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食管出血。
(6)
食管穿孔:食管一氣管或支氣管屢,食管一主動脈、食管一肺、食管一縱隔痊等。
六、診斷
(一)細胞學檢查
用拉網(wǎng)細胞學檢查采取脫落細胞標本直接涂片,是診斷早期食管癌的可靠方一,其診斷陽性率可達80%以上,目前主要用來對食管癌高危人群進行篩選和普查。
(二)食管內鏡檢查
1 .食管內鏡檢查的適應證
(1)具有咽下食物硬噎感、胸骨后疼痛或咽下疼、食管內異物感、食物通過緩慢或停滯感、劍突下疼痛、咽部干燥或緊縮感等早期食管癌癥狀,或有吞咽困難癥狀者。
(2)具有上述有關癥狀,食管X 線造影檢查可疑或陰性。
(3)食管X 線造影檢查發(fā)現(xiàn)異常,需進一步明確病變性質。
(4)食管脫落細胞學檢查陽性,但部位不明確。
(5)食管癌手術治療后病人的定期復查,或手術治療的病人近期出現(xiàn)有關臨床癥狀,需排除癌復發(fā)者。
(6)食管癌放射治療或化學藥物治療后療效評價。
(7)對伴有食管上皮不典型增生的中、重度
食管炎高危人群,或患有貢門失弛緩癥、食管裂孔瘡、食管憩室、食管息肉、乳頭狀瘤及Barrett 食管等食管癌前疾病患者的定期隨訪檢查。
( 8 )食管癌的內鏡治療,包括食管癌狹窄的擴張和內套管留置(Prosthesis )、內鏡激光治療、微波治療、局部注射抗癌藥物等。
2 .食管黏膜染色法 近年來,國內外較廣泛地應用色素內鏡(chromoendoscopy ) 診斷食管表淺癌。常用的方法有盧戈爾(Lugol )液染色法、甲苯胺藍染色法和甲苯胺藍-Lugol 液雙重染色法。由于甲苯胺藍使癌變區(qū)著藍色,Lugol 液使正常食管黏膜呈棕褐色,而癌灶呈非染色區(qū),兩者合用,相互襯托,能更清楚地顯示癌灶及浸潤范圍。
3 .食管癌的超聲內鏡檢查 食管扇形掃描超聲內鏡檢查主要應用目的是判斷食管癌的浸潤深度和外科手術切除的可能性。同時,可以確診食管黏膜下腫瘤。由于超聲內鏡較粗且視野角度較窄,宜先用普通內鏡檢查,確定病變部位及范圍后再作超聲內鏡檢查。兩種檢查可以連續(xù)進行,一次完成。掃描均應用水囊法。近年來,微型超聲探頭( ultrasonic Probe , USP )己在臨床應用。食管癌的內鏡超聲圖像表現(xiàn)為管壁增厚、層次紊亂、中斷及分界消失的不規(guī)則低回聲。超聲內鏡檢查對原發(fā)腫瘤(T1-T4)的分期精確性可達80%-90% ,可以比較客觀地判斷腫瘤的浸潤深度,其準確率為70%-87%。超聲內鏡檢查對癌周是否有腫大淋巴結的診斷準確率可達80%-90%左右。超聲內鏡檢查還能較好地判斷腫瘤有無外侵。此外,超聲內鏡檢查還能確診食管黏膜下腫瘤。最常見的是
食管平滑肌瘤。EUS 和CT 在研究食管癌分期中可以互補。
4 .早期食管癌的內鏡分型和組織學分型 內鏡檢查所見早期食管癌的主要特征是黏膜局限性充血、淺表糜爛、粗糙不平等戮膜淺表性病變。淺表糜爛最常見,占45% 以上。我國學者以病理學為基礎,根據(jù)內鏡檢查所見的形態(tài)特征,把早期食管癌分成充血型、糜爛型、斑塊型和乳頭型4 型。1990年日本食管疾病學會(JSED )把食管癌分為表淺型和進展型兩類。把表淺型癌(0 型)分成表淺隆起型(0-Ⅰ型)、表淺平坦型( 0-Ⅱ型)和表淺凹陷型(0 ~Ⅲ型)3 型。表淺平坦型又分為輕度隆起型(0-Ⅱa 型)、平坦型(0-Ⅱb 型)和輕度凹陷型(0-Ⅱe 型)3 個亞型。病理組織學檢查我國把早期食管癌分成上皮內癌(ep 癌)、黏膜內癌(mm 癌)和黏膜下癌(sm 癌)3 類。日本進一步把mm 癌和Sm 癌細分為3 個亞型。
5 .內鏡檢查可判斷食管表淺癌的浸潤深度。
6. Barrett 食管:Barrett 食管(Barrett , 5 esophagus , BE )是食管下段復層鱗狀上皮被化生性柱狀上皮取代的病理現(xiàn)象。Barrett 食管有3 種組織學類型:
( 1 )胃底上皮型(有主細胞和壁細胞);
( 2 )交界型(類似貴門黏液腺);
( 3 )腸化柱狀上皮型(其特征為腺上皮表面有細小絨毛、勃液腺與小腸型杯狀細胞)。
(三)食管癌的影像學檢查
1 .食管X 線檢查
(1)X 線征象:
1)食管黏膜皺襞增粗、中斷、紊亂以至消失。
2)龕影形成。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