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 | Jie zi
|
苗藥名 | |
苗藥拼音 | |
別名 | 永嘎日,查干格齊,蓋母(通稱)
|
考證 | |
中藥材基原 | 為十字花科植物芥菜或白芥的種子。
|
動物礦物植物形態(tài) | 1.芥菜 Brssica juncea(L.)Czern.et Coss.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30~100cm。莖直立,多分枝,幼枝被微毛,老枝光滑,有時微被白粉;~大,呈琴狀分裂,先端裂片特別長大,兩側(cè)裂片甚。磺o上部的葉不分裂,披針形至線形?偁罨ㄐ蚨鄶(shù),聚成圓錐狀;花萼4,綠色;花瓣4,略向外展,呈“十”字形,鮮黃色;雄蕊6,4長2短;子房長圓形。長角果光滑無毛,無明顯的喙。花期4~6月,果期5~8月。全國各地均有栽培。2.白芥 SinaPis alba 1.一年或二年生草本。莖較粗壯,高達lm,全體被稀疏粗毛。葉互生;莖部葉具短柄,葉片較小,裂片較細;近花序之葉常少裂?偁罨ㄐ蝽斏恍』üiL1cm左右;花萼4,綠色,直立;花冠黃色,長卵形,基部有直立長爪;雄蕊6,4長2短;子房長柱形,密被白毛,花柱細長,柱頭小。長角果廣線形,長2~3cm,密被粗白毛,著生種子部分常有淺度縊縮,先端有喙,喙部不生種子,光滑無毛。種子圓形,淡黃白色,直徑1.5~2mm;ㄆ4~8月,果期6~8月。
全國各地均有栽培。
|
栽培與養(yǎng)殖 | 生物學(xué)特性 喜溫暖濕潤氣候,較耐干旱,喜陽光,適宜在肥沃濕潤的砂質(zhì)壤土栽培,忌瘠薄或低洼、積水地。
栽培技術(shù) 用種子繁殖,春播或秋播、播種前,先將種子放在15%食鹽水中浸泡20min,或在30℃溫水中浸泡2~4h,取出,稍晾干,摻倍量細土,進行條播,覆土10cm,稍加鎮(zhèn)壓,澆水。播后10~15d出苗,苗高15cm左右間苗,株距10~15cm,定苗后追肥1次,并進行澆水,澆水次數(shù)現(xiàn)土壤干濕程度而定。生長期間忌施過量氮肥,以防枝葉徒長,影響產(chǎn)量。
病蟲害防治 病害有油菜炭疽病,發(fā)病初期可噴代森錳鋅或多菌靈。油菜菌核病,發(fā)病期間可噴40%紋枯利可濕性粉劑1000~2000倍液或3%紋枯利粉劑。
|
采收加工 | 夏末、秋初果實成熟時割取全珠,曬干,打下種子,除去雜質(zhì)。
|
藥材鑒別 | 性狀鑒別(1)芥子 種子近球形,直徑1.2~1.8mm。表面鮮黃色至黃棕色,少數(shù)為暗紅棕色,具細網(wǎng)紋,種臍點狀。種皮薄而脆,子葉折疊,有油性。氣微,味極辛辣。研碎后加水浸濕,產(chǎn)生辛烈的特異臭氣。
以子粒飽、均勻、鮮莧色、無雜質(zhì)者為佳。
(2)白芥子 種子近球形,直徑2~2.5mm。表面淡黃色,光滑,置放大鏡下觀察,可見細微的網(wǎng)紋,一端具一圓形淡褐色的種臍。去掉種皮可見2肥厚子葉,油質(zhì),相互縱向折疊,胚根包藏于其間。氣微,味辛辣。
以粒大、飽滿、色黃白、純凈者為佳。
|
化學(xué)成分 | |
藥理作用 | |
性味 | 味李,性平。
|
功效 | 強身,桂協(xié)日烏素,解毒。
|
主治 | 主治身體虛弱,中毒癥,協(xié)日烏素病,黏病。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煮散劑,1.5~3g;或入丸、散。
|
注意事項 | |
附方 | |
制劑 | |
臨床研究 | |
參考文獻 | 化學(xué)成分
(1)StePhen G,et a1.Phytochemistry,1988,27(3):815
(2)劉米達夫.最新生藥學(xué)(日),1963:204;205
(3)Jens K N,et a1.C A,1979,91:87848h
(4)Appelqvist L A,et a1. C A,1978,88:73221z
藥理
(1)江蘇新醫(yī)學(xué)院.中藥大辭典(上班).上海:上?茖W(xué)技術(shù)出版社,1977.1065
(2)Glatirl H.C A,1965,62:9549e
|
苗藥名出處 | |
參考 | 《中華本草》蒙藥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