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暑的概念:暑為夏季的主氣,乃火熱之氣所化,故《素問·五運行大論》說:“其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其性為暑。”可見暑病就是熱病,僅是季節(jié)上的分別而已。由于暑邪與其他外邪不同,具有明顯的季節(jié)性,且獨見于夏令。故《素問·熱論》又說:“先夏至日為病溫,后夏至日為病暑!彼,炎夏季節(jié),氣溫過高,或烈日之下,長時間露天作業(yè),或工作環(huán)境悶熱,皆易感受暑熱之邪而患病。暑純屬外邪,無“內(nèi)暑”之說。
(2) 暑邪的性質(zhì)和致病特點。
、 暑為陽邪,其性炎熱。
、 暑性升散,易傷津耗氣。
、 暑多挾濕。
(3) 外感暑邪傳變及常見病證
醫(yī).學.全.在.線網(wǎng)站m.f1411.cn 暑熱之邪傷人,多影響肌表,氣機或神志。暑熱之邪侵襲肌表,可使腠理疏松開泄,因而使津液外泄而多汗,故《靈樞·歲露》說:“暑則皮膚緩而腠理開。”應當指出,因暑熱而汗出較多,本是人體適應外界高溫環(huán)境的一種生理調(diào)節(jié),但若腠理開泄太過,玄府只開而不合、汗出過多則傷津,氣隨津泄則氣耗。津傷則無以濡潤,故口燥而舌干。氣耗則機能減退,故氣短、倦怠乏力、少氣懶言。
暑熱傷人,導致氣機升降紊亂,則可出現(xiàn)頭目昏暈、心煩悶亂之癥。若暑熱之邪內(nèi)傳臟腑,擾亂心神,或神明為之所蒙蔽,則會發(fā)生頭暈卒然昏倒、不省人事等“中暑”重證。臨床常見的暑病,有傷暑(為夏季暑熱傷人之輕證)、中暑(為暑熱傷人之重證,常因在高溫環(huán)境中工作受熱所致)、暑濕(暑熱之邪挾濕而致病)等病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