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醫(yī)學考研 |考研院校 |執(zhí)業(yè)醫(yī)師 |執(zhí)業(yè)藥師 |執(zhí)業(yè)護士 |
 |在線動畫 |視頻下載 |醫(yī)學E書 |醫(yī)學軟件 |醫(yī)學圖片 |臨床技能 |
 |醫(yī)學論壇 |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最新更新
...
...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臨床技能 >> 綜合信息 >> 病歷示范 >> 文章正文
  病案書寫規(guī)范消化內科病歷           ★★★ 【字體:

病案書寫規(guī)范消化內科病歷

文章來源:醫(yī)學全在線 更新時間:2007-4-17 1:37:06 技能論壇

 

檢驗及其他檢查

血像:紅細胞4.2×1012/L,血紅蛋白120g/L,白細胞計數(shù)7.6×109/L,中性66%,淋巴34%。

尿常規(guī):陰性。

糞常規(guī):棕黑色、軟,隱血試驗++,鏡檢陰性。

B型超聲檢查:肝上界第6肋間,右葉斜徑13.0cm,鎖骨中線肋緣下厚2cm,長1.5cm,左葉厚7cm、長8cm,劍突下厚4cm,長3cm,肝內光點增粗、增強,回聲分布尚均勻,血管走行欠清晰,脾厚4.5cm,肋下厚1.0cm,肋下恰探及。膽囊5×2cm,透聲好,無異常反射,囊壁正常,膽總管內徑0.5cm。

小結

 患者男性,60歲,因反復上腹痛20年,加重2個月于1990年4月26日入院治療。1969年冬起,感上腹痛,有規(guī)律性,偶有夜間痛,進食后可緩解。天冷、受涼、飲食不佳時易有發(fā)作。1985年冬以后,發(fā)作時間延長,次數(shù)增多,間歇縮短。1989年11月胃腸鋇餐及胃鏡檢查均診斷為“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慢性淺表性胃竇炎”。今年3月起疼痛加重,失去規(guī)律,進食不緩解。4月22日解柏油樣便一次。慢性咳嗽、咯痰10年,每年持續(xù)約3個月。近二年登二樓感氣短,易疲勞,嗜煙。體檢:義齒。桶狀胸,肋間隙增寬。兩肺下界下移,呼吸移動度2cm,呼吸音減低。心臟正常。中上腹輕壓痛,肝在右側肋緣下1.5cm,脾肋緣下恰觸及。血、尿常規(guī)正常。大便為棕色軟便,隱血試驗。B型超聲檢查提示肝、脾輕度腫大,肝內光點增粗,增強,回聲分布尚均勻,血管走行欠清晰,膽囊正常。 

最后診斷(1990-4-30)

初步診斷

1.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并發(fā)不完全全性幽門梗阻

1.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活動期

2.慢性淺表性胃炎

2.慢性淺表性胃炎

3.肝硬化隱原性,代償期

3.隱原性肝硬化?

4.慢性支氣管炎

4.慢性支氣管炎

5.慢性阻塞性肺氣腫

5.慢性阻塞性肺氣腫

6.義齒

6.義齒

張永康/梅大林

梅大林/石夕生

診斷討論及診療計劃

患者男性,60歲,因反復上腹痛20年,加重2月入院。病初上腹痛有規(guī)律,進食后緩解,去年冬季癥狀加重,在外院胃腸鋇餐及胃鏡檢查診斷為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慢性淺表性胃竇炎。近二月疼痛無規(guī)律,進食不能緩解甚或加重。本月22日解成形黑便一次,量中等。吸煙近40年,近10年冬季咳嗽,咯白色粘痰,每年約3個月,近二年登二樓感氣短。病重以來無消瘦。入院體檢:一般情況尚可,皮膚鞏膜無黃染,無血管蛛及肝掌,淺表淋巴結不腫大,胸廓呈桶狀,肋間隙增寬,反響增強,兩肺呼吸音減低,無羅音。心臟正常。腹平軟,肝上界第6肋間,肋下1.5cm,質中,偏硬,邊緣鈍,表面光滑,無觸痛。脾右側臥位左肋緣下剛觸及,無移動性濁音。血常規(guī):紅細胞4.2×1012/L,血紅蛋白120g/L,白細胞計數(shù)7.6×109/L,中性66%,淋巴34%。尿常規(guī)正常。糞便:棕色,軟,隱血試驗++,鏡檢陰性。B型超聲檢查提示肝、脾輕度腫大,肝內光點增粗、增強,回聲分布尚均勻。血管走行欠清晰。膽囊正常。

(一)診斷討論  根據(jù)上述癥狀、體征及實驗室檢查,對診斷考慮如下:

1.病人上腹痛具有慢性、節(jié)律性及周期性特點,進食及服堿性藥物后能緩解,半年多前胃腸鋇餐及胃鏡檢查報告“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慢性淺表性胃竇炎”。由此應考慮診斷為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慢性淺表性胃竇炎。臨床資料曾說明潰瘍病存在下述情況之一時,其疼痛的規(guī)律性便可消失:①伴有慢性胃炎;②伴有胃粘膜脫垂;③潰瘍病高度活動期;④巨型胃潰瘍;⑤幽門管潰瘍;⑥球后部潰瘍;⑦復合性潰瘍;⑧穿透性潰瘍;⑨并發(fā)出血;⑩并發(fā)梗阻;⑾并發(fā)惡性變。此病人近二月來上腹痛加重出現(xiàn)黑便、說明潰瘍處在活動期,是否存在胃內惡性病變,目前證據(jù)不足。要證實以上初步診斷,并排除惡性病變,需要再作胃腸鋇餐檢查,尤其是胃鏡檢查。

2.病人肝上界第6肋間,下緣在右肋下1.5cm,劍突下3cm,上下全長13cm,脾在右側臥位剛及,B型超聲波檢查結果與體檢相符,均提示肝脾輕度腫大。肝、脾腫大的原因很多,結合該病人情況,主要考慮以下幾種疾。

(1)瘧疾后遺  患者去年秋季曾患“瘧疾”。瘧疾急性發(fā)作常伴有脾臟腫大,約半數(shù)以上患者有肝腫大,多在肋緣下1-2cm,觸及,有壓痛,但經抗瘧治愈后,肝脾可回縮正常。瘧疾反復發(fā)作,肝脾包膜及結締組織增生,所引起的肝、脾腫大則可持續(xù)較長時日。該病人不屬于上述情況,似非瘧疾后遺。

(2)肝硬化  病人以前雖無肝炎、長期飲酒、接觸疫水和化學藥品、慢性腹瀉等病史,但肝脾化仍需考慮,因部分病人肝硬化可找不出明確的原因,即隱原性肝硬化。此病人肝、脾輕度腫大,肝質地中等偏硬,無壓痛,不能除外該病的可能性。確診尚需作肝功、蛋白電泳、肝酶譜、玻璃酸(透明質酸)、Ⅲ型前膠原肽等有關檢查,甚至肝活檢。

(3)原發(fā)性肝癌  患者56歲,肝脾腫大,應考慮在肝硬化基礎上,并發(fā)肝癌的可能。但病人無肝區(qū)自發(fā)疼痛及消瘦,B型超聲波檢查未發(fā)現(xiàn)占位性病變,目前肝癌證據(jù)不夠充分,需要作甲胎蛋白及其他癌標記及有關酶學、影像學檢查。

3.病人吸煙近40年,近10年來冬季常有咳嗽,咯白色粘痰,每年持續(xù)約3個月,近二年登二樓感氣短,體檢有肺氣腫征,因此,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的診斷可成立。

(二)診療計劃  基于以上分析及初步診斷,擬定近期診療計劃如下:

1.診斷方面

(1)肝功,包括凝血酶原時間測定及蛋白電泳,乙型及丙型肝炎抗原抗體系列檢查,AFR、AKP、5’-NT、γ-GT、α–AT、Ⅲ型前膠原肽、甘膽酸、透明質酸等。

(2)肝、脾及門靜脈B型超聲波復查;必要時作CT肝掃描。

(3)胃腸鋇餐及胃鏡檢查;

(4)心電圖、胸片、肺功能。

2.治療方面

(1)一般治療:休息、軟食;

(2)得樂或H2受體阻斷劑;

(3)護肝藥物。

根據(jù)上述檢查結果,考慮進一步檢查及相應處理。

張永康/梅大林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
文章錄入:凌云    責任編輯:凌云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發(fā)表評論】【加入收藏】【告訴好友】【打印此文】【關閉窗口
    最新熱點 最新推薦 相關文章
    病案書寫的一般要求及注意點
    住院期間病案書寫的內容與要求
    病案書寫規(guī)范傳染病科病歷
    病案書寫規(guī)范結核科病歷
    病案書寫規(guī)范呼吸內科病歷
    病案書寫規(guī)范心臟內科病歷
    病案書寫規(guī)范腎臟內科病歷
    病案書寫規(guī)范內分泌內科病歷
    病案書寫規(guī)范血液內科病歷
    病案書寫規(guī)范神經科病歷
    本站部分內容來自互聯(lián)網,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來信告訴我們,歡迎您提供意見和建議!醫(yī)學考研網,執(zhí)業(yè)醫(yī)師,執(zhí)業(yè)藥師,執(zhí)業(yè)護士 站長:凌云 皖ICP備060070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