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系統(tǒng):
貧血概述:
一、分類:
1.根據(jù)紅細胞形態(tài)特點分類:
大細胞性貧血:巨幼貧、溶貧。
正常細胞性貧血:再障、溶貧、急性失血性。
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
2.根據(jù)貧血的病因和發(fā)病機制分類:
紅細胞生成減少:缺乏造血原料、骨髓疾。ǜ杉毎錾头只惓!惓=M織浸潤)。
紅細胞破壞過多:內(nèi)在缺陷、外在因素。
失血性貧血
一、臨床表現(xiàn):
1.一般表現(xiàn):疲乏、困倦、軟弱無力。
2.心血管系統(tǒng)表現(xiàn):活動后心悸氣短、心率過快、心搏有力、脈壓增加。
3.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表現(xiàn):頭痛、頭暈、目眩、注意力不集中、嗜睡。
4.消化系統(tǒng):食欲減退、腹脹、惡心。
5.泌尿生殖系統(tǒng):輕度蛋白尿、尿濃縮功能減退。
6.其它:皮膚干燥、毛發(fā)枯干。
缺鐵性貧血
一、鐵的代謝:
1.鐵的分布:功能狀態(tài)鐵、貯存鐵。
2.鐵的來源和吸收:需要20~25mg/d,大部分來自衰老的紅細胞破壞,食物中攝取1~1.5mg/d可維持鐵的平衡。
3.鐵的運輸:高鐵與轉(zhuǎn)鐵蛋白結(jié)合,運到各組織,通過胞飲進入細胞,在胞內(nèi)再次還原為亞鐵
4.再利用和排泄:RBC正常壽命為120天。
5.鐵的儲存:鐵蛋白、含鐵血黃素。
二、病因:
鐵攝入不足
慢性失血
三、臨床表現(xiàn):
1.貧血表現(xiàn)
2.組織缺鐵表現(xiàn): 發(fā)育遲緩、體力下降、智商低、易興奮、注意力不集中、煩躁易怒、異食癖,吞咽困難。
醫(yī) 學(xué) 全 在線 m.f1411.cn 3.體征:皮膚粘膜蒼白、毛發(fā)干燥、指甲扁平、失光澤、易碎裂。
四、實驗室檢查:
1.血象: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紅細胞染色淺淡,中心淡染區(qū)擴大、網(wǎng)織紅多正;蜉p度增多。
2.骨髓相:增生活躍,幼紅細胞增多。
鐵染色:鐵粒幼細胞極少或消失,胞外鐵亦缺少。
3.生化:血清鐵降低,總鐵結(jié)合力增高。
血清鐵蛋白降低
FEP增高
五、診斷:
六、治療:
1.病因治療:
2.補充鐵劑:網(wǎng)織紅于7天左右達高峰
血紅蛋白于2周后應(yīng)上升,1~2周后正常。
血紅蛋白完全正常后仍需補充鐵劑3~6個月,或待血清鐵蛋白>50ug/L后停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