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石上藕、石蠶、真金草、異色血葉蘭
|
漢語拼音 |
xue ye lan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蘭科植物血葉蘭的全草。
|
動植物形態(tài) |
血葉蘭,多年生草本,高10-25cm。根狀莖肉質(zhì),匍匐伸長,粗壯,莖節(jié)明顯,似蠶臥于石上,通常紫紅色或黃綠色。莖基部互生2-4片葉;葉卵形或卵狀長圓形,長3-7cm,寬2-3cm,上面暗綠色或紫紅色,背面紅色,縱脈5條和網(wǎng)脈均為紅色或金黃色?偁罨ㄐ蛴2-10朵花;ò咨蚍奂t色,基部具1枚淡紅色的舟狀苞片;中萼片近匙形,側(cè)萼片橢圓形,均長8mm;花瓣與中萼片等長并靠合成兜狀;唇瓣彎曲,基部具囊狀距,前端伸展如兩翼展翅;子房被短柔毛。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福建、廣東、海南、廣西、云南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950-1000m的林下陰濕處或山溝潮濕的巖石上。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夏、秋季采收,鮮用或切段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 全草長10-20cm。根莖伸長似蠶狀,肉質(zhì),直徑約3mm,表面灰黃色,具縱皺紋,節(jié)明顯,可見殘留膜狀或干枯成毛狀的葉鞘。根短,稍粗壯,被細密的絨毛狀根毛。葉互生,紙質(zhì),多卷縮,展平后呈卵狀橢圓形,長2-5cm,寬1-2cm,灰綠色或暗紅色;葉柄延長成膜狀鞘,抱莖。氣微,味淡、微澀。以色鮮、粗壯者為佳。
|
中藥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甘;性涼
|
歸經(jīng) |
|
功效 |
滋陰潤肺;健脾;安神
|
功效分類 |
滋陰潤肺藥;健脾藥;安神藥
|
主治 |
肺癆咯血;食欲不振;神經(jīng)衰弱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3-9g,鮮品9-15g。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Herba Ludisiae Discoloris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Ludisia discolor(Ker-Gawl.)A.Rich.
|
科屬分類 |
蘭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