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結塊,按之略痛,或左或右,內熱神疲,脈沉弦,苔薄膩。病屬臟,著而不移,瘕病屬腑,移而不著。中陽不足,脾胃素傷,血不養(yǎng)肝,肝氣瘀凝,脈癥參合,病非輕淺。若僅用攻破,恐中陽不足,脾胃素傷,而致有膨滿之患,輾轉思維,殊屬棘手。姑擬香砂六君加味,扶養(yǎng)脾胃,冀其消散。
炒潞黨參(三錢) 制香附(一錢五分) 大棗(五枚) 云茯苓(三錢) 春砂殼(五分) 炙甘草(八分)炒白術(二錢) 陳廣皮(一錢)
【復診】∶前方服二十劑后,神疲內熱均減。瘕塊不疼略消,納谷漸香。中陽有來復之象,脾胃得生化之機。
再擬前方進步。
炒潞黨參(三錢) 炙甘草(八分) 陳廣皮(一錢) 云茯苓(三錢) 制香附(一錢五分) 大腹皮(三錢)炒白術(二錢) 春砂殼(五分) 炒谷芽(三錢) 大紅棗(五枚) 桂圓肉(五粒)
肝之積,名為肥氣。肝氣橫逆,有升無降,脅部作痛,按之有塊,泛泛作惡,頭內眩暈,納谷衰少。多愁善郁,癥屬七情,非易圖治,若能怡情悅性,更以藥石扶助,或可消散于無形。
軟柴胡(五分) 金鈴子(一錢五分) 制香附(一錢五分) 全當歸(二錢) 延胡索(五分) 春砂殼(八分) 炒白芍(三錢) 細青皮(八分) 廣木香(五分) 失笑散(包煎,一錢五分)
【二診】 泛泛作惡略止,脅部氣塊亦覺略消。頭內眩暈,納谷衰少,肝氣橫逆,上升則嘔惡,下郁則痞塊作痛。再與平肝理氣,和胃暢中。
金鈴子(一錢五分) 制香附(一錢五分) 仙半夏(一錢五分) 延胡索(五分) 春砂殼(五分) 陳廣皮(一錢五分) 炒白芍(一錢五分) 大腹皮(三錢) 制小樸(八分) 失笑散(包煎,一錢五分)
經停四月,忽然崩漏,狀如小產,腹內作痛,泛泛嘔吐,形瘦骨立,納谷衰少,脈象弦細而數,苔薄膩而灰。前醫(yī)疑是妊孕,疊投安胎之劑。參合脈癥,肝脾兩虛,寒瘀停凝。夫肝藏血,脾統(tǒng)血,藏統(tǒng)失司,氣血不能循經而行,偶受寒氣,停于腹內,狀如懷孕,經所謂瘕病是也。癥勢沉重,非易圖治,急與培補氣陰,溫通寒瘀。
炒潞黨(二錢) 熟附塊(二錢) 單桃仁(一錢五分) 炙黃 (三錢) 炮姜炭(一錢) 杜紅花(八分)炒白術(二錢) 淡吳萸(一錢) 澤蘭(一錢五分) 大紅棗(五m.f1411.cn/jianyan/枚) 廣木香(五分)
此藥服三劑,崩漏腹痛均止,仍以前方去淡吳萸、桃仁、紅花、澤蘭,加杞子、杜仲、川斷,共服十劑而愈。
心下結塊,痛則嘔吐,噯氣不舒,納谷不多。素體氣陰兩虧,肝木用事,肝氣挾痰瘀阻于心下,經書所謂伏梁,即此候也。治宜開清陽而化濁陰,平肝氣而化痰瘀。
金鈴子(一錢五分) 云苓(三錢) 全當歸(三錢) 延胡索(五分) 姜川連(三分) 炒白芍(二錢)m.f1411.cn/kuaiji/淡吳萸(五分) 白蔻殼(四分) 瓦楞(三錢) fo手柑(八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