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漢語(yǔ)拼音 | nan she teng ye |
英文名 | Leaf of Oriental Bittersweet |
藥材基原 | 為衛(wèi)矛科植物南蛇藤Celastrus orbiculatus Thunb.的葉。 |
動(dòng)植物形態(tài) | 南蛇藤 落葉攀援灌木,高達(dá)3-8m。小枝圓柱形,灰褐色或暗揭色,有多數(shù)皮孔。單葉互生;葉柄長(zhǎng)1-2cm;葉片近圓形、寬倒卵形或長(zhǎng)橢圓狀倒卵形,長(zhǎng)5-10cm,寬3-7cm,先端漸尖或短尖,基部楔形,偶為截形,邊緣具鈍鋸齒。腋生短聚傘花序,有花5-7朵,花淡黃綠色,雌雄異株;花萼裂片5,卵形;花瓣5,卵狀長(zhǎng)橢圓形,長(zhǎng)4-5mm;雌花具有5雄蕊;雌蕊1,子房上位,近球形,柱頭3裂;雄花的雄蕊稍長(zhǎng),雌蕊退化。蒴果球形,直徑7-8mm。種子卵形至橢圓形,有紅色肉質(zhì)假種皮;ㄆ4-5月,果熟期9-10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東北、華北、西北、華東及湖北、湖南、四川、貴州、云南。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丘陵、山溝及山坡灌叢中。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chǔ)藏 | 春季采收,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含山柰酚-7-a-L-鼠李糖甙(kaempferol-7-a-L-rhamnoside),山奈酚-3,7-二-a-L-鼠李糖甙(kaempferol-3,7-a-L-rhamnoside),山奈酚-3-β-D-葡萄糖-7-a-L-鼠李糖甙(kaempferol-3-β-D-gluco-a-L-rhamnoside),槲皮素-3-β-D-葡萄糖-7-a-L-鼠李糖甙(quercetin 3-β-D-gluco-7-a-L-rhamnoside),槲皮素-3,7-二-a- L-鼠李糖甙(quercetin-3,7-a-L-rhamnoside)。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cè)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dòng)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苦;辛;平 |
歸經(jīng) | 肝經(jīng) |
功效 | 祛風(fēng)除濕;解毒消腫;活血止痛 |
功效分類 | 涼血藥;解毒藥 |
主治 | 風(fēng)濕痹痛;瘡瘍癤腫;皰疹;濕疹;跌打損傷;蛇蟲咬傷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干品研末調(diào)敷。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yùn)用 | |
各家論述 | 《中國(guó)藥植志》:治毒蛇咬傷。 |
考證 | 出自《中國(guó)藥植志》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 | Celastrus orbiculatus Thunb.[C.articulatus Thunb.] |
科屬分類 | 衛(wèi)矛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