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稱(英文) | deficiency of spleen-yang |
拚音 | PIYANGXU |
別名 | 中醫(yī):泄泄,痢疾,胃脘痛,腹痛,痰飲,水腫,西醫(yī):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急慢性胃腸炎,胃下垂,慢性痢疾,慢性腎炎 |
西醫(yī)疾病分類代碼 | |
中醫(yī)疾病分類代碼 | 中醫(yī)病證 |
西醫(yī)病名定義 | |
中醫(yī)釋名 | 本證常因飲食不節(jié), 過食生冷或過用寒涼藥物;或久病失養(yǎng)等,致脾陽虧虛,運化及溫煦無權而成。 |
西醫(yī)病因 | |
中醫(yī)病因 | |
季節(jié) | |
地區(qū) | |
人群 | |
強度與傳播 | |
發(fā)病率 | |
發(fā)病機理 | |
中醫(yī)病機 | 本證常因飲食不節(jié), 過食生冷或過用寒涼藥物;或久病失養(yǎng)等,致脾陽虧虛,運化及溫煦無權而成。其病位在脾,屬虛證、里寒證。 |
病理 | |
病理生理 | |
中醫(yī)診斷標準 | |
中醫(yī)診斷 | |
西醫(yī)診斷標準 | |
西醫(yī)診斷依據(jù) | |
發(fā)病 | |
病史 | |
癥狀 | |
體征 | 納減腹脹,脘腹冷痛而喜溫喜按,口淡不渴,四肢不溫,大便稀溏;或周身浮腫,小便不利; 或胃中有振水音,時時泛惡,嘔吐清水痰涎;或白帶清稀而量多,少腹綿綿作痛,面色晄白,神疲乏力,舌質淡胖或邊有齒印,舌苔白滑,脈沉弱。 |
體檢 | |
電診斷 | |
影像診斷 | |
實驗室診斷 | |
血液 | |
尿 | |
糞便 | |
腦脊液 | |
其他診斷 | |
免疫學 | |
組織學檢驗 | |
西醫(yī)鑒別診斷 | |
中醫(yī)類證鑒別 | |
療效評定標準 | |
預后 | |
并發(fā)癥 | |
西醫(yī)治療 | |
中醫(yī)治療 | 治療法則:溫中健脾。 施治方法: (一)內服方藥 1.基本方藥:(1)小建中湯加減:白芍15克、桂枝10克、干姜10克、黃芪12克、白術10克、陳皮10克、法半夏10克、茯苓10克、飴糖30克(兌服)、甘草10克。本方能甘溫補中,益氣散寒。 (2)實脾飲加減:茯苓15克、白術12克、大腹皮10克、干姜10克、草果10克、附片6克、厚樸10克、豬苓10克、澤瀉10克、車前子10克、牛膝l0克。本方能溫運脾陽,以利水濕。 (3)苓桂術甘湯加減:茯苓20克、桂枝12克、白術15克、法半夏10克、干姜6克、黃芪12克、甘草10克。本方能健腫益氣,溫陽化飲。以上方藥,水煎取汁250~300毫升,分3次溫服。 2.加減變化:脘腹冷痛,手足不溫者,用基本方(1)加蜀椒6克、廣木香10克以溫中散寒.行氣止病。周身浮腫,腰以下尤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復,小便短少,伴氣短乏力者,用基本方(2)加黃芪15克、黨參10先,補益小氣。若嘔吐清水痰涎,伴脘腹脹滿者,用基本方(3)加厚樸10克、砂仁8克、大腹皮10克以理氣溫胃。 (二)外敷藥物 1.暖臍膏(由沉香、小茴香、乳香、肉桂、麝香等組成),每次l張,微火化開,貼臍腹。功能溫中散寒,暖臍止病,主治脾胃虛寒胃痛。 2.鮮毛莨根洗凈后切碎,加3%紅糖共搗爛,裝入青霉素瓶的橡皮蓋內,敷貼于胃俞,腎俞兩穴,至局部有灼感棄去。胃痛當時即可減輕或消失。 (三)飲食療法: (1)良姜粥:高良姜60克(切)、高梁米(成梗米)50克,先煮良姜取汁去滓,用汁煮米成粥,晨起作早餐食之。 (2)生白果仁2~3粒,研末,另取雞蛋一個,開一小洞,將白果末塞入雞蛋,以紙糊封于飯鍋上蒸熟,每日吃雞蛋1~2個。治婦女脾虛帶下。 (3)椒面羹:川椒10克炒研末,白面100~150克(作面條),先煮面條,放入鹽豉少許作羹,將熟入川椒面調勻,作正餐食之。 (4)新鮮(末發(fā)芽)馬鈴薯,洗凈(不去皮)切碎,搗爛,用紗布包擠汁,每日早晨空腹服1~2匙,酌加蜂蜜適量,連服2~3周。治胃、十二指腸潰瘍。 (四)其它調護措施 內養(yǎng)功、太極拳、保健操等,可單獨或與氣功配合進行。 施治要點: (一)脾陽虛衰多由脾氣虛弱發(fā)展而來。脾陽虛必并脾氣不足,因此,脾陽虛與脾氣虛常相互參見。故臨床治療用溫中運脾之治時,常與健脾補氣藥如人參、飴糖、白術、炙甘草等配合使用。 (二)脾陽虛引起的水腫病,原則上忌用峻下逐水之法。因為此法運用峻烈的瀉下藥物,使水濕從大便出,水腫雖一時消減,但亦傷正,且水腫常可復起,故忌用。只有經過較長時間的使用補脾益胃的藥物,方可使得脾氣康復,水濕得以運化,中焦斡旋得力,水律濕濁各歸其道,加之中陽日旺,雖不去瀉水,而水濕自消。 |
中藥 | |
針灸 | 1.針刺:用補法或平補平瀉法,每日或隔日一次,取脾俞、胃俞、內關、中脘、足三里等穴。久病體虛加關元。 2.灸法:取中脘、足三里、胃俞、脾俞,用艾條或隔姜灸,每日一次。 3、耳針:交感、脾、神門、脾、胃、十二指腸。每次選2~3穴,隔日一次。 |
推拿按摩 | 1.腹部推拿:先在左上腹部用手掌作輕微按摩,節(jié)律中等。若上腹脹實,也可加震顫手法(用手指操作);然后圍繞臍部,從右下腹選由下向上,從右而左,以掌推作環(huán)形揉按,同時有節(jié)律地施加壓力。全部操作約20分鐘,每日l、2次。 2.全身按摩:患者取坐位,兩臂下垂,放松,或雙手扶持背上,雙肩部稍外展。術者立于患者后側,先用拇指食指背部兩側,從上報到下腰部,約5~10分鐘,使背部有熱感為度;繼之改用拇指尖推背部兩側脾俞、胃俞或背部敏感區(qū),每個穴位或敏感區(qū)推1分鐘左右。然后患者改為仰臥位,用手掌順時針揉腹部,再取上、中脘,用指推,指掐和指振法使之得氣后,再輕揉腹部,如有氣脹可加天樞、關元、氣海等。最后取合谷、足三里,用指掐、指振法使之得氣。 |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 | |
護理 | |
康復 | |
預防 | |
歷史考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