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書∶HT 與KT 通,氣上逆作聲之名也。古方皆以KT 為咳逆,諸書又多誤以咳嗽為咳逆,孫真人又誤以噦為咳逆,亦有書為吃逆者,皆誤也。KT ,于立切。
論
《內(nèi)經(jīng)》曰∶諸逆沖上,皆屬于火。丹溪曰∶KT ,病氣逆也,以其氣自臍下直沖,上出于口之名也。東垣謂火與元氣不兩立,又謂火為元氣之賊。古方悉以胃弱言之而不及火,且以丁香、柿蒂、竹茹、陳皮等劑治之。未審孰為降火,孰為補虛?人之陰氣根據(jù)胃為養(yǎng),胃土損傷則木來m.f1411.cn/shiti/侮之矣,謂之土敗木賊也。陰為火所乘不得內(nèi)守,木挾相火之勢,故其氣直沖清道而上。言胃弱者,陰弱也,虛之甚也,病者見此似為危證。根據(jù)正法而治之者,尚不能保其一、二,而況誤醫(yī)者乎。雖然,亦有因?qū)嵍鵀镵T 者,不可不審;蛞蝻嬍程^,填塞胸中,而氣不得升降者;蛴刑甸]于上,火起于下,而氣不得伸越者。有為傷寒熱病,陽明內(nèi)實,過期而失下,清氣不得升,濁氣不得降,以致氣不宣通而發(fā)KT 者。凡若此者,皆實證也。醫(yī)者宜專心致意,察審虛實而調(diào)治之,不可妄為處治,以夭人之天年也,幸甚。
脈法
脈浮而緩者,易治;弦急而按之不鼓者,難治。脈結(jié)或促或微,皆可治。脈代者危。右關(guān)脈弦者,木乘土位,難治。
方法
丹溪曰∶大率有痰,有氣虛,有虛火上沖,視有余不足治之。痰與食在上者吐之,人參蘆、稀涎散之類。
不足者補之,人參、白術(shù)煎湯下大補丸。
痰用陳皮、半夏,氣虛用人參、白術(shù),陰火用黃連、黃柏、滑石,或吐或補,隨證施治。
KT 逆自利,滑石、甘草、黃柏、芍藥、人參、白術(shù)、陳皮,加竹瀝服。
痢疾發(fā)KT ,用人參白術(shù)煎湯,調(diào)益元散頻服,自止。
□
(以上丹溪方法凡六條)
□
陳皮竹茹湯(活人) 治傷寒余熱未解,氣虛發(fā)KT 。
甘草(炙,一錢) 人參(二錢) 陳皮(去白,三錢) 青竹茹(四錢)
陳皮 半夏 干生姜 人參 通草(各一錢)
上細切,作一服,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渣溫服。
六君子湯(局方) 治痰挾氣虛發(fā)KT 。
陳皮(一錢) 半夏(一錢五分) 茯苓(一錢) 甘草(一錢) 人參(一錢) 白術(shù)(一錢五分)
上細切,作一服,加大棗二枚,生姜三片,新汲水煎服。
□
(丹溪活套)云∶凡傷寒發(fā)KT 有四證,不可不辨。有中氣不足,脈虛微,氣不相續(xù)而發(fā)KT 者,宜用補中益氣湯加生脈散、黃柏以降虛火,或少加附子,服之立愈。有陽明內(nèi)實,失下而發(fā)KT 者,宜大承氣湯下之而愈。有渴而飲水太過,成水結(jié)胸,而又發(fā)KT 者,宜小陷胸湯,或用小青龍湯去麻黃,加附子,治水寒相搏發(fā)KT ,大妙。有傳經(jīng)傷寒熱證,醫(yī)者誤用姜、桂等熱藥m.f1411.cn,助起火邪,痰火相搏而為咳逆者,宜用黃連解毒、白虎湯及竹瀝之類治之。
□
(祖?zhèn)鞣?
灸咳逆法∶乳根二穴,直乳下一寸六分,婦人在乳房下起肉處陷中,灸七壯即止,其效如神。
又氣海一穴,直臍下一寸半,灸三七壯,立止。
□
(醫(yī)案)
東陽李氏子,病傷寒陽明內(nèi)實,醫(yī)與補藥治而成發(fā)KT ,十日后召予。診其脈長而實大,與大承氣湯大下之,熱退而KT 亦止。
盤松周氏子,得傷寒證,七日熱退而KT 連聲不絕。舉家 徨,召予診其脈,六脈皆沉細無力,人倦甚。以補中益氣湯作大劑,加炮附子一錢,一日三帖,兼與灸乳根、氣海三處,當(dāng)日KT 止,脈亦充而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