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主管中藥師衛(wèi)生資格考試大綱已經(jīng)公布,醫(yī)學全在線提供2016主管中藥師最新版考試大綱下載。祝大家順利通過考試。
考試 學科 |
單 元 |
細 曰 |
要 點 |
考試 科曰 |
中 醫(yī) 學 基 但 |
一、 中醫(yī)學理 論體系的基本 特點 |
( 一) 整體觀念 |
整體觀念的內(nèi)容 |
2 |
( 二) 辨證論治 |
1.癥、 證、 病 |
2 |
||
2.辨證論治 |
2 |
|||
3.同病異治和異病同治 |
2 |
|||
二、 陰陽學說 |
(一) 陰陽學說的概念 |
陰陽及其特性 |
2 |
|
( 二) 陰陽學說的基 本內(nèi)容 |
1.陰陽的對立制約 |
2 |
||
2.陰陽的互根互用 |
2 |
|||
3.陰陽的消長平衡 |
2 |
|||
4.陰陽的相互轉(zhuǎn)化 |
2 |
|||
醫(yī)學 全在.線提供www.med126.com ( 三) 陰陽學說在中 醫(yī)學中的應用 |
1.說明人體的組織結(jié)構(gòu) |
2 |
||
2.解釋人體的生理活動 |
2 |
|||
3.解釋人體的病理變化 |
2 |
|||
4.指導疾病的診斷 |
2 |
|||
5.指導疾病的防治 |
2 |
|||
三、 五行學說 |
(一) 五行學說的概念 |
1.五行特性 |
2 |
|
2.事物五行屬性的歸類 |
2 |
|||
(二) 五行的生克關(guān)系 |
1.五行相生與相克 |
2 |
||
2.五行相乘與相侮 |
2 |
|||
3.五行母子相及 |
2 |
|||
( 三) 五行學說在中 醫(yī)學中的應用 |
1.解釋五臟系統(tǒng)疾病的傳變規(guī)律 |
2 |
||
2.指導五臟系統(tǒng)疾病的治療 |
2 |
|||
四、 藏象 |
( 一) 藏象學說的概 |
1.五臟、 六腑功能的共同特點 |
2 |
|
2.臟腑學說的主要特點 |
2 |
|||
( 二) 心 |
1.心主血脈 |
2 |
||
2.心藏神 |
2 |
考試 學科 |
單 元 |
細 目 |
要 占 |
考試 科目 |
中 醫(yī) 學 基 H |
四、 藏象 |
( 二) 心 |
3.心在體合脈 |
2 |
4.心開竅于舌 |
2 |
|||
5.心在液為汗 |
2 |
|||
6.心在志為喜 |
2 |
|||
7.心其華在面 |
2 |
|||
( 三) 肺 |
1.肺主氣、 司呼吸 |
2 |
||
2.肺主宣發(fā)肅降 |
2 |
|||
3.肺主通調(diào)水道 |
2 |
|||
4.肺朝百脈、 主治節(jié) |
2 |
|||
5.肺在體合皮, 其華在毛 |
2 |
|||
6.肺開竅于鼻 |
2 |
|||
7.肺在志為悲 |
2 |
|||
8.肺在液為涕 |
2 |
|||
醫(yī)學 全在.線提供www.med126.com
( 四) 脾 |
1.脾主運化 |
2 |
||
2.脾主升清 |
2 |
|||
3.脾主統(tǒng)血 |
2 |
|||
4.脾在體合肌肉、 主四肢 |
2 |
|||
5.脾開竅于口 |
2 |
|||
6.脾在液為涎 |
2 |
|||
7.脾在志為思 |
2 |
|||
8.脾其華在唇 |
2 |
|||
( 五) 肝 |
1.肝主疏泄 |
2 |
||
2.肝主藏血 |
2 |
|||
3.肝在體合筋、 其華在爪 |
2 |
|||
4.肝開竅于目 |
2 |
|||
5.肝在志為怒 |
2 |
|||
6.肝在液為淚 |
2 |
|||
( 六) 腎 |
1.腎藏精, 主生長發(fā)育與生殖 |
2 |
||
2.腎主水 |
2 |
|||
3.腎主納氣 |
2 |
|||
4.腎在體合骨 |
2 |
考試 學科 |
單 元 |
細 目 |
要 占 |
考試 科目 |
中 醫(yī) 學 基 w |
四、 藏象 |
( 六) 腎 |
5.腎開竅于耳及二陰 |
2 |
6.腎在液為唾 |
2 |
|||
7.腎在志為恐 |
2 |
|||
8.腎其華在友 |
2 |
|||
( 七) 膽 |
1.膽貯存膽汁 |
2 |
||
2.膽排泄膽汁 |
2 |
|||
3.膽主決斷 |
2 |
|||
( 八) 胃 |
1.胃主受納、 腐熟水谷 |
2 |
||
2.胃主通降 |
2 |
|||
3.胃喜潤惡燥 |
2 |
|||
( 九) 小腸 |
1.小腸主受盛化物 |
2 |
||
2.小腸主泌別清濁 |
2 |
|||
醫(yī)學 全在.線提供www.med126.com
( 十) 大腸 |
1.大腸傳化糟來 |
2 |
||
2.大腸主津 |
2 |
|||
( 十→) 膀脫 |
1.膀脫貯存尿液 |
2 |
||
2.膀脫排泄尿液 |
2 |
|||
( 十二) 三焦 |
1.三焦的概念 |
2 |
||
2.三焦通行元氣和水液 |
2 |
|||
3.三焦部位的劃分及功能特占 |
2 |
|||
( 十三) 女子胞 |
1.女子胞的主要功能 |
2 |
||
2.女子胞與臟腑經(jīng)脈的關(guān)系 |
2 |
|||
( 十四) 臟與臟之間 |
1.心與肺的生理病理聯(lián)系 |
2 |
||
2.心與脾的生理病理聯(lián)系 |
2 |
|||
3.心與肝的生理病理聯(lián)系 |
2 |
|||
4.心與腎的生理病理聯(lián)系 |
2 |
|||
5.肺與脾的生理病理聯(lián)系 |
2 |
|||
6.肺與肝的生理病理聯(lián)系 |
2 |
|||
7.肺與腎的生理病理聯(lián)系 |
2 |
|||
8.肝與脾的生理病理聯(lián)系 |
2 |
|||
9.肝與腎的生理病理聯(lián)系 |
2 |
|||
10.脾與腎的生理病理聯(lián)系 |
2 |
考試 學科 |
單 元 |
細 目 |
要 占 |
考試 科目 |
中 醫(yī) 學 基 W |
四、 藏象 |
( 十五) 臟與腑之間 |
1.心與小腸的生理病理聯(lián)系 |
2 |
2.肺與大腸的生理病理聯(lián)系 |
2 |
|||
3.脾與胃的生理病理聯(lián)系 |
2 |
|||
4.肝與膽的生理病理聯(lián)系 |
2 |
|||
5.腎與膀脫的生理病理聯(lián)系 |
2 |
|||
( 十六) 腑與腑之間 |
1.六腑生理功能的相互聯(lián)系 |
2 |
||
2.六腑病理變化的相互影響 |
2 |
|||
五、 氣血津液 |
( 一) 氣 |
1.氣生成 |
2 |
|
2.氣的生理功能 |
2 |
|||
3.氣的運動 |
2 |
|||
4.氣的分類 |
2 |
|||
( 二) 血 |
1.血的生成 |
2 |
||
2.血的生理功能 |
2 |
|||
醫(yī)學 全在.線提供www.med126.com ( 二) 津液 |
1.津液的代謝 |
2 |
||
2.津液的生理功能 |
2 |
|||
( 四) 氣血津液之間 |
1.氣與血的關(guān)系 |
2 |
||
2.氣與津液的關(guān)系 |
2 |
|||
3.血與津液的關(guān)系 |
2 |
|||
六、 經(jīng)絡 |
(一) 經(jīng)絡系統(tǒng)的組成 |
1.十二經(jīng)脈 |
2 |
|
2.奇經(jīng)八脈 |
2 |
|||
3.十五別絡 |
2 |
|||
( 二) 十二經(jīng)脈的循 |
1.走向和交接 |
2 |
||
2.表里相合 |
2 |
|||
3.流注次序 |
2 |
|||
4.悴表分布 |
2 |
|||
( 二) 奇經(jīng)八脈的循 |
奇經(jīng)八脈循行分布規(guī)律 |
2 |
||
( 四 ) 經(jīng) 絡 的 生 理 功能 |
1.經(jīng)絡的基本功能 |
2 |
||
2.奇經(jīng)八脈的功能 |
2 |
|||
七、 病因 |
( 一) 六yin |
1.六yin及其致病的共同特占 |
2 |
|
2.風邪 |
2 |
|||
3.寒邪 |
2 |
考試 學科 |
單 元 |
細 目 |
要 點 |
考試 科目 |
中 醫(yī) 學 基 但 |
七、 病因 |
( 一) 六yin |
4.暑邪 |
2 |
5.濕邪 |
2 |
|||
6.燥邪 |
2 |
|||
7.火 ( 熱) 邪 |
2 |
|||
( 二) 疫氣 |
1.疫氣 |
2 |
||
2.疫氣的致病特點 |
2 |
|||
( 三) 七情內(nèi)傷 |
七情內(nèi)傷的致病特點 |
2 |
||
( 四) 飲食失宜 |
1.飲食不節(jié) |
2 |
||
2.飲食不潔 |
2 |
|||
3.飲食偏嗜 |
2 |
|||
醫(yī)學 全在.線提供www.med126.com
( 五) 勞逸過度 |
1.過勞 |
2 |
||
2.過逸 |
2 |
|||
( 六) 痰飲 |
1.痰飲 |
2 |
||
2.痰飲的形成因素 |
2 |
|||
3.痰飲的致病特點 |
2 |
|||
( 七) 痕血 |
1.痕血的形成因素 |
2 |
||
2.痕血的致病特點 |
2 |
|||
八、 發(fā)病 |
( 一) 發(fā)病基本原理 |
1.正氣不足是疾病發(fā)生的內(nèi)在根據(jù) |
2 |
|
2.邪氣是疾病發(fā)生的重要條件 |
2 |
|||
3.正邪斗爭的勝負決定發(fā)病與否 |
2 |
|||
( 二) 發(fā)病形式 |
1.感而即發(fā) |
2 |
||
2.伏而后發(fā) |
2 |
|||
3.徐發(fā) |
2 |
|||
4.繼發(fā) |
2 |
|||
5.復發(fā) |
2 |
|||
九、 病機 |
( 一) 邪正盛衰 |
1.邪正盛衰與虛實變化 |
2 |
|
2.邪正盛衰與疾病轉(zhuǎn)歸 |
2 |
|||
( 二) 陰陽失調(diào) |
1.陰陽偏勝 |
2 |
||
2.陰陽偏衰 |
2 |
|||
3.陰陽互損 |
2 |
|||
4.陰陽格2 |
2 |
考試 學科 |
單 元 |
細 目 |
要 點 |
考試 科目 |
中 醫(yī) 學 基 w |
九、 病機 |
( 二) 陰陽失調(diào) |
5.陰陽亡失 |
2 |
( 三) 氣血津液失常 |
1.氣的失常 |
2 |
||
2.血的失常 |
2 |
|||
3.津液代謝失常 |
2 |
|||
十、 診法 |
醫(yī)學 全在.線提供www.med126.com
( 一) 望診 |
1.望神 |
2 |
|
2.望色 |
2 |
|||
3.望形體 |
2 |
|||
4.望頭頂五官 |
2 |
|||
5.望舌 |
2 |
|||
6.望排出物 |
2 |
|||
( 二) 聞診 |
1.聽聲音 |
2 |
||
2.嗅氣味 |
2 |
|||
( 三) 問診 |
1.問寒熱 |
2 |
||
2.問干 |
2 |
|||
3.問疼痛 |
2 |
|||
4.問飲食口味 |
2 |
|||
5.問大小便 |
2 |
|||
6.問睡眠 |
2 |
|||
7.問耳目 |
2 |
|||
( 四) 切診 |
1.切脈部位 |
2 |
||
2.正常脈象 |
2 |
|||
3.常見病脈 |
2 |
|||
4.按肌膚 |
2 |
|||
5.按手足 |
2 |
|||
6.按院腹 |
2 |
|||
十一、 辨證 |
( 一) 八綱辨證 |
1.表里辨證 |
2 |
|
2.寒熱辨證 |
2 |
|||
3.虛實辨證 |
2 |
|||
4.陰陽辨證 |
2 |
|||
( 二) 臟腑辨證 |
1.心病的辨證與鑒別要點 |
2 |
||
2.肺病的辨證與鑒別要點 |
2 |
考試 學科 |
單 元 |
細 目 |
要 點 |
考試 科目 |
中 醫(yī) 學 基 " |
十一、 辨證 |
( 二) 臟腑辨證 |
3.脾病的辨證與鑒別要點 |
2 |
4.肝病的辨證與鑒別要點 |
2 |
|||
5.腎病的辨證與鑒別要點 |
2 |
|||
6.小腸病的辨證 |
2 |
|||
7.大腸病的辨證 |
2 |
|||
8.胃病的辨證 |
2 |
|||
9.膽病的辨證 |
2 |
|||
10.膀脫病的辨證 |
2 |
|||
十 二、 防 治 |
( 一) 預防 |
1.未病先防 |
2 |
|
2.既病防變 |
2 |
|||
醫(yī)學 全在.線提供www.med126.com
( 二) 治則 |
1.扶正桂邪 |
2 |
||
2.標本先后 |
2 |
|||
3.調(diào)整陰陽 |
2 |
|||
4.正治反治 |
2 |
|||
5.因人、 因時、 因地制宜 |
2 |
|||
中 藥 藥 理 學 |
一、 中藥藥理 學的基本理論 與基"知識 |
( 一) 中藥藥性理論 的現(xiàn)代研究 |
1.中藥四性 ( 四氣) 的現(xiàn)代研究 |
2 |
2.中藥五昧的現(xiàn)代研究 |
2 |
|||
3.中藥歸經(jīng)的現(xiàn)代研究 |
2 |
|||
4.對中藥毒性的現(xiàn)代認識 |
2 |
|||
( 二) 影響中藥藥理 作用的因素 |
1.影響中藥藥理作用的藥物因素 |
2 |
||
2.影響中藥藥理作用的機體因素 |
2 |
|||
3.影響中藥藥理作用的環(huán)境因素 |
2 |
|||
( 三) 中藥藥理作用 的特點 |
1.中藥作用的兩重性 |
2 |
||
2.中藥作用的差異性 |
2 |
|||
3.中藥作用的量效關(guān)系 |
2 |
|||
4.中藥作用的時效關(guān)系 |
2 |
|||
5.中藥作用的雙向性 |
2 |
|||
6.中藥藥理作用與中藥功效的關(guān)系 |
2 |
|||
二、 解表藥 |
( 一) 基本知識 |
解表藥的主要藥理作用 |
2 |
|
1.功效 |
2 |
|||
2.主要有效成分 |
2 |
更多衛(wèi)生資格考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