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
《內(nèi)經(jīng)》曰∶積聚留飲,痞膈中滿,濕積霍亂吐下, 瘕堅(jiān)硬腹?jié)M,皆太陰濕土。乃脾胃之氣,積聚之根也!峨y經(jīng)》曰∶積者陰氣也,聚者陽氣也,故陰沉而伏,陽浮而動(dòng)。血之所積名曰積,氣之所聚名曰聚,故積者五臟所生,聚者六腑所成也。夫所謂積者陰氣也,其始發(fā)有常處,其痛不離其部,上下有所終始,左右有所窮處。謂聚者陽氣也,其始發(fā)無根本,其痛或隱或見,上下無所留止,痛發(fā)無所定位。是故肝之積名曰肥氣,在左脅下,如復(fù)杯,有頭足,久不愈,令人發(fā)咳逆 瘧連歲不已。心之積名曰伏粱,起臍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愈,令人煩心。脾之積名曰痞氣,在胃脘右側(cè),復(fù)大如盤,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發(fā)黃膽,飲食不為肌膚。肺之積名曰息奔,在右脅下,大如復(fù)m.f1411.cn/qixie/杯,久不愈,令人灑淅寒熱,喘咳發(fā)肺癰。腎之積名曰奔豚,在小腹,上至心下,若豚狀,或上或下無時(shí),久不愈,令人喘逆骨痿少氣。東垣曰∶《針經(jīng)》云∶其成積者,蓋厥氣生足 ,足 生脛寒,脛寒則血脈凝澀,故寒氣上入腸胃,所以腹脹,腹脹則腸外之汁沫迫聚而不得散,日以成積矣;蚴⑹扯囡媱t脾傷,或起居不節(jié)、用力過度則絡(luò)脈傷,陽絡(luò)脈傷則血外溢,血外溢則衄血,陰絡(luò)脈傷則血內(nèi)溢,血內(nèi)溢則便血,腸胃之絡(luò)脈傷則血溢于腸外,腸外有寒汁沫與血相搏,則凝聚而成積矣;蛲庵杏诤、內(nèi)傷于憂怒則氣上逆,氣逆則六 不通,溫氣不行,凝血蘊(yùn)裹不散,津液凝澀,滲著不去而成積矣。
又曰∶生于陰者,蓋憂思傷心。重寒傷肺,忿怒傷肝,醉以入房、汗出當(dāng)風(fēng)則傷脾,用力過度、入浴則傷腎,此內(nèi)外三部之所生病也。故《難經(jīng)》中說五積各有其名,如肝積曰肥氣,在左脅下如杯,而臍左有動(dòng)氣,按之牢若痛者是;無是,非也。余積皆然,治者當(dāng)察其所痛,以知其應(yīng),有余不足,可補(bǔ)則補(bǔ),可瀉則瀉,毋逆天時(shí),詳臟腑之高下,如寒者熱之,結(jié)者散之,客者除之,留者行之,堅(jiān)者削之,按之摩之,咸以軟之,苦以瀉之,全其真氣而補(bǔ)益之,隨其所利而行之,節(jié)飲食,慎起居,和其中外,可使必已。不然,徒以大毒之劑攻之,積不能除,反傷正氣,終難復(fù)也,可不慎歟。
脈法
《脈經(jīng)》曰∶脈來細(xì)而附骨者,積也。在寸口,積在胸中。微出寸口,積在喉中。在關(guān)上,積在臍傍。在關(guān)中,積在心下。微下關(guān),積在少腹。尺,積在氣沖。脈出在右,積在右。脈出在左,積在左。脈兩出,積在中央。各以其部處之也。(在關(guān)中,一作上關(guān)上。)
脈來小沉而實(shí)者,胃中有積聚,不下食,食則吐。
肺積,脈浮而毛,按之辟易。
心積,脈沉而芤,上下無常處。
脾積,脈浮大而長。
肝積,脈弦而細(xì)。
腎積,脈沉而急。
脈沉重而中散者,因寒食成積。
脈左轉(zhuǎn)而沉重者,氣癥積在胸中。
脈右轉(zhuǎn)出不至寸口者,內(nèi)有肉癥也。
方法
丹溪曰∶塊乃有形之物,氣不能成形,痰與食積、死血也。在中為痰飲,在右為食積,在左為死血。大法咸以軟之,堅(jiān)以削之,行氣開痰為主。
治積塊方,用海石、三棱、莪術(shù)、香附(以上俱用醋煮)、桃仁、紅花、五靈脂之類為丸,石 白術(shù)湯下。
黃蜀葵根煎湯,入人參、白術(shù)、青皮、陳皮、甘草梢、牛膝,煎成膏,入細(xì)研桃仁、玄明粉各少許,熱飲之,二服當(dāng)見塊下。病重者,須補(bǔ)接之后,加減再行。
石 ,去痰積食積,洗滌垢膩有功。
瓦壟子,能消血塊,次消痰。(瓦壟子,即蚶殼也。盧尚書移鎮(zhèn)嶺南,改蚶名瓦壟子,以其殼上有棱如瓦屋,故名之耳。出領(lǐng)表異錄。)
積塊不可專用下藥,徒損其氣,病亦不去,當(dāng)消導(dǎo)使之熔化,其死血塊去,須大補(bǔ)。
□
(以上丹溪方法凡六條)
□
三圣膏 貼積塊。
用未化鍛石半斤為末,瓦上炒微紅,提出候熱稍減,入大黃末一兩,炒熱仍提出,入桂心末五錢,略炒,以米醋熬成膏,濃攤烘熱貼之。
琥珀膏
阿魏丸 治肉積成塊。
上以下三味為細(xì)末,以阿魏用米醋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脾胃虛者,以白術(shù)三錢,陳皮、茯苓各一錢,煎湯送下。一方,加半夏一兩(以皂角同煮透,曬干用),石 三錢。又一方,以醋煮神曲糊為丸,無連翹。又一方,既兼諸方,而又有栝蔞、貝母、南星、風(fēng)化硝、胡黃連、萊菔子、麥 面,姜汁浸蒸餅為丸,治諸般積聚,用者更宜詳之。
小溫中丸 俱治食積成痞塊,面色痿黃,肌膚虛腫,飲食無味等證。(二方俱見黃膽門。)
凡婦人腹中有塊,多屬死血。
一方 治婦人死血、食積、痰飲成塊,在兩脅動(dòng)作,雷鳴嘈雜,眩運(yùn)身熱,時(shí)作時(shí)止。
黃連(一兩五錢,一半以吳茱萸五錢同炒,去茱萸。一半以益智五錢同炒,去益智) 萊服子(一兩五錢,炒) 臺芎梔子 三棱 莪術(shù)(醋煮) 麥曲(炒) 桃仁(去皮尖,各五錢) 香附(童便浸焙干) 山楂(各一兩)
上為細(xì)末,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姜湯下。
一方 治婦人血塊如盤,有孕難服峻藥。
香附(四兩,醋煮) 桃仁(一兩,去皮尖,另研) 海石(二兩,醋煮) 白術(shù)(一兩)
上為細(xì)末,神曲糊丸服。
凡痞塊在皮里膜外,須用補(bǔ)氣藥及香附開之,兼二陳湯,先須斷濃味為要。
倒倉法∶
用肥嫩黃牡牛肉二、三十斤,切成小片,去筋膜,長流水煮糜爛,以布濾去渣滓,取凈汁,再入鍋中,慢火熬至琥珀色,則成劑矣。令病者預(yù)先斷欲食淡,前一日不食晚飯。設(shè)密屋一間,明亮而不通風(fēng)處行之,置穢桶及木瓦盆貯吐下之物,一瓷瓶盛所出之溺。令病者入室,以汁飲一杯,少時(shí)又飲一杯,積數(shù)十杯,寒月則重湯溫而飲之,任其吐利。病在上者欲其吐多,病在下者欲其利多,病在中者及在上復(fù)在下者,欲其吐利俱多,全在活法而為之緩急多寡也,視所出之物,必盡病根乃止。吐利后必渴甚,不得與湯,以所出之溺飲之,名輪回酒,非惟可以止渴,抑且可以蕩滌余垢。行后倦睡,覺饑,先與稠米飲,次與淡稀粥,三日后方可與小菜羹,次與略濃粥、軟飯。調(diào)養(yǎng)半月或一月,自覺精神煥發(fā),形體輕健,沉 悉能痊矣。其后,須忌牛肉數(shù)年。夫牛,坤土也。黃,土之色也。以順為性而效法乎干以為功者,牡之用也。肉者,胃之藥也。熟而為液,無形之物也,橫散入肉絡(luò),由腸胃而滲透肌膚,毛竅爪甲無不入也。積聚久則形質(zhì)成,根據(jù)附腸胃回薄曲折處,以為棲泊之窠臼,阻礙氣血津液,熏蒸燔灼成病,自非刮腸刮骨之神妙,可以銖兩丸散窺犯其藩墻戶牖乎。肉液之散溢,腸胃受之,其濃皆倍于前,有似乎腫,其回薄曲折處,肉液充滿流行,有如洪水泛漲,其浮槎陳朽皆推逐蕩漾,順流而不可停留。在表者因吐而汗,其清道者自吐而涌,濁道者自泄而去,凡屬滯礙一洗而盡。
牛肉全重濃和順之性,盎然渙然,潤澤枯槁,補(bǔ)益虛損,寧無精神煥發(fā)之樂乎。正似武王克商,散財(cái)發(fā)粟,以賑殷人之仰望也。其方得于西域之至人,凡人于中年后行一、二次,亦卻疾養(yǎng)壽之一助也。
夫倒倉法,全借自飲輪回酒十?dāng)?shù)杯,以祛逐余垢,迎接調(diào)勻新布榮衛(wèi),使臟氣盲膜生意敷暢,有脫胎換骨之功也。
多嫌其穢,因致中輟而功虧一簣。若非明物理、通造化者,其肯視為美醞良味乎。(此段乃丹溪與人書簡所論也。)
愚按∶《內(nèi)經(jīng)》謂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今詳此法名為倒倉,謂傾倒倉廩之陳腐也。其論中反復(fù)叮嚀m.f1411.cn/zhuyuan/之意,無非只為腸胃中痰積膠固,及化生諸般奇形之蟲,誠恐痼疾難療。愚常屢試明驗(yàn),惟脾胃與大小腸有食積痰飲,而為腹痛、痞癖、食瘧、黃胖、痞滿、惡心、噯氣、嘈雜、吞酸等證,行之無不應(yīng)手獲效。其余一應(yīng)氣血虛損,與夫反胃膈噎、鼓脹癆瘵、大風(fēng)真病已成,及肥白氣虛之人,或一切證候脈虛軟無力者,切不可輕試,以自招咎愆。丹溪有謂咯血吐紅久病,嘗用此法而愈者,蓋必其人胃中痰火太盛,而真氣壯實(shí)未虧,亦在丹溪之高見,親手用之則可。今人效顰,而妄以似是而非者行之,是乃徒取誚于他人,而反謗以丹溪之法不堪信也,慎之慎之!
廣術(shù)潰堅(jiān)湯(東垣) 治有積塊,堅(jiān)硬如石,形大如盤,令人坐臥不安,二便澀滯,上氣喘促,或通身虛腫,中滿腹脹。(方見腫脹門。)
半夏濃樸湯(東垣) 治證同前。(方見腫脹門。)
散聚湯(三因) 治九氣積聚,狀如 瘕,隨氣上下,發(fā)作有時(shí),心腹 痛,攻刺腰脅,小腹 脹,大小便不利。
半夏 檳榔 川歸(各四分) 陳皮 杏仁(去皮尖另研) 桂心(各一錢) 茯苓(一錢) 甘草(炙) 附子(炮) 川芎(各五分) 枳殼(麩炒) 濃樸(姜制) 吳茱萸(湯泡去梗,焙干,各一錢五分) 大黃(酒拌濕蒸,五分或一錢 大便利即去之)
上細(xì)切,作一服,加生姜三片,水二盞,煎至一盞,溫服。
大七氣湯(濟(jì)生方) 治積聚,狀如 瘕,隨氣上下,發(fā)作有時(shí),心腹 痛,上氣窒塞,小腸脹滿。
益智 陳皮 京三棱 蓬術(shù) 香附子(炒,各一兩五錢) 桔梗 肉桂 藿香葉 甘草(炙) 青皮(各二錢半)
上 咀,每服五錢,水煎。
硝石丸(千金) 止可磨塊,不令人困,須量虛實(shí)用之。
硝石(六兩) 大黃(八兩,另研) 人參 甘草(各三兩)
上為細(xì)末,以三年陳米醋三升,置瓷器中,以竹片作準(zhǔn),每入一升作一刻,先入大黃,不住手?jǐn),使微沸,盡一刻,乃下余藥,又盡一刻,微火熬使可丸,如雞子黃大,每服一丸,白湯化下,或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服后,下如雞肝或如米泔赤黑色等物乃效。下后,忌風(fēng)冷,宜軟粥將息。
妙香丸(局方) 治久年陳積。(方見火門。)
導(dǎo)氣枳殼丸 治氣結(jié)不散,心胸痞痛,逆氣上攻。分氣逐風(fēng),功莫盡述。
枳殼(去穣麩炒) 木通 青皮 陳皮(并去白) 桑白皮(炒) 萊菔子(炒) 白丑(炒) 黑丑(炒) 莪術(shù)(煨) 茴香(炒) 京三棱(炮)
上各等分,為細(xì)末,姜汁調(diào)面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煎橘皮湯下。
木香三棱丸(河間) 治一切氣悶,胸膈痞滿,榮衛(wèi)不和,口吐酸水,嘔逆惡心,飲食不化,脅肋疼痛。無問久新,并皆治之。
青木香 破故紙 茴香 黑丑 甘遂 芫花 大戟 京三棱 蓬莪術(shù)(炮) 川楝子 葫蘆巴 巴戟(以上各一兩)
巴豆(不去油,二分) 陳倉米(三合,與巴豆一處同炒黑) 砂仁(一兩五錢)
上細(xì)切,用好米醋二升,除砂仁、木香外,余藥入醋中浸一宿,入鍋內(nèi)煮,醋盡干為度,同木香、砂仁為細(xì)末,醋煮面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丸或七丸,食后服,看虛實(shí)大小加減丸數(shù),隨湯水任下。
草豆蔻(麩裹煨) 白術(shù)(各一兩) 大麥 神曲(各炒) 黃芩(炒) 半夏(各五錢,湯炮七次) 枳實(shí)(炒,二兩) 陳皮 青皮 干生姜(各二錢,炒) 炒鹽(五錢)
上為極細(xì)末,湯浸蒸餅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一百丸,熟水下。
愚按∶此方乃飲酒過度,恣食寒涼之物,有 癖積飲在胸腹間作痛者之所宜也。
肥氣丸 治肝之積,名曰肥氣,在左脅下,如復(fù)杯,有頭足,久不愈,令人發(fā)咳逆 瘧,連歲不已。
濃樸(姜制,五錢) 黃連(七錢) 柴胡(二兩) 川椒(四錢,炒,去合口者) 巴豆霜(五分) 干姜(泡,五分) 川烏(炮,二分) 皂角(去皮弦,炙,一錢五分) 白茯苓(一錢五分) 廣莪術(shù)(炮,二錢五分) 人參(二錢五分) 甘草(炙,三錢) 昆布(酒洗,二錢五分)
上件除茯苓、皂角、巴豆霜另研末外,諸藥共為極細(xì)末和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初服二丸,一日加一丸,二日加二丸,漸漸加至大便微溏,再從二丸起加服之,周而復(fù)始,積減大半,勿服。
伏梁丸(東垣) 治心之積,名曰伏粱,起臍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愈,令人煩心。
黃連(一兩五錢) 濃樸(姜制) 人參(各五錢) 黃芩(三錢,炒) 桂枝(一錢) 干姜(炮) 菖蒲 巴豆霜(各五分) 紅豆蔻(二分) 川烏頭(炮,五分) 茯神 丹參(炒,各一錢)
上件除巴豆霜外,為細(xì)末,另研巴豆霜旋入末和勻,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服如上法,淡黃連湯下。
痞氣丸(東垣) 治脾之積,名曰痞氣,在胃脘,復(fù)大如盤,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發(fā)黃膽,飲食不為肌膚。
濃樸(姜制,四錢) 黃連(八錢) 吳茱萸(三錢) 黃芩(二錢,炒) 白茯苓(去皮) 人參(去蘆) 澤瀉(各一錢) 川烏(炮,五分) 川椒(五分,炒) 茵 (酒炒) 干姜(炮) 砂仁(各一錢半) 白術(shù)(二分)
巴豆霜(四分) 桂皮(四分)
上件,除巴豆霜另研、茯苓另末旋入外,同為細(xì)末和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服如上法,淡甘草湯下。
息奔丸(東垣) 治肺之積,名曰息奔,在右脅下,大如復(fù)杯,久不愈,令人灑淅寒熱,喘咳發(fā)肺癰。
濃樸(姜制,八錢) 黃連(炒,一兩三錢) 干姜(炮) 白茯苓(去皮) 川椒(炒,去合口者) 紫菀(各一錢五分) 川烏(炮) 桔梗(去蘆) 白豆蔻(去殼) 陳皮(去白) 京三棱(醋煮) 天門冬(去心,各一錢)
人參(二錢) 青皮(五分,去白) 巴豆霜(四分)
上件,除茯苓、巴豆霜各另研旋入外,同為細(xì)末和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服如上法,淡姜湯送下。
以上四方,秋冬加濃樸,減黃連四分之一。
奔豚丸 治腎之積,名曰奔豚,發(fā)于小腹,上至心下,若豚狀,或上或下無時(shí),久不愈,令人喘逆骨痿少氣,及治男子內(nèi)結(jié)七疝,女人瘕聚帶下。
濃樸(姜制,七分) 黃連(五錢,炒) 白茯苓(去皮) 澤瀉 菖蒲(各二錢) 川烏(炮) 丁香(各五分)
苦楝(酒煮,三錢) 玄胡索(一錢五分,炒) 全蝎(去毒尾) 附子(炮) 獨(dú)活(各一錢) 肉桂(一分,去粗皮) 巴豆霜(五分)
上件,除巴豆霜、茯苓各另研為末旋入外,共為細(xì)末和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淡鹽湯下,服如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