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藥分類 |
西藥
|
作用分類 |
抗感染藥物\抗寄生蟲藥\抗吸蟲病藥及抗絲蟲病藥
|
英文名 |
Praziquantel
|
漢語拼音 |
|
別名 |
環(huán)吡異喹酮
|
藥物組成 |
|
性狀 |
白色或類白色結(jié)晶性粉末,味苦。熔點:136-141℃。能溶于多數(shù)有機溶劑中,不溶于乙醚和水。
|
功效 |
|
主治 |
本品為廣譜抗吸蟲和絳蟲藥物,對下述吸蟲病和絳蟲病的治療均有良好的療效,吸蟲病有:寄生在血管內(nèi)的日本、埃及和曼氏血吸蟲病;寄生肝膽管內(nèi)的華支睪吸蟲、后睪吸蟲和肝片吸蟲病;寄生在肺部內(nèi)的肺吸蟲病;寄生于小腸的姜片蟲,日本裂隙吸蟲病等。絳蟲病有:豬帶絳蟲、牛帶絳蟲、微小膜殼絳蟲病,以及由幼蟲所致的囊蟲病和裂頭蚴病等。從臨床治療效果來看,本品已成為治療上述寄生蟲病的首選藥物。
|
用途 |
|
方解 |
|
藥理作用 |
動物實驗證明,本品對血吸蟲、絳蟲、囊蟲、華支睪吸蟲、肺吸蟲、姜片蟲均有效。
本品對三種血吸蟲的成蟲均有明顯的減蟲作用。體外在濃度為0.3μg/ml時即能殺死蟲體,使血吸蟲肌細胞的通透性發(fā)生變化,導(dǎo)致蟲體攣縮;在低濃度下可使蟲體表皮產(chǎn)生空泡,妨礙葡萄糖的攝取,從而增加蟲體對內(nèi)源性糖原的消耗,使糖原明顯減少或消失;在0.01μg/ml時可完全抑制蟲卵的形成。對尾蚴、毛蚴有殺滅效力。
本品對絳蟲的驅(qū)蟲作用,是使蟲體漿膜對鈣離子通透性增加,引起肌肉極度攣縮與麻痹,從而使絳蟲隨腸蠕動,從糞便中排出。
|
體內(nèi)過程 |
口服后吸收迅速,80%以上的藥物可從腸道吸收。達到血藥濃度峰值時間為0.5-1小時,體內(nèi)分布以肝、腎、脂肪組織含量最高。在體內(nèi)轉(zhuǎn)化和排泄較快,主要經(jīng)肝代謝,t1/2約為1.5小時。服藥后24小時內(nèi)藥物及其代謝物幾乎全部排出,腎臟是排除本藥的主要臟器。多次給藥無蓄積作用。
|
劑型 |
片劑
|
規(guī)格 |
片劑:0.2g。
|
用法用量 |
1.血吸蟲病 口服一次劑量為10mg/kg,一日3次。急性血吸蟲病連服4日,慢性血吸蟲病連服2日。
2.華支睪吸蟲病 1次14mg/kg,1日3次,5日為一療程(總劑量210mg/kg)。
3.肺吸蟲病 每日75mg/kg,分3次服,3日為一療程。
4.絳蟲病、豬帶和牛帶絳蟲按10mg/kg,清晨頓服,1小時后服用硫酸鎂。微小膜殼絳蟲和闊節(jié)裂頭絳蟲病按15-25mg/kg,頓服。
5.囊蟲病 每日50-60mg/kg,3次分服,3-5天為一療程。
6.姜片蟲病 按10-15mg/kg,頓服。
|
不良反應(yīng) |
頭暈、頭痛、惡心、嘔吐、腹痛、腹瀉、乏力、四肢酸痛等,一般程度較輕,持續(xù)時間短,均可耐受,不需處理。少數(shù)病例出現(xiàn)心電圖改變,轉(zhuǎn)氨酶升高,偶可誘發(fā)精神失常及消化道出血等。
|
注意事項 |
1.治療寄生于組織內(nèi)的蠕蟲如血吸蟲、肺吸蟲、囊蟲等,由于蟲體死后釋放出大量的抗原物質(zhì),可引起發(fā)熱、嗜酸粒細胞增多,皮疹等,偶可引起過敏性休克,必須注意觀察。
2.彌漫型腦囊蟲病患者需住院治療,并給予地塞米松與脫水劑,以防治療后偶可因顱內(nèi)壓增高、急性腦水腫,引起腦疝而死亡。
3.嚴重心、肝、腎病患者及有精神病史者慎用。
4.哺乳期婦女于服藥期間,直至停藥后72小時內(nèi)不宜喂乳。
|
貯藏 |
避光,密閉保存。
|
備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