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最有用亦最難用——《危癥難病倚附子》的導論之一
關鍵詞: 附子 中醫(yī)
附子最有用亦最難用
邢斌
附子是中醫(yī)臨床的一味要藥、峻藥和猛藥,受到古今眾多名醫(yī)的推崇。如明代名醫(yī)張景岳把附子列為“藥中四維”之一。他說:“夫
人參、
熟地、附子、
大黃,實乃藥中之四維……人參、熟地者,治世之良相也;附子、大黃者,亂世之良將也!鼻宕t(yī)陸懋修稱“藥之能起死回生者,惟有
石膏、大黃、附子、人參。有此四藥之病一劑可以回春。舍此之外則能。”現(xiàn)代名醫(yī)吳佩衡則把附子、干
姜、
肉桂、
麻黃、
桂枝、
細辛、石膏、大黃、
芒硝、
黃連列為中藥十大主帥,指出“此十味藥品,余暫以十大主帥名之,是形容其作用之大也!睆纳鲜稣f法中,足見附子在名醫(yī)心目中的地位。
同時,古今許多醫(yī)生因善用附子而成名。如明代仁和縣(今杭州)名醫(yī)嚴觀因擅用附子而有“嚴附子”的美稱。嚴氏常用姜汁制附子。人難之曰:“附子性熱,當以
童便制,奈何復益以姜?”他回答說:“附子性大熱而有毒,用之取其性悍而行速。若制以童便則緩矣,緩則非其治也。今佐以
生姜之辛,而去其毒,不尤見其妙乎?”臨證多用此法,皆見奇效。清代四川名醫(yī)鄭欽安,善用大劑量附(生附子、熟附子)、姜(生姜、
干姜)、桂(桂枝、肉桂)等大辛大熱藥,人稱“火神”。前面提到的吳佩衡,因擅用附子而有“吳附子”的雅號。有類似美譽的,還有由川至滬,因擅用附子而開一代風氣的現(xiàn)代名醫(yī)祝味菊(人稱“祝附子”);由川入黔,精研《
傷寒》、《金匱》,擅長補火,善用附子的現(xiàn)代名醫(yī)李彥師(人稱“李附子”);以及臨證六十余年,善用附子的浙江名老中醫(yī)傅夢商(人稱“附子先生”)。
上述名醫(yī)推崇附子的效用,而附子的效用也在他們那里得到了極大的發(fā)揮,并因此造福病家,鑄就醫(yī)名。但是另一方面,也多有“終身視附子為蛇蝎”而不敢用的醫(yī)生。明代張志聰《本草崇原》即記述了這樣的醫(yī)者,并記載了他們的勸告:“附子不可服,服之必發(fā)狂,而九竅流血;服之必發(fā)火,而
癰毒頓生;服之必內爛五臟,今年服之,明年毒發(fā)。”這些醫(yī)生對附子如此畏懼,究其原因,無非是怕用附子發(fā)生醫(yī)療事故。也確有導致醫(yī)療事故的醫(yī)生。如據李介鳴先生介紹,曾有余某,原是律師,1949年后改業(yè)中醫(yī),用
川烏、附子量恒達60克,多至一方120克,治風寒濕痹頗有著效。但因濫用烏、附,幾次以之“殺人”而被判刑。
那么,用附子何以會發(fā)生醫(yī)療事故呢?首先,是因為附子有大毒,用不好會中毒,甚至死亡。古代這樣的例子一定很多,現(xiàn)代臨床報導的附子中毒的事例也時?梢。其次,中藥治病,在于以藥物之偏來糾正人體之偏。附子辛熱之偏性甚劇,如認證不確,可發(fā)生燥熱的副作用,甚則加重病情,乃至置人于死地。而認證雖準確,但配伍不當,或劑量失宜,亦可發(fā)生燥熱的副作用。
所以,如要用附子不發(fā)生醫(yī)療事故,就必須在附子的毒性、偏性上好好加以研究。
首先來看附子的毒性。這是不管醫(yī)者是否按指征用藥都必然存在的。也就是說,即使醫(yī)者辨證準確無誤,如果沒有掌握減毒去毒的方法,就有可能發(fā)生中毒反應。而一旦發(fā)生中毒反應,如不能及早辨識,并及時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一誤再誤,就可能危及生命了。顯然,在這些環(huán)節(jié)中,減毒去毒方法的充分掌握,是防范附子中毒的關鍵。具體而言,應當包括:炮制、配伍、劑量、煎煮等。以上方面一有不慎,禍不旋踵,必須小心謹慎,時時在意。
再來看附子的偏性。如用在合適的地方,正是醫(yī)者求之不得的妙處;而用在不恰當的地方,則為害不小。所以,該用在哪兒,不該用在哪兒,是用附子的首要問題。同時,這也是最難掌握的。說這是首要問題,好理解。為什么說是最難掌握的呢?有三個原因:一,附子性熱,當然用在寒證中。問題是,寒熱兩極頗有形似之處,如真寒假熱、真熱假寒,臨床還多見寒熱錯雜之證。辨一般證不難,難就難在如何辨別寒熱的疑似(真假)或錯雜上。此非多讀書、多臨證者不能。二,附子救危,用在危急重癥。時間緊迫,不容猶豫。難在當機立斷,非有勇有謀、有膽有識者不能。三,附子是要藥,其應用甚廣,絕不只限于
亡陽證、虛寒證。從古至今積累了用附子的豐富經驗,也留下了不少所謂的禁忌,但又都缺乏系統(tǒng)地總結。這些經驗是不是經得起實踐檢驗,這些禁忌是不是必須遵守,都還是值得探索的問題。所以,用附子難,還難在用附子的探索性上。這又需要醫(yī)者多讀書、多臨床、多思考,還要有膽識。(這一問題的討論,將在以后諸講再詳細展開。)
談到附子的偏性,還要注意的是附子的配伍和用量。通過與其他藥物的配伍,可加大、縮小或引導附子的偏性。比如附子與干姜配伍,和附子與熟地配伍,若用陳修園打過的比方,前者是夏日可畏,后者是冬日可愛,說的是兩種配伍在附子偏性量上的差別。其實不僅如此,干姜配附子回陽救逆,熟地配附子溫腎滋補,藥物通過配伍起到合力,或者說通過配伍其他藥物引導了附子的偏性作用于特定方向。至于用量的調整,則是對附子偏性在量上的直接調整。而把配伍與用量一起考慮,就會對附子偏性的大小與方向都有比較明確的規(guī)定,我們大致可借用“向量”這個術語來想象一下。還是借用上面的例子,附子3克配伍干姜3克,附子9克配伍干姜3克,附子3克配伍熟地15克,這三對配伍的溫熱之偏性無論在量上,還是作用的具體方向,都是不同的。因此,配伍與用量必須針對病情而恰如其分的。
總之,要安全有效的用好附子,就必須最大限度地降低附子的毒性,合理地利用附子的偏性,對炮制、認證、配伍、劑量、煎煮、對中毒表現(xiàn)的認識和救治中毒的方法必須全面掌握。務必多讀書、多臨證、多思考、多總結,用附子時,則必須膽大心細。要求那么多,足見用好附子實非易事,也就難怪惲鐵樵先生要說附子“為最有用亦最難用”了。這也正是筆者主編《危癥難病倚附子》的目的所在。
-----------邢斌先生的這篇文章,是他的新書《危癥難病倚附子》一書導論,偶在他的博客上看到此文,心里很是認同,故轉帖以饗同好~~
順便幫他宣傳下此書^_^大概10月份上架的樣子,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歡迎大家翻翻作參考~~
另,附上邢斌先生的博客地址:http://jiranju.blogchina。com/5578879.html
-----------中國中醫(yī)藥報(總2595期 2006.8.30)開始連載http://www。cntcm。com。cn/
-----------關于附子的炮制
——《危癥難病倚附子》導論之二
邢斌
附子于每年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收。挖出
烏頭全株,除去母根、須根及泥沙,所得即附子,習稱“泥附子”。為防腐爛,需立即加工。過去在產地立即加工的品種很多,有鹽附子、黑順片、白附片、熟附片(制附片、厚黑片)、黃附片(加
紅花、
甘草或
姜黃染色)、卦附片(卦片)、刨附片、
柳葉片等。1958年衛(wèi)生部根據簡化商品規(guī)格的精神,決定只保留其中的鹽附子、黑順片、白附片三種。
附子銷往各地后,具體的使用情況不盡一致。有的把產地加工品如鹽附子、黑順片、白附片等直接用于臨床。有的再經進一步炮制后方供臨床應用。過去附子的炮制方法很多。僅據《中藥炮制品古今演變評述》介紹的炮制方法就有“炮”、“制”、“燒”、“焙”、“煅”、“煨”、“煮”、“炒”、“炙”、“蒸”、“烘”、“醃(腌)”、“煎”、“浸(泡)”、“淬”、“曬(陰干)(曝)”、“埋”、“放灶上煙柜中間”、“熟”、“沾”等。這些方法有不加輔料,也有加輔料。輔料有蜜、
青鹽、爽水、泔水、東流水、
黑豆、木(灰)、生姜、煻灰、醋、大
小麥麴、
大麥、棗、黃連、鹽、
硇砂、
蛤粉、麵、硃(辰)砂、童便、灰、
丁香、
赤小豆、甘草、小豆、酥、陳壁土、
防風、
石灰、豬月、人參、米粥、糟麴、麩、干姜、酒、夏布、
甘遂、
蕎麥麵、黃泥、紙等。但是大多數炮制方法都沒有保留下來!端幍洹分挥涊d了淡附片、炮附片兩種飲片及炮制方法(另外還注明黑順品、白附片可直接入藥)。
過去的這些炮制方法應該都基于一定的經驗,可能起到減毒去毒、加大、縮小或引導附子的偏性(加輔料炮制實含有藥物配伍的意義)的作用。但是,也可以想象得到,由于古人的局限,在這些繁多的炮制方法中也會有一些方法是出于臆測,在實際應用中反而起到相反的效果。如張景岳就曾說附子制法“其中宜否,最當詳辨”,認為“若制以黃連,則何以藉其回陽?若制鹽水,則反以助其降性。若制以童便,則不免于尿氣,非惟更助其降,而凡脾氣大虛者,極易嘔噦,一聞其臭,便動惡心,是藥未入口,而先受其害,且其沉降尤速,何以達脾?” (《景岳全書·本草正·毒草部》附子條)又如清代吳儀洛對“用水浸、面裹煨令發(fā)拆之法”、“用甘草、鹽水、姜汁、童便煮者”,以及“市醫(yī)漂淡用之”,提出了批評意見。(《本草從新》)這些方法在古代存在爭議,孰是孰非,尚難定論,似宜保留下來并加以研究,通過研究使那些有益的方法最終保留下來。可是令人遺憾的是,可能出于簡化統(tǒng)一安全可控的需要,只保留下少數幾種產量銷量較大、適用面較廣的品種。
同時,由于近代以來醫(yī)事制度的變遷,中醫(yī)與中藥由過去的密不可分,變成現(xiàn)在中醫(yī)與中藥分家的局面,醫(yī)生由過去的能種植、采集、鑒識、炮制、應用中藥,到現(xiàn)在只懂臨床應用,而對種植、采集、鑒識、炮制等相關知識知之甚少,F(xiàn)狀是附子的品種已很少,負責采購的醫(yī)院藥劑科人員大概也未必了解多少附子的炮制知識,臨床醫(yī)生只會應用附子,除臨床之外的附子相關知識了解得也很淺薄,對附子的炮制方法基本不了解。以筆者為例,以前因為讀祝味菊、徐小圃先生的醫(yī)案,知道有黃附片這一品種,但具體是怎么回事,詢問了許多人都不清楚,很多中藥學專著甚至炮制學專著也沒有記載。其他一些有關采集、加工、炮制的知識,也是如此。后因進行附子的專題研究,又進一步查閱了很多專著,現(xiàn)在也只能說是大致有了了解。
所以,現(xiàn)在對于附子的炮制——這個在古代關系到附子的毒性和偏性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臨床醫(yī)生事實上是不了解,也不容易了解,了解了也無可奈何——因為中醫(yī)與中藥分家了。
-----------附子功效主治發(fā)微(上)
——《危癥難病倚附子》導論之三
邢斌
現(xiàn)代本草著作或中藥學教材一般將附子功效概括為: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除濕;主治概括為:亡陽欲脫,肢冷脈微,
陽痿宮冷,心腹冷痛,虛寒吐瀉久痢,陰寒
水腫,陽虛外感,風寒濕痹,陰疽瘡瘍。其實附子功效、主治甚廣,這樣的概括遠不能反映全貌。
一、附子具回陽救逆特效,亡陽證必用附子,且用作主藥。
二、附子具補火助陽卓效,陽虛證一般均可用附子,也應當用附子。
當然,陽虛證有具體表現(xiàn)的不同和程度輕重的差異,喜用附子者往往均用附子,通過配伍與劑量的調整來調整附子偏性的大小與方向。但是畏用附子者,往往用其他補火助陽藥來代替附子。筆者認為,古今文獻顯示附子可用于內外婦兒各科病癥所表現(xiàn)的陽虛證,附子既有卓效,應該用作陽虛證的主藥(或曰基礎用藥),再通過配伍與劑量的調整,使之恰如其分,而不應該畏而不用。
三、附子具有散寒卓效,寒邪入侵或寒從中生引起的證候一般均可用附子,也應當用附子。
這些證候,前者如中寒、寒氣
霍亂、寒氣
腹痛、寒氣
嘔吐、外感寒邪瀉、寒凝胃口而痛、寒痹,后者如寒積腹痛、積寒
泄瀉、
胃寒嘔吐。有關的病證未作詳盡查考,以上病證均引自《癥因脈治》一書,不過舉例而已。當然,寒邪入侵與寒從中生有時也不易區(qū)分,兩者的發(fā)生又往往基于患者的陽虛體質,特別是寒從中生與陽虛體質更有著明顯的因果關系,因此籠統(tǒng)的可以稱作“虛寒”。附子散寒、助陽均有卓效,因此對于“虛寒”是必選之品。
四、附子具有止痛功效,對于以疼痛為主要表現(xiàn)的病證起到對癥治療的目的。
附子具有止痛卓效,效果雖比川烏、
草烏略差,但毒副作用也略小。現(xiàn)代臨床所用一般都已經過炮制,常用劑量下這三味藥都是安全的,而效果基本也差不多。但附子還有補火助陽作用。故寒邪引起者(其實風寒濕邪引起的均可以,下文還要談到),附子、川烏、草烏均可用,嚴重者可聯(lián)合用;虛寒痛證,則附子更適合。對于熱邪引起的疼痛,通過配伍清熱藥,去附子之熱性,存附子止痛之用可也。當然川烏、草烏也可用。
-----------五、附子祛風、祛風濕、利水、化飲、燥濕、除痰、祛風痰、行氣化瘀功效的討論。
附子用于中風。中風,唐宋以前多從外風立論,唐宋以后以內風立論居多,元代王履將中風分為兩類,外風引起者為真中風,火、氣、痰引起者為類中風,近代以來則又多用平肝熄風之法治中風。觀唐宋前治中風的方劑,小續(xù)風湯類方可推為主方。小續(xù)風湯出《小品方》,由麻黃、
防己、人參、
黃芩、
桂心、甘草、
芍藥、芎窮、
杏仁、附子、防風、生姜組成。小續(xù)風湯的類方經筆者初步查找大致有35首。這些方劑主治不一,除治中風外,還有治療痹癥、
腳氣、驚風等病癥的。初步看來,主治中風的方劑有22首,而用附子的有12首。這些古方用附子是何用意,制方者并未作說明,明清作方論者有“附子直入少陰,搜逐在里之邪”,“陰yin寒疾,故佐以附子”,“用附子者,既可助補藥之力,又能濟麻黃以行表也”等解釋。這樣的解釋從字面看來,均能成立,但是否符合
續(xù)命湯治療中風這一對特定的方義與病機,還很難說。若從不用附子的10首續(xù)命湯類方來看,其中有9首均用石膏,石膏清熱與附子溫陽正相反,則“陰yin寒疾,故佐以附子”似可成立。但是前述用附子的方劑中有1首是附子與石膏同用的。則此方用附子又該作何解?再聯(lián)系到治中風較有名的方劑如三生飲(出《易簡方》,由
南星、川烏、生附、
木香組成)、桂心散(出《太平圣惠方》卷十九,異名如解語湯、資壽解語湯頗有名,由桂心、
羌活、防風、附子、
天麻、
羚羊角、
酸棗仁、甘草、
竹瀝組成)、羚羊角散(同名方甚多,含附子而治中風者有多首。藥味最少的是方出《太平圣惠方》卷三,名見《普濟方》卷八十九者,由羚羊角、
獨活、附子、生姜、竹瀝組成)、附子散(同名方甚多,含附子而治中風者有多首。藥味最少的是方出《圣濟總錄》卷六者,由附子、
白附子組成。)似乎附子治療中風還是比較常用的。那么,該怎么來概括附子的這一功效呢?能否說附子與麻黃、防風等一樣具有祛風功效?這是值得討論的。潘華信先生曾提出附子有化瘀逐血、疏通血絡的功效。結合《本經》附子“破癥堅,
積聚,血瘕”之說,這也是說得通的。筆者的意見是,說附子“祛風”,或“化瘀”,都可成立。因為“功效”只是根據“主治”而作的一個符合中醫(yī)習慣說法的概括,主治是本,功效是末。但是,由于功效可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所以功效排在前,主治置于后,人們誤以為功效是本,主治是末,以至于本末倒置了。所以筆者認為,了解附子能治中風,才是重要的。當然還需要進一步研討,附子何以能治中風,即到底是具有什么功效。但這是頗難的。因為中醫(yī)學的方法是黑箱的方法,人們不過是根據外在的表現(xiàn)來推斷它的內在機理?峙乱粫r間是不能明了的,倒不妨把“祛風”、“化瘀”兩種說法都予以保留。下面的討論也持這樣的基本思路。
前面提到附子有止痛功效。附子是治療痹癥、
頭痛的常用藥物。痹癥,一般認為由風、寒、濕、熱等病因引起,有行痹、痛痹、著痹、熱痹等區(qū)分。但事實上這些病因常是糾結在一起的,很難明確區(qū)分。因此,一般就把痹癥分作兩大類:風寒濕痹、
風濕熱痹。所以不能狹隘地把附子看作只治寒痹(即痛痹),事實上是風寒濕痹的要藥,而且正如前面已說過的,附子也可治風濕熱痹。而中藥書把治療痹癥的藥物稱作“祛風濕藥”,烏頭即歸入這一類。如前述,功效是基于主治的一種概括,那么也完全可以說附子有祛風濕的功效。至于《千金方》卷八的
附子酒是附子單味藥以酒漬之,《普濟方》稱能“祛風除濕,溫經絡散寒邪”,則把祛風濕、溫經散寒全說到了。至于說到頭痛,病因主要也有風、寒、濕、熱等區(qū)別。但考慮到頭痛久不愈稱頭風,說明古人還是頗重視風邪的,而治頭風的方劑附子很常用,且有單味附子外治沐頭中風,似也可說附子能祛風,當然按一般的認識說附子祛寒也未必說不通。古人就說過寒疾用附子逐寒,風疾用烏頭去風。(見《本草綱目》)但這說得過于絕對,也沒有臨床實用價值。
水濕痰飲本一體,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濕非溫不克。古來治水飲的方劑多借助附子辛溫之性,說附子利水、化飲應該可通,F(xiàn)代多位名醫(yī)用附子治療
濕溫取得了良好效果,筆者在《危癥難病倚仗附子》一書中有詳細介紹。傅夢商先生在暑濕郁蒸或
脾胃濕熱見脈濡舌黃時用附子辛熱走竄,開郁達邪,穿透濕熱屏障。孫浩先生治濕熱水腫,用附子燥濕通陽,濕化使熱無所附,陽通則小溲自利。看來,無論寒濕還是濕熱均可用附子以燥濕。吳綬說附子“逐冷痰”。古代還有不少治療
眩暈的方劑,也用附子,如附子湯(方出《普濟方》卷一一六,由生附子、生姜組成)治一切風疾痰眩,結合前面引用的三生飲,可認為附子能祛風、除痰,或曰祛風痰。
至于附子有行氣化瘀功效,似可從《本經》“破癥堅,積聚,血瘕”中悟出。后世治癥堅積聚的方劑用附子的很多!恫健肪矶樤ⅲㄓ蔀躅^、附子、
天南星組成)主治一切氣!短K沈良方》卷三之順元散(由烏頭、附子、天南星、木香組成)能溫里外,和一切氣,通血絡!侗静菥V目》附方用附子煎湯入
沉香汁,能升降諸氣,此即《醫(yī)方大成》順氣沉附湯。可見,說附子行氣化瘀還是可以成立的。
以上雖以較多篇幅討論了附子祛風、祛風濕、利水、化飲、燥濕、除痰、祛風痰、行氣化瘀等功效,但其實討論功效并非主要目的,真正要緊的是提供給我們用來概括功效的主治。附子的主治,是實實在在的,是臨床上最實際的東西。而我們之所以試圖概括功效,是為了便于把握綱領。
——本文是《危癥難病倚附子》導論的部分內容,與原文相比有所刪節(jié)
鏈接:http://jiranju.blogchina。com/5620126.html
-----------附子功效主治發(fā)微(下)
——《危癥難病倚附子》導論之四
邢斌
六、附子用于真寒假熱、寒熱錯雜、陰陽兩虛、
上熱下寒證以及引火歸原功效的討論
真寒假熱、寒熱錯雜、陰陽兩虛三種情況,純從理論上講,是無疑義的。既然人體是真寒,或一部分表現(xiàn)為寒象、陽虛的,自然可以用附子。這應是第三講已經包括的內容。所以,這些證候作為附子的主治,和附子治療這些證候時所擁有的功效,是沒有問題的。但是,這些證候的具體表現(xiàn),卻是一個疑難問題。而且還牽涉到古人其他相關術語的表述,和對有關方劑的理解,實際上并不那么簡單,需要特別加以討論。
真寒假熱,既有真假,就可知這是最疑惑人的,難辨別的。
寒熱錯雜,一般有寒實與實熱錯雜、寒實與虛熱(即陰虛)錯雜、虛寒與實熱錯雜、虛寒與虛熱(陰虛)錯雜四種情況。虛寒與虛熱(陰虛)錯雜也就是陰陽兩虛證。這些錯雜的證候的辨別也同樣不是件容易的事。
上熱下寒證,這是純從表現(xiàn)而言的一個概念,臨床主要見上部的熱與下部的寒并存。真寒假熱的戴陽、寒熱錯雜、陰陽兩虛均可表現(xiàn)為上熱下寒的情況。本質不一,而表現(xiàn)相似,自然難以辨識了。
再來看一個與之相關的概念——引火歸原。一般認為附子具有此功效。那么什么叫引火歸原?《簡明中醫(yī)辭典》對引火歸原的解釋是:“治療腎火上升的方法。腎火上升表現(xiàn)為上熱下寒、面色浮紅、頭暈
耳鳴、口舌糜爛、牙齒痛、腰酸腿軟、兩足發(fā)冷,舌質嫩紅,脈虛!憋@然,只要了解腎火上升的含義,就可知引火歸原的含義了。問題是,看了腎火上升的表現(xiàn),還是不能明白其本質到底是陰陽兩虛還是真寒假熱。其實,除了這辭典里的定義,還有人認為引火歸原是治療陰虛證的,那歧義就更多了。因此,引火歸原的確切涵義尚無定論,而這也就影響了我們對于附子的認識。
再有,一些方劑的功效主治也令人難以捉摸。比如通脈四逆加
豬膽汁湯,用豬膽汁,如果說是反佐,那么主治的還是真寒假熱證;如果理解為益陰,那就是治療陰陽兩虛重癥——陽
亡陰竭了。又比如,全真一氣湯(出《馮氏錦囊》)主治云“陰分焦竭,上實下虛,上熱下寒,陰竭于內,陽越于外,斑疹熱極煩躁,上喘下瀉。中風大病陰虛
發(fā)熱,
吐血咳喘,一切
虛勞重癥!逼渲髦蔚牡降资顷幪摗㈥庩杻商撨是陽脫(真寒假熱)?“陽越于外”,以及“虛陽浮越”這類術語到底是何所指?再如
金匱腎氣丸,歷來眾說紛紜,一般認為本方主治
腎陽虛衰證;有人認為本方引火歸原,主治虛陽上浮的真寒假熱證;也有人認為本方引火歸原,主治陰陽兩虛證。令人莫衷一是。
這些問題純從理論上講,還是容易明白的。但是實際看來,古人的表述、概念的真正內涵、辨識證候的具體指征,都還存在很多問題,現(xiàn)在看來還難以取得共識。筆者認為,只有經過全面系統(tǒng)地整理歷代文獻,才可能有一個比較清楚的認識。而這些文獻大多與附子有關,即涉及附子的本草、方劑、醫(yī)案文獻。現(xiàn)代醫(yī)家如吳佩衡、鄒云翔、賀鼎言諸先生對這些問題有較多實踐和探討,但還是不夠的,這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在這一講里,只作一個初步的引論,并不下結論。
七、附子用于氣虛證、血虛陰虧證、實熱證,助補益藥、清熱藥以增效的討論
虞摶說附子“能引人參輩并行于十二經,以追復其失散之元陽……引
當歸、芍藥、
川芎輩入血分行血養(yǎng)血,以滋養(yǎng)其虧損之真陰!睆埦霸勒f附子“善助參芪成功,尤贊術、地建效”。古人已有附子助其它藥物增效的認識。筆者再闡述如下。
附子可助補氣藥增效,用于氣虛證。因氣虛為陽虛之初,陽虛可由氣虛發(fā)展而來。故氣虛證除用補氣藥外,即可稍用附子溫煦其氣。附子也可助補血養(yǎng)陰藥增效,可用于血虛陰虧證。張景岳曾說“善補陰者,必于陽中求陰,則陰得陽升而源泉不竭”,
左歸丸中即用
鹿角膠。傅夢商先生常在養(yǎng)陰補血的基礎上少佐附子,治療血虛陰虧證。再舉王德光先生的一則醫(yī)案。曾治一
高血壓患者,一派陰虛陽亢之象,并無陽虛陰寒見癥,但用滋陰潛陽方劑無效,“無者求之”,加入小劑量附子,反起到“陽生陰長”的作用,使療效彰著。
附子與清熱藥同用的機會很多。一方面是患者表現(xiàn)為正虛邪實(即虛寒與實熱夾雜,這在前面已討論過)的局面,這是無疑義的。另一方面,考慮到正與邪是一對矛盾,扶助正氣有助于祛邪,也可考慮用附子。一般可以了解患者過去的體質情況,了解發(fā)病的經過,病程長短,再作出決斷。如果素體強健,且處于感受邪熱之初,一般不用附子。否則,可考慮用附子。比如一些
慢性感染性疾病,如表現(xiàn)為正虛(氣虛、陽虛為主)實熱的,自然可用附子;如不表現(xiàn)出正虛,只見實熱之象,但病程比較長,也可考慮用附子振奮人體正氣。有醫(yī)師用
黃連解毒湯加附子治療波伏熱12例取得良好效果。作者把附子的用法稱作“反佐”,但文章過短,令人不得要領。(見《中醫(yī)藥信息》,2004年第3期)但至少說明實熱證還是有附子的“試用機會”的。至于濕熱證和以疼痛為主要表現(xiàn)的熱證,也可用附子,前面已討論過。而附子與清熱藥的其它配伍方法將在第七講里詳細介紹。
八、關于附子用于熱證(假熱、挾熱、虛熱或實熱),是否具有雙向調節(jié)作用的討論
前面已經討論,附子可用于真寒假熱證(假熱)、寒熱錯雜證(挾熱),和純粹的熱證(虛熱或實熱)。換句話說,不管真熱假熱,附子均可用。但一般都承認附子藥性大熱,這里似乎存在著矛盾,F(xiàn)代有一位名醫(yī)干脆否定了附子性熱之說,這真有點驚世駭俗,他就是東陽金希聰先生。金先生援用大量仲景方劑及后世方證明,相反的癥候均可用附子治療,附子實有雙向相反、調整機能之功用,陰證陽證均堪應用。而“陰勝格陽”、“引火歸原”、“同氣相求”、“甘溫除大熱”諸說,是限于附子偏熱之說而作的不得已的解說。趙獻可以金匱腎氣丸一方治天下之病,大遭名家無限詆毀,亦因不明附子有消陰翳、制陽光相反之功也。金先生此論,聞所未聞,頗有點顛覆從前的味道。使我們警醒,使我們思路大開,使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以前的思路。不過,筆者有一點不同看法,即金先生引用的仲景方都是復方,雖治療相反的癥狀,卻可視作復方中其他藥物的效果,不能就認為附子有雙向調節(jié)的功效。且金先生引用的部分材料筆者還未能查找到原文。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就貿然否定金先生的觀點。相反,應予以重視,在全面占有古今文獻的基礎上,再進行深入探討,同時在臨床中加以試驗。在這里,只是把金先生的論點重點推介,希望引起讀者的重視和討論。
以上我們從八個方面,對附子的功效、主治作了比較細致深入的討論。如果小結一下,則附子的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功效可以肯定;祛風、祛風濕、利水、化飲、燥濕、除痰、祛風痰、行氣化瘀等功效相對可以確定;附子助補益藥、清熱藥以增效的作用、“引火歸原”的作用還是值得討論的;是否具有雙向調節(jié)功能,更是應該進一步深入研究的。
-----------附子應用指征的探討
————《危癥難病倚附子》導論之五
邢斌
通過前面的討論,我們可知附子的主治的確非常廣泛。一切陽虛證(包括亡陽證和各科各種病癥引起的陽虛證)、一切寒證、一切痛證(以寒為主)均必用或應當用附子。風、水、飲、痰、濕、氣滯、血瘀證均應當或可以用附子。氣虛、血虛可用附子,陰虛證也有試用附子的機會。實熱證中濕熱證可用附子,其它實熱證也有試用附子的機會。這里大致把運用附子的有把握程度,分作“必用”、“應(當)用”、“可(以)用”、“有試用的機會”四個層次。應用的指征則應該與主治相應。這里筆者特別要強調,附子的應用指征不能籠統(tǒng)地講,因為附子主治太廣,籠統(tǒng)地講根本不可能講清楚,所以應該是不同的主治之下有不同的應用指征。這里不得不提到前人總結附子應用指征的弊端——就是過于籠統(tǒng),乃至等同于陽虛證的辨證要點,其結果對于應用附子實際是不利的,反而可能起到限制附子應用的結果。
比如徐仲才先生總結徐小圃先生“用附子的指征是神疲,色光,肢清,脈軟,舌潤,小便清長,大便溏泄不化,但見一、二癥,便放手應用!焙笥终f“陽虛癥端倪既露,變幻最速,若疑懼附子辛熱而舉棋不定,必待少陰證悉具而后用,往往貽噬臍莫及之悔!毙煜壬懊嬲劦氖菓酶阶拥闹刚,后來不知不覺中把用附子的指征等同于陽虛證(而且是外感熱病中的陽虛證)的辨證要點了。這是習慣性思維的結果。再比如有學者分析吳佩衡先生用附子之指征,前面羅列了許多癥狀,最后總結其中“最重要的指征是:身寒肢冷,溺清便溏,口潤不渴,或渴喜滾飲而不多,口氣不蒸醫(yī)手,唇淡白或發(fā)青,舌質淡或夾青色,苔白或滑膩而潤,脈沉取無力,或沉、緊、弱者,均為附子之適應證候。另有辨識寒證之十六字訣:‘身重惡寒,目瞑踡臥,聲低息短,少氣懶言’亦為附子適應指征!鼻懊媪_列的癥狀實際上是從吳先生醫(yī)案中歸納出來的,是臨床的本來面貌,后面歸納的實際上是陽虛證的辨證要點了,最后又引用寒證十六字訣,說明作者心目中附子的應用指征就是虛寒證的辨證要點。這大概是束縛了大多數人的一個成見。
再來看徐仲才先生本人關于附子應用的一段話。在這段話里他表達了似乎矛盾的兩層意思:既云附子“功用則以扶陽為主”,又說“附子的適應范圍是很廣的”,“我應用附子時不一定要腎陽虛等諸證悉備”。特別說到“對于典型的陽虛病人,當用附子者,自必用之;對附子可用可不用的,只要無特別禁忌癥,我認為也可用;若確屬附子禁忌癥范圍的,則不宜用”,這“對附子可用可不用的,只要無特別禁忌癥,我認為也可用”其實已經蘊含著突破成見束縛的希望了,可惜沒能再深入細致地進一步研討,留下了表達含糊的遺憾。
應該說這的確是一個復雜錯綜的問題。所幸上兩講我們把附子功效主治分八個方面作了細致分析,如果把應用指征分別附于每個主治之下進行討論,不再籠而統(tǒng)之,相信能對附子的應用指征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
————以上是《危癥難病倚附子》導論的刪節(jié)版
-----------火神中醫(yī)與中醫(yī)原理(1-5)
http://37tcm。net/forum/viewthread.php?tid=29279&fpage=3
-----------《危癥難病倚附子——現(xiàn)代名醫(yī)應用附子經驗薈萃》內容提要
附子是中醫(yī)臨床的一味要藥、峻藥和猛藥。其性味辛溫大熱,善于溫陽,但又絕不限于用治陽虛證。實踐證明,無論是危急重癥,還是慢性疑難病,附子都發(fā)揮著重要的治療作用。正因為它應用范圍廣而療效卓著,因此受到古今眾多名醫(yī)的推崇。
但是,附子又是一味毒性很強的藥物,有的醫(yī)生談附子而色變,使其應用大受限制。如何安全、有效、充分、靈活地運用附子,盡最大可能地發(fā)揮其獨特作用,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本書廣泛收集、系統(tǒng)整理惲鐵樵、祝味菊、吳佩衡、徐小圃等69位現(xiàn)代名醫(yī)運用附子及附子復方的經驗,涉及附子的功效、主治、適應癥、配伍、劑量、毒性及其防治方法等諸多方面。具有資料收集全面、經驗挖掘獨特、研究涉及面廣的特點。卷首冠以導論,對相關問題作了系統(tǒng)闡述與探討,文中插入按語,或注解,或闡析,或歸納,或引申,或附以相關資料,或參以編者經驗,或提出探討意見。使本書不僅是一本資料匯編,而成為一部研究性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