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書籍 > 正文:癰疽部分·脛部(十七)
    

證治準繩·瘍醫(yī):癰疽部分·脛部(十七)

脛疽《靈樞》曰∶發(fā)于脛,名曰兔嚙。其狀如赤豆至骨,急治之,不急治害人也。脛陰癰或間∶足小肚內側,微紅微腫,堅硬如石三四寸許,痛楚難禁,何如?曰∶此名黃鰍癰。屬足太陰與足厥陰二經(jīng)濕熱,又積憤所致。宜服五香湯、流氣飲,加牛膝、木瓜、防己、黃柏。壯實者,一…

脛疽

《靈樞》曰∶發(fā)于脛,名曰嚙。其狀如赤豆至骨,急治之,不急治害人也。

脛陰

或間∶足小肚內側,微紅微腫,堅硬如石三四寸許,痛楚難禁,何如?曰∶此名黃鰍癰。屬足太陰與足厥陰二經(jīng)濕熱,又積憤所致。宜服五香湯、流氣飲,加牛膝、木瓜防己、黃柏。壯實者,一粒金丹下之,或萬病解毒丹。不足者,十全大補湯加牛膝、木瓜。若過時潰出清水,虛火上升,嘔吐不食者不治。

三里發(fā)

《鬼遺》云∶三里兩處起癰疽,初發(fā)如牛眼睛青黑,便五七日破穴,出黑血汁,膿腫攻膀肚連腿里,拘急冷疼,此因傷筋氣勞力所成。宜用湯藥注射其外,毒自平息矣。

接骨發(fā)

《鬼遺》云∶兩腳接骨,近上膀肚下一處,起丹疽,如胡大,硬如物打磕之狀,不苦疼,但腫急脹,慮其損筋,亦須早出膿毒,可保平安也。

騙馬墜

《鬼遺》云∶垂珠左右兩處起癰為騙馬墜。初起大小不定,此處微實皮肉薄,紋緊,口亦難合。瘡初起,宜以消散藥貼令內消,此處亦易成漏瘡。唯宜消散之,硬即恐緩慢難為功矣。又云∶交HT 一處,近棱在線亦為騙馬墜,防漏,(俗名跨馬癰是也。)

青蛇便

或問∶足肚之下結塊,長二三寸許,寒熱大作,飲食不進何如?日;此名青蛇便。屬足少陰與足太陽經(jīng),由腎經(jīng)虛損,濕熱下注所致。頭向上者難治。頭向下者刺出惡血,www.med126.com服活命飲加木瓜、牛膝、黃柏,或烏金散、紫金丹選用。老弱之人,嘔吐腹脹,神昏脈躁者死。

青蛇便生小膀上下,頭生望上攻,走入腹者,不可治。頭生向下,尾在上即為順可治也。急服二十六味托里散;外用神方鐵箍散,汁、陳醋、豬膽同調敷之。上望下趕,蛇頭上用三棱針,針入二寸出黑紫血,出針急下保生散,用紙捻蘸藥送入。

瓜藤纏

或問∶足股生核數(shù)枚,腫痛久之,潰爛不已何如?曰∶此名瓜藤纏,屬足太陽經(jīng),由臟腑濕熱,流注下部所致。用防風通圣散加檳榔、牛膝、防己主之。

濕毒流注

或問∶足脛之間生瘡,狀如牛眼,或紫或黑,膿水淋漓,止處即潰爛,久而不斂何如?曰∶此名濕毒流注,暴風疾雨,寒濕暑氣侵入腠理而成。宜服防風通圣散加木瓜、牛膝、防己之類,或當歸拈痛湯加牛膝。

下注瘡

或問∶腳膝間膿水不絕,連年不愈何如?曰∶此名下注瘡,亦名濕毒瘡。因脾胃濕熱下注,以致肌肉不仁而成瘡也,在外屬足太陽、少陽經(jīng);在內屬足厥陰、足太陰經(jīng),宜服防風通圣散,加木瓜、防己、牛膝之類,外用祛風等湯藥洗,制女貞葉貼之。

內踝疽

《靈樞》云∶發(fā)于內踝,名曰走緩。其狀癰色不變,數(shù)石其輸而止其寒熱,不死。

或問∶足內生疽,何如?曰∶此名鞋帶癰,由寒濕滯足于陽明,與足厥陰肝經(jīng),血澀氣阻所致。初宜隔蒜灸之,服流氣飲加牛膝、木瓜、防己。壯實者,一粒金丹下之。老弱者,十全大補湯、內托黃 柴胡湯主之。

外踝疽

或問∶足外踝生疽何如?曰∶此名腳拐毒。屬少陽膽經(jīng)、足太陽膀胱經(jīng),濕熱下注,宜服內托羌活湯、黃連消毒散、內托復煎散選用;勝金丹、烏金散、紫金丹,皆可用。

多骨疽(別見)

或問∶足脛生疽,既潰甚,久而不愈,腐爛出骨者何如?曰∶此名多骨疽,亦名剩骨,又名朽骨。蓋因毒瓦斯壅盛,結成此骨,非正骨也。宜服勝金丹、十全大補湯加牛膝、防己,紫金丹、烏金散、人參養(yǎng)榮湯加木瓜、牛膝、防己相間服。此疽因未潰之前,補劑太過,故結毒而不散耳,宜授仙紙黃龍膏貼之。

腓發(fā)

或問∶足小肚生疽,寒熱煩躁何如?曰∶此名腓 發(fā)疽,屬足少陰腎經(jīng),由腎水不足,積熱所致。古方云不治。宜活命飲加牛膝、木瓜、黃柏。老弱者,八珍湯加牛膝。壯實者,一粒金丹下之。涉虛者難治,以腎氣丸、十全大補湯主之。潰出血膿者生,潰出清水者死。

《鬼遺》云∶兩曲 ,膀肚下內外兩踝前,有廉刃兩邊,為里外廉。上結癰腫,此處近骨難瘥。宜用收毒散外貼四畔,中心即用活血肉藥貼,無害。 或問∶足內外 生瘡,連年不已何如?曰∶此由濕熱下注,瘀血凝滯于經(jīng)絡,以致肌內紫黑,癢痛不時,女人名為裙風褲口瘡,即 瘡也,最難克效。蓋以裙扇地,風濕盛故也,宜服獨活寄生湯、防風通圣散加牛膝、木瓜、防己,外用隔紙膏,或制女貞葉貼之。

〔薛〕 瘡生于兩 ,初起赤腫,久而腐潰,或浸yin搔癢,破而膿水淋漓。蓋因飲食起居,虧損肝腎,或因陰火下流,外邪相搏而致。外 屬足三陽濕熱可治。內 屬足三陰虛熱難治,若初起惡寒壯熱,腫 作痛者屬濕熱,m.f1411.cn/zhuyuan/用檳蘇敗毒散。若漫腫作痛,或不腫不痛者屬陰虛,用補陰八珍湯。若膿水淋漓,體倦食少,內熱口干者屬脾虛,用補中益氣加茯苓、酒炒白芍藥。若午后熱,或作痛,頭目不清者屬陰火,前湯加酒炒黑黃柏,及六味地黃丸。若午后發(fā)熱,至子時分方止是血虛,前湯加芎、歸、熟地。若郁結傷脾而甚,用歸脾湯加柴胡、山梔。若怒動肝火而甚,用補中益氣湯川芎、山梔、黃芩。內熱口干,肢體倦怠,或痰涎上升,或口舌生瘡,屬脾腎虛熱,用六味地黃丸、補中益氣湯。若患處黑黯,肢體畏寒,飲食少思,或脾腎虛敗,用八味丸;蛘`用攻伐,復損胃氣,絕其化源,治亦難矣。 鴻臚翟少溪,兩 生瘡,漸至遍身,發(fā)熱吐痰,口燥咽干,盜汗心煩,溺赤足熱,日晡益甚,形體日瘦,此腎經(jīng)虛火也。用六味丸,不月諸證悉退,三月元氣平復。 一男子。左 腫,肉色如故,寒熱惡心,飲食少思,此脾氣不足而為外邪所感也,用六君加藿香、桔梗、川芎而寒熱止,又用補中益氣湯而腫痛消。陸懋誠,素因陰虛,過飲入房,發(fā)熱腿痛似瘡,用發(fā)表之劑,兩腿腫黯,熱氣如霧,欲發(fā)痙,脈皆洪數(shù),兩尺尤大。余曰∶屬足三陰虛,酒濕所乘,元氣損而邪益甚耳。用十全大補加山藥山茱萸、附子,一劑脈證頓退,卻去附子,又二劑全愈。 一男子先患兩 ,后及遍身,生瘡似疥非疥,時或膿水淋漓,兩腿為甚,肢體倦怠,作癢煩熱,年余不愈。余作腎經(jīng)虛火,用加減八味丸而痊。

二妙丸 治下焦?jié)癔,(但是下焦有瘡,皆可服?潛行散末、蒼術末各等分,煉蜜為丸,桐子大。

〔海〕黃 丸(《局方》) 治兩 腳膝生瘡,服此立安。

川烏頭(炮,去皮臍) 川楝子 地龍(去土,炒) 香(炒) 杜蒺(炒,去刺) 赤小豆 防風(去蘆) 黃 (銼,各一兩) 烏藥上為細末。酒煮面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五丸,溫酒下,鹽湯亦得,婦人醋湯下,并空心服。

治 瘡極妙 地骨皮一斤,黃柏皮二兩,銼為粗末。用香油一斤半煎,濾過,藥油六七兩,入凈松香二十兩,黃丹二兩,同煎,候黃丹微黑色,卻入輕粉七角,光粉二角,煎法皆如煎膏法,用長條紙拖過,掛干用。若瘡紫黑,先用三棱針去惡血,以冷水洗凈,隨瘡大小,剪膏藥掩上,用絹帛扎緊。俟一周時,再換膏藥,換時須用冷水洗瘡,不過數(shù)換,不問新久即愈。須忌日氣、火氣、陽氣。倘換膏藥再看,如有黑腫未盡,可再出血,以紫黑血盡為度。

治 瘡,用糯米泔漱口過洗瘡,拭干,卻以地骨皮為細末;蜜調,敷瘡上,又以油紙縛之。

〔丹〕 治 瘡白膠香 黃柏 軟石膏(另研,各一兩) 青黛 龍骨(各半兩)

上為細末。以香油調敷患處。

又方 用羯羊屎(二分),石膏(一分),赤石脂半分,為細末。香油和之,舊黑油傘紙作隔膏,縛之除根。

〔羅〕翠玉膏 治 瘡。

瀝青(一兩) 黃蠟 銅綠(各二錢) 沒藥 乳香(各一錢)

上件,先將銅綠為細末,入香油調勻,又將黃蠟、瀝青,火上溶開,次下油銅綠,火上攪勻,將沒藥等二味,旋旋入攪勻,用河水一碗,將藥傾在內,用手扯拔勻,油紙裹,看瘡大小,分大小塊,口嚼捻成餅子,貼于瘡上,紙封三日,易之。

〔丹〕 瘡,用砂糖水煮冬青葉,三五沸澇起,石壓干。將葉貼在瘡口上,一日換二遍。腳痛成瘡,水蓼煎湯,洗瘡候干自安。

〔山〕 瘡,用韭汁洗凈拭干,銼虎骨敷上。

乳香散(郭氏) 治諸疳浸蝕,日久不愈,下注 瘡,內外踝生瘡,頑瘡等證。

枯礬 白膠香 赤石脂(各半兩) 黃丹 乳香 沒藥(各三錢) 輕粉(二錢)

上為細末。加麝些小,如瘡濕干上,干則香油調敷。

輕粉散(郭氏) 治下注疳瘡,蝕臭腐爛疼痛,不可忍者。

黃柏(蜜炙) 陀僧 黃丹 高末茶 乳香(各三錢) 輕粉(一錢半) 麝香(少許)。

上為末。用蔥湯洗瘡,次貼此藥,兼治小兒疳瘡。

治 瘡方

鼠糞 苦參 桃枝 杉樹刺 柳枝 松枝 麩 雞子皂角 糞 芍藥 木綿芝麻 桑枝 蛇殼 鍋底煤 杜當歸須(各四錢) 松明(不拘多少)

上為細末。先將松明捶碎,和諸藥于瓦銚中,掘一地坑,將藥銚安坑中,四圍用火熬熔,取出再研,令勻,敷瘡自然痊可。忌一切發(fā)氣、熱物。

隔紙膏 治內、外 瘡。

當歸 白芷 黃連 五倍子 雄黃 沒藥 血竭 海螵蛸 白芨 白蘞 黃柏 濃樸(以上各半兩) 黃丹(六錢) 乳香(研,二錢半) 輕粉(一錢)

上為細末,研勻。用清油調成膏,用油紙貼藥敷瘡上,絹帛縛定。有膿水解開,刮去不潔,再貼藥,如此數(shù)次即愈。須先用燒鹽湯洗凈,片帛拭干,待片時,水氣干,然后貼藥。

治賺瘡久不愈龍骨(二錢半) 輕粉(少許) 檳榔(半兩) 乳香 沒藥(各一錢) 干豬糞(半兩,燒存性)

上為細末。先以燒鹽湯洗瘡,以軟絹帛拭干,清油調敷;瘡濕則干摻之。

治 瘡下注白石脂 龍骨(各半兩) 白礬(一兩,枯) 五倍子(二兩,燒存性) 黃丹(三錢,飛) 雄黃(少許)

上為細末。先將蔥鹽湯,洗瘡見赤肉。然后將前藥敷瘡上,用藥如法。濃者卻用帛子縛者,不要動,直候干,自脫去瘡皮。

治 瘡黃丹 輕粉 白芨 樟腦 敗船灰(各等分)

上研細末,以桐油調成膏,攤在油紙袋內。先煎溫蔥湯洗凈,以帛拭干,將藥置瘡上,扎住。用了一面,番轉如前洗貼。一方,無輕粉,若用糞船灰亦妙。

治 瘡方 詹武子年三十時,曾患此,用之屢效。

白芨 白蘞 黃柏 黃丹(另研,各等分)

上為極細末。入輕粉些少,研勻,以煉蜜和成劑,捏作餅貼瘡上,深者填滿,以帛片包扎,一日一換,后來瘡漸干,或有裂處,只須干摻,以瘥為度。

治血住腳桑樹菰 牛屎菰(又名鍛石菰,生地上,如有石成塊者碎,其中有灰起) 肥株樹菰 胎發(fā)(男用男,女用女,三個)

上將三菰焙干,各五錢;胎發(fā)燒灰存性,三錢,并為細末,研勻。濕則干摻,干則清麻油調涂。

治 瘡方冬青葉 臘豬膽 百草霜(二味和勻)

上將冬青葉,與本人嚼爛,先以蔥椒洗凈瘡口,以膽霜敷后,卻敷嚼葉在上,三四次即可。

奇妙梔子 治遠年日久,內外 瘡。

山梔子(不拘多少,燒作灰,研為細末) 乳香(另研,各半錢) 輕粉(少許)

上研勻,以瓷器盛。每用時,先以蔥白、花椒煎湯,洗凈瘡稍歇;再以溫漿水,又洗一次.候惡水去盡,再將白水煎百沸,候溫再洗。但瘡口無膿水血絲,清水各盡,又用粉帛片拭干,然后敷藥。如干者香油調敷,濕者干摻,但將瘡口實滿,軟絹帛護之。堅硬不作膿者,未可用。腫如軟有膿者,根據(jù)前法再洗后,敷貼之,三二次即愈。乃一藥二洗之功也。

治 瘡方 先以蔥白、漿水熬湯,洗凈瘡口,拭干,徐以輕粉未,摻上瘡口,卻用靈脂、黃柏各等分,碾細末,涼水調敷瘡上,紙蓋定,三五次即平復。

腎風瘡

腎臟風,屬腎虛,風邪乘于 脛,以致皮膚如癬,或漸延上腿,久則延及遍身。外證則搔癢成瘡,膿水淋漓,眼目昏花;內證則口燥舌干,腰腿倦怠,吐痰發(fā)熱,盜汗體疲。治法用六味丸為主,佐以四生散。若脾胃虛弱者,用補中益氣為主,佐以六味丸、四生散為善。 欽天薛循齋,六十有一。兩 患之,膿水淋漓,發(fā)熱吐痰,四年矣。此腎臟風證也,與六味丸、四生散而瘥。年余復作,延及遍身,日晡益甚,痰渴盜汗,唇舌生瘡,兩目昏赤,皆腎經(jīng)虛火,而水泛為痰,用加減八味丸而愈。三年后,小便淋漓,莖中澀痛,此思色精不出而內敗也,用前丸及補中益氣湯,加麥門、五味而愈。

蒺藜 治男子兩足瘙癢生瘡,連年累月,俗為腎風瘡。宜服此藥。

黃 牛膝(各半兩) 羌活 獨活 川芎 防風 木香 白附子(各二錢半) 白蒺藜(一兩,去刺)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鹽湯送下。仍以后方藥敷之。

檳榔 木香 防風 白芷(各二錢) 白芨(一錢) 龍骨(五分, 、另研) 麝香(一字,另研)

蛇蛻(一條,燒灰) 膩粉(十五筒)

上為細末,研勻。先以鱔魚一條,捶碎,百部一兩,切碎,南椒三銖,油一兩,煎令得所,去藥。只以油搽瘡口,卻敷末藥上,以油紙裹之,三日一換。每上藥時,先用柳枝、甘草煎湯,洗瘡凈拭干敷藥。

蹄散 治腎臟風毒,下注生瘡。

驢蹄(二十片,燒灰) 密陀僧(二錢半,研) 輕粉(一錢匕) 麝香(半錢匕)

上研細末。以帛拭去膿,用些少干摻,日三四次瘥。

風疽

凡腳 及曲 中癢,搔則黃汁出,名風疽。治之方。以青竹筒一枚,徑一寸半,長三尺,當中著大豆一升,以糠、馬屎二物燒為火,當竹筒中燒之,以器承兩頭取汁。先以泔清和鹽,熱洗瘡了,即涂豆汁,不過三度極效。

又方 嚼胡麻敷。以綿裹之,日一易,神良。

防風湯 治風毒中人,留血脈不散,與榮衛(wèi)相搏,結成風疽。身體煩熱,昏冒腫痛。

防風(去叉) 柴胡(去苗) 白芷 木通(銼) 當歸(切,焙) 羌活(去蘆) 麻黃(去根節(jié),煎掠去沫,焙) 附子(炮,去皮臍) 桔梗(炒) 甘草(炙,各一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食后臨臥各一服;如欲出汗,空心并兩服,后以熱姜稀粥投,蓋覆取汗,慎外風。

海桐皮散浸酒方 治熱毒風結成疽,腫痛不得安。

海桐皮 加皮(各銼) 獨活(去蘆) 薏苡仁(炒) 防風(去叉) 干蝎(炒) 杜仲(去粗皮) 牛膝(去苗,酒浸,各一兩) 生地黃(焙,三兩)

上 咀,生絹囊貯,以好酒一斗五升,浸瓷瓶中密封,秋夏三日,春冬七日取。食前,溫酒三合或四五合,不拘時。甚者,常氣相續(xù)。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wǎng)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