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臭節(jié)草、松風(fēng)草、石胡椒、臭沙子、猩銹臭草、臭草、苦黃草、大羊不食草、蛇盤草、燙傷草、地通花、蛇皮草、山羊草、銅腳一支蒿、九牛二虎草、二號黃藥。 |
漢語拼音 | yan jiao cao |
英文名 | Herb of White Chinaure |
藥材基原 | 為雙子葉植物藥蕓香科植物臭節(jié)草的全草。 |
動植物形態(tài) | 臭節(jié)草,多年生草本,全株有強(qiáng)烈的特殊氣味。主根不明顯,具多數(shù)須根,棕黃色。莖直立,圓柱形,高50-80cm,紫紅色,光滑無毛,基部略木質(zhì)化,嫩枝灰綠色,常中空。葉互生,2或3回羽狀復(fù)葉;小葉片橢圓形或倒卵形,大小不等,長1-2.5cm,寬0.7-1.5cm,先端鈍圓或微凹,全緣,基部楔形,上面深綠色,下面灰綠色,紙質(zhì),禿凈,有透明的小腺點(diǎn)。聚傘花序頂生,或頂生于側(cè)枝上,花枝基部有小葉;萼4裂,長1-1.5mm,先端鈍或略圓,中部以下合生,有小腺點(diǎn);花瓣4,白色,分離,長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先端鈍圓,有透明的小腺點(diǎn);雄蕊8,花絲絲狀,長短不等而相互間隔,花藥長圓形,黃色,縱裂,2室;子房1,心皮4,基部分離,具子房柄,果熟時,子房柄伸長,花柱4,上部聯(lián)合,基部分離,柱頭略膨大。蒴果,表面有突起的小腺點(diǎn)。種子數(shù)粒,腎形,黑褐色;ㄆ4-10月。果期6-11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西南、華南、華東至臺灣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山坡、林下及灌叢中。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夏季采取,除去泥沙,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同屬植物石椒草B.Sessilicarpa Levl.的全草,在四川亦作巖椒草入藥。參見石椒草條。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臭節(jié)草全草含芳香油0.25%,莖葉含油0.3%。地上部分含有蕓香甙、佛手柑內(nèi)酯(Bergapten)、白鮮堿(Dictamnine)。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辛;苦;性涼 |
歸經(jīng) | 肺;肝;脾經(jīng) |
功效 | 解表;截瘧;活血;解毒 |
功效分類 | 清熱藥;涼血藥 |
主治 | 感冒發(fā)熱;支氣管炎;瘧疾;胃腸炎;跌打損傷;癰疽瘡腫;燙傷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9-15g;研末、泡酒。外用:適量,搗爛敷。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yùn)用 | |
各家論述 | 1.《中國藥植志》:煎服治肚痛。葉搗爛外敷治燙傷。 2.《云南中草藥選》:清熱涼血,舒筋活血,消炎。治感冒,咽喉炎,肝炎、咯血,衄血,腰痛,跌打損傷,皮下瘀血。 |
考證 | 出自《四川中藥志》。 《植物名實(shí)圖考》:臭節(jié)草,生建昌。獨(dú)莖細(xì)綠,葉長圓如瓜子形,頂微缺,面深綠,背灰白,三葉攢生,中大旁小,一莖之上,小、大葉相間,頗繁碎。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Boenninghausenia albiflora (Hook.)Reichb.ex Meissn. [B.albiflora (Hook.)Reichb.ex Heyne] |
科屬分類 | 蕓香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