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xué)中醫(yī)一年有余,自知功力不夠,不敢妄開粗方。然卻養(yǎng)成見病即思方策之陋習(xí),心中時常揣摸之。
余一親戚,女,46歲,略瘦。
自述:胃病史十年有余,西醫(yī)診治無數(shù),時好時壞,反復(fù)發(fā)作,痛苦異常。
當(dāng)下癥狀:
咸痰較多。食少納差,常感胃內(nèi)灼熱。
早晨起床后口苦反酸。
往來寒熱,熱即汗出,汗出立冷。午后益甚。
心中煩燥,精神不佳,嗜臥。
自胃脘至小腹,有氣脹感,按之則痛。左小
腹痛時按之硬。
自后腰到后背發(fā)病時即有脹痛之感。
少便數(shù),大
便秘結(jié),胃中似有水聲。
平時吃稀飯較舒服,干飯則難受。
把脈尚未入門,不敢造次,故無脈象。
曾有醫(yī)處以
麻仁丸,可暫緩一時,然停藥即如故。
余細思之,辨為太陰、少陰兼少陽并病,脾
腎陽虛,水氣上逆,法當(dāng)理氣行水,化痰襯濕,溫陽通絡(luò)。
擬方如下:
陳皮20
枳實10 生
姜10
茯苓10
桂枝10
白術(shù)12
柴胡18
芍藥10
半夏10
黨參10 炙
甘草10
炮
附子10
干姜10
按:《
傷寒論》
小柴胡湯癥后加減法云:若腹中痛者,去
黃芩加芍藥三兩。以此通脾絡(luò)而止腹痛,故將黃芩改為芍藥。
不知此方及劑量適當(dāng)否,請醫(yī)友及前輩們指點,末學(xué)在此先行謝過。
[
本帖最后由 groper 于 2009/8/3 22:12 編輯 m.f1411.cn/hushi/]
-----------仔細一看,同有
生姜與干姜,似不有妥。
“生姜散而不守,凡宜溫經(jīng)、散寒、發(fā)汗、行水之劑,宜生姜伍炮附子,如桂枝附子湯治風(fēng)寒濕痹,真武湯治陽虛夾水之癥。干姜守而不走,無泄邪、發(fā)汗、行水作用,故治
亡陽者,多用于干姜伍生附子!
上方應(yīng)去干姜,加大生姜用量15g,不知對否。
-----------這個病是腰椎病壓迫了腸胃的神經(jīng)所致,常見,不治腰椎,針藥罔效。
-----------我只是喜歡中醫(yī),不是醫(yī)生。我看了這個貼也想了大半天,試著分析了會兒,對錯勿怪呀…早晨起床口苦說明有肝膽之火.腹痛大便秘結(jié)可能是實癥,不知道是什么舌質(zhì)舌苔,有背痛痰咸的現(xiàn)象應(yīng)該有胃濕的存在,我綜合了一下心中也想了一個處方但不知道是否可行:
黃連6
梔子15半夏12茯苓20草
豆蔻9陳皮15甘草6
厚樸12枳實9
大黃6
蒼術(shù)12
[
本帖最后由 kingmax 于 2009/8/4 00:11 編輯 m.f1411.cn/pharm/]
-----------此癥可先與
大柴胡湯原方,觀其藥后反應(yīng)再定加減之法。
柴胡12 黃芩9 枳實12
白芍9 生姜9 姜半夏9
紅棗12 大黃6
-----------kingmax兄開的方我認為主要偏重在燥濕行滯瀉熱上面。而沒兼顧到陽氣的保護。
末學(xué)在此有不同的看法,在下認為無論的氣滯還是濕滯,在行氣化濕的同時,重點要注意陽氣的固護,方是治本之策。
對于胃實之證,當(dāng)是胃脘部硬痛,此女乃左小腹硬痛,應(yīng)是陽虛腸道津液失養(yǎng)所致。用小柴胡既調(diào)節(jié)樞機暢達,亦有通便之功。
不知對否,唐突之處還望海涵!
-----------張曹 兄之法有道理,我起先也是這樣想的?珊髞砜紤]到病人病史較長,素體必虛,故想先用溫法,慎用下法。若水道得調(diào),大便自通。若不通再考慮用此法。
-----------無脈診!但從“胃病史十年有余”可知“土”受損傷;“咸痰較多。食少納差,常感胃內(nèi)灼熱”咸為腎、痰為脾可知脾損及腎!笆成偌{差,常感胃內(nèi)灼熱”胃有實火則消谷,今反食少納差,可知胃內(nèi)灼熱為郁火無出路。“早晨起床后口苦反酸”知有肝熱!巴鶃砗疅幔瑹峒春钩,汗出立冷”少陽癥現(xiàn)。“心中煩燥,精神不佳,嗜臥。
自胃脘至小腹,有氣脹感,按之則痛。左小腹痛時按之硬。自后腰到后背發(fā)病時即有脹痛之感。少便數(shù),大便秘結(jié),胃中似有水聲。平時吃稀飯較舒服,干飯則難受!--------------------------------------個人以為木克土癥為本。治肝膽為主,調(diào)脾胃為輔。
-----------朱進忠 老先生喜歡用柴胡加
龍骨牡蠣湯。我認為可以參考: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出自《傷寒論》,為傷寒誤下“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可轉(zhuǎn)側(cè)者,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之少陽變證而設(shè),本方由柴胡、龍骨、黃芩、生姜、
鉛丹、
人參、桂枝、茯苓、半夏、大黃、牡蠣、
大棗組成。朱老在臨床運用中,在原方的基礎(chǔ)上去有毒的
鉛丹,加甘草,成為加減柴胡加龍骨牡蠣湯。該方藥物組成為柴胡lOg,半夏lOg,人參lOg,黃芩lOg,甘草6g,生姜3片,大棗5個,桂枝lOg,茯苓15g,大黃3g,龍骨15g,牡蠣15g,常用于治療胸滿煩驚,臥起不安,或頭暈
頭痛,或
失眠心煩,或易驚易恐,或精神抑郁,神情不安,或煩熱汗出,逆氣上沖,或心慌
心悸脈弦緊者。朱老常常應(yīng)用本方治療神經(jīng)官能癥、
癲癇、血管神經(jīng)性頭痛、
三叉神經(jīng)痛、
小舞蹈病、
腦血管意外后遺癥、美尼爾綜合征、
心律失常、冠心病、慢性
盆腔炎、
遺尿、
陽痿、
早泄、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
肩周炎、
更年期綜合征、失眠、
痤瘡等屬于肝郁氣滯,
上熱下寒,三焦運化失職證者。應(yīng)用本方大黃量不宜大,一般1__4g,最大不超過4g。或者用熟大黃。此方應(yīng)飯后服,以防止傷胃。
加減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中有小柴胡湯,可以疏肝膽,調(diào)樞機;黨參,桂枝,生姜,甘草,大棗助脾溫陽;半夏,生姜辛溫行散;龍骨,牡蠣潛陽鎮(zhèn)攝;大黃苦降通便,同時借助其通腑的作用使三焦氣機運行調(diào)暢。諸藥合而用之,清氣得升,濁氣得降,腑氣得通。其中龍骨,牡蠣雖有收斂之弊端,但卻有降陰之利,故與大黃合用,非但無澀便之害,而且有通便之利。古人常用
朱砂,
代赭石,石
決明用以治療陽氣上沖所致的頭暈頭痛,便秘,即鎮(zhèn)潛陽氣使大便通利,本方用龍骨、牡蠣、大黃即取此意。
-----------看來大家很熱心,意見也比較統(tǒng)一,肝膽有熱,損及脾腎。
我的方是小柴胡湯、芩桂術(shù)甘湯和桔枳甘湯的合方再加附子溫腎陽,用小柴胡湯解少陽,用芩桂術(shù)甘湯治脾虛水停,用桔枳甘湯和
胃散結(jié)。
陳皮20 枳實10 生姜10 茯苓10 桂枝10 白術(shù)12 柴胡18 芍藥10 半夏10 黨參10
炙甘草10 炮附子10
此方可能沒有突出重點要哪,歡迎大家開方,共同探討。
[
本帖最后由 groper 于 2009/8/4 18:43 編輯 www.med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