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消渴肝病,心滑而微,或緊洪數(shù),陽盛陰憊;血虛濡散,勞則浮遲;短浮莫治,數(shù)大難醫(yī)。
消渴者,口常渴也。小便不利而渴者,知內(nèi)有濕也。(濕宜瀉之。)小便自利而渴者,知內(nèi)有燥也。(燥宜潤之。)大抵三消者,俱屬內(nèi)虛有熱也。
繅絲湯 治三焦渴如神。如無繅絲湯,卻以原蠶繭殼絲煎湯皆可代之,無時飲之,大效。蓋此物屬火,有陰之用,大能瀉膀胱中伏火,引陰水上潮于口而不渴也。
黃連(去須) 生地黃 天花粉 五味子(去梗) 川當(dāng)歸 人參(去蘆) 干葛 白茯苓(去皮)麥門冬(去心) 甘草(各一錢)
上銼一劑,生姜一片、棗一枚、竹葉十片、水二盞煎,去渣溫服。若上焦渴者,加山梔、桔梗;中焦渴者,加黃芩;頭?什恢拐撸石膏;下焦渴者,加黃柏、知母。若作丸,加薄荷,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噙化咽下。
黃連 干葛 天花粉 知母 麥門冬(去心) 人參 五味子 生地汁 蓮肉 烏梅肉 當(dāng)歸 甘草(各等分) 加人乳汁、牛乳汁、甘蔗汁、梨汁、藕汁。
上先將各汁入蜜一斤半,煎熬成膏,后將各藥為末,和前膏蒸熱,汁數(shù)沸。每服五茶匙,食前清米湯調(diào)下。
忌一切辛熱之物。
□
上消者肺火,飲水多而食少也。
黃芩湯 治上m.f1411.cn/yishi/焦渴癥。
黃芩 山梔 桔梗 麥門冬(去心) 當(dāng)歸 生地黃 干葛人參 天花粉 白芍(各等分) 烏梅(一個)
上銼一劑,食遠(yuǎn)頻服。
□
中消者胃火,消谷易饑,不生肌肉,小水www.med126.com赤黃是也。(用人參白虎湯治之。)
滋陰降火湯 治下焦渴癥。(方見虛怯。)根據(jù)本方加白術(shù)、天花粉、山梔。葛粉、烏梅、焙炒黃連、知母,去白芍。
六味地黃丸 治心腎不交,消渴引飲。(方見虛怯。)根據(jù)本方加麥門冬、五味子。
丹溪曰∶三消者,多屬血虛不生津液,俱宜四物湯為主治之。(方見補益。)上消者,加人參、五味、麥門冬、天花粉,煎熟入生藕汁、生地黃汁、人乳。飲酒之人加生葛根汁。中消者,加知母、石膏、滑石、寒水石,以降胃火。下消者,加黃柏、知母、熟地黃、五味子,以滋腎水;又當(dāng)間飲繅絲湯為上策。
秘方 總治三消,兼治吐血。
黃連 天花粉(二味為末) 藕汁 人乳汁 生地黃汁上以姜、蜜和二味為膏,每次一指頭大。放在舌上,徐徐白湯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