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絨的制作和選擇
將艾葉反復曬干后,置于石臼或其他器械中,充分搗杵,令細軟如棉,篩去灰塵及雜質梗,再焙燥,即成艾絨。一般說艾絨有兩種:用上述方法炮制的為粗艾絨,每 500克艾葉可得350克艾絨,適用于一般灸法;如再精加工,經(jīng)數(shù)十日曬杵,篩揀數(shù)十次者,500克艾葉只得艾絨150克艾絨,變?yōu)?a class="channel_keylink" href="http://m.f1411.cn/mingzu/2009/20090512112937_151870.shtml" target="_blank">土黃色,為細艾絨,可用于直接灸法。
艾絨的儲藏:艾絨性善吸水,故易受潮、霉爛或蟲蛀,影響燃燒。應將艾絨放于干燥容器內,霉雨季節(jié)尤應防潮,晴天宜常晾曬,隨用隨取。
艾葉分兩種:
一、蘄艾:產(chǎn)于江北,葉寬而厚,絨毛多,絨質較硬,做出的為優(yōu)質艾絨;
二、野艾:產(chǎn)于江南,艾香不如蘄艾,做出的艾絨為劣質絨。
李時珍在其著作中指出:“艾葉自成化以來,則以蘄艾者為勝,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謂之蘄艾!
每年五月采集新鮮肥厚的蘄艾
將采集的艾草去梗,去桿只留艾葉,并將艾葉放到陽光充足處多次暴曬到干,而非用脫水機和烘干機烘干
曬干后的艾草長期保存起來,使用時經(jīng)過第一次分揀,揀出雜質
這是揀出的雜質,大的艾梗、艾桿,甚至還有沙子、石子等。如果機器艾絨的話這些雜質可就跟著艾葉進了粉碎機。
第一次分揀出雜質后的艾葉,干凈多了吧
將第一次分揀后的艾葉放到石臼中,先搗1500下
搗出后的艾葉,再進行第二次分揀
二次分揀后的細小雜質
將經(jīng)過二次分揀后的艾葉再放到石臼中,千錘百煉,至少要搗3000下,方可成細絨
搗出的艾絨經(jīng)過耐心的第三次分揀。你可別小看這個環(huán)節(jié),小小的細雜質,撿起來十分費勁,特別費工。
將經(jīng)過三次分揀的艾絨放到粗篩子中,使勁的曬去細末,也就是碎的細末雜質
篩后的艾絨再經(jīng)過第四次分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