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日后,病熱為暑。張潔古①曰;動而得之為中暍②,靜而得之為中暑。東垣曰:日中勞役而得者謂之中暍,避暑于深堂而得者,謂之中暑。中暍之病,其因勞役于外,日光曝其皮膚,熱氣入于鼻竅,肺經(jīng)受傷,其癥身熱頭疼、灑然毛聳③、微寒、口開齒燥、舌苔、煩渴,治宜人參石膏知母湯。其由安處家庭,行走閭巷,驀④然郁熱熏蒸,口吸暑氣,心包絡(luò)受傷,其癥煩渴自汗、面垢脈虛,或腹疼吐瀉,或嘔噦燥悶,重則昏不知人,治宜香薷飲。
①張潔古:名元素,金、易州人(即河北省易縣)。著有《珍珠囊引經(jīng)佐使》、《病機(jī)氣宜保命集》、《臟腑標(biāo)本藥式》、《醫(yī)余啟源》及《潔古家珍》等書。
②暍:he4(音賀)。中暍:中熱。亦即中暑。
③聳:song3。高突的意思。如聳直。
④驀:mo4(音末)。突然。
人參石膏知母湯
香薷飲
十味香薷飲
十味香薷飲,(人)參(黃)芪(白)術(shù)茯(苓)陳(皮),(厚)樸甘(草)(木)瓜扁豆,清暑健脾經(jīng)。
六和湯
六和湯(茯)苓(白)術(shù)(人)參,(香)薷藿(香)扁(豆)砂仁,半(夏)甘(草)(木)瓜m.f1411.cn/Article/杏(仁)(厚)樸,霍亂暑傷神。
生脈散m.f1411.cn/yishi/人參,五味(子)麥冬尋,清心除肺熱.補(bǔ)氣又生津。
益氣(湯)(當(dāng))歸黃(芪)橘(皮),(白蒼)二術(shù)甘(草)青(皮)(黃)柏,人參麥(冬)(五)味升(麻),葛根神曲澤(瀉)。
按:中暑、中暍、中熱,名雖不同,實(shí)系一癥。由于機(jī)體的差異,工作于烈日之下,活動過度,濕隨汗去,無濕而多熱;恣意納涼,又不活動,濕邪為重,故治法不同。這就是張潔古所說的動而得之、靜而得之的區(qū)別。香薷飲之用,應(yīng)以暑癥無汗或兼有外感者為宜,自汗者當(dāng)考慮不用。讀者應(yīng)參考《濕病條辨》暑溫伏暑等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