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云∶諸濕腫滿,皆屬于脾。又曰∶風(fēng)雨則傷上,清濕則傷下。陳飛霞曰∶是濕之為病,有出于天氣者,雨露是也。有出于地氣者,泥水是也。有出于飲食者,酒漿生冷是也。有出于人事者,汗衣臥濕,如小兒澡浴、糞穢、衣襁不干皆是也。然所因雖異,悉由乎脾氣之虛。而辨治之法,其要惟二。一曰濕熱,一曰寒濕,盡之矣。
病而發(fā)熱者,謂之濕熱。病而多寒者,謂之寒濕。濕熱之治,宜清利,熱去濕亦去也。寒濕之治,宜燥宜溫,非溫不能燥也。濕熱癥,其癥發(fā)熱身痛,多燥渴,小便赤澀,大便m.f1411.cn/wsj/秘結(jié),脈見洪滑,方是熱癥。宜清宜利,柴苓湯、茵陳飲。如果濕熱之甚,或元?dú)鈮讯婷亟Y(jié)不通者,方可推蕩之,《集成》沆瀣丹。寒濕證,為脹滿泄瀉嘔吐,皆寒濕之病也。凡小兒喜弄冷水,坐臥濕地,其證頭痛身重,寒熱往來,宜胃苓湯。如兼嘔吐,加藿香、砂仁。如因中濕浮腫者,胃苓湯合五皮飲。如不效,必用溫補(bǔ),俟陽氣漸復(fù),如理中湯、八味丸、宜擇用之。凡脾虛多病濕。
內(nèi)因酒曲停滯、嗜瓜果,喜生冷、炙肥甘,以致濕熱壅溢,而為病者,此內(nèi)因也。復(fù)有坐臥濕地,霧露陰雨所客,澡浴為風(fēng)所閉、泥水為濕所郁于腠理m.f1411.cn,則發(fā)黃也,此濕由外生。
可見內(nèi)外所感,皆由脾氣虛弱,而濕邪乘而襲之。中濕發(fā)黃者,茵陳五苓散;不效,六君子湯。燥脾而黃自退。
《集成》紫苓湯 治中濕惡熱如瘧。
黨參 柴胡 黃芩 半夏 白術(shù) 茯苓 豬苓 澤瀉(濕一錢) 桂枝(五分) 炙甘草(一錢) 生姜(一錢)大棗(一枚)
《集成》柴瀣丹 治小兒一切熱癥,如胎毒、鵝口、重舌、乳蛾、便結(jié)、癬疥、風(fēng)熱等癥。
川芎(九錢,酒洗) 大黃(九錢) 黃芩(九錢,酒洗) 黃柏(九錢,酒洗) 黑牽牛(六錢,炒去頭末)薄荷(四錢五分) 滑石(六錢,水飛) 檳榔(七錢半,童便洗曬) 枳殼(四分半,面炒) 連翹(六分,去心)赤芍(六分,炒)
上為末,蜜丸如芡實(shí)大。月內(nèi)之兒,每服一丸,稍大者二丸。茶湯化服,乳母忌油膩。以微瀉病愈為度。
胃苓湯 (見前泄瀉方內(nèi)。)治中濕頭重身體往來寒熱,
《集成》茵陳飲 治中濕發(fā)黃,大小便澀。
茵陳(二錢) 梔子 赤茯苓 甜葶藶 甘草 燈心(各一錢) 小枳實(shí)(七分)
五皮飲 合胃苓湯專治浮腫生姜 大腹皮 茯苓 桑白皮 五加皮 燈心 大棗(各一錢)
茵陳五苓散 治中濕發(fā)黃。
茵陳(二錢) 白術(shù) 茯苓 豬苓 炙甘草 生姜(各一錢) 桂枝(五分) 大棗(一枚)
涂蔚生曰∶濕與燥反。濕為水火相交之氣,燥乃水火不交之氣。然脾土非濕不足以濡化水谷之堅(jiān),非燥又不足以消爍水谷之陰。是燥濕雖屬相反,而實(shí)相生相濟(jì)者也。如欲脾土無病,則惟有調(diào)劑其燥濕之得其平耳。蓋濕甚壅寒,足以發(fā)生腫滿咳嗽,嘔吐泄瀉等癥。而積濕成熱,又足以發(fā)生面目赤黃,胸滿氣逆等癥。故治濕之方,濕寒淮在溫燥,濕熱惟在清利。雖燥與濕遠(yuǎn),清與濕近,而其使之剛?cè)岬弥,亦即同為濕之良將。?jīng)云∶脾土喜燥而惡濕。又曰∶太陰之上,濕氣治之,中見陽明。解者既以其惡濕,而無濕之必要。又于中見陽明之義,僅拘為太陰經(jīng)之支絡(luò),見走于陽明經(jīng)絡(luò)之上。是未免將治濕之全副底蘊(yùn),得半失半者也。吾以為中見陽明之義,不是僅拘于支絡(luò)者。是謂太陰之上,雖是濕氣治之,不使發(fā)生濕病。然其治法,究以何者為中和。曰∶欲其中和,必須見陽明之氣為若何,而后濕氣之治為何若。陽明之氣,以燥為本,其中和亦即以燥為本也。蓋必如是而后能中和,必如是而后無不中和也。后賢雖未將此中微義揭出,而知治濕以燥,是其將先圣之妙得心法,亦無不體會(huì)畢具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