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氏病源》小兒宿食不消候∶小兒宿食不消者,脾胃冷故也。小兒乳哺、飲食,取冷過度,冷氣積于脾胃,脾胃則冷。胃為水谷之海,脾氣磨而消之,胃氣和調(diào)則乳哺消化。若傷于冷則宿食不消。診其三部,脈沉者,乳不消也。
《圣惠》∶夫小兒宿食不消者,由脾胃冷故也。凡小兒乳哺飲食,取冷過度,則冷氣傷于脾胃。緣胃為水谷之海,與脾為表里,脾氣磨而消之。其二氣調(diào)和則乳消哺化,若傷于冷,則宿食不消也。
漢東王先生《家寶》∶小兒宿食不消,身體發(fā)熱或發(fā)吐瀉,宜用水精丹利之(方見夾食傷寒門中),卻下補(bǔ)藥調(diào)理。
如身上熱不退,瀉不止,仍發(fā)渴、心躁,宜進(jìn)玉珍散二、三服。如更不退,須進(jìn)銀涎散一、二服,卻將調(diào)胃氣藥相間服。若只瀉清水,宜用白龍丸二、三服。(三方并見本門。)
錢乙論∶食不消,脾胃冷,故不能消化,當(dāng)補(bǔ)脾,益黃散主之。(方見胃氣不和門中。)
牛黃(三錢) 附子(炮裂,去皮、臍。二枚) 真珠 巴豆(去皮、膜) 杏仁(湯浸,去皮、尖。各一兩)
上五味,搗附子、真珠為末,下篩;別搗巴豆、杏仁,令如泥,內(nèi)藥及牛黃,搗一千二百杵,藥成。若干,入少蜜足之。百日兒服如粟米一丸,三歲兒服如麻子一丸,五、六歲兒服如胡豆一丸,日三,先乳哺了,服之。膈上下悉當(dāng)微轉(zhuǎn),藥丸全出者病愈,散出者更服,以藥丸全出為度。
《千金》崔文行平胃丸 治丈夫、小兒食實(shí)不消,胃氣不調(diào);或溫壯熱結(jié),大小便不利者。有病冷者,服露宿丸(方在《千金》中)熱藥,后當(dāng)進(jìn)此丸調(diào)胃方。
大黃(二錢) 小草 甘草(炙) 芍藥 芎 葶藶(各一兩) 杏仁(湯浸,去皮尖,五十枚)
上七味末之,蜜丸。飲服如梧子五丸,日三。一歲兒二丸,漸加之!肚Ы鹨怼酚菖蒲、當(dāng)歸、干姜、茯苓、麥門冬、細(xì)辛,無杏仁,為十二味。
《外臺(tái)》∶《短劇方》療小兒宿食不消,發(fā)熱。九味當(dāng)歸湯方
當(dāng)歸 甘草(炙) 芍藥 人參 桂心 黃芩 干姜(各一分) 大棗(五枚) 大黃(二分)
上藥切,以水一升半,煎取六合,去滓分服。增減量之。
《圣惠》治小兒宿食不化,少欲飲食,四肢消瘦,腹脅多脹。訶梨勒散方
訶梨勒皮(三分) 人參(去蘆頭) 白術(shù) 麥 (炒令微黃) 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 檳榔(各半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量?jī)捍笮》譁p溫服,日四、五服。
《圣惠》治小兒宿食不消,心腹脹悶。陳橘皮散方
陳橘皮(湯浸,去瓤,焙) 高良姜(銼) 人參(去蘆頭) 檳榔(各一分) 白茯苓 甘草(炙微赤,銼。各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入生姜少許,棗一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jì)時(shí)候,量?jī)捍笮》譁p溫服。
《圣惠》治小兒宿食不消,壯熱腹脹。代赭丸方
代赭(細(xì)研) 當(dāng)歸(銼,微炒) 朱砂(細(xì)研,水飛過)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 木香(各半兩) 麝香(一分,細(xì)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更研令勻,煉蜜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以粥飲下二丸,更隨兒大小以意加減。
《圣惠》治小兒宿食不化,發(fā)熱有時(shí)。檳榔丸方
檳榔 牽牛子(微炒) 川大黃(銼碎,微炒。各半兩) 干姜(炮裂,銼)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 甘草(炙微赤,銼各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日空心以溫水下五丸,晚后再服。更看兒大小,臨時(shí)增減服之。
《圣惠》治小兒宿食不消,多吐痰涎。人參丸方
人參(去蘆頭) 丁香 干姜(炮裂,銼) 白術(shù) 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各一分)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以溫水下五丸,日三服。量?jī)捍笮∫砸饧訙p。
《圣惠》治小兒宿食不消,心腹虛脹。丁香丸方
丁香 木香 乳香(細(xì)研) 雄黃(細(xì)研) 青橘皮(湯浸,去白瓤,焙。各一分) 肉豆蔻(去殼) 檳榔(各二顆) 巴豆霜(半分) 硫黃(半分,細(xì)研) 朱砂(細(xì)研,水飛過。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都研令勻,煉蜜和丸如黍米大。每服以粥飲下三丸。量?jī)捍笮〖訙p服之。
五靈脂 代赭(各一兩) 巴豆霜(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巴豆霜同研令勻,用面糊和丸如粟米大。每一歲以溫水下一丸,加至三丸即不添也。
《圣惠》治小兒宿食不消。肉豆蔻散方
肉豆蔻(一枚,去殼) 川大黃(一分。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服,日三服。更隨兒大小以意加減。
太醫(yī)局青木香丸 大人、小兒寬中利膈,行滯氣,消飲食。治胸膈噎塞,腹脅脹痛,心下堅(jiān)痞,腸中水聲,嘔噦痰逆,不思飲食方∶
木香(二十兩) 補(bǔ)骨脂(炒香) 蓽澄茄(各四十兩) 黑牽牛(二百四十兩,炒香,別搗,取末一百二十兩) 檳榔(四十兩。酸粟米裹,濕紙包,灰火中煨令紙焦,去飯)
上為細(xì)末,入牽牛末令勻,漸入清水和令得所。丸如綠豆大。每服二十丸,茶湯、熟水任下,食后服。每酒食后可服五丸、七丸。小兒一歲服一丸。懷妊婦人不得服之。
《譚氏殊圣方》∶壯熱時(shí)時(shí)又作寒,都緣食作不多安。早求洗肺為良藥,免得兒心似火煎。白術(shù)、桔梗、橘皮散,蜜調(diào)和合去頑涎。水銀磨入生犀服,一粒神丹病永痊。
褊銀丸
白術(shù) 桔梗 陳橘皮(各一分) 銀箔(三片,水銀一錢。同結(jié)成砂子) 犀角(末,一錢,研) 巴豆(二粒。去皮。棗一個(gè),裹燒熟)
上為末,蜜丸小豆大,捻令褊。薄荷水研下一丸。
《嬰孺》治少小腹大,短氣有進(jìn)退,食不安,谷為之不化方。
黃芩 大黃 甘草(炙) 麥門冬(去心) 芒硝(各二分) 石膏(一兩) 桂心(八銖)
上切。以水三升,煎取一升,分為三服。一歲以上為五服。
《嬰孺》治少小癖實(shí),壯熱,食不消化,中惡忤氣。牛黃鱉甲丸方
鱉甲 麥曲(炒) 麥門冬(去心) 柴胡(去蘆頭) 大黃 干姜 芎(各一兩) 牛黃(二分) 濃樸(炙) 茯苓 桂心(各半兩) 芍藥(五分)
上為末,蜜丸小豆大。一服二丸,日進(jìn)三服。
《嬰孺》治小兒食不消,腹?jié)M不利。雞子湯方
雞子(五個(gè),去白) 亂發(fā)(一雞子大,梳去垢惡)
上取雞子汁淋發(fā)上,及熱,數(shù)按之令汁出,取服。量?jī)捍笮∨c之。無毒,得下妙。
漢東王先生《家寶》治嬰孩、小兒乳食不消,腮腫,舌腫,驚躁,渴瀉,驚熱、驚疳。玉珍散方
滑石(白者佳) 石膏( 。各半兩) 甘草(炙) 蚌粉(水淘,澄去砂石,卻連盞在火上 通紅,刮下,用水飛過,細(xì)研,秤) 白附子 白僵蠶(直者,去絲炒。以上各一分)
上為末,入腦、麝各少許。每服嬰孩一字,二、三歲半錢,五、七歲一錢,麥門冬熟水調(diào)下。如渴、瀉,烏梅湯調(diào)下;驚疳,燈心湯調(diào)下;小兒氣怯者,腦、麝須極少許。
漢東王先生《家寶》治嬰孩乳食不消,發(fā)渴,心躁。銀涎散方
上用粉霜不拘多少,入乳缽研令極細(xì)。每服嬰孩一字,四、五歲以下半錢,煎蓮花湯下,冬月用蓮肉煎湯下。
漢東王先生《家寶》治嬰孩乳食不消,瀉不止。白龍丸方
上為末,滴水丸如○大。每服三丸,紫蘇、木瓜湯吞下,一日三服。量?jī)捍笮〖訙p。
《劉氏家傳》小兒心腹脹滿,疳氣,傷食,臆肚,瀉痢不轉(zhuǎn)方。
青州棗(一個(gè)) 巴豆(一粒,去心)
上巴豆安棗內(nèi),慢火炙令焦黑,乳缽細(xì)研,入麝少許,用少飯丸如麻子大。一歲一丸。如傷食,用熱米飲下;如瀉,用冷熟水下。忌生冷、油膩、熱物。
《張氏家傳》麝香安中丸 治小兒飲食不化,寬中止吐方。
m.f1411.cn/yishi/甘松葉(二兩,去土) 益智 丁香皮 香附子(各三兩) 術(shù)(一兩) 南木香(半兩) 麝香(一錢)
上七味除麝別研外,余藥同為細(xì)末,白面糊為丸。更用生蜜、熟油少許一處和。劑量大小丸如黍米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姜湯下,不計(jì)時(shí)候。
《張氏家傳》邢和璞真人常服,安神道氣,消酒食,益脾胃,老人小孩皆可服。昭陵每食后嚼數(shù)片,身體安健。
嘗賜呂申公。劉斯立名延年草。裕陵亦賜韓魏公。
青皮(一斤。湯浸三日,日三換。候苦味去盡,然后去瓤,切做指面大方片子) 上等白鹽花(五兩,再淋煎用,要雪白) 甘草(六兩,銼,秤,炙) 新舶上茴香(四兩)
上用甜水一斗,同藥入金鍋內(nèi)熬(銀鍋亦得),不住手?jǐn),勿令著底。置密器中收,不得走氣。候水盡取出,慢火炒令干,不得有進(jìn)氣。選謹(jǐn)慎者一人專主之。去甘草、茴香不用,只收貯青皮。如傷生冷及果實(shí)、菜蔬之類,即嚼數(shù)片,隨即無恙。常服一、二片極佳,以其尤宜老人。邢和璞所以名萬(wàn)年草,斯立又以延年草目之也。
《莊氏家傳》小兒常服消乳食方。
白芷(半兩) 檳榔(一個(gè)) 青橘(一分,去白) 巴豆(四粒,炮去皮,去油)
上件為末,同研,面糊為丸如粟米大。溫水下三丸至五丸,常服。
《莊氏家傳》治小兒驚熱;蹨⒛淌,墜涎,利大腸。宜服真珠丸方
真珠(細(xì)研,水飛) 天竺黃(為細(xì)末) 朱砂(研,水飛。各一分) 丁頭代赭 雄黃(各研,水飛) 麝香(研。各半兩) 杏仁(三十粒。湯浸,去皮)
尖、雙仁者,麩炒令微黃) 巴豆(十個(gè)。去皮,用油煎令褐色,杏仁同研)
上件藥都搗細(xì)為末,研令勻,煉蜜為丸如綠m.f1411.cn豆大。每服以生姜湯下一丸。三歲以上,加減服之。
《莊氏家傳》治小兒驚風(fēng),奶食不化;或外風(fēng)傷冷毒、瀉血,一切諸疾,悉皆治之。金箔丸方
金箔(四十九箔) 朱砂(水飛) 水銀 牛黃 青黛(各研) 白僵蠶(微炒) 蟬殼(洗去泥土) 麻黃(去節(jié)) 白附子 天麻(酒浸,炙) 麝香(別研) 犀角 干蝎 天南星(炮。各一分) 膩粉(一錢,研)
上件修事了,入乳缽內(nèi)研令勻細(xì),用生蜜和為錠子,以油罩子裹。每服二丸,梧桐子大,薄荷汁化下。傷寒用生姜、薄荷湯化下。小兒諸疾,無不神效。
胡黃連 牛黃 朱砂 麝香(少許) 蘆薈(四味各研) 青黛 鉤藤(炙) 管仲 膩粉(少許) 鶴虱 雷丸 天竺黃(研。各等分)
上件一十二味搗,羅為末,面糊為丸如粟米大。每服三丸至五丸。如有驚食,只取下食,如無不動(dòng)。
《王氏手集》進(jìn)食丸 安和脾胃,消化積滯,止嘔 吐利;除心腹脹滿,利胸膈,散滿痞。常服消水谷,進(jìn)乳食方。
丁香(一錢) 肉豆蔻(二個(gè)) 木香(半錢) 巴豆(九個(gè),去皮,生用) 五靈脂(七錢)
上為細(xì)末,面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歲一、二丸,食后生姜湯下,日二服。
《吉氏家傳》千金丸 治小兒食不消方。
木香 烏梅(炒) 肉桂(各一錢) 砂(半錢) 胡椒(半分) 巴豆(三十粒,取霜)
上為細(xì)末,稀糊為丸芥子大。每服十丸或十五丸,紫蘇湯下。
《朱氏家傳》治小兒氣,開胃進(jìn)食。木香丸方
木香 人參 白茯苓 青皮 陳皮(各去瓤) 肉豆蔻(以上各一分) 京三棱(一兩,炮)
上為末,面糊丸麻子大。每服十丸,姜湯下。
《朱氏家傳》治小兒奶食傷心,作壯熱,喘息不調(diào),咳嗽,多睡。洗心散方
甘草(一錢,生) 麥門冬(一分半,洗凈) 皂角(半兩,入沙糖涂酥,炙后于盆下蓋良久,出火毒方用)
上爛杵,不羅。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八分,作五服,時(shí)時(sh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