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診(8月30日):大便每天仍10余次,但膿血及里急后重再減,汗復止,夜間最高體溫39C°,遍身皮膚出現紅疹,無明顯搔癢,食納尚可,小便黃,白細胞已漸增至2100/立方毫米,中性56%。診其脈沉數,舌淡,苔黃膩。病減而疹見者,乃伏熱外出之象也,治宜續(xù)清濕熱。
處方:
茯苓皮2錢,
扁豆衣2錢,茵陳2錢,豆卷3線,
黃芩1錢,杏仁1錢5分,
銀花葉2錢,淡
竹葉1錢5分,苡仁4錢,滑石3錢,通草1錢,荷葉2錢。服1劑。
五診(8月31日):體溫已降至36.8~37.lC°,大便次數大為減少,膿血基本消失,無里急后重,精神較佳,遍身微汗續(xù)出,全身紅疹仍露。診其脈沉數,舌苔灰膩。此為表里漸和,濕熱未盡,宜續(xù)清余熱,兼調理脾胃。
處方:
原方去竹葉、黃芩,加甘草5分,
麥芽1錢5分。服2劑。
六診(9月2日):體溫已正常,大便日3次,無膿血,黃粘不成形,紅疹已消失,腹?jié)M亦平,精神轉佳,食欲增進。診其脈和緩,舌淡,惟苔仍穢膩而厚。仍宜調脾胃,通陽利濕為治。
處方:
茵陳1錢5分,藿香梗1錢,扁豆衣2錢,厚樸1錢,廣
陳皮1錢,炒麥芽2錢,
薤白1錢,滑石3錢,
神曲1錢5分,通草1錢,荷葉2錢。服2劑。忌食油膩醫(yī)學.全在.,線提,供
m.f1411.cn。
藥后舌苔退凈,諸癥消失,白細胞恢復至正常范圍(總數8150/立方毫米,中性66%),痊愈出院。
按:本案所患系急性中毒性痢疾,起病急而昏迷抽搐,每天10~20多次膿血便,每日上午面發(fā)白,肢涼,惡寒、戰(zhàn)栗、無汗,午后高熱至42~43C°,曾用多種抗菌素治療未效,并有白細胞減少。此謂正虛邪實,已至嚴重階段。凡痢疾多屬里證,治當從里,但每日午前惡寒肢冷,戰(zhàn)栗無汗,可見其衛(wèi)陽閉阻,熱不得越;午后高熱無汗,呼吸迫促,下利腹?jié)M,乃邪陷于里,不能外達,病情至此,殊難措手,幸胃氣尚存,津液未竭。急救之法,宜借用桂枝湯和營衛(wèi)以開閉,加葛根升提陽明以舉陷。蓋開肌表之閉,即可解里急之危,使內陷之邪,由表而出。又如桂枝湯法以粳米、荷葉為粥,助胃達邪。服后表氣略通,得微汗未徹,而寒戰(zhàn)消失,肢涼轉溫,高熱稍減,里急略緩,呼吸仍促。再改用治暑濕之品,表里合治,扶正祛邪,藥后全身微汗,高熱再降,下利漸減,此時內陷營分之伏熱又由疹出而消散。后以生津益胃,通陽利濕。邪去正復,癥狀逐漸消失而獲痊愈。由此可知中醫(yī)治療急性熱病,重在先解其表,不使邪氣深入和內陷。表里和,營衛(wèi)通,則邪有外出之路。本案此治痢之常法,乃治變救逆而施,但宗達邪外出之旨,是謂知常達變矣。
2011年度重慶市中醫(yī)藥高級人才培養(yǎng)項目實施細則
上一頁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