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風癥名,考究諸書悉無遺失,《病源》云∶風、癩一癥,輕重之別耳,其害則一也。
癩愈形猶可復,風愈元氣難全。癩死者少,風死者多,大都皆非善癥轍跡一類。
曰火曰蟋蟀,心之癩也。
此癥初起如火灼之瘡,大小不一,或如癬皮裂斷肢趾,愈又復發(fā),由心臟受毒七年,病根方盛,眉睫落,大勢成手足痿。又有一種遍身點滴紅紫,生于皮膚之上,形似瘢痕之狀不過十數(shù)日漸自散去,或五六日亦自散,復結心毒生瘡,不能速愈,亦能傳注于人。
此癥乃火癩之后余毒內(nèi)結變成,形如蟋蟀,蟲紋內(nèi)泛鉆嚙百節(jié),諸竅皆欲出血,額爛鼻朽,口唇毀斷,齒牙脫落,癱瘓難動,或時驚跳戰(zhàn)兢,多懼或眼赤爛淚疼,乃心火焰烈也。
曰木曰風,肝之癩也。
此癥初起如蟲癬之狀,大小不一,其色赤白不一,或連錢高低不定,俗稱棉花瘡,久則連片腐爛腥穢,眉睫落,面目癢,愈而又作,或去或來無時,定息三年,始成大害,肝敗難治。
又有一種如棉花之核,其粒高起硬 者,火變成蝕癬不愈。
此癥乃木癩之后,毒蓄肝經(jīng),則四肢骨節(jié)筋骱掣痛,甚者叫喚,不能轉側,皮毛枯槁,肘膝大小狀如鶴膝白虎風,腐穢癱瘓,聲變形異,或結于脅肋腹肚,上爛至腸胃,或爛去耳HT ,皆癩之毒也。
曰土曰 ,脾之癩也。
此癥初生塊瘰,先發(fā)漸熱,或嘔吐,或黃腫,大如雞卵,小如彈丸,或如麻豆,穿即成瘡,膿滋腥穢,由脾受賊邪,炙爆毒味禽獸魚鱉,久而成之。急治則可,若至六年,病成禍速,人聞其氣息即染成病,遺害甚大。
此癥乃土癩之毒潛注脾臟,流于四肢,則垂重難舉,手足肘膝腐爛,膿血臭穢,或指趾毀落,腫大如車軸,癱痹注爛,直見筋骨,痛憊而死,或發(fā)于胸臆肋背,先腫如痞,后又穿爛,日久叫號刺痛而死。
曰金曰面曰白,肺之癩也。
此癥初發(fā)如楊梅之狀,上無蓋殼,內(nèi)泛碎肉,出紫赤色爛花,凸起儼若楊梅,由毒入肺經(jīng),不久眉睫脫落,三年鼻柱崩倒,眼翻唇斷,此乃天付之咎,陰空神祟之禍,定有遺毒,久治方可挽回,天意不比他種,可以速愈。
此癥乃金癩既愈,余毒難消,蠹存肺臟,致生如面細蟲,舉體艾白,斑駁m.f1411.cn/Article/周身,或如痹癬,儼如泥壁風狀,惟外加熏洗,則能取效。
此癥乃寒暑濕熱之氣,邪毒釀襲,彌漫肺竅,積生惡蟲,蠹嚙肺管,使聲破目暗,肢體頑痹骨骱,中如火燃,心胸燥熱,手足背膂拘緊,肉如剜劈,以致身體手足癮疹,鼻生息肉,氣塞不通,濁涕流涎,山根高腫,腦門時痛,或目生白翳無光,多為鼻癰,m.f1411.cn/qixie/外不發(fā)瘡,人皆不識此癩,故治之無效。
曰水曰雨曰烏,腎之癩也。
此癥必先得水病,因而停留,又為風濕觸激,或生陰莖疳蝕,或陰囊兩傍發(fā)起腫塊,漲泮腿腰,形似橫 ,寒熱交作,脹痛難舉,上下漸大,如潰即變成瘡,遍身腐爛,一年眉發(fā)落,病劇難治。
此癥乃水癩愈后,余毒在腎,以致生蟲,其毒泛注周身,生五色斑點,乖癩眉發(fā)脫落,陰莖酸爛,或陰囊破損,或陰莖蛀干,皮肉流膿,漸漸爛去,輕則為下疳、魚口等瘡,久則唇鼻HT 皆爛毀,腐腥臭與廣癥同。
此癥乃邪毒入腎,變生惡蟲,餐嚙精髓,下虛無救。若胸脅肋腿臀股間,生如李奈桃梅狀顆塊,軟泡穿爛腐臭,難治;蛉缏┋彛虬a疹赤黑,手足頑痹,針刺不知,或腳不能踏地,或飲食時則開口而鳴,或兩肘如繩縛,或穿處則腐爛流膿,粘著即生腐瘡,或皮內(nèi)yin癢,怕見風濕,或平時骨間淅淅酸響,皆當大補氣血。
曰酒曰麻,胃之癩也。
此癥因酒色之時,汗出體虛,迎風入于胃腑,遍身生瘡,大者如錢,小者如豆,不赤不白,灰黃變形,膿 粘堆;蛴胁伙嬀浦,素受寒濕風邪,微見酒氣,汗出迎風,亦然;蛴泻脛傂栽昙,暴色欲過度之人,多犯此癥,久則眉發(fā)脫落,令人惶懼,惟難治。
此癥由酒癩之后,毒留胃腑,遍生毒瘡如癬疥,yin癢難忍,或手足掌背頑痹不仁,黑白不等,形如雁來鵝掌風之狀,或如牛皮血癬,時痛時麻,蟲蝕脾胃或發(fā)內(nèi)痔,頭硬而碎形如頭,遍身皆然,觸之則大痛、冷汗,一二時而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