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ㄈ)血小板
血小板(blood platelet)或稱血栓細胞(thrombocyte), 正常數值為10萬-~40萬/μ1。它是骨髓中巨核細胞胞質脫落下來的小塊,故無細胞核,表面有完整的細胞膜。血小板體積甚小,直徑2~4μm,呈雙凸扁盤狀;當受到機械或化學刺激時,則伸出突起,呈不規(guī)則形。在血涂片中,血小板常呈多角形,聚集成群。血小板中央部分有著藍紫色的顆粒,稱顆粒區(qū)(granulomere);周邊部呈均質淺藍色,稱透明區(qū)(hyalomere)(圖5-2)。電鏡下,血小板的膜表面有糖衣,細胞內無核,但有小管系、線粒體、微絲和微管等細胞器,以及血小板顆粒和糖原顆粒等(圖5-7)。
圖5-7 血小板超微結構模式圖
血小板在止血和凝血過程中起重要作用。血小板的表面糖衣能吸附血漿蛋白和凝血因子Ⅲ,血小板顆粒內含有與凝血有關的物質。當血管受損害或破裂時,血小板受刺激,由靜止相變?yōu)闄C能相,迅即發(fā)生變形,表面粘度增大,凝聚成團;同時在表面第Ⅲ因子的作用下,使血漿內的凝血酶原變?yōu)槟,后者又催化纖維蛋白原變成絲狀的纖維蛋白,與血細胞共同形成凝血塊止血。血小板顆粒物質的釋放,則進一步促進止血和凝血。血小板還有保護血管內皮、參與內皮修復、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血小板壽命約7~14天。血液中的血小板數低于10萬/μ1為血小板減少,低于5萬/μ1則有出血危險。
血小板顆粒有兩種:特殊顆粒和致密顆粒。特殊顆粒又稱α顆粒,體積較大,圓形,電子密度中等,內含凝血因子Ⅲ、酸性水解酶等。致密顆粒較小,電子密度大,內含5-羥色胺、ADP、ATP、鈣離子、腎上腺素等。兩種顆粒內容物的釋放均與血不板功能有關。血小板小管系也有兩種:開放小管系和致密小管系。開放小管系散在分布,管腔明亮,開口于血小板表面,借此攝取血漿物質和釋放顆粒內容物。致密小管系是封閉的小管,多分布在血小板周邊,管腔電子密度中等,能收集鈣離子和合成前列腺素等。血小板周邊有環(huán)行排列的微絲和微管,與血小板的形態(tài)變化有關(圖5-7)。
淋巴:淋巴(lymph)是在淋巴管內流動的液體,是組織液滲入毛細淋巴管形成的。它在回流過程中經過淋巴結添加了淋巴細胞等成分,最終匯入靜脈。淋巴的組成成分和細胞數量是經常變動的,因淋巴回流部位而異。如肢體的淋巴清亮透明,小腸的淋巴因含吸收的大量脂滴而呈乳白色,稱乳糜(chyle)。肝的淋巴內含有大量血漿蛋白。淋巴流經的淋巴結越多,所含的淋巴細胞也越多,有時還有單核細胞和粒細胞。淋巴是組織液回流的渠道之一,在維持全身各部組織液動態(tài)平衡和濾過防御作用中起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