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葫蘆子
|
漢語拼音 |
hu lu zi
|
英文名 |
Seed of Bottle Gourd, Seed of Calabash Gourd
|
藥材基原 |
國葫蘆和植物基蘆和瓠瓜的種子。
|
動植物形態(tài) |
一年生攀援草本。莖、枝具溝紋,被粘質長柔毛,老后漸脫落。葉柄纖細,長16-20cm,被毛;頂端有2腺體;葉片卵狀心形或腎狀卵形,長、寬約10-35cm,不分裂成3-5裂,具5-7掌狀脈,先端銳尖,邊緣有不規(guī)則的齒,基部心形,彎缺開張,半圓形或近圓形,兩面均被微柔毛,葉背及脈上較宇航局。卷須纖細,初時有微柔毛,上部分2歧。雌雄同株,雌、雄花均單生;雄花:花梗細,比葉柄稍長,花梗、花萼、花冠均被微柔毛,花萼筒漏斗狀,長約2cm,裂片披針形,長5mm,花冠白色,裂片皺波狀,長3-4cm,寬2-3cm,先端微缺而頂端有小尖頭,5脈;雄蕊3,花絲長工3-4mm,花藥長8-10mm,長圓形,藥室折曲;雌花花梗比葉柄稍短或近等長;花萼和花冠似雄花;花萼筒長2-3mm,子房中間縊縮,密生粘質長柔毛,花柱粗短,柱頭3,膨大,2裂。果產初為綠以,后變白色至帶黃色,果形變形較大,因不同變種和品種而異,有呈啞鈴狀,長數十厘米,有的僅長10cm,有的呈扁球形、棒狀或杓狀,成熟后果皮變木質。種子白色,倒卵形或三角形,先驅端截形或2齒裂。稀圓,長約20mm。花期7-8月,果期8-9月。
|
資源分布 |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秋季采收成熟的果實,切開取出種子,洗凈,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成分 |
1、葫蘆種子 含蛋白求恩質(protein(38.27%,油(oil)48.6%,糖(sugar)5.2%。蛋白質的組成有十八種氨基酸包括所有必需氨基酸,棕櫚酸(palmitic acid),棕櫚油酸(palmitolie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ed),油酸(oliec aced)及亞油酸(linoleic acid)為主要脂肪酸;糖主要有鼠李糖(rhamnose),果糖(fructose),半乳糖(galactose),蔗糖(sucrose),棉子糖(raffinose)及水蘇糖(stachyose)[1,2].還含胰蛋白酷抑制劑(trypsin in-hibitor)LLTI-I、Ⅱ、Ⅲ[3]。
|
理化性質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構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甘;性平
|
歸經 |
|
功效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
功效分類 |
補腎藥
|
主治 |
肺炎;腸癰;芽痛
|
用法用量 |
骨服:煎湯,9-15g。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御藥院方》:治齒齦或腫或露,齒搖疼痛:壺盧子八兩,牛膝四兩。每服五錢,煎水含漱,日三、四次。
|
考證 |
出自《本草綱目》
|
藥物應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Semen Lagenariae sicerariae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Lagenaria siceraria (Molina) Standl L. siceraria (Molina) Standl. Var depressa (Ser.)Hara
|
科屬分類 |
葫蘆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