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痘瘡之病,皆由父母胎毒,蓄于命門之中,命門者,上腎相火也,為人身生化之本,故毒藏焉。如遇冬令溫和,陽氣暴泄,人則感之,觸動相火,至春夏生長之時,其毒乃發(fā),傳染相似,是謂天行疫癘也。未出痘疹者,但覺冬溫,即當預防,宜服解毒之藥,如辰砂散、三豆湯、代天宣化丸、皆可用也,頻頻與之,使瘡疹之毒輕減,自然易出易收,無陷伏郁遏留連之患。其辰砂散、三豆湯、代天宣化丸,以解時行疫癘之毒則可,或因父母精血不足者,或其人素有他疾者,或發(fā)熱之時別臟形證發(fā)見者,并宜兼而治之,不可徒恃解毒而竟忘其本也。如脾胃素弱者,宜以養(yǎng)脾為重,解毒次之,養(yǎng)脾丸服三之二,解毒三之一。如因父母奉養(yǎng)過濃,精血蓄毒,素多胎病者,宜二毒并解,以溯源解毒湯、代天宣化丸、相間服之。丹溪云∶痘疹初出時,或未出時,見時人有患者,宜預服此藥,多者令少,重者令輕。
以絲瓜近蒂三寸,連皮子燒灰,存性為末,沙糖拌勻干吃,入朱砂末更妙。
三豆湯
上,以三豆淘凈,同甘草用雪水八升(如無,用長流水代之)煮,豆熟為度,去甘草,將豆曬干,又入汁再浸再曬,汁盡為度,逐日取豆、水煮,任意食之。
代天宣化丸(即韓氏五瘟丹加減也)
人中黃(屬土,甲巳年為君) 黃芩(屬金,乙庚年為君) 黃柏(屬水,丙辛年為君)梔子仁(屬木,丁壬年為君)黃連(屬火,戊癸年為君) 苦參(佐) 荊芥穗(佐) 防風(去蘆,佐) 連翹(酒洗,佐) 山豆根(佐) 牛蒡子(酒淘、炒,佐) 紫蘇葉(佐)
先視其年所屬,取其藥以為君,其余主歲者為臣,為君者倍之,為臣者半之,為佐者如臣四分之三,于冬至日修合為末,取雪水煮升麻,和竹瀝,調(diào)神曲為丸,外用辰砂、雄黃為衣。每服,竹葉湯下。
制人中黃法,取甘草大者不拘多少,用新竹一節(jié),納甘草于中,仍緊塞無節(jié)空處,放屎缸中浸七七日,取出曬干,聽用。
溯源解毒湯
當歸身 川芎 生地黃 白芍藥 人參 連翹 黃連 生甘草 陳皮 木通(各等分)
上銼細。加淡竹葉十片,水一盞,煎半盞,去滓,溫服,無時。
養(yǎng)脾丸
人參 白術 當歸 川芎(各一錢半) 木香 青皮 黃連 陳皮(各一錢) 砂仁 山楂肉神曲(炒) 麥芽(炒。各五分)
上為細末。水調(diào)神曲糊丸,如麻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陳倉米飲下。
消瘟丹(未曾出痘、及臨出者,宜擇療病日、預服)
辰砂(研為極細末,水飛過,周歲以下者五六分,一歲以上者服一錢) 絲瓜(近蒂者、三寸,燒、存性為末,亦如前數(shù))
上,用蜜調(diào)下;?qū)?a class="channel_keylink" href="http://m.f1411.cn/pharm/2009/20090113051424_91052.shtml" target="_blank">鴿子及鳩煮熟,以辰砂搽上,令兒服之亦可。屢試有驗。
秘傳保嬰丹
真紫草(去蘆,酒洗,勿犯鐵器) 纏豆藤(燒灰、存性。各四兩,二味為君) 升麻(取新者鹽水炒,引下,不使侵肺氣) 川防風(去蘆及叉) 荊芥穗(去梗) 牛蒡子(炒。各二兩,四味為臣)真天竹黃 蟾酥(自取,勿用赤眼者) 真牛黃(三味各一錢二分) 大朱砂(麻黃紫草荔枝殼煮過,就將其湯飛研、取凈末三錢四味為佐) 甘草梢(去皮,二兩和) 赤小豆 黑小豆 綠豆(各四十九粒,炒、勿令焦三味為使)
上,各取細末和勻,另用紫草三兩,入水三碗煎,去滓,熬成膏半碗,入生砂糖半碗,和劑為丸如芡實大,另用飛過朱砂為衣。未出痘之先,濃煎甘草湯,每服,小兒磨一丸,大人二丸。如已發(fā)熱之時,生姜湯磨服,濃蓋取汗,多者可少,少者可無,大有神效。
袁氏痘前治法 凡欲治痘,須在未發(fā)之先,預識其證而分別用藥,重者可輕,輕者必愈,但未痘而愈,則醫(yī)者無功,故多不肯盡心,及其既發(fā),又無及矣,仁者須以救生保嬰為心,寧我無功,不可使嬰兒失命,備陳十八證治法于后。
孩兒未痘之先,感冒風邪,身中火烙,頭痛自汗,咳嗽不已,傷寒未愈而痘隨出焉,痘家謂之猿猴跳鎖。傷寒之后,元氣囂漓、須滋陰補血,解熱疏風,有滋陰三寶散可服。
滋陰三寶散
當歸 黃 生地 白茯苓 芍藥 川芎 橘紅 甘草 防風 玄參 麥門冬(二味加倍)
上銼細。姜棗煎。
有飲食不能樽節(jié),暑濕不能護養(yǎng),肚腹傷壞,泄瀉頻仍,飲食懶進,肢體羸瘦,愈未幾而痘隨出焉,痘家謂之觀音拂座。此與先泄而出痘者不同,平居無恙,忽泄而痘出,此則毒隨泄減,其痘反美,今久泄初愈而痘出,則脾虛元氣弱,如單服補藥,恐來虛脹,若冷藥則毫厘不可用者,只宜調(diào)脾,如四制白術之類可也。
四制白術散
白術八兩,分作四分,一分、砂仁炒,一分、糯米炒,一分、麩皮炒,一分、壁土炒,揀凈,為末,量大小,乳酒調(diào)服。
患瘧之后,寒熱消爍,肌肉漸瘦,或乍愈而痘出,或帶瘧而患痘,名為馬馳劍道。多有濕熱釀成此禍,草果、常山斷不可用,即柴胡亦是劫藥,須參、苓、白術,微加消食祛熱之藥,如八珍膏、衛(wèi)元湯可用也。
八珍膏
人參(一兩) 蜜(四兩) 乳汁 梨汁(同熬)
上,加制過紫河車,酒服兩匙。
衛(wèi)元湯
人參 白術 全蝎 山楂 半夏 當歸 橘紅 枳殼 烏梅上,姜棗煎,加乳服。
小兒才五六歲,元體薄劣,身發(fā)火熱,干渴患嗽,疹出未幾而痘隨出焉,此太陰脾經(jīng)癥也,痘家謂之一葦航海。此與尋常先疹后痘者不同,凡先痘后疹者謂之逆,先疹后痘者謂之順,此則身弱發(fā)熱,原患嗽渴,又病疹初愈而痘隨后出,其勢頗危,須補陰、清肺、培脾,黃 毫厘難犯,內(nèi)托至奇湯可用也。
內(nèi)托至奇湯
天門冬 麥門冬 人參 白m.f1411.cn術 當歸 茯苓 薏苡仁 川芎 陳皮 甘草 桔梗 銀杏(去皮)
上,加糯米煎,頻頻服。
小兒平時患疳積,肚大有青筋,四肢羸瘦,變?yōu)槎∞,倏然痘發(fā),此謂之三仙入洞。治之且莫消疳積,濃樸、檳榔、柴、連冷藥及抱龍丸之類,皆不可用,宜服益黃散、滴滴金可也。
滴滴金
小兒風寒腠理,時發(fā)火熱,自頭連身,遍啟丹瘤,愈未幾而痘隨形焉,痘家謂之倒掛銀瓶。多發(fā)肝心二經(jīng)痘,忌用三黃,宜犀角地黃湯、紫草散可也。
犀角地黃湯
犀角(用乳汁磨,一錢) 牡丹皮 芍藥 生地黃上,加燈草,水煎服。
小兒未痘之前,火烙臉赤,眼睛直豎,手足撒搐,口燥 語,驚厥屢次,不數(shù)日而痘隨形焉,痘家謂之霜橋印跡。此與尋常驚后出痘者不同,凡先驚后痘,痘出驚止,決系心經(jīng)之痘,多是吉征,此則驚甚體虛,或見痘而驚不止,朱砂、金石毫不可用,宜茯神湯可也。
茯神湯
生地 當歸 甘草 白芍藥 茯神 遠志 桔梗上,加燈草、姜煎服。
小兒未痘之前,身熱自汗,口中咯血,或鼻衄,或溺血,不數(shù)日而痘隨形焉,謂之藕池踏水。心官失守,致血妄行,宜清心按火,不可妄用寒涼之劑,野仙獨圣散可用也。
野仙獨圣散
匾柏 玄參 地榆 血見愁 生地黃 木通 芍藥 當歸身 甘草 干姜小兒未痘之先,身發(fā)火熱,飲食懶飧,肚腹膨脹,眼胞浮腫,睡臥不安,不數(shù)日而痘隨形焉,謂之石鼓無鳴。宜理脾補氣,參苓白術散加減用之可也。
參苓白術散加減
人參 茯苓 山藥 白扁豆 白術 陳皮 蓮肉 薏苡仁 當歸 防風 枳實上,銼為散。隨宜加減。
小兒身發(fā)火熱,自汗不止,眼睛昏花,呵欠啼叫,未愈而痘隨見焉,謂之赤澤栽蓮。宜斂汗補肝,宜黃 熬人乳,頻頻服之,并固真湯可用也。
固真湯
綿黃 (二兩,蜜炒) 酸棗仁(四兩) 人參 白芍藥 當歸 生地黃 茯苓 甘草 陳皮上 咀。生姜煎服。
小兒平時父母不能護從,恣其出入,跌磕傷損頭面肢體,未愈而痘隨出焉,謂之破甕澄漿。宜補血扶脾,籠金湯可用也。
籠金湯
木香 生地黃 芍藥 紅花 當歸 甘草 白芷 土木鱉 橘紅 木通 桔梗 白術上,加姜棗煎服。
兒輩胸膈飽脹,飲食厭惡,身發(fā)火熱,嘔吐頻頻,未愈而痘隨發(fā)焉,醫(yī)家謂之逐鹿亡羊。此與尋常先吐后出痘者不同,大凡因發(fā)痘而吐,毒隨吐減,出痘必輕,今則先因胃氣有傷,腹脹惡食,吐又頻頻不止,則危迫之象矣,須要調(diào)理脾胃,如紫霞黃露飲可用也。
紫霞黃露飲
干姜 半夏 藿香 砂仁 枳殼 陳皮 豆蔻 白術(炒) 青皮上 咀。水煎服。
小兒面色萎黃,時作潮熱,眼胞浮腫,肚腹絞痛,此為小HT 未愈而痘隨出焉,醫(yī)家謂之推車陷雪。此因脾胃有傷,漸成疳積,祛蟲逐積之藥,俱不可用,惟調(diào)理脾胃為m.f1411.cn/shouyi/上策,龍旋散最妙。
龍旋散
青皮 干姜 官桂 玄胡索(醋炒) 丁香 豆蔻 砂仁 枳殼 檳榔 濃樸 香附山楂 艾葉小兒遍身生瘡,頭頸膿窠旋繞,手足關軸,如蛇皮纏裹,寒熱不時,噴嚏不止,未愈而痘隨出焉,醫(yī)家謂之霜逐梧桐。法宜涼血衛(wèi)脾,貞元散可用也。
貞元散
甘草 桔梗 人參 白芍藥 黃 茯苓 木通 紅花 白術 生地黃 白芷升麻 陳皮 天花粉上,用燈草煎服。
孩兒心中刺痛,未愈而痘隨出焉,醫(yī)家謂之犯奪天梯。此非氣逆,即為寒積,龍蟠飲可用也。
龍蟠飲
人參 當歸 枳殼 白豆蔻 丁香 木香 官桂 青皮 半夏 山楂 三棱 二蠶砂 濃樸上,用生姜酒煎服小兒兩眼風熱,紅腫羞明,刺痛難忍,未愈而痘隨出焉,醫(yī)家謂之彈打天烏。
法宜清肝祛火,滋玄窖,提陰氣,谷精龍膽散可用也。
谷精龍膽散
生地黃 紅花 荊芥 龍膽草 木通 甘草 赤勺藥 谷精草 白茯苓 鼠粘子上,加燈心煎服。
小兒飲食過度,傷損脾胃,或飽悶,或吞酸,或吐瀉,未愈而痘隨出焉,醫(yī)家謂之風燕失巢。痘全資脾胃,急宜消食理脾,消導飲、磨積散相兼而用可也。
消導飲
濃樸 枳實 砂仁 山楂肉 半夏 神曲 檳榔 三棱 蓬術 丁香上,加干姜煎服。
磨積散
干蒿 陳皮 麥芽 二蠶砂上,加生姜煎服。
兒輩小腹硬脹刺痛,小便赤澀難通,欲尿則啼,不尿則痛,未愈而痘隨發(fā)焉,醫(yī)家謂之斷橋失渡。此系心經(jīng)郁火,積于小腸,浚牛膏是對證之藥。
浚牛膏
大田螺,用蔥鹽加少麝,搗爛為膏,熱烘,細絹攤貼小腹,用手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