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站地圖
您現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理論教學 > 臨床? > 兒科學 > 正文:兒科常見急癥:高熱(High Fever)
    

兒科常見急癥-高熱

  一、概述

  發(fā)熱是多種疾病的常見癥狀。高熱(High Fever)在臨床上屬于危重癥范疇。小兒正常體溫常以肛溫36.5~37.5℃,腋溫36~37℃衡量。通常情況下,腋溫比口溫(舌下)低0.2~0.5℃,肛溫比腋溫約高0.5℃左右。肛溫雖比腋溫準確,但因種種原因常以腋溫為準。若腋溫超過37.4℃,且一日間體溫波動超過1℃以上,可認為發(fā)熱。所謂低熱,指腋溫為37.5℃38、中度熱38.1~39℃、高熱39.1~40℃、超高熱則為41℃以上。發(fā)熱時間超過兩周為長期發(fā)熱。

  人體體溫調節(jié)中樞位于下丘腦。其前部為散熱中樞,后部為產熱中樞,這兩種調節(jié)中樞機能彼此相互制約,保持動態(tài)平衡,維持體溫相對穩(wěn)定。小兒年齡愈小,體溫調節(jié)中樞機能愈不完善,可致體溫升高。新生兒汗腺發(fā)育相對不足,通過汗液蒸發(fā)散熱受到限制,故天氣炎熱時,也可致體溫增高。

  發(fā)熱與病情輕重有時不一定平行。嬰幼兒對高熱耐受力較強,即使體溫高達40℃,一般情況仍相當好,熱退后很快恢復。相反,體弱兒、新生兒即使感染很嚴重,體溫可不高甚或不升。年長兒體溫較穩(wěn)定,若體溫驟然升高,全身情況較差,常常反映有嚴重疾病存在。

  熱型分為稽留熱、弛張熱、間歇熱和雙峰熱等。在一定范圍內,熱型對疾病的診斷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由于小兒對疾病的反應與成人不同,其熱型的表現不如成人典型。加之,近年來抗生素與皮質激素的廣泛應用于臨床,熱型隨之發(fā)生變化,因而熱型的特點,在疾病的鑒別診斷中已失去其原有的重要性。

  發(fā)熱是機體的一種防御反應。發(fā)熱可使吞噬細胞活動性增強,抗體生成增多,白細胞內酶的活力及肝臟的解毒功能增強,抵御疾病的侵襲,促進機體恢復。因此,如發(fā)熱不是太高,一般情況尚好,不應目或急于降溫治療。但是發(fā)熱過久或高熱持續(xù)不退,對機體有一定危害性?墒勾x加快,耗氧量增加,脂肪代謝發(fā)生紊亂而致酮血癥,發(fā)生自身蛋白質的破壞而致消瘦,腦皮質興奮、抑制功能失調,消化液分泌減少,消化酶活力降低,胃腸功能紊亂等,出現一系列嚴重癥狀,加重病情,影響機體恢復,因此應盡快查明原因。

  二、病因

 。ㄒ)急性高熱

  1.感染性疾病 急性傳染病早期,各系統(tǒng)急性感染性疾病。

  2.非感染疾病 暑熱癥、新生兒脫水熱、顱內損傷、驚厥及癲癇大發(fā)作等。

  3.變態(tài)反應 過敏,異體血清,疫苗接種反應,輸液、輸血反應等。

 。ǘ)長期高熱

  1.常見病 敗血癥、沙門氏菌屬感染、結核、風濕熱、幼年類風濕癥等。

  2.少見病 惡性腫瘤白血病、惡性淋巴瘤、惡性組織細胞增生癥)、結締組織病。

  三、診斷步驟

  發(fā)熱是許多疾病的常見癥狀,故對發(fā)熱病人須多方面調查分析,才能查明病因。一般須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ㄒ)詳細準確采集病史,注意年齡、發(fā)病季節(jié)、流行病史,傳染病接觸史,預防接種史,起病緩急,病種長短,熱型和伴隨的主要癥狀。

  新生兒可有脫水熱。嬰幼兒于南方,夏季酷熱時可發(fā)生暑熱癥。冬春季以呼吸道感染,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麻疹等多見;夏秋季以急性腸炎、菌痢、乙型腦炎、傷寒等較多見。傳染病常有流行病學史,應仔細詢問接觸史等。www.med126.com

  小兒呼吸道感染、急性傳染病等常起病較急,病程較短。結核病、傷寒、血液病、風濕熱、暑熱癥、細菌性心內膜炎等起病稍緩,病程較長,常超過兩周。敗血癥、急性粟粒性肺結核、深部膿腫等呈弛張熱;傷寒、副傷寒斑疹傷寒為稽留熱;瘧疾多為間歇熱;白血病、結締組織病、惡性腫瘤等,熱型不一,無一定規(guī)律。熱型,在尚未應抗生素、皮質激素等特殊藥物治療時,對發(fā)熱的診斷非常重要,但對小嬰兒、新生兒診斷價值較小。

  詢問發(fā)熱的同時要注意詢問各系統(tǒng)的特異性臨床表現,如呼吸道感染常有咳嗽、氣急。消化道感染常有惡心、嘔吐、腹痛、腹瀉。泌尿系感染有尿頻、尿急、尿痛等。中樞神經疾患,多有嘔吐、驚厥、昏迷等。發(fā)熱伴黃疸常見肝臟的細菌或病毒性炎癥,腫瘤;伴多汗者常見于結締組織病,敗血癥等;伴寒戰(zhàn)者多為細菌感染如敗血癥,深部膿腫等。早期無特殊性明顯臨床表現和體征者,結合病史特點考慮傷寒、敗血癥、結核病等。

 。ǘ)全面仔細體格檢查 檢查要詳細全面,結合病史及癥狀,再作深入檢查。

  口腔在不少發(fā)熱患兒中,常見有病理改變。如扁體炎可見扁桃體紅腫或有膿性分泌性;皰疹性咽炎在咽部等處可見皰疹及潰瘍;麻疹早期頰粘膜有科氏斑;白喉可見咽及扁桃體有白色假膜等。

  注意皮疹的分布與形態(tài)。全葡菌敗血癥、鏈球菌感染常見有猩紅熱樣的皮疹;血液病、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行性出血熱等皮膚可有出血點;風濕熱可見環(huán)形紅斑;病毒感染、結締組織病、敗血癥、細菌性心內膜炎、組織細胞增生癥X、皮膚粘膜淋巴結綜合征及許多藥物都可出現皮疹,但其形態(tài)和出現規(guī)律各異。

  高熱時精神狀態(tài)良好者,常輕度感染。如嗜睡,精神萎靡,神志不清,有腦膜刺激征者,提示顱內感染。嬰兒顱內感染早期,腦膜刺激征常不明顯,但表現神志淡漠、嗜睡、煩躁不安、囟門緊張或飽滿等,須警惕顱內感染。

  肝脾腫大常見于白血病、結締組織病、肝膽系統(tǒng)的炎癥、傷寒、敗血癥、瘧疾、腫瘤等。周身淋巴結腫大可見于血液病、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支原體感染、皮膚粘膜淋巴結綜合征等。局部淋巴結腫大、壓痛,應注意查找鄰近部位有無炎性病灶。

[1] [2] [3] 下一頁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2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2017320號
百度大聯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站 中網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