梔子(十四枚,擘) 香豉(四合,綿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得二升半,納豉,煮取升半,去渣,分為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后服。此劑分兩最小,凡治上焦之藥皆然。
發(fā)汗吐下后,諸法俱用,未必皆誤,而正氣已傷矣。虛煩不得眠,虛為正氣虛,煩為邪氣擾。發(fā)汗吐下,實邪雖去,而其余邪,因正氣不充,留于上焦,故陽氣擾動而不得眠也。若劇者,必反復顛倒,心中懊,反復顛倒,身不得寧也;心中懊,心不得安也。梔子豉湯吐之。此非汗下之所能除者,吐之而痰涎結氣,無不出矣。
按∶汗、吐、下之后,而邪未盡,則不在經而在肺胃之間,為有形之物,故必吐而出之,反復顛倒,心中懊 。摩寫病狀,何等詳切,凡醫(yī)者之于病患,必事事體貼,如若身受之,而后用藥無誤。
發(fā)汗若下之,而煩熱胸中窒者,煩熱且窒,較前虛煩等象為稍實。梔子豉湯主之。
傷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誤治。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未欲解也。外內之邪,俱未解,結痛更甚于窒矣。梔子豉湯主之。按∶胸中窒,結痛,何以下用小陷胸?蓋小陷胸癥,乃心下痛,胸中在心之上,故不得用陷胸。何以不用瀉心諸法?蓋瀉心癥乃心下痞,痞為無形,痛為有象,故不得用瀉心。古人治病,非但內外不失厘毫,即上下亦不逾分寸也。
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胸滿而喘,發(fā)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以上皆陽明本癥,非因誤治而得者。若發(fā)汗則躁,心憒憒反譫語,汗多陽虛。若加燒針,必怵惕、煩躁不得眠,即前以火逼汗,亡陽驚狂之意。若下之,則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中懊,以前因用三法,未必合度,故病不解,各有現(xiàn)癥如此。舌上苔者,此句乃要訣,舌上有白苔,則胸中有物,而可用吐法。否則,邪尚未結,恐無物可吐也。梔子豉湯主之。
陽明病,下之,其外有熱,表邪未盡。手足溫,不結胸,無實邪。心中懊,饑不能食,痰涎停結。但頭汗出,陽邪在上,欲泄不泄。梔子豉湯主之。
下利后,更煩,按之心上濡者,濡者,濕滯之象,非窒非痛也。為虛煩也,宜梔子豉湯。
梔子湯原方 加甘草二兩(炙)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甘草,取二升半;內豉,煮取升半,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便止。
梔子湯原方加生姜五兩。先煮梔子、生姜,余俱如前法。得吐者,止后服。
凡用梔子湯,病患舊微溏者,不可與服之。此服梔子湯之戒。
按∶梔子清越上焦之火,與腸胃亦無大害,微溏者,即不可服,未知何義?想因大腸之氣滑脫者,肺氣不宜更淺也。
若少氣者,梔子甘草豉湯主之。甘草能補中氣。若嘔者,梔子生姜豉湯主之。此二條言凡遇當用梔子湯之病、見此二癥,則加此二味也。
按∶無物為嘔,有物為吐。欲止其嘔,反令其吐。吐之而嘔反止,真匪夷所思也。
梔子(十四枚,擘) 干姜(二兩)
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渣,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傷寒,醫(yī)以丸藥大下之,下未必誤,以丸藥大下則誤矣。身熱不去,外有微邪。微煩者,下后而煩,即虛煩也。梔子干姜湯主之,下后故用干姜。
梔子(十四枚,擘) 濃樸(四兩,姜灸) 枳實(四枚,水浸去稂炒)煮服法同前。
傷寒,下后心煩,即微煩。腹?jié)M,臥起不安者,煩而加之腹?jié)M,則臥起俱不寧矣。濃樸枳實,以治腹?jié)M也。梔子濃樸湯主之。
梔子(十五枚,擘) 甘草(一兩,炙) 黃柏(二兩)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升半,去渣,分溫再服。
傷寒身黃發(fā)熱者,梔子柏皮湯主之!侗静荨贰冒仄ど⑴K腑結熱黃膽。
枳實(三枚,炙) 梔子(十四枚,擘) 豉(一升,綿裹)
上三味,以清漿水七升,空煮。又一煮法,漿水即淘米之泔水,久貯味酸為佳。取四升,納枳實、梔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渣,分溫再服,覆令微似汗。此不取吐而取汗。
大病瘥后勞復者,勞復乃病后之余癥,不在吐法,故取微汗。枳實梔子豉湯主之。勞復因病后氣虛,邪氣又結于上焦,其癥不一,故不著其病形,惟散其上焦之邪足矣,后人以峻補之劑治勞復,則病變百出矣。若有宿食者,納大黃如博棋子大五、六枚。此指勞復之有宿食者,治食復之法,亦在其中矣。
可吐篇云∶宿食在上脘,當吐之。
按∶梔子東加減七方,既不注定何經,亦不專治何誤,總由汗吐下之后,正氣已虛,尚有痰涎滯氣,凝結上焦,非汗下之所能除!督洝匪啤谩霸谏险咭蚨街!眲t不動經氣而正不重傷,此為最便,乃不易之法也。古方梔子皆生用,故入口即吐。后人作湯以梔子炒黑,不復作吐,全失用梔子之意,然服之于虛煩癥,亦有驗,想其清肺除煩之性故在也。終當從古法生用為妙。
劉河間于此方加甘草二錢,名三一承氣湯。
大黃(四兩,酒洗) 濃樸(半斤,炙去皮) 枳實(五枚,炙) 芒硝(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濃樸、枳實,取五升,去渣,納大黃,更煮取二升,去渣,納芒硝,更上微火一兩沸,分溫再服,得下余勿服。
傷寒若吐若下后,不解,壞癥。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時發(fā)潮熱,不惡寒,獨語,如見鬼狀,若劇者,發(fā)則不識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視,以上皆陽明危癥,因吐下之后,竭其中氣,津液已耗,孤陽獨存,胃中干燥,或有燥屎,故現(xiàn)此等惡癥。脈弦者生,澀者死。弦則陰氣尚存,且能克制胃實。澀則氣血已枯矣。然弦者尚有可生之理,未必盡生,澀者斷無不死者也。微者但發(fā)熱,潮熱。譫語者。
惡癥皆無。大承氣湯主之,若一服利,則止后服。中病即止。
陽明病,譫語有潮熱,反不能食者,客熱不能消谷。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
能食非真欲食,不過粥飲猶可入口耳。不能食,則谷氣全不可近,腸胃實極故也。宜大承氣湯下之。硬即可下。
按∶燥屎當在腸中,今云“胃中”,何也?蓋邪氣結成糟粕,未下,則在胃中,欲下則在腸中。已結者,即謂之燥屎,言胃則腸已該矣。
汗出譫語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為風也,陽明本自汗出,然亦有不汗出者,此指明汗出之為風,則知汗出乃表邪尚存,不汗出者,為火邪內結也。須下者,過經乃可下之。此下之之時。下之若早,語言必亂,輕于譫語。以表虛里實故也,下早則引表邪入里,故表虛而里實。下之則愈,宜大承氣湯。雖已誤下,然見譫語等癥,則更下之,亦不因誤下而遂不復下也。
二陽并病,同起者為合病,一經未罷,一經又病者,為并病。太陽證罷,但發(fā)潮熱,手足 汗出,大便難而譫語者,以上皆陽明現(xiàn)癥。下之則愈,宜大承氣湯。
陽明病,下之,心中懊 而煩,此乃下之未盡;故有此實煩。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胃中燥屎,必別有現(xiàn)癥。腹微滿,初頭硬,后必溏,不可攻之。僅微滿則無燥屎,故不可攻。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氣湯。
病患煩熱,汗出則解,又如瘧狀,日晡所發(fā)熱者,屬陽明也,脈實者宜下之;脈浮虛者,宜發(fā)汗。下之與大承氣湯,發(fā)汗宜桂枝湯。詳解前桂枝湯下。
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煩不解,腹?jié)M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惟有宿食,故雖大下,而燥屎終未盡。宜大承氣湯。
病患不大便五、六日,繞臍痛,正在燥屎之位。煩躁,發(fā)作有時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
病患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時有微熱,喘冒不能臥者,有燥屎也。喘冒不臥,燥屎現(xiàn)癥,宜大便有難無易。所以乍易者,以小便不利之故,燥屎不以易便而去也。宜大承氣湯。以上三條,皆證陽明有燥屎之法。
得病二、三日,脈弱無太陽、柴胡證,煩躁,心下硬,邪熱入里。至四、五日,又隔二日。雖能食,以小承氣湯,少少與微和之,不必用全方,只通其胃氣而已,又用藥之一法。令小安,至六日,又隔一日,而病未除。與大承氣湯一升。亦不必用全方。古人用藥,雖現(xiàn)癥鑿鑿,而輕方小試,敬慎小心如此。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雖不能食,但初頭硬,后必溏,未定成硬,小便不利,則水谷未盡分,大便猶濕也。攻之必溏∶須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以小便之利否,定宜下、不宜下。又一法。宜大承氣湯。
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皆陽盛之象。無表里證,邪已結在里。大便難,身微熱者,此為實也。邪結為實。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陽明病,此三字,包陽明諸癥。發(fā)熱汗多者,急下之。此重在汗多,恐內熱甚而逼陽于外,以致亡陽也。宜大承氣湯。
發(fā)汗不解,腹?jié)M痛者,不解二字,必兼有陽明癥,加以腹?jié)M且痛,則實邪有征矣。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腹?jié)M不減,減不足言。雖略減而仍腹?jié)M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以上諸條,舉當下之一、二癥,即用下法。然亦必須參觀他癥,而后定為妥。
陽明、少陽合病,必下利,其脈不負者,順也;負者,失也。少陽屬木,脈當弦緊,陽明屬土,脈當洪緩。
若少陽脈勝為負,陽明脈勝為不負也。厥陰篇云∶少陰負趺陽者,為順也。少陰屬水,趺陽屬土,土能勝水,則胃氣尚強,故為順,即此意。但彼處乃手足厥冷之利,故屬少陰,此則屬少陽為異耳,互相克賊,名為負也。脈滑而數(shù)者,有宿食也,滑數(shù)則陽明之脈,獨見而過盛,此為實邪,故知有宿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問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別之?師曰∶寸口脈浮而大,按之反澀,尺中亦微而澀,有食反微澀,此氣結不通之故。故知有宿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陽邪初轉入陰?谠镅矢烧,急下之,陽邪傳陰,腎水欲涸,故當急去其邪,以保津液。宜大承氣湯。
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純青,純青則非寒邪,乃肝邪入腎也!峨y經》云∶從前來者,為實邪。心下必痛,口干燥者,二癥尤見非寒邪。急下之,宜大承氣湯。二條俱重口干,知為熱邪無疑。
少陰病,六七日,腹脹,不大便者,急下之,不便而脹,為日又久,是以當下。宜大承氣湯。
下利,三部脈皆平,無外邪癥。按之心下硬者,實邪有形。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下利,脈遲而滑者,內實也,利未欲止,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下利,不欲食者,以有宿食故也。傷食、惡食。凡噤口利亦必因宿食之故。當宜下之,宜大承氣湯。
下利瘥后,至其年、月、日復發(fā)者,以病不盡故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下利,脈反滑,當有所去,脈滑則實邪不留。下之乃愈,宜大承氣湯。
病腹中滿痛者,此為實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脈雙弦而遲者,必心下硬,木邪乘土。脈大而緊者,陽中有陰也。大為陽,緊為陰?梢韵轮,宜大承氣湯。
按∶以上七條,見《傷寒論》可下條內。似指雜癥可下法,不入六經治法中。
大承氣去芒硝。濃樸,枳實亦減。
大黃(四兩,酒洗) 枳實(三枚大者,炙) 濃樸(二兩,炙去皮)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渣,分溫二服。初服湯,當更衣,不爾者,盡飲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陽明病,脈遲,雖汗出,不惡寒者,凡汗出者皆惡寒。其身必重,短氣腹?jié)M而喘,有潮熱者,以上皆內實之癥。此外欲解,不惡寒。可攻里也。手足 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四肢為諸陽之本, 然汗出,陽氣已盛于土中矣。以此驗大便之硬。又一法。大承氣湯主之。若汗多,微發(fā)熱、惡寒者,外未解也,其熱未潮,未可與承氣湯。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勿令大泄下。腹?jié)M不通,雖外未解,亦可用小承氣,此方乃和胃之品,非大下之峻劑故也。
陽明病,潮熱,大便微硬者,可與大承氣湯,不硬者,不可與之。潮熱而便不硬,亦禁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與小承氣湯,湯入腹中,轉失氣者,此有燥屎也,此以藥探之。又一法。乃可攻之。若不轉失氣者,以但初頭硬,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脹滿,不能食也;邪氣因正虛而陷入。
欲飲水者,與水則噦;寒熱相爭則噦。其后發(fā)熱者,必大便復硬而少也,重傷津液。以小承氣湯和之,仍用小承氣,以大便硬故也。不轉失氣者,慎不可攻也。又再申前戒,圣人之慎下如此。
陽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則譫語。譫語由便硬;便硬由胃燥;胃燥由汗出、津液少,層層相因。病情顯著。大承氣湯主之。若一服譫語止,更莫復服。
陽明病,譫語,發(fā)潮熱,脈滑而疾者,小承氣湯主之。因滑疾則易下,故止用小承氣。因與小承氣湯一升,腹中轉失氣者,更服一升,若不轉失氣,勿更與之,明日不大便,脈反微澀者,里虛也,為m.f1411.cn/shiti/難治,攻之不應,是為難治。不可更與承氣湯也。
太陽病,若吐、若下、若發(fā)汗后,過治。微煩,小便數(shù),大便因硬者,因字當著眼,大便之硬,由小便數(shù)之所致。蓋吐、下、汗已傷津液,而又小便太多,故爾微硬,非實邪也。與小承氣湯,和之愈。
下利譫語者,有燥屎也。利而仍譫語,邪火不因利而息,則必有燥屎,蓋燥屎不因下利而去也。后醫(yī)見利則不復下,豈知燥屎之不能自出乎?!宜小承氣湯。
大黃(四兩,去皮清酒洗) 甘草(二兩,炙) 芒硝(半升)
上三味,以水三升,先煮大黃、甘草,取一升,去渣,納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溫服之。按∶芒硝善解結熱之邪。大承氣用之,解已結之熱邪。此方用之,以解將結之熱邪。其能調胃,則全賴甘草也。
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shù),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湯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煩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湯與之,以復其陽。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陰陽錯雜之癥,多方以救之,必有余邪在胃,故少與以和之。全詳雜方條。
發(fā)汗后惡寒者,虛故也,不惡寒,但熱者,實也。當和胃氣,與調胃承氣湯。此必發(fā)汗后無他癥,但現(xiàn)微寒、微熱,故止作虛實觀,否則安知非更有余邪,將復變他癥耶?
太陽病未解,脈陰陽俱停,脈法無停字,疑似沉滯不起,即下微字之義。寸為陽,尺為陰。先振栗汗出而解。陰陽爭而復和。但陽脈微者,先汗出而解;當發(fā)其陽。但陰脈微者,下之而解,當和其陰。若欲下之,宜調胃承氣湯。按∶此微字,即上停字之意,與微弱不同,微弱則不當復汗下也。
傷寒十三日不解,二候。過經譫語者,以有熱也,當以湯下之。如大、小承氣之類。若小便利者,大便當硬,而反下利,脈調和者,此言下后之癥。知醫(y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下非誤,下之法誤。若自下利者,脈當微厥,今反和者,知為內實也,調胃承氣湯主之。當下而下非其法,余邪未盡,仍宜更下。
太陽病,過經十余日,心下溫溫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滿,郁郁微煩,以上皆類少陽癥。先其時自極吐下者,邪氣乘虛陷入。與調胃承氣湯。以滌胃邪。若不爾者,不可與。未經吐下,則邪在半表半里,不得用下法。但欲嘔,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證,以嘔,故知極吐下也。此段疑有誤字。調胃承氣湯。
陽明病,不吐不下、心煩者,未經吐下,而心煩中氣實也。可與調胃承氣湯。
太陽病三日,發(fā)汗不解,蒸蒸發(fā)熱者,屬胃也,外邪已解,內熱未清。調胃承氣湯主之。
傷寒吐后,腹脹滿者,已吐而胃中仍滿,則非上越所能愈,復當下行矣。與調胃承氣湯。
桃仁(五十個,去皮尖) 大黃(四兩) 甘草(二兩) 桂枝(二兩,去皮) 芒硝(二兩)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渣,納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令溫服五合,日三服,當微利。微利僅通大便,不必定下血也。
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太陽之邪由經入腑。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膀胱多氣多血,熱甚則血凝,而上干心包,故神昏而如狂;血得熱而行,故能自下,則邪從血出,與陽明之下燥屎同。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外不解而攻之,則邪反陷入矣。當先解其外,宜桂枝湯。外解已,但小腹急結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氣湯。小腹急結,是蓄血現(xiàn)癥。
按∶“宜桂枝湯”四字,從《金匱》增入。
水蛭(熬) 虻蟲(去翅足熬,各三十個) 大黃(三兩,酒浸) 桃仁(二十個,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不下再服。
太陽病,六、七日,過經。表證仍在,脈微而沉,向里。反不結胸,向下。其人發(fā)狂者,以熱在下焦,少腹當硬滿,外癥。小便自利者,內癥。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陽隨經,瘀熱在里故也,抵當湯主之。此亦熱結膀胱之癥,前桃核承氣,乃治瘀血將結之時,抵當乃治瘀血已結之后也。
太陽病,身黃,脈沉結、少腹硬,小便不利者,為無血也;以上皆似血癥諦,因小便不利,安知非濕熱不行之故,不可斷為有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證諦也,并無濕熱而如狂,非蓄血而何?如此審證,無遁形矣。抵當湯主之。
陽明證,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心主血,血凝則心氣結,而失其官矣。蓄不甚,故不狂,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此乃舊病,非傷寒時所得者。屎雖硬,大便反易,血性滑利。其色必黑,浮血亦有隨便而下者。宜抵當湯下之。
病患無表里證,發(fā)熱七、八日,過經。雖脈浮數(shù)者,可下之。脈雖浮數(shù),而無表里癥,則其發(fā)熱竟屬里實矣,七、八日,故可下。假令已下,脈數(shù)不解,合熱則消谷善饑。脈數(shù)不解,邪本不在大便也,消谷善饑,蓄血本不在水谷之路,故能食。至六、七日,蓄血更久。不大便者,有瘀血也,宜抵當湯。其脈數(shù)不解而下不止,必協(xié)熱而便膿血也。此指服湯后之變癥,熱邪不因下而去。又動其血,則血與便合為一,而為便膿血之癥,又當別有治法。
按∶瘀血,又有但欲漱水,不欲咽之癥。蓋唇口干燥,而腹中不能容水也。
水蛭(熬) 虻蟲(去翅足熬,各二十個) 大黃(三兩,酒洗) 桃仁(二十五個,去皮尖)
上四味,搗分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 時當下血,若不下者更服。 ∶一周時也。
傷寒有熱,少腹?jié)M,應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為有血也,當下之,不可余藥,宜抵當丸。熱而少腹?jié)M,又小便利,必兼三者,乃為血證諦。不可余藥,謂此癥須緩下其血,用丸使之徐下。
芫花(熬) 甘遂 大戟(等分) 大棗(十枚)
上三味,各別搗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棗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渣,納藥末,強人服一錢匕,羸人服半錢,得快下利后,糜粥自養(yǎng),平旦溫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錢。
太陽中風,下利嘔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 汗出,發(fā)作有時,頭痛,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水停也。干嘔短氣,汗出不惡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不惡寒為表解,以上諸癥,皆里不和,凡蓄水之癥皆如此,不特傷寒為然也。十棗湯主之。服此湯以下蓄飲。
大黃(六兩,去皮) 芒硝(一升) 甘遂(一錢匕)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黃,取二升,去渣,納芒硝,煮一、兩沸,納甘遂末,溫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
太陽病,脈浮而動數(shù),浮則為風,數(shù)則為熱,動則為痛,數(shù)則為虛,頭痛發(fā)熱,微盜汗出,而反惡寒者,表未解也,醫(yī)反下之,經云∶病發(fā)于陽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結胸是也。動數(shù)變遲,正氣益虛。膈內拒痛,胃中空虛,客氣動膈,短氣躁煩,心中懊,陽氣內陷,心下因硬,則為結胸,大陷胸湯主之。此段明所以致結胸之由,及結胸之狀最詳,乃因邪在上焦,誤下以虛其上焦之氣,而邪隨陷入也。此癥與承氣法迥殊、若不結胸,但頭汗出,余處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身必發(fā)黃也。此乃誤下,而邪氣不陷入上焦,反郁于皮膚肌肉之間,故現(xiàn)此等癥。傷寒六、七日,結胸熱實,脈沉而緊,心下痛,按之石硬者,此段申結胸之象尤明。大陷胸湯主之。
傷寒十余日,過經。熱結在里,復往來寒熱者,與大柴胡湯。但結胸無大熱者,此為水結在胸脅也。
結胸本無他物,氣與水所停也。但頭微汗出者,熱結在上。大陷胸湯主之。
太陽病,重發(fā)汗,而復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胸有蓄飲,日晡所,小有潮熱,從心下至少腹,硬滿而痛,不可近者,已汗下而大痛如此,知非有物之實邪矣。前云∶膈內拒痛。又云∶心下石硬。專指上焦說。此云∶從心下至少腹硬、滿、痛,則上下皆痛,其根總由心下而起,與承氣癥自殊。大陷胸湯主之。
傷寒五、六日,嘔而發(fā)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誤治。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fā)熱汗出而解。邪向里而更虛,故汗出為難。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
大黃(半斤) 葶藶子(熬) 芒硝 杏仁(去皮尖熬黑,各半升)
上四味,搗篩二味,納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彈丸一枚,別搗甘遂末一錢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溫頓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為效。
病發(fā)于陽,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結胸,病發(fā)于陰,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痞。此明所以致結胸與痞之故。
發(fā)熱惡寒之癥,則熱入于陽位而作結胸,無熱惡寒之癥,則熱入于陰位而作痞,故治結胸用寒劑,治痞用溫劑也。所以成結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二病未嘗不可下,但各有其時,不可過早耳。結胸者,項亦強,如柔痙狀,此陷胸之外癥。下之則和,宜大陷胸丸。
黃連(一兩) 半夏(半升洗) 栝蔞實(大者一枚)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蔞,取三升,去渣,納諸藥,煮取二升,去渣,分溫三服,一服未和,再服微解,下黃涎,便安也。按∶大承氣所下者,燥屎;大陷胸所下者,蓄水;此所下者,為黃涎。涎者,輕于蓄水,而未成水者也。審病之精,用藥之切如此。
小結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則痛,上不至心,下不及少腹,必按之方痛,非不可近乎,與大陷胸癥迥別。脈浮滑者,不若大陷胸癥之沉緊,其邪未入深也。小陷胸湯主之。
桔梗 貝母(各三分,古法二錢五分為一分。) 巴豆(一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
上三味,為散,納巴豆,更于臼中杵之,以白飲和服,強人服半錢匕,今秤約重三分;羸者減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進熱粥一 ;利過不止,進冷粥一 。巴豆得熱則行,得冷則止。身熱皮粟不解,畏冷起寒粟。欲引衣自覆者,若以水 之、洗之,益令熱劫不得出,當汗而不汗則煩。假令汗出已,腹中痛,與芍藥三兩如上法。
寒實結胸,結胸皆系熱陷之癥,此云∶寒實。乃水氣寒冷所結之痰飲也。無熱證者,與三物小陷胸湯,白散亦可用。按∶《活人書》云∶與三物白散,無“小陷胸湯亦可用”七字,蓋小陷胸寒劑,非無熱之所宜也。
即小承氣加芍藥、二仁也。
麻子仁(二升) 芍藥 枳實(各半斤,炙) 大黃(一斤,去皮) 濃樸(一尺,炙去皮) 杏仁(一升,去皮尖熬別研作脂)
上六味,為末,煉蜜和丸如梧子大,飲服十丸,日三服,漸加以知為度。
趺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陽盛。澀則小便數(shù),陰不足。浮澀相搏,大便則硬,其脾為約。此即論中所云∶太陽,陽明者,脾約是也。麻仁丸主之。太陽正傳陽明,不復再傳,故可以緩法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