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象體會書稿陸續(xù)發(fā)布,懇請大家指正、補充、完善。
人參為五加科植物人參的根。
人參在《神農本草經(jīng)》位列上品,是一味我們都很熟悉的大補之藥。人參的“參”,本來是“薓”字!侗静菥V目》解釋說,人薓,年深浸漸長成者,根如人形,故謂之人薓。薓字從𣹰,亦浸漸之意。后來因為“薓”字寫起來比較麻煩,就慢慢演變成用“參”字來代替了。
所以“薓”這個名字,是根據(jù)人參的生長特性起名的。人參根生長的過程,就跟春雨潤物細無聲的過程有點象,慢慢就浸潤進土壤深層去了,因此人參的須根很細很長,而人參主補五臟的功效,也與這個浸漸長成的過程完全相似。由于人參長成之后,它的根很像人形,似乎也具有了一些人的神氣,所以人參也被稱作“神草”。
人參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據(jù)史書記載,人參的壽命大約有400年,實際上我們如果能挖到參齡100年左右的野山參,就已經(jīng)非常罕見了。相比而言,我們在臨床上常用的園參,不過是只有幾年參齡的參娃娃。
目前國內人參最主要的產地,還是東北三省的山區(qū),主要是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一帶。野生的人參,喜歡生長在寒冷和濕潤的地方,所以人參經(jīng)常把家安在東北山區(qū)海拔數(shù)百米的落葉闊葉林或針葉闊葉混交林下,這里寒冷、陰暗、潮濕,土層深厚,營養(yǎng)豐富,正是人參最喜歡的地方。
人參植株個頭不是很高,一般只能長到半米左右。成年人參的葉子是掌狀復葉,一柄復葉有五枚小葉,就跟人的
手掌一樣,仿fo伸著五個手指頭在向外招展。剛出生一年的參苗,只有一枚三出復葉,第二年才能真正長出一枚具有人參特色的五出掌狀復葉。以后每長大一年,人參就會多長出一枚掌狀復葉,最多可以長出6枚掌狀復葉,以后就不再增加了。
人參的復葉葉柄都比較長,圍繞著人參地上莖的頂部長了一圈,就像伸出了一圈手掌一樣。所以對于生長年限比較短的人參,看一下有幾枚掌狀復葉,就知道這棵人參生長了幾年了。長著6枚掌狀復葉的人參,肯定至少已經(jīng)生長了6-7年。如果參齡更高,我們就要通過人參的蘆頭來判斷了。人參每生長一年,舊的地上莖都要枯萎脫落,新的地上莖就重新長出來。所以人參每年都會在地下的根莖上留下一個脫落的莖痕,就跟樹木的年輪一樣,這個留有莖痕的人參根莖,俗稱蘆頭。所以蘆頭就成為判斷人參生長年齡的最準確的依據(jù),數(shù)數(shù)有幾個莖痕,就是長了幾年。
人參的掌狀復葉,小葉也不是一樣大的,跟人的手指頭有長有短一樣,也是中間的小葉最大,邊上的小葉最小。所以人參確實長得跟人有一些神似之處。
人參一般生長三年之后才會開花,人參的花是聚生的傘狀花序,單一地生長在地上莖的頂端,幾十朵淡黃色的小花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個橢球形的花序。當小花謝去,秋天果實成熟的時候,一朵朵的小花就變成了一粒粒鮮紅的扁球形漿果,擠在一起,就像人參探出了一個鮮艷的腦袋,紅果綠葉互相映襯,非常漂亮,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起頭為諸陽之會。
挖出來的完整的人參,上面是蘆頭,下面就是人參的主根。長得漂亮的人參,確實跟人體是非常神似的。參肩圓潤柔和,主根圓實飽滿,端直而長,下段分支為側根,對稱如四肢,仿fo是一人端然而立。人參的表皮黃白細膩,須根細長柔軟,又顯得氣定神閑,頗有修養(yǎng)而毫不張揚。所以一棵人參品質的好壞,看一下長得外形就可以判斷出個大概。
由于人參的須根很細很長,所以要挖出一棵完整的野山參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人參的須根在土壤中伸展開來,在它的生長范圍內,幾乎無處不到,浸潤到每一寸它可以觸及的地方,仿fo把它腳下的整個大地都握固在自己手中。人
參須根這種無微不入,細密握固之象,正反應了人參主補五臟之氣的特點。
把新鮮的人參切開,就可以聞到人參那股特異的香氣,清淡醇和,直入心脾。野生的人參煎湯之后,參湯非常清淡,幾乎沒有顏色,品一口,那股淡淡的清香,帶著絲絲柔和的甘甜之味,悄然浸潤進入體內,直入五臟六腑,慢慢遍及周身。這種感覺,就是典型的春雨潤物細無聲的過程。
曬干之后的人參,表皮是比較深的米黃色,切成飲片后,斷面是比較細膩的黃白色。如果人參看著過于白凈,沒有一絲黃色,很有可能是用硫磺熏蒸過度導致的。
由于野生的人參資源日益減少,所以目前我們臨床使用的人參,是以人工種植的園參為主。野山參生長緩慢,曬干后能達到10克,就已經(jīng)是長了好多年的人參了,所以野山參是個頭小而藥力大。人工種植的園參,生長環(huán)境優(yōu)越,所以生長迅速,個頭都很大,三年的園參長個三五十克根本不成問題,但是藥氣也薄了很多,所以種人參的藥農說,種的人參跟
蘿卜也差不多,藥效跟野山參相比就差了很多。
人參一般要生長三年以后,才會有較好的藥效。市場上的成品園參,根據(jù)生長年限的不同,分為三年參和五年參等不同品種。參齡越高,人參的品質越好,藥效也越強。
為了彌補野山參的不足,把園參的參苗移植到田間或山地,讓其自然生長,這就是移山參。移山參雖不如野山參地道,但比園參要好得多,所以對普通患者而言,想用較好的人參,移山參大概是最好的選擇。移山參與野山參很相似,也是長得個頭比較小,藥氣比較足。
人參主要生長在東北地區(qū),從方位上來講,東北后天八卦為艮位,艮為山,為止,五行屬土。東北森林中的落葉常年積累,形成了較厚的腐殖質土壤,也是土氣比較深厚的環(huán)境。所以人參生長的地方——五行屬土的地區(qū),土氣深厚的土壤,再加上寒冷濕潤的環(huán)境,一起成就了人參的稟性。人參聚集收藏了這股偏陰的土氣的精華,在一個偏于蘊藏的狀態(tài)下流通生長著。而人參諸多類似人形的生長特性,使得人參的這股氣與人體的一氣非常接近,人體五臟藏精氣而不泄,人參偏于收藏的特點,與人體五臟之氣尤其吻合,所以人參之氣可以直入五臟而補充流通五臟的元真之氣,因此《神農本草經(jīng)》講人參主補五臟。
我們用人參,最主要的就是使用人參的這股主補五臟的流通之氣。而天然的人參這股藥氣保留得最好。所以在炮制不同的人參中,生曬參是最好的。生曬參就是鮮人參直接曬干或烘干的,比較好地保留了人參天然的藥氣特點。紅參則是蒸熟的,幾乎沒有了人參那股天然的生氣,只留下了滋補之性,相對更溫潤一些。所以我在臨床上,更喜歡使用生曬參。
人參的這股氣,清潤斂藏,微微偏涼,所以《神農本草經(jīng)》講人參性微寒,是偏于走里入陰的
一味藥,人參的藥氣類似于人體五臟的元真之氣,可以直接用于補益五臟之氣。所以在人體五臟之氣大虛的時候,是使用人參的最佳時刻。有些術后大失血的患者,尤其是婦科患者,氣隨血脫,五臟之氣暴虛,大量人參往往可以救命于頃刻。以前西醫(yī)搶救設施還不完善的年代,有一位孕婦產后大出血,奄奄待斃,醫(yī)院的老中醫(yī)就用獨參湯,重劑頻頻灌服,幾兩人參喂下去,患者就慢慢緩過來了,逐漸調理而愈。所以人參用好了,確實可以達到起死回生的效果。
對于一般的
氣血虛損之證,我們常用的一個成藥
生脈飲,就是以人參為主,佐以
麥冬、
五味子,共同達到滋陰斂氣的效果。但是象上面介紹的大出血病人,氣血暴脫,陽氣亦虛,如果也用生脈飲來治療,則麥冬之涼有傷陽之慮,五味之溫有耗陰之虞,唯有一味人參甘潤流通,緩緩浸潤五臟六腑,滋補灌溉一身氣血,不溫不涼,無傷陽耗陰之弊,微微之寒,適足以斂藏五臟之氣,如此則一氣有根,流通漸復,故能人蘇病愈。
但是人參也不是什么時候都可以用。由于人參大補,人盡皆知,而人皆喜補,所以患病后大多喜用人參,由于濫用人參誤事而不自知者,古往今來,比比皆是。
傷寒少陰證,元陽大虛,陰寒凝盛,一氣周流行將停頓之時,仲景用
四逆湯鼓動元陽,以恢復一氣周流。這時只宜用
姜附之類大辛大熱以通行開散,不宜用人參涼潤,以免傷及微弱之陽,所以仲景四逆湯不用人參,而是用
甘草溫固大局。
人參主要偏于滋陰斂氣,所以仲景用人參,都是用在陰液津血虧虛之時。
白虎加人參湯用人參補益大汗傷津,
桂枝新加湯用人參滋補血虛身痛,都是典型的例子。
對于邪氣較盛的普通病證,治療需要著重流通祛邪的時候,都不宜用人參,因為人參斂潤之力,反足以牽掣祛邪藥力,不利于一氣的流通。但如果所用祛邪之藥過于溫散,或者容易耗傷五臟陰精之時,則又可以佐以人參,扶正善后,以免傷正之弊。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小
柴胡湯。柴胡通氣破結,推陳致新,也最易耗傷氣血,所以
小柴胡湯用人參斂潤以救柴胡耗散之弊。我在臨床上需要大量使用
麻黃等峻散之藥時,也喜歡佐以適量的人參,耗氣散邪而不致傷陰,效果比較滿意。
五臟藏神,精神魂魄之所居。人參之氣,清正斂潤,主補五臟,自然也可以安精神,定魂魄。所以凡是臟虛而致神魂不寧的癥狀,也可以用大量人參來補虛凝神,效果很好。劉渡舟老先生曾經(jīng)用一味人參治愈了戰(zhàn)亂時期一位軍閥的頑固
失眠,就得益于對人參安神功效的深刻體會。
所以人參主要用于五臟臟虛之證,邪實之證大多不宜。本經(jīng)言主補五臟,而不言專補某臟,是因為人參氣味甘潤,于五臟無所不入。人體之氣,雖分屬五臟,而實質總歸一氣,皆由中土之氣變化而來。人參味甘屬土,可從中焦而入,隨一氣流轉五臟而遍補之,是以可知人參之氣尤善于補中焦脾臟之氣。脾胃為后天之本,一身氣血生化之源。所以脾胃虛弱,久病體虛者,適當用人參以潤養(yǎng)中焦,往往可以漸漸扭轉病勢,這就是扶正祛邪,培本以固生化之源。所以
慢性胃炎、
胃潰瘍患者,我治療時多喜歡佐以人參。本經(jīng)講人參除邪氣,更多的應該是這種扶正祛邪的意思。
人參蘆和參須,在臨床上也單獨入藥。人參蘆味苦而堅實,補益力小而收澀力大,所以多用作虛證探吐之劑。虛人上焦痰濁壅盛,需用苦澀之藥收斂涌吐,又不耐
瓜蒂等藥性峻猛之藥時,參蘆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人參須甘味少而苦味多,斂藏疏通之力,較人參更勝一籌,但畢竟甘潤滋補之力弱,古人謂其僅得參之余氣,故五臟大虛之證,斷不可以之為憑仗。臨床上參須常用于老年疾病的輔佐治療,以老人大多久病氣虛而多瘀故也。
跟人參同一個科屬的植物,還有
西洋參和高麗參,也是臨床上常用的參類中藥。
西洋參原產美國,又稱花旗參,現(xiàn)在國內也有引種。西洋參的植株長得與人參很相似,只是人參的葉片長得更圓潤柔和一些,西洋參的葉尖則收縮得比較急,看著比較尖銳,有一股生硬之氣在里面。西洋參的根長得也沒有人參那種似人的神氣,西洋參大多長得比較粗短,側根多而不規(guī)則,多橫行。所以西洋參就沒有人參那股柔和端莊的韻味,藥氣比較偏頗,與人體一氣緩和中正的特性差得比較遠,因此也就沒有人參那種直接補益五臟之氣的良好效果。
曬干后的西洋參都比較堅實而硬,少了人參的那股柔和之性,所以西洋參的藥性更涼潤一些,通常多用于一氣郁而不降,氣郁化火的虛證。對于氣血大虛的危證,西洋參是難以代替人參來擔負重任的。
高麗參主要產于朝鮮半島,相當于是東洋參,與我國的人參品種其實是基本一樣的,最主要的差別在于人參的加工炮制方式。高麗參都屬于紅參一類,都是蒸熟加工后的產品。四川的
附子,有一部分就是出口用于加工高麗參的,為了改善高麗參的氣味,有的還會加入一些特定的香料,最后壓制定型,就是我們見到的高麗參。
經(jīng)過這些處理過程,高麗參原本與人參相近的藥性幾乎完全改變了。沒有了那股清輕緩潤的流通之氣,變成了氣味俱厚的溫補之氣。所以高麗參更適合老年陰陽俱虛的患者使用。同樣的道理,高麗參主補五臟的功能,也因為炮制太過而大打折扣,危難之時也難以堪當重任。不過市場上較好的高麗參,生長年限大都在五六年以上,藥力比較足一些,對于一般的需要使用人參的病證,高麗參比只長了兩三年的普通園參,還是有一些優(yōu)勢的。
所以最好的人參就是天然的人參,外國的洋參,其實并不如國產的人參更適合我們。對我們普通人來說,生曬參或移山參是比較好的選擇。
天然的,就是最好的。這句話其實也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注解,與中醫(yī)傳統(tǒng)的天人合一的觀念一脈相承。
最后來學習一下《神農本草經(jīng)》對人參的闡述:
人參,味甘,微寒。主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
-----------我來加個圖。
附件: 你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沒有帳號?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