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稱(英文) | acne |
拚音 | CUOCHUANG |
別名 | 青年痤瘡,中醫(yī):肺風粉刺,粉疵,面皰,酒刺, |
西醫(yī)疾病分類代碼 | 皮膚科疾病, |
中醫(yī)疾病分類代碼 | |
西醫(yī)病名定義 | 痤瘡(acne)是一種毛囊皮脂腺的急性或慢性炎癥。有黑頭、丘疹、膿皰、結節(jié)、膿腫、囊腫和疤痕等多種損害,好發(fā)于面部和胸背部。常見的有尋常痤瘡和聚合性痤瘡。本病又稱青年痤瘡,多發(fā)生于青春期男女,常伴有皮脂溢出。青春期過后,大多自然痊愈或減輕。 |
中醫(yī)釋名 | |
西醫(yī)病因 | 痤瘡是一種多病因性疾病,其發(fā)病機理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可能由于青春期雄性激素增多,特別是雙氫睪丸酮的增加,使皮脂分泌增多,同時使毛囊皮脂腺導管角化栓塞,導致皮脂淤積于毛囊內而形成脂栓,即所謂粉刺黑頭或白頭。毛囊內的痤瘡桿菌,在富有營養(yǎng)并相對缺氧的環(huán)境內繁殖較快,并產(chǎn)生溶脂酶、蛋白分解酶和透明質酸酶。溶脂酶分解皮脂中的甘油三酸酯使其成為游離脂肪酸。游離脂肪酸、蛋白分解酶和透明質酸酶能破壞毛囊壁,使毛囊內含物進入真皮,從而引起毛囊皮脂腺的炎癥反應。此外,毛囊內寄生痤瘡丙酸菌;體內微量元素特別是鋅的缺乏或相對不足。遺傳也可能有一定關系。 |
中醫(yī)病因 | 本病的病因為肺氣不清,外受風熱;或為飲食不節(jié),過食肥甘厚味,胃熱上蒸;亦可為月經(jīng)不調,瘀滯化熱等。 |
季節(jié) | |
地區(qū) | |
人群 | 本病多見于15-30歲的青年男女。 |
強度與傳播 | |
發(fā)病率 | |
發(fā)病機理 | |
中醫(yī)病機 | 中醫(yī)認為痤瘡是內熱熾盛,外受風邪所致,但有肺熱、血熱、肝熱、陰虛內熱之分。膿皰等皮損屬于風熱、毒熱所致。囊腫性痤瘡聚合性痤瘡等炎性癥狀不明顯,慢性過程,為寒瘡寒瘍之癥。又如瘢痕性痤瘡可因氣滯血瘀所致。 |
病理 | 1.皮脂腺肥大,毛囊漏斗部及皮脂腺導管開口處角化過度,毛囊擴大,于毛囊口處形成黑頭,黑頭由角質細胞和皮脂組成。 2.毛囊周圍有以淋巴細胞為主的炎性浸潤,形成炎性丘疹。黑頭阻塞引起的毛囊內外繼發(fā)感染,可出現(xiàn)膿皰。黑頭或膿皰穿破毛囊壁進入真皮,可引起異物肉芽性反應,而形成結節(jié)。結節(jié)繼發(fā)感染,形成膿腫。長期炎性反應可使毛囊和皮脂腺遭到破壞發(fā)生纖維化,而形成疤痕的病理變化。 |
病理生理 | |
中醫(yī)診斷標準 | |
中醫(yī)診斷 | 根據(jù)病患的皮疹表現(xiàn),舌苔及脈象各家分型多不相同,大致可分為: 1.肺熱血熱 顏面部散在與毛囊一致的丘疹,色淡紅或呈膚色,稱白粉刺,有的其頂端呈黑色,稱黑頭粉刺,舌苔薄黃,脈數(shù)。 2.脾胃積熱 風疹呈紅色,宿食不消,脘腹脹痛,可伴有腹痛,大便秘結,舌苔黃膩,脈濡或滑數(shù)。 3.熱毒 皮損以丘疹、膿皰為主,周圍潮紅,自覺局部痛疼,膿皰破潰或吸收后可遺留暫時性色素沉著或凹陷性小瘢痕,舌苔黃燥,脈數(shù)。 4.血瘀痰凝 皮損以結節(jié)、囊腫為主,結節(jié)呈堅硬暗紅色,自覺疼痛,也可在深部聚集融合,呈青紫色,也可形成囊狀內含粘稠分泌物,壓之有波動感,愈后常形成瘢痕疙瘩,舌質紫暗,脈弦滑。 |
西醫(yī)診斷標準 | 尋常痤瘡診斷標準: (一)本病常見于青年男女,多在青春期開始發(fā)生。 (二)痤瘡以面、上胸、背部等處的粉刺、丘疹、膿皰等皮損為主要癥狀。 1.粉刺:初起為粟;蜥樋状笮∏鹫,呈與毛囊口一致的圓錐狀,毛囊口有栓塞,頭黑體白的半透明狀,擠壓時可出。 2.丘疹:皮脂腺口完全閉塞,形成丘疹,中央有黑頭粉刺,可形成炎癥性或非炎癥性的丘疹。 3.膿皰:在丘疹的基礎上感染,發(fā)生在丘疹頂部有膿皰,破潰后流出粘稠黃膿。 4.囊腫:皮損周圍形成大小不等的皮脂腺囊腫,正常皮色或暗紅色,按壓時有波動感,頂端可有黑頭,擠壓時可有血性或膠狀分泌物排出。 5.結節(jié):炎癥較深時,膿皰之壁加厚,形成淡紅或紫紅的結節(jié),或隆起呈半球或圓錐形,可長久存在,亦能逐漸吸收,亦有潰膿結疤或成竇道者。 以上諸種皮損,可數(shù)種同時存在,亦能互相轉化,多數(shù)病者伴有皮脂溢出。多數(shù)病者無自覺癥狀,若炎癥明顯時可引起疼痛及觸痛。 |
西醫(yī)診斷依據(jù) | 臨床診斷 1.多發(fā)生于青年男女,常伴有皮脂溢出。 2.好發(fā)于顏面、胸背及肩部,分布對稱。 3.皮膚有黑頭粉刺、白頭粉刺、丘疹、膿皰、結節(jié)、膿腫及疤痕等。 |
發(fā)病 | 本病多見于15~30歲的青年男女,開始出現(xiàn)皮疹的年齡城市可在10~12歲,農(nóng)村多在14~15歲。 |
病史 | |
癥狀 | |
體征 | 臨床表現(xiàn) 1.癥狀 (1)初起損害多為粉刺,可分為黑頭粉刺和白頭粉刺,黑頭粉刺亦稱為開放性粉刺,為明顯擴大毛孔中的小黑點,略高于皮面,是阻塞于毛囊口部的脂栓,其上端的黑點,系表皮排出的黑色素所致。加以擠壓,可見有頭部呈黑色而體部呈黃白色半透明的脂栓排出。白頭粉刺亦稱封閉性粉刺,為皮膚色或略紅色小丘疹,約針尖至針頭大小,毛囊開口不明顯或較狹窄,無黑頭,不易擠出脂栓,較易引起毛囊周圍炎癥。皮疹頂端可出現(xiàn)小膿皰,破潰或吸收后遺留暫時性色素沉著或小凹狀疤痕。少數(shù)嚴重者,除黑頭粉刺、丘疹、膿皰外,尚可見蠶豆至甲蓋大的炎性結節(jié)或囊腫。囊腫可化膿,形成膿腫,破潰后常形成竇道和疤痕。各種損害大小深淺不一,往往以其中一、二種損害為主。 (2)皮疹主要發(fā)生于顏面,尤其是前額、雙頰部、頦部,其次是胸背部、肩部皮脂腺豐富區(qū),偶爾也發(fā)生在其它部位。分布對稱,顏面中央尤其鼻部及眼眶周圍常不受侵犯。 2.體征:多數(shù)患者無自覺癥狀,若炎癥明顯時可出現(xiàn)疼痛及觸痛。 3.臨床分型 (1)丘疹性痤瘡:皮損以炎性丘疹為主,丘疹中央可有一個黑頭粉刺或是頂端未變黑色的脂栓。 (2)膿瘡性痤瘡:皮損以膿瘡,炎性丘疹為主。膿瘡多發(fā)生于丘疹頂端,破潰后可流出粘稠的膿液。 (3)囊腫性痤瘡:形成多數(shù)大小不等的皮脂腺囊腫,常繼發(fā)化膿感染,破潰流膿,形成竇道及疤痕。 (4)結節(jié)性痤瘡;膿皰性痤瘡炎癥部位較深,形成厚壁的結節(jié),呈淡紅色或紫紅色,大小不等,深淺不一。位置較深的可有明顯的隆起,呈半球形或圓椎形。若長期存在,有的逐漸吸收,有的化膿破潰形成疤痕。 (5)萎縮性痤瘡:丘疹或膿皰性損害破壞腺體而引起小的凹坑狀萎縮性疤痕。 (6)聚合性痤瘡:損害多形,有很多的粉刺、丘疹、膿皰、囊腫、膿腫及竇道、疤痕(萎縮或增生性疤痕)集簇發(fā)生,遷延不愈。 (7)惡病質性痤瘡:損害為針頭至蠶豆大的暗紅色或紫紅色丘疹、膿皰或結節(jié),質柔軟,并含有膿液及血液。不感疼痛,進展緩慢,經(jīng)久不愈。多見于身體虛弱的病人。 |
體檢 | |
電診斷 | |
影像診斷 | |
實驗室診斷 | |
血液 | 血沉快,血白細胞增高。 |
尿 | |
糞便 | |
腦脊液 | |
其他診斷 | |
免疫學 | 細胞免疫功能低下。 |
組織學檢驗 | |
西醫(yī)鑒別診斷 | 1.溴、碘引起的藥物疹:有用藥史,皮損為全身性,沒有典型的黑頭粉刺,發(fā)病年齡不限。 2.酒渣鼻:多于中年時期發(fā)病,尤以中年女性多見。皮損只發(fā)生于面部,且以中央部為主。損害較單純,常為彌漫性紅斑、丘疹、膿皰及毛細血管擴張。 3.職業(yè)性痤皰:常見于與焦油、機油、石油、石臘等經(jīng)常接觸的工作人員,可引起痤瘡樣皮炎,損害較密集,可伴毛囊角化,除局部外,尚可見于手背、前臂、肘部等接觸礦油部位。 4.顏面播散性粟粒狼瘡:多見于成人,損害為棕黃色或暗紅色半球狀或略平的丘疹,對稱分布于頰部、眼瞼及鼻唇溝,在下眼瞼往往融合成堤狀,病程緩慢。用玻片按壓丘疹時可顯示出黃色或褐色小點。 |
中醫(yī)類證鑒別 | |
療效評定標準 | 尋常痤瘡療效判定標準: 1.治愈:①粉刺、丘疹、膿皰等皮損均消失。②不再復發(fā)。 2.好轉:①粉刺、丘疹、膿皰等皮損大多消失。②少有復發(fā)。 |
預后 | 待青春期過后,即30歲以后多自然痊愈或癥狀減輕。 |
并發(fā)癥 | |
西醫(yī)治療 | 應改變飲食習慣,少食脂肪及糖類,避免飲酒及其他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及水果。常用溫水肥皂洗滌患處,不用手擠壓損害,可用器械壓出黑頭粉刺。避免使用含油脂較多的化妝品和長期使用碘化物、溴化物及皮質類固醇激素等藥物。 一、內用藥 (一)抗生素類 1.四環(huán)素,0.25g每日4次,連服10天,以后改為0.25己每日2次,維持2個月。 2.紅霉素,用法同四環(huán)素。0.25g,每日3次,連用1個月。 3.甲硝唑,0.2g每日3次,連用1個月。 (二)維生素類 1.維生素B族,常用約有維生素B220mg,每日3次,連服2個月。復合維生素B,每次2片,每日3次,口服。 2.維生素A,莓天15萬μ,連用4~8周;或維生素A每天15萬μ和維生素E每天0.3~0.6g,連用4~8周。 (三)維甲酸類 13-順維甲酸0.5~1mg/kg/日連服4~8周;維胺脂25mg,每日3次,連服30天。 (四)內分泌制劑 1.性激素:①乙烯雌酚1mg,每日1次,10日為1療程;若為女性病人,要在月經(jīng)后第5天開始使用。②絨毛膜促性腺激素500~1000U,每周2次肌肉注射或每周1次肺俞穴封閉。③黃體酮10mg和5mg,分別在月經(jīng)來潮前10天和前5天肌肉注射,對某些月經(jīng)前痤瘡癥狀加重的女病人常有效。④口服避孕藥物。性激素制劑不宜長期使用,有引起月經(jīng)紊亂和男性乳房發(fā)育等副作用。 2.抗雄性激素:①安體舒通片,每次20mg,每日3次,連服1個月。②甲氰咪胍片,每次0.2g,每日3次,連服1個月。 3.皮質類固醇激素:強的松片,每日30mg逐斬減量,或強的松與女性激素或強的松與抗雄性激素聯(lián)合使用,治療囊腫性及聚合性痤瘡。 (五)鋅制劑 目前有甘草鋅膠囊每次0.5g,每日3次飯后服,連服1個月。硫酸鋅片2片/次,日3次,口服。葡萄糖酸鋅片每次35mg,日3次,飯后服,連用1個月等。 二、外用藥 1.硫黃和雷瑣辛制劑:常用的有復方硫黃洗劑,5%硫黃霜、硫新霜和2%雷瑣辛酊劑。 2.抗生素類:1%紅霉素酒精,膚炎寧搽劑,1.5%紅霉素洗劑或溶液,1%氯霉素雷瑣辛酒精,2%氯霉素水楊酸酒精等,連用1~2月。 3.過氧化苯甲酰:5%~10%過氧化苯甲酰乳劑,連用1~2月。亦可與維甲酸或抗生素類聯(lián)合外用,既可增強療效,又可減少副作用。 4.維甲酸類:0.05%維甲酸霜或酒精,每天外搽1~2次,若局部有明顯刺激現(xiàn)象可暫停外用1~2天,然后繼續(xù)使用,可連用1~2個月。 三、其它療法 1.皮損內注射療法:去炎松混懸液0.05~O.1ml(10mg/ml),加普魯卡因少量,作結節(jié)、囊腫損害內注射,每次間隔1~2周,注射數(shù)次。 2.紫外線(紅斑)照射,或液氮冷凍(噴霧法或點涂)適應于結節(jié)性或囊腫性痤瘡。 3.激光照射:氦氖激光機25mw擴束照射,每區(qū)5~10分鐘,每次20~30分鐘,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 4.面膜和倒模:面膜是由藥物與聚乙烯醇等有機物結合而成,方法為涂少許成膜劑涂于面部,約1小時左右將膜揭去,根據(jù)病情可2~3天用1次。倒模則是將按摩、藥物及石膏倒膜塑形按一定程序進行的治療方法。目前較多地使用具有美容護膚作用的中藥或某些天然植物。 5.自血療法:抽自身肘靜脈血5ml,立即臀部肌注,每周1次,4~7次為1療程。 6.冷凍療法:以噴射法為主,噴口距皮損0.5~1cm,非炎性丘疹1~2秒,炎性丘疹2~3秒,結節(jié)囊腫3~5秒,均以治療后不起皰為度,每周1次。 7.磨削術:主要用于治療痤瘡遺留的凹陷性疤痕。 |
中醫(yī)治療 | 一、辨證選方 1.肺熱血熱 治法:宣肺清熱。 方藥:枇杷清肺飲,黃芩清肺飲加減。枇杷葉9g,黃芩9g,桑白皮9g,梔子9g,黃柏9g,知母9g,甘草3g,生地15g,連翹15g。水煎每日1劑,分2次服。 2.脾胃積熱 治法:清熱化濕通腑。 方藥:三黃丸合茵陳蒿湯加減。黃連3g,黃芩9g,茵陳15g,生山梔9g,生苡仁15g,生山楂15g,白花蛇舌草30g,生甘草3g。水煎每日1劑,分2次服。 3.熱毒 治法:清熱解毒 方藥:三花湯加減。銀花30g,紫花地丁30g,野菊花15g,黃芩9g,知母9g,白芷9g,赤芍9g,大力子9g,連翹9g,生甘草9g。水煎,每日1劑,分2次服。 4.血瘀痰凝 治法:和營化痰散結。 方藥:桃仁二陳湯加減。桃仁、制半夏、丹參、象貝母各9g,紅花6g,川芎6g,牡蠣30以先煎),吳茱萸15g,銀花12g,甘草3g。水煎,每日1劑,分2次服。 二、外治療法 1.蛇床子、地膚子、白鮮皮、明礬各60g。加水濃煎,趁熱擦洗患處,每次擦洗30分鐘,每日1~3次,連用10天,1劑藥可用6天。 2.鮮馬齒莧30g(干品減半),蒼術、蜂房、白芷各9g,細辛6g,蛇床子10g,苦參、陳皮各15g,加水煎沸取汁,趁熱洗患處,每日3~5次,連洗數(shù)日可愈。 3.丹參、地丁、當歸、白芷、半夏各30g。加水煎開15~20分鐘取汁備用。臉部先用溫鹽水(1%)洗凈,黑白粉刺,膿皰用針挑破擠凈,用手搓臉部有熱感,再用藥汁熱氣熏臉,后將2條新毛巾浸人藥液待溫度降到皮膚可適應時,撈出毛巾擰半干敷臉,每次30分鐘,每日2次。1劑藥夏天用2~3天,冬天用4~5天。 4.蝮蛇膽汁0.5ml加冷霜普通雪花膏500g混合均勻即成蛇膽霜。每日早晚用溫熱水洗臉后,均勻涂搽皮損處。 |
中藥 | 大黃zhe蟲丸,每服1丸,日服2次。散結靈,每服6g,日服2次。梔子金花丸,每服6g,日服2次。連翹敗毒丸,每服6g,日服2次。 |
針灸 | 1.針刺療法:局部取穴下關、頰車、攢竹,全身取足三里,合谷、豐隆、下關、三陰交。留針半小時。 2.耳針:方法是用三棱針消毒后對準耳前、耳后、內分泌、皮質下穴速刺出血,隔日1次,10次為1療程。 3.耳穴埋針:主穴膈穴,配穴肺穴,用皮內針埋入。 |
推拿按摩 | |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 | |
護理 | |
康復 | |
預防 | |
歷史考證 | 中醫(yī)學有關痤瘡的記載甚早,如《素問·生氣通天論》中己有記載。《醫(yī)宗金鑒·外科心法》稱本病為"肺風粉刺","此證由肺經(jīng)血熱而成,每發(fā)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腫痛,破出白粉汁"。中醫(yī)也有稱本病為"粉疵"、"面皰"或"酒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