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味中藥應用于治療Hp相關慢性胃病,已經(jīng)取得了顯著效果。如能根據(jù)祖國醫(yī)學原理,對Hp陽性的慢性胃病患者進行辨證分型,并與辨證分型相結合,在常規(guī)施治方法的基礎上,選用對Hp有較好抗菌作用的中藥,組成復合方劑,收效一定會更大。
姚潔明等對60例經(jīng)胃鏡、病理、尿素酶試驗或細菌檢查確為Hp感染性慢性胃炎的患者,進行辨證分型,并等分為兩組。對照組:脾胃虛弱型用四君子合黃芪建中湯為主;肝胃失和型用四逆散為主;脾胃濕熱型用藿樸夏芩湯為主。治療組:按上述分型用藥的基礎上加入對Hp抗菌有效的制大黃、黃連、黃芩和生甘草。均為水煎劑,每日1劑,每日2次,7d為1療程,服用8~12療程。3個月后復查胃鏡,尿素酶試驗、病理檢查和Hp涂片檢查。結果治療組的Hp清除有效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由此可見在辨證的基礎上加用對Hp有抗菌作用的有效中草藥療效優(yōu)于單純辨證用藥,并且說明辨證與辨病相結合的方法是治療本病的有效法則。
徐建國等應用自擬協(xié)定處方—清幽靈,治療31例經(jīng)特殊檢查證實為Hp陽性的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處方:半夏10g,川楝3g,黃芩10g,吳萸3g,潞黨參10g,白術、白芍各10g,枳殼10g,當歸10g,木香6g,砂仁3g,地錦草15g,炙甘草5g,部分病人去黃芩,改用薄公英20g,氣滯酌加柴胡、川芎;寒重酌加桂枝、干姜;出血加白芨。每日1劑水煎,早晚兩次分服。治療6周~8周為1療程,服藥結束后觀察記錄癥狀緩解情況。治療后臨床癥狀改善總有效率為87.1%,癥狀緩解最短3d,最長為35d,平均12.8d。胃鏡病理況改善率為57.1%,Hp陰轉率為57.2%。Hp在祖國醫(yī)學中屬“邪氣”侵襲范疇,其治療原則,在祛邪同時須兼顧正氣。該類病人多表現(xiàn)為氣滯、郁熱,及中虛氣滯型,不少病人有虛實夾雜、寒熱錯綜情況,故治療除清熱、理氣外,需酌加健脾益氣、溫中散寒之品。而“清幽湯“即具有此作用,黃芩、黃連、木香可抑制Hp生長,而且清幽湯本揣具有類阿托品樣抗乙酰膽堿作用,能松弛平滑肌痙攣。
戴建林用自制的滅幽靈散劑治療消化性潰瘍伴幽門螺桿菌陽性患者40例,并與得樂沖劑對照。治療組處方由白頭翁200g,黃連100g,黃柏150g,青黛120g,玄胡120g,田三七100g,黨參120g,白及300g,香附90g,甘草80g等組成。共研細末,過120目篩,放干烤箱70℃滅菌30min后,分包備用,每次10g,加蜂蜜10g,熱開水50ml~100ml兌為稀糊狀飯后2h服,每日3次,晚睡前用量加倍,4周為1個療程。對照組采用得樂沖劑(珠海麗珠制藥廠生產),每袋0.1,每次1袋,每日4次沖服。治療期間停用其它中西藥物。1個療程結束后,停止服藥,復查胃鏡。結果治療組與對照組的Hp清除總有效率,分別為87.5%和85.0%,兩組無顯著差異。胃鏡檢查與癥狀改善治療總有效率為92.5%和70.0%,兩組間有顯著差異。疼痛消失時間,治療組最短2h,最長8d,平均5d。對照組最短6d,最長12d,平均11d。治療組除藥味苦而不好吞咽外,未見有不良反應。對照組出現(xiàn)黑苔,大便灰黑,便秘7例。兩組肝、腎功能及血尿便常規(guī)均正常。該方治療以祛邪扶正,抑制攻擊因子,增加了御因子,調整運動功能為原則。方中白頭翁、黃連、黃柏、青黛清熱利濕,瀉火解毒,抑制殺滅Hp,抑制胃酸分泌。玄胡具有中樞性鎮(zhèn)靜、安定、止痛作用,并能顯著抑制胃酸分泌和降低游離酸和總酸度,使胃蛋白酶活性降低。甘草抑制胃酸分泌,解痙止痛,促進潰瘍愈合。止述藥物主要是對攻擊因子的抑制作用。黨參有增加胃粘膜組織中PGE,胃粘液——氨基己酸、cAMP含量,抑制H+、Na+反擴散作用,促進胃腸運動功能。蜂蜜主要含多種AA、天然花粉、微量元素,解毒止痛。白及有止血消腫、生肌斂瘡作用,與蜂蜜合用使其它藥粉在胃粘膜上粘附,保護胃粘膜,增強殺菌,增加防御因子作用,田三七活血止血,改善胃粘膜血液循環(huán),促進肉芽生長及上皮細胞新生,香附疏肝理氣,調整胃部的運動功能。
復方天仙膠囊是長白山藥物研究所研制的抗癌新藥,在臨床上應用時發(fā)現(xiàn)其對胃潰瘍亦有明顯療效。4周潰瘍愈合率,治療組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復方天仙膠囊比西咪替丁作用稍差,但有效率相似。而8周潰瘍總愈合率,前者明顯高于后者,可見延長用藥時間可提高療效,幾乎與洛賽克相近。而且副作用少,停藥后未見復發(fā)。復方天仙膠囊因其組方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散結止痛、祛腐生肌、健胃和胃、補氣養(yǎng)血的功能,故能起到止痛、殺菌、愈合潰瘍作用,尤其對難治性胃潰瘍、高齡胃潰瘍或疑有癌變者,又不愿或不宜手術者更有價值。
孫剛采用中藥珍珠、參三七治療十二指潰瘍36例,近期效果良好。所選擇病例均經(jīng)胃鏡證實。組方:參三七粉、珍珠粉各90g,兩藥合勻,每服2g,每日2次,餐前半小時,用溫開水送服,6周為1療程。結果總有效率為88.9%,癥狀緩解時間平均為4.5d。珍珠含95%以上的碳酸鈣及少量氧化鎂。氧化鈉等無機鹽,m.f1411.cn/wsj/對潰瘍久不愈者有較好的收斂生肌作用,而參三七對Hp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并能改善胃腸粘膜血流灌注,從而促進局部潰瘍的愈合。而且無任何副作用,遠期療效尚待進一步觀察。
陳玉書等分別用中藥與西藥對比治療Hp陽性消化性潰瘍各34例,中藥組治則以抑菌消腫、解毒止痛、健脾補氣、活血化瘀、托瘡生肌為主。臨床采用寒熱證分型,隨證加減。熱證方:黃連10g,薄公英15g,仙人掌15g,黃芪20g,三七5g(沖),桑葉10g。寒證方:白芍15g,桂枝10g,砂仁5g,黃芪20g,三七5g(沖),干姜10g,每日1劑,加水400ml,文火煎至120ml~150ml,分2次口服,4周為1個療程。對照組:以國產雷尼替丁150mg,每日3次口服,4周為1療程。結果表明,中藥組總有效率94.1%,明顯高于西藥組的73.5%;Hp清除率>70.6%,根除率64.7%,亦明顯高于對照組的32.4%及5.9%。治療6個月的追蹤觀察中,中藥組復發(fā)率僅為29%,對照組復發(fā)率為61.5%,臨床驗證,中藥黃連、薄公英等不僅有抑菌作用,也有殺滅Hp的功能,揭示了中藥治療消化性潰瘍和遏制復發(fā)的研究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羅清然等不辨證型用中藥潰瘍散和甲氰脒胍對242例胃十二指腸潰瘍進行對比治療。潰瘍散組成:白芍15g,甘草18g,黃芪15g,白術15g,良姜9g,香附9g,元胡9g,川楝子6g,三七9gm.f1411.cn/job/,地榆15g,烏賊骨15g,于飯前半小時或晚睡前溫開水沖服。甲氰脒胍組:每次口服200mg,每日3次,晚睡前再服400mg,4周為1療程,共治療1~2個療程。結果潰瘍散和西咪替丁在改善臨床癥狀方面均有明顯療效,治愈率相似。但西咪替丁在緩解腹痛、制酸和治療上消化道出血優(yōu)于潰瘍散。潰瘍散的長期療效優(yōu)于西咪替丁而且西咪替丁長期服用副作用較多,潰決撒制作簡便,在長期服用中幾乎未見副作用。
朱文舉對肝胃郁熱型的肝氣犯胃型胃部疾患單服檳榔四消丸,瘀血停滯型合五靈止痛膠囊同服,脾胃虛寒型合附子理中丸同服,兼氣血虛者合八珍丸或補中益氣丸同服,胃陰虧損型合二至丸同服。對照組用麗珠得樂沖劑,每次0.1%,每日4次空腹服。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94.7%,復發(fā)率8.1%,Hp清除率70.2%,根除率66.8%。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1.6%,復發(fā)率16.7%,Hp清除率65.8,根除率50.0%?梢娭委熃M療效略優(yōu)于對照組。檳榔四消丸是治療胃痛實證的有效古方。而臨床觀察有Hp感染的患者又多符合中醫(yī)肝胃郁熱的證情,即使是虛證,也多有不同程度的郁熱表現(xiàn)。檳榔四消丸中大黃瀉熱破積,逐瘀生新,對多種細菌有殺滅作用。牽牛子、檳榔下氣殺蟲,助大黃殺菌,香附、五靈、豬牙皂理氣活血止痛,諸藥配合,有直接殺滅Hp,促進病變組織修復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