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全在線
搜索更多精品課程:
熱 門:外科內科學婦產科兒科眼科耳鼻咽喉皮膚性病學骨科學全科醫(yī)學醫(yī)學免疫學生理學病理學診斷學急診醫(yī)學傳染病學醫(yī)學影像藥 學:藥理學藥物化學藥物分析藥物毒理學生物技術制藥生藥學中藥學藥用植物學方劑學衛(wèi)生毒理學檢 驗:理化檢驗 臨床檢驗基礎護 理:外科護理婦產科護理兒科護理 社區(qū)護理五官護理護理學內科護理護理管理學中 醫(yī):中醫(yī)基礎理論中醫(yī)學針灸學刺法灸法學口 腔:口腔內科口腔外科口腔正畸口腔修復口腔組織病理生物化學: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病原生物學醫(yī)學生物學分析化學醫(yī)用化學其 它:人體解剖學衛(wèi)生統(tǒng)計學人體寄生蟲學儀器分析健康評估流行病學臨床麻醉學社會心理學康復醫(yī)學法醫(yī)學核醫(yī)學危重病學中國醫(yī)史學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精品課程 > 中醫(yī)學 > 瀘州醫(yī)學院 > 正文:中醫(yī)學授課教案:中醫(yī)診斷
    

中醫(yī)學-授課教案基礎中醫(yī)學:中醫(yī)診斷

中醫(yī)學:授課教案基礎中醫(yī)學 中醫(yī)診斷:中醫(yī)診斷※<第七章診法>中醫(yī)診斷教研室《基礎中醫(yī)學》教案第 8 次課 授課時間: 年 月 日課程名稱基礎中醫(yī)學年級臨 床醫(yī) 學專業(yè)、層次本科授課教師尹思源職稱教授課型(大、小)大學時3授課題目(章、節(jié))第七章 診法第一節(jié) 望診第二節(jié) 聞診第三節(jié) 問診第四節(jié) 切診 基本教材及主要參考書呂志平,趙春妮主編,《基礎中醫(yī)學》,科學出版社教學目的與要求:1、掌握 “望神”的概念及“得神”、“失神”、“假神”
 
中醫(yī)診斷

 ※<第七章 診法>

中醫(yī)診斷教研室《基礎中醫(yī)學》教案

第 8 次課   授課時間: 年  月  日

課程名稱

基礎中醫(yī)學

年級

臨 床

醫(yī) 學

專業(yè)、層次

本科

授課教師

尹思源

職稱

教授

課型(大、小)

學時

3

授課題目(章、節(jié))

第七章 診法

第一節(jié)  望診第二節(jié)  聞診

第三節(jié)  問診第四節(jié)  切診 

基本教材及主要參考書

呂志平,趙春妮主編,《基礎中醫(yī)學》,科學出版社

教學目的與要求:

1、掌握 “望神”的概念及“得神”、“失神”、“假神”的臨床表現(xiàn)和意義

2、掌握望色的概念、常色、病色的特征及其臨床意義

3、掌握舌診的含義、方法及注意事項、正常舌象的表現(xiàn)、常見異常舌象(質、苔)的表現(xiàn)及一般臨床意義,并能夠識別臨床常見舌質

4、掌握聲音、語言、呼吸、咳嗽、心音的變化及其臨床意義

5、掌握脈診的概念、寸口診脈的方法,掌握正常脈象的特征、病理脈象(浮、洪、濡、沉、弱)的特征及其臨床意義

教學內容與時間安排、教學方法:

內容:

1、“望神”的概念及“得神”、“失神”、“假神”的臨床表現(xiàn)和意義(15分鐘)

2、望色的概念、常色、病色的特征及其臨床意義(20分鐘)

3、望舌的含義、方法及注意事項、正常舌象的表現(xiàn)、常見異常舌象(質、苔)的表現(xiàn)及一般臨床意義(25分鐘)

4、聲音、語言、呼吸、咳嗽、心音的變化及其臨床意義(15分鐘)

5、脈診的概念、寸口診脈的方法,正常脈象的特征、病理脈象(浮、洪、濡、沉、弱)的特征及其臨床意義(25分鐘)

方法:課堂講授與自學相結合

教學重點與難點:

①常見異常舌象(質、苔)的表現(xiàn)及一般臨床意義

②病理脈象(浮、洪、濡、沉、弱)的特征及其臨床意義

教研室審閱意見:

教研室主任簽名:

   年   月 日

基本內容

教學手段

課堂設計和時間安排

第七章   診法

診法:即中醫(yī)診察收集病情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望、聞、問、切四診。

第一節(jié)  望診

概念:

望診,是醫(yī)生運用視覺觀察病人的神色形態(tài)、局部表現(xiàn)、舌象、分泌物和排泄物色質的變化等以診察病情的方法。

望診的內容包括:

全身望診——神、色、形、態(tài)。

局部望診——頭面、五官、軀體、四肢、二陰、皮膚。

舌診、望排出物、望小兒指紋。

一、 全身望診

概念:全身望診是醫(yī)生在診察病人時,首先對病人的神色形態(tài)等整體表現(xiàn)進行扼要觀察,以了解整體情況的診病方法。

(一)望神

是指觀察病人生命活動的總體表現(xiàn)(包括臟腑組織功能活動與思維意識狀態(tài))來診察病情的方法。

廣義——人體生命活動的總體表現(xiàn)。又稱“神氣”、“精神”。

狹義——人的思維意識狀態(tài)。又稱“神志”、“神識”。

1、望神的原理和意

  2、對神氣判斷

(1)得神

概念——又稱“有神”。是精充氣足神旺的表現(xiàn)

臨床表現(xiàn):神志清楚、語言清晰,面色榮潤,動作自如,反應靈敏,呼吸平穩(wěn),肌肉不削。

意義——提示正氣充足,精氣未傷,為無病或病輕。

(2)少神

概念——又稱“神氣不足”。是輕度失神的的表現(xiàn),

常見于虛證患者。

臨床表現(xiàn):

意義——提示正氣充足,精氣輕度損傷,疾病恢復期或體弱者。

(3)失神

概念——又稱“無神”。是精虧神衰或邪盛神亂的表現(xiàn)

臨床表現(xiàn):言語錯雜、面色晦暗,反應遲鈍,動作艱難,呼吸氣微,喘促形體羸瘦,壯熱煩渴,四肢抽搐神昏譫語,循衣摸床,撮空理線。

意義——提示無論虛實,皆為病重。虛者系正氣大傷。精氣虧虛;實者,提示邪氣亢盛,熱擾神明,邪陷心包,或肝風挾痰,蒙蔽清竅,阻閉經絡。

(4)假神

概念——是重做出病人出現(xiàn)的精神暫時“好轉“的虛假表現(xiàn),是臨終前的預兆。

臨床表現(xiàn):

意義——提示精氣衰竭,正氣將脫,陰不斂陽,虛陽外越。陰陽即將離決,屬病危。

(5)神亂

概念——又稱“精神錯亂”或“神志失!。是指由

于正氣不足或病邪內擾,殃及神明,導致意識障礙的異常表現(xiàn)。多見于癲、狂、癇、臟躁病人。

臨床表現(xiàn)——焦慮恐懼、狂躁不安,淡漠癡呆,卒

然昏倒等,且大多反復發(fā)作而緩解期不出現(xiàn)神志失常。

(二)望色

又稱“色診”,是指通過觀察病人全身皮膚(主要為面部)的顏色與光澤,以診察病情的方法。

望色   顏色——色調變化(赤青黃白黑)

光澤——明度變化(光明潤澤或晦暗枯槁)

1、望色診病的原理

(1)面部血管豐富,為臟腑氣血之外榮,凡臟腑的虛實。氣血的盛衰,皆可通過面部色澤的變化而反映出來。

(2)面部不同部位,為內在臟腑之外應,觀察面部不同部位色澤的變化,可診察相應臟腑的病變。

2、常色與病色

(1)常色

我國人的正常面色是“紅黃隱隱,明潤含蓄”。所謂“明潤”即面色光明潤澤,是精氣充盈的表現(xiàn)。所謂“含蓄”,指面色隱含于皮膚之內而不特別顯露,是精氣內含而不外泄的表現(xiàn)。

(2)病色——特點是晦暗暴露

因病而發(fā)生的異常面色即為病色,病有輕重、色有善惡,但均可出現(xiàn)程度不同的晦暗暴露之象。所謂“晦暗”是指面部皮膚枯槁而無光澤,是精氣衰竭的表現(xiàn),所謂“暴露”是指某種顏色異常明顯,是病色外現(xiàn)或真臟色外露的表現(xiàn)。

3、五色主病

(1)白色

白色屬金,主秋令,其氣為燥,是手太陰肺經的本色。常人宜“白欲如鵝羽”,忌“白如鹽”,病則“白如豕膏者”為善色,“白如枯骨者”為惡色。

肺病面白暴露枯槁無華為真臟色見,“肝病面白無華為難治”。

(2)黃色

黃色屬土,主長夏,其氣為濕,是足太陰脾以的本色。常人宜黃“如羅裹雄黃”,忌“如黃土”,病則“黃如腹”者為善色,“黃如枳實”者為惡色。淡黃憔悴(萎黃)——脾虛化源不足(脾胃氣虛)

黃而虛浮(黃胖)——脾虛濕蘊水泛肌膚。

目、面、爪甲俱黃(黃疸)——濕熱或寒濕

脾病面黃暴露、枯槁晦暗為真臟色見,“腎病面黃無華為難治”。

(3)赤色

赤色屬火,主夏令,其氣為暑,是手少陰心經本色,常人宜“赤欲如白裹朱”,忌“赤如赭”;病則“赤如雞冠”為善色,“赤如   血”者為惡色。(  :凝聚的死血)面通紅——實熱證(邪熱亢盛)

兩顴潮紅——陰虛證(虛火上炎)。

泛紅如妝,游走不定——戴陽證(虛陽外越)

心病面赤暴露、枯槁無華為真臟色見,“肺病面赤無華為難治”。

(4)青色

青色屬木,主春令,其氣為風,是足厥陰肝經之本色,常人宜“青欲如蒼壁之澤”,忌“青如藍”;病則“青如翠羽”者為善色,青如草茲“為惡色。淡黑或青黑——寒盛痛劇見于陰寒腹痛等病人。

突發(fā)青紫、肢厥——心陽暴脫,如真心痛。

肝病面青暴露、枯槁晦暗為真臟色見,“脾病面青無華為難治”。

(5)黑色

黑色屬水,主冬令,其氣為寒,是足少陰腎經的本色。常人宜“黑如重漆色”,忌“黑如地蒼”。病則“黑如烏羽”為善色,“黑如煙”為惡色。淡黑而暗——腎陽虛

焦黑而干——腎陰虛。

黎黑、肌膚甲錯——血瘀日久。

眶周發(fā)黑——水飲或寒濕帶下。

腎病面黑暴露、枯槁(無華)晦暗為真臟色見,“心

病面黑無華為難治”。第二節(jié)   局部望診

二、局部望診(結合圖片講解)

三、舌診

概念

——舌診,又稱“望舌”,是觀察病人舌象變化以診察疾病的一種方法,是中醫(yī)診法的特色之一。

(一)舌診的原理

(二)舌診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1、望診的體位與伸舌姿勢

體位——坐位、臥位均可。

姿勢——自然、舒展、暴露。

2、診舌的方法

一般規(guī)律是:先察舌質,以了解其顏色、形態(tài)之變化;繼觀舌苔,以了解其苔質、苔色的改變。根據需要,可行刮舌與揩舌之法,可借以鑒別舌苔有根、無根,及其是否染苔。

3、診舌的注意事項

(1)光線:充足、柔和的自然光最佳。

(2)食物或藥品的影響:硬食致薄苔,食蛋黃苔亦黃。

(3)口腔對舌象的影響:張口呼吸苔必干,鑲牙等。

(三)舌診的內容

1、正常舌象

2、病理舌象

舌質

(1)舌色

病理性舌體的顏色有淡白、紅、絳、青、紫五種。

1)淡白舌[1]

特征——較淡紅舌淺淡,即紅白兼色,以白為主。

臨床意義——主氣血兩虛、陽虛。

成因——血虛舌失充養(yǎng)或陽虛氣衰,血不上榮。

辨證——舌體瘦薄(氣血兩虛);胖嫩有齒痕(陽虛)

2)紅、絳舌[2]

值得提及的是,舌邊尖紅者,多提示“外感表熱證初期”,舌面上有出血點,在外感熱病多為邪熱迫血妄行,行將吐衄、發(fā)斑;在內傷雜病往往是“內臟出血”的征兆。同時亦應熟悉:“紅絳舌主熱證而不主寒證”的臨床規(guī)律。

3)青、紫舌

特征——全舌呈現(xiàn)均勻青色或紫色,局部舌面見青紫色斑點者,稱為“瘀斑舌”或“瘀點舌”

臨床意義——主氣血運行不暢。

成因——(1)陰寒內盛,血脈瘀滯;(2)熱傷營陰,

血流不暢;(3)氣滯或氣虛,血行無力。

辨證——色淡紫或紫暗而濕潤(陽虛或氣虛;氣滯);紫絳少苔干(營血熱甚);青紫腫大(中毒);純青若水牛之舌

須熟悉,紫舌隨其深、淺、潤、燥不同,而主病有異。青舌之色,狀若水牛之舌或皮膚上有“青筋”。因此,有稱青舌為“水牛舌{1}”、“青舌不主熱證”。

青舌和紫舌有一定的關系,青舌和紫舌常以不同的比例參差并見,然而在主病上并無矛盾,“一般是絳紫屬熱,青紫屬寒或血瘀,純青為寒邪直中與血瘀”。

(2)舌形

1)榮枯

特征——紅活榮潤曰“榮”,晦暗枯槁為“枯”。

臨床意義——榮舌為有神,主病吉;枯舌為無神,主病兇。即判正之盛衰,病情之輕重預后。

2)老、嫩

特征——紋理粗糙,堅斂蒼老胃之老舌;紋理細膩,

浮胖嬌嫩謂之嫩舌。

臨床意義——判斷虛實之即老舌主實證,嫩舌主虛證辨舌之老嫩,應注意從其質、色兩方面進行觀察。

3)胖、瘦

特征——舌體胖大,伸舌滿口謂之胖大舌;舌體瘦

小而薄,謂之瘦薄舌。

臨床意義——胖大舌主水濕停滯;瘦匯票舌主氣血津液虧虛。

辨證——舌胖色淡(氣虛、陽虛);舌胖色紅絳(心脾熱盛,,外感濕熱);舌胖以紫暗(中毒);舌瘦色淡(氣血兩虛);舌瘦紅絳而干(陰虛火旺)。

胖大舌之主病有虛、實、寒、熱與中毒之分,臨床上判斷時應注意與舌色、舌苔相結合,即綜合判斷便是。

4)點、刺

特征——蕈狀乳頭腫脹或高突,狀若尖鋒,形如芒

刺謂之“刺”;乳頭增大,數目增多者謂之“點”。

臨床意義——臟腑陽熱亢盛,或為血分熱盛

5 )裂紋

特征——舌面上有各種形狀的裂紋、裂溝。

臨床意義——精血虧虛或陰津耗損。

辨證——舌淡而裂(精虧血少);舌紅而裂(陰津不足,虛火內生)。

(3)舌的動態(tài)

病理性的舌態(tài)有:痿軟、強硬、歪斜、顫動、吐弄和短縮。

1)痿軟

特征——舌體痿軟無力,不能隨意伸縮回旋。

臨床意義——陰傷或氣血俱虛。

辨證——兼紅絳舌而少苔(邪熱傷陰或陰虛火旺);兼枯白無華之象(久病氣血虛衰)。

2)強硬

特征——舌體失其柔和,卷伸不利,甚或板硬強直不能轉動。

臨床意義:(1)熱入心包;(2)高熱傷津;(3)風醫(yī)學檢驗網

痰阻絡。

辨證——兼見舌色紅絳而少津者(主熱入心包或高熱傷津);兼舌苔厚膩者(風痰阻絡)。

3)歪斜

特征——伸舌時舌體歪向一側。

臨床意義——肝風夾痰或瘀阻經絡。

辨證——舌絳紫而勢急(肝風發(fā)痙);舌暗苔膩而勢緩(中風偏枯,亦即痰瘀阻絡)。

望舌苔—苔色

舌苔承病邪性質的不同,而有白、黃、灰黑等不同變化。臨床可單獨出現(xiàn),亦可相兼出現(xiàn),因此辨證時應和舌質的顏色與形質變化結合起來,作具體分析。

(1)白苔

舌苔白薄而潤——正常舌象;表證初起;里證之輕證;陽虛內寒。

舌苔白薄而干——風熱表證

舌苔白薄而滑——外感寒濕,或水濕內停。

舌苔厚膩而干——痰濕食積化熱;濕阻津不上承。

積粉苔舌質干紅——溫病穢濁濕邪與熱毒相結。

苔白而燥裂——燥熱傷津。

辨白苔的臨床意義時,應結合苔質、舌質等情況綜合分析。因白苔也可主熱證,如“積粉苔”即是感受溫疫、熱毒內盛,穢濁困阻,陽熱不能外達所致。

(2)黃苔

薄黃苔——風熱表證,或風寒化熱入里。

黃膩苔——濕熱蘊結、痰飲化熱,或食積熱腐。

黃糙苔——主邪熱傷津,燥結腑實之證。

黃白相兼苔——表證化熱入里,表里相兼。

黃滑苔——陽虛寒濕,痰飲化熱,陽虛外感濕熱之邪。

黃苔多由白苔轉化而來,臨床意義多主熱癥,但亦可見于寒證。須認真綜合分析。

應熟悉,黃苔多與紅絳舌同見。黃苔還有厚薄、潤燥、膩等苔質變化

(3)灰黑苔[1]

灰黑苔,舌面濕潤——陽虛寒濕,痰飲內停。

黃膩灰黑苔——濕熱內蘊,日久不化。

焦黑苔,舌質干裂起刺——熱極津枯。

苔(苔黃赤兼黑)——宿食濕濁久積化熱上熏,血瘀氣滯,濕熱挾痰等。

當熟悉:苔色深淺與寒熱之程度相應,同時應注意苔質的潤燥,是判斷灰黑苔寒熱屬性的關鍵。

第二節(jié)   問診

概念:

問診是指對病人或陪診者進行有目的的詢問,了解疾病的起始、發(fā)展及治療經過,現(xiàn)在癥狀和其它與疾病有關的情況,以診察疾病的方法。

一、問診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問診不是醫(yī)患之間的簡單交談,更不是醫(yī)生的自問自答,而是醫(yī)生根據患者的主訴進行有目的有步驟地詢問,以期充分獲得有關患者的病情資料,如:

(一)選擇安靜適宜的環(huán)境,以免受到干擾

宜直接詢問病人,非常之時可向陪診者詢問,但務使資料準確、可靠。

(二)肅認真,待人以誠,謙恭和藹

如遇疑難病證,切忌有悲觀、驚訝之言情,以免使病人產生不良精神刺激,而使病情加重。

(三)語言要通俗易懂,忌用醫(yī)學術語

(四)圍繞主訴深入詢問,收集病情資料。

(五)必要時可適當提法,但切忌暗示套問。

(六)對危重病人應抓住扼要詢問,不必面面俱到。

二 、問診的內容

(一)、般情況

包括姓名、性別、年齡、婚否、民族、職業(yè)、籍貫、工作、單位、現(xiàn)住址等。其意義一是使于與病人聯(lián)系、隨訪;二是獲得疾病有關的資料,為診斷治療提供依據,尤其是對地方病、職業(yè)病、傳染病等診斷意義之大。

(二)主訴

是指病人就診時最感痛苦的癥狀、體征及持續(xù)時間。

主訴往往是疾病的主要矛盾所在,對初步估計疾病的范疇和類別、病勢的輕重緩急具有重要的診斷價值。因此,詢問時應抓住主訴。如病人途有眩暈、汗出、心悸胸痛、神疲、乏力等,其中主要癥狀是心悸、胸痛這兩個主癥,可初步考慮為心病。這就抓住了病變的所在部位,然后圍繞主癥再進一步詢問有關兼癥和病史,并結合其它三診,方能作出正確診斷。

(三)現(xiàn)病史

是指從起病到此次就診時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和變化,以及治療經過(包括發(fā)病情況、病變過程、治療經過等)。

1、發(fā)病情況

主要包括問發(fā)病時間的新久;發(fā)病原因或誘因;最初癥狀及其性質、部位;當時曾作過何種處理等。其意義:是辨別病因、病位、病性的重要依據。

2、病變過程

問病變過程的方法,一般按疾病時間先后順序詢問出現(xiàn)的癥狀、性質、程度、變化情況,有否規(guī)律等。其意義:是了解疾病邪正斗爭情況及病情發(fā)展趨勢等。

3、治療經過

問治療經過如作過何種檢查和檢查的結果;作過何種診斷和有關診斷依據;經過哪些治療;治療的藥物或療法名稱;治療效果及反應。其意義:可作為當前診斷與治療的參考。

(四)既往史

既往史又稱過去病史,主要包括病人平素身體健康狀態(tài)以及曾患疾病情況,尤其是與現(xiàn)在疾病有密切關系的內容,更應認真詢問,為當前判斷病證提供必要的病情資料。

1、既往健康情況

問既往健康情況對診斷當前病情的意義之大,如:素體健壯——現(xiàn)患疾病多為實證。素體衰弱——現(xiàn)患疾病多為虛證。素體陰虛——易感溫燥之邪,多為熱證。素體陽虛——易受寒濕之邪,多為寒證

2、既往患病情況

主要是詢問過去曾患何病疾病,如過去曾有眩暈,今天突然偏癱,二才有關系等。

(五)個人生活史

應熟悉個人史的詢問,如詢問其生活經歷、精神情志、生活起居、飲食嗜好、婚姻生育等。了解這些情況,對診斷當前疾病很重要。

1、生活經歷

其意義是排除某些地方病或傳染病。

2、精神情志

其意義是醫(yī)生可對受情志影響的疾病輔以思想開導工作。

3、飲食起居

其意義是對分析判斷病性有參考價值。如素嗜肥甘多病痰濕,偏食辛溫易患熱病等。

4、婚姻生育

其意義是對診斷男性疾病和婦科病證有重要意義。如愛人健康情況,有無傳染病、遺傳病等。

(六)家族史

其意義是對診斷傳染病、遺傳病有較大價值。

三、問現(xiàn)在癥

所謂現(xiàn)在癥,是指病人就診時所感到的痛苦和不適,以及與其病情相關的全身情況。

(一)問寒熱

問寒熱是指詢問病人有無怕冷或發(fā)熱的感覺,其意義是辨別病邪性質和機體的陰陽盛衰。

1、概念及特征

惡寒——身寒怕冷,多加衣被,或近火取暖,寒冷不緩解。

畏寒——身寒怕冷,多加衣被,或近火取暖,寒冷可緩解。

發(fā)熱——指體溫增高或體溫正常而自覺全身或某一局部發(fā)熱

機理:寒熱的機理取決于病邪的性質和機體陰陽的盛衰。

2、寒熱表現(xiàn)類型及臨床意義

(1)惡寒發(fā)熱——是指病人惡寒與發(fā)熱同時出

現(xiàn)的癥狀,多見于外感病的表證階段。

惡寒重發(fā)熱輕——風寒表證。

發(fā)熱重惡寒輕——風熱表證。

發(fā)熱輕而惡風——傷風表證。(本節(jié)重點

(2)但寒不熱——是指病人只感怕冷不覺發(fā)熱的癥狀,屬里寒證。

久病畏寒——虛寒證。

但寒不熱有虛實之分,虛者多為體陽不足,失于溫煦所致,故多見于久病或素體虛弱的患者;后者多是外感寒邪,或寒邪直中于里所致的,寒邪盛實有余的證候,如突發(fā)性四肢不溫或腹冷痛等,此點當熟悉。

(3)但熱不寒——是指病人只發(fā)熱不覺冷,或反惡熱的癥狀。屬里熱證。

日晡潮熱——見于陽明腑實證。以熱勢高,日晡(即

申時,下午3~5時)熱甚為特點。因其為胃腸燥熱內結所致,故又稱“陽明潮熱”。

午后潮熱——午后熱甚,身熱不揚,兼舌苔黃膩等

癥,常見于濕溫病。

午后及夜間潮熱——熱勢較低,常位骨蒸發(fā)熱、五心煩熱、舌紅少苔等癥,多見于陰虛證

(4)寒熱往來——指惡寒與發(fā)熱交替發(fā)作,是半表半

里的主要特征。

(二)問汗

(一)有汗無汗

(二)特殊汗出

所謂特殊汗出是指具有某此特殊表現(xiàn)的汗出

(三)疼痛(自學)

疼痛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一種自覺癥狀,為有利于問辨結合,正確判斷疾病的性質,應首先熟悉導致疼痛的病因病機。

不榮則痛(虛)——氣血不足,陰精虧損所致。

疼痛

不通則痛(實)——感受外邪,氣滯血瘀痰濁凝滯、食滯、蟲積所致

1、問疼痛的部位

2、問疼痛的性質

(四)問頭身胸腹不適(自學)

頭身胸腹部除疼痛之外,尚有“頭暈”、“胸悶”等常見癥狀,而且各有其重要的診斷價值,詢問時亦當熟悉之。如:

1、頭暈

2、胸悶

3、心悸

4、脅脹、脘痞、腹脹、身重、麻木的含義、臨床意義、程度及兼癥等應熟悉之

(五)問耳目(自學)

耳與目均為身體的感覺器官,耳能聞聲辨音,目能視物察色。耳目又分別與臟腑經絡相聯(lián)系。所以耳目出現(xiàn)異常表現(xiàn),不僅反映耳目局部的病變,而且可幫助推判全身的情況,尤其是肝、膽、腎與三焦的病變。

(六)問睡眠(自學)

睡眠是人體適應自然變化,維持機體陰陽平衡協(xié)調的生理狀態(tài),其正常的維持與人體衛(wèi)氣循行、陰陽盛衰、氣血盈虧,心腎的功能有關。六、問睡眠(20分鐘)

問睡眠還應注意詢問睡眠時間的長短、入睡難易、有無多夢等。

1、失眠

2、嗜睡

CAI課件

及圖片識別

(★-重點,☆-難點,)

重點:

1、  望神

2、  色診

難點:舌診

一、全身望診

(一)   望神(15分鐘)

(二)望色(15分鐘)

二、局部望診(10分鐘)

(第一節(jié)課完……)

三、舌診

(一、二)舌診原理及注意事項(5分鐘)

(三)舌診的內容(35分鐘)

(第二節(jié)課完……)

第二節(jié) 問診

一、問診的方法及注意事項(5分鐘)

二、問診的內容(15分鐘)

三、問現(xiàn)在癥狀(20分鐘)

(第三節(jié)課完……)

1、掌握望神的臨床意義

2、掌握五色主病

3、掌握舌診的基本內容

4、掌握問診的基本內容

5、掌握寒熱的基本類型及臨床意義

  復

  習

  思

  考

  題

  ,

  作

  業(yè)

  題

 

1. 望神的區(qū)別及臨床意義

2. 五色主病的臨床意義

3、舌診的內容

4、問診的基本內容

5、寒熱的類型及臨床意義如何

脈診的基本內容

八綱辨證的證型特點

中醫(yī)診斷教研室《基礎中醫(yī)學》教案首頁

第9 次課   授課時間: 年 月 日 

課程名稱

基礎中醫(yī)學

年級

臨 床

醫(yī) 學

專業(yè)、層次

本科

授課教師

尹思源

職稱

教授

課型(大、小)

學時

3

授課題目(章、節(jié))

第七章 診法  聞診、切診

第八章 辨證  八綱辨證

基本教材及主要參考書

呂志平,趙春妮主編,《基礎中醫(yī)學》,科學出版社

教學目的與要求:

1、  掌握常見病脈的主病。

2、  掌握八綱的臨床意義。

教學內容與時間安排、教學方法:

內容與時間安排:

1、脈診(40分鐘)

2、八鋼辯證(80分鐘)

課堂講授為主,部分內容自學,診斷的內容與發(fā)展簡史等可展示實物資料。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常見病脈的主病

   難點:八鋼辯證的證侯特點

教研室審閱意見:

教研室主任簽名:

   年   月 日

基本內容

教學手段

課堂設計和時間安排

第七章 診法

第三節(jié) 聞診(自學)

第四節(jié)  切診

一、脈診

(一)脈診的部位

寸口診法

[含義]

寸口——手腕部橈骨莖突內側的一段動脈(橈動脈),又稱氣口或脈口。

   寸口診法——指單獨切按橈骨莖突內側一段橈動脈的搏動,根據其脈動形象,以推測人體生理病理狀況的一種診察方法。

1.寸口部位:通常是腕后高骨內側為關,其前為寸,其后為尺。

寸(浮、中、沉)  此三部九候與遍

  關(浮、中、沉)  診法的三部九候

  尺(浮、中、沉)  同名實異 

2.寸口脈診病的原理

①寸口部位為脈之大會

②寸口部位脈氣最明顯

③可反映宗氣的盛衰

④寸口處部位固定且脈診方便

3.寸口分候臟腑

   寸——心  寸——肺

   左手  關——肝   右手 關——脾

   尺——腎&nbsm.f1411.cn/rencai/p; 尺——腎

(二)、診脈方法

1、時間

以清晨(平旦)未起床、未進食時最佳。

2、體位

正坐、仰臥均可,心臟與寸口同水平,直腕仰掌。

3、指法

三指平齊、中指定關、指目按壓、疏密適度,舉案尋循。

4、平息

一指診脈時呼吸平靜、調勻,以便以息計數;一指利于醫(yī)生思想集中,專注指下,評辨脈象。

5、五十動

診脈時間不少于50次,脈跳時間,兩手以3分鐘左右為宜。

(三)脈象要素:(位、數、形、勢)

1、脈位——脈搏跳動顯現(xiàn)部位的深淺,如浮/沉。

2、至數——脈搏的頻率,如遲/數。

3、脈長——脈動應指軸向范圍的長短,如長/短。

4、脈寬——脈動應指徑向范圍的大小(粗細),如洪/細。

5、流利度——脈搏來勢的流利程度,如滑/澀。

6、緊張度——脈管的勁急或弛緩程度,如弦、緊/緩。

7、脈力——脈搏的強弱,脈搏應指的力量,如虛/實。

8、均勻度——①指脈動節(jié)律是否均勻。②指脈力是否均勻。

(四)正常脈象

1、正常脈象(平脈)的特點

(1)有胃:指脈象從容和緩流利,具體表現(xiàn)為:

1)脈位居中,不浮不沉……(位)

2)脈率調勻,不快不慢……(數)

3)脈道適中,不大不小……(形)

4)脈力充盈,不強不弱   ……(勢)

5)脈勢和緩,從容流利

(2)有神

指脈象有力柔和,節(jié)律整齊(勢)。

(3)有根

指尺脈有力,沉取不絕,反映腎氣之充足。

尺脈候腎,一是尺脈有力,一是沉取不絕。

2、 脈象的生理變異

(1)季節(jié)——春弦、夏洪(鉤)、秋。)、冬沉

(2)情緒——激動時其脈必快(數),抑郁時其脈沉緩或遲……。

(3)年齡—— 兒童脈小數;青年脈平滑;老人多弦硬……。

(4)斜飛脈——寸口不見脈搏,而由尺部斜向手背。

(5)反關脈—— 脈象出現(xiàn)于寸口背側。

(五)常見脈象及臨床意義

1、浮脈類(浮、洪、濡、散、芤、革)

脈象特征:輕取即得,重按稍減不空,舉之有余,按之不足。(理解:脈位淺表)

浮脈臨床意義:一般見于表證,(亦見于虛陽外越)

脈理分析:邪襲肌表,衛(wèi)陽抗之,脈氣鼓搏于外,應指而浮。久病內傷,虛陽外越,則浮而無力。

脈象特征:脈形寬大,充實有力,來盛去

   衰,狀若波濤洶涌。

洪脈臨床意義:多見于陽明氣分熱盛,(亦

  可見于孤陽外越,浮取洪大

   而沉取無根)。

 脈理分析: 內熱充斥,買到擴張,氣盛

  血涌,故見洪脈。

脈象特征:浮細無力而軟。(理解:位浮、形細、張力低、脈力弱)

濡脈  臨床意義:多見于虛證或濕困。

脈理分析:精血不充則細弱無力,陰虛,陽氣不潛則脈浮但軟;濕遏陽氣,亦可見濡脈。

2、沉脈類(沉脈、弱脈、伏脈、牢脈)

脈象特征:輕取不應,重按使得,舉止不足,按之有余。(理解:脈位較深) 

沉脈  臨床意義:多見于里證,有力為里實;

  無力為里虛。亦可見于正常脈。

脈理分析:邪實氣血內困或陽虛氣乏升

   舉無力

脈象特征:沉細無力而軟。理解:位沉、形細、 脈力十分軟弱)

弱脈  

臨床意義:多見于陽氣虛衰、氣血俱虛

3、遲脈類(遲、緩、澀、結)

脈象特征:脈來緩慢,一息不足四至。(理解:60次/分以下)。

遲脈   臨床意義:多見于寒證,遲而有力為

   實寒;遲而無力為虛寒。亦見于邪

熱結聚之實熱證。

脈理分析:寒盛而陽失宣通或陽虛而失于溫運,則脈來怠慢。然而熱結而氣機不通,脈亦見遲。 

脈象特征:形細而行遲,往來艱澀不暢,脈勢不勻(理解:形細,流暢度低,脈

   形、脈律、脈力不勻)

澀脈  臨床意義:多見于氣滯、血瘀、痰食

內停和精傷、血少。

脈理分析:  精血衰少,脈失濡潤,故脈氣往來不利,見脈澀無力;氣滯血瘀,痰食膠固,脈道不暢,血行受阻,見澀而無力。

脈象特征:脈來緩慢,時有中止,止

無定數。

結脈   臨床意義:多見于陰寒氣結、寒痰

血瘀,亦可見于氣血虛衰。

脈理分析:氣血痰食,滯而不散,或

寒邪過盛,心陽受阻,均可

致脈氣不通,故見遲緩止。

4、數脈類(數脈、疾脈、促脈、動脈)

脈象特征:脈來急促,一息五至以上

而不滿七至(理解:90~

130次/分)。

數脈 臨床意義:多見于熱證(有力為實熱,

  無力為虛熱),亦可見于里

  虛證。

脈理分析:邪熱亢盛,或陰虛內熱,均

  可使血流加速而見數脈。

二、觸診(自學)

第八章  辯 證

第一節(jié) 八綱辨證

一、概念

八綱辨證——即運用表里、寒熱、虛實、陰陽八個辨證的綱領(八類證候),對四診所獲得的各種病情資料,進行分析、綜合與歸納,從而辨別病變的位置的深淺(表里),病情性質的寒熱,邪正斗爭的盛衰(虛實)和病證類別的陰陽的辨證方法。

二、八綱基本證候

表證與里證,寒證與熱證,虛證與實證,陰證與陽證,是四對既通過對立又相互有聯(lián)系的八個方面證候,各自都不是一個完整具體的證。

(一)表里辨證

表里辨證中表與里是用以概括、辨別病變位置和病勢趨向的一對綱領,適應于外感病,尤其是傷寒與溫病之初期。

表與里是一對相對的概念,應理解其內涵,即:1)表與里是病位的總稱,其實質當包括人體的各個部位。(2)病位的多元性,也就是說人體內可同時存在著若干個病位(如原發(fā)與繼發(fā),主病位與次病位等);(3)定病位的必要性:沒有準確的定位,就沒有正確的診斷。4)定病位的根據和方法。

1、表證

病因——六yin、疫毒

臨床表現(xiàn)——惡寒發(fā)熱,頭身疼痛,脈浮,苔薄白(主)。

證候特點——起病急,病程短,病情輕。

辨證要點——惡寒發(fā)熱,有感受外邪之因可查。

2、里證

概念—泛指病變部位在內,由臟腑、氣血、骨髓等受病所反映的證候。

病因—表證傳里、外邪直中、情志內傷、飲食勞倦。

臨床表現(xiàn):(病因復雜,病位廣泛,癥狀繁多,極難概括)。

證候特點—常以或寒或熱之癥出現(xiàn)。病情重,病程長。

辨證要點—寒熱單見,臟腑癥狀為主。

3、半表半里證

概念——指表邪入里的過程中,邪正分爭,病位處于表里進退變化之中所表現(xiàn)的證候。

病因——邪犯少陽。

臨床表現(xiàn)——寒熱往來,胸脅苦滿,心煩喜嘔,默默不欲飲食,口苦咽干、目眩,脈弦等。

證候特點——起病急,病程長,既非表證,亦非里證。

辨證要點——寒熱往來。

(二)寒熱辨證

寒熱是辨別和判斷疾病性質的一對綱領,寒熱主要反映疾病中機體陰陽的盛衰,病邪性質的屬陰屬陽!毒霸廊珪髦忆洝氛f:“寒熱者,陰陽之化也”。

須明確的是:惡寒、發(fā)熱雖是辨別寒證、熱證的主要依據之一,但惡寒、發(fā)熱是疾病的現(xiàn)象,寒證、熱證是對疾病本質的認識,故兩者不能等同。

1、 寒證

概念——指感受陰寒邪氣或陽虛陰盛所表現(xiàn)的證候。

病因——(1)外感寒邪(2)過食生冷(3)久病陽虛。

臨床表現(xiàn)——惡寒、喜暖、口不渴、尿清長、面白、苔白、脈遲或緊等。

辨證要點——怕冷喜暖是其特征。

2、熱證

概念——指感受陽熱邪氣或陰虛陽亢所表現(xiàn)的證候。

病因——(1)外感暑熱(2)過食辛辣(3)久病陰傷(4)五志化火。

臨床表現(xiàn)——發(fā)熱、惡熱、喜涼、口渴、面赤、舌紅、苔黃、便干、脈數等。

辨證要點——惡熱喜涼是其特征。

(三)虛實辨證

虛實是辨別邪正盛衰的兩個綱領。亦是辨別病證性質的兩個綱領。邪正斗爭是疾病中的根本矛盾,任何疾病都有虛實之分,辨虛實可為扶正、祛邪治則提供依據。

邪氣盛則實”,即邪氣盛為矛盾的主要方面,治宜攻邪為主。

精氣奪則虛”,即正氣虧虛為矛盾的主要方面,治宜補虛為主。

總之,虛實辨證準確,攻補方能適宜,才能免犯虛虛實實之戒。

1、實證

概念——指感受外邪或病理產物蓄積所產生的證候。

病因——(1)六yin、疫癘、蟲毒,(2)痰飲、水、濕、血瘀、膿毒,(3)氣滯、食積。

臨床表現(xiàn)——克難以某幾個癥狀代表所有實證,但具有邪氣充實,停積為主,正氣未虛,邪氣斗爭劇烈,即表現(xiàn)為有余、強烈、停積等特點。

辨證要點——(1)新病、暴病、病情激烈、體質壯實(2)有明確的病因可查。

   2、虛證

CAI

(★-重點,☆-難點,)

重點:

常見病脈的臨床意義

難點:

八綱辯證

第四節(jié)  切診

一、脈診

(一)脈診的部位(5分鐘)

(二)、診脈方法(5分鐘)

(三)脈象要素:(位、數、形、勢)(5分鐘)

(四)正常脈象(10分鐘)

(五)常見脈象及臨床意義

1、浮脈類(浮、洪、濡、散、芤、革)

(15分鐘)

第一節(jié)課完……

2、沉脈類(沉脈、弱脈、伏脈、牢脈)(10分鐘)

3、遲脈類(遲、緩、澀、結)(10分鐘)

4、數脈類(數脈、疾脈、促脈、動脈)(5分鐘)

第八章  辯 證

第一節(jié) 八綱辨證

一、概念(5分鐘)

二、八綱基本證候

(一)表里辨證(15分鐘)

第二節(jié)課完……

(二)寒熱辨證(20分鐘)

(三)虛實辨證

(20分鐘)

第三節(jié)課完……

  小

  結

掌握常見病脈的特征及臨床主病

掌握八綱辨證的證型特點

  復

  習

  思

  考

  題

  ,

  作

  業(yè)

  題

1、  切脈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2、  正常脈象的特征

3、  浮脈、洪脈、濡脈、沉脈、遲脈、結脈、數脈的脈象特征及臨床意義。

4、  表證與里證的成因及臨床表現(xiàn)

5、  寒證與熱證的成因及臨床表現(xiàn)

6、  虛證與實證的成因及臨床表現(xiàn)

  下

  次

  課

  預

  習

  要

  點

預習臟腑辨證

  實

  施

  情

  況

  及

  分

  析

  ※<第八章 辨證>

中醫(yī)診斷教研室《基礎中醫(yī)學》教案

  第 10  次課 授課時間: 年  月  日

課程名稱

基礎中醫(yī)學

年級

臨 床

醫(yī) 學

專業(yè)、層次

本科

授課教師

尹思源

職稱

教授

課型(大、小)

學時

3

授課題目(章、節(jié))

第八章  辯證  (臟腑辯證)

基本教材及主要參考書

呂志平,趙春妮主編,《基礎中醫(yī)學》,科學出版社

教學目的與要求:

掌握臟腑辯證各證型的臨床特點。

教學內容與時間安排、教學方法:

內容:

內容與時間安排:

1、臟腑辯證的概念、方法及心病辯證(40分鐘)

2、肺脾辯證(40分鐘)

3、肝腎辯證(40分鐘)

課堂講授為主,部分內容自學。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各證型的臨床特點

難點:各證型的臨床特點

教研室審閱意見:

  教研室主任簽名:

   年   月 日

 

基本內容

教 學

手 段

課堂設計和時間安排

第二節(jié)  臟腑辯證

一、概念:

臟腑辨證——是指以臟腑的生理、病理為依據,綜合分析四診所得的病情資料,從而判斷疾病所在的臟腑部位、病因、病性等為臨床治療提供依據的一種辨證歸類方法。

二、用臟腑辨證的基本方法

臟腑生理功能及其病理變化是臟腑辨證的理論根據(據此可確定疾病所在的臟腑部位)。

臟腑的生理特點,規(guī)定了臟腑病變的特殊性,因此,只要熟悉各臟腑的生理功能和聯(lián)系規(guī)律,熟悉各臟腑的病理特點,是能夠準確區(qū)分疾病的臟腑,把握病情全局的。例如:咳嗽、氣喘等癥,根據肺主宣發(fā),有主氣,司呼吸的生理功能和肺性肅降的生理特性,因而可以判斷其病變部位在肺,基礎病理是肺失宣降。

病因病性辨證是臟腑辨證的基礎

臟腑辨證不單是以辨明病證所在臟腑的病位為滿足,還應分辨出臟腑病位上的病因和病性,它實際上是各種辨證內容的綜合運用。如有臟腑實證中,有寒、熱、痰、瘀、水、濕等不同;在臟腑虛證中,又有陰、陽、氣、血虧虛之別,只有明確病因(風、火、痰、濕)病性(寒、熱、虛、實)病機,才能為立法處方、用藥提供確切依據,因而可以說,病因辨證、氣血津液辨證等,又是臟腑辨證的具體落實。例如:主癥心悸,可謂病位在心無疑,但心有氣虛、血虛,或是痰、瘀擾于心,究為何候呢?只有依全身癥狀,辨析其病因病性,才能作出準確的診斷。所以三者間有著相互交織的“縱”、“橫”關系。

在進行臟腑辨證時,應從整體角度全面分析臟腑所屬證候。

其主要表現(xiàn)在臟腑之間,臟腑與經絡、臟腑與各系統(tǒng)組織器官之間在生理、病理上的有機聯(lián)系。此無疑是人體統(tǒng)一性、完整性的體現(xiàn)。

臟腑辨證的臨床意義

中醫(yī)臨床運用的辨證方法之多,且各具特點,各有側重,但無一不與臟腑密切相關,而且臟腑辨證的內容比較系統(tǒng)、完整,生理、病理概念均較確切,綱目清楚,內容具體,有利于對辨證思維的指導,也有利于對其它辨證方法所述證候實質的理解。因此,臟腑辨證是臨床辨證的基本方法,是整個辨證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臟腑辨證的運用范圍

主要運用于內傷雜病。具體使用時還應與所屬學科特點相結合,與辨病相結合,方謂全面。

三、臟腑辯證

(一)心病辨證

心病的病變范圍:

虛證——久病傷正,稟賦不足,思慮傷心等所引起,如心陰、心陽、心氣、心血虛證及心陽暴脫。

實證——多由痰阻、火擾、寒凝、氣郁、瘀血所致,如心火亢盛、心脈痹阻、痰蒙心神及痰火擾心。

心病的常見癥狀:心悸、怔忡、心痛、心煩、失眠、多夢、健忘、神昏、神識錯亂、脈結代或促等。

1、血虛證

概念——指由于心血虧虛,不能濡養(yǎng)心臟、腦神所表現(xiàn)的證候。

臨床表現(xiàn)

證候分析——心悸(血虛心動失常)、頭暈(血不上榮)、多夢(血不濡養(yǎng)腦髓)、面、唇、舌淡白、脈細皆血虛之征。

辨證要點——心悸、失眠與血虛證共見。

2、心陰虛

概念——指由于心陰虧損、虛熱內擾所表現(xiàn)的證候。

臨床表現(xiàn):

證候分析——心悸(陰虛心動失常);心煩、失眠、多夢、(虛熱擾心);潮熱、顴紅(陰不制陽);盜汗(熱蒸營泄);舌紅脈數(內熱之象)。

辨證要點——悸煩、失眠與陰虛證共見。

3、心陽虛

概念——心陽虛衰,鼓動無力,虛寒內生所表現(xiàn)的證候。

臨床表現(xiàn):

證候分析——怔忡(心陽虛衰)、胸悶、氣短(胸陽不展);心痛(心脈痹阻);形寒肢冷(陽虛不溫);面唇青紫、脈結代(陽虛血瘀)。

辨證要點——心悸怔忡與陽虛證共見。

4、心陽虛脫證

概念——指心陽衰敗,陽氣暴脫所表現(xiàn)的危急證候。

臨床表現(xiàn):

證候分析——冷汗淋漓(陽衰不固);四肢厥冷(陽衰不溫);呼吸微弱(心陽衰,宗氣泄);面色蒼白(陽衰而血失溫運);心痛劇烈、口唇紫(心脈瘀阻);脈微欲絕(陽氣外亡)。

辨證要點——心陽虛與亡陽證共見。

5、心火亢盛

概念——指由于心火內熾所表現(xiàn)的實熱證候。

臨床表現(xiàn):

證候分析——輕則心煩失眠,重則狂躁譫語(火邪

擾心);口舌生瘡、赤爛疼痛、面赤(心火上炎);小便赤澀疼痛(心火下移小腸);吐衄血(火盛絡破)。

辨證要點——以神志癥狀及舌脈出現(xiàn)火熱熾盛之象

為主要特征。

6、心脈痹阻證

概念——指由于瘀血、痰濁、陰寒、氣滯等因素阻痹心脈,出現(xiàn)以心悸、怔忡、胸悶、心痛為主癥的一類證候。

臨床表現(xiàn):

證候分析——心悸怔忡(正氣先虛、陽氣不溫);心胸疼痛、憋悶、痛引肩背內臂(心脈不通);體胖痰多、身重困倦、苔白膩(痰濁內盛);……。

辨證要點——以心悸怔忡,心胸憋悶作痛、時發(fā)時止為要點。

心脈痹阻證因實邪阻滯心脈所致,但在辨證時必須分清瘀、痰、寒、氣的不同,才能作出正確的診斷。(見表)。

心脈痹陰證瘀、痰、寒、氣比較表

證候

常見癥狀

病因

癥狀特點

心脈痹阻證

心悸、怔忡,心胸憋悶疼痛,痛引肩背內臂,時發(fā)時止。

瘀血內阻

痛如針刺,舌暗或青紫,瘀斑瘀點,脈細澀結代。

痰濁停聚

悶痛特甚,體胖痰多,身重困倦,苔白膩脈沉緊

陰寒凝滯

突發(fā)劇痛,得溫痛減,畏寒肢冷,苔白脈沉遲或緊

氣機郁滯

脹痛,發(fā)作與精神因素有關,脅脹,太息,脈弦

七、痰蒙心神證

概念——指由于痰濁蒙蔽心神,表現(xiàn)以神志異常為

主的證候。

臨床表現(xiàn):(參教材;P144)

證候分析——意識模糊、昏不知人(痰蒙神明);精神抑郁,表情淡漠,神志癡呆、獨語(氣痰阻于神明);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吐涎沫、喉有痰聲(肝風夾痰);面色晦暗(痰阻清陽);胸悶嘔惡(胃氣上逆);苔白膩,脈滑(痰濁內盛)。

辨證要點——神志異常和痰濁內盛共見。

(二)肺病辨證

首先掌握的是:肺的病變主要反映在肺系,主氣司呼吸功能活動減退、水液代謝輸布失常,以及衛(wèi)外機能失職等方面。

肺病的常見癥狀是:咳嗽、喘種、咯痰、胸痛、喉痛、(聲音變異)、音啞、失音、鼻塞、水腫。

虛證——久病咳喘;它臟累及等致肺氣虛……

 實證——六yin外襲;痰飲停聚等致痰熱壅肺……

1、肺氣虛證

含義——由肺機能減弱,其主氣、衛(wèi)外功能失職,所致的證候。

臨床表現(xiàn):

辨證分析要點:(1)具有肺氣虛、宣降功能失職見癥(2)。有衛(wèi)外不固見證,如自汗、畏風易感冒等。

審證要點——以咳喘無力,吐痰清稀及氣虛見證為要點

2、肺陰虛

含義——是指肺陰不足,虛熱內生所反映的證候。

臨床表現(xiàn):

辨證分析要點:(1)具有肺陰虧虛、清肅失職見癥;(2)具有陰虛見熱見癥。

審證要點——干咳或痰少而粘及陰虛內熱見癥。

3、風寒犯肺

含義——是指風寒襲表,肺衛(wèi)失宣所反映的證候。

臨床表現(xiàn):

辨證分析要點:(1)具有風寒襲表、肺氣失宣見證;(2)兼有風寒表證見癥。

審證要點——以咳嗽、咳痰清稀及風寒表證表現(xiàn)為要點。

4、風熱犯肺

含義——是指風熱侵襲肺系,肺衛(wèi)受病所表現(xiàn)的證候。

臨床表現(xiàn):

辨證分析要點:(1)具有風熱襲肺,肺失清肅見癥;(2)兼有風熱表證見癥。

審證要點——咳嗽及風熱表證表現(xiàn)。

5、燥邪犯肺

含義——是指外界燥邪侵犯肺衛(wèi)、肺系津液耗傷所表現(xiàn)的證候。

臨床表現(xiàn):

辨證分析要點:(1)具有燥邪犯肺、肺失清肅見癥;(2)具有燥邪傷津、失于滋潤見癥;(3)兼有衛(wèi)表失和見癥如溫燥似風熱表證,涼燥類風寒表證。

審證要點——肺系癥狀及干燥少津表現(xiàn)

(三)脾病辨證

應首先掌握脾之病變范圍主要是以運化、升清功能失職,致使水谷、水濕不過,化源不中,血液失統(tǒng)的病理改變,因此,其常見癥狀應為:腹脹或痛,納少,便溏、浮腫、出血及內臟下垂等。

亦應熟悉脾之病變的常見證候。即:

虛證——飲食、勞倦、思慮、久病,致脾氣虛證等。

實證——飲食不節(jié),外感濕熱或寒濕,致濕熱蘊脾等。

1、脾氣虛證

含義——是指脾氣不足,運化失職所表現(xiàn)的虛弱證候。

臨床表現(xiàn):

辨證分析要點:(1)有脾氣不足,運化失職見癥,如納少……(2)有氣虛、機能活動減退見癥;(3)有水濕泛濫見癥,如浮腫……。

審證要點——腹脹便溏、食少及氣虛證。

2、脾虛氣陷證

含義——是指脾氣因虛、升舉無力而反下陷所表現(xiàn)的證候。

臨床表現(xiàn):

辨證分析要點:(1)具有脾氣下陷,內臟下垂的主癥(2)有脾氣虛的表現(xiàn)。

審證要點——體虛氣墜,內臟下垂。

3、脾陽虛

含義——是指脾陽虛衰,失于溫運,陰寒內生所表現(xiàn)的虛寒證候。

臨床表現(xiàn):

辨證分析要點:(1)具有脾失健運見癥(2)有水濕不化,陰寒內盛見癥。

審證要點——脾失健運與虛寒之象共見。

4、脾不統(tǒng)血

含義——是指脾氣不足,無力統(tǒng)血,而致血溢脈外所表現(xiàn)的證候。

臨床表現(xiàn):

辨證分析要點:(1)有脾氣虛弱,統(tǒng)血失職見癥,如便血……(2)有脾氣虛的一般表現(xiàn)。

審證要點——脾氣虛證與出血共見。

脾氣虛、脾陽虛、脾氣下陷、脾不統(tǒng)血四證,均屬脾虛證候,皆以脾虛氣弱的臨床表現(xiàn)為基本見癥。由于各證的病機同中有異,故臨床表現(xiàn)亦各有不同。即:

脾氣虛證以脾氣虛弱,健運失職為主要病理變化。脾陽虛證是在脾氣虛的基礎上,具有陽虛生寒、水濕內停見癥。

脾氣下陷證是在脾氣虛的基礎上,具有升舉無力,內臟下垂見癥。

脾不統(tǒng)血證是在脾氣虛的基礎上,具有統(tǒng)血失權的出血見癥。

5、寒濕困脾

含義——是指寒濕內盛,中陽受困所表現(xiàn)的證候,又叫“寒濕中阻證”證候。

臨床表現(xiàn):

辨證分析要點:(1)有寒濕中阻,納運、升降失職見癥(2)有有寒濕內盛見癥。

審證要點——脾失健運與寒濕內盛共見。

6、濕熱蘊脾證

含義——是指濕熱內蘊中焦,脾胃納運功能失職所表現(xiàn)的證候。又叫“脾胃濕熱證”、“中焦?jié)駸嶙C”等。

臨床表現(xiàn):

辨證分析要點:(1)有濕熱蘊脾、納運、升降失職見癥,(2)有濕熱中阻見癥。

審證要點——脾胃運化功能障礙及濕熱內蘊并見

當首先掌握肝、膽的病變范圍,即肝的病變主要反映在其調暢全身氣機、調節(jié)情志、疏泄膽汁等功能的失常,因此其常見的癥狀為

——精神抑郁,急躁易怒,胸脅少腹脹痛,眩暈,肢體震顫,手足抽搐,目疾,月經不調,睪丸疼痛等癥狀。

膽的病變主要反映在貯排膽汁,助脾胃消化等方面的失常,因此,其常見癥狀為:

——口苦、黃疸、驚悸、膽怯及消化異常等。

同時應熟悉肝病證候以實證為多見,而膽的病變多表現(xiàn)為膽郁痰擾證及肝膽并見的肝膽濕熱證。

實證——多由情志所傷或寒邪、火邪、濕熱之邪肝病的常見證候  內犯所致。

虛證——多由久病、失血或它臟所累及。

1、肝郁氣滯證

含義——是指肝的疏泄功能不及而致氣機郁滯所表現(xiàn)的證候。

臨床表現(xiàn):

辨證分析要點:(1)有肝失疏泄,氣機郁滯見癥(情志抑郁、胸脅少腹脹滿竄痛、善太息,婦女乳房脹痛或痛經、閉經等)。(2)可見肝氣挾痰見癥(咽部異部感,癭瘤、瘰疬)。(3)可見氣滯血瘀見癥(脅下征塊)。

審證要點——以情志抑郁、胸脅或少腹脹痛、竄 痛為審證要點。

2、肝火熾盛證

(亦稱“肝火上炎證”,簡稱“肝火證”。)

含義——是指因肝經火盛,氣火上逆,表現(xiàn)以火熱熾盛于上為特征的證候。又叫“肝火上炎證”。

臨床表現(xiàn):(參教材P156)。

辨證分析要點:(1)有肝(膽)經火熱熾盛見癥(頭暈脹痛,痛勢若劈,面紅目赤,急躁易怒,耳鳴如潮或突發(fā)耳聾,不寐,脅肋灼痛、口苦)。(2)有實熱征象(尿黃便秘,苔黃舌紅,脈弦數)。

審證要點——肝經循行部位表現(xiàn)的實火熾盛癥狀。

此證,臨床上亦稱為“肝膽火盛證”、“肝經實火證”。

3、肝血虛

含義——是指肝血不足,組織器官失其濡養(yǎng)所表現(xiàn)的證候。

臨床表現(xiàn):(參教材P155)。

辨證分析要點:(1)有肝血不足,筋脈、兩目、爪甲失養(yǎng)見癥(視物模糊或夜,爪甲不榮,肢體麻木,關節(jié)拘急不利,手足震顫,肌肉閏動,婦女月經量少,色淡,甚則閉經)。(2)有血虛見癥(頭暈目眩,面白無華等)。

審證要點——筋脈、爪甲、兩目失于濡養(yǎng)的見癥與血虛證共見。

4、肝陰虛

含義——是指肝的之陰液不足,陰不制陽,虛熱內擾所表現(xiàn)的證候。

臨床表現(xiàn):(參教材P155)。

辨證分析要點:(1)有肝陰不足,兩目、筋 脈失養(yǎng)見癥(頭暈眼花、兩目干澀、脅肋灼痛隱隱,手足蠕動,脈弦)。(2)有陰虛內熱征象(五心煩熱、潮熱盜汗、舌紅少津、脈累數等)。

審證要點——頭目、筋 脈、肝絡失于濡*(養(yǎng))潤見癥及陰虛證共見。

5、肝陽上亢

含義——是指肝腎陰虧,肝陽亢擾于上所表現(xiàn)的上實下虛證候。

臨床表現(xiàn):(參教材P157)。

辨證分析要點:(1)有肝陽升發(fā)太過見癥(眩暈耳鳴,頭目脹痛,面紅目赤,急躁易怒,失眠多夢)。(2)有肝腎陰虛見癥(腰膝酸軟,頭重腳輕,舌紅少津,脈弦細數)。

審證要點——以肝陽亢于上(頭目眩暈、脹痛),腎陰虧于下(頭重腳輕,腰膝酸軟)為審證要點

(五)腎與膀胱病辨證

應首先掌握腎與膀胱的病變范圍及主要表現(xiàn),如:腎病主要反映在人體生長、發(fā)育和生殖機能障礙、水液代謝失常、呼吸功能減退和腦、髓、骨、發(fā)、耳及二便異常等方面,所以其常見癥狀為:腰膝酸軟或痛、耳鳴耳聾、齒搖發(fā)脫、陽萎遺精、精少、女子經少、閉經、不孕、水腫、呼多吸少、二便異常等。膀胱的病變主要反映在排尿異常,故膀胱的臨床常見癥是:尿頻、尿急、尿痛、尿閉等。

腎病多虛證,其證多因稟賦不足,或幼年精氣未充,或老年精氣虧損,或房事不節(jié)所導致腎的陰、陽、精、氣虧損為常見。而膀胱的證候則主要是因濕熱而致。

1、腎精不足

含義——是指腎精虧虛,表現(xiàn)以生長發(fā)育遲緩,生殖機能低下、早衰為主癥的一類證候。

臨床表現(xiàn):(參教材P161)。

辨證分析要點:(1)有有生長發(fā)育機能減退見癥(小兒發(fā)育遲緩,身材矮小、囟門遲閉,智力低下、五遲五軟;成人早衰、耳鳴耳聾,發(fā)脫齒搖,健忘恍惚、精神呆鈍)。(2)有生殖機能減退見癥(男子精少不育,婦子經少不孕,性機能低下)。

審證要點——以生長發(fā)育遲緩、生殖機能低下及早衰為審證要點。

腎精不足是腎病病理變化的基礎,發(fā)展中若見偏寒偏熱時,便可以陰陽之屬性概括之而稱作腎陰虛或腎陽虛證。

2、腎陽虛證

含義——是指腎陽虛衰、溫煦失職,氣化失權所表現(xiàn)的一類虛寒證候。

臨床表現(xiàn):(參教材P160)。

辨證分析要點:(1)有腎陽不足、生殖機能減退見癥(腰膝酸冷,男子陽萎、早泄、精冷,女子宮寒不孕,性欲減退)。(2)有陽虛陰盛見癥(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脈沉無力)。氣化失權(小便頻數,夜尿多)。?(3)有火不失土,脾失健運見癥(便溏、五更泄瀉)。

審證要點——以性機能減退伴見形寒肢冷、腰膝冷痛等寒象。

3、腎虛水泛證

含義——是指腎陽虧損(虛),氣化失權,水濕泛溢所表現(xiàn)的證候。

臨床表現(xiàn):(參教材P160)。

辨證分析要點:(1)有氣化無權,水濕泛溢見癥(身浮腫以腰以下為甚,小便短少)。(2)有腎陽虛,溫煦失職見癥(畏寒肢冷,腰膝冷痛等)。(3)可有水氣凌心犯肺見癥(心悸氣短、咳喘痰鳴)。

4、腎陰虛證

含義——是指腎虧損,虛熱內生所表現(xiàn)的虛熱證候。

臨床表現(xiàn):(參教材P160)。

辨證分析要點:(1)有腎陰虧虛,失于濡養(yǎng)見癥(形體消瘦、口干咽燥,腰膝酸軟而痛,眩暈耳鳴等)。(2)有陰虛火旺見癥(骨蒸潮熱、男子遺精、早泄,女子崩漏,月經量多等)。

審證要點——以腎的主要癥狀(腰膝酸痛,眩暈耳鳴,遺精。女子月經失調與陰虛內熱證共見。

5、腎氣不固

含義——是指腎氣虧虛,封藏固攝失職所表現(xiàn)的證候。

臨床表現(xiàn):(參教材P161)。

辨證分析要點:(1)有腎失封藏固攝見癥(遺尿、尿失禁、夜尿多、男子滑精、早泄 ,女子月經淋漓不習、帶下清稀,胎動易滑)。(2)有腎氣虧虛見癥(腰膝酸軟、耳鳴失職等)。

審證要點——以腎與膀胱不能固攝 的臨床表現(xiàn)為辨證依據。

6、膀胱濕熱

含義——是指濕熱蘊結膀胱,氣化不利所表現(xiàn)的以小便異常為主癥的一類證候。

臨床表現(xiàn):(參教材P163)。

辨證分析要點:(1)有濕熱蘊結膀胱、氣化不利(失職)見癥(尿頻尿急,小腹脹痛、尿道灼熱,小便黃赤短少,或渾濁,或尿有砂石,腰部脹痛)。(2)具有濕熱征象(苔黃膩,脈滑數)。

審證要點——以尿頻、尿急、尿痛及濕熱之象為辨證依據。

CAI

(★-重點,☆-難點,)

一、概念(5分鐘)

二、用臟腑辨證的基本方法(5分鐘)

三、臟腑辯證

(一)心病辨證

( 30分鐘)

第一節(jié)課完……

(二)肺病辨證

(20分鐘)

(三)脾病辨證(20分鐘)

第二節(jié)課完……

(四)肝膽辨證(20分鐘)

 

 

 

 

 

 

(五)腎與膀胱病辨證(20分鐘)

第三節(jié)課完……

重點掌握各臟腑辨證的特點

  復

  習

  思

  考

  題

  ,

  作

  業(yè)

  題

1、  心病辨證常見證型的臨床表現(xiàn)

2、  肺病辨證常見證型的臨床表現(xiàn)

3、  脾病辨證常見證型的臨床表現(xiàn)

4、  肝病辨證常見證型的臨床表現(xiàn)

5、  腎病辨證常見證型的臨床表現(xiàn)

預習中藥學總論及解表藥和祛風濕藥

  



 





 

5



...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站 中網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