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先祖父林沛湘教授為八桂名醫(yī),首批全國名老中醫(yī)、桂派中醫(yī)大師。在新出版的《林沛湘學術(shù)經(jīng)驗集》中,我們系統(tǒng)整理了林老的學術(shù)思想和臨床經(jīng)驗,并專門就林老最擅長使用的甘麥
大棗湯作一總結(jié),特錄于下,與大家交流。
甘麥大棗湯出自《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癥并治第二十二》,原文為“婦人臟燥,喜悲傷欲哭,象如神靈所作,數(shù)欠伸,甘麥大棗湯主之”。臟燥是指五臟、尤其是心肝之津液精血虧損、神氣機擾而致之燥證,甘麥大棗湯專取甘藥,緩急潤燥。方中
甘草培土榮木,大棗益氣補中、養(yǎng)血柔肝,
小麥養(yǎng)心血、滋肝陰,全方雖僅三味,卻為滋陰養(yǎng)血、健脾補肝、
養(yǎng)心安神之良方。林老將之靈活運用于各科雜病伴液虧血燥而致脾虛肝急、心神不安者,取得顯著療效。
此方常與
百合地黃湯合用,共湊養(yǎng)血滋陰、清熱安神之功,對于陰血不足、虛熱內(nèi)擾、神明不安者尤宜。
一.
腦外傷后綜合征 腦外傷后綜合征為西醫(yī)病名,中醫(yī)多屬“
頭痛”、“
眩暈”范疇,臨床上多從血瘀論治。但林老根據(jù)多年臨床觀察,認為其為病者,多素體肝
腎陰虛、內(nèi)熱灼傷津液,一遇外傷則致氣火上沖、擾亂清空為病。故體質(zhì)為發(fā)病之內(nèi)因,腦外傷不過誘發(fā)因素而已。腦為髓海,受肝腎精血之充養(yǎng)而為神明之府,肝氣生發(fā),則氣血能上榮于腦;肝虛則腦失所養(yǎng),肝逆則腦氣乖逆。清?陳士鐸《辨證奇聞》有腦氣不足治在肝的論述,其謂:“腦氣不足,則肝氣大虛,肝虛不能應(yīng)腦……必大補肝氣,使肝足應(yīng)腦,則肝氣足,腦氣亦足”。故在治療上,林老始終采用甘麥大棗湯合百合地黃湯滋陰養(yǎng)液、清熱柔肝,并根據(jù)兼挾之證不同而隨證加減。甘麥大棗湯以甘味柔肝養(yǎng)陰、緩中生津。其中小麥為肝之谷,《素問?金匱真言論》:“肝……其谷麥”,而足厥陰肝經(jīng)“上入頏顙,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于巔”(《靈樞?經(jīng)脈》),故肝血能生精充髓。故小麥能益肝氣、柔肝陰、清腦熱而安神明。百合地黃湯中百合甘潤養(yǎng)陰、安神定志,地黃《本經(jīng)》謂之“主折跌……逐血痹”,能清熱生津、涼血消瘀,二藥入心經(jīng)而通于腦,與甘麥大棗湯合用能清腦熱、益腦氣而安神明。
若肝陰不足較甚,常合
一貫煎;腎精虧虛較重,可合用
左歸丸或
六味地黃丸;血瘀較輕時可用原方或合
四物湯,血瘀較重、疼痛為甚、面舌色暗者,林老常選用
田七。
例1:莫某某,女,37歲。1979年4月26日初診。
患者于1979年2月19日下午5時許騎自行車跌倒,
昏迷約十分鐘,旋即清醒,當時未有特殊不適。至夜半突然出現(xiàn)頭痛、眩暈、不能起床、
嘔吐,在某醫(yī)院住院兩個月未愈,轉(zhuǎn)請中醫(yī)治療。現(xiàn)癥見:頭暈,頭痛喜按,
心悸失眠,
盜汗,五心煩熱,饑不欲食,欲吐,不能起床行動。舌淡,邊尖紅,苔黃而干,脈沉細。證屬陰虛內(nèi)熱,治宜滋陰養(yǎng)液、兼清內(nèi)熱,方用甘麥大棗湯合百合地黃湯加味為治:小麥30克,
紅棗15克,甘草5克,百合20克,
生地15克,
黃連2克,
沙參10克,
麥冬10克,
夜交藤15克,
地骨皮15克,
丹皮10克,
桃仁10克。6劑。
5月3日二診:盜汗、欲吐等癥已除,五心煩熱減輕,睡眠較好,頭暈心悸未已。舌淡紅,苔薄黃,脈虛。病已緩解,仍守前法,處方:小麥30克,紅棗15克,甘草5克,百合20克,生地15克,
女貞子15克,
旱蓮草10克,地骨皮15克,丹皮15克,杞子10克,
白芍13克,夜交藤15克。6劑。
5月11日三診:諸癥皆大有緩解,唯右轉(zhuǎn)及反轉(zhuǎn)身、仰面時仍有頭暈。舌淡紅,苔薄白,脈沉細。處方:小麥30克,紅棗15克,甘草5克,百合20克,生地15克,
茯苓17克,杞子10克,白芍13克,杭菊10克。6劑。
5月28日四診:仰面向右轉(zhuǎn)已無眩暈,但有時仍有欲吐。舌淡紅,脈細而沉。處方:小麥30克,紅棗15克,甘草5克,百合20克,生地17克,茯苓17克,
半夏10克,杞子10克,
菊花10克。6劑。
6月8日五診:舌淡紅,苔薄白,脈沉細。守上方加
桑椹15克。6劑。后以此方為主調(diào)治月余而痊愈,已能上班工作。
例2:韓某某,女,62。1980年6月27日初診。
6月15日晨跑跌倒,昏厥約10分鐘,醒后頭痛頭暈,后十余日經(jīng)中西醫(yī)治療未愈,F(xiàn)頭目眩暈而痛,心悸。舌暗紅,苔黃而稍干,脈浮弦而芤。此津虧液涸血滯、頭目失養(yǎng)所致,治宜養(yǎng)液柔肝、佐以祛瘀,以甘麥大棗湯合百合地黃湯加味:小麥30,紅棗15克,甘草5克,百合20克,生地15克,茯苓20克,杭菊10克,田七末(沖)3克。3劑。
6月30日二診:頭目眩暈稍好。舌暗紅,苔黃而干,脈浮弦而芤。上方加紅參3克,
酸棗仁15克。3劑。
7月3日三診:頭暈頭痛大好。舌暗紅,舌苔黃,根部苔干,脈浮弦,左稍芤。守上方6劑。
7月21日四診:頭暈頭痛本已消失,吃酸筍后又有復(fù)發(fā)。舌暗紅,苔黃而干,脈浮弦。處方:小麥30,紅棗15克,甘草5克,百合20克,生地15克,茯苓20克,紅參3克,酸棗仁15克,生石
決明(先煎)20克,白芍13克,桑椹15克。6劑。
8月1日五診:頭暈頭痛已無,舌暗紅,苔黃白而稍干,脈稍弦。守上方6劑而痊愈。4個月后隨訪病未復(fù)發(fā)。
例3:李某某,1989年4月26日初診。
頭痛、頭暈7個月;颊咦栽V于1988年9月中旬因騎自行車跌倒,傷及頭部。
當歸昏迷10分鐘,醒后即見頭痛頭暈、胸悶欲吐,不能正常工作。2個月前曾在某醫(yī)院住院治療未愈,出院診斷為腦外傷后綜合征,F(xiàn)癥見頭痛,入夜較甚,頭暈
耳鳴,失悸失眠,記憶力下降,胸悶欲吐,五心煩熱,盜汗,納差。診見精神不振,面色暗而少華,舌邊尖紅,苔黃而干,脈沉細弦。此證屬
肝腎陰虛、腦氣乖張而夾濕熱,治宜滋養(yǎng)肝腎、清熱安神、佐以化濕,方用甘麥大棗湯、百合湯合一貫煎化裁:小麥30,紅棗15克,甘草5克,百合30克,生地30克,沙參10克,麥冬10克,當歸7克,杞子15克,地骨皮15克,丹皮10克,黃連2克。6劑。
5月2日二診:上癥明顯減輕,仍以上法為治,守前方3劑。后以此方加減,再治療20余天而痊愈,恢復(fù)工作。
按:上三例皆為素體肝腎陰虛,適遇腦部外傷,動蕩腦髓,腦氣乖逆,熱郁于上而病。所不同者,例1患者為陰虛內(nèi)熱較重,故佐以養(yǎng)陰血、清虛熱之品;例2在陰虛的基礎(chǔ)上血瘀為甚,故參以田七活血化瘀;例3從舌脈上來看與例1相似,但實為陰虛與濕熱并見,故治療上以養(yǎng)陰為主,兼佐以燥濕之品。
二.
臟躁 例4:蒙某某,男, 21歲,1958年10月中旬初診。
外傷后2月余,昏睡3天;颊弑昏F片割傷右腳腳底(涌泉穴附近),流血頗多,因傷口感染化膿,月余始愈合。愈合后患側(cè)腘間筋絡(luò)疼痛,入某醫(yī)院治療,基本治愈;匦:笏、五天,突然昏睡,連續(xù)三日三夜,每日僅清醒二、三次,每次不過十分鐘,又復(fù)沉沉睡去。清醒時飲食、二便正常,生活能夠自理,昏睡時百般叫喊打擾,均無知覺。近三日無大便。診得面赤唇紅,額部
發(fā)熱,舌偏紅,苔薄而微黃,脈浮大而略芤。此屬臟燥,證為精血內(nèi)傷、陰虛燥熱,治宜滋陰養(yǎng)血、醒腦提神。處方一:小麥30克,大棗17克,
炙甘草5克,生棗仁17克,細
茶葉3克,干咸欖4只。水煎服1劑。處方二:肥皂水灌腸通便。
次日二診:服第一方后5小時,病者清醒,清醒時間每次稍見延長,感覺后腦昏蒙作痛,腰部疼痛,精神好轉(zhuǎn),已無明顯
嗜睡。舌偏紅,苔薄黃,脈虛疼痛為昏睡過久、氣血不通所造成。守上方加百合30克、生地17克、
黨參10克。4劑而愈。3年后隨訪,未見復(fù)發(fā)。
按:此例患者與
百合病、臟燥相似,其病機為熱病之后陰傷腦熱、液虧神擾。陰傷的原因極多,或熱病而致;或瘡家、衄家膿血外流過多;或七情過極化火。本證系屬于后二者。一診方采用甘麥大棗湯,有養(yǎng)液潤燥,柔肝緩中的作用;生棗仁有補肝心血液的作用,生棗仁、咸欖、細茶有提神醒腦的作用。二診時肝陰不足、雷火上沖頭腦,故加黨參、百合、地黃清腦提神、養(yǎng)陰利尿、引熱下行。
三.百合病
百合病載于《金匱要略》,原文為:“百合病者,百脈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復(fù)不能食,常默默,欲臥不能臥,欲行不能行,飲食或有美時,或有不用聞食臭時,如寒無寒,加熱無熱,口苦,小便赤,諸藥不能治,得藥則劇吐利,如有神靈者,身形如和,其脈微數(shù)!敝鞣綖榘俸系攸S湯。其基本病機為心
肺陰虛內(nèi)熱,與臟燥頗有相通之處,故林老在治療此類疾病時常二方合用。
例5:黃某某,女,76歲。1991年4月17日初診。
發(fā)熱后1周,煩躁、失眠3天;颊咴1周前因高熱、咳喘在某醫(yī)院治療,熱退后于3天前出現(xiàn)煩躁、精神恍惚。3天來不能入睡,不欲飲食,口苦,尿短少而黃,大便干結(jié)。仍有微咳,痰少。無發(fā)熱、惡寒。診見神志清楚,精神倦怠,寡言少語。舌淡尖紅,苔黃而干,脈虛細。此為百合病,證屬陰虛內(nèi)熱、神明不安,治宜清心潤肺安神,方用百合地黃湯合甘麥大棗湯加味:百合30克,生地30克,小麥30克,大棗15克,甘草5克,
天冬10克,麥冬10克,黨參15克,酸棗仁15克,
合歡皮10克,茯苓17克。3劑。
藥后前述神志不安之諸癥皆消,二便正常,仍有
咳嗽、稍喘、痰少,改予三葉湯合
三子養(yǎng)親湯加減而治愈。
按:熱病傷陰,致使心肺之津虧耗,不能潤養(yǎng)神明,以致神氣不充,神明無所依而病,故見煩躁、精神恍惚、失眠等神氣乖逆的表現(xiàn)?诳、尿短而黃、大便干結(jié)、舌少津、脈虛細等均為熱病后陰津耗損之象。故用百合地黃湯合甘麥大棗湯加養(yǎng)陰益氣之品而獲效。
四.不寐
例6:呂某某,女,53歲。1991年9月22日。
失眠近30年,加重半年;颊咦栽V近30年來睡眠不佳,近半年多以來每日能只入睡2~3個小時,須服用安眠藥才能入睡。伴頭暈,口苦,易受驚嚇,絕經(jīng)已經(jīng)7年。診見精神不振,面色少華,舌淡紅而暗,苔白,脈虛細。此證屬心腦氣陰不足、神明不安,治宜益氣養(yǎng)陰、健腦安神,方用甘麥大棗湯加味:小麥30克,大棗15克,甘草5克,
黃精20克,
玉竹20克,
決明子15克,
川芎5克,酸棗仁15克,茯苓20克,
紅花7克,
石決明(先煎)20克,
珍珠母(先煎)30克。7劑。
二診:服用上藥后,睡眠不用安眠藥已能入睡,但仍然早醒,舌脈同前。仍以前法為治,守上方加
生脈散,25劑。藥后睡眠安定,頭暈消失。
按:不寐之原因較多,本例屬氣虛陰虧、無以養(yǎng)心益腦而致。蓋心腦久傷,又使氣郁血滯于內(nèi),則更傷神明。從舌脈象來分析,其心腦氣陰不足,尤以陰虛為主要。而甘麥大棗湯為治療心脾液虧陰虛血燥而致不寐之良方。
五.郁病
例7:陳某某,女,30歲。1981年6月13日初診。
患者自訴平日時有肝區(qū)、胃脘及左少腹疼痛,游走不定,活動時加重,靜止時緩解。大便溏,每日1~2次,疲乏,納差。舌紅,苔薄黃而干,右脈沉細虛數(shù),左脈沉弦細數(shù)。此屬郁病,證屬肝木乘土,治宜柔肝清熱、緩急止痛,方用甘麥大棗湯合生脈散加味:小麥30克,大棗15克,甘草5克,黨參17克,麥冬10克,
五味子5克,白芍20克,地骨皮15克。3劑。
6月18日二診:疼痛減少,脈虛弱。守上方,加
延胡10克,廣
木香(后下)5克。3劑。
6月28日三診:偶有胃痛,但已不明顯,其余癥狀消失。6月26日月經(jīng)期至,色淡量少,今日將停。舌正紅,脈弦而軟。似加強補血之藥,處方:小麥30克,大棗15克,炙甘草5克,黨參17克,白芍20克,酸棗仁15克,茯苓20克,制半夏10克,
青皮5克,桑椹15克。3劑。
7月5日四診:昨日過食肥膩,其后欲吐,大便夾有泡沫,肛門里急。
腹痛已止,肝區(qū)微有陣痛。舌偏紅,脈右弱左弦。此為病后食復(fù),擬甘麥大棗湯合
補中益氣湯加減:小麥30克,大棗15克,甘草5克,
白術(shù)13克,茯苓20克,酸棗仁15克,黨參17克,
歸身10克,
陳皮5克,
升麻10克,
柴胡5克,制半夏10克。6劑后痊愈。
按:郁有先病后郁者,如五氣之郁;而本例則為先因情志抑郁而后發(fā)病;颊咚伢w虛弱,復(fù)因長期惱怒,怒則傷肝。初則肝氣橫逆,繼則肝土乘脾土而致中氣受傷。初用甘麥大棗湯柔肝緩中補虛,生脈散益氣養(yǎng)陰、培土柔木,地骨皮、白芍等清肝平肝,冀肝氣得舒、肝急得緩而腹痛止、便溏已。繼則加延胡、青皮止痛,最后轉(zhuǎn)用補中益氣湯益氣健脾。始終不離甘麥大棗湯者,柔肝緩肝不可廢也。
例8:冼某某,女,45歲。1992年5月13日初診。
心悸、煩躁、頭暈、胸悶3年余;颊咦栽V3年多前開始發(fā)病,癥見煩躁、心悸、頭暈而重、胸悶欲吐。病后曾做多種檢查,均未發(fā)現(xiàn)異常,經(jīng)西醫(yī)診斷為
更年期綜合征。經(jīng)服用中西藥物治療,病情好轉(zhuǎn)不明顯,F(xiàn)除上癥外,還伴失眠、
健忘等。診見面色少華,精神不振,舌淡紅,苔白,脈弦軟。此屬郁病,證為腎氣不足、心肝兩虛、心結(jié)于內(nèi),治宜益腎柔肝、養(yǎng)心解郁,方用甘麥大棗湯、
二仙湯合生脈散化裁:小麥30克,大棗15克,甘草5克,
仙茅15克,yin羊藿15克,
巴戟天15克,黨參15克,麥冬10克,五味子7克,
知母10克,
黃柏10克,當歸7克。7劑。
5月20日二診:藥后上癥大減,舌脈同前,守上方7劑。后以此方為主,隨證化裁治療半月余,基本治愈,又改用香砂
六君子湯為主,調(diào)理約半月而痊愈。
按:《素問?上古天真論》:“七七,任脈衰,太沖脈衰少,天癸竭!被颊吣杲咂,腎氣虧損,沖任不足,水不涵木故肝失其養(yǎng)而致木氣不疏,木不生發(fā)則水火互不交融而心神不寧。故此為腎、心、肝之不足,使氣行無其至所,郁結(jié)于內(nèi)而發(fā)病。
六.面神經(jīng)痙攣
例9:盧某某,男,46歲。1977年2月9日初診。
左側(cè)面肌麻痹疼痛、頻頻
抽搐一月余,在某醫(yī)院診為“面神經(jīng)痙攣”,曾服中、西藥治療,癥狀未減輕。舌偏紅,脈沉細。此顏面氣血并于一側(cè)之經(jīng)脈而為病,治宜鎮(zhèn)靜寧風養(yǎng)血,以甘麥大棗湯合百合地黃湯、
玉屏風散為治:小麥30克,大棗13克,甘草7克,百合17克,生地17克,
黃芪17克,白術(shù)10克,
防風10克,
全蝎7克,勾藤10克。3劑。
2月12日二診:麻痹、疼痛及抽搐大減,舌偏紅,脈沉細。藥已中病,守上方加
丹參13克。3劑。
2月15日三診:病情繼續(xù)減輕,基本痊愈。照上方去丹參,再進7劑以鞏固療效。
按:本病屬中醫(yī)“痹證”范疇!端貑?調(diào)經(jīng)論》曰:“氣血以并,陰陽相傾,氣亂于衛(wèi),血逆于經(jīng),血氣離居,一實一虛”,又曰:“有者為實,無者為虛,故氣并則無血,血并則無氣”。陽明為多氣多血之經(jīng)而布于面部,由于氣血偏盛偏衰而歸并于一側(cè),則偏虛的一側(cè)便發(fā)生抽搐麻痹。方用玉屏風散實陽明、充氣血,甘麥大棗湯養(yǎng)液緩肝以熄風,百合地黃湯鎮(zhèn)靜寧風而養(yǎng)血、上走頭面全蝎熄風止抽搐,丹參活血通絡(luò)。由于舌偏紅,脈沉細,屬于陰虛肝燥體質(zhì),故全方構(gòu)成以養(yǎng)血緩肝為主,以通經(jīng)鎮(zhèn)靜為輔,是以收效迅速?紤]陰不易復(fù),故于三診基本痊愈后,仍囑服藥7劑以鞏固療效。
七.產(chǎn)后虛損
例10:肖某某,女,34歲。1981年7月9日初診。
患者自訴曾經(jīng)兩次人工
流產(chǎn),分別在1980年5月和1981年2月。其后僅休息三天即開始工作,隨即出現(xiàn)眩暈、失眠、噯氣、腹脹、納差。月經(jīng)正常,唯經(jīng)期常出現(xiàn)煩躁。失眠需要用安眠藥控制。經(jīng)西醫(yī)診斷為“植物神經(jīng)功能紊亂”。診得舌暗紅,苔白而干,脈弦細數(shù),100次/分。此為小產(chǎn)后勞怯之證,屬于
虛勞范疇,治宜養(yǎng)液潤燥、滋陰潛陽、安神定志,方用甘麥大棗湯加味:小麥30克,紅棗15克,甘草5克,生
龍骨(先煎)20克,
龜板(先煎)20克,生石決明(先煎)20克,酸棗仁15克,白芍17克,桑椹15克,
血余炭(包煎)10克,茯苓20克。6劑。
7月17日二診:藥后病情無緩解,舌脈同前。改以甘麥大棗湯合
溫膽湯、
交泰丸為治:小麥30克,紅棗15克,甘草5克,制半夏10克,陳皮5克,
竹茹5克,茯苓20克,
枳實5克,
肉桂3克,黃連3克,生
牡蠣(先煎)20克,酸棗仁15克。6劑。
7月27日三診:睡眠好轉(zhuǎn),食欲稍佳。舌暗紅,苔白,脈細弱而數(shù)。守前方再進10劑。
8月10日四診:睡眠比前又增加一小時,煩躁,每晚仍服安眠藥4片。守上方加
黑豆20克、
柏子仁15克。再進10劑。
8月25日五診:睡眠、飲食都已較好,已不需要服安服藥。舌淡,苔黃膩,脈虛。照前方減其制。處方:小麥30克,紅棗15克,甘草5克,制半夏10克,陳皮15克,茯苓20克,桑椹15克,酸棗仁15克,夜交藤15克。20劑后,疾病痊愈。半年后隨訪,病情未見復(fù)發(fā)。
按:本例患者人流二次,第二次已經(jīng)懷孕4個月,未經(jīng)休息而又勞累,致氣血不復(fù)而成虛勞。脈細弦數(shù)、失眠、頭目眩暈,有似陰虛陽亢;噯氣、腹脹、納差,又似脾
胃損傷。故第一方僅養(yǎng)陰潛陽,未能切中病機,而第二方從兩方面照顧,脾虛痰郁,導(dǎo)致
心腎不交,給予溫膽湯以除痰濕而伸木氣,則甲木暢榮而頭目不眩;交泰丸以交通心腎,安神定志;甘麥大棗湯能滋陰液緩中而舒肝急;著重在溫膽湯的健脾去濕作用,使噯氣腹脹納差等癥得以緩解。其余的酸棗仁、桑椹又有養(yǎng)血安神之功。全方實仿十味溫膽湯以為出入。
八.
慢性胃炎 例11:蘇某,女,37歲。
確診慢性萎縮性胃炎6年,癥見胃脘脹痛,脘痛連脅,胸悶噯氣,口干失眠,惡心嘔吐,吞酸
嘈雜,苔黃膩,脈弦略數(shù)。證屬濕瘀阻滯,肝胃失和。治宜化濕活血行滯、柔肝和胃,方用
安胃湯合甘麥大棗湯加減: 半夏10克,黃連5克,干
姜5克,百合30克,
烏藥7克,丹參30克,木香(后下)7克,白芍30克,枳實7克,大棗15克,
浮小麥30克,甘草5克。以上方加減治療2月,諸癥消失。隨訪1年,胃痛未復(fù)發(fā)。
九.小兒多動癥
例12:楊xx,男,4歲,南寧地委某干部兒子。1972年6月初診。
其父代述:患兒兩月前,由幼兒園送回家中。老師說患兒夜間常不自覺地爬起來,難于管理。果然,在家睡眠,每隔一 、二日,常于半夜突然驚叫一、二分鐘,然后不自覺地爬起床,在床上亂爬亂摸,三、四分鐘,又自己安睡。診見脈細虛數(shù),舌淡紅,少苔,面色萎黃,瘦弱,食欲不佳,尿萎黃,大便時有干結(jié)。診為血虛神魂不藏所致。蓋夜則陽入陰,血虛則陰不足涵蓄陽氣,故神魂不藏而發(fā)為驚叫,夜游。此乃神志之病。擬甘麥大棗湯加安神定志之品治療。處方:小麥20克,大棗10克,甘草5克,生
龍齒13克,
朱砂拌
茯神13克,五味子25克,水煎服。
二診:服上方二劑之后即能安睡,無夜游證出現(xiàn)。后續(xù)服6劑,十多天來,晚上安眠無事。囑照原方績服6劑,以鞏固療效。
按:本證脈細虛數(shù),舌淡紅,少苔,面色萎黃,尿黃等脈證,均為血虛之候。肝藏血,心藏神,血虛則神魂不藏而發(fā)為驚叫、夜游。甘麥大棗湯養(yǎng)血緩肝,加龍齒、朱砂茯神以安神定志,加五味子以收散越之神魂,又有酸甘補陰之用?雌饋砀墅湸髼棞珜ι裰静∮幸欢ǖ淖饔,特別對血虛液少者較為合拍。
十.汗癥
例13:李某某,男,31歲。1991年2月3日初診。
盜汗1年余。患者自訴1年多前開始出現(xiàn)盜汗,病后癥狀逐漸加重。曾做多項檢查,均未發(fā)現(xiàn)異常。服用中西藥治療,效果不明顯,F(xiàn)除盜汗外,伴鼻塞、惡風寒等癥。舌淡紅,苔白,脈弦軟。此為汗癥,證屬正虛腠理不固,治宜調(diào)理調(diào)理肌腠、固澀止汗,方用甘麥大棗湯加味:小麥20克,大棗15克,甘草5克,
桑葉10克,龍骨(先煎)20克,牡蠣(先煎)30克,麻
黃根10克,淮山20克,
澤瀉7克,鮮
蔥白(后下)15克。3劑。
藥后癥狀減輕,守方再治療10天而病愈。
十一.
胸痹 例14:廖某某,女,50歲,1992年12月12日初診。
心前區(qū)疼痛反復(fù)發(fā)作3月余。患者于3個多月前因過度悲痛而出現(xiàn)心前區(qū)疼痛,此后數(shù)次查心電圖均未見異常,運動實驗為陽性,按冠心病治療,效果不理想,F(xiàn)癥見:心前區(qū)及兩脅隱痛時作,痛無定處,伴胸部脹悶,悲傷時加重,時作心悸,頭暈失眠。舌暗紅,苔白,脈弦細。此為胸痹,證屬血虛木郁、氣滯血瘀,治宜養(yǎng)血柔肝、行氣活血,方用甘麥大棗湯合
柴胡疏肝散加減:小麥30克,大棗15克,甘草6克,酒柴胡10克,白芍25克,
枳殼7克,川芎10克,當歸10克,丹參15克,
薤白7克,青皮5克,夜交藤15克。5劑。
1992年12月17日二診: 心前區(qū)及兩脅隱痛脹滿減輕,頭暈、心悸減少,睡眠亦有改善。然出現(xiàn)大便干結(jié),如廁時間久則心悸胸悶又作。舌暗紅,苔白,脈弦細。氣機得以疏展,宜增養(yǎng)陰之品。上方去青皮、夜交藤,酒柴胡改為7克 ,加生地12克、棗仁15克、
桃仁10克。7劑。
1992年12月24日三診:胸脅隱痛脹滿、心悸、頭暈等癥已不明顯,大便正常。舌暗紅偏淡,脈細。病雖好轉(zhuǎn),但證有兼氣虛象,擬前法合益氣為治,用藥以養(yǎng)血化瘀益氣為主:小麥30克,大棗15克,甘草6克,黃芪17克,
太子參15克,當歸10克,白芍20克,川芎10克,丹參15克,桃仁10克,枳殼7克,薤白7克,
山茱萸10克。10劑,水煎服,每日1劑。服藥后病情穩(wěn)定,未再出現(xiàn)病時諸癥。為鞏固療效,囑患者守方再用半個月,后又改為隔日服藥,調(diào)理近4個月,病情未見復(fù)發(fā)。
按:胸痹之病在肝者,并不多見,常為陰血不足、木郁不達、氣滯血瘀之證。,病常于情志不遂而發(fā),用藥上不可見肝郁氣滯而一派香燥,當以柔肝養(yǎng)血為主。甘麥大棗湯養(yǎng)陰血、柔心肝,與行氣活血之藥配伍可使陰血得充、肝木條達,則心痹得通。
十一.內(nèi)傷發(fā)熱
例14:郎某某,女,48歲。1978年9月17日初診。
發(fā)熱2個月;颊咦栽V兩個月前于無明顯誘因下開始出現(xiàn)低熱,均于中午后發(fā)熱,午夜后熱退,發(fā)熱時體溫在37.5~38℃。伴惡風寒、頭暈、心悸、食欲不佳等癥。曾做多種檢查,均未發(fā)現(xiàn)異常。各種中西藥物治療,均無明顯效果。舌邊紅,苔黃薄干,脈弦細無力。此為內(nèi)傷發(fā)熱,證屬熱伏營陰、陰虛內(nèi)熱,治宜養(yǎng)陰透熱,方用清解
退熱方合甘麥大棗湯化裁:
青蒿10克,柴胡10克,
白薇10克,地骨皮15克,太子參15克,麥冬10克,五味子7克,小麥30克,紅棗15克,丹皮10克,酸棗仁10克。
9月20日二診:藥后發(fā)熱稍有減退,舌偏紅,苔黃白相兼。守原方再進15劑。
10月6日三診:繼續(xù)治療半個月后,體溫正常,諸癥皆除。
按:熱邪內(nèi)伏營陰,消灼陰液,陰液虧耗,則陰虛內(nèi)熱。其午后發(fā)熱,乃陰虛發(fā)熱的特點。舌紅少津、脈弦細無力,是為陰虛之候。
十二.上胞下垂
例15:李某,男,49歲。1991年10月16日初診。
雙側(cè)眼瞼下垂1年余;颊咦栽V于1年多前在無明顯誘因下出現(xiàn)兩側(cè)眼睛的眼瞼下重,癥狀逐漸加重,精神緊張時尤為明顯。曾服用多種中西藥物治療,病情無好轉(zhuǎn)。目前已在某醫(yī)院住院近3個月,內(nèi)分泌功能、電解質(zhì)、心肝腎功能等均無異常。按“功能性眼肌痙攣”治療,癥狀無減輕,F(xiàn)癥見兩眼瞼下垂,幾乎不能睜眼。伴口甜而干,余無異常。診見精神不佳,面色少華,兩目眼瞼下垂,幾乎遮蓋眼睛。舌淡紅,苔白厚,脈虛。中醫(yī)病屬上胞下垂,證屬中氣不足、肝經(jīng)拘急、腦神失安,治宜補中益氣、柔肝安腦,方用甘麥大棗湯合補中益氣湯:小麥30克,紅棗15克,炙甘草6克,黃芪20克,白術(shù)10克,黨參15克,當歸7克,柴胡10克,升麻7克,陳皮4克。7劑。
10月23日二診:眼瞼下垂稍有改善,口甜而干癥狀明顯減輕,舌脈同前。治宜加強柔肝之力,并佐活血通絡(luò)以通利肝之經(jīng)脈。守上方,加白芍30克、全蝎7克。7劑。
10月30日三診:眼瞼下垂明顯改善,口甜而干癥狀消失。舌淡紅,苔白,脈虛弦。藥已對證,不更前法,守上方7劑而愈。
按:眼瞼中醫(yī)稍作眼胞,為脾所主。現(xiàn)眼瞼下垂而口甜少津、舌淡脈虛,是為
脾氣虛之象。脾虛中氣不升,則不能行水谷精微于頭面,故有此癥出現(xiàn)。然而本病加重又以精神有關(guān),目系又聯(lián)于腦而屬肝,故還與肝氣拘急、腦神失安有關(guān)。因“飲入于胃,散精于肝,yin氣于筋”,脾虛則肝失其養(yǎng)而木氣拘急,肝虛不能應(yīng)腦,則神明不安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