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河北中醫(yī)學院學報1988,3(2):11 |
劑型 | 湯劑 |
藥物組成 | 百合30g,烏藥6-9g,丹參30g,檀香(后下)6g,砂仁(后下)6g,香附10g,良姜6-9g,川楝子10g,元胡10g。 |
加減 | 熱甚加吳茱萸1.5g,黃連3-5g;寒甚加附子9g;氣虛加黨參9g,白術9g;陰虛去香附,良姜、加玉竹、麥冬、沙參各9g,白術15g;便血加烏賦骨9g,花蕊石15g;吐酸加烏賊骨6g,浙貝母6g。 |
功效 | |
主治 | 慢性胃脘痛。 |
制備方法 | |
用法用量 | 日1劑水煎服,10日為1療程。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 | |
臨床應用 | 治療慢性胃脘痛30例中,男17例,女13例;年齡最小23歲,最大59歲,病程2-4年12例,5-9年13例,大于10年5例;經(jīng)消化道X線鋇餐造影或胃鏡檢查確定胃、十二指腸潰瘍21例,慢性淺表性胃炎3例,慢性肥厚性胃炎4例,慢性萎縮性胃炎2例.依照中醫(yī)內科學會1984年擬定的胃脘痛療效評定標準:近期臨床治愈:征候全部消失,半年內不復發(fā),X線鋇餐或胃鏡檢查基本恢復正;蚝棉D;顯效:主要證候消除,半年內不復發(fā),x線鋇餐或胃鏡檢查好轉;好轉:主要證候基本消除,半年內雖有復發(fā),但疼痛程度較輕,持續(xù)時間縮短,X線鋇餐或胃鏡檢查無明顯改變;無效:主要證候無變化,X錢鋇餐或胃鏡檢查無改變。結果:近期臨床治愈13例(43.3%),顯效8例(26.7%),好轉5例(16.7%),無效4例(13.3%);總有效率為86.7%。 |
藥理作用 | |
毒性試驗 | |
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 | |
生產(chǎn)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