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hù)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xué)考研
醫(yī)學(xué)論文
醫(yī)學(xué)會(huì)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shù)語標(biāo)準(zhǔn)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yīng)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xué)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xué)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教程 > 正文:圣濟(jì)總錄 59 暴渴 上課筆記
    

圣濟(jì)總錄教程:59 暴渴

卷第五十九 暴渴暴渴論曰暴渴緣熱甚腠理開,汗大泄而津液暴燥。故渴而引飲,小便利者,不能為害,若三焦不和,心肺壅熱,胃中干燥,渴而小便不利者,須防變飲證,不可不察。治心脾壅滯,暴渴引飲。茯苓湯方赤茯苓(去黑皮) 澤瀉 白術(shù) 黃連(去須) 桂(去粗皮) 甘草(…

卷第五十九 暴渴

暴渴

論曰暴渴緣熱甚腠理開,汗大泄而津液暴燥。故渴而引飲,小便利者,不能為害,若三焦不和,心肺壅熱,胃中干燥,渴而小便不利者,須防變飲證,不可不察。

治心脾壅滯,暴渴引飲。茯苓湯方

赤茯苓(去黑皮) 澤瀉 白術(shù) 黃連(去須) 桂(去粗皮) 甘草(炙銼各一兩) 大黃(生用半兩)
上七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半,入小麥半匙,煎至一盞,去滓溫服,不拘時(shí)治內(nèi)熱暴渴不止。枳實(shí)湯方

枳實(shí)(去瓤麩炒) 茯神(去木) 葛根(銼) 石膏(各二兩半)
上四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溫服,不拘時(shí)。

治心脾壅盛,暴渴飲水。黃連散方

黃連(去須) 葛根(銼各二兩) 大黃(銼炒半兩) 枇杷葉(拭去毛炙一兩) 麥門冬(去心焙一兩半)
上五味,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溫水調(diào)下,不拘時(shí)。

治心脾虛熱,暴渴不已。地骨皮湯方

地骨皮 栝蔞根 黃連(去須) 麥門冬(去心焙) 黃芩(去黑心各一兩) 茯神(去木)遠(yuǎn)志(去心各三分) 甘草(炙銼半兩) 石膏(碎二兩)
上九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shí)。

治暴渴,煩躁飲之。麥門冬湯

麥門冬(去心焙四兩) 知母(焙三兩) 凝水石(一兩半) 青竹茹(揉如雞子大兩塊碎切)
上四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shí)。

治暴渴,咽燥口干引飲。秦艽湯方

秦艽(去苗土二兩) 甘草(炙半兩)
上二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shí)。

治暴渴。地骨皮湯方

地骨皮 栝蔞根(各一兩半) 黃連(去須) 土瓜根 麥門冬(去心焙) 車前子(各一兩)
上七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半,入生地黃半分切,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拘時(shí)。

治虛躁暴渴。烏梅散方

烏梅肉(焙) 麥門冬(去心焙各一兩半) 生干地黃(焙三兩) 甘草(炙一兩)
上四味,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溫?zé)崴{(diào)下,不拘時(shí)。

治暴渴。黃耆湯方

黃耆(銼) 栝蔞根(各一兩) 赤茯苓(去黑皮) 甘草(炙各半兩) 麥門冬(去心焙一兩
上五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拘時(shí)。

治暴渴,飲水不止,頭面虛浮。桑根皮湯方

桑根白皮(銼) 麥門冬(去心焙) 石膏(碎各二兩) 赤茯苓(去黑皮) 黃芩(去黑心)栝蔞根(各一兩半) 梔子仁(半兩) 土瓜根(一兩)
上八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拘時(shí)。

治暴渴煩熱。蘆根湯方

蘆根(銼) 麥門冬(去心焙) 栝蔞根 地骨皮(各一兩) 白茅根(銼) 石膏(碎各一兩)
上九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生一棗大拍碎,小麥半合,竹葉二七片,煎至八分,去滓,招生簡章食后溫服。

治暴渴心煩,口舌干燥。柴胡湯方

柴胡(去苗) 烏梅肉(炒各二兩) 甘草(炙一兩) 麥門冬(去心焙一兩半)
上四味粗搗篩,每服四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拘時(shí)。

胃熱

論曰胃氣實(shí)則生熱,熱則土氣內(nèi)燥,津液不通,咽膈煩滿,故渴而引飲,內(nèi)經(jīng)謂脾氣熱,則胃干而渴,蓋藏真濡于脾,脾合為胃行其津液者也,脾既受熱,津液不濡于胃。胃干則不止也。

治胃干渴不止,飲水。枸杞根湯方

枸杞根 栝蔞根 麥門冬(去心生) 黃連(去須各一兩半) 土瓜根(干者) 知母 車前子(去土各一兩)
上七味,銼如麻豆,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生地黃半分切,同煎至八分,去滓溫服,日三。

治胃熱渴。豬肚丸方

豬肚(一枚凈洗去脂膜滓穢) 黃連(去須五兩) 栝蔞根(四兩) 茯神(去木) 麥門冬(去心焙各二兩) 知母(銼三兩) 白粱米(凈洗五兩)
上七味,先搗羅下六味為末,內(nèi)豬肚中,線縫口,安甑中蒸,蓋甑無令泄氣,候極爛,乘熱細(xì)切肚并藥,木臼內(nèi)搗勻,可丸即丸。若硬即入煉蜜同搗。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煎粟米飲下,不拘時(shí)候。日再服,漸加至四十丸。

治脾胃有熱,煩渴不止。黃連羊乳丸方

黃連(去須別搗四兩) 生栝蔞根(去皮半斤研生布絞汁) 生地黃(半斤凈洗研生布絞汁)
上四味,取地黃栝蔞汁羊乳和黃連末,丸如綠豆大,每服三十丸,煎小麥湯下。

治胃熱干渴。甘草湯方

甘草(炙銼) 栝蔞根(各二兩) 麥門冬(去心焙二分) 半夏(湯洗去滑七遍曝干麩炒二兩
上四味,粗搗篩,先以水二盞,淘小麥半合,煎至一盞半,去麥下藥末五錢匕,大棗二枚劈破,生地黃半錢,生姜一棗大拍破,再煎至八分,去滓溫服。日再。

治胃中干渴。栝蔞根湯方

栝蔞根(三兩) 知母(焙二兩) 甘草(炙銼) 人參(各一兩)
上四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下白蜜少許攪勻,不拘時(shí)候服,日可數(shù)服。

治胃渴引飲,泄熱茯神湯方

茯神(去木二兩) 栝蔞根 麥門冬(去心焙各五兩) 知母(銼) 葳蕤(各四兩)
上五味,粗搗篩,先以水三盞,淘小麥一匙,淡竹葉五十片洗切,同煮至一盞半。去滓下藥末四錢匕,棗二枚劈破。生地黃半分,同煎至一盞,去滓溫服。日三。

治胃干渴。黃耆湯方

黃耆(去苗銼) 茯神(去木) 栝蔞根 甘草(炙) 麥門冬(去心焙各一兩半) 生干地黃
上六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日三。

久渴

論曰消渴之病,本于腎氣不足,下焦虛熱,若病久不愈者,邪熱蘊(yùn)積,營衛(wèi)澀滯。精血衰微,病多傳變,宜知慎忌,凡忌有三,一飲酒,二房室,三咸食及面。又消渴病經(jīng)百日以上者,當(dāng)忌灸刺,若灸刺則瘡上漏水,變成疽矣。

治久消渴,飲水不絕。腎瀝湯方

遠(yuǎn)志(去心) 人參 澤瀉 熟干地黃(焙) 桂(去粗皮) 當(dāng)歸(切焙) 赤茯苓(去黑皮) 二兩半)
上一十二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三盞,先煮羊腎一具,取二盞,去腎入藥。并大棗三枚劈破,生姜半分切,同煎取一盞半,去滓分溫二服,不拘時(shí)候。

治久消渴。麥門冬丸方

麥門冬(去心焙) 赤茯苓(去黑皮) 黃連(去須) 黃芩(去黑心) 石膏( ) 葳蕤人參升麻 龍膽 栝蔞根 枳殼(去瓤麩炒) 生姜(切焙) 枸杞根皮(洗切各一兩)
上一十三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粟米飲下,不拘時(shí)候。

治久消渴不止。升麻丸方

升麻 黃芩(去黑心) 麥門冬(去心焙各五兩) 生干地黃(焙三兩) 栝蔞根(七兩) 苦
上九味,搗羅為末,以生牛乳汁和,眾手速丸,梧桐子大,曝干,每服三十丸,粟米飲下,不拘時(shí)服,漸加至五十丸。

治久消渴內(nèi)燥,引飲不已。黃連散方

黃連(去須) 白石脂(研各一兩半) 丹(研一兩) 栝蔞根(三兩)
上四味,搗研羅為細(xì)散,每服二錢匕,漿水調(diào)下,日三服。

治腎虛燥久消渴不止。澤瀉丸方

澤瀉 蓯蓉(酒浸切焙) 五味子 禹余糧( 醋淬七遍) 巴戟天(去心) 當(dāng)歸(切焙)草(炙銼)
上一十五味,搗研羅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以牛乳汁下,不拘時(shí)候。

治消渴經(jīng)年飲水不止。白石英丸方

白石英(別研) 芒硝(別研) 凝水石(別研各二兩) 赤茯苓(去黑皮) 人參 地骨皮 澤瀉 苦參 甘草(炙銼) 麥門冬(去心焙各三兩)
上一十味,除別研外,搗羅為末,合研勻,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水下,不拘時(shí)服。

治久消渴,飲水不絕?鶞

經(jīng)霜冬葵根皮(不拘多少細(xì)切焙)
上一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shí)候。

治久消渴,經(jīng)年飲水無度。水銀丸方

水銀 鉛(醋碎各半兩) 柳絮礬(三分先細(xì)研次入水銀并鉛三味和研勻以瓷合盛外用紙筋泥固濟(jì)安灰火內(nèi)養(yǎng)半日取出候冷再研細(xì)) 豉(炒) 鉛丹(研) 白僵蠶(炒) 黃連(去須各半兩)
上七味,將四味為末,與前三味再研勻,用糯米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溫水下,空心日午夜臥服。

治久消渴,飲水不絕?鄥⑼璺

苦參(二兩) 黃連(去須) 栝蔞根 知母(焙) 麥門冬(去心焙) 人參 牡蠣() 黃耆(銼) 生干地黃(焙各一兩)
上九味,搗羅為末,以牛乳汁和,眾手速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漿水下。不拘時(shí)候。

渴利

論曰消渴小便利多隨飲而出,故名渴利,此蓋少服乳石,房室過度,致腎虛精耗,熱氣獨(dú)留,腎為之燥,故渴而引飲,腎虛不能制水。則飲隨小便利也,病久津液耗竭,經(jīng)絡(luò)痞澀,營衛(wèi)不通。熱氣留滯,必變癰膿也。

治消渴日夜飲水不止,飲下小便即利。麥門冬湯方

麥門冬(去心焙) 黃連(去須) 冬瓜干者(各二兩)
上三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治渴利、虛熱引飲不止,消熱止渴。石膏湯方

石膏(四兩) 地骨皮(三兩) 栝蔞根(二兩半) 麥門冬(去心焙三兩) 茯神(去木) 知母(焙) 葳蕤(各二兩)
上七味,粗搗篩,每服四錢匕,水二盞,竹葉二十片,生地黃半分切,生姜三片。棗二枚劈破,同煎至一盞,去滓食后溫服,日三。

治渴利。日飲水?dāng)?shù)斗,小便頻數(shù)。栝蔞散方

栝蔞根 黃連(去須) 防己 鉛丹(炒紫色研各一兩)
上四味,搗羅三味為散,與鉛丹研勻,每服二錢匕,酒調(diào)食后服,日三,服藥后,即強(qiáng)飲水,須臾自惡水必不欲飲。

治渴利患十年者,服之即瘥。千金散

澤瀉 栝蔞根 甘草(炙各一兩一分) 白石脂(研) 赤石脂(研) 鉛丹(炒研各一分)胡粉(炒研三分) 石膏(碎研一兩)
上八味,搗前三味為散,更與研者和勻,每服一錢匕,煎菝 湯調(diào)下,不拘時(shí),日三。

治渴利有熱,小便澀難。欲下之。前胡湯方

前胡(去蘆頭) 生干地黃(焙) 大黃(銼炒各一兩) 黃芩(去黑心) 梔子仁 升麻芍藥栝蔞根 石膏(碎各三分) 麥門冬(去心焙一兩一分) 桂(去粗皮一分) 枳實(shí)(去瓤麩炒)甘草(炙各半兩)
上一十三味,粗搗篩,每服四錢匕,水一盞半,入生地黃一分切碎,同煎至八分。去滓食前溫服。日三。

治渴利,麥門冬湯方

麥門冬(去心焙) 白茯苓(去黑皮各四兩) 栝蔞根 地骨皮(各五兩) 甘草(炙三兩)
上五味,粗搗篩,每服四錢匕,先以水二盞,入小麥一匙,竹葉二七片,生姜一棗大切。棗二枚劈破,同煎至一盞半,去滓下藥末,煎至八分,去滓食前溫服。日三。

治渴利。栝蔞根煎方

生栝蔞根(去皮細(xì)切十斤) 黃牛脂(碎切一合半鍋內(nèi)慢火煎令消濾去滓)
上二味,先以水三斗,煮生栝蔞根,至水一斗用生絹絞去滓取汁,內(nèi)牛脂攪令勻。再內(nèi)鍋中慢火煎,不住手?jǐn)嚵钏M,候如膏狀即止,于瓷合中密盛,每日食后,溫酒調(diào)如雞子黃大服之,日三。

治三消渴疾,飲水無度,小便隨之,肌肉消瘦。濃樸湯方

濃樸(去粗皮姜汁炙三兩) 牡蠣( 三兩) 人參(一兩)
上三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不計(jì)時(shí)候溫服。

治三消渴疾,肌膚瘦弱,飲水不休,小便不止。黃耆散方

黃耆(銼) 桑根白皮(銼細(xì)各一兩) 葛根(銼二兩)
上三味,搗羅為散,每服三錢匕,煎殺豬湯,澄清調(diào)下,不拘時(shí)。

治常食熱面炙爆諸干燥物,及服熱補(bǔ)藥,因熱酒沖肺,日久即患消渴,飲水無度。小便旋利,心中熱悶煩躁。枸杞根飲方

枸杞根皮 菰根 李根白皮 葛根(四味并洗銼各二兩) 甘草(炙一兩) 牡蠣(炒二兩)
上七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不拘時(shí)溫服。

治渴飲水下咽即利,為膀胱有熱,名曰渴利。雞 丸方

黃皮(炙) 栝蔞根(切)
上二味,等分,同搗羅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溫熟水下,食后服。

治渴日夜飲水,隨飲即利。石菖蒲散方

石菖蒲(一兩) 栝蔞根(二兩) 黃連(去須半兩)
上三味,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新汲水調(diào)下,食后臨臥服。

治渴利。麥門冬湯方

麥門冬(去心焙三兩) 烏梅(去核炒半兩)
上二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放溫服。

治渴利小豆汁方

小豆(不限多少)
上一味,水煮熟搗爛。細(xì)布絞取汁,每服一盞,不拘時(shí),頻服即瘥。

又方

薔薇根(細(xì)銼半斤)
上一味,用水五升,浸一日,取水,量力時(shí)時(shí)飲之。

消渴后成水

論曰脾土也,土氣弱則不能制水,消渴飲水過度,脾土受濕而不能有所制,則泛溢妄行于皮膚肌肉之間,聚為浮腫脹滿而成水也。

治消渴后四肢浮腫,小便不利,漸成水病。豬苓散方

豬苓(去黑皮) 人參(各三分) 木通(銼一兩一分) 黃連(去須一兩半) 麥門冬(去心焙) 栝蔞根(各二兩)
上六味,搗羅為細(xì)散,每服一錢匕,溫漿水調(diào)下。日三、以瘥為度。

治消渴欲成水氣,面目并膝脛浮腫,小便不利。瞿麥湯方

瞿麥穗 滑石 澤瀉(各半兩) 防己(三分) 大黃(銼炒) 黃芩(去黑心各一分)桑螵蛸(炒一十四枚)
上七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溫服,良久再服。

治消渴后數(shù)飲嘔逆,虛羸欲成水病。茯苓散方

赤茯苓(去黑皮) 栝蔞根 麥門冬(去心焙各一兩半) 升麻(一兩) 桑根白皮(銼二兩)
上六味,搗羅為細(xì)散,每服一錢匕,清水調(diào)下,日再。

治消渴后,遍身浮腫,心膈不利。紫蘇湯方

紫蘇莖葉 桑根白皮(銼) 赤茯苓(去黑皮各一兩) 羊角(鎊) 檳榔(銼各三分) 木香桂(去粗皮) 獨(dú)活(去蘆頭) 枳殼(去瓤麩炒各半兩) 郁李仁(湯浸去皮尖炒二兩)
上一十味,粗搗篩,每服四錢匕,水一盞半,生姜半分切,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拘時(shí)。

治三焦氣不宣通,膈壅停水,不下至腎,腎消肌肉化為小便。茯苓湯方

赤茯苓(去黑皮) 澤瀉 麥門冬(去心焙) 杜仲(去粗皮炙各二兩) 桑白皮(銼三兩)桂
上七味,粗搗篩,每六錢匕,水二盞,棗三枚劈破,薤白五莖細(xì)切,煎至一盞,去滓分二服,空腹溫服,如人行十里再服,至晚亦然,此藥內(nèi)消,不吐利,服一劑訖,津液未通。血脈未行,肌膚未潤,更服一劑。

治消渴瘥后,津液枯竭,身體虛浮,欲成水病。防己丸方

防己 豬苓(去黑皮) 郁李仁(湯浸去皮尖炒) 杏仁(去皮尖雙仁炒各一兩半) 栝蔞根
上九味,為細(xì)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腹?jié){水下,日一服,腫消小便快為度。

治消渴后,頭面腳膝浮腫,胃虛不能下食,心胸不利,或時(shí)吐逆。赤茯苓湯方

赤茯苓(去黑皮) 蘇子 白術(shù) 前胡(去蘆頭) 人參(各一兩)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
上一十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半,生姜半分拍碎,棗二枚劈破,煎至一盞,去滓溫服,不拘時(shí)。

消渴后成癰疽

論曰消渴則隨飲而出,皆作小便,由少服乳石所致,久則營衛(wèi)損傷,精血不足,肌膚減耗,石氣增熾,隨附經(jīng)絡(luò),津液內(nèi)竭,經(jīng)絡(luò)凝澀,營衛(wèi)不行,熱氣留滯,故變癰疽。此當(dāng)精窮治法,恐毒瓦斯不出穿通腑臟也。

治消渴后虛熱留滯,結(jié)成癰疽。栝蔞根丸方

栝蔞根(一兩一分) 鉛丹(研一兩) 干葛粉(三分) 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
上四味,以二味搗羅為細(xì)末,與葛粉鉛丹和勻,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溫水下,不拘時(shí)候。

治消渴后煩熱,結(jié)成癰疽。八珍散方

水銀(入鉛丹點(diǎn)少水研令星盡) 栝蔞根(各一兩) 苦參(銼) 知母(焙各一兩半)鉛丹(半兩) 陀僧(研) 牡蠣(熬) 黃連(去須各一兩)
上八味,除水銀鉛丹外,搗羅為細(xì)散,入水銀鉛丹末和勻,每服一錢匕,溫水調(diào)下。不拘時(shí)候。

治渴利后,經(jīng)絡(luò)痞澀,營衛(wèi)留結(jié)成癰疽。玄參散方

玄參(洗切) 犀角(鎊屑) 芒硝(研細(xì)) 黃耆(細(xì)銼) 沉香(銼) 木香 羚羊角(鎊屑各一兩) 甘草(生銼三分)
上八味,搗羅為細(xì)散,每服二錢匕,溫水調(diào)下,不拘時(shí)候。

治消渴后成癰疽。磁石飲方

磁石(性緊者四兩)
上一味,杵碎,以水五升,瓷器中煮取四升,候冷不拘多少,旋飲之。

治消渴后成癰疽。磁石散方

磁石(引鐵者火燒醋淬二十遍一兩) 黃耆(細(xì)銼) 地骨皮(洗) 生干地黃(焙各三分)五味子 枳殼(去瓤麩炒) 桂(去粗皮) 檳榔(銼各半兩)
上八味,搗羅為細(xì)散,每服三錢匕,溫水調(diào)下,日三服。

治消渴后,熱毒結(jié)成癰疽。麥門冬湯方

麥門冬(去心焙) 赤茯苓(去黑皮) 栝蔞實(shí)(焙) 地骨皮(洗切各二兩) 甘草(炙銼三兩)
上五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shí)。

治消渴后心肺氣獨(dú)盛,結(jié)成癰疽。桑根白皮湯方

桑根白皮(銼炒半斤)
上一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日再。

治消渴m.f1411.cn/rencai/后成癰疽。石膏湯方

石膏(碎一兩半) 知母(焙一兩半) 犀角(鎊屑一兩) 升麻(三分) 栝蔞根(生者削去皮細(xì)切可半斤爛研生布絞取汁兩合半如無以干者四兩代之) 土瓜根(絞取汁兩合半無生者以干者四兩代之)
上六味,除汁外,粗搗篩,每服三錢匕,二藥汁各半合,水一盞半,小麥少許,同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拘時(shí)。

治消渴后虛熱,結(jié)成癰疽。鉛丹散方

鉛丹(別研半兩) 栝蔞根(一兩) 澤瀉 石膏(研) 赤石脂 白石脂(各一兩一分) 胡粉(研半兩) 甘草(炙銼一兩)
上八味。搗羅五味為細(xì)散。入別研三味和勻。每服二錢匕。溫水調(diào)下。不拘時(shí)服。

治消渴內(nèi)虛熱。結(jié)成癰疽。磁石丸方

磁石(火燒醋淬二七遍一兩) 大豆(二合) 薺 (洗切) 人參 赤茯苓(去黑皮)葛根(銼各三分) 石膏(碎一兩一分) 黃芩(去黑心) 栝蔞根 甘草(炙銼) 知母(焙各一兩)
上一十一味。搗研為細(xì)末。煉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水下。日三服。

消中

論曰病消中者,不渴而多溲,一名內(nèi)消。以邪熱熏爍五臟。然后外及肌肉形體也。得之年少餌石。房室太甚。真氣耗憊。石氣孤立。結(jié)于腎則實(shí)。腎實(shí)則消水漿。故不渴而小便利多。不得潤養(yǎng)五臟。使所食之物。皆消為小便。治宜滋腎水養(yǎng)津液。則瘥。

治初得消中。食已如饑。手足煩熱。背膊疼悶。小便白濁。天門冬丸方

天門冬(去心焙二兩半) 內(nèi)金(三具微炙) 桑螵蛸(十枚炙) 土瓜根(干者) 肉蓯蓉(酒浸一宿切焙) 熟干地黃(焙) 栝蔞根 知母(焙) 澤瀉(銼) 鹿茸(去皮毛酒浸炙)五味子 赤石脂(各一兩半) 牡蠣( 二兩) 苦參(一兩)
上一十四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煎粟米飲下。

治內(nèi)消。所食物皆作小便。兼治強(qiáng)中。薺 湯方

薺 大豆 人參 白茯苓(去黑皮) 磁石(搗如米粒) 葛根(銼) 石膏(碎) 黃芩(去黑心) 栝蔞根 甘草(炙銼) 知母(焙各二兩)
上一十一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溫服,日三夜一。

治消中。飲食無度,小便日夜頻數(shù),轉(zhuǎn)加羸瘦。水銀丸方

水銀(一兩) 銀箔(二百片與水銀共研) 鐵粉(別研) 牡蠣( 各三兩) 栝蔞根 麥門冬(去心焙) 黃芩(去黑心) 苦參 黃連(去須) 梔子仁(各二兩)
上一十味。搗羅七味為末,與別研三味和勻。用棗肉研搗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丸。煎蘆根湯下,日二夜一。

治消中脾胃熱極,消谷引食;癁樾”恪黃芩湯

黃芩(去黑心) 麥門冬(去心焙) 栝蔞根 梔子仁 石膏(碎) 淡竹葉(各一兩)
上六味。粗搗篩。每服四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拘時(shí)。

治消中。小便數(shù)。黃連丸方

黃連(去須五兩) 栝蔞根 白龍骨碎 苦參 牡蠣粉 山茱萸 土瓜根(切) 葳蕤(各三兩)
上八味,搗羅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大麥飲下,日三夜一。

治消中、小便數(shù)。鉛丹散方

鉛丹(研) 胡粉(各半兩) 栝蔞根 澤瀉 石膏(碎) 赤石脂 白石脂 甘草(炙銼各二
上八味。搗研為散,每服二錢匕。米飲調(diào)下,日三夜一。

治內(nèi)消。肌膚羸瘦,或轉(zhuǎn)筋。小便利甚。栝蔞散方

栝蔞根 黃連(去須) 防己銼 鉛丹研各一兩半
上四味。搗羅三味為散,與鉛丹和勻。每服二錢匕,用醋半合沸湯半盞調(diào)下。日二夜一治消中。黃柏丸方

黃柏(去粗皮二兩) 黃連(去須半斤)
上二味。搗羅為末。用酥拌和。搗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漿水下。

治消中。食已即饑。手足煩熱。背膊疼悶。小便稠濁。牡蠣丸方

牡蠣( 研) 赤石脂(研) 栝蔞根 肉蓯蓉(酒浸一宿切焙各一兩) 黃連(去須)土瓜根(銼) 黃芩(去黑心) 知母(焙) 澤瀉 天門冬(去心焙) 鹿茸(去皮毛酒浸炙)五味子桑螵蛸(麩炒各三分) 熟干地黃(焙一兩半)
上一十四味。搗羅十二味為末。與別研二味和勻。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煎陳粟米飲下。日三夜一。

治凡消渴變?yōu)橄姓,飲食到胃。即時(shí)消化,小便多而色白。所食多而不覺飽者。豬肚黃連丸方

豬肚(一枚洗去脂膜不切破) 黃連(去須搗羅為末五兩)
上二味,以大麻子仁二合爛研。以水四升調(diào),如杏汁。煮豬肚候爛。取出入黃連末在內(nèi)。密縫肚口,蒸令極爛。乘熱細(xì)切。和黃連末,以木臼搗之。候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曝干,每服三十丸。溫水下,不拘時(shí)。

治消中虛極。小便無度。肉蓯蓉丸方

肉蓯蓉(酒浸一宿切焙二兩) 澤瀉 熟干地黃(焙) 五味子 巴戟天(去心) 地骨皮人參 栝蔞根 韭子(炒) 甘草(炙銼) 牡丹皮(各一兩) 桑螵蛸(炙三十枚) 赤石脂(研)磁石( 醋淬二七遍研龍骨) 禹余糧( 醋淬二七遍研各一兩半)
上一十六味,搗研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牛乳汁下。

治消渴消中久不瘥。知母丸方

知母(焙) 麥門冬(去心焙各一兩) 犀角(鎊) 鉛霜 雞 (炙) 土瓜根(各半兩)白茯苓(去黑皮) 黃連(去須各三分) 金箔(二十片)
上九味。搗羅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煎人參湯下。

消腎

論曰消腎者。由少服石藥,房室過度。精血虛竭。石勢孤立,腎水燥涸?室疂{。下輸膀胱。小便利多,腿脛消瘦。骨節(jié)酸疼,故名消腎。

治消腎腳脛瘦細(xì),小便數(shù);虺嗨蒲,臟腑虛冷者。宜服地黃湯方

熟干地黃(銼) 麥門冬(去心焙各二兩) 甘草(炙) 蒺子(炒去角各半兩) 干姜(炮一兩) 桂(去粗皮) 續(xù)斷(各半兩)
上七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日三夜二。

治消腎干渴。小便多。羸瘦少力。黃耆飲方

黃耆(銼) 杜仲(去粗皮炙銼) 山茱萸 人參 知母(切焙各二兩) 龍骨(碎三兩)
上六味,粗搗篩。每服四錢匕,水一盞半。棗一枚劈,煎至一盞。去滓溫服,日三夜二治消腎小便數(shù)。阿膠湯方

阿膠(炙燥) 干姜(炮各一兩) 遠(yuǎn)志(去心四兩) 附子(炮裂去皮臍) 人參(各一兩)
上七味。 咀如麻豆。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時(shí)溫服。

治消腎。多渴小便數(shù)。宣補(bǔ)丸方

黃耆(銼) 栝蔞根 麥門冬(去心焙) 白茯苓(去黑皮銼) 人參 甘草(炙) 黃連(去須) 知母(切焙各三兩) 熟干地黃(銼) 石膏(研各六兩) 肉蓯蓉(酒浸薄切焙干四兩)菟絲子(酒浸一宿別搗為末三兩)
上一十二味,除菟絲子外。搗為末和勻,用牛膽汁三合。并煉蜜同和為劑,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煎茅根湯下,不拘時(shí)。

治消腎,自腰以下。瘦弱無力,小便數(shù)或不禁。山茱萸丸方

山茱萸(一兩) 黃耆(細(xì)銼) 杜仲(去粗皮炙銼) 肉蓯蓉(酒浸一宿切焙各一兩半) 桂(
上七味。搗羅為細(xì)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煎黃耆湯下。日三服。

治消腎,身體羸瘦。小便頻數(shù)。人參丸方

人參(三分) 鹿茸(去毛酒炙一兩) 黃耆(銼三分) 栝蔞根(一兩) 桑螵蛸(炙一兩) 杜仲(去粗皮炙銼三分) 雞 (四枚炙) 山茱萸(三分) 菟絲子(酒浸一宿焙干別搗為末
上九味,搗羅為細(xì)末。煉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煎棗湯下。日三服。

治消腎。口干眼澀。陰萎手足煩疼。小便多。金銀箔丸方

金箔 銀箔(各一百片細(xì)研) 澤瀉(一兩半) 天門冬(去心焙) 肉蓯蓉(酒浸一宿薄切(去須四兩)姜(炮各一兩半) 丹砂
上一十五味,除別研外。搗羅為細(xì)末,再研勻。煉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煎粟米飲下,不拘時(shí)。

治消腎,小便白濁如凝脂,形體羸瘦。磁石湯方

磁石(六兩別搗如米粒分為二十帖每煎時(shí)取一帖綿裹) 黃耆(細(xì)銼) 杜仲(去粗皮炙銼) 人參 五味子(各一兩半) 熟干地黃(焙二兩)
上六味,除磁石外。粗搗篩。分為二十帖,每帖先用水三盞。羊腎一只,切作四片。去筋膜,與磁石一帖。同煎至二盞。去磁石羊腎,下藥末。更同煎至一盞半。去滓溫分兩服。

治消腎,小便白濁如凝脂,弱無力。腎瀝湯方

白羊腎(一具去脂膜切四片) 黃耆(細(xì)銼) 熟干地黃 杜仲(去粗皮炙銼) 五味子人
上七味,除羊腎外。粗搗篩,每服五錢匕。用水三盞,先煮腎至二盞。去腎入藥。再煎至二盞,去滓溫服,不拘時(shí)。

治消腎渴燥。磁石飲方

磁石(三兩)
上一味,粗搗篩。如米粒大,分作十帖。每服一帖,用水一碗。煎至一盞,去滓溫服,日三夜一。

治三消病。小便頻數(shù)。皮燥毛焦。飲食雖多。肌肉消瘦?试镆嫛5ど吧⒎

丹砂(研水飛) 黃連(去須) 鐵粉(研) 栝蔞(各一兩一分) 赤石脂 蘆薈(研)龍齒炙) 雞 (五
上一十四味。除別研外。搗羅為散。再和勻。每服二錢匕。煎小麥湯調(diào)下。日三服。

治消腎,飲水無度。腿膝瘦細(xì),小便白濁。參附湯

人參 附子(炮裂去皮臍) 青黛(各半兩)
上三味。 咀如麻豆,每服二錢匕。水一盞,楮葉一片切。煎七分,去滓溫服。日二夜一。
點(diǎn)擊查看:<<圣濟(jì)總錄>>目錄

...
關(guān)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quán)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xué)論壇 - 醫(yī)學(xué)博客 - 網(wǎng)絡(luò)課程 - 幫助
醫(yī)學(xué)全在線 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lǐng)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rèn)證綠色會(huì)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yàn)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