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清香桂、葉上花、萬年青、大風(fēng)消、三兩金、三兩銀、黑桿草、鐵鈴膽、觀音柴、斷蟲草、全青、棉草木、鐵角蘭、花子藤、木遠(yuǎn)志。 |
漢語拼音 | wei you |
英文名 | Fragrant Sarcococca Herb, Root of Fragrant Sarcococca |
藥材基原 | 為黃楊科植物野扇花的根。 |
動植物形態(tài) | 野扇花 常綠灌木,高1-4m。有發(fā)達(dá)的纖維狀根系。分枝較密,小枝被密或疏短柔毛。葉互生;葉柄長3-6mm;葉片闊橢圓狀卵形、卵形、橢圓狀披針形、披針形或狹披外形,長2-7cm,寬7-30mm,變化很大,但常見為卵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3.5-5.5cm,寬10-25mm,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急尖或漸狹或圓,一般中部或中部以下較寬,上面亮綠,下面淡綠,葉面中脈凸出,無毛,稀被微細(xì)毛;大多數(shù)中脈近基部有1對互生或?qū)ι鷤?cè)脈,多少成離基三出脈,葉背中脈稍平或凸出。花單性,雌雄同序,花序短總狀,長1-2cm,花序軸被微細(xì)毛;苞片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花白色,芳香;雄花2-7,占花序軸上方大部,通常下方雄花有長約2mm的花梗,具2小苞片,小苞片卵形,長為萼片的1/3-2/3,上方雄花近無梗,有的無小苞片,萼片4(亦有3或5),內(nèi)方的闊橢圓形式闊卵形,先端圓,具小纖毛,長3-3.5mm,花絲白色,長約6mm,花藥黃色,背部著生,不育雌蕊細(xì)小,扁平;雌花2-5,生花序軸下部,連柄長6-8mm,柄上小苞多片,狹卵形,覆瓦狀排列,萼片6,長1.5-2mm,子房卵狀長圓形,花枝3。核果球形,直徑7-8mm,熟時猩紅至暗紅色,宿存花技3或2,長2mm。花、果期10月至翌年2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西南及陜西、甘肅、湖北、湖南、廣西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200-2600m的山坡、林下或溝谷中,亦有栽培。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全年均可采挖,洗凈,鮮用或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辛;苦;平 |
歸經(jīng) | 肝;胃經(jīng) |
功效 | 行氣活血;祛風(fēng)止痛 |
功效分類 | 祛風(fēng)藥;活血藥;止痛藥 |
主治 | 胃脘疼痛;風(fēng)寒濕痹;跌打損傷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9-15g,鮮品30-60g;或研末,0.9-1.5g。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①治胃痛,跌打損傷:胃友三至五錢,水煎服;或研末服,每次五分,日服三次。(《云南中草藥》)②治老傷發(fā)。乎r胃友、大活血各一兩,茜草、徐長卿各五錢。水酒煎服。(江西《草藥手冊》)③治水腫:胃友、黃花遠(yuǎn)志各一兩。水煎服。(江西《草藥手冊》)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1.《云南中草藥》:活絡(luò),止痛。治胃痛,跌打損傷。 2. 江西《草藥手冊》:活血舒筋,祛風(fēng)消腫。 |
考證 | 出自《云南中草藥》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Sarcococca ruscifolia Stapf |
科屬分類 | 黃楊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