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民族醫(yī)藥基礎知識 |
(一)藏醫(yī)藥 |
1.藏醫(yī)基礎知識 |
(1)五元、三因、陰陽學說的內(nèi)容 |
(2)藏醫(yī)的治療方法 | |||
2.藏藥基礎知識 |
(1)藥物與五元的關系 | ||
(2)藥物的六味、八性、十七效 | |||
(3)配伍方法、原則 | |||
(4)劑型和用藥禁忌 | |||
(5)常用方劑 | |||
(二)蒙醫(yī)藥 |
1.蒙醫(yī)基礎知識 |
(1)二根、七素、二穢的內(nèi)容 | |
(2)七素與二根的關系 | |||
2.蒙藥基礎知識 |
(1)藥味、藥力、藥能、藥物功能的內(nèi)容,藥味與五元的關系 | ||
(2)組方依據(jù)和準則 | |||
(3)傳統(tǒng)劑型 | |||
(4)用藥方法、劑量和用藥禁忌 | |||
(三)維吾爾醫(yī)藥 |
1.維吾爾醫(yī)基礎知識 |
維吾爾醫(yī)學的各種學說內(nèi)容 | |
2.維吾爾藥基礎知識 |
(1)藥性、藥性級別、藥味、矯正藥的內(nèi)容 | ||
(2)方劑的組成,方劑的命名,方劑的用量 | |||
(3)維吾爾藥的四大類劑型 | |||
五 常用醫(yī)學檢查指標及其臨床意義 |
(一)血常規(guī)檢查 |
1.白細胞計數(shù) |
(1)正常值參考范圍 |
2.白細胞分類計數(shù) | |||
3.紅細胞計數(shù) | |||
4.血紅蛋白 |
(2)檢查結果的臨床意義 | ||
5.血小板計數(shù) | |||
6.紅細胞沉降率 | |||
(二)尿常規(guī)檢查 |
1.尿液酸堿度 |
檢查結果的臨床意義 | |
2.尿比重 | |||
3.尿蛋白 | |||
4.尿葡萄糖 | |||
5.尿膽紅素 | |||
6.尿隱血 | |||
7.尿中白細胞 | |||
8.尿沉渣管型 | |||
9.尿沉澄結晶 | |||
10.尿酮體 | |||
11.尿淀粉酶 | |||
(三)糞常規(guī)檢查 |
1.糞外觀 |
檢查結果的臨床意義 | |
2.糞隱血 | |||
3.糞膽原 | |||
4.糞便細胞顯微鏡檢查 | |||
(四)肝功能檢查 |
1.血清丙氨酸氨基轉(zhuǎn)移 酶 |
(1)丙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天門冬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的正常值參考范圍 | |
2.血清天門冬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 | |||
3.血清γ-谷氨酰轉(zhuǎn)移酶 | |||
4.血清堿性磷酸酶 | |||
5.血清總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 | |||
6.血清總膽紅素、非結合膽紅素、結合膽紅素 |
(2)檢查結果的臨床意義 | ||
(五)腎功能檢查 |
1.血清尿素氮 |
(1)正常值參考范圍 | |
2.血清肌酐 |
(2)檢查結果的臨床意義 | ||
(六)血液生化檢查 |
1.淀粉酶 |
檢查結果的臨床意義 | |
2.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 | |||
3.心肌肌鈣蛋白 | |||
4.血尿酸 | |||
(七)糖、脂代謝檢查 |
1.空腹血糖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 |
(1)正常值參考范圍 | |
2.糖化血紅蛋白 | |||
3.總膽固醇 | |||
4.三酰甘油 |
(2)檢查結果的臨床意義 | ||
5.高密度脂蛋白 | |||
6.低密度脂蛋白 | |||
(八)乙型肝炎病毒標志物檢測 |
1.乙肝病毒六項 |
檢查結果的臨床意義 | |
2.乙肝病毒DNA | |||
六 中醫(yī)藥文獻信息與咨詢服務 |
(一)中醫(yī)藥信息 |
1.特點與來源 |
(1)特點 |
(2)主要來源 | |||
2.傳統(tǒng)文獻 |
(1)主要的醫(yī)學典籍 | ||
(2)主要的本草典籍 | |||
(3)主要的方書典籍 | |||
3.現(xiàn)代信息 |
(1)藥品標準 | ||
(2)常用中醫(yī)藥期刊 | |||
(3)常用中醫(yī)藥工具書與文獻 | |||
(4)常用的藥品集和專著 | |||
(5)互聯(lián)網(wǎng)資源 | |||
(二)咨詢服務和用藥指導 |
1.咨詢服務方法 |
(1)咨詢環(huán)境 | |
(2)咨詢方式 | |||
2.咨詢服務的對象和內(nèi)容 |
(1)患者用藥咨詢服務 | ||
(2)醫(yī)師用藥咨詢 | |||
(3)護士用藥咨詢 | |||
3.咨詢技巧 |
(1)溝通技巧 | ||
(2)投訴應對 | |||
4.應用藥品的特殊提示 |
(1)需特殊提醒的用藥人群 | ||
(2)需特殊提示的情形和特別注意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