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教程 > 正文:金針秘傳 1 論針灸學之淵源及真?zhèn)髦y得 上課筆記
    

金針秘傳教程:1 論針灸學之淵源及真?zhèn)髦y得

一、論針灸學之淵源及真?zhèn)髦y得世人每以針灸學術,久已失傳。又有謂針灸家多守秘密,靳其術而不傳,此皆未悉針灸學之甘苦,是以有此想當然之說耳。無論何種學術,凡可以文字相傳者,多屬其中之糟粕。若其精華所在,絕非文字可以相傳。其中之曲折奧妙,非由耳提面命不可…

一、論針灸學之淵源及真?zhèn)髦y得

世人每以針灸學術,久已失傳。又有謂針灸家多守秘密,靳其術而不傳,此皆未悉針灸學之甘苦,是以有此想當然之說耳。無論何種學術,凡可以文字相傳者,多屬其中之糟粕。若其精華所在,絕非文字可以相傳。其中之曲折奧妙,非由耳提面命不可,甚至可以意會而不可以言傳。孟子所謂大匠誨人,能與人規(guī)矩,不能使人巧。非故靳其術而不傳,實有千言萬語,而不能領略一二者。即孟子之所謂巧,乃學術之精華也。針灸之學,精華多而糟粕少。所以數(shù)千年來,能得其真?zhèn)髡,一代不過數(shù)人,職此故也。即以文字可傳者而論,似乎《內經(jīng)》、《難經(jīng)》所有之文字,即由上古相傳而來,必無謬誤,無如五代以前,印書之學,尚未發(fā)明,各種書籍皆有手抄,甚為難得。又易錯落舛誤,一經(jīng)世亂,往往焚毀無遺,此相傳之一難也。秦漢以上,各種學術率以口耳相傳,未能筆之于書,人存則學存,人亡則學亦亡,此相傳之二難也。有此二難,是以上古學術,存于今者,十不逮一,并非故守秘密,靳而不傳也。

針灸一道,首重經(jīng)絡穴道,次即手法針法。如《靈樞》、《素問》、《難經(jīng)》等書,皆為針灸家之祖籍。數(shù)千年來,無能出其范圍,但某經(jīng)某穴、主治某病、即已略而弗詳。至某穴應如何下針,某病應如何寒溫補瀉,更不得其要領,何也?考《內經(jīng)》、《難經(jīng)》而外,專論經(jīng)絡穴道及主治病癥者,據(jù)《隋書經(jīng)籍志》尚有《明堂孔穴》五卷、《明堂孔穴圖》三卷!短浦尽酚小黃帝內經(jīng)明堂》十三卷、《黃帝十二經(jīng)脈明堂五臟圖》一卷、《黃帝十二經(jīng)明堂偃側人圖》十二卷、《黃帝明堂》三卷。又隋之楊上善《黃帝內經(jīng)明堂類成》十三卷、楊元孫《黃帝明堂》三卷,皆足以補《內》、《難》之不足。無如今世一字無存,如但守《內經(jīng)》、《難經(jīng)》,即各經(jīng)穴道,尚不能備,何論其他。幸有晉人皇甫士安,當漢魏經(jīng)籍散亡之后,以上各書尚未殘缺,得以搜羅纂輯。著為《甲乙經(jīng)》十二卷,垂示后人。至今學針灸者,能知某經(jīng)有若干穴,某穴確在某處,某病宜取某穴,及各穴應如何下針,皆以《甲乙經(jīng)》為根據(jù),除此以外,更無可考。是以《甲乙經(jīng)》之有功于醫(yī),直與《內經(jīng)》、《難經(jīng)》并垂不朽。針灸家更宜奉為金科玉律,不可不熟讀而深究也。

由晉宋以迄隋初,百數(shù)十年之間,大亂迭興,學術道喪,醫(yī)學尤荒。除王叔和之《脈經(jīng)》、葛洪之《肘后方》、褚澄之《褚氏遺書》、巢元方之《病源》以外,更無他種醫(yī)書流傳。針灸之書,更無有起而述之者。至唐初孫思邈真人著《千金方》,始稍稍論及針灸,而王燾著《外臺秘要》,即以針灸為絕無所用,惟于六朝人之方劑,則廣收博采,一字不遺。因此有唐一代,談針法者絕少,《內》、《難》、《甲乙》之學,至此幾乎失傳矣。史雖盛稱狄梁公腦后下針,贅立墜,僅堪播為美談,并無一字撰述,此則深可痛惜者也。

趙宋崛興,居然為醫(yī)設學,定考醫(yī)程式,造就醫(yī)學人才。命林億、高保衡等,校正《內經(jīng)》、《傷寒論》、《金匱要略》等書傳世,官家著有《惠民和劑局方》、《圣濟總錄》諸書,嘉惠醫(yī)林。于針灸一科,并極留意,朝廷以世傳針砭之法,方術不同,易滋訛舛,于是命尚藥奉御王惟一等,考求古代明堂氣穴經(jīng)絡之說,鑄有銅人二具,天圣五年十月制成。奉詔一置醫(yī)官院,一置大相國寺仁濟殿。又命纂集舊聞,訂正訛謬,著為執(zhí)業(yè)護士網(wǎng)《銅人 穴針灸圖經(jīng)》三卷,刊刻頒布,俾資遵守。前代失傳之《明堂圖說》,至是始復傳于世。

凡讀《內》、《難》、《甲乙》者,可以有所考鏡矣。又據(jù)周密《齊東野語》云∶舅氏章叔恭, 襄州日,嘗獲銅人背面二器,相合則渾然全身。后由趙南仲歸之內府,叔恭嘗寫有銅人背面二圖云云,則宋時內府銅人不止王惟一所制一種。王制之銅人,當為全身,故可分置二處,此為兩面相合而成,不知何時何人所作,其異同優(yōu)劣如何,俱不可考。即章叔恭所繪之圖,亦不可得見,至為可惜,今言孔穴圖者,惟《銅人 穴圖經(jīng)》略存梗概耳。王惟一所制,章叔恭所繪,皆只有正背二面,側伏尚不完全。惟世傳《明堂灸經(jīng)》所繪之圖,兼及側面伏面,足補兩種銅人之不足,益可寶貴。惟此書不題著書人姓名,惟題西方子撰,想系宋之高人隱士,精于灸術,不屑以醫(yī)著名者之所為也。

元明之間,針灸之學益微,歷代傳習不廢者,只有席氏一家?济麝悤小渡駪(jīng)》一卷,卷首列有宗派圖,稱梓桑君席宏達得針灸真?zhèn),世世專精,九傳而至席華叔,十傳而至席信卿,十一世始傳于陳會。會即廣傳其術,共授二十四人,得其真?zhèn)髡哂卸,一為康叔達,一為劉瑾。書中有席宏達傳授誓詞,謂傳道者必盟天歃血,立誓以傳,當于宗派圖下注其姓名。如或妄傳非人,私相付度陰有天刑,明有陽譴云云,此針灸家誓守秘密之明證。但《內經(jīng)》即有勿傳非人之語,當以針法易習難精,深恐無識之徒,得其皮毛,肆意圖利,貽害病患,故鄭重傳授,藉以垂戒耳。

明季大江南北,以針名世者,尚有二家。一為姑蘇凌漢章,其于周身穴道,不須按揣,隔衣針之,亦百不失一,所謂目無全牛者也。一為六合李千戶,針法亦極精,但其按穴必須去衣折量,先以墨點記其應針之穴,然后下針。其術不同,而神乎其技,則初無二致,人謂其異曲同工。

元明之間,有一秘密之針灸書,得之者視如枕中鴻寶,名曰《衛(wèi)生針灸元機秘要》。萬歷中太醫(yī)院官楊繼洲得其書,謂當公之于世,乃為之補輯刊刻,易其名曰《針灸大全》。同時有高武者,著有《針灸聚英》、《針灸節(jié)要》諸書。凡歷代相傳之針法灸法,及針灸家之備歌各賦,多搜括無遺。元王國端之《扁神應針灸玉龍經(jīng)》,亦多錄私相傳誦之歌括歌賦。蓋皆熱心針灸學,惟恐古法失傳,同抱一普及公開之思想者也。

吾師黃石屏先生m.f1411.cn為人治病,亦隔衣下針,無須留意揣量穴道,而自然百無一誤。蓋與明季凌漢章所傳針法,為一脈相傳,固由于周身穴道爛熟胸中,無須臨時脫衣挨按,然其隨手下針百無一誤者,另有取穴準確之法,較之脫衣挨按,尤為迅速。故鄙人平生治病亦遵吾師之法,隔衣下針,并非故為所難,亦由習之既久反較脫衣為易。此等處可以意會,而不可以言傳。將來實習時,吾師所傳隔衣下針之法,當可望其普及也。

習針科者,對于暈針及吸針之解法,務宜講明有素,庶不致臨事倉皇。暈針固險,而吸針尤險而危。昔朱丹溪有一門人,為病者用針,針為氣所吸,牢不可拔,而吸入甚速。其人急趨丹溪求教,丹溪聞之變色曰∶吾不能解,惟速求可久先生。葛至,急于他穴下一針,其吸入之針,應手射出?梢娽樂ㄗ杂姓?zhèn)鳎酱司o要關頭,絲毫不容假借矣。


點擊查看:<<金針秘傳>>目錄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wǎng)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