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沔茄、木茄 |
漢語拼音 | mian qie |
英文名 | Seed of Makamong,Seed of Woodyfruit Afzelia |
藥材基原 | 為豆科植物緬茄的成熟種子。 |
動植物形態(tài) | 緬茄 常綠喬木,高12-25m,有時可達40m。樹皮褐色或灰棕色,有灰白色斑點;小枝被白粉。葉互生,偶數(shù)羽狀復葉;總葉柄長2.5-3cm;小葉2-5對,對生,小葉柄短,長不及5mm;小葉片卵形、闊橢圓形至近圓形,長5-8cm,寬3.5-6cm,先端鈍圓或微凹,基部圓,紙質。總狀圓錐花序,密被白色或灰黃色短柔毛;苞片和小總苞片卵形或三角狀卵形,大小相等,長約6mm,宿存;花萼裂片長圓形;花瓣淡紫色,倒卵形至近圓形,旗瓣1片;能育雄蕊7,基部稍合生,花絲長3-3.5cm,下部被柔毛;子房上位,被毛,花柱長而突出。莢果長橢圓形,略扁,長10-12cm,寬6-7cm,厚4cm,棕褐色,木質,堅硬。種子2-3顆,扁圓形,長寬均約2.5cm,厚約1.5cm,種皮黑褐色,基部有一角質、堅硬的假種皮狀種柄,其長略等于種子;ㄆ4-5月,果期11-12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廣東、海南、廣西、云南等地有栽培。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秋、冬季果實成熟后采摘,剝取種子,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構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辛;平 |
歸經 | 肝經 |
功效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
功效分類 | 清熱解毒藥 |
主治 | 赤眼,眼生云翳,瘡毒,火熱牙痛 |
用法用量 | 外用:適量,酒水磨涂。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1.《靈秘丹藥箋》:抹眼眶去火毒,又能解百毒。水磨涂治牙疼。 2.《滇略》:拭眼去翳,亦解瘡毒。 |
考證 | 《云南中草藥選》 1.《靈秘丹藥箋》:緬茄兒,形如大粟,上有罩帽,如畫皮樣。 2.《滇略》:緬茄,枝葉皆類家茄,結實如荔枝核而有蒂。 3.《粵志》:廣東高州府出木茄,上有方蒂,拭眼去昏障,即緬茄也。 |
藥物應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Afzelia xylocarpa (Kurz)Craib[Pahudia xylocarpa Kurz] |
科屬分類 | 豆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