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的兩天還是用上方,服藥后感到強烈的眩冒,有一次上午九點服藥,到中午十二點感到
眩暈,躺了一會兒,以為沒事了,下午三點準備去買藥,但騎車沒行多遠,就覺得眼前金星亂冒,暈得厲害。趕緊掉頭回家,又上床休息近兩個小時,五點左右才恢復正常。
頭皮又麻又涼,好象扣上一頂涼帽子,整個頭很外冒涼氣,
耳鳴得厲害(以前也有耳鳴,十多年了,只是服藥后音調(diào)變得不一樣了)。心下特別痞滿,有水聲,食欲差,特別不愛飲水,小便短澀而黃,大便粘膩,舌淡白而滑,中間有微黃膩苔。
從上面的癥狀,我覺得自己是水氣偏盛,決定用
五苓散合真武湯加
半夏。服后覺得藥剛一入口嘴唇就開始麻,
附子的藥力越發(fā)明顯了。不知道是否因為這個方中沒放
甘草,缺乏監(jiān)制之力呢?還是因為湯中附子與半夏相反呢?
后來幾天用上面的方子,生附片用30克,因為藥力太猛烈了,一付藥分二天吃;這樣實際上附子只相當于15克的藥量。一般上午八點吃藥,半小時后藥力發(fā)作,開始舌口麻木,呼吸困難,胸悶,
心悸,然后全身發(fā)麻。到上午十點多開始暈得厲害,一般就無法吃午飯了,一直躺著,直到傍晚五六點藥力才能散去。中間經(jīng)常出一身汗,覺得很舒服,頭頂還有寒氣向外散的感覺。其中有一天晚上服完藥后,特別難受,腹中翻江倒海,想吐又吐不出來;從頸部以上出涼汗,象水一樣,一點也不粘膩。身上也有些惡寒的感覺。我想這是體內(nèi)寒氣太盛,以致如此啊。還應加把勁。
這個方子服了幾付,痞滿明顯好轉,只是因為反應太劇烈,仍改服
四逆湯。
現(xiàn)在的情況,全身較溫暖,精神也不象前一段時間那么萎靡,大便仍稍粘,小便量多、淡黃,因久坐引起的腰部酸痛有很大的改善;查了一下舌苔,比以前紅潤,苔薄白,舌面的裂紋也彌合很多,但由于體質(zhì)較弱,看來還要繼續(xù)服一段日子。
經(jīng)過這段時間服藥(輔以艾灸),體會到附子對于陽虛體弱的證侯確實有很明顯的效果,這是參、芪、歸、術所不能比擬的;陽虛證舍附子,怕是別無所求了。但是現(xiàn)在市售的制附片,大多數(shù)都炮制過度,毫無麻味,藥效損失殆盡,真是很可惜!附子雖有毒,但其毒只是溫熱、破陰之力,如有其證,則必須其藥,若因毒而舍之,那就是因噎廢食了。
最后祈愿:愿如我身病苦者,永離疾患得安樂。ㄈ耐)
-----------我覺得你用附子用的跟本就不對,你這樣用,一些病癥雖除但終不能全愈。
----------- 補充:在下醫(yī)道淺陋,若本文所述有不合圣意之處,請大家以《內(nèi)》、《難》、仲景之說為準。
另外,附子的適應征,如《
傷寒論》中所說,當為
“脈微細”、“但欲寐”(黃煌先生云:脈沉微,指脈形極細極微,按之如游絲,似有若無,或脈沉伏不出,重按至骨方得,或脈突然變得浮大而空軟無力,此為附子證的特征,筆者稱為“附子脈”。此脈多見于大汗、大下之后體質(zhì)虛弱之人,并見精神萎靡、四肢厥冷、下利清谷、腹?jié)M
腹痛等證),
舌象多淡白或青黯、津液不虧,其他兼見癥甚多,用藥也須隨證酌酌,請參考仲景原著及后世經(jīng)方大家的著作。
[
本帖最后由 tonymiaofa 于 2007/11/3 16:49 編輯 m.f1411.cn/kuaiji/]
-----------謝謝分享.!!!!!!!!!!!!!!!!!!!!!
-----------自身的體驗和書本上得來的東西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境界.
自己用過以后,再給別人用時,內(nèi)心也比較踏實 .
生附子尋常很難買到,可以退其次用鹽附子.
因其含有大量膽鹽,可先用清水泡10小時左右.基本上就沒有膽鹽味了.
-----------學習了
-----------學習了,敬佩樓主的實踐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