時間),還有寫畢業(yè)論文的,很多同學也累得眼睛通紅!↑S元御那個時候沒有電腦,但是當時的讀書照明環(huán)境卻是很不樂觀的,因為如果想用功,那就要晚上點蠟燭,那點兒光,飄忽不定晃來晃去的,您想啊,這眼睛能不出問題嗎?
黃元御的眼睛出問題是在那年的八月,黃元御自己說,本來自己身體挺好的,也沒得過什么病,但就是在這年的八月份,左眼睛突然開始發(fā)紅,自己感覺眼睛特別的發(fā)澀(左目紅澀),當時他也沒怎么在意,覺得過兩天也就該好了。
結果,三天以后,整個的白睛就開始都紅了,像出血一樣,并且開始腫了起來,漸漸地把黑睛給包圍上了。
這回可就讓人擔心了,估計當時黃元御的樣子一定是十分的駭人,大家看著都繞著走。
怎么辦呢?請醫(yī)生吧,此時我們的黃元御還對醫(yī)學一竅不通,當然要請其他的醫(yī)生來瞧瞧了。
于是,一位令黃元御非常厭惡,甚至是痛恨終身的醫(yī)生出現(xiàn)了。
讓我們來看看黃元御的筆下,這位醫(yī)生的形象吧,這位一出場,造型就很是別致,戴著個很威嚴的帽子(高冠),表情極端地嚴肅,說起話來,那是吐沫橫飛,黃元御的原話是“口沫泉涌”。
按說這人家是什么造型,我們不應該說三道四的,因為人家也有扮酷的自由,但是您治病倒是用點心啊?這位可到好,上來就判斷黃元御是有大腸之火,即用
大黃、
黃連等藥,他的意思是使用瀉下之法,讓熱從大腸瀉出。
可是服了藥以后,黃元御居然沒有什么動靜,這醫(yī)生也奇怪了?怎么回事兒?大黃都不靈?加
大藥量!于是就又用大劑量的大黃瀉下。
結果,黃元御只是微微地有些瀉,還沒有什么大的反應。
可是眼睛,卻沒有見到好轉的跡象。
于是這位醫(yī)生就判斷:瀉下的方法不對,應該是外有風寒,應該散寒。
我來插一句,這就是這位醫(yī)生的不對了,我們現(xiàn)在不知道黃元御當時的情況,可是如果您真的要是判斷大腸有熱,使用瀉下之法,那就要加大藥量,真的讓他瀉,在臨床中有的人對大黃就是不敏感,甚至需要加到上百克才能瀉呢,您怎么能看到不瀉就打退堂鼓了呢?
這回好,該發(fā)汗了,這位醫(yī)生的法兒也真多,他弄了盆熱茶,把黃元御按在上面,然后用厚衣服給蓋上,讓蒸汽熏蒸黃元御。
要說如果真是外感風寒了,這還可能真的起作用,但這和眼睛紅腫有什么關系呢?我沒想明白,估計當時的黃元御更不明白,結果被折騰得汗流浹背,連腳后跟的出汗了(汗流至踵),但眼睛可還是沒有任何的好轉。
這下這位扮酷的醫(yī)生傻眼了,連忙告辭,說我回家再想想辦法去,就走了。
黃元御的家人也急了,連這么酷的醫(yī)生都沒辦法,這病別不是個很嚴重的病吧?
于是就又到處請人,這次找來的是一個老太太,據(jù)說這位老太太非常的擅長針灸,這位老太太一看,這白睛里面的瘀血已經(jīng)這么多了,應該刺血,把瘀血放出來。
這位看來的確是有兩下子,她“輕刺白珠”,結果是流出來數(shù)十滴的濁血,黃元御的感覺說是像膠一樣的粘稠。
然后,紅腫的部位開始消退,黃元御自己也感覺很是清爽。
其實我覺得這位老太太還真是有兩下子,如果讓她繼續(xù)治療,黃元御的眼病也可能就好了。
但是命運卻偏偏不是這么安排的,就在這個時候,前面的那位醫(yī)生又跑了回來,一進門,就又開始吐沫橫飛地報告:“我終于想出辦法來了!”
黃元御的家人也很著急,天啊,這么久想出來的,一定是個好的方法啊,于是就請這位接著開方。
這位想出來的辦法就是清熱解毒,用苦寒之藥,這個方子我們已經(jīng)不知道了,但是藥性知道,是苦寒的藥,他給黃元御連著服用了幾十付,就是這個方子,把黃元御的脾胃徹底地給搞垮了,黃元御的身體到最后也沒有徹底恢復。
服了這些藥以后,黃元御的左眼睛開始出現(xiàn)了白膜,中醫(yī)叫翳膜,慢慢地開始覆蓋眼睛,這位醫(yī)生一看,又開始使用一種叫揭障丹的苦寒藥物,給黃元御口服,然后用一種苦寒的藥面,熬水熏眼睛。
最后,黃元御的左眼睛就基本全廢了,翳膜覆蓋了整個眼睛,有增生的組織還突出到了眼睛外面(
蟹睛突出外眥)。
各位可以看看,這位醫(yī)生就像是個蹩腳的獵手,槍是好槍,但是這位上山東一槍西一槍,打得全是自己的同伴,沒一槍打準目標,這樣的技術真是令人悲哀啊。
可見,中醫(yī)診斷學是多么的重要,這個診斷學就好比是槍的瞄準設備,您不瞄準,再快的身手,子彈也會奔著同伴去的。
我們未來的名醫(yī),這次算是被一個庸醫(yī)給折騰慘了。
在經(jīng)過這次生病以后,黃元御的脾胃系統(tǒng)徹底地被傷害了(中醫(yī)認為如果不恰當?shù)厥褂每嗪乃幬飼䝼狡⑽?,從此一輩子都沒有恢復好。
更為嚴重的是:黃元御從此成為了一個只有一只眼睛可以用的人,他的左眼,不但不能使用,還嚴重地影響了他的形象。
而清朝的科舉制度規(guī)定:五官不正,不能夠被委派官職。也就是說,科舉的大門,從此在黃元御的面前,徹底地關閉了。
-----------
本帖最后由 山上月 于 2011/5/11 17:24 編輯 m.f1411.cn/sanji/ 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
此時的黃元御墜落到了人生的最低谷,沒有比這種事情再悲慘的了,你的學問不比別人差,甚至比他們所有的人都好,但是,此時卻因為別的問題,失去了和其他人一起學習、競爭的機會,這就好比是在高考前,突然告訴您,您因為某某原因(令人憤怒的是居然是相貌的原因),您不能像同學那樣參加高考了。
您想想心里會有什么滋味吧,當您天天遠遠地望著昔日的同學們去走進課堂,您這個昔日的高才生卻只能在一旁呆呆的望著,您是不是有種想痛哭的欲望?
那是一種怎樣的凄涼呢?
我都可以想象得到,黃元御當時遠遠地躲開人群,徘徊在村邊,想著同伴們都在讀書,自己的前途呢?前途在哪里呢?難道自己真的要以一個殘疾人的身份渡過這一生嗎?!
走在街上,世界也不再像是以前那樣的陽光明媚了,人們都用異樣的眼神望著自己,是啊,自己英俊的相貌已經(jīng)不復存在,現(xiàn)在是一個令人害怕的形象,而且,人們不再把自己當作一個學子的典范,而是一個毫無前途的廢人了!
自己的志向呢?那些致仕報國的志向呢?全部都灰飛煙滅了,自己只有在夢里,才能又回到健康的時光,仿佛又能夠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了,可是一旦從夢境中醒來,冰冷的夜色告訴自己,那些日子一去不復返了!于是兩行清淚從黃元御的眼中流出,滴落在枕頭上。
那些時候的黃元御,經(jīng)常跑到周圍的山坡上,望著遠方,放聲大哭。
這對任何一個人,都是一種痛苦的磨煉,在這種磨煉中,有的人會無力地倒下,但是,有的人會再次站立起來,在磨煉中脫胎換骨,從此獲得重生!
黃元御就是這后一種人,他在經(jīng)過了痛苦的煎熬以后,再次站立了起來,他要扼住命運的咽喉,他要掌握自己的命運!
一個分明要滑向谷底的人生軌跡,生生被黃元御用自己的毅力,再次扭轉過來,重新走上了正軌!
各位,黃元御是怎么辦的呢?他覺得,既然自己是被疾病給害了,那么,他就要重新在這里站起來,他要和疾病做堅決的斗爭。
就在那天,就在黃元御自己望著遠方的時候,他暗暗發(fā)誓,自己這一生,都要獻給同疾病做斗爭的事業(yè),拼盡全力,用不后退!
后來,他實現(xiàn)了自己的諾言,在他短暫的這一生里,他沒有過一刻的停息。
-----------
本帖最后由 山上月 于 2011/5/11 17:26 編輯 m.f1411.cn/yaoshi/ 青燈孤影讀傷寒
現(xiàn)在,讓我們來看看黃元御是怎么開始學習中醫(yī)的吧!
他首先去書店買來了一本《傷寒論》,放在桌子上就開始讀。黃元御是什么人啊,不但國學功底厚,而且還不是一般的聰明,所以就信心足足地以為就此可以學會中醫(yī)。
但是,就是這么一個基礎好的學生,在《傷寒論》面還是敗下陣來。
黃元御自己說的,剛一看《傷寒論》的時候,整個一完全看不懂:這,這都說什么呢?張仲景老師的這些話怎么一句都看不懂?(詎讀仲景《傷寒》,一言不解)這下傻眼了,沒想到上來就碰了釘子,天啊,難道《傷寒論》這么難學嗎?可人人都說這是醫(yī)學的基礎啊,怎么這上來就這么難呢?以后這還不得更難學?
要擱一般人,見硬就回了,畢竟自學是一種特費功夫的學法兒,過去一般都是先跟著老師出診,看若干日子以后,有個耳聞目濡了,心里對這些名詞熟悉了,老師再給慢慢地講理論。
但是不知道各位發(fā)現(xiàn)了沒有,我寫過的好多大師還真不是那么跟著師父學出來的,真正的大師似乎多半是自己憋出來的,然后才去跟老師學,這個特點很值得研究。
我們的黃元御同學也真是個
牛脾氣,還是不想去找?guī)煾福又约罕,但是畢竟人家是學國學出來的,知道學習方法,所以就采取了一個很好的策略,就是去書店,把所有能夠見到的注解《傷寒論》的書都買回來,碰到一個問題,就挨本書的翻,看看這位古人是怎么理解的,看看那位是怎么理解的,這就好比是找了很多的的師父,有了問題就挨個師父的問。
到底買了多少本《傷寒論》的參考書呢?買了至少幾十本,也有可能是上
百本(縱觀近古傷寒之家數(shù)十百種)
各位,這就是人家的學習態(tài)度,人家黃元御為什么后來成就那么大啊,人家態(tài)度太好了,看官中有學中醫(yī)的可以比較一下自己的藏書,看看現(xiàn)在讀書條件這么好的情況下,您的《傷寒論》的參考書是否能和黃元御有得一比。
您再看看這個時候的情景吧,可謂是蔚為壯觀,只見我們的黃元御同學手里捧著一本《傷寒論》,旁邊放了一堆的參考書,看一句《傷寒論》,就狂翻一通參考書。
就這樣,廢寢忘食,苦讀了三年。
就這么一本薄薄的書,整整讀了三年,這種用心的確是夠專一的了。
那么,結果如何呢?
結果是:還是不懂。
當黃元御最后把書一合上,不禁長嘆一聲:這也太難了!
用他自己的話說,是“歲歷三秋,猶爾茫若,仰鉆莫從”。
估計有朋友該疑惑了,這不可能吧,《傷寒論》我們一讀可就讀懂了,沒有那么難。吭趺刺柗Q學冠一時的黃元御居然這么笨?
我給各位解釋一下,不是黃元御笨,您能明白的內容黃元御還能不明白,人家黃元御是對自己要求的太高了,人家所說的懂,那是要融會貫通,那是要把整個《傷寒論》吃透。
反正當時黃元御是覺得自己距離要求差得太遠了,甚至產生了這也的疑惑:是不是我們就達不到張仲景先師要求的水平了?
于是他對自己很是失望,最后干脆就把書合上,嘆了口氣:“唉,我這輩子到底能不能領會到《傷寒論》的靈魂呢?
怎么辦呢?黃元御決定暫且拋開這件事,先放松一下,看看別的書。
在放松的這段日子里,黃元御到底看什么書我們就不清楚了,總之沒有任何的記載,等到公元1737年,其實就是轉過年來的春天,黃元御重新翻開了《傷寒論》,開始再次凝神研究。
這個時候,黃元御的心已經(jīng)完全的安靜了下來,他自己描述當時的情景是:“又復攤卷yin思。日落神疲,欹枕假寐。時風靜月白,夜涼如水,素影半床。清夢一肱,華胥初回!
可見當時黃元御處于沒有任何人打攪的環(huán)境中,然后他自己是完全的融入了書里面,他在生活中的各種時刻都在思考著,甚至在夢境中,都會遇到思考的問題。
這說明黃元御當時進入了一種境界,一種人和書完全一體的境界。
在這種學習狀態(tài)里是最容易出成果的,這里面沒有任何神秘的地方,就是一個道理: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最后,出現(xiàn)什么結果了呢?
終于有一天,黃元御在思考的時候,突然心里靈光一現(xiàn),然后就豁然開朗了,原來是這樣!按照他自己的說法是:“恍然解矣!”
不用我說各位也知道了,黃元御終于對《傷寒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這使得他在研究《傷寒論》方面一直站在很前沿的位置,直到今天,我們在提到研究《傷寒論》的流派時,還會經(jīng)常提到黃元御。
寫到這,我感覺黃元御的學習方法有點像我們前面寫過的徐靈胎,也是拿著參考書自個兒學,然后開始批注這本書。
黃元御也是,當時豁然開朗以后,他覺得以前別人注釋的都不夠完善,于是就想自己寫本注釋的書。
結果,人家立刻就開始寫書了。
這本書叫《傷寒懸解》,當時只是打了草稿,然后由于生活動蕩,就沒有寫下去,在十年后,這本書將在黃元御的手中被完成,并成為中醫(yī)史上研究《傷寒論》一本重要的著作。
我曾經(jīng)告訴過各位,這個《傷寒論》就是中醫(yī)臨床的基礎,每個中醫(yī)開方子都會從這本書里面找到靈感,自打這黃元御把《傷寒論》給吃透了以后,他就有了去進行臨床實踐的底子了。
只不過這個底子打得也太費時間了,一本書折騰了這么長的時間,這要是擱現(xiàn)在,學校領導早就急得跳起來了。
-----------
本帖最后由 山上月 于 2011/5/11 17:26 編輯 m.f1411.cn/pharm/ 天下第一用功的同學
那么黃元御同學為什么會寫這么一本《傷寒懸解》呢?其實這本書就基本相當于他的讀書筆記,他對《傷寒論》思考得太深入了,覺得以前好多教授說的都不對,于是就開始按照自己的見解來解釋,在研究《傷寒論》的派別中,黃元御是屬于錯簡重訂派的。
這個讀書筆記,在十年以后,他給好好的整理了一下,估計寫了很多新的內容,后來出版了,大家有機會可以看看,對于理解《傷寒論》很有好處。
當讀完《傷寒論》以后,黃元御同學幾乎是脫了一層皮(這哪里是在學習啊),黃元御自己說的是:“心枯神瘁,幾于白鳳朝飛”。
再感慨一遍,這哪里是學習啊,他幾乎是用盡了自己的精力來學習這本經(jīng)典的,這實在讓我們沒什么話好說的了。如果有個最用功學生的排行榜的話,我估計黃元御同學一定是排名第一的。
順便再感慨一句,這個《傷寒論》還真的不白讀,我以前在讀書的時候,就專門用了一年的時間,來回地讀《傷寒論》和前人的經(jīng)方醫(yī)案,整整一年,白天晚上全是《傷寒論》,結果現(xiàn)在感覺診病的基礎就是那一年打下的,那年過后,有親戚朋友求我開方的(那時還是個學生),如果遇到和讀過的湯證一樣的,就開經(jīng)方(張仲景的方子),如果不一樣的,就婉言謝絕,結果開出方子的,百分之八九十都痊愈了,基本是幾付藥就見效,現(xiàn)在這么多年了,老家還有一些患者來找我看病,就是那個時候傳出的名聲(慚愧啊),所以我才理解為什么古人把張仲景稱為醫(yī)圣,說句心里話,我能夠堅持這么多年一直在不斷地學習中醫(yī),完全是因為看到了中醫(yī)的好處,看到了患者痊愈后的笑臉,這完全是拜《傷寒論》所賜。
經(jīng)方體系是一個很有趣的體系,它是經(jīng)過臨床千錘百煉出來的,是經(jīng)過千萬個真實的人體試驗摸索出來的,每個方子的適應證都非常精準,方子的組成也十分的合理,在過去有的醫(yī)生甚至發(fā)現(xiàn)個別經(jīng)方如果你加上什么藥,效果就不好了,把加上的藥減去,效果就恢復了,所以中醫(yī)有句話叫“經(jīng)方不加減”,當然,這也太教條了,我們還是可以根據(jù)經(jīng)方進行加減的,后世的所謂和經(jīng)方并列的“時方”,其實很多也是經(jīng)方加減得來的,所以我們說《傷寒雜病論》是中醫(yī)臨床的基礎。
我才認真地讀了一年的《傷寒論》,自己感覺收獲就是如此之大,人家黃元御卻如此玩命地讀了若干年,您想想吧,這該是一種什么樣的進步呢?
有的網(wǎng)友問,怎么這位黃元御就單是憋在家里看書,就能寫出著名的中醫(yī)著作?
這的確是個問題,我想各位也都會在心里提出這個疑問,那到底他有沒有臨床的機會呢?難道中醫(yī)不用臨床就能寫書嗎?
其實,學習中醫(yī)的人都知道,您學了中醫(yī)以后,就不會閑著的,大家知道你在學中醫(yī)了,就會有親戚朋友來問,我出現(xiàn)了什么什么毛病,你能幫助琢磨琢磨嗎?這種情況多去了,一開始還不敢答應,但是學了兩年以后,基礎理論掌握得差不多了,也就能夠提出些看法了,所以一邊學習,一邊給親戚朋友看病,是很正常的現(xiàn)象,現(xiàn)在中醫(yī)藥大學里的好多同學在親戚朋友中都很有威信了,據(jù)我所知,很多同學放假回家,患者在家里都站排來看病,因為療效不錯,一傳十,十傳百,一聽說這人回家了,就都來了。
那么黃元御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給人看病的呢?他自己沒有記載過,但是我們可以從他一生的行程中來分析,他在讀《傷寒論》的這段時間里,是在山東的,然后又在山東住了近十年的時間,從那以后,他就基本上是在北京(因為后來當了幾天御醫(yī))和江淮一帶來回走了,到山東的時間很少。
可是,現(xiàn)在在山東卻流傳著很多黃元御治病的傳說(至今老百姓還給黃元御去上墳呢),當時還有“南藏北黃”的說法,就是說當時山東治病最好的醫(yī)生有兩位,南邊的是諸城的藏枚吉,北邊的是昌邑的黃元御,也就是說,當年黃元御在山東已經(jīng)是以醫(yī)名著稱了,那么,結合前面我們分析的他一生的行程,我們就可以知道,黃元御就是在讀《傷寒論》以后,或者就是在讀的同時,在近十年的時間里,已經(jīng)迅速地成長為一個很有臨床經(jīng)驗的醫(yī)生了。
也就是說,從他寫讀《傷寒論》筆記開始,到十年后,他把這些筆記整理成書,這十年期間,黃元御已經(jīng)是醫(yī)名很盛了。
再看十年以后,他到北京,他的醫(yī)術居然讓乾隆皇帝大為傾倒,可見他的臨床經(jīng)驗是在前推十年的時間里積累起來的。
很遺憾的是,黃元御自己沒有提過這事兒。
沒人相信這個世界上有天才,但是努力和精神專一,的確能夠制造像天才一樣的人。
-----------
本帖最后由 山上月 于 2011/5/11 17:28 編輯 m.f1411.cn/wszg/ 脾胃是我們的寶貝
現(xiàn)在有個問題,黃元御的學術思想是在什么時候行程的呢?
其實,黃元御在讀《傷寒論》的時候,就是帶著問題去讀的,他特奇怪的一件事情就是:自己的眼睛紅腫,這的確是應該算作有火啊?為什么使用清火的藥,反而把自己害了呢?
我相信,這個問題一定是伴隨著黃元御的閱讀過程的。
在邊讀邊思考的過程中,黃元御發(fā)現(xiàn)了秘密,原來有很多火熱之證是假象啊,有很多是由于氣機升降失常而得,并非是真正的火!
于是,黃元御在讀《傷寒論》的過程中,就找到了問題的答案,可以說,黃元御獨特的學術思想就是在這個時候開始行程的,在他的《傷寒懸解》中,他的學術思想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
光說理論沒用,給各位舉個例子吧。
有位叫錢叔玉的人,這位估計是山東農村的吧,這一年的初秋,大家都開始干農活了,在農村住過的人都知道,這個時候的農活兒那是相當?shù)睦鄣,這是秋收啊,一年里面的體力全在這時候用呢。這位錢老兄因為干活太賣力氣了,結果開始
咳嗽,有痰,而且最嚇人的是唾血,血的顏色是紫黑色的,在過去那個年頭,人們最怕的就是
吐血了,所以大家商量著趕快找大夫吧。
可那個時候,貧苦人家哪有那么多的錢請大夫。坑谑蔷屯χ,結果這么吐血,一直吐了一年有余。
最后,有人說,實在不行,去請黃元御先生吧,這位是個讀書人出身,而且人家不大在乎收錢的事兒,我們去試試吧。
結果來了和黃元御一說,黃元御還真來了,到了農戶的家里,一看,黃元御可就嚇了一跳。
原來,正趕上這位犯病,吐的血“一吐數(shù)碗”,來不及從嘴里冒出來,就從鼻孔里往外流。
黃元御連忙問:“都有什么感覺啊?”
這位一邊吐血一邊說:“肌膚發(fā)麻,腦袋痛,身上還感覺忽冷忽熱的,口渴,吃不下飯,出汗。”
黃元御點點頭,診了患者的脈,問:“還有什么癥狀呢?”
患者想了想,回答:“還
遺精,很容易驚恐,總是很
健忘,還有晚上睡眠不好,只要一躺下,就開始喘,只能坐著睡覺,一旦身體傾斜,就會吐血,天氣一涼,病就開始重,而且右腳還腫了,大便也是不成形的!
黃元御聽完了患者的敘述,說:“我明白你的病情了,你想知道你的病是怎么患的嗎?想聽聽這里面的道理嗎?”
患者雖然是個農民,但是也很好奇啊,忙回答:“當然想聽,先生請給我們講講吧!”
黃元御說:“這樣吧,我給鄉(xiāng)親們講講我們自己身體里的圓圈的故事吧。”
這一說不要緊,有分教,這個圓圈的故事后來被別人看去了,寫成了一本書,叫《圓運動的古中醫(yī)學》,其實里面的理論就是通俗版的黃氏圓圈。
我覺得我們所有的人,都還是對我們自己體內的圓圈有個了解的好,所以就不嫌啰嗦,給各位詳細地解釋一下這個圓圈。
那么,黃元御講的這個圓圈是怎么回事兒呢?原來,這也不是黃元御自己的發(fā)明,中醫(yī)理論里自古就是這樣描述人體臟腑的運行的,不過黃元御把這個問題給體統(tǒng)地提了出來,并且用這個理論來指導治病。
現(xiàn)在我就代替黃老師來把這個圓圈描述一下吧,我描述的語言當然和黃老師有差距(黃老師的語言能力太強了),不過意思大概如此。
話說這人體里面,五臟六腑是上下分布的,中醫(yī)認為,其功能也有方向,這些臟腑所引導的氣機也是處于動態(tài)中的,這個圖畫我給大家描述一下,首先腎在最下面,屬水臟,中醫(yī)說腎臟是水中含火,水是腎陰,火是腎陽,火我們就明白了,那一定是向上走的,它生什么?火生土,也就是說,火性向上走,使得脾土溫暖,那么脾是負責什么的呢?是負責把胃吸收的營養(yǎng)(中醫(yī)叫精微物質)發(fā)送到全身的,這脾有個特性,它是向上走的,因為有一部分營養(yǎng)還要到
肺臟,與吸入的空氣中的精微物質結合,由肺協(xié)助向全身輸布。
各位可記住了,中醫(yī)認為,脾臟之氣,是從左邊向上升的。
腎臟中的水呢,水生木,也就是說,在水的滋養(yǎng)下,木氣也開始得到了營養(yǎng),要發(fā)展了,它發(fā)展的方向也是上升,跟樹一樣,這個肝臟也是從左邊往上升的,隨著脾土之氣上升,中醫(yī)有句話,叫:“肝隨脾升,膽隨胃降”,就是說的這個。
好多人說,這中醫(yī)的肝怎么在左邊啊,解剖可是在右邊,中醫(yī)說的是肝氣,是肝的功能,是一個功能系統(tǒng),不單是那個臟器實質。
所以左邊身體有病,有時要考慮到肝脾之氣上升是否正常,尤其是肝氣。
肝屬木,四季配春季,象征著萬物生發(fā)。
此時各位看到了,這個氣機隨著肝脾升到了頂部,這里就是肺和心了,各位知道,木生火,這火配五臟是心,四季配夏天,心火的特點其實也是要向上的,但是,由于有肺臟的存在,心火被帶向下行。
肺是屬金的,四季配秋天,主肅降,甭管夏天多熱,遇到秋天,氣機就開始往下降了,這心火本來是要上升的,但是因為有肺金在上面,所以就跟著往下降,直降到腎中,使得腎水不至于過寒,溫暖腎水,而腎水隨著肝木和上承,到達心火的位置,使得心火也不至于過熱,這叫“水火既濟”。
有的時候,這個往下降的過程被破壞了,那么心火就無法下降,憋在上面,各位就會看到上面熱,下面寒的局面。口渴,眼睛紅,口舌生瘡,可下面的腿還是涼的。
在肺金下降的同時,人嘴里吃入的東西進入了胃,然后也是向下走的,所以胃氣要下降。在中醫(yī)里,脾為己土屬陰,胃為戊土屬陽,陽要下降,陰要上承才對。
在胃氣下降的同時,膽氣也隨著下降,就是我們說的“膽隨胃降”,現(xiàn)在有好多的胃病,就是
胃氣上逆,膽汁反流,這就是氣機逆行的結果。
各位同樣要注意了,這個胃氣和膽氣的下降,是從右邊下行的。
所以,如果人體的右邊有病,要考慮一下氣機下行是否遇到了麻煩。
您現(xiàn)在在看看,脾土左升,肝氣和腎水都隨著升,胃氣右降,膽氣和心火隨著下降,這是不是一個左邊升,右邊降的圓圈呢?
在這個圓圈里,脾胃一陰一陽,就是中心的軸,一切都是圍繞著它們來轉。
這就是黃元御的理論,他最后把一切病都歸入到這個圓圈的運轉失常,任何一個地方出問題了,把圓圈的運動給“咔嚓”一下?lián)踉诹四抢铮统霈F(xiàn)了問題,這個時候怎么辦呢?就要使用藥物,調暢氣機,讓它們恢復上下運行,這樣人體自己就會恢復健康的。
這個圓圈我說的簡單,大概就是這么個道理,黃元御自己論述得還要仔細,術語比較的多,各位可以參看他的書。
那么該有人問了,這個圓圈有道理嗎?能治病嗎?
我還跟您說了,黃元御的第五代傳人麻瑞亭老中醫(yī),就是從黃元御的書里拿出了一個叫“下氣湯”的方子(麻老的這個方子我后面會給大家講的),稍微給加減了一下,變成了一個藥性有升有降,調和脾胃的方子,這位老人家一輩子基本就用這一個方子治病,來個患者,他就給調調方子,稍微加減,把氣機這么一調,患者就好了。您看他的醫(yī)案,那就是一個升降,我的感覺,他就是用藥在人家的身上撥了一下,把這個不大轉動的圓圈給重新啟動了,結果麻老一輩子“活人無算”,患者如云。尤其是有很多嚴重的血液病,還真都被他給治好了。
前兩天還看到天涯論壇里的一個網(wǎng)友,沒有任何中醫(yī)基礎,自己有鼻炎,怎么都治不好了,最后無奈,就自己從黃元御的《四圣心源》里挑了個治鼻炎的方子(這本書我以后會給各位講),然后在家人的注視下,毅然服用,結果沒兩天就基本好了,這位朋友每天都現(xiàn)場報道服藥情況,各位有興趣的可以查查。
這帖子是個網(wǎng)友提供給我的,我看了也大吃一驚。
這個治鼻炎的方子叫
桔梗元參湯,是治療鼻塞,鼻涕多的那種鼻炎,方子是:桔梗九克、元參九克、
杏仁九克、
橘皮九克、
半夏九克、
茯苓九克、
甘草六克、生
姜九克。就這么個方子,基本屬于食療的范圍,里面多半的藥都是食物,我給各位解解,其中桔梗是升的,開肺氣、解毒排膿;元參是升的,潤燥解毒;杏仁是降的,降肺金之氣;橘皮(
橘紅)入氣分,清理肺氣,化痰降逆;半夏是降的,和胃降逆;茯苓是升的,去除水濕,助脾氣之升,甘草是補脾胃的,坐鎮(zhèn)中州,
生姜是散寒的,可以散在外表之寒。
就是這么個簡單的方子,黃元御認為是這個圓圈轉的不大靈光了,導致上面的氣機堵在那里,所以會出現(xiàn)鼻塞等癥狀,中醫(yī)以前也說過:九竅不和,皆屬脾胃。就是這個道理。
這圓圈我給畫大了,抱歉,我們還要回來,看看這位錢叔玉老鄉(xiāng)的吐血問題(錢老鄉(xiāng)一定都等急了)。
黃元御認為,這是濕氣重,嚴重地影響了脾土的上升,這樣,這個輪子就不轉動了。
輪子不轉,后果是很嚴重的,心火本來應該下降,結果不降了,就在上面燒,這肺金能受得了嗎?胃氣也不降了,也往上逆,這下,熱氣全堵在上面了,而下面該升的也不升了,全是寒氣。
這下所有的癥狀就都能夠解釋了:您看這位錢老鄉(xiāng)吐血,那是火都堵在上面,氣機逆行啊;您看他胸腹發(fā)堵,那是胃氣不能下行啊;您看他晚上無法入睡,那是肺胃不降,陽氣不能收藏;您看他
發(fā)熱汗出,那是肺金受熱,肺主皮毛,所以把汗給蒸出來了;您看他遺精,那是下寒啊,腎不封藏;您看他
泄瀉,那也是下寒啊。
這回,一切都可以解釋了,老鄉(xiāng)們聽得估計也是暈暈的,趕快說:“黃先生,您就開方子吧,我們相信您!”
黃元御一看,那邊錢老鄉(xiāng)還吐著血呢,甭談太多的理論了,那就開方子吧,于是提筆寫下了藥方:茯苓、甘草、半夏、
干姜、
丹皮、
牡蠣、
桂枝、
白芍。
這個藥服用了一個月,這個病就痊愈了(月余病愈)。
有人看到這個方子該奇怪了,這也沒有止血的藥。窟@也沒有治療吐血的成份啊,怎么能治病呢?這么簡單一個方子,它到底是怎么撥動這個圓圈的呢?
我給各位朋友解解方子吧:這個方子里面的茯苓,是去濕氣的,黃元御認為濕氣去掉,這脾土才能減去負擔,向上升,所以茯苓是使得脾土上升的藥;這甘草是補脾胃的,坐鎮(zhèn)中州,是這個圓圈的軸心;半夏,藥性下行,也是燥濕的藥,有了半夏,這個胃氣就會下行,所以各位,這個茯苓、甘草、半夏正好構成了這個圓圈的核心,有升有降,這也是麻瑞亭老中醫(yī)開方子時候必開的藥物。
方中的干姜,是暖下焦的,一來可以助脾土之升,二來下焦暖,則腎水不寒,才能起到封藏的作用;丹皮是清肝膽之火的,白芍是柔肝的,滋肝經(jīng)之陰血,丹皮和白芍在一起,可以使得橫逆的肝氣不在橫行,肝氣疏達以后,就可以上升了,所以這兩味藥是疏肝升陷的;
而牡蠣呢?牡蠣是下行的,它可以把收斂浮火,使之隨著胃氣的下行而下降,將它們斂至下焦。
桂枝按照麻瑞亭老師的解釋,那也是疏肝升陷的,可以是肝氣溫暖,不至于瘀滯。
實際上,在這個醫(yī)案里,黃元御老師自己沒有說,我替他說了,他的這個方子除了脾胃,也特別的重視肝氣的疏通,里面若干味藥都是調肝氣的,這也是黃元御的一個思想,他認為這個圓圈不轉,原因的根本是水濕過多,導致脾氣不升,但脾氣不升最大的結果就是肝氣橫逆或者下陷。其實現(xiàn)在我們也可以反過來理解,很多人的病是因為肝氣不舒,單位里受了氣,肝氣不升,才導致一起上升的脾氣(脾土之氣)也出了問題,脾土本來是管制水氣的,結果脾土弱,導致水濕就會在體內泛濫。
我們常說這人郁悶,然后脾氣不好,您說這發(fā)脾氣和脾有什么關系啊?這么看還真有點。
我給人診脈,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人,舌苔白膩厚的多,這是濕氣重的舌象,而脈象是弦脈的多,這是肝氣不舒的脈象。這么看來,現(xiàn)代人該怎么養(yǎng)生,其實就很清楚了。
自從黃元御給這位錢叔玉老鄉(xiāng)治好以后,錢老鄉(xiāng)非常的高興,而額外的收獲是:他對這個世界上的圓圈開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種田之余,坐在田間地頭兒會出神地想一會兒,這個圓圈很有點意思嘛。
-----------
本帖最后由 山上月 于 2011/5/11 17:31 編輯 m.f1411.cn/wsj/ 追仲景之神思
我們前面說了,黃元御的學問是從仲景這里起步的,他學習仲景的思想那可是費了勁了,若干年,一頭扎進去,迷住了。
要說這張仲景的學問確實迷人(請原諒我用這樣的詞兒),把我們的黃元御給弄的神魂顛倒的,為什么呢?黃元御自己說的,自個兒以前看諸子百家什么書的,那都當?shù)氖钦n外讀物看的,眼睛一掃,就知道那些書里面在說什么呢,用他自個兒的話說那是:“過目而冰銷,入耳而瓦解”,可就是看這位張仲景的書,感覺那是太難了,感覺那理論深度簡直是沒有個邊(譬猶河漢無極)。
我估計在那些時候,黃元御一定特憔悴,吃嘛嘛不香的,簡直丟了魂似的,腦袋里就一個念頭:仲景的書怎么如此的深奧!
這種飽受折磨的痕跡可以從黃元御同志的言語中表現(xiàn)出來,他還曾經(jīng)在私下里表達過,他說這“《南華》之奇,《太玄》之奧”,可以說是夠奇幻微妙難以理解的了,可這跟張仲景的這些書簡直那是沒法兒比。ㄈ缓沃寥绱酥]結不解也)!
結果,黃元御從公元1737年開始看《傷寒論》,一直極其投入地研究,又在臨床中進行體會,最終在公元1748年,最終完成了這本《傷寒懸解》。
完成這本書的過程是這樣的。
當時,正好有個機會,黃元御出門辦事,來到了陽邱,正好有個姓劉的朋友,家里有個沒有人住的荒齋,黃元御一看很高興,說:這正好,我正愁沒有個清閑的地方寫東西呢,要么你這房子借我住幾天得了。
這位老劉一聽,好啊,這房子沒人住,你就隨便用吧。
這個房子所處的位置這個好啊,黃元御站在房子的前面,向北邊望去,是一條非常大的河,河水在秋天的天空下顯得深藍,冷峻異常;向南邊望去,遠遠的那是一片崇山峻嶺,在霧色中泛著青色;房子的附近,那是樹林成蔭,秋天的樹葉斑駁陸離,五顏六色,充滿著成熟的色調,遠遠的望去,山坡上滿是秋天的
野菊花,一片璀璨(北枕長河,南踞崇山,修樹迷空,雜花布地),這種環(huán)境擱現(xiàn)在相當于郊外的別墅啊,黃元御呼吸著沒有污染的空氣,感覺到心胸豁然開朗,心里突然涌現(xiàn)出了創(chuàng)作的欲望。
那年頭人們的生活都很簡單,也沒有什么行李,一個人收拾收拾就搬進來了。
在這里,黃元御把院子的柴門一關,開始集中精神,我從黃元御在序中的文字里可以看出,黃元御每當這個時候,就會讓自己的心徹底地安靜下來,進入一定的境界中,他自己說這個時候的狀態(tài)是:“靈臺夜辟,玄鑰晨開,遂使舊疑霧除,宿障云消,蚌開珠露,沙落金呈,十載幽思,三月而就”,也就是說,僅僅三個月,黃元御就把這本書給整理出來了。
其實,我在看黃元御的這些文字的時候,同時也在想象著黃元御的生活,估計他在這里,什么好的東西是吃不到了,一個農村,能有糧食就不錯了,寫了三個月,每天也就是青菜而已,不知道他吃的都是什么糧食。
我總在想這樣的問題,過去這些讀書人,連自己吃什么都沒有解決好,為什么總是要關起門來寫書呢?
他們就不想想搞點什么盈利的東西?多搞點錢?魚翅
燕窩搞不到,
豬肉總得多吃點吧?
為什么會不顧一切地寫書呢?去悟那些難懂的東西呢?
黃元御自己說,在屋子里狂寫了三個月以后,自己的兩鬢都突然變白了,可見精神損耗的嚴重。
他圖的是什么呢?
黃元御自己說:他太喜愛仲景的書了,可是,仲景寫書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多少年了,千載之下,竟沒有人能夠徹底理解仲景書的玄妙,這是多么的遺憾啊,這會淹沒了仲景先師那顆仁慈的救人之心啊,所以,我黃元御即使是耗盡精神,也要把這件事情完成。
在這一年,黃元御已經(jīng)四十四歲了。
一個四十四歲的人,身有殘疾,卻不想怎么盡力去討生活,卻在這里耗盡精力給后世之人寫書,我實在是無話可說。
在《傷寒懸解》的序言里,我找到了黃元御自己的心里敘述,他說:清苦就清苦吧,昔日文信侯如果不遷,那么也就沒有機會做《呂覽》,如果西伯侯不被囚禁,也寫不出《周易》啊,貧苦對我來說,是激勵我寫書的動力啊。我已經(jīng)四十四歲了,歲月不會等著我,時節(jié)就象流水一樣消逝,我要趁著身體還好,趕快寫啊,等到精力衰乏,就來不及了。
古人在清貧的環(huán)境里,爭分奪秒、殫精竭慮地為我們寫下了經(jīng)驗之書,如果我們學習中醫(yī)的人連看都不看,太對不起古人了。
我們現(xiàn)在的條件好了,要肯德基有肯德基,要吃什么有什么,您還不好好的看看書?人家古人那可是在郊外的荒齋里,自己忍饑挨餓給你留下了寶貴的書籍,您還不好好看看?
總聽到有人說,這個鼻炎中醫(yī)效果怎么不好。磕莻什么病我開中藥也不行啊,其實這些古人在書里都寫了,都是人家治療成功后的經(jīng)驗,您都看了嗎?甭說沒時間,再沒有時間,救人的本事也要長啊。
寫完這本書以后,黃元御心里想,既然已經(jīng)步入了仲景的門墻,那干脆,我就順勢把《金匱要略》也給注釋一遍得了。
于是,他再次靜下心來,“心游萬仞,精鶩八極”,開始寫《金匱懸解》,在這一年的八月份,最終寫成了這本書。
在第二年的二月份,黃元御又寫下了一本非常重要的著作《四圣心源》。
在這本書里,黃元御更加詳細地闡述了他的“中土回環(huán)”的理論,他把各種疾病的治療方法,也在這本書里做了詳細的說明。
前面我舉例子說的那個自己治療鼻炎的網(wǎng)友,就是從這本書里抄的方子。
提到這本書,我要給各位講一個同學的故事。
我們在讀博士的時候,有一批特別要好的同學,都是致力于發(fā)展中醫(yī)的人,在食堂一碰到一起,談論的話題就是最近有沒有什么心得,一放假,就到各處拜訪老前輩,求取經(jīng)驗。
有個山東的同學,回到老家,聽說在某個地方有個老中醫(yī),治療婦科病十分的拿手,療效很好,患者如云,于是就動身前去拜訪。
到了那個村子,等到空閑的時候,就和老中醫(yī)請教:“您療效這么好,都是讀什么書學來的?”
我這位同學以為還不說出一大堆的書名?
可這位老中醫(yī)特謙虛,說:“嗨,我們這個小地方,能買著什么書?我這就有一本叫《四圣心源》的書,我一輩子就翻來覆去地看它來的。”
您瞧見了嗎?這位農村老中醫(yī),人家就是把黃元御的心法給琢磨透了,結果療效還那么的好,可見這本書的價值。
黃元御開的方子,走的是張仲景的思路,方子的藥味組成特簡單,也都是非常平淡的藥物,沒有什么大毒猛烈之藥,所以自己如果有了病,周圍又沒有就醫(yī)的條件,在《四圣心源》里找個對應的方子,試著服用一下,服三付,有療效就接著服,沒有療效就放棄,也是一個好的選擇。
我是個謹慎的人,通常我是不會讓患者自己服用什么藥物的,但是黃元御的方子實在很平穩(wěn),近乎食療,算是一種經(jīng)驗方,可以放心。
就在寫完《四圣心源》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1750年,黃元御來到了北京,在這里,他的醫(yī)術把乾隆皇帝給嚇了一跳。
-----------版主繼續(xù)哦!
我想問一下,左升右降,到底是從病人的人體左邊升,右邊降,還是從醫(yī)生的角度來看,左邊升,右邊降。好多書上都沒寫清楚。
我一直都是認為 人本身的左邊降,右邊升。因為從醫(yī)生的角度來看就是左升右降了。
-----------無論是什么人但是左升右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