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炙方法及常用穴位取穴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GB 12346-90
經(jīng) 穴 部 位
Location of Points
--------------------------------------------------------------------------------
本標準中穴位名稱的著錄方式參照采用世界衛(wèi)生組織總部針灸穴名國際標準化科學組會議審定通過的《標準針灸穴名》。
1主題內(nèi)容與適用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人體腧穴定位的方法和361個經(jīng)穴、48個經(jīng)外穴的標準定位。
本標準適用于針灸教學、科研、醫(yī)療、出版及國內(nèi)外針灸學術交流。
2 關于經(jīng)穴定位的依據(jù)和方法
2.1 經(jīng)穴定位的依據(jù)
根據(jù)中醫(yī)典籍和歷代針灸學專著,如《
黃帝內(nèi)經(jīng)》、《脈經(jīng)》、《針灸甲乙經(jīng)》和《銅人腧穴針灸圖經(jīng)》等文獻,結合近年我國出版的高等醫(yī)藥院校和國際針灸培訓班用的教材和專著,通過分析、討論,注重臨床實際和現(xiàn)代研究成果,對十四經(jīng)穴及部分經(jīng)外穴進行標準化定位。
確定經(jīng)穴標準部位,是以中醫(yī)學基礎理論和經(jīng)絡學說以及審定穴位的準則為指導的。中醫(yī)學對人體部位與方位的描述與現(xiàn)代解剖學不完全相同。將上肢的掌心一側即屈側稱為"內(nèi)側"是手三陰經(jīng)穴所分布的部位;將手背一側即伸側稱為"外側",是手三陽經(jīng)穴所分布的部位。將下肢向正中線的一側稱為"內(nèi)側",是足三陰經(jīng)穴分布的部位;將下肢背正中線的一側稱為"外側",下肢的后部稱為"后側",是足三陽經(jīng)穴分布的部位。
手足部掌面與背面皮膚的移行處稱"赤白肉際";掌指關節(jié)或跖趾關節(jié)都稱"本節(jié)",以關節(jié)兩端的圓形突起(包括關節(jié)囊所覆蓋處)為準,區(qū)分為"本節(jié)前"和"本節(jié)后"。即以遠端為"前",近端為"后"。上肢的前后方位則以拇指側即橈側為"前",小指側即尺側為"后"
頭面軀干部的前后正中線分別為任脈穴和督脈穴的分布部位,是審定分布于其兩側的三陰經(jīng)穴或三陽經(jīng)穴的基礎。
2.2 經(jīng)穴定位的方法
經(jīng)穴定位的方法分三種:a.體表解剖標志定位法;b."骨度"折量定位法;c.指寸定位法,三者在應用時互相結合,即以體表解剖標志為主,折量各部位的距離分寸,并用手指來比量,從而確定經(jīng)穴位置。分述如下:
2.2.1 體表解剖標志定位法
這是指以體表解剖學的各種體表標志為依據(jù)來確定經(jīng)穴位置的方法。體表解剖標志,可分為固定的標志和活動的標志兩種。
固定的標志,指各部由骨節(jié)和肌肉所形成的突起或凹陷,五官輪廓,發(fā)際,指(趾)甲、乳頭、臍窩等。例如,于腓骨頭前下方定陽陵泉;三角肌尖端部定臂臑;眉頭定攢竹;兩眉之中間定印堂;兩乳頭之中間定膻中等。
活動的標志,指各部的關節(jié)、肌肉、肌腱、皮膚隨著活動而出現(xiàn)的空隙、凹陷、皺紋、尖端等。例如:聽宮,在耳屏與下頜關節(jié)之間,微張口呈凹陷處;曲池,在屈肘時,肘橫紋外側端凹陷處。
-----------全身各部的主要體表解剖標志如下:
頭部:
a.前發(fā)際正中(頭部有發(fā)部位的前緣正中);
b.后發(fā)際正中(頭部有發(fā)部位的后緣正中);
c.額角(發(fā)角)(前發(fā)際額部曲角處);
d.完骨(顳骨乳突)。
面部:
a.眉間(印堂)(兩眉頭之間的中點處);
b.瞳孔(正坐平視,瞳孔中央)或目中(目內(nèi)眥至外眥連線的中點處)。
頸、項部:
a.喉結(喉頭凸起處);
b.第七頸椎棘突。
胸部:
a.胸骨上窩(胸骨切跡上方凹陷處);
b.胸劍聯(lián)合中點(胸骨體和劍
突結合部);
c.乳頭(乳頭的中央)。
腹部:
a.臍中(神闕)(臍窩的中央);
b.恥骨聯(lián)合上緣(恥骨聯(lián)合上緣與前正中線的交點處);
c.髂前上棘(髂骨嵴前部的上方突起處)。
側胸、側腹部:
a.腋窩頂點(腋窩正中央最高點);
b.第十一肋端(第十一肋骨游離端)。
背、腰、骶部:
a.第七頸椎棘突;
b.胸椎棘突1~12、腰椎棘突1~5、骶正中嵴、尾骨;
c.肩胛岡根部點(肩胛骨內(nèi)側緣近脊柱側點);
d.肩峰角(肩峰外側緣與肩胛內(nèi)連續(xù)處);
e.髂后上棘(髂骨嵴后部的上方突起處)。
上肢:
a.腋前紋頭(腋窩皺襞前端);
b.腋后紋頭(腋窩皺襞后端);
c.肘橫紋;
d.肘尖(尺骨鷹嘴);
e.腕掌、背側橫紋(尺、橈二骨莖突遠端連線上的橫紋)。
下肢:
a.髀樞(股骨大轉子);
b.股骨內(nèi)側髁(內(nèi)輔上);
c.脛骨內(nèi)側髁(內(nèi)輔下);
d.臀下橫紋(臀與大腿的移行部);
e.犢鼻(外膝眼)(髕韌帶外側凹陷處的中央);
f.腘橫紋(腘窩處橫紋);
g.內(nèi)踝尖(內(nèi)踝向內(nèi)側的凸起處);
h.外踝尖(外踝向外側的凸起處)。
-----------2.2.2 "骨度"折量定位法
這是指以體表骨節(jié)為主要標志折量全身各部的長度和寬度,定出分寸,用于經(jīng)穴定位的方法。即以《靈樞·骨度》規(guī)定了人體各部的分寸為基礎,并結合歷代學者創(chuàng)用的折量分寸(將設定的兩骨節(jié)點之間的長度折量為一定的等分,每一等分為1寸,十等分為1尺),作為定穴的依據(jù)。全身主要"骨度"折量寸見下表。
"骨度"折量寸表
部位 起止點 折量寸 度量法 說明
頭
面
部
前發(fā)際正中—后發(fā)際正中 12 直寸 用于確定頭部經(jīng)穴的縱向距離
眉間(印堂)—前發(fā)際正中 3 直寸 用于確定前或后發(fā)際及其頭部經(jīng)穴的縱向距離
第七頸椎棘突下(大椎)—后發(fā)際正中 3 直寸
眉間(印堂)—后發(fā)際正中—第七頸椎棘突下(大椎) 18 直寸
前兩額發(fā)角(頭維)之間 9 橫寸 用于確定頭前部經(jīng)穴的橫向距離
耳后兩乳突(完骨)之間 9 橫寸 用于確定頭后部經(jīng)穴的橫向距離
胸
腹
脅
部
胸骨上窩(天突)—胸劍聯(lián)合中點(歧骨) 9 直寸 用于確定胸部任脈穴的縱向距離
胸劍聯(lián)合中點(歧骨)—臍中 8 直寸 用于確定上腹部經(jīng)穴的縱向距離
臍中—恥骨聯(lián)合上緣 5 直寸 用于確定下腹部經(jīng)穴的縱向距離
兩乳頭之間 8 橫寸 用于確定胸腹部經(jīng)穴的橫向距離
腋窩頂點—第11肋游離端(章門) 12 直寸 用于確定脅肋部經(jīng)穴的縱向距離
腰
背
部 肩胛骨內(nèi)緣—后正中線 3 橫寸 用于確定腰背部經(jīng)穴的橫向距離
肩峰緣—后正中線 8 橫寸 用于確定肩背部經(jīng)穴的橫向距離
上
肢
部 腋前、后紋頭—肘橫紋(平肘尖) 9 直寸 用于確定臂部經(jīng)穴的縱向距離
肘橫紋(平肘尖)—腕掌(背)側橫紋 12 直寸 用于確定前臂部經(jīng)穴的縱向距離
下肢部 恥骨聯(lián)合上緣—股骨內(nèi)上髁上緣 18 直寸 用于確定下肢內(nèi)側足三陰經(jīng)穴的縱向距離
脛骨內(nèi)側髁下方—內(nèi)踝尖 13 直寸
股骨大轉子—橫紋 19 直寸 用于確定下肢外后側足三陽經(jīng)穴的縱向距離(臀溝—*橫紋,相當14寸)
橫紋—外踝尖 16 直寸 用于確定下肢外后側足三陽經(jīng)穴的縱向距離
-----------2.2.3 指寸定位法
這是指依據(jù)患者本人手指所規(guī)定的分寸以量取腧穴的方法。
中指同身寸:以患者的中指中節(jié)橈側兩端紋頭(拇中指屈曲成環(huán)形)之間的距離作為一寸。
拇指同身寸:以患者拇指的指間關節(jié)的寬度作為一寸。
橫指同身寸(一夫法):患者尺側手四指并攏,以其中指中節(jié)橫紋為難,其四指的寬度作為三寸。
此法主要用于下肢部。在具體取穴時,應當在骨度折量定位法的基礎上,參照被取穴對象自身的手指進行比量,并結合一些簡便的活動標志取穴方法,以確定經(jīng)穴的標準部位。
-----------3 十四經(jīng)穴標準定位(14 Jingxue Biaozhun Dingwei)
Standard Location of l4 Meridian Points
3.1 手太陰肺經(jīng)穴:
Shoutaiyin Feijingxue
points of Lung Meridian of Hand-Taiyin,LU.
3.1.1 中府Zhongfu(LU1)
在胸前壁的外上方,云門下1寸,平第1肋間隙,距前正中線6寸。
3.1.2 云門 Yunmen(LU2)
在胸前壁的外上方,肩胛骨喙突上方,鎖骨下窩凹陷處,距前正中線6寸。
3.1.3 天府,Tianfu(LU3)
在臂內(nèi)側面,肱二頭肌橈側緣,腋前紋頭下3寸處。
3.1.4 俠白Xiabai(LU4)
在臂內(nèi)側面,肱二頭肌橈側緣,腋前紋頭下4寸,或肘橫紋上5寸處。
3.1.5尺澤Chize(LU5)
在時橫紋中,肪二頭肌鍵僥側凹陷處。
3.1.6孔最Kongzui(LU6)
在前臂掌面撓側,當尺澤與太淵連線上,腕橫紋上7寸。
3.1.7列缺Lieque(lU7)
在前臂橈側緣,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當肱橈肌與拇長展肌健之間。
3.1.8經(jīng)渠Jingqu(LU8)
在前臂掌面橈側,橈骨莖突與橈動脈之間凹陷處,腕橫紋上1寸。
3.1.9太淵Taiyuan(LU9)
在腕掌側橫紋橈側,橈動脈搏動處。
3.1.10魚際Yuji(LU10)
在手拇指本節(jié)(第1掌指關節(jié))后凹陷處,約當?shù)?掌骨中點橈側,赤白肉際處。
3.1.11少商Shaoshang(LU11)
在手拇指未節(jié)橈側,距指甲角0.1寸(指寸)。
-----------3.2手陽明大腸經(jīng)穴
Shouyangming Dachangjingxue
points of large Intestine Meridian of Hand-Yangming,LI.
3.2.1商陽Shangyang(LIl)
在手食指末節(jié)橈側,距指甲角0.1寸(指寸)。
3.2.2二間Erjian(LI2)
微握拳,在手食指本節(jié)(第2掌指關節(jié))前,橈側凹陷處。
3.2.5三間sanjian(LI3)
微握拳,在手食指本節(jié)(第2掌指關節(jié))后,橈側凹陷處。
3.2.4合谷Hegu(LI4)
在手背,第1、2掌骨間,當?shù)诙乒菢飩鹊闹悬c處。
3.2.5陽溪Yangxi(LI5)
在腕背橫紋橈側,手拇指向上翹起時,當拇短伸肌腱與拇長伸肌健之間的凹陷中。
3.2.6偏歷Pianli(LI6)
屈肘,在前臂背面橈側,當陽溪與曲池連線上,腕橫紋上3寸。
3.2.7溫溜Wenliu(LI7)
屈肘,在前臂背面橈側,當陽溪與曲池連線上,腕橫紋上5寸。
3.2.8下廉xialian,(LI8)
在前臂背面橈側,當陽溪與曲池連線上,肘橫紋下4寸。
3.2.9上廉shanglian(LI9)
在前臂背面橈側,當陽溪與曲池連線上,肘橫紋下3寸。
3.2.10手三里Shousanli(LI10)
在前臂背面橈側,當陽溪與曲池連線上,肘橫紋下2寸。
3.2.11曲池Quchi(LI11)
在肘橫紋外側端,屈肘,當尺澤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
3.2.12肘髎zhouliao(LI12)
在臂外側,屈肘,曲池上方1寸,當肱骨邊緣處。
3.2.13手五里Shouwuli(LI13)
在臂外側,當曲池與肩髃連線上,曲池上3寸處。
3.2.14臂臑binao(LI14)
在臂外側,三角肌止點處,當曲池與肩髃連線上,曲池上7寸。
3.2.15肩髃Jianyu(LIl5)
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時,當肩峰前下方凹陷處。
3.2.16巨骨JUgu(LIl6)
在肩上部,當鎖骨肩峰端與肩胛岡之間凹陷處。
3.2.17天鼎Tianding(LII7)
在頸外側部,胸鎖乳突肌后緣,當結喉旁,扶突穴與缺盆連線中點。
3.2.18扶突Futu(LI18)
在頸外側部,結喉旁,當胸鎖乳突肌的前、后緣之間。
3.2.19口禾髎Kouheliao(LI19)
在上唇部,鼻孔外緣直下,平水溝穴。
3.2.20迎香Yingxiang(LI20)
在鼻翼外緣中點旁,當鼻唇溝中。
-----------3.3足陽明胃經(jīng)穴
Zuyangming weijingxue
Points of stomich Meridian of Foot-Yanginmg,ST
3.3.1承泣Chengqi(ST1)
在面部,瞳孔直下,當眼球與眶下緣之間。
3.3.2四白sibai(ST2)
在面部,瞳孔直下,當眶下孔凹陷處。
3.3.3巨髎juliao(ST3)
在面部,瞳孔直下,平鼻翼下緣處,當鼻唇溝外側。
3.3.4地倉dicang(ST4)
在面部,口角外側,上直瞳孔。
3.3.5大迎Daying(ST5)
在下頜角前方,咬肌附著部的前緣,當面動脈博動處。
3.3.6頰車Jiache(ST6)
在面頰部,下頜角前上方約一橫指(中指),當咀嚼時咬肌隆起,按之凹陷處。
3.5.7下關xiaguan(ST7)
在面部耳前方,當顴弓與下頜切跡所形成的凹陷中。
3.3.8頭維Touwei(ST8)
在頭側部,當額角發(fā)際上0.5寸,頭正中線旁4.5寸。
3.3.9人迎Renyins(ST9)
在頸部,結喉旁,當胸鎖乳突肌的前緣,頸總動脈博動處。
3.3.10水突Shuitu(ST10)
在頸部,胸鎖乳突肌的前緣,當人迎與氣舍連線的中點。
3.3.11氣舍Qishe(STl1)
在頸部,當鎖骨內(nèi)側端的上緣,胸鎖乳突肌的胸骨頭與鎖骨頭之間。
3.3.12缺盆Quepen(STl2)
在鎖骨上窩中央,距前正中線4寸。
3.3.13氣戶Qihu(ST13)
在胸部,當鎖骨中點下緣,距前正中線4寸。
3.3.14庫房Kufang(STl4)
在胸部,當?shù)?肋間隙,距前正中線4寸。
3.3.15屋翳wuyi(ST15)
在胸部,當?shù)?肋間隙,距前正中線4寸。
3.3.16膺窗Yingchuang(ST16)
在胸部,當?shù)?肋間隙,距前正中線4寸。
3.3.17乳中Ruzhong(ST17)
在胸部,當?shù)?肋間隙,乳頭中央,距前正中線4寸。
3.3.18乳根Rugen(ST18)
在胸部,當乳頭直下,乳房根部,第5肋間隙,距前正中線4寸。
3.3.19不容Burong(ST19)
在上腹部,當臍中上6寸,距前正中線2寸。
3.3.20承滿chengman(ST20)
在上腹部,當臍中上5寸,距前正中線2寸。
3.3.21梁門Liangmen(ST21 )
在上腹部,當臍中上4寸,距前正中線2寸。
3.3.22關門Guanmen(ST22)
在上腹部,當臍中上3寸,距前正中線2寸。
3.3.23太乙Taiyi(ST23)
在上腹部,當臍中上2寸,距前正中線2寸。
3.3.24滑肉門Huaroumen(ST24)
在上腹部,當臍中上1寸,距前正中線2寸。
3.3.25天樞Tianshu(ST25)
在腹中部,距臍中2寸。
3.3.26外陵wailing(ST26)
在下腹部,當臍中下1寸,距前正中線2寸。
3.3.27大巨Daju(ST27)
在下腹部,當臍中下2寸,距前正中線2寸。
3.3.28水道Shuidao(ST28)
在下腹部,當臍中下3寸,距前正中線2寸。
3.3.29歸來Guilai(ST29)
在下腹部,當臍中下4寸,距前正中線2寸。
3.3.30氣沖Qichong(ST30)
在腹股溝稍上方,當臍中下5寸,距前正中線2寸。
3.3.31髀關Biguan(ST31)
在大腿前面,當髂前上棘與臏底外側端的連線上,屈股時,平會陰,居縫匠肌外側凹陷處。
3.3.32伏
兔Futu(ST32)
在大腿前面,當髂前上棘與臏底外側端的連線上,臏底上6寸。
3.3.33陰市Yinshi(ST33)
在大腿前面,當髂前上棘與臏底外側端的連線上,臏底上3寸。
3.3.34梁丘Liangqiu(ST34)
屈膝,在大腿前面,當髂前上棘與臏底外側端的連線上,臏底上2寸。
3.3.35犢鼻Dubi(ST35)
屈膝,在膝部,臏骨與臏韌帶外側凹陷中。
3.3.36足三里Zusanli(ST36)
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
3.3.37上巨虛Shangjuxu(ST37)
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6寸,距胚骨前緣一橫指(中指)。
3.3.38條口Tiaokou(ST38)
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8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
3.3.39下巨虛Xiajuxu(ST39)
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9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
3.3.40豐隆Fenglong(ST40)
在小腿前外側,當外踝尖上8寸,條口外,距脛骨前緣二橫指(中指)。
3.3.41解溪Jiexi(ST4l)
在足背與小腿交界處的橫紋中央凹陷中,當mu(拇)長伸肌鍵與趾長伸肌鍵之間。
3.3.42沖陽Chongyang (ST42)
在足背最高處,當mu(拇)長伸肌鍵與趾長伸肌鍵之間,足背動脈搏動處。
3.3.43陷谷xiangu(ST43)
在足背,當?shù)?、3跖骨結合部前方凹陷處。
3.3.44內(nèi)庭Neiting(ST44)
在足背,當2、3趾間,趾蹼緣后方赤白肉際處。
3.3.45厲兌Lidui(ST45)
在足第2趾未節(jié)外側,距趾甲角0.1寸(指寸)。
-----------3.4足太陰睥經(jīng)穴
Zutaiyin Pijingxue
Points of Spleen Meridian of Foot_Taiyin,SP
3.4.1.隱白Yinbai(SP1)
在足大趾末節(jié)內(nèi)側,距趾甲角0.1寸(指寸)。
3.4.2大都Dadu(SP2)
在足內(nèi)側緣,當足大趾本節(jié)(第1跖趾關節(jié))前下方赤白肉際凹陷處(圖26、27)。
3.4.3太白Taibai(SP3)
在足內(nèi)側緣,當足大趾本節(jié)(第1跖趾關節(jié))后下方赤白肉際凹陷處。
3.4.4公孫Gongsun(SP4)
在足內(nèi)側緣,當?shù)?跖骨基底的前下方。
3.4.5商丘Shansqiu(SP5 )
在足內(nèi)踝前下方凹陷中,當舟骨結節(jié)與內(nèi)踝尖連線的中點處。
3.4.6三陰交Sanyinjiao(SP6)
在小腿內(nèi)側,當足內(nèi)踝尖上3寸,脛骨內(nèi)側緣后方。
3.4.7漏谷Logu(SP7)
在小腿內(nèi)側,當內(nèi)踝尖與陰陵泉的連線上,距內(nèi)踝尖6寸,脛骨內(nèi)側緣后方。
3.4.8地機Diji(SP8)
在小腿內(nèi)側,當內(nèi)踝尖與陰陵泉的連線上,陰陵泉下3寸。
3.4.9陰陵泉Yinlingquan(SP9)
在小腿內(nèi)側,當脛骨內(nèi)側髁后下方凹陷處。
3.4.10血海Xuehai(SP10)
屈膝,在大腿內(nèi)側,臏底內(nèi)側端上2寸,當股四頭肌內(nèi)側頭的隆起處。
3.4.11箕門Jimen(SPll)
在大腿內(nèi)側,當血海與沖門連線上,血海上6寸。
3.4.12沖門Chongmen(SP12)
在腹股溝外側,距恥骨聯(lián)合上緣中點3.5寸,當髂外動脈搏動處的外側。
3.4.13府舍Fushe(SP13)
在下腹部,當臍中下4寸,沖門上方0.7寸,距前正中線4寸。
3.4.14腹結Fujie(SP14)
在下腹部,大橫下1.3寸,距前正中線4寸。
3.4.15大橫Daheng(SP15)
在腹中部,距臍中4寸。
3.4.16腹哀Fu"ai(SP16)
在上腹部,當臍中上3寸,距前正中線4寸。
3.4.17食竇Shidou(SP17)
在胸外側部,當?shù)?肋間隙,距前正中線6寸。
3.4.18天溪Tianxi(SP18)
在胸外側部,當?shù)?肋間隙,距前正中線6寸。
3.4.19胸鄉(xiāng)Xiongxiang(SP19)
在胸外側部,當?shù)?肋間隙,距前正中線6寸。
3.4.20周榮Zhourong(SP20)
在胸外側部,當?shù)?肋間隙,距前正中線6寸。
3.4.21大包Dabao(SP21)
在側胸部,腋中線上,當?shù)?肋間隙處。
-----------3.5手少陰心經(jīng)穴
Shoushaoyin Xinjingxue
Points of Heart Meridian of Hand-Shaoyin, HT.
3.5.1極泉Jiquan(HT1)
在腋窩頂點,腋動脈搏動處。
3.5.2青靈Qingling(HT2 )
在臂內(nèi)側,當極泉與少海的連線上,肘橫紋上3寸,肱二頭肌的內(nèi)側溝中。
3.5.3少海Shaohai(HT3)
屈肘,在肘橫紋內(nèi)側端與肱骨內(nèi)上髁連線的中點處。
3.5.4靈道Lingdao(HT4)
在前臂掌側,當尺側腕屈肌鍵的橈側緣,腕橫紋上1.5寸。
3.5.5通里Tongli(HT5)
在前臂掌側,當尺側腕屈肌鍵的橈側緣,腕橫紋上1寸。
3.5.6陰郄Yinxi(HT6)
在前臂掌側,當尺側腕屈肌鍵的橈側緣,腕橫紋上0.5寸。
3.5.7神門shenmen(HT7)
在腕部,腕掌側橫紋尺側端,尺側腕屈肌鍵的橈側凹陷處。
3.5.8少府Shaofu(HT8)
在
手掌面,第4、5掌骨之間,握拳時,當小指尖處。
3.5.9少沖Shaochong(HT9)
在手小指未節(jié)橈側,距指甲角0.1寸(指寸)。
3.6手太陽小腸經(jīng)穴
Sshoutaiyang Xiaochangjingxue
Points of smalI Intestine Meridian of Hand-Taiyang,SI。
3.6.1少澤Shaoze(SI1)
在手小指末節(jié)尺側,距指甲角0.1寸(指寸)。
3.6.2前谷Qiangu(SI2 )
在手尺側,微握拳,當小指本節(jié)(第5掌指關節(jié))前的掌指橫紋頭赤白肉際。
3.6.3后溪Houxi(SI3)
在手掌尺側,微握拳,當小指本節(jié)(第5掌指關節(jié))后的遠側掌橫紋頭赤白肉際。
3.6.4腕骨Wangu(SI4)
在手掌尺側,當?shù)?掌骨基底與鉤骨之間的凹陷處,赤白肉際。
3.6.5陽谷Yanggu(SI5)
在手腕尺側,當尺骨莖突與三角骨之間的凹陷處。
3.6.6養(yǎng)老Yanglao(SI6)
在前臂背面尺側,當尺骨小頭近端橈側凹陷中。
3.6.7支正Zhizheng(SI7 )
在前臂背面尺側,當陽谷與小海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5寸。
3.6.8小海Xiaohai(SI8)
在肘內(nèi)側,當尺骨鷹嘴與肱骨內(nèi)上髁之間凹陷處。
3.6.9肩貞Jianzhen(SI9)
在肩關節(jié)后下方,臂內(nèi)收時,腋后紋頭上1寸(指寸)。
3.3.10臑俞Naoshu(SIl0)
在肩部,當腋后紋頭直上,肩胛岡下緣凹陷中。
3.6.11天宗Tianzong(SIll)
在肩胛部,當岡下窩中央凹陷處,與第四胸椎相平。
3.6.12秉風Bingfeng(SIl2)
在肩胛部,岡上窩中央,天宗直上,舉臂有凹陷處。
3.6.13曲垣Quyuan(SI13)
在肩胛部,岡上窩內(nèi)側端,當臑俞與第2胸椎棘突連線的中點處。
3.6.14肩外俞Jianwaishu(SIl4)
在背部,當?shù)?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
3.6.15肩中俞Jianzhongshu(SI15)
在背部,當?shù)?頸椎棘突下,旁開2寸。
3.6.16天窗Tianchuang(SIl6)
在頸外側部,胸鎖乳突肌的后緣,扶突后,與喉結相平。
3.6.17天容Tianrong(SI17)
在頸外側部,當下頜角的后方,胸鎖乳突肌的前緣凹陷中。
3.6.18顴髎Quanliao(SIl8)
在面部,當目外眥直下,顴骨下緣凹陷處。
3.6.19聽宮Tinggong(SI19)
在面部,耳屏前,下頜骨髁狀突的后方,張口時呈凹陷處。
-----------3.7足太陽膀胱經(jīng)穴
Zutaiyang Pangguangjingxue
Pooints ofBlader Meridian of Foot-Taiyang,BL。
3.7.1睛明Jingming(BL1)
在面部,目內(nèi)眥角稍上方凹陷處。
3.7.2攢竹Cuanzhu(BL2)
在面部,當眉頭陷中,眶上切跡處。
3.7.5眉沖Meichong(BL3)
在頭部,當攢竹直上入發(fā)際0.5寸,神庭與曲差連線之間。
3.7.4曲差Qucha(BL4)
在頭部,當前發(fā)際正中直上0.5寸,旁開1.5寸,即神庭與頭維連線的內(nèi)三分之一與中三分之一交點上。
3.7.5五處Wuchu(BL5)
在頭部,當前發(fā)際正中直上1寸,旁開1.5寸。
3.7.6承光chengguang(BL6)
在頭部,當前發(fā)際正中直上2.5寸,旁開1.5寸。
3.7.7通天Tongtian(BL7)
在頭部,當前發(fā)際正中直上4寸,旁開1.5寸。
3.7.8絡卻Luoque(ST8)
在頭部,當前發(fā)際正中直上5.5寸,旁開1.5寸。
3.7.9玉枕YuZhen(BL9)
在后頭部,當后發(fā)際正中直上2.5寸,旁開1.3寸,平枕外隆凸上緣的凹陷處。
3.6.10天柱Tianzhu(BL10)
在項部,大筋(斜方肌)外緣之后發(fā)際凹陷中,約當后發(fā)際正中旁開1.3寸。
3.7.11大抒Dazhu(BLll)
在背部,當?shù)?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3.7.12風門Fengmen(BLl2)
在背部,當?shù)?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3.7.13肺俞Feishu(BLl3)
在背部,當?shù)?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3.7.14厥陰俞Jueyinshu(BL14)
在背部,當?shù)?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3.7.15心俞Xinshu(BL15)
在背部,當?shù)?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3.7.16督俞Dushu(BL16)
在背部,當?shù)?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3.7.17隔俞Geshu(BLl7)
在背部,當?shù)?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3.7.18肝俞Ganshu(BLI8)
在背部,當?shù)?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3.7.19膽俞Danshu(BL19)
在背部,當?shù)?0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3.7.20脾俞Pishu(BL20)
在背部,當?shù)趌l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3.7.21胃俞weishu(BL2l)
在背部,當?shù)?2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3.7.22三焦俞Sanjiaoshu(BL22)
在腰部,當?shù)?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3.7.23腎俞Shenshu(BL23)
在腰部,當?shù)?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3.7.24氣海俞Qihaishu(BL24)
在腰部,當?shù)?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3.7.25大腸俞Dachangshu(BL25)
在腰部,當?shù)?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3.7.26關元俞Guanyuanshu(BL26)
在腰部,當?shù)?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3.7.27小腸俞xinochaogshu(BL27)
在骶部,當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一骶后孔。
3.7.28膀胱俞Pangguangshu(BL28)
在骶部,當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二骶后孔。
3.7.29中膂俞Zhonglushu(BL29)
在骶部,當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三骶后孔。
3.7.30白環(huán)俞Baihuanshu(BL30)
在骶部,當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四骶后孔。
3.7.31上髎Shangliao(BL31)
在骶部,當髂后上棘與后正中線之間,適對第1骶后孔處。
3.7.32次髎Ciliao(BL32 )
在骶部,當髂后上棘內(nèi)下方,適對第二骶后孔處。
3.7.33中髎Zhongliao(BL33)
在骶部,當次髎下內(nèi)方,適對第3骶后孔處。
3.7.34下髎Xialiao(BL34)
在骶部,當中髎下內(nèi)方,適對第4骶后孔處。
3.7.35會陽Huiyang(BL35)
在骶部,尾
骨端旁開0.5寸。
3.7.36承扶Chengfu(BL36)
在大腿后面,臀下橫紋的中點。
3.7.37殷門Yinmen(BL37)
在大腿后面,當承扶與委中的連線上,承扶下6寸。
3.7.38浮郄Fuxi(BL38)
在腘橫紋外側端,委陽上1寸,股二頭肌腱的內(nèi)側。
3.7.39委陽Weiyans(BL39)
在腘橫紋外側端,當股二頭肌腱的內(nèi)側。
3.7.40委中WeiZhong(BL40)
在腘橫紋中點,當股二頭肌腱與半腱肌肌腱的中間。
3.7.41附分Fufen(BL41)
在背部,當?shù)?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
3.7.42魄戶Pohu(BL42)
在背部,當?shù)?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
3.7.43膏
盲Gaohuans(BL43)
在背部,當?shù)?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
3.7.44神堂Shentang(BL44)
在背部,當?shù)?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
3.7.45譩譆Yixi(BL45)
在背部,當?shù)?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
3.7.46隔關Geguan(BL46)
在背部,當?shù)?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
3.7.47魂門Hunmen(BL47)
在背部,當?shù)?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
3.7.48陽綱Yanggang(BL48)
在背部,當?shù)?0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
3.7.49意舍Yishe(BL49)
在背部,當?shù)?1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
3.7.50胃倉Weicang(BL50)
在背部,當?shù)?2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
3.7.51盲門 Huangmen(BL51)
在腰部,當?shù)?腰椎棘突下,旁開3寸。
3.7.52志室zhishi(BL52)
在腰部,當?shù)?腰椎棘突下,旁開3寸。
3.7.53胞盲Baohuang(BL53)
在臀部,平第2骶后孔,骶正中嵴旁開3寸。
3.7.54秩邊zhibian(BL54)
在臀部,平第4骶后孔,骶正中嵴旁開3寸。
3.7.55合陽heyang(BL55)
在小腿后面,當委中與承山的連線上,委中下2寸。
3.7.56承筋Chengjin(BL56)
在小腿后面,當委中與承山的連線上,腓腸肌肌腹中央,委中下5寸。
3.7.57承山Chengshan(BL57)
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與
昆侖之間,當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時腓腸肌肌腹下出現(xiàn)尖角凹陷處。
3.7.58飛揚Feiyang(BL58)
在小腿后面,當外踝后,昆侖穴直上7寸,承山外下方1寸處。
3.7.59附陽Fuyang(BL59)
在小腿后面,外踝后,昆侖穴直上3寸。
3.7.60昆侖Kunlun(BL60)
在足部外踝后方,當外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3.7.61仆參Pucan(BL61)
在足外側部,外踝后下方,昆侖直下,跟骨外側,赤白肉際處。
3.7.62申脈shenmai(BL62)
在足外側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
3.7.63金門Jinmen(BL63)
在足外側,當外踝前緣直下,骰骨下緣處。
3.7.64京骨Jinggu(BL64)
在足外側,第5跖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際處。
3.7.65束骨Shugu(BL65)
在足外側,足小趾本節(jié)(第5跖趾關節(jié))的后方,赤白肉際處。
3.7.66足通谷Zutonggu(BL66)
在足外側,足小趾本節(jié)(第5跖趾關節(jié))的前方,赤白肉際處。
3.7.67至陰zhiyin(BL67)
在足小趾末節(jié)外側,距趾甲角0.1寸(指寸)。