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牽牛粥
|
處方來(lái)源 | 《圣惠》卷九十六。
|
藥物組成 | |
加減 | |
功效 | 瀉水,消腫,通便,下氣,驅(qū)蟲(chóng)。
|
主治 | 水氣,面目及四肢虛腫,大便不通。小兒蛔蟲(chóng)病。
|
制備方法 | |
用法用量 | 上將米煮粥,候熟,抄牽牛子末3錢(qián),散于粥上,并入生姜攪轉(zhuǎn),空腹食之。須臾通轉(zhuǎn),即效。
|
用藥禁忌 | |
臨床應(yīng)用 | |
藥理作用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 牽牛粥(《圣濟(jì)總錄》卷一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